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比里乌斯已经来了。
说起来,马略、弗拉维斯、提比里乌斯等三人也有六年多的时间没有再见了;上一次三人齐聚一堂的时候也是为了结盟对付奥古斯都家族,这次他们依旧还是为了对付奥古斯都帝国而走到了一起,唯一变化的可能就是三人的头上都已经是白发丛生了。
尤其是年纪最大的提比里乌斯,他的头上几乎已经找不到黑色的头发了,松弛的皮肤和满头的白发却是让前来迎接他的马略和弗拉维斯唏嘘不已;三人在简单的叙旧之后,就一起来到了塔伦图姆城内的总督府邸,开始就结盟的问题而进行实质性的商谈。
暂且不说塞琉古帝国的人还一时半会儿之间难以抵达塔伦图姆,就算是他们可以及时赶到罗马三大帝国之间也会事先协商好具体的结盟协议;再怎么说,罗马三大帝国之间也还是有同为罗马人这点情谊的,而塞琉古帝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人,自然是要被排除在核心之外的。
既然三大帝国的皇帝都亲自跑到塔伦图姆来了,他们对于组建这个联盟的事情自然都是持赞同态度的;首先确定了大家都同意组建这个反奥古斯都帝国联盟以后,马略就开始在具体的针对奥古斯都帝国的压制办法提出建议。
虽然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是三大帝国中最为孱弱的,但是那也只是陆军方面的实力而已;就海军舰队而言的话,布鲁图斯帝国与尤利乌斯帝国的海军舰队加起来,也就是罗马帝国的舰队规模。
在内部争斗的这几年中,罗马帝国的海军战舰打造事宜却是从来没有放松下来;再加上打造战舰的船厂都远离争斗的漩涡罗马城,这就直接令罗马帝国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容小觑的舰队。
所以,马略首先建议由三大帝国联合组建一支庞大的舰队用于应付奥古斯都帝国的海军舰队;为了顾及到布鲁图斯帝国的实际情况,这支联合舰队将由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全部战舰以及布鲁图斯帝国的一半战舰组成,也算是为布鲁图斯帝国特殊情况做出考虑了。
事实上,对于这样一个组建联合舰队的建议,弗拉维斯和提比里乌斯都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奥古斯都帝国的海军舰队规模在那里摆着,大家要是在想要与奥古斯都帝国开战的情况下还各自为战的话,那就只能被奥古斯都帝国的舰队逐个击破了。
更何况,三大帝国的核心军事力量都是自己的陆军,除了布鲁图斯帝国因为领土被爱琴海一分为二必须要维持一支常规的运输舰队以外,其他两个帝国都是可以将全部的舰队用于对奥古斯都帝国的战争的;尤利乌斯帝国隶属于卡拉贝斯麾下的那支小舰队,根本不被计算在内。
有关于海军的事务就这么轻易的被一致通过了,主要是联盟的海军力量太过于孱弱了,联合在一起也就是勉强自保而已,根本就没有产生分歧意见的必要;另外即将加入联盟的塞琉古帝国,他们的那支拿不出手的海军舰队,还不如罗马帝国一年打造的战舰呢,还是让他们自己留着吧。
很快商讨完了海军事务以后,重点就要转移到至关重要的陆地战争上来了;奥古斯都帝国现在与联盟势力有直接领土相连的,就是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与尤利乌斯帝国的高卢大地,除此以外就只剩下与塞琉古帝国隔着一个埃及王国的北非大陆了。
就算是塞琉古帝国可以集结大军投入到对埃及王国的战争之中,有奥古斯都帝国十个军团驻扎且自身还有三十万军队的埃及王国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仅凭塞琉古帝国自身的实力,其最大也就是发动战争而已,要想打赢这场战争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肯定是要交给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来解决的,马略也表示罗马帝国可以在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的时候派出援军;那么塞琉古帝国与埃及王国之间的战争,布鲁图斯帝国自然也是需要派出军队进行协助的。
否则的话,塞琉古帝国怎么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就与埃及王国和奥古斯都帝国的联盟相抗衡呢;不过在布鲁图斯帝国到底要派出多少军队协助塞琉古帝国的问题上,提比里乌斯与马略之间却是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分歧。
