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瑛在朱家的情况,巧莲等人多少能猜出来一些,却没想到,朱家媳妇对婉瑛竟然这般苛刻。
连别人送给婉瑛的旧衣服旧鞋子,她都想抢去给自家闺女。
巧莲有些生气,可又无可奈何。
这朱婉瑛跟她非亲非故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她是朱家的闺女。
朱家两口子怎么对待婉瑛,跟巧莲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她能说什么?
“可你这什么也没预备,哪行啊?就算是这边管吃管住,那你也总得有几件衣裳换洗,有一床铺盖吧?”
巧莲本不想管这些闲事,可又不忍心。
眼前这孩子还搂着她的腰呢,简直把她当成最亲的人了,她怎么好说直接把人推开?
“妈,咱们能不能帮她一下?咱县里那房子不是还闲着被褥么?能不能先借给她用用啊?
等着她发工资,自己买了被褥,再还给咱?”
巧莲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帮婉瑛这丫头的时候,那边的嘉俊嘉和还有玉淑,都忍不住了,愤怒又忧心的看着婉瑛,急切问道。
“妈,你能帮婉瑛一下么?她比我还可怜呢。
咱别的帮不了,借给她一套行李可以么?”玉淑红着眼圈,一脸恳切的看向巧莲。
这几年在曲家,她过得很开心,但是过去的那些记忆,她并没有忘记。
婉瑛的遭遇,让玉淑想起了以前那段无助的日子,不由得同情心起,开口求巧莲帮婉瑛一把。
“玉淑,他家的情况跟你不一样。”巧莲有些为难。
这朱婉瑛有爸有妈,跟玉淑这父母双亡的不一样,巧莲要是管,很容易就惹上麻烦。
可要是不管,一则巧莲对婉瑛有点儿狠不下心,二则也不忍心看着玉淑难过。
“唉,算了,既然你都说话了,我也不能说不管。
这样,咱们赶紧回家里,收拾了被褥行李给婉瑛送来,让她先安顿下来再说吧。”最终,巧莲只能叹气妥协。
就这样,巧莲母子几个赶紧从剧院离开,前去自家租的房子那里。
收拾了一套被褥、一个脸盆、一个暖壶、一套饭盒餐具。
有这些,最起码婉瑛日常吃住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先将就一个月,剩下的等开工资了让她自己再想办法。
等巧莲母子几个把东西送到剧院后头那个院子时,卢玉珠正在给婉瑛安排住处呢。
见到巧莲母子送来的东西,卢玉珠也松口气。
“幸亏陈大夫送来这些,刚才我还发愁呢,没有被褥,婉瑛今晚上可怎么睡觉?
这下好了,有这些先用着,等过几天我打了报告,批一套行李给她用。”
“衣服等明天我让后勤的人找一下,发一套棉衣一套单衣给她,让她换洗。
其他生活用品,先跟其他人借用一下吧,等着发工资了自己去买就行。
在我这儿你们就放心吧,没人欺负她,都比她大好多呢。
冷不丁来了这么个小妹妹,大家伙稀罕的不得了,我们都会多照顾她一些。”
卢团长刚才已经领着婉瑛去见过团里的人了,文工团里岁数大的二十几三十,小的也十六七了。
冷不丁来这么个小丫头,长的又那么好看,大家伙都觉得新鲜,对婉瑛倒是满友善的。
听见卢玉珠这么说,巧莲倒是放心些了,看得出来,卢玉珠对婉瑛很看重,也很照顾,这就挺好。
“卢团长,我能不能跟你单独说几句?”巧莲一想,既然已经帮忙了,也无所谓多帮一点儿。
婉瑛小,有些事情想不到,她还是多少提醒几句吧。
卢团长一听,稍微愣了下,然后就跟巧莲俩人走到远处,“陈大夫,你有事情要跟我说?”
巧莲点头,“我不太知道婉瑛是不是跟你说了他家的情况。
她来你这里,他家人要求必须把工资全都给家里,不然不让。
这事儿,我希望卢团长能心里有数,我怕朱家人往后会来闹。
毕竟婉瑛岁数小,才十二,就怕她家里人抓住这一点找麻烦。”
朱家这是把婉瑛当摇钱树了,肯定不会轻易放手,巧莲就是提醒卢玉珠一声,有点儿心理准备。
“这件事你放心,我有数的,我这里是单位,让婉瑛来都会有正规手续。
他们家人来闹也不怕,我就不信了,在县城里,还有人敢来我这里闹事?
