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俏七零-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小贝越发对这份工作满意起来,不管怎么说,现在师出有名了不是?去了镇上开会的时候,郭乡长也对她的工作表示了支持,“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和上级领导反映嘛!咱们一定要服务好群众,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嘛!”
这官腔打的,杨小贝特别不习惯。但是没办法,村官再小……那也是官不是?按照杨老汉调侃的话来说,“咱杨家祖上八辈都是贫民,如今也出了个当官的了!”
这话也就是大家说着好玩,就像小学校长一样,没人认为这是个啥官。杨小贝成了妇女主任,大家见到了照样还是叫她杨医生,没人把这个当回事。
也许只有郭乡长这样另有算计的才会对她格外看重,否则的话,一个小小的妇女主任还真没人拿正眼看的。都说村干部权力很大,那是指村支书,其他人村委会成员……不提也罢。
一般来说,上半年村里事儿不多,宣传政策、开会、抓生产这些例行的工作。杨小贝一窍不通,跟着看看就好。下半年开始就要忙了。交国家粮、统计、收提留、罚款……全部都是攻坚战,所以杨小贝现在还不知道村干部的苦楚,还以为就像现在这么悠闲自在呢!
村干部在以前的公社时期,那可是实权人物,掌握着全村人的生计,村支书说是话在村里就是圣旨一般。自从人民公社变为村委会后,职权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工作从管理变成了服务,当然了,刚刚改革,余威仍在,像老支书这样的干部还是很有威信的。
杨小贝不在乎这个,相反她很乐意人家叫她杨医生,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执念嘛。这样的话和大家的隔阂也少一些,在进行一些统计、登记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反感。
医生这个职位,现在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加上杨小贝的口碑一向良好,对人客客气气,说起话来三分笑,耐心地跟大妈大婶们解释现在的工作,“之前想要帮你们,我一个人的能力也不够,现在可以汇报到上级去,大伙有什么意见要求都可以提,咱们想办法来解决嘛!”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大家的好感。村民们其实大都是淳朴的,很少有刺儿头。听说杨医生是为了大家好,当然会积极配合工作,一时间看起来她的工作还颇有成效。
第276章 劝说
但她的悠闲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每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要说年年抓,年年都有一些老大难的,钉子户,漏网之鱼,还有新增加的节育名单,都是必须一个个上门做工作的,工作量着实不小。
见今年上门的是杨小贝这个生面孔,而且还娇娇弱弱的,反倒让那些打定主意顽抗到底的人不淡定了……要是还是廖主任,那仍然是这个套路,任你嘴皮子说干,道理说尽,老子就是不同意,非要生个儿子出来不可。
可是换上一个小姑娘——这他娘的不是欺负小孩子吗?杨小贝也不理别人怪异的神色,好脾气得说,“大哥,有什么要求咱就提,虽然政策不能变动,但咱们是人民政府,可以酌情考虑嘛!”
“能有什么条件?咱的条件就是生个儿子,养儿防老!”这户人家是个老大难,家里已经有了3个女娃,可是一到了上头来人,女人就从后门溜山上去了,你要天天去蹲守,她甚至跑出去到亲戚家躲了几个月。那亲戚家更是山高林密的地方,完全找不到人。
人家打定主意不合作,警惕性又高,一连几次都没有逮到人。这不杨小贝不是又来了吗,她的任务是宣传、劝导。至于强制措施那都是由孔武有力的一帮子人专门负责的,还轮不到她上场。
“大哥!你养儿子要是延续后代,现在可是婚姻自由,三个姑娘到时候结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一个留下家里。要是养儿防老就更加没有必要了。”杨小贝好言好语的说,“别说以后的政策,就算是大哥你,姐们们出嫁后难道就不管老人的事儿了?儿女都有养老的义务,不光只是儿子。”
那位大哥是个深度大男子主义患者,随便你怎么说,他就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没儿子就抬不起头来,将来对不起列祖列宗,在亲戚朋友间也没有面子。说白了,这个儿子不是为了让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是为了他的虚荣服务。这样的人是杨小贝最瞧不起的,自己没有能力,却指望子女为自己挣光,根本不会理智地考虑问题。
看看家徒四壁的房子,还有缩在角落里穿着破旧的几个小姑娘,杨小贝的笑容都维持不住了。她干脆不跟男主人打嘴仗了,招手让几个孩子过来。
这要是别人,几个害羞的女孩子铁定不敢走过来。可是一个漂亮的大姐姐温和地和它们说话,任谁也想亲近亲近。几个人期期艾艾地走过来,很是羞涩地望着杨小贝。最大的也不过十岁多一点,小的才儿、三岁,离得近了,蓬头垢面的孩子身上一阵酸腐气息,很明显好久都没有洗过澡了。
“咕咕”最小的女孩子肚子里传来一阵雷鸣,引得两个大的也跟着响了起来。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小脸都羞红了。杨小贝问道,“还没有吃饭吗?”“没有!妈妈跑啦!”小的不知道忌讳,听她问起就嚷嚷起来。
大姐赶紧一把将她拉回了藏在身后,惴惴不安地等着当官的说教。却听见那个说话好听的阿姨问道,“那饭烧了没有?我去帮你们弄点吃的吧!”
