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班一般也是没有的,家里都忙着呢!谁有空每天接送小孩子?所以一般都是要到6、7岁直接上一年级,让哥哥姐姐,或者是同村的孩子带过去就行,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家长接送的。

    毛子现在才3岁,自然的不认字的。但是他上学比同龄人都要早,据说只有5岁的时候,邻居家小孩的课本就被他自学学会了,易表舅就把他送进了学校,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不过看他现在一本正经的翻书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在这个年代,还是单纯的“寒门出贵子”的年代。相对来讲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但是30年过后,已经在叫嚣“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等级化的剧烈变化,如今改革开放初期的人们并不会想到,他们现在的选择,成就,直接意味着下一代的资源和社会的阶层。

    毛子是幸运的,他除了会读书,别的一事无成。不会和别人交往,也不会长袖善舞,利用自己的头脑得到利益。在他后来学业有成,也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对家里的贡献,可以说是没有。现在家里还算的富足,只有一个独生子,也没有太多的负担。但是到了后来,父亲渐渐老了,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就越来越落寞。

    尽管他的级别高,但是工资并没有多离谱。毕竟只是研究人员,他也不套注重这些。但是年迈的父母在乡下生活,并不的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的。病了没有人陪伴,重活没有人做,到了后来,大家见他们老景凄凉的样子,觉得博士又如何呢?也不过如此。

    这就是价值观的变化。在当成毛子考上清华的时候,轰动乡里,大家都羡慕得不行。那个时候,大家都在埋头种地,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可是后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又脑筋灵活的,初小毕业,从泥瓦匠做成了包工头,回来又是建别墅又是买轿车,把父母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等着享福就行。

    相比之下,反而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处了。毛子现在也不会明白,读书是他是强项,而他也只会读书做学问而已。但是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古时候,金榜题名是为了光宗耀祖。道理是一样的,为了改善家里的社会阶层。毛子从小沉默寡言,家里也总认为读书万事高,见他喜欢读书会读书,就什么也不让他做了,活生生就把他变成了一个脱离实际的书呆子。

    这样的例子很多,特别的在寒门。倾尽所有培养出来一个学子,后来却成了生活白痴,或者是对家里漠然,甚至怨恨家里的条件不好,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或者一言不和就轻生,做出极端行为,丝毫不感念家里十几年含辛茹苦的供养。

    每回看到这样的报道,杨小贝在痛恨这些寒门学子的同时,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她也深刻的意识到农村人对于孩子的培养,太过于看重成绩,而忽略了其他。结果往往是智商上去了,情商掉光了。比如易表舅,老妈一直都叹息,他们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去医院有多可怜,供出一个博士又有何用?

    现在正好和毛子有了交集,杨小贝暗搓搓地想,这回我可得好好给未来的博士上上课,绝对不能让他变成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笨蛋。

    “那么,我教你识字,可以吗?”杨小贝对毛子发出了邀请。

 第173章 启蒙

    小毛子的眼睛亮亮的,头点得跟拨浪鼓似的。杨小贝仿佛都看见他身后的小尾巴开始拼命摇啊摇了。这时可没有什么人有闲工夫给小孩子启蒙,跟别说指导功课了——那不都是老师的事儿吗?

    哪像后世,两三岁就开始上各种幼托班,上学了以后还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这还不算,在学校里的学习还要家长操心,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都要家长协助完成,要检查、签字、指导。放在这个时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外公这样的书生意气,恐怕没有几户人家家里会有书本。就更别提给小孩子启蒙了。地里忙着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农活,小孩子只要不吵闹,就让他去好了。

    这也是小毛子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书——后面的柜子里,还有满满一排呢!其实那些都是医书,杨小贝的,还有易慧芬的。做这一行总得装装样子,这么多书人家一看,哦!果然是有学问啊!

    一般情况下,这些书都是摆设。虽然有的时候吃不准还要翻书看看,但是总不能再平时没事的时候,还抱着本医书看吧?杨小贝可没那么好学,而且她的最爱是各种,不知道手机里还保存着好些起点追的书名呢?