马略认为布鲁图斯帝国至少需要派出八个军团的兵力才可以协助塞琉古帝国稳定战局,提比里乌斯则是明确表示布鲁图斯帝国最多只能派出五个军团的兵力;其实,提比里乌斯也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一旦塞琉古帝国集结大军南下,这对于布鲁图斯帝国未必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真的到了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奥古斯都帝国的发展势头被压制下去了,埃及王国也沦为了塞琉古帝国的一部分了;得到了埃及王国的塞琉古帝国可就拥有了重现亚历山大帝国的资本了,那时候北方空虚的塞琉古帝国可就是布鲁图斯帝国的最佳进攻目标了。
双方在这里出现了严重分歧以后,这个会议也就开不下去了,毕竟这个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塞琉古帝国的意见;于是,三位帝国皇帝就暂时停止了没有意义的争执,开始谈论其他的事情。
数天以后,塞琉古帝国的皇帝继承人就来到了塔伦图姆;在马略再次召开了这个会议以后,塞琉古七世的长子直接就将塞琉古帝国的条件全部提了出来,并直言只有三大帝国接受这些条件,塞琉古帝国才会加入联盟,要不然塞琉古帝国就只能选择放弃加入联盟了。
面对塞琉古帝国毫不相让的条件,提比里乌斯在权衡良久之后终于还是决定同意由布鲁图斯帝国出兵十个军团帮助塞琉古帝国;但他也有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塞琉古帝国必须出兵十五万进攻埃及王国,且精锐部队不得少于五万,塞琉古七世的长子却是直接同意了,联盟也就正式建立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出兵之约”
与正义为友的人,在哪儿都是安全的。
伊壁鸠鲁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代表
四大帝国联盟的基本前提已经被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自然就是大家一起商议具体进攻奥古斯都帝国的规划了就算是这场战争必须要等待一年的时间才能发动,那也必须要尽早议定各个帝国所需要承担的义务的,之后的一年正好让四大帝国都可以做好战争的准备。
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主攻方向自然就是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而塞琉古帝国与布鲁图斯帝国的进攻目标则是奥古斯都帝国的附属国埃及王国和北非大陆至于奥古斯都帝国在地中海上的岛屿领土,只要顺利的将奥古斯都帝国的陆上势力剪除,海上势力的衰败那就是必然了。
不过这也就是一个大致的框架而已,具体的进攻安排还是需要在会议中做出决定的尤利乌斯帝国的弗拉维斯皇帝表示愿意组织尤利乌斯帝国的十五个军团发动对伊比利亚半岛的进攻,罗马帝国的马略皇帝也表示愿意提供五个军团的援军给尤利乌斯帝国。
相比于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联合集结的二十个军团,奥古斯都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驻军只有四个军团而已即便是奥古斯都帝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可以向伊比利亚半岛输送援军,他们在一时半会儿之内也不可能集结到足够抵挡二十个军团进攻的大军。
因为一旦战争爆发以后,奥古斯都帝国需要应对的可不仅仅是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进攻,还有塞琉古帝国和布鲁图斯帝国在埃及王国的进攻以奥古斯都帝国目前的兵力分布来看,唯一能够增援伊比利亚半岛的也就是他们在西西里岛的八个军团了。
现在的奥古斯都帝国总计拥有二十八个军团的强大兵力,其中十个军团驻守在埃及王国,四个军团驻守在北非大陆,四个军团驻守在伊比利亚半岛,两个军团驻守在爱琴海岛屿奥古斯都帝国庞大的统治区域也让他们的军队彻底的分散在了世界各处。
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用二十个军团的兵力去进攻奥古斯都帝国只有四个军团驻守的伊比利亚半岛,这样的实力差距已经足以让联军占领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了倒是塞琉古帝国与布鲁图斯帝国的进攻,还是需要好好做出一番细致的安排的。