饭菜都没有弄,大姐已经会烧了,可是家里连米都没有了,见杨小贝疑惑的看过来,男主人恼羞成怒地说,“看什么看?要不是你们去年缴什么罚款,把家里的粮食全部都拉走了,我家也不至于青黄不接!”
改革开放都已经两年了,要说以前还经常有青黄不接的人家,现在却非常少见。只要不是懒惰到家成天睡大觉,桃花村平均每人一亩多水田,2…3亩旱地,更别说每户还有十几亩山地,只要勤劳肯干,想开几亩就能开几亩出来。绝对不至于到没粮食吃的地步。
这样见底的米缸,要么就是故意哭穷,打感情牌。要么就是自己作的,因为最小的这个本来就是超生,罚款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农家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时农民年收入不过几百元(不包括副业),但是超生罚款至少2000元起,像这家人家明明已经有了两个娃,还要顶风作案的可能更高。没有办法,有的时候就是要利用倾家荡产的罚单,震慑那些想要违法的人。过程很简单粗暴也很残酷,但效果却是最好的。
明知道会被罚款,还要坚持生下一个,不是儿子还要再生,死活不肯去结扎,这样的人早已经上了黑名单。不仅各种福利补贴全部没有,还要面临很多大压力。比如上户口,子女入学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为超生子女设置障碍,除非你放弃作为一个正常的公民,以黑户来生存。
但是那样的话,才是对这些孩子最大的不公平。为了父母的一些执念,他们被动的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赋予了他们生命的权利,但是在一个社会架构里没有公平,没有机会,永远在边缘地带徘徊,在贫穷中流连,又有谁为他们的人生来买单呢?
没有米,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杨小贝干脆去自己车上拿过来她的干粮——还是周品正帮她养成的习惯,出面在外的时候总是会带一下吃食和水,这样的话哪怕晚了或者错过饭点,也不怕饿着低血糖发作。
她带的都是好东西,小蛋糕,巧克力,饼干等。有些是周品正从R国寄回来的,有些是大平从浦海寄回来的。总之她虽然和儿子生活在鄂北农村,但是吃穿用度却都是和大都市接轨,周品正生怕委屈了自己老婆和儿子,不要钱似的往家里寄。
这些精美的吃食几个孩子听都没有听说过,对五彩斑斓的包装袋都无从下手。因为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家里的活钱全部拿去交了罚款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孩子们最多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吃上几粒水果糖,就算是零食了。看着他们怯生生的样子,杨小贝叹了一口气,帮她们全部打开了,照顾孩子们吃。
小家伙最经不住,立刻就伸出乌黑的下手抢了一块金黄色的蛋糕,一口下去“呜呜……哈(hao)气(chi)!”开始狼吞虎咽,本来就饿得咕咕叫的两个大的也忍不住了,一股脑把吃的往怀里哗啦。
趁孩子们吃东西的功夫,杨小贝进去烧了一锅水,等会儿想帮她们洗一下。男主人冷眼旁观,也不帮忙也不说客气,只是依旧冷淡地说,“杨医生你也不用做这些无用工,我绝对不会让婆娘去结扎的!”
