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娇女-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成想,站了半天,尹骁没反应,眯着眼睛往自己身上瞅,也没准是在看自己身后,或者只是在发呆,反正就是没反应,跟傻了似的。
这大冷天的,站在大道上让风吹,不是缺心眼就是脑子烧坏了。
不知道尹骁啥情况,但谭笑真是冷了,本来就不抗冻,万一真冻出来一个好歹,大过年的多糟心。
“骁哥!这几本书给你,我先走了啊!”
一句话喊出去,谭笑心里直寻思,要是不搭理自己咋整?把书放地上跑?还是继续喊?
少年你思春换个地方行不行,俺这小身板子扛不住啊!
“你先抱着吧。”
“哦,啊?你说啥玩意儿?”
“我说你先抱着,坐爬犁上来,我拉着你走。”尹骁说完话转身过去,留给谭笑一个削瘦的背影。
纳尼?什么情况?这是要……当车夫?
谭笑有一种被大金蛋从天而降给砸中了的感觉。
自己前前后后给送了几年的书,买书的钱都得有几百块了,这别扭孩子连声谢谢都没有说过,自己也早就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今天竟然主动要给自己当车夫,虽然这个车的轮子是长条形的,坐上去有点硌屁股,但意义重大呀。
是马上坐上去?还是推让一下?直接上去会不会给人一种不矜持的感觉?应该不会的,你看我手里有书,没办法摆手,他眼睛又没长在后面,看不到我摇头,张嘴说吧,风太大了,灌一肚子就不好了。
两三步几坐在爬犁上,谭笑的动作,那叫一个麻利。
感觉到了身后的重量,尹骁把绳子重新搭在左肩,微微晃动两下,手上用力,慢慢向前走去。
夜晚的乡村,光线暗淡、冷冷清清。乡村的夜晚,安静的像是睡着了一样。
月亮虽然隐身在云层之后,却有数不清的星星在摇摆,从天边到天边,黑的是整体,亮的是某一处。
人的情绪总是会在寒冷的气温中下降到最平稳的状态,走出十几米远,谭笑就从中彩票的兴奋状态里恢复过来,双手抱着书,眼睛注视面前那个行走的背影。
仔细回想,尹骁的确是长大了,在屋里的时候,貌似瞅见他鼻子下边一圈毛茸茸的胡子茬,胡须与喉结是男人成熟的标志,可这种成长,在谭笑看来,只是青涩的一种体现。
是每个男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拥有的东西,只不过,尹骁的青涩里面,还夹杂着更复杂的事物,那是一种沉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人该有的沉重。
尹家的经济情况,在尹骁上初一的时候,开始初现端倪。虽然尹占良被抓走的那个春节过后,周淑英因为没人愿意跟她合伙种地而不得不把家里的四十亩地租出去一半,但那时候他家还有之前的一点积蓄和纯粮,足够她支撑一年时间。
一个女人,没有男人的帮扶,想种二十亩地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春天好不容易把种子种到地里去,却赶上一个多雨的夏天,一场一场大雨,草长得比苗都高,铲不过来也雇不到趟地的牲口,最后秋收的时候,只收回了十亩地的粮食,除去粮食任务,折腾一年,什么都没剩下。
第二年,家里的情况就更糟了,去年种地不剩钱,花钱的地方却多着呢,尹骁上初二,每天晚上要补课,中午要买饭,尹翠也要上学了,一个女人供三个孩子,整个长荣乡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吃不起白面就吃苞米面,吃不起黄豆油就吃毛嗑油,吃不起大米、小米就吃高粱米,虽然吃喝上面周淑英尽量省着不花钱,可没有收入,家里的钱终于还是花完了。
不能让孩子饿着、要让孩子有学上,这是周淑英去探监的时候尹占良对她说的话。饭可以吃的不好,但学必须上。
没钱周淑英就出去借,借了亲戚的借街坊的,到最后,谁也不愿意再借给她。
就是她想抬高利贷,也没有人愿意抬,欠债还钱,债主总得有个指望才行吧?可尹家是要供三个孩子上学,俩小学,一个初中,啥时候出息人,八仗远的事情,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给出去,不就跟打水漂一个样儿嘛!
