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九零俏时光-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德胜怪异的看着女儿。
  张柠笑眯眯的解释,“哎呀,陈老介绍的病人自然不会差,你信我就是了。”反正她有医术,看病收费,天经地义。
  听到是那个陈老同志介绍的病人,张德胜没再说什么,心里却满是担忧,生怕张柠给人看坏了。
  一旁坐着的王金龙,听到父女俩的谈话,王金龙神情满是惊悚。
  “柠柠,你居然给人看病挣钱?姐夫,你也不管管她,她一个小姑娘,敢给人看病?上次在街上,她给那个小孩扎针,就够可怕了,现在咋还敢在外面乱来呢?”
  “我家柠柠会治病,不用你瞎操心。”
  王金龙这会想到张顺的腰和他姐姐的类风湿好像都好了,也不得不对张柠刮目相看,他盯着她问,“柠柠真会治病?是你上次跟着的那个打扮怪异的那个号称你师父的江湖郎中教你的医术?”
  张德胜闻言,也是不解的看向张柠,“师父?什么师父?”
  既然话已经聊到了这里,张柠正好找机会给她爸提到聂如风,“爸,我的确有个师父,以前我师父不让我告诉别人他得存在,所以我才告诉你们我自学成才,没想到你们丝毫不怀疑,都相信我是天才!”
  “你有师父,为啥不早告诉我们?我就说你这丫头,咋那么能干呢?感情是有高人指点!!”张德胜听闻张柠竟然拜了个师,心里的担忧顿时消散了一半。
  他一脸欣慰。
  有师父教,那说明张柠这个医术靠谱,不是胡日鬼,碰运气!
  张柠嘿嘿一笑,“爸,我师父低调嘛!”
  张德胜听到这个消息,特别激动,放下手中的饭缸子,正色道,“你师父现在在哪里呢?哪天快请他去家里,我们要好好招待他。表示感谢。”
  请聂如风去家里做客?
  张柠嘴角微抽,要是她爸知道和他睡了一晚上,还也放了他家鸡的老头,就是她师父,怕是就会如此热情了!
  她嘴角微扯,“爸,我问问他可否愿意去我家。”
  张德胜对张柠那个所谓的师父的态度,完全出乎王金龙的意料,他本想让张德胜管管张柠,别跟陌生人走太近,没想到他姐夫,听到张柠有个师父居然如此欢天喜地。
  王金龙还想说些什么,张柠却提议要走,张德胜对他态度冷淡,王金龙只能闭嘴,跟着张柠一起离开。
  ……
  周六,张柠拿着张顺从地里摘的还没彻底长成熟,但已经快十几公分的嫩豆角,和张顺俩人打算前往县城饭店。
  等长成熟后张柠才认出,她家种的这种豆角,是两个品种,她买的包装袋里的种子是有名的架豆王,散装的是老品种的芸豆。
  不过,乍一看,都差不多,只是架豆王产量微高些。
  俩人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张顺第一次出来推销自家的农产品,忐忑又紧张,他手上攥着装有豆角的布包,看着坐在他旁边淡定自若的张柠,不禁担忧,“柠柠,你说我们能找到销路吗?要不让那个陈同志帮帮我们,农业局的领导不是说,可以负责销路问题吗?”
  张柠知道张顺内向,不擅长推销,她这次带他出来,也是想锻炼锻炼他的社交能力,“哥,等我们自己卖不出去再麻烦人家,我们先去做个市场调查,一会我们先去县城菜市场看看,像我们这种豆角他们怎么卖的,然后再去饭馆。”
  到了县城,俩人直奔菜市场,这个点,中午饭刚过,市场上买菜的顾客很少。
  县城的菜市场,不像镇上那么凌乱,是在专门用石棉瓦搭的那种棚下面,环境秩序都比较好。
  张柠和张顺在菜市场转了一圈,竟是发现像他们家种的这种四季豆很少,扁豆倒是比较多。
  快转完整个菜市场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有一家菜摊上有买他们包里这种架豆王的。
  豆角足足有二十公分左右,颜色嫩绿,豆角形状很直,用绳子绑成了手腕粗的小把,放在菜摊上,很是抢眼。
  张柠看着那一把把嫩绿的豆角,向老板询问价格,“老板,你们这豆角怎么卖的?”