婉瑛的工资,我也知会了财务那边,只能只婉瑛自己领。
没有我的允许,没有婉瑛亲笔签字按手印,谁也领不走婉瑛的工资。”
卢玉珠也不是好惹的,能在文工团混的风生水起成了领导,哪个也不是等闲之辈。
第666章 巧云生子
婉瑛在文工团有卢玉珠照看,自然不用巧莲费心。
于是跟卢玉珠说完,又跟婉瑛说了几句话之后,巧莲就领着孩子们离开,到前面跟大家伙一起坐了车回家。
朱家人没见到婉瑛回来,果然闹了起来,找到了冯校长和吴老师,胡搅蛮缠非得说人是他们给弄丢的。
吵到最后,冯校长等人无奈,只得说出婉瑛留在了文工团。
老朱两口子一听,第二天就去了县里,找到文工团闹腾。
卢玉珠可是一点儿也没惯着老朱两口子,直接把他俩给赶了出去。
老朱在媳妇的撺掇下,到了县公安大队去告,说是有人拐他家闺女。
县公安大队的人刚开始还真以为是有拐卖妇女儿童的呢,结果一听知道,原来是他家闺女上班了,不见爹妈。
再一听是在文工团,当即就有人劝了老朱一顿。
“你知道那文工团的卢团长是谁么?就是我们大队长的媳妇,你来告她?咋想的?
你们家的家务事,你自己找你闺女解决去,你凭什么诬赖队长媳妇啊?我看你是闲的。”
老朱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要不是媳妇撺掇着,他连文工团都不敢去呢,更别提这县大队了。
结果一听,那卢团长的男人就是这县大队的大队长,当时吓的腿肚子都转筋,赶紧领着媳妇就回家了。
之后老朱也几次去找婉瑛,却连大门都进不去,最终没辙,也只能暂时作罢,等着有机会再说了。
老朱家那边什么情况,巧莲并不关心,她一天忙着呢,哪有心情总去关注朱家的事情?
文艺汇演结束,巧莲也恢复了正常工作,每天骑车子去卫生所,下午回家来做饭。
老太太不在曲家,巧莲这心里总是没底。
虽然嘉俊玉淑他们暂时还没开学,有玉淑照顾三胞胎,可巧莲还是不放心,每天下午都争取早点儿回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二月过去,孩子们开学了。
没有老太太在家,巧莲每天又要上班,无可奈何之下,就只能每天领着三个小的一起去公社。
可石嘴子离着公社不算近,三胞胎还小呢,一辆自行车带着推着三个娃实在是不太方便。
没辙了,巧莲只好从系统里兑换一辆脚踏三轮车,后头带个车厢,大号的那种。
还别说,这玩意儿不错,玉淑和三胞胎坐在上面完全够用。
至于巧莲那辆自行车,就给嘉俊骑着,正好带着嘉和。
娘几个这样往返于大营和石嘴子之间,倒是方便了许多。
旁人要是问起来,就说是曲维扬托人给焊的,就是为了接送孩子用。
反正别人也没见过这种三轮的脚踏车,能糊弄过去就行。
天气渐渐暖和,公社里开始安排今年的春耕。
韩运鸿和张文广的打算,是今年要把酒坊豆腐坊都重新开起来,这样就得再调整一下种植计划。
好在现在家家的自留地、小片荒都种着呢。
韩运鸿召集各生产队的干部开会,动员大家伙在自家地里多种点儿粮食,集体大田里适当多种一些地瓜黄豆高粱。
这样一来,各家的自留地和小片荒出产粮食能顶一半口粮。
生产队大田除了交公粮和收购定额之外,匀一部分做口粮,其余的尽量都投入到几个作坊里面,把粮食变成钱。
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同意,于是公社里制定了新一年的种植计划。
大家伙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让大营公社恢复往日的荣光。
除了调整种植计划,韩运鸿还提议,今年将卫生所扩建,建成公社卫生院。
这件事韩运鸿早就提出来了,也向上级打了报告。
上级的回复是可以拨一部分款项,负责卫生院内部器械设备等东西,至于卫生院的建设,则是由当地乡镇自行解决。
大家伙心里也都清楚,这公社如果成立卫生院,绝对是方便所有人。
巧莲几个人的医术没话说,都很不错,只是之前条件限制,很多病症不能治,手术做不了。
如果可以建成大一些,设备器械都很完善的公社医院,大家伙得病了基本上就不用去县医院,不仅少花钱,也省很多事。
这一项提议很快也通过了,于是韩运鸿跟巧莲商议了,就在卫生所东边的那块大空地上盖卫生院。
等着卫生院完全建成了,卫生所再撤销,房子扒掉。