没人愿意借给她,她就厚着脸皮找老师求情。
任课老师、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但凡是她能找到的人,全被她找了个遍,三个孩子两所学校,所有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周淑英这个人,职位高的几个领导,甚至是看见她就躲起来。
正文 第197章莫欺少年穷
尹骁初三上学期的学费是周淑英求老师给免的,尹翠和尹娟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一次又一次给赶回来,头一天回来,第二天她再送过去。站在教室门口,堵着老师,说啥也不让孩子往出走。
刚开始的时候,尹娟说过不去上学的话,被周淑英一个巴掌给打的在地上转了几圈,再后来,她坐在教室里,眼睛盯着黑板,咬牙也不去看窗户外面的周淑英。
书桌上没有课本,身后是数不清的复杂注视,捱着捱着,一天天也挺过去了。
唯一能安慰她的是谭笑和陈圆圆陈丹丹三个女孩子,谭笑的书给她看,另外两个小姑娘帮她吵架,要不然,整个世界,她就是那汪洋大海中,孤独的一页扁舟,舟是树叶子做的,轻的可有可无。
尹翠上学了也买不起课本,就用哥哥姐姐之前用过的,小姑娘从来没用过新本子,但是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最难的应该是尹骁,中学离家远,中午来不及回来吃饭,初一时还可以花钱买饭,初二、初三就只能带饭。所谓饭,也只有玉米面的大饼子、苞米茬子。
有时候,夏天饭盒捂一上午,中午还没等吃呢就馊了。秋冬虽然不会坏,可饼子硬邦邦,咬上一口直掉渣子,他只能就着热水,慢慢地吞咽。
初二以后,学校增加了晚课,所有学生都要住校,尹骁住不起,家里之前有一辆自行车,被周淑英卖了,换了半学期的书本费。
没车,每天晚上下了晚课,尹骁就顶着月光走一路,遇上没有月亮的夜晚,就靠着微弱的雪光一路狂奔。
途径坟圈子,绿幽幽的鬼火,在远处闪烁,偶尔一声响动,吓得他后背都湿透了。
苦难是对人意志力的一种磨练,可不能维系自尊却让他过的更加艰难。
交不起学费,老师隔三差五就找他谈一次话,虽然自己成绩好,可毕竟学校不是老师家开的,免了今天的就免不了明天的。
唯一的一套学习资料,是谭笑送给他的那套教辅,还有一本英汉词典。
每次谈话,都是以尹骁的沉默为终结,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把年级第一名抱在怀中。那是他证明自己方式,也是他最后的骄傲。
每当在学校受到挤兑,尹骁就把谭笑送给他的那些书一本本翻开,虽然每一本书他都看完了,但再一次上面的文字,仿佛能从里面寻找到力量。
赐予他力量的,不仅是书,还有书的主人,那个小豆子一样大的小姑娘。
几年前,周淑英就找过王佩借东西、借钱。但准确地说,谭守林家正式开始帮他们,是去年尹翠半夜突然肚子疼的直打滚,周淑英找了几家有车的人家都不愿意帮忙无奈之下,拍响了老谭家的大门。
虽然谭守林和王佩也不知道有阑尾炎这个病,可架不住谭笑知道啊,上辈子,自己一家人,除了老爸,一个也没逃过,弟弟更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半夜三更阑尾炎发作,妈妈给人跪下,才救了一条命回来。
听周淑英描述完,谭笑直接让他爸开车拉着尹翠去县城,同时从王佩装钱的袋子里拽出来五百块钱(老尹家有钱了,王佩胆肥了,家里的现钱远远大于这个数目)。
不仅是谭守林,就连周淑英都没打算送尹翠去县城医院,可谭笑像是上了劲的钟条一样,非去不可。
谭守林知道自己闺女的底细,二话不说,直接开车飞奔县城,一路上油门都快踩飞了,到了县医院,大夫说是急性阑尾炎,再晚来半个小时,孩子也扔了。
立马送手术台做手术,谭守林跑前跑后交钱,谭笑和尹骁陪着周淑英,那一晚,周淑英的腿都软的站不起来了,眼泪更是从始至终就没断过。
尹翠从手术室出来,大夫说没事了,周淑英当时就让尹骁给谭守林跪下磕头,要不是谭守林死活不肯,尹骁这辈子跪的第一个外人就会是谭笑她爸。
那天晚上,谭笑也吓得手抖腿软,上辈子尹翠搬走之前也没得过阑尾炎啊,明明是弟弟的病,怎么就换到她身上了?
