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年的战争,让日耳曼蛮族的人口锐减了百分之四十,也让日耳曼蛮族的上日耳曼地区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虽然日耳曼蛮族最终赢得了战争,但却失去了继续与高卢蛮族对抗下去的实力了。
高卢蛮族拥有整整七个实力强悍的部落,还拥有着辽阔无垠的土地和充足的人口;而日耳曼蛮族却只有人口稀少的下日耳曼地区和一片废墟的上日耳曼地区,总人口更是不足高卢蛮族的一个地区的人口多,双方战争潜力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为了大规模扩充自身的实力,也为了积蓄对抗高卢蛮族的资本;在这次的决战中最后存活下来的七名日耳曼部落首领,决定通过向东方扩张的方式,来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发展日耳曼民族!
当然,向东扩张的同时,对高卢蛮族的提防也是不能少的;假如高卢蛮族趁着日耳曼大军向东扩张的时候,再来一场大规模的侵略,那日耳曼蛮族可就真的会沦为历史的一部分了。
日耳曼蛮族要想一边集结大军向东扩张,一边提防西方的高卢蛮族,仅凭目前的实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无奈之下,七位首领就决定将那些在决战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女战士,正式编入日耳曼蛮族的军队中,作为一支常规的兵种存在。
有了这个办法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以后,日耳曼蛮族迅速组建了以七大部落为首的七支军队;其中,实力最强的特里尔部落军队,则是在其首领的率领下驻守上日耳曼地区,以防备高卢蛮族随时有可能发动的入侵。
而实力最弱的巴达维部落军队,却是在其首领的率领下驻守下日耳曼地区,保护日耳曼蛮族最为重要的生存之地;同时,巴达维部落的军队,还将充当特里尔部落军队的后援,一旦高卢蛮族再次发动了入侵战争,巴达维部落的军队就需要立即支援特里尔部落的军队。
安排好了留守老家的两支军队以后,剩下的五支军队则是开始了对东方各地区的征服之战;实际上,日耳曼蛮族对于高卢蛮族的防备纯属是多余的,也是完全不需要的。
在之前的七年战争中,高卢蛮族付出了阵亡将近十四万大军的代价;即便这十四万大军是由七个部落联合组织的,平均下来每个部落也损失了两万战士,这可算不上小数目了。
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战争,高卢远征大军消耗了数都数不清的粮草物资;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战争已经打的高卢蛮族的七大部落几乎濒临崩溃了,甚至有很多部落都已经发生饿死人的现象了。
如果最后打赢了的话,这些付出的代价还可以说的过去;关键在于,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代价,最后竟然还输的这么惨,这直接让本来就不团结的高卢蛮族七大部落之间,更加的互相不满起来。
所有的高卢蛮族首领,都认为这场针对日耳曼蛮族的征服战争,之所以会失败,根本就不是自己部落的军队不敢勇敢,也不是日耳曼蛮族的实力强大,而是其他部落的军队拖了后腿!
这样的想法,是高卢蛮族七大部落每一个部落的首领都有的,也是彼此互有矛盾的高卢蛮族七大部落之间难免发生的;再加上各个部落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很快,高卢蛮族的七大部落之间就开始陷入互相征伐之中了,根本无暇去管日耳曼蛮族的事情了。
没有了高卢蛮族的打扰以后,日耳曼蛮族的五支军队联合在一起,迅速攻占了东方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经过磋商以后,这个相对比较富庶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就被交给了战斗中出力最多的美因茨部落进行统治。
获得了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以后,美因茨部落的军队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与其他四个部落的军队一起向东扩张;接下来,他们又攻下来了更为富庶的卡狄地区,这次分配战利品的时候,就没有美因茨部落的份了,而是达姆部落获得了统治权。
再之后,日耳曼蛮族的部落联军又相继攻占了撒克逊地区和两个新的地区,撒克逊地区交给了博登肖姆部落进行统治;另外新占领的两个地区,则分别交由哥特部落和马科曼尼部落进行统治,这两个部落还用自己部落的名字为新占领的地区进行了命名。
至此,日耳曼蛮族在与高卢蛮族决战中生存下来的七个部落,通过向东方扩张的方式都拥有了各自部落的统治区域;如此一来,整个日耳曼蛮族总算是有了不逊色于高卢蛮族的统治区域和人口数量了,战争的潜力更是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为了日耳曼蛮族不重蹈高卢蛮族的覆辙,也为了整个日耳曼蛮族更好的发展与生存下去;有了各自地盘的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就联合制定了一个日耳曼蛮族至高无上的《日耳曼法则》!