  “姑娘要豆角啊?这种一斤八毛。”
  “八毛?”张柠意外。
  菜摊老板以为她嫌贵,忙解释,“这可是新鲜玩意,都是从礼县运过来的,这个季节,这么新鲜的蔬菜八毛不贵,你看着个头,形状,都是上品。”
  张柠笑笑,“贵倒是不贵,我们转转看吧。”
  “姑娘,如果你们诚心要,可以便宜一毛。”老板为了留住顾客,立刻降了价。
  “我们转转再说。”
  俩人从菜市场出来,张顺说道,“柠柠,一斤八毛,真的不便宜了。”
  他们自家种的辣椒之类的,都是两三毛一斤。
  “哥,零售价八毛,还可以还价,那这个菜贩子从菜农手里批发,估计也就四五毛左右。”
  这个年代,蔬菜价格是真便宜,不过这也是和人民服群众的生活水平挂钩。
  挣得少,物价才低。
  架豆王能买到这个价,也是因为都是从别的县进货,稀少则贵。
  张柠看向张顺,提议道,“走,去聚贤楼看看。”
  ------题外话------
  新的一个月,大家有票票的扔点吧,有评价票更好哦,谢谢……么么哒


第153章 师父病的很严重??
  走,去聚贤楼看看。
  “聚贤楼?就是上次爸送小雷那天,说是部队领导请他去吃饭的那个县城最大的酒楼?”
  张柠点头,“对,就是那里。”
  闻言,张顺顿觉紧张不已。
  去那么豪华气派的酒楼推销他们这豆角,他真的心底紧张的手心都冒汗了。
  “柠柠,酒楼会收这玩意吗?人家那里面不都是大鱼大肉的?”张顺迟疑的问。
  在张顺的认知里,这么大的酒楼,应该都是买大鱼大肉,海鲜燕窝的,谁还吃菜?
  那
  张柠看出他的紧张,笑着安抚,“哥,别紧张,我们去试试,饭店里肯定是需要蔬菜的,就怕人家有指定的采购点,不收咱们的,无论如何,我们去碰碰运气。也打听一下价格,心里好有数。”
  对于张顺的迟疑和忐忑,张柠完全理解。
  的确,在这个年代,农村人才吃这些家常蔬菜,能进得了聚贤楼的有钱人肯定都是奔着大鱼大肉去的。
  等过个几年,情况会完全反过来。
  农村人生活条件好了,开始吃起了大鱼大肉,反而,城里人,好的吃多了,富贵病盛行,又开始回归自然,找野菜粗粮吃了!
  很快,俩人便到了聚贤楼的玻璃门前。
  张顺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他跟在张柠身后,黝黑的面颊满是凝重之色,“柠柠,一会就靠你了,我嘴笨,在人多的地方,更张不开嘴,你可别笑话我。”
  张柠拍了把他的肩膀,给了张顺一个安心的眼神,“大哥,没事,放松点,我们本来就是过来碰碰运气的。成不成功的,没关系。”
  张柠也是深吸了口气,朝张顺示意,“走,进去吧。”
  按理说,他们不吃饭,跑来推销,应该是从后门进去比较好,可这也不知道人家后门在哪啊,只能从气派的玻璃门走了进去。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饭点,酒楼大厅没什么人。
  “欢迎光临,请问吃点什么?”
  穿着制度的服务微笑着迎了上来。
  看到俩人的衣着虽然普通,但看着也挺有气质,尤其这个姑娘,像是城里人。
  县城最大酒楼的服务生,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像那种狗眼看人低,给客人脸色看的奇葩,很少!
  除非愚蠢到想自己砸饭碗!
  张柠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客气的朝服务生说道,“你好姐姐,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我们想找一下你们酒楼的采购同志。那啥……”张柠眼眸微转,撒了个小慌,“我们约好了的,你们采购同志说,让我们今天过来找他。”
  服务生笑着问,“约好了??”
  张柠脸不红心不跳,依旧落落大方,“对,我们是当地的菜农,过来谈蔬菜的收购事宜。”
  “稍等,我去后面问问。”服务生小姐姐说完,去了后厨。
  张顺拉了张柠一把,小声嘀咕,“柠柠,你这不是骗人吗?我们哪约好了?”
