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炮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整天都在床上躺着休息,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能活多久,现在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还以为你还在生我的气,不肯回来看我最后一眼。”刘母说道。
  眼前这一份亲情是真是假,兰芝也分辨不出来,“你不要想太多,明天早上我和寄言带你去城里看一看,乡下的医疗条件不够,检查不出所以然来。”
  “哪里敢去县城看病,你的两个兄弟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手上哪里有那么多钱?就在这乡镇上拿一点药,他们都已经负担不起了。”刘母叹气说。
  “不用他们负担,他们出力就行了,钱的事情我和寄言想办法,你就安心休息吧。”兰芝道。
  刘家这两兄弟是不是真的没有钱很难断定,老二这一房可能穷些,但老大那一房手上却是有些钱的,刘大嫂的娘家那边是大户,刘老大也有一些技术活,在乡下也能挣一点钱。
  只不过要让他们花大价钱医治刘母,他们愿不愿意就很难说了。
  兰芝现在倒不担心钱的问题,只是想着她和刘家的关系以及原主在刘家曾经承受过的那些委屈,心中多少有些不痛快而已。
  家庭伦理始终是一出无解的难题。
  刘母听说兰芝肯出钱给自己医治,脸上立马浮现出一丝笑意来,“我这一身老骨头迟早都是要进黄土的,何必花那些个冤枉钱,你今天肯来看我,我就可以走得心安了。”
  “你真这么想?”兰芝问道。
  “当然是这样想的,不然还能怎么想?我现在也活到了七八十,也算是活够本了,只要你们几兄弟姐妹好好的,能够团结互助,我就没有什么遗憾。”刘母说道。
  兰芝点点头,“好吧,那就不花这
  个冤枉钱了。”
  刘母脸上的神情一凝,脸色又灰败下来,她估摸是没想到兰芝会这么直接,丝毫不留情面,就连一旁的刘若梅也被兰芝这话搞懵了。
  正好这时刘长国进来了,兰芝若无其事道:“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你现在有病在身,还是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孩子。”
  她和刘母完全找不到什么话题好说,而且这房间阴暗潮湿,还有一股霉味和尿臭味,她在里面站一会儿,都感觉自己的呼吸不畅。病人在这种地方养病,只怕会病得越来越严重。
  兰芝也没有再多看一眼刘母的神色,就走出了房间。沈寄言正抱着小孩子在院子里和邻里聊天,兰芝走过去,看了一眼怀里的小孩,小家伙刚刚喝完奶,现在正昏昏欲睡。
  “妈的情况怎么样?”沈寄言问道。
  “床上躺着,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等孩子睡着,我再进去看她。”沈寄言说。
  刘二嫂抱着一捆柴从院子里过,就笑着对兰芝说道:“三妹,过来帮我传一下火,我还要去喂猪,一个人简直忙不过来。”
  兰芝也知道农村的农活特别多,刘家现在的几个劳动力都出去找活做了,家里就只剩了几个妇孺。刘二嫂把她当成刘兰芝使唤,在外人看来确实无可厚非。
  “你哄小孩子睡觉吧,我过去帮忙。”沈寄言对兰芝说道。
  “算了,还是我过去。”兰芝说完就跟着刘二嫂走了,沈寄言这样的大少爷,肯定没有做过这种活。
  虽说兰芝穿过来的时候家徒四壁,不过到现在为止,她还真的没有在灶门前传过火,当初没有蜂窝煤的时候这种事情都是几个小孩子做的。
  兰芝走到厨房,看出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时还真是难以适应。她已经很久没有做过这么简陋又破败的房子了,刘家二房这房子大约也只有当初她刚穿过来的时候杨家那个破草棚能比。
  “三妹,你现在是城里人,肯定很不习惯我们这种破房子。可惜你二哥没有你那么聪明,也没有你那么能干,想破脑袋也赚不了几个钱,结果你妈这一生病,所有的钱都花光了。”刘二嫂说道。
  “爸妈养了你们,平时还帮着你们做了那么多活,现在她生病了,你们照顾她,给她治病是人之常情。”兰芝道。
  刘二嫂的脸色有点尴尬,接着又顺着兰芝的话道:“这个道理我都懂,所以我现在也让若梅不要读书了,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让她读书,反正她的成绩也不好,在家里还能帮衬一点。”
  兰芝真是一点都不能理解他们这种思想,只好劝道:“她现在还这么小,能帮多少?多读一点书,多识一点字,对她今后有好处,至少应该让她把初中念完。”
  刘二嫂叫苦道:“我也想呀,可是她就没有你们家小梅那种命,同样都叫小梅,若梅脑子不好使,学习成绩不好,让她待在学校里,也只是虚度光阴。而且家里没有那个条件,她一学期的学费就是五块钱,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供她?”