毕竟奥古斯都帝国在埃及王国可是驻扎有整整十个军团的兵力,再加上埃及王国即将组建完毕的三十万大军,奥古斯都帝国与埃及王国在东方大陆上的军队将高达四十万以现在联军的商议结果来看,塞琉古帝国与布鲁图斯帝国能够用于进攻的军队却只有二十五万。
就算是塞琉古帝国的军队在战斗力上优于埃及王国的军队,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凭借十五万塞琉古帝国的军队击败三十万埃及王国的军队吧而布鲁图斯帝国协助塞琉古帝国的十个军团,在战斗力方面绝对不可能超过奥古斯都帝国的十个军团,这方面占优势的一定会是奥古斯都帝国。
不是弗拉维斯和马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奥古斯都帝国的军团战斗力确实是罗马四大帝国中最为强悍的仅从当年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可以在决战中正面击败汉尼拔及其大军的表现,就足以证明奥古斯都帝**团的战斗力了。
更为重要的是,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根本不是靠一两个优秀的将军来保证战斗力的,他们依靠的是大批优秀的百夫长和大队长,以及奥古斯都帝国的军事制度来保证他们的战斗力布鲁图斯帝国的十个军团,在正面厮杀中根本就无法击败奥古斯都帝国的十个军团,甚至还有可能会落败。
在布鲁图斯帝国不会继续增加兵力的前提下,马略等人也只能将注意力放在塞琉古帝国的军队身上了以塞琉古帝**队的战斗力,他们决定派遣什么样的军队进攻埃及王国与奥古斯都帝国的联军,将直接影响这场战争的胜负。
如果塞琉古帝国派遣的十五万大军是由战斗力最普通的方阵长枪兵和其他步兵组成的话,那么塞琉古帝国与布鲁图斯帝国的联军根本就不可能攻入埃及王国如果塞琉古帝国派遣的十五万大军是由战斗力强悍的银盾军团和铁甲骑兵组成的话,那么埃及王国将兵败如山倒。
罗马三大帝国的皇帝也都不是傻子,在塞琉古帝国的代表没有来到塔伦图姆之前,他们就已经对塞琉古帝国的现有实力做了详细的了解尤其是塞琉古帝国曾经在东方大陆上打的那场大战,更是让三大帝国的皇帝感到震惊不已。
内忧外患的塞琉古帝国竟然可以依靠数万铁甲骑兵击败了四个想要覆灭塞琉古帝国的王国,其中还包括了当时实力仅次于塞琉古帝国的埃及王国甚至还发生了塞琉古帝国两万铁甲骑兵正面击溃埃及王国举国精锐的战役,这简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之后自然就是对铁甲骑兵战斗力的震撼了,要是塞琉古帝国愿意投入大量的铁甲骑兵用于对埃及王国和奥古斯都帝国的作战,那么埃及王国和奥古斯都帝国的四十万军队还会令人望而生畏吗?
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之所以劝说布鲁图斯帝国同意塞琉古帝国的要求,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是希望塞琉古帝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吗?
既然布鲁图斯帝国都愿意在塞琉古帝国的要求中做出让步了,塞琉古帝国也不可能在占尽便宜之后还出工不出力啊马略在塞琉古帝国出兵的事情上也是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塞琉古帝国出动的十五万大军中必须要有五万以上精锐的银盾军团和三万以上的铁甲骑兵部队。
这样的要求对于塞琉古帝国来说并不算太苛刻,甚至连难都算不上但塞琉古帝国的代表也就是塞琉古七世的长子却是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任何的承诺,谁让他的父亲塞琉古七世在他出发前严令他不许做出任何承诺呢。
塞琉古帝国只会提要求却不愿意承担任何义务的举动也是激怒了一再退让的罗马三大帝国,在提比里乌斯的建议下,罗马三大帝国一致决定以马略的要求为最基本要求要是塞琉古帝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出兵方案的话,塞琉古帝国就会被联盟拒之于门外了。
就在塞琉古七世的长子被迫返回塞琉古帝国请示以后,马略等三人也开始就塞琉古帝国不加入联盟的状况做出应对经过仔细磋商以后,马略和弗拉维斯却是都同意了提比里乌斯的建议,假如塞琉古帝国真的就此放弃加入联盟的话,联盟将在进攻奥古斯都帝国之前先消灭塞琉古帝国!