第277章 成果
可能是女主人没有时间,柴把子也没有几个,都是散柴胡乱的堆在灶台后面。杨小贝费了老大功夫才把火点着,弄得一鼻子灰不说,还要被人冷言冷语的,她本来就不是个脾气好的,闻言说,“大哥,你这么想,拿几个女娃当什么呢?”
“当什么?都是我的伢,但是女娃将来都是要嫁人的,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男主人恼怒地说。
“那就让她们跟要饭似的,学也不上,饭也吃不饱,当猪一样养到十八岁再嫁出去?”杨小贝也火了,有这么不负责任的父母吗?
“难不成是我不想送孩子上学?家里交了罚款没有钱,孩儿她妈成天在外面,我一个人要下地干活,谁来照看她们?”男人嗓门越来越大,把几个忙着吃好吃的孩子们都吓着了,偷偷地躲在门缝后面瞧着——爸爸该不会打这个阿姨吧?她是个好人,我们等会儿一定要帮忙拦着!
三十几岁的男人,胡子拉渣,沧桑得好像四十多。打着补丁打裤腿上还沾着泥巴,明显是从地里刚回来。事实上他本来是打算中午去借米……再穷也不会饿着孩子们,但是自己已经尽力了,原本就是因为罚款导致家中如此窘境,被指责的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见男人因为生气而通红的眼睛,杨小贝忽然就泄气了,她柔声说道,“那你觉得我怎么样?”“什么怎么样?”男人一头雾水,不是要吵架吗?反正每次上面来人都是吵一架,搞不好还要上全武行……
但是他不怕,如今和可是人民政府,他们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只是苦了孩子们,每次都跟着担惊受怕哭一场。也苦了媳妇,每回跟做贼似的有家不能回。他看看光鲜亮丽的杨小贝,再想想自己那憔悴的婆娘……这有啥好比的?
“我也是女儿家,但是如今我不是一样读书、工作,结了婚也在家里,到时候照样可以照顾我爹。”杨小贝说,“你家三个女儿,那就是“三千金”,到时候大了,来求娶的人家可要把门槛都踏破了!你这个老丈人啥都不用做,只需要坐在家里等着人家孝敬吧!”
“要是儿子呢?你家这么穷,到时候得拼命挣钱给他盖房子,准备彩礼,还要学习好,工作好,能干,才能找到老婆,否则要是成了光棍,你不是要急死?”杨小贝干脆给他讲以后的情形——反正这是他亲身经历的。
“那我死了都闭不上眼!”虽然还没有儿子,大哥想想那情形就急了。“也不能和杨医生你比啊!你嫁了个好人家!”村里人都知道,杨家姑娘可是嫁到县长家了!
“怎么就不能比?女儿将来要嫁的人谁也说不清楚,你可劲儿挑好的便是。但是儿子落在你家,就是你的责任,永远也改不了。”杨小贝无所谓地说,“你有那个信心,你将来就算有了儿子,也能,给他最好的,找最漂亮的媳妇?”
这……男人还真没信心。事实上,再生一个的罚款他一想起来天都是黑的,沉重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一样一直压在他们的头上。到时候家里4个娃,穷得叮当响,女儿也就算了,准备不起嫁妆不要彩礼就是。可儿子呢?想想刚才杨医生说的穷人娶不上媳妇,他知道绝不是危言耸听。
农村里一直都有一种存在,就是“老光棍”,家里太穷,自己没本事,没房没地……很多原因导致没有姑娘看得上,这种人往往被人说爹妈没本事——他猛地打了一个寒颤,如果辛辛苦苦生一个儿子,到时候没本事给他娶妻生子,那还不如不生呢!
一直以来他就是憋着一口气,非得生个儿子才能证明自己。可是……如果照这样下去,到时候杨医生说的很可能会成为现实,现在他有点犹豫了,要不要冒这个风险……
眼看着男人的态度软化下来,杨小贝看着有戏,赶紧再加一把火,“女孩子就不一样的,你看看我吧,只要好好地培养,将来能读出去那就是吃商品粮,就算是不能读出去,有文化有教养的女孩子可是最吃香的。到时候还怕没人上门?你家的姑娘条件好了,人家倒插门也愿意啊!”