所谓《日耳曼法则》,其核心规则就只有两条而已;第一,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之间,必须永远团结一致,内部之间有任何矛盾都必须协调解决,不得通过战争和武力的方式进行争斗。
第二,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中,无论是哪一个部落遭受到了外敌的入侵,其他六个部落都必须要无条件的支援该部落;即便是整个部落的土地全部被敌人占领了,其他六个部落也必须要帮助该部落夺回失去的土地,并保证该部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权。
其实,这个新制定出来的法则,也就是为了解决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统治区域不对称的问题;曾经实力最强的特里尔部落,其部落统治的上日耳曼地区,不仅最是穷困,还将永远面临着高卢蛮族的战争威胁,而其他的部落,则都是位于特里尔部落以东地区。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特里尔部落算是整个日耳曼蛮族对抗高卢蛮族的前沿屏障了;对于这样一个劳苦功高却难以发展起来的部落,其他六个部落自然是要补偿的了。
什么粮草物资和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其他六个部落都已经源源不断的为特里尔部落提供很多了;但是,为了让特里尔部落真正的放下担忧,也为了整个日耳曼民族的稳定和发展,日耳曼七大部落颇具远见卓识的签订了这份让日耳曼部落迅速强大起来的《日耳曼法则》。
相比于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的日趋强大,高卢蛮族的七大部落还在为了一些意气之争和蝇头小利打着部落战争呢;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也因此越来越接近,甚至出现了反超!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耳曼蛮族的七个地区中,相对最为富庶的卡狄地区是越来越繁华了,甚至超越了下日耳曼地区,成为了整个日耳曼蛮族的核心区域;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部落,却一直都是统治上日耳曼的特里尔部落,他们可是抵挡高卢蛮族的最前沿啊!
除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外,其他六大部落对特里尔部落的支援也是源源不断,这才塑造了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的特里尔部落;与日耳曼蛮族的特里尔部落相对的,是高卢蛮族的阿莱西亚部落,其统治的大高卢地区,却是整个高卢蛮族最为繁华的核心区域。
虽然高卢蛮族很不团结,彼此之间战乱频繁;但是,有大高卢地区为依仗的阿莱西亚部落却是整个高卢蛮族毋庸置疑的最强部落,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是其他部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等高卢大地上的内战风波逐渐平息,阿莱西亚部落的军事实力也缓缓恢复以后,阿莱西亚部落的首领决定通过再发动一次针对于日耳曼蛮族的战争,来弥补阿莱西亚部落在内战中的损失。
蛮族势力之间的情报匮乏,让阿莱西亚部落还以为日耳曼蛮族还是曾经的那个势力弱小的软柿子呢;于是,一场阿莱西亚部落与特里尔部落的战争就此爆发了。
以阿莱西亚部落的强大军事实力,在没有倾尽全力的情况下就组织了一支三万人的大军入侵上日耳曼地区;而特里尔部落,却是有着一支两万人规模的常规大军,得知高卢蛮族大军再次来袭以后,其他的六个部落也是立即联合组织了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军队增援特里尔部落。
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本就在战斗意志方面胜过高卢蛮族,高卢蛮族之前都是通过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来获得战争优势的;这次,高卢蛮族连数量优势都没有了,他们怎么可能打得赢战争呢?