  张柠低声开口,“哥,这叫策略,如果不这么说,那个服务生怎么可能去叫人?不吃饭跑来推销,估计咱俩得被赶出去。”
  “可是……”张顺皱着脸,总觉得这样做不对。
  “哥,你别紧张,等人出来了我们再向他们道歉就是。”
  约莫十分钟左右,一个地中海头型,穿着黑色夹克衫的中年大叔和服务生一起,从后面走了过来。
  他精明的眼眸微眯着,打量着中规中矩的坐在椅子上的两个年轻男女。
  随后,走过去语气严肃,“两位是找我?”
  张柠和张顺急忙起身,走到地中海大叔面前,朝他鞠了个躬,“你好,不好意思,我们怕采购同志没时间见我们,所以才那么说的,希望没打扰到您。”
  “你们找我啥事?”地中海大叔不苟言笑,看着挺吓人。
  “是这样的,我们是磐石镇的菜农,我们自己种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蔬菜,想请咱们酒楼支持一下农民种植。”
  张柠笑容嫣嫣的说完,拉了把张顺,“哥,快拿出来。”
  “哦,好。”张顺手忙脚乱的急忙从肩上拿下布包,张柠从布包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装在保鲜膜里的豆角。
  “同志,您看看,这是我们用先进科学的方法种植出的架豆王,颜色正,口感好,形状佳。是难得的上品,跟咱们聚贤楼的气质很搭,想问问咱们酒楼是否可以收购。”
  地中海大叔,“……”这么能说?
  “您看看。”张柠热情的将手中包装好的豆角塞进采购同志的手中,“叔,您看看,咱们酒楼不管是做干煸豆角,还是闷豆角,凉拌,都特别适合。”
  “不是……姑娘,等等。”地中海大叔拿起保鲜膜包装的豆角象征性的打量了一下。
  然后开口,“我们酒楼的蔬菜,有指定的供货商,所以……”
  他得后半句话用一个遗憾的表情代替。
  “我知道,像咱们这么大酒楼,采购都有专业的供货渠道,我们家种的不多,就是想请采购同志能照顾一下老百姓,多多少少收购一些,不然我们的蔬菜滞销,几个月就白忙活了,您也不忍心不是?
  咱老家往上数三代,谁还不是农民呢?一看大叔慈眉善目的,心底肯定特善良!
  我们也知道,咱酒楼是营业的,不是慈善机构,但是我们这豆角质量各方面都是上等货,口感更是没得说,不会坑人的。”
  地中海大叔打断她的话,“姑娘,你别说了,豆角给我,我去问问厨师长。”能太忽悠了。
  张柠一看有戏,眼底一亮,又多问了一句,“大叔,我们这种豆角,咱酒楼这边收购是什么价呢?”
  “姑娘,我可没说要收购。”
  “我知道,我就是先问问,咱兄妹俩刚从村里出来,也不懂行情,打听一下。”
  “你们从磐石来的?”地中海大叔问。
  张柠急忙回答,“对,磐石镇的。”
  “收购价一斤六毛,但收不收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等着。”
  地中海大拿了豆角,去了后厨。
  “哥,可能有戏。”张柠脸上抑制不住的欣喜。
  半晌,他又走了出来,依旧不苟言笑,“酒楼收购价,一斤六毛。每天大概需要三十斤,你们早上八点送到酒楼,必须保证豆角新鲜嫩绿太嫩太老都不行。必须保证是刚才拿过来这些样品这样。检查合格后,货款可以现结。”
  张柠闻言却是一脸为难,“啊?必须我们自己送过来吗?我们是磐石镇山上的,离县城很远……”
  地中海大叔开口道,“我采购蔬菜都是在县城里,为了几十斤东西,跑去你们家地里装,不划算,要不就算了。”
  “这……那我们送到镇上,您在镇上取可以吗?”张柠哀求的看着地中海大叔。
  大叔虽然不苟言笑,被张柠如此恳切的眼神哀求着,尤其他们是磐石镇的,和他是一个地方的,最后便应了下来。
  “这倒是可以,不过那样的话,一斤得下降个五分钱,路费不能全由我们这边负责不是?”
  张柠立即答应,“可以!”
  地中海大叔开口道,“介绍一下,我叫王福来。”
  “我叫张柠,这是我哥,张顺,我们家在磐石镇张家屯。”
  王福来听说他们是磐石镇的,态度温和了许多,“这样,明天下午我回家时,正好去你们家地里看看,你们俩谁在磐石镇十字路口接应我。豆角采摘前一周,不能喷任何农药,这个应该知道吧?”