知道今年可以建卫生院,雪梅玉芬她们也都特别高兴。
往后她们可就是卫生院的医生了,可以有自己的办公室,不用像现在这样,好几个人挤在卫生所里。
而且,往后她们也可以一展所学,可以治疗更多的病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略微麻烦一点儿的情况,就必须送去县医院。
“婶子,真希望咱公社的卫生院早点儿建起来。”
雪梅几个看见了巧莲跟韩运鸿商议好,画出来的图纸,一个个都高兴极了。
“是啊,我也盼着这一天呢。
早点儿建起来,上级再给咱拨过来各种机器设备,往后咱也能治一些复杂的病情了。
就是有一样儿,咱的人手还是不太够。
灵芝和月桃要六月份才学习结束,等她们回来,最好再派几个人出去,专门学一下用那些设备。”
巧莲也挺高兴,这么大一个公社,连个医院都没有,的确不像回事儿。
大营这一次,又是开创了先河,估计用不上几年,各地方都会建成卫生院。
这可是改善医疗环境,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呢。
几个人说笑了几句,又来人看病了,等着忙活完,时间也不早该下班了。
正好没什么病患,几个人收拾整理一番,便锁上门各自回家。
巧莲步行去张家接三胞胎,刚一进张家门,就听见屋里笑声不断,好像还有老太太的声音。
“大姐,啥事儿这么高兴啊?在外面就听见你们的动静了。”巧莲笑呵呵的进屋,问了句。
老太太一见巧莲回来,高兴不已,忙把好消息告诉她。
“是三丫头,三丫头生了,生了个儿子,雨泽有弟弟了。
文远刚才打电话过来告诉的,我这不就跟你大姐商议,啥时候咱去趟临江,看一看巧云去?”
巧莲闻言一算,这都三月末了,巧云可不是该生了怎么?
“儿子啊,哎呀,那可不错,文远这回还不得高兴坏了?”
常家就雨泽一个男孩,常文远一直都惦记着再要个孩子跟雨泽作伴,这回算是得偿所愿了。
第667章 看望巧云
巧云也岁数不小了,生完雨泽之后好几年都没再怀孕,如今又生了个儿子,作为娘家人,巧莲她们当然要去看一看。
娘三个商议了一下,定下来三月二十九号,也就是小娃出生三天的时候。
一般来说,娘家人去看产妇,都会选孩子出生三天,七天或者十二天的时候。
离着春耕不远了,既然要去临江,那就尽早,所以老太太决定了,二十九去临江。
巧莲要出门,卫生所这边还好说,雪梅玉芬都能独当一面,但是家里几个孩子没人照顾。
没办法,巧莲只好给曲维扬打电话,让曲维扬回来住几天,照看家里。
这个倒是也没多大问题,嘉康佳媛在县里一切都正常,大不了吃两天食堂就是了。
就这样,曲维扬请假回家,照看三胞胎,巧莲和巧娟陪着老太太,在二十九号早晨起来,坐车前往临江。
坐车颠簸了两个多钟头,总算到了地方,刚一下车,就见到常文远等在车站了。
见到丈母娘和两位姨姐,常文远赶忙迎上前。
“娘,大姐二姐,辛苦你们了。
巧云在家里,都挺好的,孩子很健康,昨天就来奶了。走,我领你们回家去看巧云。”
常文远都四十出头了,好不容易又有个儿子,简直高兴的都快飘天上去了,这几天一直乐的找不着北呢。
常文远的高兴劲儿简直是谁都能一眼看得出来,巧莲一看常文远这样儿,忍不住也想笑。
“恭喜啊,如今你这两儿两女,挺好。”
早就该把常家那俩闺女打发出去,那样的话,保不齐巧云早几年就能有老二了呢。
当然,这话巧莲不好直说,只能在心里暗暗吐槽。
“娘,我扶着您吧,巧云自从知道娘和姐姐要来,就一直盼着呢。
过年没能回去,她特别惦记家里。”常文远上前来,扶着老太太,领着巧莲巧娟,往自家走。
幸好常家离着车长不是特别远,走了将近半个钟头,总算到地方了。
常家还住在原来的那个小院子,基本上跟之前没什么变化。
常文远领着老太太和两位姨姐进了门,便朝着屋里说了声,“媳妇,咱娘和大姐二姐都来了。”
里屋传来了巧云的声音,“娘,大姐二姐,这么远折腾你们来一回,我挺好的,孩子也挺好。”
虽然已经是三月末了,可一早一晚天气还是有些凉。
巧莲她们刚从外面进来,不好直接进里屋,于是就在外间站了会儿。
等身上的凉气散了,这才迈步进了里屋。
里屋炕上躺着巧莲母子两个,刚出生三天的小娃,正躺在炕上睡得香甜。
三人来到炕前,看了看小娃。“哎呦,这娃挺胖啊,生出来多沉?”
