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七零极品小姑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四人坐在车子货箱里,里面有四个小凳子,靠在货箱壁上,在路途不颠簸的时候,还算舒服。
  车子行驶了三天,才将将赶到广州。
  按照后世,从北京到广州,开车最多两天就到了。哪像现在,高速路还没修起来,基本上都是城乡公路。
  乔若烟也看了,这一路上的吃喝消费,基本上都是自己一行人付的钱。
  阿文和他的同事阿武,基本上都没付过什么钱,但为人到是不算难相处,说话还挺客气亲切的。
  他俩这么个态度,主要也是混熟了的缘故,据说一开始他俩态度还是挺傲气的。
  这一路下来,确实是挺奔波的,到了广州,乔若烟已经累的不行了。
  和阿文他们约好了离开时的见面地点后,四人才去开了宾馆,一行人住了下来,然后出门找吃的。
  第二天一早,四人先是去了乔奕国经常去的几家厂家拿了货,然后才分开来到处去转了转。
  乔奕国拿的货都是衣服和表以及一些小东西,他是个稳妥的人,做什么事情不太喜欢冒险,既然这几样赚钱,就薅准了这几样进货,其他的货品很少去碰。
  谢慕泽他们不太一样,他们对新的东西接受力比较强,所以他们更想做的是多寻找一点比较赚钱且新式的东西带回去。
  像是他们逛这几天,就看准了好几种时兴的鞋子。
  还有那些各种各样的头花,各种各样的布料,还有收音机、手表、围巾、各种各样的画报……
  乔若烟的眼光不错,她挑选的东西基本上都不会太丑。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年代虽然已经在开始复苏,但依旧还是太保守了。
  像是乔若烟在后世了解到的喇叭裤和花衬衫之类的衣服,现在都还没有流到广州,要真正流行起来,估计还得过个一两年。
  现在还是的确良衬衫和尼龙裤的天下,一行人也只不过是在这些布料里面挑一挑简单得几乎匮乏的款式罢了。
  但就这样,那些颜色还不算太过鲜亮的衣服只要带回去,就没有卖不掉的。
  就这么着,在广州这边逛了一天,阿文他们也已经装好了货物,准备回程了。
  一行人汇合之后,又开始了枯燥的回程之路。
  一路上遇到加油和检查的时候,乔若烟四人就缩到货箱最里面事先留好的缝隙空洞处躲好,等检查过了,又出来坐在小凳子上。
  别看查得严,但比起在火车上,已经是很舒服很放松了,可以说几乎不算是冒险。
  要知道这段时间,老是有报纸说哪里哪里又抓到投机。倒。把的人了,哪里哪里又有人被现场批。斗了。
  这些人的下场可不太好,能像乔若烟他们这样,打从一开始就搭上供销社百货大楼的车,那是什么样的运气。
  到达北京后,支付了阿文两人四百块钱,一行人才下车,慢慢背着东西回家去。
  乔若烟空着手,被谢慕泽牵着跟在他们后头。
  走了许久她才开口道:“阿泽,你们想不想在北京自己开一家厂?”
  她的话一出,沉默着赶路三个男人顿时愣住了。
  谢慕泽:“开厂?”
  乔若烟:“嗯,现在国家不是鼓励改革开放吗?咱们去广州香港进货,还不如自己开厂呢。”
  谢慕泽摇摇头:“小乔,你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在还不行,连去进货都这么艰难,要是开厂恐怕更难,先不说各方面的压力太大,就是我们的资金都不够。”
  乔若烟也知道现在提这个还太早:“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开始提高进货量了,多赚点钱,累计一点资金,等个一两年,我们就可以自己办厂了。”
  乔奕钦道:“前段时间我有看到报纸上说归国华侨来国内投资开公司,上面欢迎的态度很明显。如果过个一两年咱们资金累积够了,确实可以试试自己开个厂。”
  乔奕国被弟弟和妹妹妹夫的话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只是想做点小生意,没想到弟妹们的野心一个比一个大……
  他期期艾艾道:“开……开厂的话,开什么厂?万一赔了怎么办?”
  乔若烟笑:“大哥,只要把厂开起来,不会赔的。”她顿了顿,“咱们可以开个服装厂,或者电子厂,自己生产衣服和手表录音机这些。”
  乔奕国:“这些不都有国有厂吗?咱们自己开,怎么开啊?”
