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遥耸绷骄徽降牡氐阋丫嗬肽厩庞辛私倜椎木嗬耄庖参锉难杆僮坊魈峁┝似趸
溃逃而去的马赛将士早已经失去了战斗下去的意志和配合反击的本能了,他们在骑兵的追击下更加慌乱不堪的往后逃窜,而不敢有丝毫的犹豫。伊丹原本还打算边追边打的,但在发现敌人毫无反抗之心以后;他就直接命令自己麾下的骑兵们一往无前的发起了冲锋!
武器装备本就简陋无比的马赛大军将士们,用自己的后背迎接大规模骑兵的集群冲锋,其后果可想而知;无数措手不及的马赛将士都被奔驰而来的骑兵集群践踏成泥,或是稍作抵抗以后就被蜂拥而来的后续骑兵们淹没了。
短短的三百米距离,伊丹的骑兵部队就完成了对至少四千以上马赛将士的屠杀;但也仍有超过三千以上的马赛将士侥幸通过木桥逃到了罗讷河东岸。看着东岸严阵以待的两千马赛大军骑兵和已经陷入狂热状态的上万步兵,伊丹毫不犹豫的命令自己的骑兵继续过河追击!
六千骑兵在伊丹的率领下,快速而又井然有序的通过了木桥来到了东岸;并朝着马赛骑兵的方向发起了最简单明了的冲锋。马赛大军的两千骑兵中,只有一千是相对精锐的贵族骑兵,剩下的一千则是普通的高卢骑兵;而伊丹麾下的贵族骑兵,数量上则是高达四千以上!
两支数量、质量相距甚大的骑兵部队就这样冲杀到了一起,伊丹也是悍勇无畏的冲锋在了整个骑兵部队的最前沿;负责指挥马赛骑兵的两位马赛部落长老,一经交战就被伊丹轻而易举的格杀当场。失去了指挥官的马赛骑兵,在伊丹的骑兵进攻下更显笨拙。
与此同时,卡拉贝斯亲自指挥的三个军团也成功的在西岸完成了对剩余马赛残余大军的围歼;整个东岸再也没有任何一名马赛大军的将士了。结束了西岸的战事以后,卡拉贝斯立即命令卡多拉杜和布里戈率领他们的两个军团依次过河,对马赛部落的剩余军队实施追击。
马赛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知道大势已去,也不会再留在这可送死了;在迎回逃窜回来的三千将士以后,马赛部落的首领就带着一万后备军和三千将士以及徳伊鲁教团的五百战士开始疯狂的往后撤退了,而留下来阻击敌人追击的自然是机动力最好的两千骑兵了。
但是,区区两千骑兵又可以在伊丹的六千骑兵的进攻下拖延多久呢?仅仅是十五分钟的战斗以后,所剩数量已经不足八百的马赛骑兵就在伊丹的强势攻下下彻底崩溃了。四散逃开的马赛骑兵并不是很好的追击对象,伊丹也没有打算追击这股自己看不上眼的敌人。
在彻底击溃了这支马赛骑兵以后,伊丹就继续率领自己麾下的五千多骑兵,对已经看不见踪迹的马赛主力大军开始了疯狂的追击。卡多拉杜和布里戈率领各自的军团渡过罗讷河以后,并没有盲目的对马赛大军展开追击,而是井然有序的开始了打扫战场。
因为逃跑而去的马赛大军只需要有伊丹的骑兵追击就可以了,这两个军团的步兵根本就不可能追得上敌人的步兵,继续追击的话也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将战场打扫好以后,会合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共同开始向马赛进军!
“第三百五十三章·兵临马赛”
律师是法律最理想、最无可指责的解释者。
——玉外纳(古罗马讽刺诗人)
卡多拉杜和布里戈的做法获得了卡拉贝斯的认可,他在重新下达了让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打扫战场,第一军团抓紧时间休整的命令以后,还让格雷斯率领他剩下不足一千五百人的狂热战士负责留守特尔马营地,并加紧时间将格雷斯部落全部迁移至此。
另外,考虑到马赛部落的核心马赛城是一座濒临地中海和罗讷河而建的城市;所以,卡拉贝斯也是立即向尤利乌斯家族的亚雷提恩派出了数名骑兵,目的在于希望尤利乌斯家族派出舰队从海上封锁马赛城的退路,彻底将马赛城变成一座孤城!