老太太一看那胖娃,喜欢的不得了,“这孩子白白胖胖的,真稀罕人。”
巧云看见母亲和姐姐进来了,就想起来,被巧莲按住了。
“别起来,你才生了孩子第三天,躺着吧。怎么样?生的顺利么?”
巧云今年二十八了,岁数不小,俩孩子间隔有点儿多,巧莲是担心妹妹生孩子的时候受罪。
“挺好的,生的挺顺当,早晨发动的,不到中午就生了。
也没遭太多罪,挺快就生下来。这孩子出生六斤八两,大家伙都说挺胖的。”
如今这年月,能生出来个六斤八两的孩子,那就算很胖了,不像后世,经常有八斤多的大胖小子出生。
巧莲一听这话,总算安心了,“没遭罪就好。
我和咱娘咱姐,就担心你这么大岁数了再生怕你遭罪呢,挺好,孩子看起来很健康。”
说话间,巧莲和巧娟将后背的背囊解下来,各自往外拿东西。
“知道你生了,咱大哥咱大嫂也特别高兴。
原本应该咱大嫂也来,可晓燕有了,一直在家养着呢。
咱大嫂不放心,就留在家里照看晓燕了。
这是大哥大嫂让我捎来的,这一份是我的,也没啥,就是鸡蛋小米、肉,红糖大枣之类,留着给你补身体吧。”
如今的规矩,看产妇也就是这些,没别的。
“对了,这袋子里头是两只鸡,我和大姐一人带来一只,让文远杀了鸡给你炖鸡汤喝吧。
这是去年春天养的,不是老母鸡,现在也找不着老母鸡。”
巧莲指了指地上一个袋子,里头有东西在动弹。
如今这年月坐月子,一般都是喝老母鸡汤,可前几年那情况,谁家还养鸡啊?根本没地方淘换老母鸡。
曲家和张家去年开春倒是抓了几只鸡养着呢,今年正是下蛋的好时候。
可巧云坐月子,俩姐姐担心常文远这边买不到鸡,索性一狠心,各自抓了一只给巧云送来。
巧云也是庄户院出身,哪能不懂这些?
“姐,你看你们这是做什么,家里正下蛋的鸡呢,咋就拿来给我了?多可惜啊。”
去年养着,今年正是下蛋的好时候,就这么杀了太可惜。
“不要紧,今年再抓几只养着就是了,也不差这一只。
你的身子要紧,一定要好好坐月子养着。
我猜你这边肯定挺难买着,别人家没有,咱自家的还不能拿来给你吃么?”巧莲笑笑,拍拍巧云的手,安抚她。
“文远,快把这些东西都拿出去吧,好好做了给巧云吃,让她好好养这个月子。
毕竟是岁数大了些,往后你俩估计也不能再要孩子了,这个月子坐好了,等岁数大了不遭罪。”
这是传统习俗,国人都比较注重月子。
“文远啊,巧云坐月子谁伺候?也不能你一直请假吧?
你那俩闺女呢?巧云好歹也是她们的妈,怎么没见着她们在跟前儿照顾?”
