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俏七零-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家人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不提,这种大事杨小贝这个最小的可是插不上嘴,她到时候作为男方家人去蹭吃蹭喝就好了。易慧芬已经没有心思上课,请了长假回去准备。这种人生大事老师当然不会阻拦,让她家里面安顿好了再来。当然,喜糖是少不了的。
只是周品正听说了这件事,羡慕得眼睛都红了。明明是他和杨小贝先认识的(完全不是),可是人家都谈婚论嫁了,他还没有得到上门的资格。化身为幽怨小王子的他散发的怨气太过强烈,把杨小贝弄得浑身不对劲。这种我是负心汉的感觉难道是自己的错觉?最后干脆利落把他赶离自己的视线之外,果然世界清静了。
周品正痛定思痛,你瞧瞧人家哥哥,自己闷不吭声地就决定提亲了,关键是得到了家里的鼎力支持。看来结婚这件事情,还是要自己家人出面才行啊!他屁颠屁颠地去找叔叔去了。可怜周书记耳根刚刚清静了几天,就被侄子过来丢出的难题弄懵了。什么?看上了那个很会唱歌的杨小贝?什么什么?不是看上了,是已经在谈恋爱了?
周书记头痛欲裂,一个劲地揉太阳穴,偏偏侄子还不依不饶的,“叔叔!你看我这边也就你这么一个长辈,你可要为我做主啊!”周品正一脸热切,自己上门太不礼貌了,由叔叔出面,总可以了吧?
我去你的为你做主!要不是对面是自己唯一的侄子,周书记简直要把他骂出去了。从小到大就没有让家里人省心的时候,到了这边才老实了几天,就又开始折腾这、折腾那的。这回他还算是聪明,很多事情都没有自己出面,除了麻烦自己弄车子,也没有怎么来找自己。本来以为他就去倒腾那些鱼虾就算了,谁知道现在又把这么大的一个难题丢给自己。
“你少来这一套!你的终身大事是我能够做主的吗?你妈你还不知道,到时候把我吃了的心都有!”自己嫂子那就是个不讲理的,什么都是自己儿子最好,自己儿子最棒。如果流落到鄂北也是暂时的,万一瞧不起(多半会)周品正自己看中的人,到时候鸡飞狗跳那是免不了的。他要是掺和进去,嫂子肯定会把一腔怨气洒在自己头上,他又不傻!
“我妈就那样,你不理他不就行了?她总归会听我的!”周品正也知道自己母亲是个怎么样的人。平日里话里话外,要不瞧不起“乡下人”,要么鄙视“江北人”。总之就是典型的上海妇女,眼高于顶,自己最棒的哪种。不过周品正也没有放在心上,像老妈那样的,碰见比自己更厉害的就萎了。杨小贝这模样这做派,哪里像是老妈瞧不起的那种人,到时候不要自惭形秽才好。
所以说,男人,哦不,儿子永远也不了解当妈的感受。他了解自己母亲,却不了解作为一个婆婆,天生对抢占自己儿子的媳妇有一种敌意。更何况是周品正这样的妈宝男,还因为杨小贝连她平时瞧不上的江北人都不如,是那种穷乡僻壤里走出来的。在地位不平等,又先天有敌意的前提下,杨小贝再优秀她也是看不到的。所以后来他的焦头烂额也就可想而知了。
身为已婚男人,周书记可没有侄子那么乐观。他用脚趾头都想得到嫂子不会同意这门婚事。在情况没有明朗之前,他说什么也不会趟这摊浑水。所以无论侄子怎么软磨硬泡,他都不松口,坚决要求周品正先跟家里说清楚。
好吧!本来他是打算搞定了杨家抱得美人归,再通知一下家里的。在他心目中,母亲都是依着自己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既然叔叔这么说了,他也觉得人生大事,是要对母亲说一下比较好。现在半年过去了,浦海那边也没有什么动静,但是叔叔要求他今年还是先不要和家里密切联系。这种事情在电报上面说也不大好,他决定再等等,如果下半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写封长信把杨小贝介绍给家里。这样的到年底或者是明年,就可以订婚啦……
不得不说他想象得太过美好,以至于后来被他妈妈的狂风暴雨差点没打懵逼了。现在他还佩服杨小贝的镇定呢!果然是知道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才不会轻易答应我的吗?不过也对,小贝还小呢,今年才18,要是明年订婚,后年结婚就刚好,只是自己这边有点着急……
周品正已经YY出了天际,不过杨小贝没有时间搭理他。时间很快就已经到了说好的日子,她得跟着老爸去老妈家里提亲。虽然回来这么就她已经很适应现在的身份,但是这感觉,还真是酸爽……
媒人是请的韩家冲的妇女主任,没错就是刚回来的时候见到的那位廖主任。人家其实专业是媒人,副业是妇女主任来着……廖主任感到倍儿有面子。这可是她头回给大学生做媒人,哎呦以后可不得讲好几年(其实她讲了好几十年),因此格外的积极。做媒人是有谢媒礼的,当然按照常规流程应该先相看,现在这条省了,从提亲开始,到定亲、问期、看房、送亲、回门等等很多道程序,每回都要媒人出面,每次也都有谢礼。
但是这回不是谢礼的问题,是荣誉,面子!这一方是韩家冲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一方是四里八乡都有名的易家的闺女。人家家境现在都不错,出手大方不说,自己这面子可大发了!廖主任精神百倍,红光满面地大声说这等会进门的礼节。还有检查男方家里准备的东西,这些一点都不能马虎。内容、数量出了错,可都是媒人的不是!