一个不识时务的塞琉古帝国的存在,是不符合罗马三大帝国的利益的因为这个帝国的存在不仅为罗马三大帝国增加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还让接下来罗马三大帝国针对于奥古斯都帝国的战争中增添了太多的变数,这是罗马三大帝国都不能接受的。
为了应对塞琉古帝国可能出现的变卦,提比里乌斯表示布鲁图斯帝国愿意出动二十个军团的兵力发动对塞琉古帝国的战争,马略和弗拉维斯也是代表各自的军团愿意拿出五个军团的兵力增援布鲁图斯帝国三十个军团的兵力,足以让现在还没有完成扩军的塞琉古帝国彻底灰飞烟灭了。
塞琉古七世的长子匆匆赶回安条克以后,立即就将罗马三大帝国的要求和态度告知了他的父亲塞琉古七世塞琉古七世的阅历又岂是他的儿子可比的,在罗马三大帝国的强硬态度中塞琉古七世敏锐的察觉到了杀机,要是塞琉古帝国不同意这个要求的话,恐怕战争就要降临了。
毋庸置疑,现在的塞琉古帝国根本就不具备与罗马三大帝国翻脸的资本甚至就是一个布鲁图斯帝国,也不是刚刚经历了一番苦战的塞琉古帝国可以轻易对付的存在。
更为重要的是,拒绝了罗马三大帝国的这个盟约以后,塞琉古帝国也不可能找到更好的结盟对象了奥古斯都帝国虽然强大,但是有埃及王国充当奥古斯都帝国的附属国以后,塞琉古帝国与奥古斯都帝国之间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会好呢?
说不定前脚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帮助塞琉古帝国打退了布鲁图斯帝国的进攻,后脚奥古斯都帝国又帮助埃及王国把塞琉古帝国给灭了所以,塞琉古七世还是决定同意罗马三大帝国的要求,毕竟用精锐之师进攻埃及王国,最后受益的还是塞琉古帝国又不是其他布鲁图斯帝国。
当塞琉古七世的长子再次带着塞琉古七世肯定的答复来到塔伦图姆以后,马略等人的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现在是大家联合起来对付奥古斯都帝国,要是中间出了塞琉古帝国这档子事情的话,不仅影响对奥古斯都帝国的压制计划,还会损耗罗马三大帝国的实力,这是谁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九章·各方备战”
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困扰。
——伊壁鸠鲁(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代表)
罗马三大帝国在与塞琉古帝国正式缔结了盟约以后,三位帝国皇帝就各自往回自己的帝国都城开始为一年之后的战争而做准备了;马略的罗马帝国需要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向尤利乌斯帝国派出五个军团的兵力协助尤利乌斯帝国向伊比利亚半岛发起进攻,而罗马帝国的总兵力却只有十二个军团。
罗马帝国所需要面对的主要敌人可不是奥古斯都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军队,而是奥古斯都帝国随时有可能用海军舰队运输着的登陆大军,那才是对罗马帝国最具威胁的存在。
以目前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域来说,最少也需要八个军团的军队才可以确保罗马帝国的本土在遭受奥古斯都帝国的登陆进攻时有反击之力;再加上罗马城所在的拉丁行省需要重点防守,马略经过与安东尼和屋大维的商议以后,决定将罗马帝国的总兵力扩充至十五个军团。
也就是说,罗马帝国必须要保证在派出五个军团配合尤利乌斯帝国对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展开进攻以后,自己的本土还有十个军团驻守;这样一来的话,罗马帝国就需要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新组建三个军团,这个规模的军队组建对于罗马帝国毫无难度。
马略的罗马帝国从来就不缺少足够的兵源也不缺少武器装备,他们唯一缺少的就是供养军队的粮食而已;来自于尤利乌斯帝国和布鲁图斯帝国的粮食可都不是无偿的,每年罗马帝国都需要为购买粮食而付出一笔数额巨大的支出,但好歹是维持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这次四大帝国缔结盟约以后,尤利乌斯帝国和布鲁图斯帝国也是在粮食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愿意共同无偿向罗马帝国提供足够十五万军队一年所需的粮食;尤其是罗马帝国即将派往尤利乌斯帝国的五个军团,他们的粮食消耗更是由尤利乌斯帝国一力承担。