  兰芝没再回应了,她将干稻草放进灶里,结果半天都没有把火升起来。刘二嫂正在旁边拌猪食,见兰芝浪费了她数根火柴还没有把灶火升起来,不禁有些心疼她的火柴梗。
  刘二嫂赶紧过去,帮着把火生了,“三妹
  ,你现在是城里人,连生火都不会了,你真是好命。”
  兰芝道:“以前在家里这种活都是那几个孩子做的,我没有传过火。”
  刘二嫂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说的也是,能找一个好的人再嫁,这种粗活就再也不用做了。说起来还是你的命最好,当初大嫂还嫌弃你是个立不起家的,现在看来还是你过得最好,我就没有看过谁比你过得更好的。”
  “就算我没有再嫁,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你现在在省城那边主要做什么?你原本在乡下那些手艺要是没有传承下去,就实在太可惜了。你离开的时候好歹在这边也有了基础,就连我们这边也有人跑到你那里去拿货转卖。”刘二嫂说着,又叹了一口气,“可惜我们刘家就没有一个人得到你的真传,你看现在我们家就只有你一个人过得好。”
  “如果当初你们有人对我伸出援助之手,也许也没有今天的我。”兰芝回应了一句,她实在不想和刘二娘继续那么没有营养的话题,“你们明天准备好吧,把妈送去城里做个全面检查,医疗费用由我出,但是照顾的话该你们负责。”
  “这个是肯定的,三妹你出了钱,当然没有再让你出力的道理。”刘二嫂忙道。
  刘长国两口子一直跟着他们一起住,平日里老两口也都勤劳能干,算是他们家的劳动力。现在刘母生病,家里的一切都乱了套,刘二嫂也倍感压力。要是刘母的病能够好转,能够帮她操持一下家里的一些事,那她也可以专心做山头上的活。
  只不过因为刘长国两口子帮他们这一房做的多,老大一房的媳妇背地里说了他们很多话,埋怨刘母偏心。这次刘母生病,刘大嫂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只是嘴巴上动一动,就因这事,两妯娌之间一直暗中较劲着呢!
  兰芝在灶门前拨弄了半天,刚刚升起的火又熄了,刘二嫂总算看出来现在的刘兰芝已经完全忘掉了怎么生火煮饭,只好三两下把猪喂了,然后去传火。
  “还是我来吧,你来炒菜,这是你的专长,今年真是多亏了你的秧苗,我们增产了不少。我听老二说这种稻种只能管一季,第二季就不能用来做稻种,你还有没有剩?给我们备一点,我们明年继续用你的水稻。”刘二嫂说道。
  她这次对兰芝这么客气,也是因为知道兰芝有很多门路,可以弄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优良种子,包括那种又糯又甜的玉米,她今年能够赚一点钱,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种了不少糯玉米,拿去市场上卖了些钱。
  要是刘母不在了,也不知道兰芝今后会不会再过来,所以从各种方面来说,刘二嫂还是希望刘母能够早点康复。
  中午吃完饭之后,刘二嫂就带着兰芝去找刘大嫂说明天去县城给刘母治病的事。


第63章 
  刘家这边的几兄弟关系也并不是那么和谐,尤其是大房,刘大嫂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占着娘家那边有点钱,很看不起刘家的其余几个兄弟妹子。偏偏刘老大又是一个妻管严,事事都听从媳妇的,几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很塑料情。
  午饭之后,刘二嫂就给刘大嫂说了明天一起去县城的事,没想刘大嫂听了之后却道:“三妹,真是不好意思呀,明天我娘家那边有事,我实在是走不开,现在小梅不是在家里吗?二弟妹,老幺也应该让他回来了,他出去这么久,老妈平时最偏心他,现在老妈生病了,他躲在外面也不是事呀!”