  “没事儿,慢慢来,这就是个想法,咱们这不是还在累积资金吗?等咱们钱攒够了,说不定就有新政策了呢。”
  四人边说话边朝家走,平时感觉很远很长的路,在今天这个话题中,似乎都变得短了许多。
  到家之后,乔若云早就等着了,看他们回来,动作麻利的给他们一人煮了碗面。
  吃过之后,才各自去睡了。
  第二天一早,乔若烟同样是全程跟着一起去卖货,查看市场和各方面的反馈。
  她发现他们这么去进货一趟,回来卖了货居然可以挣两千多块钱!
  不过这个价格是他们所有人挣点钱的总和,要是分分之后,肯定是没那么多的。
  但在这个年代,这已经很惊人了。
  出去一趟回来就是暴富的感觉,怪不得这个年代的很多人,宁可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干这个,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接下来一整个暑假,乔若烟又和谢慕泽他们跑了几趟广州,拿了几次货。
  谢慕泽他们也算是发现了,但凡乔若烟看中带回来的货物,那必定是最好卖的。而且第一个被抢光的,绝对是卖货时乔若烟身上穿着的衣服。
  她就是个人形模特儿,往那儿一站,穿什么都好看,但凡看见的,就没有不抢的。
  为了不遇到学校的熟人,他们卖东西还特地每天都跑老远,为此还专门儿去买了辆三轮车。
  阿文他们见几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也心生羡慕。到后面两次,干脆跟着他们一起拿货了,谢慕泽他们拿什么货,阿文他们就跟着拿什么货。
  拿回来的东西,果然都会好卖的不得了,可把他俩给乐的。
  不过快乐赚钱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暑假很快就过去了,乔若烟他们也不得不暂时停止赚钱,老老实实回学校上课去了。
  一开始确实是不适应的,毕竟习惯了进货赚钱的日子,再想回到学校和单纯的同学们相处,总是有点点不适应。
  但时间一长了就好了,学校里那股浓浓的学术氛围和刻苦的同学们,又帮他们迅速找回了学习的劲头。
  忙碌的学习当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放寒假的时间。
  谢慕泽他们又再次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活。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国内的大环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的回乡知青开始了做生意。
  街边也慢慢多起了各种小摊儿,各行各业都在复苏,开店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已经有一批人在大众的鄙视下悄咪。咪的富了起来。
  谢慕泽的父亲在这一年,还升了一级,在他的行业里也是混的如鱼得水。
  到了过年的时候,梁桂芬和乔民安又包袱款款的来了北京,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了一个年。
  第二年的时候,乔民安和梁桂芬满心期待的回了老家,等着生产队解散,好来投奔子女们。
  谁知他们等啊等啊,从年头等到年尾,都没等到这一天。
  老两口眼看着又是一年过去,依旧没等到生产队解散,对女儿的预知能力也有了疑惑,这说好的80年生产队解散,这都81年了,你这生产队到底什么时候解散?