去的人也只有4个,杨老汉,杨启泰,杨小贝还有廖主任。因为礼物比较多,本来是要由杨启泰亲自挑过去才能够彰显诚意。不过杨小贝早已经安排好了,让王大成今天停一天,把吉普车开过来当专职司机。二舅今天就不适合开车了,周品正也不会允许出现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所以就只有王大成上了。
廖主任对第一次坐着小汽车去提亲十分新奇,一路上没口子地夸赞。把没有什么表情的杨老汉都弄的不好意思了。不过他是真的开心,儿女就是父母的债,为他们成家立业那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现在唯一的小儿子也要成亲了,将来埋进土里也好跟他娘交代了。
第110章 源头
提亲很是顺利,女方不会提出苛刻的条件,男方也尽了最大的努力表达诚意。所以大家相谈甚欢,很快就敲定了。大家说好过年的时候订婚,明年成亲。双方都十分满意,杨小贝只顾着吃就够了,哎,老爸和老妈相亲,身为女儿在旁观,心塞啊!我还是吃点美味压压惊。
大热的天,待客也没有什么丰富的菜品。小公鸡自不必说,昨天晚上就抓好的,然后就是二舅抓的鱼。肉是没有的,不是年节里,有钱也买不到。不过有其他的代替品。外婆精心烹制了油炸的花椒叶、腊肉等。天热的时候,腊肉放在外面会坏掉,这一点点纯肥肉,放在米缸里保存下来的。
有的人要问了,油炸肥肉?你有没有搞错?其实这可是一道美食,把腊肥肉切成薄薄的片状,面粉调成糊,加好调味料。把腊肉裹上面糊下油锅,等炸到焦黄再出锅。肥肉里面的油脂已经全部被炸出来了,而整个面皮浸透了油脂,酥脆喷香,一点都不油腻。一口要下去,那真的是满口香,好吃极了。
还有花椒叶。选取花椒树上面的嫩叶洗净,也裹好面糊下油锅,花椒叶子有一股非同寻常的香味。不苦不涩,只有一个“香”字。乡间油炸菜品算是大菜。因为费油又麻烦,一般只有来贵客的时候才会做一样。今天外婆一口气做了两个油炸食品。杨小贝从小就最爱吃花椒叶,这会儿在灶台上就干掉了一碗。外婆也不心疼,直接又去外面树上撸了一把,方便得很。
对于现在普遍缺油水的众人来说,炸肉片可是难得的美味。不过杨小贝吃了一块就不要了,好吃是好吃,这个胆固醇……
不过,易家人,特别的外公超爱吃这道菜,据老妈说,自从家里条件好了,过几天就要做炸菜吃,家里的油吃得比别人家多得多了。
杨小贝听着只咂嘴。她总算是知道了,后世外公外婆,还有老妈他们兄弟姐妹都是三高、糖尿病的起因了。一直以来,大家都把他当做家族遗传,男女老少无不中招。可是家族怎么会有这么麻烦的遗传病,大家都很疑惑。后来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也没有想现在这般疯狂的吃油炸食品了,所以都没有人想起来这回事。
说起来杨小贝穿回来的时候,爷爷已经去世多年,不过走的时候也七十多了,算是寿终正寝。大伯那个时候也已经比爷爷去世的时候还年长,老爸他们兄弟姐妹全部都还健在,而且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毛病。外公家就比较凄惨,外公、外婆都是只有六十多就走了,外婆是高血压脑溢血偏瘫,卧床一年多以后去世,外公是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去世。