从那以后,谭笑一个劲的在王佩面前说尹家的不容易,水激石穿,有几次都弄得王佩眼圈都红了,都是女人,周淑英真是不容易。
从此以后,时不时地给尹家送点东西,米面油虽然送的少,逢年节,却肯定有。不过十次都八次都被周淑英给退回来了。
纸笔文具,偷偷摸摸的给孩子,周淑英无奈之下,算是默许,但只要还有用的,就坚决不允许孩子们收。
等到尹骁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拜泉一中,周淑英带着尹骁从屯子东头开始,挨家挨户跪门借学费的时候,王佩直接跑过去把人拉走,一张借条五百块钱,塞进周淑英的手中:“老周大姐,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你跟别人借也是借,跟我借也是借,我又不着急花,你就别带着孩子受这个罪了。”
那是谭笑最敬佩妈妈的时候,如果妈妈不出手,自己也要出手了。可五百块钱不是小数目,到时候一堆的事儿。
整个过程中,尹骁始终站在妈妈身后,眼睛目视前方,腰背笔直,眼睛里,有谭笑看不懂的复杂。
今年,爸妈把尹家种地的事情揽了过来,用四轮子帮着播种、浇水、趟地、收粮食,谭守林当然是那个开车的,王佩跟周淑英一块干活。
屯子里的风言风语开始四起,讲究最多的当然是张秀华。亲哥哥家的地都不帮着种,去管一个没了男人的寡妇,也不知道安得什么心!
谭守林并不是不在意这些,可他很少去辩解,如果真的遇到有人主动提起,也只是笑着说一句:“莫欺少年穷,尹骁那孩子,以后是个出息的!”
轻飘飘一句话,当然堵不住众人的悠悠之口和好奇之心,但也算是给了一个解释。不理解的依旧不理解,但也有人认可谭守林的观点,只不过要感叹一句:老谭家有钱,这个资,投得起,换了别人,可没这个本事。
正文 第198章刹那的温柔
高中一个月放一次假,尹骁跟上辈子一样,舍不得车费,就三个月回来一趟,六十里路,全靠一双腿。
五百块钱只是一学期的学费和书本费,住校要花钱,吃饭要花钱,没有钱,尹骁就在饭铺打工,给吃饭的学生盛饭、洗碗,等人吃完饭走了,他再吃剩下的饭,剩什么吃什么,剩多少吃多少,没有一口热乎的,只求不挨饿而已。
高中学习压力大,再加上营养不良,尹骁的身体瘦的很厉害。开学没两个月就晕倒过一次。
老师知道他家的情况,却只能帮他减免掉晚课的费用,其他地方,也无能为力,毕竟一个农村上来的孩子,在几百个学生中间再想考第一,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是在学习条件如此悬殊的情况下。
其实也不能怪老师,九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又有几家条件好?一个高中生一年的支出,足以让全家人都勒紧裤腰带,给尹骁免了,其他孩子怎么办?
拜泉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能走进这里的孩子,大都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谁的梦想都不能辜负,公平、公正,才对得起每一个人。
上高中以后,谭笑给尹骁送过钱,就在一个月之前。
那时候她放寒假跟爸爸去县城进货,中途跑到拜泉一中的门卫处,报了尹骁的名字和班级,只不过没等尹骁本人,全套高中一年级的教辅习题集,和一个装着一百块钱的信封让门卫转交。
当班主任把教辅和信封交到尹骁手中的时候,他一个问号都没有,双手托着书,平静地走出办公室。
这个世界上,会给他送书的人只有谭笑,虽然没留名字,可尹骁知道,这么做的人,只有她!那个见了自己就害怕的要逃走的小姑娘。
被人默默关心的感觉真好,就好像,天黑了,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梦,只有你,还没有睡,因为知道,我也醒着。
整个初中,谭笑给尹骁送过三次书,每一次,里面都夹着几十块,那些钱,尹骁舍不得花,原封不动夹在原来的书页里,一次次翻看,从中获得慰藉和希望。
到了实在万不得已必须花的时候,他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谭笑之于尹骁,早已经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成为了某种唯一。
尹骁走的很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又步履坚定,如果时间允许,他真想就这样拉着谭笑走下去,向前、向远方、向未来!