  乔若烟哪里敢告诉老两口,这生产队得到84年才解散呢,她是纯粹忘了时间了,给老两口传递了不正确的时间。
  这下可好,老两口要来找她算账了。
  人还没到呢,乔若烟就想着要怎么平息两位老人的怒气了。
  她跟哥姐们商量好了,在北京买个房子安定下来,顺便把户口的事儿给解决了,也给老两口一个惊喜。


第74章 
  房子这个事儿乔若烟早就在考虑了,要说这个年代; 投资什么东西日后回报率最大; 那必须是房子。
  特别是是北京的房子; 放在后世那是寸土寸金,现在买一套,将来翻几十倍的赚。
  这几年他们一直都在累积资金,手里有钱也始终没有买房子,就是想着等钱凑够了,一次性在北京买个四合院下来。
  到时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正好先安顿下来,等到后期再赚点钱; 不够住的话再接着买就是了。
  这次乔家兄弟姐妹四家; 凑了十万块钱,算是把这两年赚的钱都掏空了,就想着在这一块儿买套房。
  但这合适的房子可遇不可求,要不就是遇到合适的人房主不愿意卖,要不就是有人要卖他们看不上; 还有那种各方面都合适; 他们钱却不够的情况。
  所以这一拖二拖的就拖到了现在,始终没有把房子这事儿给定下来。
  为了这房子; 这两年可是没少到处打听; 一直也没个准确的信儿。
  直到最近快过年了,住在附近的一家住户,他们的儿子要来把老两口接到国外去了; 这才传出消息说要卖房子。
  乔家这两年在寻摸房子的事儿街坊邻居都知道,那户人家要卖房子,第一时间就通知了他们。
  他们也没多要,四百多平方的小四合院,九万八就愿意卖给他们了。
  据陆老太太说,那家人也是因为儿子在国外等的急,要是在等等,这十多万怎么都是能卖得的。
  在乔若烟看来,如今九万多就能买到的四合院,放在后世那可是几千万都打不住,这么划算的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所以她极力说服大家,才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说好了价钱,也谈好了交易日期,就等着梁桂芬和乔民安老两口来北京了。
  他们一到,就能去房管所把房子过户了。
  乔家一直都没有分家,一直都是在一个户口本上的,户主是乔民安。
  只有乔若烟和谢慕泽领证后,那户口就转到了谢家了。
  乔若云和林有粮离婚后,户口也已经独立出来了,去年在乔若烟的建议下,又再次迁到了乔家的户口本上。
  到时候房子买在乔民安这个大家长名下,再托托关系,这户口就转过来了。
  房子过在老两口名下,将来他们爱给谁给谁,几家都没什么意见。
  梁桂芬他们到的那天,一家人照旧坐下来好好一起吃了顿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团圆结束后。
  乔若烟就被梁桂芬叫到了房间里,准备开始发飙了。
  乔若烟自知理亏,这次的事确实是她记错了,也不敢呛声,畏缩着准备好了挨骂。
  谁知被叫进房间后,梁桂芬却满脸担忧忐忑的问她:“闺女,你老实跟妈说,是不是那老神仙再也没有给你托过梦了?”
  乔若烟心里一动,心想莫不是梁桂芬压根就没怪她?只是担心着那老神仙的事。
  要不,就趁这次机会,把老神仙这件事给翻篇了?
  这是个书中世界,曾经刚来的她还能说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了解一些,但是现在剧情都变到不知哪里去了。
  她也没有特意去了解过这一段历史,知道的事情实在不多。万一以后梁桂芬再问她一些她不知道的事,她也不一定知道啊,这人设立过头了可不是好事。
  所以她顺势道:“妈,我实话跟你说吧,老神仙自从我来北京念书以后,就再也没给我托过梦了。”
  她一脸老实:“这生产队解散的事儿,以前我听老神仙说过,老神仙只说了是这几年的事,也没说到底是哪一年,所以……”
  接下来的不用说了,梁桂芬都知道了,她恨铁不成钢的戳了乔若烟一下:“你这丫头,老神仙没给你托梦这么大的事儿你不知道跟你妈吱一声儿啊?”
  乔若烟摸摸额头:“我给你说了也没用啊,又不是跟你说了老神仙就会给我托梦了。”
  梁桂芬仍旧是一脸的难受:“咋能没用?你要是早点儿跟我说,烧香也好拜神也好,怎么也要把老神仙留住啊!”
  乔若烟抓住团团转的梁桂芬,把她拉了坐下来:“妈,你别转了。”她道,“老神仙帮我们的已经够多了,该拜的我早就拜过了,老神仙没来就是没来,我有什么办法?”
  梁桂芬:“要没了老神仙指点,这以后可怎么办哟。”
  乔若烟:“该怎么办就这么办呀?老神仙说了,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是为了给我们一个警示,日子该怎么过,我们还是得自己过的。妈,你这样样想着倚靠老神仙可不行。”
  梁桂芬:“你懂啥?当初要没有老神仙给咱家指点,咱家现在能过得这么好?”
  乔若烟撇嘴,心想给你指点的不是老神仙,就是你闺女我……
  “行了妈,老神仙日理万机,哪儿有空成天盯着咱家?只要你以后别再犯浑,咱们一家人就会一直和和美美大富大贵的。”
  梁桂芬这才勉强放下了隐忧,愣神片刻后,她道:“烟儿,你那空间还在不在?带妈进去看看。”
  她还是有点不放心,生怕老神仙走了,把赐予乔若烟的东西也带走。
  乔若烟无奈看她一眼,走过去把门窗关紧,才拉住她的手,把她带进了空间。
  如今正是寒冬季,空间里的桃树光秃秃的,湖水也是冷冰冰冒着寒气,一副万籁俱静的清幽模样。
  梁桂芬在在空间里到处看了许久,又问道:“烟儿,这两年桃子结得多不?”