事实证明,高卢蛮族失去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以后,根本就不是日耳曼蛮族大军的对手;特里尔部落还没有等到其他六个部落的援军抵达,就率领自己部落的两万大军彻底击溃了高卢蛮族的三万大军,并击杀俘虏敌军超过两万之众!
经此一役之后,高卢蛮族人算是真正的认清了日耳曼人的强大了;再后来,日耳曼人向东扩张成功的情报也被高卢蛮族知道了。自此以后,高卢蛮族与日耳曼蛮族的攻防角色彻底逆转了;特里尔部落成为了屡次进犯高卢蛮族的先锋,而阿莱西亚部落,却是成为了抵御日耳曼蛮族的屏障!
“第五百二十九章·凯撒出征”
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弗拉维斯的尤利乌斯家族即将入侵日耳曼蛮族的地盘,自然对这些有关于日耳曼蛮族的崛起和日耳曼七大部落的情报做了具体的了解;针对这些情况,弗拉维斯也制定了尤利乌斯家族的计划。
如果尤利乌斯家族单纯的从诺里库姆地区直接向日耳曼蛮族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出兵的话,那么统治阿格里狄古马特的日耳曼美因茨部落很快就会获得其他六个部落的出兵支援;以尤利乌斯家族的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日耳曼蛮族的军队,这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
即便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那些更为熟悉日耳曼大地的日耳曼军队却拥有无与伦比的地利优势;再加上日耳曼战士的悍勇和日耳曼部落的团结,尤利乌斯家族其实并不具备多少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尤利乌斯家族要的可不仅仅是占领日耳曼蛮族的地盘,而是在占领以后维系好自己家族的统治;否则的话,占领日耳曼人的土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的话,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就会成为埋葬尤利乌斯家族的地方。
当年弱小的日耳曼蛮族,在面对强势的高卢蛮族军队入侵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在失去土地以后就放弃了抵抗,反而打了一场全民皆兵的全面战争;现在的日耳曼蛮族已经如此强大了,他们难道就会轻易放弃自己曾经的荣耀,心安理得的接受罗马人的统治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只要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开进日耳曼蛮族的地盘,那就意味着尤利乌斯家族与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全面战争正式爆发了;就算是尤利乌斯家族全部占领了日耳曼蛮族的土地,也不代表战争结束了,或许,那个时候才是考验尤利乌斯家族的开始呢!
为了避免尤利乌斯在应对日耳曼蛮族的反击时措手不及,从一开始准备战争的时候,弗拉维斯就想办法解决日耳曼蛮族反击时的办法了;事实证明,老谋深算如弗拉维斯这样的人,也很难对这样的死结想出足够好的解决措施。
日耳曼蛮族的桀骜不驯根本就不是任何人为手段可以制服得了的,或许,唯一有效果的方式可能就是强大武力的攻击了;除了在征服那些土地以后,对那些土地上的日耳曼蛮族贵族进行罗马贵族式的腐蚀以外,强大的武力应该是最好的压制方式了。
当然,弗拉维斯可是在罗马共和国的尔虞我诈之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人物,他在阴谋诡计方面的手段远比外人想象的要狠毒;如何分散那些被征服的日耳曼蛮族的实力,并且将征服的日耳曼蛮族转化为尤利乌斯家族的实力,对于弗拉维斯来说,还是有些办法的。
不过,在实施这些办法之前,弗拉维斯首先要做的就是带领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获得战争的胜利;只有一举征服整个日耳曼蛮族,尤利乌斯家族才可以获得最大的主动权。