这一条道路上的雪,早已经被无数的脚步踩踏过,雪花之间那种气泡似得间隙早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爬犁压在雪地上的声音,不是咯吱咯吱,而是一种更为持久的、不间断的咔咔响。人静默的时候,这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声音会被放大。
一路上,盯着尹骁的背影回想这几年尹家人所遭受的苦难,谭笑心里有一根矛又有一块盾。
她想过无数次,如果自己提前说出去,是否能避免尹占良的牢狱之灾,又是否可以免去尹家兄妹所遭受的生活磨难。
事情发生以后,又是不是要帮助他们。怎么帮?关键时刻慷慨解囊渡难关还是用金钱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几次,谭笑真的想跟妈妈说把自己存折里的钱取出一部分给周淑芬,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贸然开口,妈妈一定觉得自己疯了。
并且事后她也仔细地考量过,苦难之于人,并非全无好处。上一世尹家的三个孩子,用屯子里人的话,那是个顶个出息。
成功所依仗的,除了本身的聪慧,所经受的磨难也起了很重大的作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犹豫再三的谭笑,还是决定用一个小孩子的方式来援助尹骁。
至于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很好解释,如果她妈知道她偷着给尹骁钱的事儿,一定会断绝两家人的来往,谭守林可以帮周淑芬种地,但谭笑却不能跟尹骁有啥关系,闺女的名声,那可是比啥都重要的事儿。
两个人一路上各有心事,尹骁走的再慢,但终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
爬犁在谭守林家后面的大道上停住,尹骁站直身子,把绳子从肩膀上卸下来,待谭笑慢慢从爬犁上走下来,站稳,他上前把爬犁的绳子套在谭笑身上,然后从有点发楞的谭笑手中接过书本,搂在怀里。
“快回去吧,我在这里看着你,别怕……还有,我会记得的。”
谭笑是看着尹骁一步步向她走过来的,尹骁走的慢,可她反应的更慢,等少年轻柔的像春风一样的话语在她耳鼓里缠绵的时候,谭笑傻了。
说话时,俩人身体挨得很近,尹骁滚动的喉结就在谭笑眼睛上方,使劲咽了几下口水,又呼吸几口冷冽的口气,谭笑结结巴巴:“谢、谢谢……”
“该是我谢谢你!”
嘴巴再次张开,半天,“啥?”
“走吧!”
“哦!”
尹骁看着谭笑往家走,直到她消失在那扇木篱笆的大门内,直到她家的狗汪汪叫,直到王佩高亮的嗓门传出来,少年才向家的方向走去。
“咋这半天才回来?你自己回来的?你周姨没让尹骁送你?”
“没,尹骁送我回来的,我周姨当着我的面给尹娟他们说了好些话,让我给你说一声。”
“我就说嘛,咋能让你一个人走夜路呢!给我传啥话?”
“让她家三孩子记住你和我爸对他们的好,咱家给的东西,他们以后都是要还的。”谭笑脱了棉衣棉鞋,四仰八叉躺在自己的炕上,隔着帘子,声音低低地传到外屋。
前年夏天,谭守林在谭笑的坚持下,把原来厨房放柴火的那个地方打通,垒了一铺炕出来,从此以后,谭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这让谭叙很是羡慕。
不过这个小屋子也待不了多久了,明年夏天,家里打算盖新房子,连材料都已经买好了。
“你周姨这人是个够劲的,换成别的女人,不走道也早就不让孩子上学了。供三个孩子,别说旁人,就是换成你妈我,也够呛!”
明天就是除夕了,这几天王佩都忙着准备过年时吃的东西,柜子上放着烤好的猪头、煮好的内脏,满屋子都是猪肉味还不算,厨房的大铁锅还在呜呜地往外冒热气,一股面香蒸腾在空气中。
回想着刚才家门口发生的怪事,谭笑突然很饿:“妈,馒头出锅给我拿一个!”