有了尤利乌斯帝国和布鲁图斯帝国在粮食方面做出的妥协让步以后,罗马帝国的外部环境明显就变得比之前好的多了;组建三个军团的事情也就很容易解决了,马略在召开过帝国重臣会议后,就让安东尼和屋大维负责这三个军团的具体组建了。
弗拉维斯在返回亚雷提恩以后,也是将这次四大帝国联盟对付奥古斯都帝国的事情,以及尤利乌斯帝国需要集结十五个军团的兵力向伊比利亚半岛进攻的责任告知了尤利乌斯帝国的重臣们;对于尤利乌斯帝国来说,这样的盟约还是非常有助于尤利乌斯帝国的发展的。
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在地理位置上是与尤利乌斯帝国的高卢大地相连的,主攻伊比利亚半岛的军队又是尤利乌斯帝国的十五个军团;等到尤利乌斯帝国的大军将伊比利亚半岛全部占领以后,原本属于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自然也就变成了尤利乌斯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了。
伊比利亚半岛虽然之前也是属于西班牙蛮族的统治区域,但在发展程度上却是远超高卢蛮族的高卢大地和日耳曼蛮族的日耳曼大地;后来又经过了奥古斯都帝国的六七年发展,现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可算得上是新兴的繁华之地了,也是非常值得尤利乌斯帝国夺取的地区。
既然尤利乌斯帝国已经在此事上做出承诺了,那么尤利乌斯帝国肯定是要为此积极准备的;之前还被限制补充的尤利乌斯帝国驻日耳曼大地的十个军团自然是要全部补充完毕的,但真正的用于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的主力还是卡拉贝斯麾下的高卢大军。
按照弗拉维斯的构想,尤利乌斯帝国出征伊比利亚半岛的十五个军团,应该由卡拉贝斯麾下的十个军团为主力,尤利乌斯帝国再派遣五个军团为辅助;至于高卢大地上所必须要有的驻军,也可以直接从尤利乌斯帝国内部抽调。
从卡拉贝斯的军队向高卢蛮族的马赛部落发起进攻开始,卡拉贝斯已经为尤利乌斯帝国统治了八年多的高卢大地了;这个时候,也应该由尤利乌斯帝国来派军驻扎高卢大地了。
而属于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就可以成为卡拉贝斯的新战场了;当然,弗拉维斯也不可能就这么用一纸命令就让卡拉贝斯带着十个军团的大军前往高卢大地与伊比利亚半岛的边境,在此之前弗拉维斯还是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让卡拉贝斯心甘情愿的接受命令。
以目前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规模来说,在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彻底消灭日耳曼蛮族的前提下,尤利乌斯帝国的十三个军团加上卡拉贝斯的十个军团并不足以应付接下来的战事。
卡拉贝斯出征伊比利亚半岛的军队就需要十五个军团了,凯撒驻扎日耳曼大地也需要最少十个军团;卡拉贝斯的大军转移之后的高卢大地起码也需要六个军团才能防住日耳曼蛮族的西部边境,另外尤利乌斯帝国的本土也是需要数个军团驻守的。
虽然凯撒在瓦鲁斯丢失了第六军团和第十一军团的鹰旗以后被降职了,但是这完全就是弗拉维斯的缓兵之计而已;在借着这次尤利乌斯帝国即将对奥古斯都帝国开战的机会,凯撒再次被弗拉维斯以帝国皇帝的身份任命为尤利乌斯帝国驻日耳曼大军的统帅。
那些拼命想要拉凯撒下马的昆图斯支持者们,也只能在尤利乌斯帝国即将与奥古斯都帝国爆发大战的紧要关头默认了弗拉维斯的任命;然而,有关于凯撒的事情远远还不能算是尤利乌斯帝国最为紧要的事情,如何扩军备战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才是尤利乌斯帝国的重中之重。
以前一般并不参与尤利乌斯帝国军务的昆图斯,也在这次的会议中对尤利乌斯帝国的扩军事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昆图斯认为,尤利乌斯帝国应该在未来的一年中新增十一个军团的军队。
其中六个军团由尤利乌斯帝国本土组建,另外五个军团则由卡拉贝斯在高卢大地组建;等这十一个军团组建完成以后,尤利乌斯帝国就可以留下两个军团配合之前驻守本土的三个军团共同防守本土,剩下的四个军团再辅以从驻日耳曼大军中抽调出来的两个军团驻守高卢大地。
而卡拉贝斯新招募的五个军团,加上他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