  刘二嫂一听,心中窜出一股火,“最近一直都是小梅在照顾,在家里也就算了,在医院的话还是应该有大人来照顾才对。小梅现在还那么小,医院那么复杂的地方,她哪里知道东南西北?大嫂,家里就数你最有见识,这种事情肯定也要出一点力才行。”
  刘大嫂:“要说有见识肯定,谁也比不过三妹啊!”
  兰芝没想到这边的关系也这么复杂,这个刘大嫂实在太自私,“如果大嫂肯出钱,那我也不介意出力。”
  其实请一个人来专门做看护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还省事,只是看着刘家这几兄弟,兰芝可不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更别说她与这边的人本来就没有多少亲情可言。
  刘大嫂听兰芝这么一说,一时无言以对,要她出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刘家已经分了家,老人住在哪一房,就应该由哪一房负主要责任。再说了,这老两口平时也没有帮她做什么事情,凭什么要她出钱?
  “再过两天,老大就会回来,你们先负责几天,等老大回来了,我们再负责照顾。”刘大嫂只好说道。
  她平时在家里虽然作威作福,实际上她也没有去过县城几次,出去之后只怕是找不到方向,她可不想把自己没有见识的一面展现出来给别人看。而且又不是她的亲妈,到时候让刘老大去照顾就行了。
  反正这是属于刘家的斗争,兰芝也不想管那么多,她只负责出钱就够了,“这件事情你们自己商定,我只负责出治病的钱。”
  刘二嫂推不掉,只好硬着头皮应下了,又赶紧去叫已经嫁出去的老四过来,反正刘家的兄弟姐妹多,总不能只让她来照顾。
  第二天早上,沈寄言就载着刘家一群人去了城里,因为车里坐不下那么多人,兰芝就留在了家里。她昨天晚上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刘家这边的房间又潮又臭,那床单和被褥也不知道是用了多少年,盖在身上又重又冷,简直受罪。
  刘家的人走了之后,院子里又冷清起来,现在留在家里的就只剩刘若梅和她,外加一个小孩子。刘若梅跟她家小梅性格差不多,都有些怯懦怕生人,所以说她现在算是刘若梅名义上的姑妈,但刘若梅看她的时候还是有些小孩子的胆怯。
  不过刘若梅很喜欢小孩,照顾小孩也很有一套,有她在兰芝也轻松许多。两人独处了半天,刘若梅对她也渐渐亲近起来。
  冬日午后的太阳温暖和煦,兰芝正和刘若梅在院子里逗小孩的时候,一个青年从他们院子门口
  过,还对着兰芝招呼了一声:“三妹,什么时候回来的?”
  兰芝循声望过去,来人是隔壁一家刘姓的人,和刘兰芝也算同宗,只是隔了很多代而已,没有那么亲密。
  “昨天回来的,二哥这是要去哪里?”