  乔若烟:“多啊。”
  梁桂芬:“那你怎么卖出去的?”
  乔若烟:“跟以前一样,打扮一下,把桃子运到城外,让人来拉。”
  梁桂芬看了看满桃园的荒凉,开口道:“烟儿,这个空间的事儿,你没告诉慕泽吧?”
  乔若烟摇头:“没有,我怎么会告诉他?”
  这些桃子和鱼卖的钱,她可从来都没让谢慕泽知道过。
  不过以谢慕泽那机灵的腹黑劲儿,他有没有发觉不对劲,乔若烟可不知道。
  梁桂芬摸摸她的头,粗糙的手指摩挲在乔若烟头上,让乔若烟心里酸酸的。
  “按理说你跟慕泽都结婚了,妈不该跟你说这个。但烟儿,你记着,你这个空间的事儿谁也不能告诉,连你以后的孩子都不行,听见没有?”
  乔若烟点头:“妈,我知道的,这事儿我只告诉过你和我爸,别人我都没说过,我以后也不会说的。”
  梁桂芬:“哎,我和你爸都老了,也帮不了你们几年了,你的性格妈知道,就是太倔,一不小心就要吃大亏,妈总想着,你有这么个空间在,也算是有条后路。”
  乔若烟眼眶红了:“妈,你说这个干什么呀?空间不是我的后路,你和我爸才是我的后路呢。”
  梁桂芬摇摇头:“傻丫头,我跟你爸还能活几年?你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以后老神仙也不来了,你以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你呀,也别老是那么倔,太倔了吃亏的是你自己。”
  乔若烟眼泪掉了下来,靠在梁桂芬怀里说不话来了,梁桂芬的拳拳爱女之心,她体会到了。
  这个女人,在书中时,即使原身变成了最后那个不堪的模样,她也没有放弃过她的女儿。
  也许她偏心,也许她极品,但是对原身、对她乔若烟,梁桂芬都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
  母女俩在空间里又呆了一会儿就出来了,这空间也没办法看到外面,在里面待着总不安心。
  出来时乔民安还没有回来,还在外面跟儿子女婿们说话。
  这年纪大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话要说,大道理一堆一堆的,整天想着要给小辈们做思想工作。
  梁桂芬见他们还没散,也没急着出去,拉着乔若烟坐到床边,问她:“烟儿,你跟妈说说,你大姐这两年有啥情况了没有?”
  乔若烟还没从温馨中醒过神来,满心都是对母亲的孺慕之情,乍一听见她这八卦的语气,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啊?”
  梁桂芬恨铁不成钢:“啧,你大姐啊。”她对着外面努努嘴,“你大姐这两年就没有找到个对象儿?”
  乔若烟:“我大姐又没跟我说,我怎么知道?”她有些想跑了,“妈,我大姐的事儿她自己有她的想法,你别老操心。”
  “我不操心能行吗?你看你大姐都几岁了?这还不找,是想一辈子当个老姑娘还是怎么回事儿?”
  梁桂芬说着说着停了下来:“算了,我也不问你了,问了你也不知道,我还是自己问你大姐去吧。”
  乔若烟刚想松口气,梁桂芬又开口了:“你先给我说说,你跟慕泽是怎么回事儿?”
  乔若烟纳闷:“我和慕泽?我们怎么了?”
  梁桂芬:“你俩都结婚两年了,就没个动静儿?”