    可惜更新是看不到了,这是最遗憾的事儿了。自从大天朝有了无处不在的WIFI以来,她也没有了下载的习惯,全部都是在线的。这下可好,哪怕是现在有了电可以把手机开出来,也能忽悠住老妈好奇的目光,可是也没有电子书可看啊!而再高端的智能手机,没了网络,啥都不是,比一块废铁还不如。

    所以在诊所的事情步入正轨以后,杨小贝空闲的时候多了,倒是闹起了书荒。周品正帮她收罗了一阵,这年头可看的还真不多,她又是被网络荼毒已久的,现在流行的“伤痕派”“山药蛋派”完全不是她的菜,太……沉重,也许是她不能感同身受吧,反正这么深沉的文学作品她是欣赏不来的,咱是俗人,还是啃啃网络派好了。

    最后退而求其次,拿到一套从大舅那里收藏的四大名著。这可是好东西!当年大舅专业回家的时候,坐船回来要好几天,于是他就买了这么一套书打发时间。后来家里也没人看,就束之高阁了。这次杨小贝叫着闹书荒,还是老妈一拍脑袋,把这套沉甸甸的找了出来。

    很简单的排版,外观也不起眼——除了它那厚重的体型。杨小贝拿到这本书感慨万千。要知道当年她在外婆家的时候,也是每天抱着这套书睡觉的。后来看她实在喜欢,不是想别的小孩子那样三分钟热度,大舅干脆把这套书送给她了。直到回来的时候,那套书还在家里呢!

    因为翻过太多遍,那时的书都已经很残破了,用胶水粘了又粘,才勉强没有散架。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这套书又回到看来她的手里。现在还是崭新的,就大舅读过一遍,一直好好的放在柜子里收着。

    四大名著里面,三国演义太过文言话,看起来超费劲的,不喜欢。水浒传对女人的描写太奇葩,一众英雄又跟着个优柔寡断、假仁假义的宋江,最后都没落下好下场,差评。西游记到是喜欢的,文字直白,故事精彩,可是从小到大,“西游记”的电视剧谁没看过十几遍的,每年寒暑假,哪回不是霸屏?

    还别说各种重拍,各种奇葩的改编了。上面的故事,不说倒背如流,至少也是滚瓜烂熟的。实在提不起劲来再去看一遍——其实在小的时候也看过无数遍,熟的不能再熟了。

    剩下还有一本红楼梦。怎么说呢?杨小贝可是能把“葬花词”一字不落背出来的牛人。至于其他的诗词,也都略知一二,(除了不喜欢的)。要说看了多少遍?她也记不清了,反正每次看到黛玉葬花,宝玉成亲的时候还是要流眼泪,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哭一场。

    老妈总说她疯魔了,看个也能这样。但是杨小贝知道,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无论看过多少遍,无论过了多久,还是会感动,会不自觉的眼泪流下来。至于“红学”的研究,里的人物关系等等,谁又能回到几百年前,去问曹大大他真实的想法呢?但是他用了一辈子,写了一本书,就是把全部的感情投入其中,让人不得不着迷。

    自从拿到这套书,杨小贝就把【红楼梦】放在桌子上,有空的时候就翻翻。这也不是快餐,一目十行是看不明白的。但是现在被小毛子捧在手里翻看,就有点诡异了。

    想了想,也没有地方去买启蒙的书本,只有等周品正他们回来的时候,去县里的新华书店去看看。杨小贝于是翻出来一本空白处方,说:“我们来写字吧!等你学会了识字,才能去看书。”

    毛子很配合,立马丢下手里的书本,端端正正地坐到桌子对面,看杨小贝写字。写字桌对他来说太高了,从杨小贝这边望过去,只能看到他的大脑门和圆溜溜的眼珠子。

    “来!坐到我旁边来!”忍俊不禁地招呼他过来,小孩很安静,也不像别的小孩子咋咋呼呼地问为什么,又从对面的凳子上溜下来,噔噔地跑到杨小贝身边。

    见他一直不开口,杨小贝故意逗他说,“毛子认识几个字啊?”小孩腼腆地坐在为他准备的高凳上面,扭着手指说,“上、下、人、口……”一口气数下去,哟!还不少!