大舅年纪轻轻,才50出头就因为尿毒症去世了,走的时候两个表哥都还小没有结婚,连孙子也没有见到。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体检的概念,其实他很早就罹患糖尿病,可是等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并发症都已经出现,情况太严重了。又因为有高血压、心脏病,只能接受保守治疗。所以那么年轻就走了。
二舅的情况稍微好那么一点,因为大哥的关系,他比较注意检查身体,所以在第一时间检查出来糖尿病。介入治疗得早,平时情况还可以,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又是不可逆的,渐渐也出现了血栓、消瘦等症状。他家里有钱,看病也是省城、京城都跑遍了,结果糖尿病没有出事,被他忽略的高血压却在睡梦中夺去了他的性命。走的时候不到60岁,两个表姐结婚晚,也是没有抱到孙子就去世的。
接下来就是老妈了。因为舅舅们的事情,老爸又是医生。可以说全家的首要大事就是老妈的身体状况。老爸是实时监测,敦促吃药,一天刻都不敢松懈。一有个风吹草动的大家的精神都高度紧张。不清楚的人,觉得老妈红光满面、富态的很,以为她的身体特别好,谁知道在家里面她可是重点保护动物。
为了老妈的身体,老爸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才能换得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妈一直平平安安的。她40多岁就查出来这些问题,一直到六十多,没有血管硬化,也没有心脏问题,血脂也一直控制得非常好。每年去医院的时候医生都啧啧称奇,因为按照常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时间长了肯定会有这些器官上的病变。当年两个舅舅也是如此丢掉性命的。
医生们不会知道,自从二舅去世以后,有多少个夜晚老爸都会惊醒,给老妈量血压、测血糖。别人高薪聘请他去药房工作,他去了半年不到就辞职回家了,因为离家太远不能常回家,他不放心……老妈身体的每一点变化老爸都了然一胸,如果一段时间情况不好,血压不能控制,老爸就忧心得不行。
他常常跟杨小贝说,就怕老妈和外婆一样,中风偏瘫,那得受多大的罪!老妈爱干净又好强,要是不能言语,大小便无法自理,她不知道有多痛苦。所以家里老妈就是那个总裁,什么事情都是她说了算,因为大家都不跟她争执,怕气着她。要是在外面不管老妈有理没理,那肯定是要帮她,还好一般情况下她都是有理的哪一方……
不同于大家的如临大敌,老妈却心态良好,虽然每天吃的药比饭都多,但是一直都乐呵呵的,这也是她一直活得好好的原因吧。她常常说,“我已经很知足啦!比起你舅舅、外公外婆,我已经活得比他们都长了。唯一不如意的就是没看到你出嫁!”那个时候弟弟已经成家,也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除了杨小贝这个不争气的,老妈已经心满意足了。
想起后世表哥、表姐们的遗憾,还有最最亲爱的外公外婆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杨小贝觉得,就算的因为遗传因素,大家都逃脱不了疾病的肆虐,可是从老妈身上可以看出,哪怕是不能治愈的绝症,只要发现早,调理好,他们就不会那么早就离开人世。何况这些疾病都是因为重油重盐的饮食而发生,如果从现在开始就控制饮食,说不定老妈他们都能够逃脱噩梦呢?