“咋了?饿啦?让你晚上不好好吃饭?一天天瘦的跟筷子似的,真让人上火……大晚上的,你爸也不知道死哪儿去了,家里忙的脚打后脑勺,连他个人影都瞅不见,你说要男人有什么用……”
王佩抱怨归抱怨,到馒头起锅的时候,还是给谭笑送过来一个,雪白的馒头头顶开了花,一个个比碗口还要大,谭笑躺在炕上,左手时不时从身旁的馒头上揪下来一块塞进嘴里,思绪,却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正文 第199章难缠的李明
“来,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开,咱们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讲……”
六年级上学期,课程明显比之前难了一些,前五年每天最后一节课的自习课,也变成了班主任老师的习题课。
班主任还是杜大河,那个当初一年级开学一脸不耐烦的男老师,此时像护鸡崽子的老鸨子一样,把班里的学生护的严严实实,生怕被人欺负了去
可护的再严实也阻挡不了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流失。四年级以后,班里的学生像少了一条板子的水桶一样,只剩最后那么一点。
苦口婆心跟家长沟通,让孩子好歹把小学读完,可家长说了,家里没钱了,孩子上学要花钱,不上学不仅少了一份支出,还能下地干活,家里也多了一个劳动力。
至于以后咋办?从前别人咋办,他家孩子也咋办呗。大不了就出去打工、挣点钱,早点回来娶媳妇、生孩子,这才是农村人的正经事。
孩子是人家的,老师再怎么操心,也终究是个外人。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杜大河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可每一回班里少了孩子,他还是会难过的大醉一场,第二天来上课,眼睛红的像个熬了夜的兔子。
一年级的五、六十人,五年级学期末,连二十个人都不到,原来拥挤不堪的教室,多余的桌椅被搬了出去,只剩下十张桌子,稀疏地摆放在教室里。
唯一让杜大河欣慰的是剩下来的学生,有一半成绩都很好,尤其是年纪最小的谭笑,每次全乡统考,都是第一名,拿的奖状多的数不过来,让他这个当班主任的出去开会脸上都有光。
总体来说,谭笑这五年来的小学生活过的是相当的顺遂,学业无压力、家里不操心,还能写稿子挣钱,朋友也交了几个,真可谓是事事顺意。
如果没有李明那个讨人厌的家伙,那就更好了。
夏天往她文具盒里放蜜蜂、冬天给她凳子上浇凉水,春天杨树毛子塞脖领子,秋天毛嗑油脂抹往谭笑头发上抹,总之一年四季,他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刚开始,谭笑以为只是不懂事的小男生偶尔为之的恶作剧,忍忍就得了。
哪成想,一旦开始就没有个结束的时候。但凡是跟谭笑有关的事情,李明一定会插上一脚,最多三、五天让谭笑缓缓劲,捉弄人的主意层出不穷,而且,他的目标只是谭笑一人。
谭笑忍耐过、反击过、找他聊过、甚至还告诉过老师和家长,李明因此没少挨打,可他死不悔改,像是死了心一样要跟谭笑过不去,换着花样找谭笑的麻烦,乐此不疲。
到现在,俩人之间已经有默契了,看见李明的眼神不对,谭笑第一时间审视自己,十有八九会在身上发现奇怪的东西。
面对自己写好的作业本被人用圆规划了几道口子,谭笑不惊不怒,跟没事人似的。
别人都说她好脾气,只有自己知道,遇上一个软硬不吃、一门心思跟你作对的人,你能有什么办法?更不要说,那人还是一头缺心眼的猪!
淡定的谭笑也有愤怒的时候,因此李明多了许多外号,李胖猪、李懒猪、李粉、红、黑、白猪,总而言之,都少不了一个猪字。农村人都说猪最蠢,谭笑也不在乎猪是不是真的蠢,她是真的烦透了李明。
夏忙过后,谭笑家要开始盖新房子了。
房子还在原来的地方盖,只不过宅基地向东向西各扩大了一间房子的宽度。盖房子之前要先把原来的房子拆了。
房子拆了,东西倒是好说,粮食搬到邻居家仓房,不要紧的可以放到菜园子里,赶上个阴天下雨就用塑料布盖一盖。可房子拆了人住哪就成了问题。
自从家里地多了、买卖做大,牲畜只剩下几只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