    再问下去,才知道他是跟邻居家的哥哥学的,那小孩去年上的一年级,成天被“a,o,e““人、口、手”虐得不要不要的,哪里想到每天来找他玩的下孩子,从短短的几次偷学中就学会了。

    没事玩泥巴的时候,毛子甚至连写都写会了。只是毕竟是偷学,笔画、字迹就不要提了,感觉他就像在画画一样,把记忆中的几个汉子都画在纸上,然后一脸求表扬的望着杨小贝。

    我去!果然是传说中自学成才的天才!杨小贝顿时对要招惹这种妖孽亚历山大,话说,到时候智商被这种人碾压的滋味,一定不好受!

    咳咳,不就是个三岁的娃娃,你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能不能有出息点?杨小贝鄙视了一下自己,开始尽心尽力地培养妖孽,“这个字不是这么写的,你看,要先横,后竖……”

 第174章 回归

    自从小毛子来到了诊所,杨小贝总算在工作之余,找到了一些寄托。要说这年头实在是没有什么消遣,作为一个青春美少女(伪的),她都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快成修女了。每天除了例行接待病人,偶尔出诊,还有免费为围产期的孕妇检查,实在找不到其他有意思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老爸继续求学去了,老妈每个礼拜都和他通信——都在一个市里的,简直了!周品正他们在到了以后发了封电报回来报平安,就再没有消息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参展是否顺利,有没有什么收获。

    生活就是这样,平平谈谈的,那些个轰轰烈烈的事情,都是夸大的艺术构想而已。特别杨小贝现在,在经过了初期开业的激动之后,到现在乡亲们都已经认可了她,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包括老妈一样,不会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么手忙脚乱的。但是这样一来,日子就稍显无聊。

    不过小毛子的到来,让杨小贝有了新的兴趣。再没有什么比教一个神童更带劲了,几天下来,她深深的怀疑,这货上辈子是被这乡下学校耽搁了——这节奏,要是软件硬件跟得上的话,妥妥的一个少年中科大啊!

    上辈子的时候,因为消息闭塞,大家也只当毛子是会读书的小孩而已。不过是考试100分,每年不是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吗?殊不知学校的天花板就在那里,直到初中,高中的时候,才渐渐显现出他跟普通会读书孩子是不同的。当然听说少年大学生并不好,拔苗助长、伤仲永什么的,不是常见报端吗?

    以前毛子按部就班,还不是从乡下少年读到了清华博士?也没有被埋没和耽误,也许现在杨小贝提前灌输给他的知识,会带来不好的反效果呢?但是看看人家三岁娃娃淡定的眼神,杨小贝又怀疑自己想多了。

    什么拔苗助长?她这两下子,也没那本事啊!再说了,她也只是给小孩打打基础而已,毛子天生就对这些敏感,不管是识字还是学数,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的速度惊人,偏偏人家还一脸懵懂,根本不知道自己又多牛逼。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去,每天杨小贝都在惊奇和纠结之间自虐。但是自己接下来的盘,怎么也要带下去。自从到诊所找杨小贝学习,毛子就彻底喜欢上了这里。每天刮风下雨都不间断。早上一起床,就拉着大人的手往这边奔。易家每回都是好说歹说,哄他吃好饭才送过来,就这样好几次杨小贝到的时候,他都已经等在诊所外面了。

    家里忙,大家对治安也特别放心。这块一般也没有陌生人过来,大人就把毛子往门口的长条凳上面一放,回家干活去了。小孩儿一个人乖乖地坐在上面,看到杨小贝蹬着二六的女士自行车过来,就绽开一朵大大的笑容。

    哎呦,这样的小正太,又乖又听话,还聪明绝顶,怎么能不让人喜爱呢?杨小贝心一软,又放不下了。去他的伤仲永,去他的命运的轨迹,这样的小孩子怎么都不会长歪的,她这个信心还是有的嘛!