  听闻这个采购同志要去她家地里考察,张柠表示很欢迎,“欢迎王叔去地里考察,您看了保证满意。”
  “张家屯是吧?等我去地里具体看了再说,若是合格,就按六毛的价格收购。”
  “好,谢谢王叔,价格等你去了地里再商议。”
  张柠拉了把张顺,示意他积极点给人道谢。
  “谢大叔。”
  “不客气,就这样。”王福来说完,径直回了后厨。
  张柠冲着他得背影道别,“王叔,那我们就回去了。”
  俩人从聚贤楼出来,张顺黝黑的面颊满是喜悦,崇拜的看着张柠,“柠柠,我太佩服你了,你咋那么会说呢?”
  张柠仰着头自豪的走在前头,“大哥,这叫推销!以后你也得这样,等饭馆开起来,免不了和人打交道,你这口才得练练。”
  “我嘴笨,可没你这个本事。”
  虽然这个采购同志还没拍板说同意收购他们的豆角,但同意去地里看看,至少是有合作意向的。
  聚贤楼是县城最大的酒楼,只要能和他们达成合作,明年种植,便不愁卖不出去。
  也许一个聚贤楼没法解决所有的销路问题,但县城最大的酒楼都拿下了,口碑和名气算是打出去了,其他菜贩子和饭店的生意,便会好谈很多。
  “柠柠,我们现在去哪?”张顺问。
  “先回家吧,豆角也没全部成熟,先等这个采购王叔考察后再说,不出意料,他们应该会同意收购,先每天把聚贤楼的量保证。还有,秦总说他们工地食堂也需要。每天估计也得要个一二十斤。先挑成熟的摘,我们家饭馆营业的时候,就不用卖给别人了,等后面成熟的,我们放在家里的地窖中,可以储存很久。”
  “对,咱家饭馆开业后,自己也需要。”
  “柠柠,话说咱家开饭馆,还继续卖炒菜吗?你说教我们和妈做菜,我们都急着要学呢。”到现在没定下来饭馆到底卖什么,他们也不懂,张顺实在着急。
  对于开饭馆卖什么,张柠在决定转让的那一刻,便已胸有成竹,“哥,我们家不全买炒菜,但也得学炒菜,今天回去就教你们,我已经按照那个菜谱上,写了好些你们需要学习的菜单,一会咱们卖菜和肉回去,晚上我教你们做,有菜谱在那,到时候你使劲练就是了。”
  张顺闻言嘀咕,“练手那不得浪费菜吗?”
  “有啥浪费的?你做的菜,回头咱自己吃了不就得了,再说,也都是家常菜,费不了多少。你们可不能因为舍不得菜,就偷懒不好好练习做。既然要开饭馆,我们必须做到最好,让顾客满意,留住客人。”
  “说了半天,还是要炒菜吗?那个韩老板都赔了,我们没手艺。卖炒菜不是比他还赔的惨?”
  “哥,我们家卖盖浇饭和盖浇面,实惠,大众都能消费的起,不会赔的。”
  “啥叫盖浇饭和盖浇面?”张顺只见过汤面,炒面,盖浇面还是第一次听。
  张柠给他科普,“就是米或面上面盖上菜,等我回家给大家仔细说,眼下,我们家还需要一台压面机。”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做面都以擀面条为主。
  衡量一个家庭妇女的做饭手艺,很大程度上,是看她擀面的技术如何。
  擀面条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尤其家里人口多的,家里的案板得足够大,擀面杖得一米多长才行。
  擀面条也是个技术活,碱适中,水和面比例相当,面揉的时间长,擀面的力道也必须均匀,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能薄又匀。
  下到锅里不断,吃起来才能筋道。
  不止味道,切的形状也很有讲究。
  但是……
  常年吃擀面条,技术再怎么好,都会吃腻腻。
  在这个家庭小型压面机还没普及,机器面还没泛滥的年代,老百姓对机器面相当的向往。
  通常,在磨坊里会有那种大型的压面机,很多都是手动的。
  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去磨坊压面。
  一盆面压下来,胳膊摇的酸疼。
  张柠打算给饭馆里买台压面机,盖浇面就用人们不常吃到的机器面。
  新鲜,省力!
  然而,张顺听闻张柠的话,却是吓了一跳,“柠柠,你说啥?买压面机?咱家买那玩意干啥?那得很多钱吧?爸不会同意的,再说,家里也没那么多钱。”
  这个饭馆开的,成本太大了!