  “什么动静儿?”乔若烟一头雾水。
  梁桂芬又戳她额头:“还什么动静儿?当然是孩子的动静儿?”她一脸着急,“你们都结婚那么长时间了,你老实跟妈说,你跟慕泽是不是有啥问题?怎么这么长时间了,连个信儿都没有。”
  乔若烟:“……”妈,你可放过我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过年了,蠢作者也请三天假过个年,提前跟大家说一声,新年快乐啊~


第75章 
  放过是不可能放过的; 梁桂芬这老太太没别的爱好; 就爱操心子女的事。
  让她别操心乔若烟孩子的事; 基本不可能。
  之前乔若烟一直都没怀孕; 她还想着是不是这小两口不着急要孩子; 再加上结婚时间短; 她也没那么着急,也就没有催他俩。
  可现在眼瞅着乔若烟和谢慕泽都结婚两年了,孩子的事儿还连个影儿都没有。
  她在村里可没少被人问起这个问题; 这农村人最爱关注的可不就是这些个八卦么。
  乔若烟嫁的那么好; 自己也是个有本事的; 一个个眼睛都盯着他俩呢。
  眼瞅着都结婚两年了,还没有孩子; 有那长舌妇就开始嚼舌根了; 说乔家姐妹都是不下蛋的母鸡。
  你说这话气不气人?
  当初乔若云离婚是为啥?还不是林家见乔若云一直没生孩子苛待她吗?
  如今姐姐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闹得离了婚; 妹妹也是一直没有生孩子,别人不乱传才怪。
  梁桂芬几次跟人家吵架都是因为听了闲话; 她倒是泼辣,把人家当场整得没脸不说; 还差点把人脸给抓花了。
  可闲话就是这样; 传来传去的也没个消停; 梁桂芬总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上吧?
  这次她来北京,是一早就想好了的,有两件事她必须要完成。
  这第一件,是大闺女的婚事。
  第二件; 就是小闺女的生孩子问题。
  所以她才会逮着机会就跟乔若烟说这些,不然她吃饱了撑着的来给两个闺女添堵。
  “妈也不是说要你们非要现在就给我生个外孙出来,我就是想让你给我个准话儿,你们到底是没准备孩子,还是真的身体出问题了?”
  乔若烟见她真情实感的着急,就道:“妈,你别乱想,我们身体没问题,就是现在还不准备要。”
  她和谢慕泽早就商量过这个问题了,如今他们还在上大学,要是要了孩子,随之而来的会很麻烦,计划也会全都被打乱。
  所以两人商量着等到毕业后再要孩子的事,现在基本都是避着孕呢。
  至于咋避,当然是体外了……
  梁桂芬松口气:“不是身体有问题就好,不是身体有问题就好。”
  她喝了口水,“那你俩打算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乔若烟:“等我们毕业再说吧,现在不着急。”
  梁桂芬叹口气:“你自己是个有主意的,我也不说你了。但你自己也要长个心眼儿,要懂得关心人,可别让那不三不四的人靠近慕泽……”
  眼看梁桂芬越说越离谱,乔若烟实在受不住了,连忙打断她:“妈妈妈,我知道了,你累了吧?早点儿休息,我去看看我爸他们。”
  说完站起身就遛,梁桂芬见她跑了,有点生气,大声在后头喊:“我话还没说完呢,你跑什么?”
  乔若烟跑远了,听见梁桂芬来了一句:“你跑慢点儿!给我把你大姐叫来,我跟她说说话,听见没有?!”
  乔若烟:“……”大姐,你自求多福吧。
  她跑到乔若云屋里,把她叫去梁桂芬他们屋里了。
  然后才去了前头堂屋里,一行人正磕着瓜子看电视说话呢,见她出来,招呼她上前烤火。
  堂屋这电视还是今年年中的时候,乔奕国从广州那边带过来的呢,七百多块钱的大彩电,最时兴的款式。
  刚买回来就把家里那台黑白电视给替换去卖了,买回来的时候可把一家子都稀奇坏了。
  最兴奋的莫过于家里俩小孩儿了,一天到晚就缠着要看电视。
  别说小孩儿了,就连大人都怪新鲜的,一到晚上就围着来看电视。
  没办法,这年代的娱乐实在是太少了。
  乔若烟和谢慕泽倒还偶尔去看看电影,其他人就不行了,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学习的,就连乔若云都忙着做她的生意,哪有那闲工夫出去转。
  所以买了这电视后,一家人晚上倒还真热闹了不少。
  这会儿大家正在看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呢,发哥披着白围巾穿着黑大衣的样子,迷倒了全家老少。
  就连谢慕泽都随大流去弄了件黑大衣来穿着,别说,那挺拔俊美的模样确实迷人。
  乔若烟走上前坐到谢慕泽旁边烤火,谢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