    对于毛子来说,他小小的脑袋里,没有比诊所更好的地方了。这里有厚厚的书籍,看着就那么让人高兴。还有笑得甜甜的,说话软软的杨姑姑,会教自己很多好玩的东西。她身上总是有一股好闻的味道,轻声细语地跟自己说话的时候,感觉比妈妈还要温柔。

    杨小贝是对儿科病人习惯性的温柔,生病的孩子是很脆弱的,你要对他们足够细心、耐心,才能让他们不吵闹,知道哪里不舒服。所以尽管还没有子女,但是她也是深谙和小孩子打交道的。

    而毛子的那位妈妈就不一样了,典型的乡下妇女,那种五大三粗、一身怪力的人。因为易婶子就是这种风格,所以当初找儿媳妇的时候,她也是冲着身体倍棒,能生养能干活去的。如今赶上计划生育的末班车,又怀了二胎。本来是粗鲁不善于哄小孩,现在更是没空管这个大的。

    从小到大,都是爷爷带的比较多。他性子软弱,把个小孩子也带得腼腆怕生。这段时间在诊所呆下来,杨小贝和易慧芬都是开朗大方的人,也喜欢和他玩一下小孩子该玩的游戏,性格倒是开朗了不少。

    九月下旬,周品正一行人总算凯旋归来了。对于忽然多出来的一个小孩子,他诧异了一下下就没在意。久别重逢,加上这次去参展得到了很大的收货,他又太多的话要跟小贝说了。

    但是在此之前,周品正老脸微红,吭哧了半天,在杨小贝都快不耐烦的时候,才摸出一个小盒子,“小贝!这是给你的……”

    好奇地打开一看,居然的一枚钻戒!

    周品正很不好意思。认识小贝这么久,他东西倒送了很多,却从来都没有想过送首饰、贵重的东西。倒不是舍不得钱,这穷县城哪里有好的东西?贵重的也不敢拖别人买,他早就想好了,等回浦海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城隍庙订一套首饰,老凤祥!牌子的!

    可是这回到了广市,通过一些人的普及,他才知道现在国外又流行起来钻石了。在中华传统的思维里,金饰当然是首选,其次就是玉器,倒是钻石,这个时候还不是那么的流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据说钻石代表了无坚不摧的爱情,周品正马上就一个冲动,买了下来。

    对于这块木头能够想到给自己带礼物,而且还不是吃穿用品,而是一枚钻戒,杨小贝表示震惊。话说,好歹也是奢侈品,瞧着大小也要上一克拉了,现在钻石的价格还没有炒起来,但肯定也不便宜,关键是……

    如此有意义的戒指,认识以来的第一个礼物,可以称得上定情信物的存在,你就这么随随便便往我手里一塞真的好吗?

    哎,心塞塞!找了一个不会甜言蜜语的男票,这辈子估计与浪漫绝缘了。也许以后她想让某人送花的时候,他会说,“花有什么用?能吃吗?”

    结果后来,她简直神预言!(捂脸)

    好吧!在周品正期待的眼神中,她认命地拿起戒指套上,居然还挺合适!

 第175章 效果

    周品正松了一口气。看来小贝很满意呢!当初买的时候,他琢磨了很久,才选定了尺寸,就知道不会错。

    对于杨小贝的一切,他都放在心上。穿多大的衣服,多少码的鞋,喜欢什么样的口味等等。买的时候是冲动,后来有担心对方不喜欢,尺寸不合适……总之,现在看来小贝很高兴。(?)

    略略欣赏了一下,杨小贝就把手上的戒指拿下来放进盒子里。好看是好看,可惜她的工作决定了不可能戴着这些昂贵的饰品。不过看在木头开窍的份上,她也就不计较了。关心地问道,“这次成绩怎样?”