现在自己和老妈都在学医,这就是天然的优势。杨小贝望着旁边吃炸菜吃得津津有味的老妈,暗地里下地决心,从现在开始坚决不让她吃油炸食品!还有要清淡、少荤腥!然后要想办法让外公外婆去检查身体,说不定现在他们就已经有了疾病的征兆了。
第111章 西瓜
吃得正香的易慧芬不知道,她的噩梦就要开始了!易家的人都爱吃重油重口味。以前家里人口多,过日子还精打细算的,现在好了,都敞开了肚皮吃。你就瞧瞧她的最爱吧——各种油炸菜,油条麻花,猪肝猪大肠……简直是各个都中招。在以后的日子里杨小贝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吃,铁面无私不讲任何情面。这也就算了,还交代杨启泰不给她吃,连自己家的菜谱她都要插手,每次都跟老娘念叨不能油炸,不能油炸……
生无可恋啊……
那是以后是事情不提,今天的提亲非常顺利,两家人家都是再满意没有的。杨家准备的礼中规中矩,烟、酒、糖、茶四样,即不出挑也不寒酸,看得出也是精心准备的。不过这些都是应有之义,反而是除此之外带过来的几个大西瓜,格外引人注意。
早上刚到的时候,小舅舅嚷嚷着要吃西瓜,被外婆瞪回去了。说来很不可思议,西瓜不算是什么金贵物事,但是在徐店这边却没有种植的。西瓜在沙土、丘陵红壤以及水田教土上均可栽培。但是,它的根系具有明显的好气性,所以,最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种植。徐店这边都是丘陵地带,土质是黏的黄土,一点都不适宜种瓜。而本来就少的水田是不可能拿来种瓜的,现在杂交水稻还没有后世那么牛逼,亩产太少,连饭都吃不饱。
杨家的自留地不算是山地,但是取水浇灌也很不方便,加上也没有西瓜种植的经验,杨老汉为了这些西瓜可费了不少劲。因为没有地膜不能早播,头批瓜最近才成熟,正好就被拿来送礼。这也是表达杨家的诚意,自己地里种出来的稀罕物,可不得让亲家尝尝!
吃过午饭正是暑气上来的时候,来点西瓜就再好不过了。外婆把泡在水缸里的西瓜拿出来切,轻轻一碰西瓜就应声而开,那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籽,还有流淌出来的汁水,不禁让人口舌生津。
这些瓜正是杨小贝带回来的8424,由于皮薄,汁多、甘甜、爽口,再加上个头适中,瓜期也长,可以一直从4月延续到10月,所以很受市场欢迎。已经成为西瓜中的“王牌”。都说吃过了8424。就再也不想吃别的瓜了,市面上随便什么西瓜都能够安上这个名头。但是老妈总觉得味道不正宗,特地让杨小贝从浦海带回来。
其实西瓜的口感会受到土质、肥力、光照什么影响,就算是正宗种子,不同的地域种出来的也不会都一样。不过也许是开了金手指,这批瓜的品质非常好,果然不负盛名。吃上一口,肉质细嫩、爽口得很。
一时之间,大家都埋头苦吃。平日里吃西瓜还真是少有的,易家也就是二舅在外面跑的时候带过几个回家。不过谁也不会想着去买瓜来吃,有那闲钱,不会买点肉菜吃吗?大家吃得少倒不觉得,只要二舅觉察出来这个瓜不一般,比本地瓜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抹了抹嘴,二舅问道,“咱家这瓜有多少,卖吗?”,已经历练出来的他敏锐地感觉到了商机。这种品质优秀的瓜拿出去不愁没有市场啊!
杨小贝一共就买了一包种子,都不够种半亩地的。加上水土不服、技术等因素,目测也就不到1000斤的产量。除去留种、自家人吃的,能卖的实在有限。不过卖肯定是要卖的,这种瓜果不能长时间保存,再说了,她还想利用这些瓜搞个大的呢!
“啥!小贝你是不是搞错了?就这瓜要5毛?”二舅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要不是平时生意上都是她拿主意,他都要说她失心疯了。
你要说黄鳝甲鱼之类,好歹也算的荤腥水产,卖个8毛,一块的也有人买。小龙虾肉再少那也是肉呢,咱们都才卖2…3毛。这西瓜只不过比普通的好吃那么一点点,长得好看那么一点点……那也不至于卖这个天价啊!要知道本地瓜才卖五分钱一斤!
“二哥,你觉得这瓜比普通的怎么样?”杨小贝问。二舅也不想昧着良心说瞎话,的确,这西瓜个头很圆,大小适中,瓜身上深墨绿色的花纹清晰。剖开瓜,籽都是黑色的,无白籽(瘪籽除外)、无空心、无黄筋、无硬块;吃一口,肉质细嫩、纤维少、汁水多、爽口、口感好、无异味。但是无论如何它因为就是个西瓜,二舅没有办法说服自己把他卖出天价来、。
“这个西瓜可不简单,它是浦海的农科专家经过8424次杂交试验,培育出来的最优良品种,目前是世界最好的西瓜品种之一。”杨小贝开始忽悠了,反正就是吹呗!“咱们不能把它当成普通的西瓜来买,要当成一个品牌,要把它推广成为最好的西瓜!”