可不是!杨医生男人家里条件好吧?叔叔是县长,自己开着大公司,那还不是现在住在杨家?男人越想越有道理,只是……“我不是故意不送孩子上学,实在是家里没钱……我今年一定会送老大上学的!”他难为情的说。
去年他就去问过了,一学期尽管只要5元钱学杂费,可家里也拿不出来。最难为情的是,那么大的姑娘都没有一身好衣服,全部都是捡的别人的旧。孩子大了也知道脸面,不想欠着学费还穿着补丁去上学,干脆就说在家带着妹妹。他每回看着姑娘羡慕地望着别人上学的眼神心里也不好受……
“这有啥!”杨小贝拍着胸脯大包票,“咱们村小有助学基金,到时候我帮你们申请一个特困户,免费入学!”对她来说这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啊?还有这个?我咋不知道呢?那……咱们家够格吗?”听说可以免费上学,男人果然心动了,包括躲在门后面的几个孩子也跑了出面,眼巴巴地望着她。
“当然可以!不过……要是你家今年还不配合,就有点问题了。”杨小贝狡黠地说。
“嗯嗯……嗯……我和孩儿他娘再商量一下。”男人也没把话说死,主要是不好意思……
那就这么说定了,杨小贝也不把人逼得更紧,张罗着给几个孩子洗澡。当看到她们清一色破破烂烂的换洗衣服时上了心,她就看不惯这么多明媚的少女是乞丐装!第二天就去县城给她们买了大大小小十几套衣裳,还有各种漂亮的发带发卡,三个女娃马上就变身水灵灵的美少女,让主人家夫妇俩脸红得一个劲地道谢。
就这么着,杨小贝一没长篇大论地讲政策,二没声色俱厉地威逼胁迫,没几天人家就主动出现了,在杨小贝的带领下去结了扎。这让大家对她的能力刮目相看,当然了,自己掏腰包买的衣服和“假公济私”弄的免费学习名额……就当她花钱买高兴,为了工作而牺牲吧!
第278章 行动
这个……嗯,怎么说呢,虽然过程有点……但是结果是美好的嘛!对此谁也挑不出来毛病,人家有钱任性,你管着吗?
还好她的职位和别人没有半毛钱利益冲突,否则早就有人酸溜溜的说话了。但是杨小贝有钱,还乐善好施,没事的时候坐在诊所当坐堂医生——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哪保证自己不会生病,关键时刻这可是能救命的人,没哪个会脑子抽掉和她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在经过艰苦卓绝的宣传工作后,今年上半年的计划生育手术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里面都无可奈何也好,心怀怨望也罢,毕竟没有几个人有那个魅力抛弃家庭、对抗政府,只能是不情不愿地被带上了去乡卫生院的车。
杨小贝全程跟随,这叫一个鸡飞狗跳。全乡的妇女同志集中在一起,三个女人就一台戏,上百个心里有意见的女人集中在一起,那简直就是灾难,偏偏这种时刻她是绝对不能回避的。因为私密,男人们都等在外面,各村的妇女主任则负责秩序。监督等工作。
“咦?你们桃花村今年怎么是个女娃娃带队?廖主任呢?”一位不知道状况的大姐问道。“廖主任退休了,这是我们的杨主任!”杨主任新官上任以来,口碑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还有人帮着说话。
“哪里来的小女子?你们村连个明白人都找不出来了,让个小姑娘带路,不怕人都跑了啊!”人家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地笑话起来。说起来妇女主任这份活,谁干谁知道,有“新人”上位,各位做的不是恭喜,而是幸灾乐祸。
“大姐!我是杨小贝,上回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咱们不是见过么?”杨小贝作为后辈,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伸手不打笑脸人,她这么软软糯糯好欺负的样子,在男人面前好使,在以彪悍出名的大姐面前一样好使。“咳……那什么,我不是说你,你说你这女姑娘哪根筋想不通了来干这活,小心到时候躲起来哭鼻子!”那一定是被骂的!
话燥,但不是坏心,杨小贝点头微笑道,“没事!为村民服务嘛!”正说着呢,那边在叫了。“桃花村桃花村,到你们了!”