至于还在追击马赛大军的第三军团,卡拉贝斯并不是很担心伊丹和其麾下的骑兵;毕竟伊丹所率领的可是五千多机动性、战斗力俱佳的骑兵部队。即便是途中遭遇了什么预料之外的事情,卡拉贝斯也相信伊丹可以率领这些骑兵成功的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难题。
事实上,这些问题纯属是卡拉贝斯想多了;败退而去的马赛大军还是什么能力给伊丹的大规模骑兵部队制造麻烦呢?要知道,倾巢而出的马赛大军已经惨败于卡拉贝斯的大军了;马赛部落残存的实力已经无力再对伊丹的骑兵军团造成重大威胁了,甚至连一般程度的威胁都难以形成!
伊丹的追击也的确非常顺利,在解决了马赛大军的骑兵部队以后,伊丹就开始了对撤退而去的马赛大军实施追击;仅仅是半个小时以后,马赛大军的踪迹就出现在了伊丹的面前。只不过,这次依旧不是马赛大军的主力部队,而是被留下来阻击的三千马赛后备军。
统帅这三千后备军的依旧是两名马赛部落的长老,他们的使命就是用自己和麾下三千将士的生命为马赛部落赢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让这三千将士发挥更大的作用,马赛大军的首领甚至还特意让徳伊鲁教团的战士们举行一番仪式以后才撤退而去。
陷入狂热状态的三千后备军,在两名德高望重的马赛部落长老的率领下,对奔腾而来的伊丹骑兵部队发起了疯狂的反扑。这些马赛军队的勇气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牺牲精神也难能可贵;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样的牺牲也只不过是显示弱者的无力和强者的蛮横罢了。
不过,这样的反扑对还在撤退的马赛大军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最起码这三千人再次为他们的主力大军争取到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而且,伊丹的骑兵部队也在对付这股悍不畏死的敌人时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其代价甚至超过了之前击溃马赛的两千骑兵所付出的伤亡数字。
当然,之前的两千马赛骑兵最终还是有七八百骑兵溃逃了出去,而眼前的这三千马赛步兵则全部将自己的生命留了下来,就连两位长老都血洒沙场。结束了对这股敌人的歼灭以后,伊丹麾下的骑兵也只剩下五千之众了;但伊丹还是觉得继续追击下去!
这倒不是说伊丹就是一个不为将士考虑、好大喜功的将领,只是伊丹明白绝对不能将那批马赛大军安然无恙的放回马赛城;否则,缺乏攻城器械的卡拉贝斯军队就会在进攻马赛城时面对更多、更有经验的敌军,更顽强的防守,并付出更为惨重的伤亡。
有鉴于此,伊丹只得尽可能的追击下去,直到自己麾下的骑兵再也无法追击了!伊丹再次追击了一个小时以后,其麾下的五千骑兵已经是精疲力尽了;而他们的眼前也再一次出现了马赛大军留下来的阻击部队,这次的敌人不是三千了,而是整整四千!
看着眼前严阵以待的四千敌军,伊丹也是不愿意再战斗下去了;但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为了激起麾下将士们的战斗意志,伊丹只得向他们宣布只要再全歼眼前这股敌军,就全军返回放弃追击!