要说销售人员这张嘴啊!请参考赵大爷的“卖拐”,那可是能把好人忽悠瘸啰。无数的公司都把这个小品当做经典案例来研究,它生动地诠释了销售的真谛,为无数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什么?是品牌?是全世界最好的西瓜?杨小贝这一通忽悠,彻底把大家忽悠瘸——哦不,晕了。
看看手里的西瓜皮,大家莫名感觉到它金贵了不少。外婆赶忙把剩下的两个西瓜抱到屋里床下面放后,怕被小孩子跑来跑去踢破了……
杨小贝也是最近才有这个想法。因为没有地方种,第一批种的玉米已经成熟,除了自家人尝尝鲜,全部都被留种了。这眼看着第二批的也快要成熟了。家里的大人小孩都觉得这个“苞谷”格外好吃。没错,本地都叫苞谷,虽然不种,也不是没有见识过。
无论是西瓜还是玉米,还有其他也到了收获期的蔬菜,今年的数量都不多。这个量很尴尬,不卖吧有点可惜。卖吧,一共没有多少,产生不了多少产值。哪怕她把价格都订到了天价,有没有人买不说,其实并卖不了多少钱。所以她决定干脆不卖了,送!
二舅简直要被饶晕了,他还没有从天价西瓜当中清醒过来,又被小贝抛出的信息弄傻眼了。啥?再贵也不卖?包括杨家今年种的新奇蔬菜水果,全部赠送?
……你确定你不是在逗我?
第112章 纠结
吃过西瓜杨家人就告辞了。这可不是走亲戚,既然双方谈妥,就不能一直赖在女方家不走,那就是不讲礼数了。当然按照惯例,外婆他们进行了热情的挽留,这也是一种礼数,主家不留客,意味着客人不尊贵,而且这还不是普通口头上是留客。那是又扯袖子又抱腰,大热天的大家都能整出一身汗来,杨小贝乐呵呵地像看大戏似的。
这件事情一结束,杨小贝就匆匆返回县城了。不是想念周品正,实在是最近请假的时间太多,连她那么厚脸皮的都不好意思了。因为难得的实习培训,有很多学员连双抢都没有回家,只有她跟老妈假请得最多。原以为老妈要在家休息几天才会来,但是第二天她也赶回来了。还比以前更加认真,休息的时候也常常在医院里不回来。
这两天总是看见她欲言又止,杨小贝就奇了怪了。就老妈对老爸那个心有所属的样,如今都上门提亲了,怎么这还纠结上了?
直到又看见老妈无意识的抱着她的大块头医书发愁,杨小贝实在忍不住,“芬姐!你干嘛呢?老抱着书发呆?”
平时见到这些大块头,易慧芬是要多远躲多远,可是这几天,她尝试着拿过来看看,结果越看越头疼,“小贝……”这个幽怨哪!“我……我也想跟你一样考试呢,可是这些书我都看不懂……”
跟老妈沟通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杨启泰如约上门提亲后,易慧芬在短暂的狂喜之后就开始患得患失。现在可好,连家里的嫂嫂、自己的小姐妹等都羡慕自己眼光好,找了个大学生。可是大家都说了,杨启泰考上了大学,将来就不是农村人了。而她,永远都是农村户口,初中学历在乡里还够看,可是跟大学生一比,那就是个渣渣。
思来想去,易慧芬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子下去了。她倒不担心杨启泰上了大学,就会看不起自己,或者会找城里姑娘之类的,(迷之自信啊!)可咱不能给他丢人不是!将来……哎呀不想了,脸红(捂脸)!总之,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不过,一来她毕业也有两年了,再回去捡起书本来读书,等结婚的时候读大学很正常,读高中就不那么对劲了。再说,也不是她想读就考得上的。就拿他们现在读书的卫校来说,正经的卫校生那可是大中专。现在的中专、大专可不是后世如鸡肋般的存在,有的时候热门的学校比高中还难考,毕业的学生也很吃香。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于是易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