  “没什么事,正好听说你回来了,就过来看看。很久已经没有见过你了,你现在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我都差点没有认出来。”刘德新走进院子,憨笑着说道。
  刘若梅给刘德新端了一条板凳,农村的邻里之间都认识,有时候也会坐在一起吹牛聊天。
  “三妹,我很想问一下你那些稻种是从哪里来的,现在还有没有地方买?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能想象水稻能够那么高产,今年二哥他们一块田种的水稻收成就抵我几块田种的水稻了。”刘德新过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他今年是看见了刘家这边的水稻收成,可惜他问过他们这些水稻种子是从哪里来的,结果他们一个个都不肯给他实话实说。
  直到前段时间他去外面,听说了刘兰芝和沈寄言在推广杂交水稻这回事,才算了解了这都是刘兰芝的功劳。只不过刘家的人占着他们和刘兰芝的关系,不愿意和外人分享。
  那刘德新觉得这是一次机会,不能就这样错过了,让水稻的收成翻几倍,今后就再也不用愁没有粮食吃,他愿意拉下面子到兰芝这边来了解情况。
  “那些水稻都是省城的农科院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你要是想要的话,明年我给你带一些过来,价钱跟市面上的稻种差不多。”兰芝道。
  “跟市面上的稻种差不多?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刘德新似乎不敢相信。
  “嗯,不过数量有限,我能卖给你的也有限。”
  “那真是太好了,我总共也没几块田,买不了多少,三妹,你有多少就给我留多少吧。”刘德新高兴道,“对了,唉,前次你回来的时候我没有帮上忙,说起来实在是有愧。”
  “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兰芝倒是想起原主的一些零散记忆,当初她回来找刘长国借点钱的时候,还正好遇上了这个人,当时对方送了他几颗白菜,算起来倒是比她那几个亲兄弟要更像兄弟一些。
  “说起来当时你到底经历了什么?现在看你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都跟我认识的那个三妹很不一样了。”刘德新兴致勃勃的问道。
  “没什么,就是经历了一次死劫,从鬼门关上回来,想通了许多事情,所以你觉得我变了。”兰芝说道。
  以前的那个刘兰芝早就已经死了,有时候想想原主还是挺可怜的,也许换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原主也可以过得很好。
  原主犯下的一个最愚蠢的错误就是卖了自己的孩子,然而杨老五离开之后,她一个女人独自撑了那么几年,也是非常不容易。
  “你现在倒是看得很开,这样的心态很好。听说你在省城那边还开了饭馆,你老公又是一个知识分子,你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比了。”
  “你把我的处境想的太好了,我曾经也经历过低谷,现在这一切也是用汗水打拼过来的。”兰芝说道,她其实也是占了空间实验站的便宜,才会发展的这么顺利。
  “能挺过来就很好,还有很多人经历了低谷,就再也没有爬起来过。说起来
  你在省城那边还缺不缺人手呀?我家四妹现在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他说想跟别人一起去沿海地方打工,我爸妈都很反对,觉得不靠谱。要是能和你一起去省城,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省城到底离家里这边近一些,想要回来也容易一些。”刘德新问道。
  兰芝想了想道:“我那边倒是缺几个端盘子的服务员,只是工资不是很高,而且工作很辛苦,她要是能够吃苦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去。”
  省城那边员工并不是那么好招,而在原主的记忆里,刘德新的妹妹是个文静能干的人,兰芝倒不介意帮他们一把。
  “再辛苦也辛苦不过家里做农活,那这事就麻烦三妹你了,有你领着她,我们心里也踏实。你什么时候回省城?等我回去和我父母说一声,到时候就让我妹和你一起回去。”刘德新说道。
  “这个不急,等我妈的病情稳定之后我们才走。”兰芝说。
  刘德新又问了一些关于刘母的病情,拉了一通家常之后,刘德新高兴的离开。
  一直在逗沈无瑕的刘若梅见刘德新走了,欲言又止地看着兰芝,过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说:“三姑,我也想和你一起去省城,我也会洗碗端盘子,你也把我一起带走吧,等我赚了钱,我会把生活费也交给你。”
  兰芝听后笑了起来,“你这么小,端什么盘子,我可不想用童工。”
  刘若梅像霜打的茄子,一下就焉了。兰芝见状就问:“你为什么也想和我一起去省城?”
  “我也想快点赚钱,不想整天都在家里做农活,还会被我妈骂没用。要是我能赚钱,就能补贴家里,我爸妈到时候就不会那样骂我了。”或许是看兰芝并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冷,刘若梅的胆子也大起来,就如实说道。
  兰芝看着眼前才十二三岁的女孩,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么大的女孩正应该是天真灿漫的时候,可眼前这女孩却要思考那么辛酸的现实问题。
  兰芝想了想,问道:“你喜欢读书吗?”