至于如何尽快的征服日耳曼蛮族,弗拉维斯早就与尤利乌斯家族的将军们商量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先派兵拿下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以东的波海姆地区,之后再从诺里库姆和波海姆同时进攻日耳曼蛮族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美因茨部落和马科曼尼地区的马科曼尼部落。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波海姆地区是与日耳曼蛮族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马科曼尼地区相连的一块战略要地;只要尤利乌斯家族可以顺利的拿下波海姆地区,就可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一旦战争爆发,诺里库姆的尤利乌斯家族军队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美因茨部落;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占领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以后,日耳曼蛮族的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与其他东方地区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
而占领了波海姆的尤利乌斯家族大军,也可以顺势向北进军,对日耳曼蛮族的马科曼尼地区发起进攻;要知道,马科曼尼地区的背后,可就是日耳曼蛮族核心的卡狄地区了,那才是尤利乌斯家族发动这场战争的首要目标。
只要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可以顺利的攻取马科曼尼地区,并杀进了卡狄地区;那么,整个日耳曼蛮族就会被分割成三个完全无法互相支援的地区,西部的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只能彼此依靠,东部的哥特地区和北部的撒克逊地区,却只得孤军奋战。
这样的战略目标一经完成,日耳曼蛮族几乎就不可能组织得了大规模的反击和决战了;到了那个时候,尤利乌斯家族只需要在已经占领的日耳曼蛮族土地上进行大肆的分化拉拢打压,未必就无法获得一些日耳曼蛮族小部落的投靠与效命。
日耳曼蛮族再强大,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宁死不屈的勇士吧;就算是面对死亡毫无畏惧的勇士,在面对金钱美女和奢靡生活的时候,也未必就可以做到铁石心肠吧。
而且,日耳曼蛮族的权力核心一直就是当初在与高卢蛮族的战争中崛起的那七大部落而已;难道其他的大小部落就从来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吗?
这些都是尤利乌斯家族可以利用的日耳曼蛮族软肋,也是确保尤利乌斯家族可以成功分化日耳曼蛮族征服日耳曼大地的重要手段;确定了这些既定方针以后,尤利乌斯家族针对于波海姆地区的征服计划也就要开始了。
波海姆地区,作为一个被极具侵略性的日耳曼蛮族两面包围还可以生存至今的地区,统治该地区的洛沃西采部落还是很有实力了;以区区一个波海姆地区为统治区域,洛沃西采部落竟然拥有两万规模的军队,这也堪称是一个奇迹了。
要知道,当初的诺里库姆地区,也不过只有五千蛮族武士和三千蛮族步兵而已;那还是诺里库姆地区靠近文明世界,可以通过贸易手段获取资金的前提下拥有的军队数量。
洛沃西采部落唯一比其他所有蛮族部落都强的地方,就在于整个波海姆地区根本就没有其他大小部落来分散人力物力,只有一个洛沃西采部落统治着波海姆地区,毫无竞争对手。
这样单一的蛮族部落统治模式,让洛沃西采部落可以在波海姆地区集结更多的军队;再加上洛沃西采部落的人种也是属于骁勇善战的凯尔特人分支,他们的战斗力也是可以保证的。
庞大的军队规模,强大的军队战力,让洛沃西采部落统治的波海姆地区成功的在日耳曼蛮族的威逼之下保住了自身的独立;而现在,尤利乌斯家族将亲手终结波海姆地区属于洛沃西采部落统治的时代。
拉宾努斯的第五军团和瓦鲁斯的第六军团,以及塞西尔的第七军团,就是弗拉维斯用于进攻洛沃西采部落、征服波海姆地区的大军;而他们的统帅,则是尚未成年的凯撒!