这样的命令对于疲惫不堪的骑兵们来说无异于天籁一般的命令,他们鼓足气力开始了再一次的冲锋陷阵;这次,伊丹的骑兵部队明显不如之前那么强横了,战斗起来也是处处表现出了疲软。值得庆幸的是,这四千敌军也是疲于奔命的敌人,他们的战斗力也下降到了一个极致了。
即便是徳伊鲁教团的战士们可以鼓舞他们的精神和士气,但体能上的消耗却是难以改变的;他们也无法向之前的阻击部队那样拼死反扑了。两支疲惫不堪的军队发生战斗,比拼的就只能是毅力了;这方面,伊丹的骑兵好歹是一直骑马作战,比马赛的军队要强上不止一筹。
最终这场双方都不愿意打下去的战斗持续了二十分钟以后就结束了,马赛的四千阻击大军在付出了两千人的伤亡代价以后终于还是崩溃了;而伊丹的骑兵部队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追击溃军的任务都无法完成了,伊丹只得带着他们缓缓撤退回去。
此时,卡拉贝斯已经率军完成了打扫战场的任务,并且把西岸的临时军营拆除了,在东岸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大型军营。第一军团还剩余的七千余将士和没有遭受损失的第二军团、第四军团将士都已经驻扎进了军营,在伊丹的骑兵回归以后,卡拉贝斯麾下的军队也算是集齐了。
大军全部归于军营以后,卡拉贝斯首先就是向诸将下达命令,让四个军团的将士们今天好好休整一天,明天再举办一场大肆的胜利庆祝活动;至于将士们的军功奖赏晋升问题,那就只有等到战争结束再具体的安排了。
今日一役,再加上之前的十数次试探性的进攻,卡拉贝斯麾下的军队一共付出了七千的伤亡代价;其中,伊丹的第三军团七千骑兵战死了两千五百多人,只剩下四千余众了。而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的万人大军也付出了将近三千人阵亡的代价,伤亡最少的两个军团,加起来也有千人伤亡。
这样来看的话,卡拉贝斯麾下四个军团的伤亡数字加在一起基本就算是伤亡了一个完整的军团了;当然,马赛部落的伤亡可就比这个数字要恐怖多了。此役,马赛大军前后一共出动了两万八千余步兵和四千骑兵;最终能够逃出去的只有八千步兵和不到一千骑兵。
这也就意味着,马赛部落在这次的战斗中付出了两万步兵和三千多骑兵的阵亡代价;这可是卡拉贝斯伤亡将士的三倍了!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除了己方武器装备和军队数量的优势以外,格雷斯麾下的战獒部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卡拉贝斯可不会忘记。
在获得了这样的胜利以后,卡拉贝斯知道马赛部落已经无力抵抗自己的强势进攻了,拿下整个马赛部落和山外高卢地区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所以,卡拉贝斯才会给予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充足的时间进行休整和庆祝以及为伤员们治疗。
除了安排普通的将士们以外,卡拉贝斯对于在此役中建立功勋的将军们也是褒奖有加;尤其是发挥巨大作用的屠苏斯、福尔库斯、伊丹三位将军。如果没有福尔库斯的森林猎手给予马赛大军以重大打击,后续的战斗不会进行的那么顺利。
屠苏斯的重装步兵是在正面战斗中抵御马赛大军进攻的中流砥柱,也是卡拉贝斯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支撑,其功绩自然是不俗的;至于伊丹嘛,他的骑兵部队在决战中单独完成了对敌军九千步兵和两千骑兵的屠杀,其战绩已经是堪称恐怖了。
如果再加上之前试探性的进攻中,伊丹的骑兵对马赛大军造成的伤亡;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伊丹的七千骑兵已经完成了击杀敌军一万步兵和三千骑兵的壮举了。这个数字是敌军阵亡步兵的一半和阵亡骑兵的全部,而伊丹的骑兵部队只是为此付出了不到三千骑兵的伤亡!
重点表彰了这三位将军以后,其他的诸将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褒奖;之后,卡拉贝斯就让将军们各自回军营安抚将士、组织休整去了。接下来就是卡拉贝斯亲自允许的为期三天的休整庆祝了,三天以后,卡拉贝斯再一次率领着自己的四个军团向马赛部落的大本营进发了!
浩浩荡荡的四个军团在休整完毕以后,再次展现了昂扬的姿态;步兵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在骑兵们的来回巡逻下昂首挺胸的前进着,向着最终的目的地进发着。从罗讷河附近行军至马赛城,只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可以抵达。
但卡拉贝斯为了保证自己麾下大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日夜兼程的行军,也没有让将士们着急忙慌的赶路;而是率领着大军不急不慢的行军,一点也没有兵贵神速的意思。其麾下的将军们并不明白卡拉贝斯此举的用意,但他们出于对卡拉贝斯的信任,也没有对此提出任何异议。
就这样,原本只需要一天一夜的路程被卡拉贝斯的大军走了整整三天;三天之后的下午,卡拉贝斯才率领着自己四个军团的精锐大军兵临马赛城下。看着马赛城墙上惶恐不安的马赛军队,卡拉贝斯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让自己的军队有条不紊的开始了搭建军营的任务。
“第三百五十四章·舰队封锁”
对功名的渴求要比对美德的渴求伟大得多,因为,功名是对美德的奖赏,撇开它,谁还愿意去拥抱美德呢?