  张柠语气云淡风轻,“哥,你别担心,我们买的是那种小型的家用压面机,不贵。”
  太阳落山之际,俩人终于坐车到了镇上,去菜市场买了些做菜的调料和家里菜园子里没有的菜,割了两斤肉,张顺骑着自行车,载着张柠去楚逸家,拿张柠的书包回家。
  到楚逸家门口,张顺停下自行车,张柠从上面跳下。
  待张顺将车子锁好,俩人进了院子。
  今天周六,楚玲没去培训,正在院子里洗床单。
  张柠看到自己的床单晾在院子里,实在不好意思,“阿姨,你洗你们的就行,不用管我的,我今天正要拿回家去洗呢。”
  “小张回来了?”楚玲抬起头笑道,“不客气,反正我要洗,多一条不多。”
  正说着,秦锋从屋里出来,他穿着件棕色皮夹克,里面搭配烟灰色薄绒衣,蓝色牛仔裤,头发也没像平常梳那么一丝不苟,随意的搭在额前,休闲又帅气,他的眸子落在张柠脸上,淡淡开口,“回来了?”
  张柠看到突然从屋里出来的大帅哥,先饱了下眼福,才开口,“哦,你也在啊?”
  “嗯,刚回来。怎么样,还顺利吗?”秦锋问。
  张柠诧异的看了秦锋一眼,听他这语气,似乎知道他们去哪了?
  “挺顺利的。”
  她向院子里的楚玲打招呼,“阿姨,我们就回去了,楚逸明天的治疗,可能得到下午或晚上。”
  “哥,你等会,我去拿书包。”
  张柠去了自己的房间,找了一圈却没找到。
  这才想起来,可能是被楚逸提到书房了。
  然后,她过去推开了书房的门,就看到楚逸如一尊雕像一般,笔直的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籍,看的认真。
  “我拿书包。”她怕打扰他,说着拿了书包就要走。
  楚逸放下手中的书,侧首看向她,“我把今天的作业比较难的几道题都做出来,放你书包了,你先别看我做的,若是你自己实在做不出来,再拿出来参考。”
  …
  楚逸今天难得态度温和,张柠怪异的瞅了他一眼,点头,“好,谢谢。”
  语毕,急忙提了书包出了书房。
  这小子太阴晴不定了!
  又用温柔杀!
  张柠背了书包,和张顺打算回家。
  她冲楚玲和秦锋打招呼,“阿姨,再见。”
  然后又向秦锋告别,“我们先走了。”
  秦锋手插裤兜,悠闲的走了过来,“一起。”
  接着他朝楚玲打了招呼,“玲姨,我也走了。”
  楚玲笑着看了眼张柠,又看向秦锋,“去吧,去吧。”
  从楚家大门里出来,张柠刚想问秦锋,他是去继续工作还是什么,秦锋却率先出了声,“叶白托我给你带话,他和聂大师很快便要离开这里,临走前,想和你一起吃顿饭。”
  张柠闻言诧异,“什么?你说师父要走?”
  秦锋微微点头,“对,叶白的义诊在今天结束了。他们可能很快要离开。”
  “不是,老太太的眼睛不是还没好?他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张柠突然听闻这个消息,神色瞬间变得暗淡,心底更是懊悔不已。
  懊悔自己那天义气用事,还给师父甩了脸子。
  “我现在就去找师父。”张柠说着就要跑。
  秦锋却是一把拉住她,“别着急,我先给叶白打个电话,问问他人在何处,是否和聂大师在一起。”
  “好。”
  秦锋拿了大哥大出来,拨通了叶白的大哥大。
  “你现在在哪?”秦锋问。
  电话那头的人,听到秦锋的声音,便开始喋喋不休起来,“木头,你见到张柠了吗?她到底什么意思?这都快一天了,怎么还不见人呢?我师父也是她师父,临走前她都不露个面,老头得多伤心?”
  秦锋打断他的话,“我问你现在在哪?和聂大师在一起?”
  “对啊,师父让我给老太太洗床单呢。”叶白说道。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师父出来了,总之你快点找张柠,让她过来跟师傅送别。”
  叶白余光瞥到堂屋里出来的人,压低嗓子说完,急忙摁了电话,将大砖头一般笨拙的电话机,重新往腰间的皮夹里塞。
  “跟谁打电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