弗拉维斯的年纪并不大,不出意外的话,就算是再为尤利乌斯家族奋斗十年也是可以的;但是,意味总是无处不在的,弗拉维斯必须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尤利乌斯家族培养处一位合格而又强大的新任家族领袖,这个人自然就是小凯撒了。
凯撒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敏锐是弗拉维斯最为欣赏的,再加上凯撒还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弗拉维斯实在想不出来凯撒还有什么缺点是不适合继任家族领袖之位的;不过,凯撒也有着自己致命的软肋,那就是年纪太小、经验不足。
奥古斯都家族的迅速崛起,让奥斯卡这个年纪轻轻的家族领袖成为了整个地中海地区都为之传唱的传奇人物;尤利乌斯家族与奥古斯都家族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甚至是敌对关系,但弗拉维斯本人却毫不掩饰自己对奥斯卡的欣赏之情。
而尤利乌斯家族的凯撒,在弗拉维斯眼里,却是比奥古斯都家族的奥斯卡更为惊艳绝才的传奇人物;弗拉维斯坚信,只要诸神愿意给凯撒足够的成长时间,未来的世界就将是奥斯卡与凯撒之间的争斗而已,其他人和他们的势力根本不足为虑。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算是年纪轻轻创造奥古斯都家族崛起神话的奥斯卡,那也是在成年以后才接手奥古斯都家族,带领群龙无首的奥古斯都家族走向崛起与强大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凯撒在年纪上的劣势实在是太大了;而尤利乌斯家族更为雄厚的起家实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制约凯撒发挥实力的阻碍,毕竟尤利乌斯家族名正言顺的权力继承人并不是凯撒,而是凯撒的大伯昆图斯·尤利乌斯!
有鉴于此,弗拉维斯只得早早的培养凯撒的政治军事经验,并为凯撒打造一个坚实的势力班底;这次由凯撒担任主将率军出征,正是让他积累宝贵的经验,而出征的三个军团的军团长,也都是宣誓向凯撒效忠的将军,培养他们与凯撒之间的信任,也是尤为重要的。
“第五百三十章·凯撒商队”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当凯撒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三个军团向波海姆地区进军的时候,弗拉维斯还将自己身边最为精锐的亲卫派遣了一半给凯撒;这些亲卫们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凯撒的安全。
其实,弗拉维斯派遣这支亲卫队也只是起一个加重凯撒地位的作用而已;在大军正式出征以前,弗拉维斯也与三个军团的军团长都密探过来,他们必将誓死保证凯撒的绝对安全。
事实上,凯撒本人对于自己的安全倒是毫不担忧;在大军的行军过程中,凯撒一改将领与将士保持距离维护威严的做好,不仅与那些普通的将士们打成一片,还每天都与普通的将士们一起同吃同睡,完全没有自己身为主将的觉悟。
对此,拉宾努斯和塞西尔屡次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但在凯撒的坚持下,他们也毫无办法;倒是一直沉默寡言的瓦鲁斯,对凯撒的做法极为认可,其更是数次陪同凯撒一起与普通将士同吃同睡。
在向波海姆地区进军的同时,凯撒与三个军团的将士们也越来越熟悉;尤其是凯撒那惊人的记忆力,只要是凯撒见过一面的战士,他都可以随时随地叫出他的名字,这一点尤为让人惊讶。
从诺里库姆地区向波海姆地区进军,最少也需要二十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洛沃西采部落的主要统治区域;而就在行军十天以后,凯撒本人已经可以叫出三个军团三万将士每一个人的名字了。
更为让将士们爱戴凯撒的是,凯撒本人特别喜欢用诙谐幽默的军人方式向大军的将士们进行即兴的演讲;每次演讲的主题要不就是罗马民族的伟大历史,要不就是罗马人团结一致的典故,这些原本枯燥的东西被凯撒说出来,却是让人感到有趣而又精彩。
不过,在行军的途中还是发生了一些极为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在有一次凯撒正在演讲的时候,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为凯撒的精彩演讲而欢呼,唯有一名战士却是眉头紧锁,毫无兴致。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的凯撒,一眼就看到了这名眉头紧锁的战士,并将他叫到了演讲台上,当场询问他为什么要眉头紧锁,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演讲哪里说的不好。
凯撒的态度很是温和,但还是让这名普通的战士感到了诚惶诚恐;毕竟,凯撒再怎么说也是统帅三个军团的主将,而他不过就是一名最普通不过的小兵罢了。
于是,在凯撒的询问下,他就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烦恼当众说了出来;原来,这名年轻的战士是来自于尤利乌斯家族乌布里亚地区的一座小城,他的家里还有母亲和三个弟弟两个妹妹,而他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尤利乌斯家族的战士,却在之前的战斗中丧生了。
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