  “我也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上学可以不用整天都在山头上做活,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了,而且不会的话还会被老师打。他布置的作业我每天都完不成,我妈晚上不许我点灯,说我浪费煤油。所以,我也不是那么喜欢上学。”刘若梅说道。
  “多读一点书是有用处的,你现在或许不知道,但是再过几年,等你年纪长一些就知道读书的好处了。你要是想改变你的命运,就更应该好好读书,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兰芝道。
  以前兰芝并不觉得多读书的必要性,她前世所处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并不需要死读书依然可以混得很好。但是,换到现在这种地方,兰芝觉得要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和这一代人的悲剧,读书吸取先进思想是最好的出路。
  “你没有读书,现在不是一样能够过得很好。你就是我的榜样,我也想向你学习。”刘若梅说。
  兰芝:……
  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做了错误的示范,给眼前这个小姑娘造成了错觉。
  “怎么知道我没有读书?我读过的书可比你读的多多了,我最近两年能有这样的改变,也是因为我在认真读书,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改变我以前的困境。你要是不好好读书,
  就会像我以前那样落魄,到时候连你最亲的人都看不起你,不肯帮助你。”
  刘若梅若有所思,有些泄气道:“可惜我现在已经退学了,我妈是不可能让我再回学校的。”
  “回头我会帮你好好劝劝她,你不用灰心,好好学习才是你这个阶段最应该做的事。”兰芝说。
  刘若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两人在院子里晒了半天太阳,兰芝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下午倒是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睡了一个好觉。
  傍晚的时候,沈寄言才开着车回来。
  所幸刘母患的并不是癌症,只是比较严重的肠胃溃烂而已,要住一段时间的院。
  关于刘母住院这段时间该由谁来照顾,刘家几妯娌几姑嫂又出现了分歧,因为平时刘母是住在刘老二这边,大家都默认这应该是刘老二的责任。刘老二两口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点亏都不能吃,一定要拉着所有的人一起平摊。
  兰芝觉得自己都快要看不下去了,最后只好把刘二嫂拉到一旁,“你想让他们和你一起平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我能理解你要让他们也分摊一部分的想法。这样好了,他们一房守一天,剩下的几天就该你守,作为补偿,我可以帮你把若梅带到城里照料,让她在城里读书,一切费用我承担。”
  “若梅?她不是读书的料,你把刘海带去吧,刘海的成绩好些,头脑也聪明点。”刘二嫂道,刘海是她的小儿子,和小英差不多大。
  “我只带若梅,刘海既然那么聪明,他无论在哪里读书不都是一样?刘梅笨点,才需要更好的教育来教导,让她走向正轨。你要是不同意就算了,以后他们慢慢调解,我今天和寄言要回金沟那边。”兰芝道。
  刘家湾这边的床睡着实在太不舒服了,既然人已经送到医院里,医院那边现在暂时有刘长国和刘老二看守,也不关她的事。
  她做这些已经算是尽责了,一切都是看在他们的血缘关系的份上。
  刘二嫂得了兰芝的允诺,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看守任务,其余几房也推不掉,这样一来也算是谈妥了。晚上刘二嫂还想留兰芝吃饭,不过兰芝和沈寄言忙着回金沟,便匆匆离开。


第64章 
  回到久违的乡里,兰芝竟然倍感亲切。或许是因为这个地方是她穿越过来的落脚地,这座小楼房都一砖一瓦都是她用心建造起来的,里面记载着她的奋斗过程,见证了她的蜕变。
  他们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一片漆黑,好在兰芝和沈寄言手上带着手电筒,才能在夜晚看清道路。
  沈寄言怀里的小家伙好似也很兴奋,一路回来不哭不闹,还好奇的睁着眼睛东瞅瞅西看看。
  “上次我们回来的时候,才刚刚怀上这个小家伙,现在小无瑕都会抓东西了。”沈寄言颇有感慨的说道,“小瑕儿,这里是我和你妈妈相识相知的地方,你可要好好记住。”
  兰芝把东西放在桌上,“她还这么小,知道个什么?赶紧过来把房间收拾一下,这么久没有回来,到处都落满了灰尘。赶紧想办法把炉子生好,烧点热水洗澡。”
  沈寄言把孩子交给兰芝,起身去收拾房间。老七媳妇和杨大嫂现在也没有在他们这边做小吃,兰芝这套房子彻底闲置了。
  不过看得出来还是时常有人过来帮他们打理,这应该是老七媳妇做的,因为只有老七媳妇才有他们的备用钥匙。楼下的几个房间都还算干净,也没有什么灰尘,只是楼上的几间客房要稍微脏一些。
  等两只人收拾完,各自洗完澡,已到了深夜十二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