杨小贝赶紧告辞急急忙忙地往前去了。这位大姐望着她在人群中明显光鲜亮丽的背影,“吥”地一下吐出一口浓痰,咕哝着说,“还为大伙服务呢,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被忽悠成这样!”说完又奇怪地对旁人说,“今年桃花村这么快就轮上了?”
桃花村地处偏远,和乡上的关系一向疏远。每次到这边的时候,不管是从地域还是人情,都要排到最后几个,大家大清早的折腾出来。每次都要弄到深更半夜才能回去。这里头焦心等待、人困马乏的,就没有人不怨声载道的。不过今年因为有了杨小贝的关系,倒是走了那么一点后门,提前了。
“小贝,你来啦!”乡镇医院的妇产科也就一个人——有的时候还没有专科医生,大家都是“全科”,所以下乡来做手术的医生都是从县医院调过来的,杨小贝早上过来一看,好么,全是熟人。
“嗯嗯,李医生,今天辛苦你了!”杨小贝先进来看了一下,简陋的手术室,斑驳的地板,发霉的灰墙,脏脏的窗帘……一切都是臆想之中的寒酸。成堆的窥阴器被浸泡在消毒溶液里。没有一次性用品,也没有那么多的手术包,只能因陋就简地重复清洗消毒使用。时间紧迫,这消毒的效率……还是不要期待太多的好。
甚至没有分开手术隔离,不管的结扎和上环,都是在仅有的一张手术床上进行,环境卫生……也不要想了。
负责整理器具的护士一脸晦气,任谁都不想被派下来,但是这是轮换制的,谁也不能幸免。这一天天的劳动强度大,病人也极端不配合,轻则哭哭啼啼,要么就破口大骂,甚至人身攻击……说起来都是泪。
这也就算了,一旦被派下来,一天少说也要做上百人的手术,哪怕是最简单的也要做吐了。杨小贝是熟人,早就听见过她们的吐槽——麻木无限制的机械重复,说句实话,虽然不恰当,但是就跟乡下骟猪的没两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医护人员对病人有什么好脸色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到医护人员也要讲究服务意识的年代,板着一张脸实属正常,但杨小贝能理解她们,也尽可能的想要讨好她们。
发红包,这是后世被深恶痛绝的“陋习”,但是在这个微妙的环境下,却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杨小贝是这么想的,如果有机会,她甚至想把人请到村里去单独做手术。但是仔细考虑后觉得兴师动众不说,还会开了不好的先河,干脆放弃了,和易支书商量出一点钱,算是给医生们的“补助”。
这钱是过了明路的,也不是她自己掏腰包——没有必要,金额也不大,表达一下心意而已,这点钱村里还是拿得出来的。杨小贝也就大大方方的人人都有份,“哎呀这怎么好意思?”今天当班的是李医生,一边说着一边却不留痕迹地把红包塞进里衣兜里。另外的一个医生、两个护士也一改苦大仇深的面容,瞬间和蔼起来。
“这咱们村的一点心意,咱们支书说了,医生们都辛苦,大家也都不容易,多的咱做不到,这算的村里的一点补助,大家不要客气!”这点场面话杨小贝完全也问题,说得不要太漂亮,让收了钱的人最后一点忐忑也没有了,“还是小贝了解我们啊,唉!这可是个苦差事!”她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后头进来的桃花村村民就明显感到不一样了。人家进去医生护士都凶得不行,动不动就呵斥完全不懂的乡下妇女,到了桃花村这边……简直是春天般的温暖啊!
“来,慢一点,躺上去!好好,挺好的。不要怕,不疼,很快就好了啊!”这温柔的话语,这细心照顾的眼神,让人怀疑是不是刚刚里面换了一群人。本来忐忑不安的人迅速被安抚了,也不用再声嘶力竭地呵斥,很顺利的就完成了一位,“下一个!”
下一个被杨小贝带进去,出来的人马上就被团团围住了,“怎么样怎么样?疼吗?”“不疼!杨医生不是说了嘛,上环一点都不疼,就是有点不舒服,很快就好了。”这位年轻的媳妇一脸轻松的说。
“
第279章 善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