——玉外纳(古罗马讽刺诗人)
相比于卡拉贝斯的有条不紊,困守马赛城的马赛部落可就显得惊慌失措多了;虽然马赛部落的首领已经在数日前率领着残存的八千溃军返回了马赛城,但他们的存在很明显并没有给马赛部落的人们带去足够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
曾经属于马赛部落的骄傲与自豪,都已经在这次的惨败中消失殆尽了。如果说只剩下八千左右的马赛大军,让整个马赛城和马赛部落都家家戴孝、人人痛哭的话;那么仅有首领和大长老得以安全回归的现实,则更加令人感到沮丧不已。
马赛部落作为山外高卢地区数百年以来的霸主部落,与其他外部势力势力以及山外高卢内部的势力发生冲突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无论是纳尔榜高卢地区的玛提厄斯部落,还是阿奎塔尼的里蒙部落,都曾经与马赛部落发生过激烈的边境冲突和战争。
至于山外高卢内部之间的势力争霸,那就是次数更加频繁了;总有一些部落会缓慢的发展起来,并具备一定威胁到马赛部落的实力。每次有这样的部落诞生时,马赛部落都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抹杀,直到扶持起来特尔马部落以后,这样的情况才得以改变。
对马赛部落来说,特尔马部落的存在可不仅仅是守护罗讷河木桥那么简单,也是马赛部落衡量其他部落对自己是否有威胁的重要标准。按照马赛部落的标准来看,特尔马部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价值,但绝对不可能对自身形成足够的威胁,只是自己的傀儡罢了。
但是,一旦有其他的山外高卢部落成长为超越特尔马部落的存在;那就足以说明其已经具备威胁到马赛部落的实力了。对于这样的新兴势力,马赛部落会毫不犹豫的予以其致命打击,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
格雷斯部落之所以会遭受到马赛部落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因为其已经拥有了超越特尔马部落的实力;再加上其独有的战獒部队,马赛部落怎么可能视若无睹呢?只不过,马赛部落在针对格雷斯部落的战争中发生了意外,这才导致了马赛部落出现重大的伤亡。
不过,这样的伤亡代价也是马赛部落可以接受的;毕竟马赛部落为此获得的战果是彻底驱逐了格雷斯部落,消除了山外高卢地区又一个潜在的威胁。可惜,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马赛部落想象的那么美好;卡拉贝斯及其大军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马赛部落的命运。
在之前的罗讷河大决战中,马赛部落的首领和大长老成功的率领八千军队摆脱了卡拉贝斯军队的追击,并且返回了马赛城;但是,他们为此付出的是将近两万五千马赛大军被消灭和八名长老战士的代价,这也是马赛部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重大伤亡!
逝者已逝,部落的生存问题却不容耽搁;还活着的马赛部落首领和其他剩下的四位长老只得继续想办法应付即将到来的敌人。仅靠逃窜回来的八千溃军和城内的五千临时招募的军队,是绝对不可能抵挡敌人数万大军的进攻的;紧急招募更多的军队成为了马赛部落的当务之急。
以马赛部落二十余万的人口基数,生死存亡之际想要再招募两三万青壮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马赛部落却是拿不出足够的武器装备来武装他们了啊!高卢蛮族之所以被称之为高卢蛮族,还不是因为其自身的文明程度不高,生产能力低下吗?
以马赛部落的强大底蕴,之前临时招募两万新兵也是耗尽了部落内所有的武器装备库存了;要想再拿出足够数万人使用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其实,别说是数万人了,就连五千人的武器装备,马赛部落现在都拿不出来了!
逼于无奈之下,马赛部落的首领只能让新招募的两万青壮拿着自制的木质简陋武器装备使用了;并且让他们充当防守马赛城的预备军队。至于马赛城的正规守城军队,自然就是溃逃而归的八千步兵和之前留守马赛城的五千新兵了,最起码他们还有趁手的武器装备啊!