    周品正还没张开嘴,就被一起回来的二舅抢去了话头,眉飞色舞地说起来这次去的大场面。有了充足的准备,加上产品质量明显超出同类,本来不被看好的一行人最后放了一个大卫星,让别人都刮目相看。

    当然,现场签单的没有。毕竟是新鲜农产品,不是那些工业设备。人家客户就算是给了好评,也要有后续的考察、审核后才会签订合同。但是合作社一行人收到了不少的名片,很多有意向的客户都将在以后的时间里建立深入的联系。

    最大的收货,反而是黄智义那边。他没有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可是在展会现场,却碰到不少R国的同行,其中就有专业从事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商。这下黄智义从中牵线搭桥,成功地建立了销售渠道。客户把样品拿回去,到时候只要检验合格,就可以正式签订合同了。

    目前合作社的规模还没有上来,但是黄智义说了,R国的需求是巨大的。只要打进了这个市场,基本上就不用考虑其他,专供R国市场就够了。再说了,那边有黄智义这个知根知底的,可以帮着跑流程,也不用担心将来会吃亏。

    杨小贝也没有想到,莫名其妙空降下来,和他们还能拉上关系的这么一个人,最后却成为了生意的关键。这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想当初他傻乎乎大热天还西装革履的,被大家背地里都笑话傻子。现在却成了合作伙伴,真是世事无常啊!

    之前嘲笑得最厉害的二舅,现在对黄家小子是大为改观了。走出去了才知道,他们这些“能人”,其实眼界太狭窄,除了周品正算是见过世面还稳得住,他们这些个就像土包子进城,什么都不懂,闹了不少笑话。

    这个时候,才能体现出来人家黄智义的本事。原来人家老外也都是穿的一丝不苟,哪怕广市的天比老家还热,可那是人家表示正式的一种态度。搞得他们一个个的也不好意思坦胸漏背,也一本正经起来。

    除了这些,对他们的产品感兴趣的,基本上都是老外。这回二舅算是开了眼了,在此之前,他还真没见过这么多长相奇异的人——红头发黄头发,绿眼睛蓝眼珠子的,这次回来可有的吹了,他算是国际化了!

    那时大家才想起小贝非要找翻译来,顿时服气了。这要不是后来有黄智义跟着,他们算是抓瞎了——无法交流!难道每个人过来,都切一块西瓜,傻乎乎的让人吃完走人吗?而且人家老外问得可多了,从选种、培育、标准化管理、无公害流程……各种奇葩,要不是有黄智义当翻译,谁知道这些?

    还好当初在杨小贝的坚持下,大家的准备工作都做到了位。尽管很简陋,也不符合现代化标准,但最起码在参展的农产品展商中,他们的准备是最齐全的。隔壁那个的农科院推出的新品种,资料也没有准备得那么齐全。人家做研究的能理解,只是没有跟上国外的节奏,那些和他们一样送特色产品的展商,牢骚就大了去了。

    “奶奶个雄!俺们的瓜好,皮薄汁多甜度高,吃一块布就知道了吗?还要什么证明?”一位瓜农被老外客商带的翻译问得烦了,他哪里答得上来自己的瓜甜度多少?日照多少?反正俺老汉是县里的农业标兵,在西瓜评比中得到了第一,才被推荐来的,自己的瓜就是最好的!

    可是除了零星的一些人过来问问,就只有老外对自家的瓜感兴趣。然而问的都是什么鬼?见人家一个个的摇头离开,他憋不住了,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易二舅他们看看这老汉摊位里,胡乱堆着的一摊大大小小的西瓜。再回头看看自己家,包装精美,大小统一,保证新鲜。每个西瓜上面还有着合格证和标签,一看就高端大气上档次。

    合作社的每一项产品,都有自己的生长卡。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采摘,都有记录。当时大家都觉得烦。不就是种地吗?做这些莫名其妙的干嘛?现在才不得不服气,怪不得人家这么安排,原来这就是先见之明啊!

    结果整个展会下来,只有他们家的产品大放异彩,成了老外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还有好几个客户过来了好几趟,留下了联系方式。展后又进一步接触。黄智义已经说好了,以后合作社的国际贸易这一块就交给他,保证价格合理,童嫂无欺。

    因为这些事情,他们又耽误了不少时间才回来。但是收获是巨大滴,心情是美好滴。二舅霹雳巴拉一顿吹嘘,把易慧芬等一众听得一愣一愣的,自然也少不了稀奇地问东问西。

    周品正自顾着对杨小贝看。这次离开了快一个月了,他做梦都不知道梦到几回小贝。久别重逢心情自然激动,但是他一到了这个时候就嘴拙,只是傻乎乎地笑着。

    人没有回来的时候,总是让人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