老太太坐在炕上,打量了屋里一圈,没见到屋里还有其他人,便随口问了一句。
常文远的爹妈,去年秋天,就是巧云刚怀孕没多久的时候,一前一后的也都没有了。
当时正秋收忙呢,曲家陈家都没能来人。
在家的时候,老太太就念叨,巧云怀孕生孩子,婆婆又没了,这月子不知道谁伺候。
本以为常家那俩闺女不管咋地能来照看几天,可眼下一看,根本连影子都没有。
常文远和巧云一听这话,不由得叹了口气。
“娘,别提了,那俩丫头自打嫁出去,就没回来过,连她们爷爷奶奶过世,还有过年,这俩丫头都没回来看一眼。
我算是看透了,那都是白眼狼,这些年我对她们也算是挺照顾了,白搭。”巧云叹气道。
第668章 老太太的决定
后妈不好当,巧云嫁过来的时候才十五,就要给两个孩子当继母,很难。
巧云性子不错,对俩继女也还算可以,从没有打骂过,可那俩丫头对巧云一直有敌意。
要不是常文远护着巧云,要不是巧云生了个儿子,常家老爷子老太太也都向着巧云,就巧云这个性子,保不齐还得被继女欺负呢。
那俩丫头后来工作了,更是不把巧云放在眼里。
工资一点儿不往家里交,成天在家里吃住,衣服都不愿意洗。
后来还是巧云忍不下去了,这才跟常文远说明白,让常文远给俩丫头定了婚事,打发她们出门子。
不想那俩丫头因此更是恨上了巧云,自打出嫁就再也没回家来,连过年都不回来看一眼。
常文远现在是让闺女给伤透了心,一点儿也不愿意提起她们。
“娘,没事儿,我请一段时间的假不要紧,巧云这样儿,我也不能安心回去上班。
等着过半月二十天的,巧云能下地了。
加上雨泽也大了,听话又省心,放学回家来能帮一把。
就这么几天,咋地也能对付着出了月子。”
常文远能说啥?闺女再不好,他也不能当着老太太的面儿说别的啊,幸好儿子听话,好歹算是安慰了。
老太太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文远你也是,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家里啥情况啊?
你要是早点儿说,我好歹能过来照顾一阵子不是?
巧云也是我的闺女,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能不疼她么?
我要是知道这边啥情况,过完年我就来了。”
老太太一直觉得,巧云和巧莲不一样,巧莲三胞胎,又去上班,一天忙的脚打后脑勺。
再说巧莲没有公婆帮忙,孩子们也都在念书帮不上多少,要是老太太不多帮衬一些,巧莲根本忙不开。
巧云这边不一样,她不上班,还有两个挺大的闺女。
老太太觉得巧云照顾了那俩丫头这么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那俩丫头咋地不能回来帮一把?所以老太太也就没主动提出要过来照顾巧云。
今天来了才知道,原来那俩丫头太不是玩意儿,心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家更没有巧云,老太太就急眼了。
“那啥,大丫头二丫头,老三这边这样我不放心。
等你俩回去,把我的衣裳给我收拾收拾找人送过来,我在这边住一阵子,伺候伺候老三。”
都是亲生的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太哪个都心疼。
尤其是老三,这些年因为常家老两口还在,老太太不爱来,觉得别扭。
所以从没在常家住过,更别提帮巧云哄孩子了,真的是一点儿也没帮什么。
可如今巧云的婆婆没有了,巧云又生了个儿子,家里没人伺候,老太太能不心疼闺女么?
当即就表示,要留下来照看巧云坐月子。
巧娟巧莲俩人对视一眼,也有些无奈。
老太太岁数有点儿大了,虽然看着还挺硬朗,可毕竟是不如从前。
老太太留下来,能行么?“娘,要不然我留下来照看一阵子吧。
反正家里有春桃帮忙照看呢,风林他们都大了,也不要紧。”巧娟主动提出要留下来照顾巧云。
巧莲张张嘴,没能说什么,她咋说?
她还有工作,还有八个孩子要照看,出来这一两天,都得曲维扬请假。
她要是留下来照看巧云,估计家里就反天了。
老太太摆手,“不行,眼见着就春耕了,家里多忙啊?
再说你还有你的工作呢,也不能一直在这儿。
家里只有我是闲人,我在这住一阵子吧,没事儿,我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