考虑到这次进攻马赛部落的敌人并不是高卢人内部的部落,而是来自于阿尔卑斯山脉以东的罗马军队;所以,马赛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一致决定向西面的纳尔榜高卢地区的玛提厄斯部落和阿奎塔尼的里蒙部落发出求援信,希望他们可以派军救援马赛部落。
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马赛部落的掌权者们自然是明白的;但是,再怎么说那两个部落也是高卢人的部落,总比外族的罗马人强吧。就算是马赛部落在此役之后沦为其他高卢部落的附庸,那也是有机会再慢慢发展强大起来的;反之,可能就是真正的灭族之祸了!
马赛部落的核心马赛城就是一座依海而建的城市,而马赛部落也是拥有自己的小型港口和舰队,想要派出求援人员也是可以轻易做到的。只是,这个援军如何抵达马赛城还是有讲究的;如果是走陆路的话,那么也就是给马赛部落收尸的份了。
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乘坐舰船由海上登陆马赛城,只是这样一来可以前来的援军规模也就小多了;所以,马赛部落首领希望这两个部落可以同时支援自己。其中玛提厄斯部落的援军由海上而来,路上距离更近的里蒙部落援军则是由陆上而至。
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但也有有时间去实施啊;无论是海上也好,还是陆上也罢,援军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马赛城啊!这一个月的时间,马赛部落可以守住马赛城吗?马赛首领对此并没有信心,长老们也是垂头丧气;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在使者乘船出发后的第三天,卡拉贝斯就率领大军来到了马赛城;看着城外一望无际的敌军,马赛城内的守军就难免双腿打颤的恐惧了。尤其是那八千从罗讷河之战中逃生的将士,他们更是对这些敌人的强大深有体会;面对起来也更加的心生恐惧。
但是,再大的恐惧也不能让这些人后退一步;因为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部落、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家人,这些就足以让每一个站在城墙上的守军放下恐惧,与强大的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杀。卡拉贝斯也知道这样的敌人是最难对付的,所以他并没有选择立即展开对马赛城的进攻。
在卡拉贝斯看来,马赛部落为了战争过多的将其部落的人口集中于马赛城了;过多的人口带来的可就是过高的生存压力了。马赛部落也是高卢蛮族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并不是种植农作物,而是通过打猎和捕鱼等比较原始的手段获取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事务储备,更加不可能在被围攻中坚持多久;事实也正是如此,即便是没有卡拉贝斯大军的围困,每年马赛部落也是因为食物不足的问题而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所有高卢蛮族部落的共同问题。
在这场征服马赛部落的战争中,卡拉贝斯已经付出了将近一个整编军团的伤亡代价了;在能够有选择降低伤亡的前提下,卡拉贝斯是不会在意多耗费一些时间的。至于马赛城靠海的那无法被自己包围的一面嘛,卡拉贝斯已经派出骑兵向尤利乌斯家族请求舰队支援了。
在等待尤利乌斯家族舰队的同时,卡拉贝斯也没有放松对马赛城的包围;每日除了必有的正面挑衅以外,伊丹也是率领着自己的骑兵在不断的来回巡逻。另外,卡拉贝斯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将士负责打造云梯和攻城锥的器械,以便随时攻城!
面对卡拉贝斯的只围不攻,马赛部落的守城将士们自然是乐得清闲;毕竟在死亡面前,人类还是愿意好好活着的。不过,相比较于守城将士们的松了一口气,马赛城内的掌权者们和老百姓们则是深深的感受到了焦虑。
为了保证守城将士们的战斗力,他们的伙食自然是没有一丝一毫克扣的一直被供应着;但是,这些却是改变不了城内缺粮的危机情况。自从被包围的第二天起,马赛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就已经明白了卡拉贝斯的策略了;可惜,他们对这样的阳谋却是毫无解决办法。
食物的缺乏是高卢人所有部落的通病,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无疑被无限的放大了;在被围困的第四天,马赛城内的食物已经需要其首领亲自派人统一分配了。即使是这样,三天以后,断粮的危机还是出现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守军们的食物供应!
被围困的第九天,马赛部落已经吃干净城内的最后余粮了;除了储存起来供军队使用的粮食以外,平民再也无法分陪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