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午的时候,才闹得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才过了几个小时,两人却在平静地商量这他们的未来。周品正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个大善人,才会在今生遇见这么美好的小贝。情不自禁的把她拥入怀里,“谢谢你!宝贝!”

    杨小贝羞耻得脸都红了,还好埋在周品正怀里,也没人看见。她的名字被男人用低沉的嗓音满怀爱意的念出,怎么就那么让人感到呢?她静静的趴在温暖的怀抱里,一时间两人没有说话,享受这份温馨的拥抱。

    直到远处传来了喧嚣声,有人开始进站了。时间过的很快,说的一个钟头,却仿佛只有短短几秒。周品正这才想起光顾着和小贝说别的,忘了嘱咐她路上小心,还有注意事项等,着急起来。

    杨小贝一看他那个神情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伸手点在他的唇上,笑道,“别婆婆妈妈了,我坐火车的次数比你还多,这点路程完全没有关系,不用担心我。”那是从前,每年都要往返于家中和工作地点,出差的时候往往也是火车出行,实在不用大惊小怪。

    可她忘了“这辈子”才20岁,回到白云的时候才18,经常坐火车?周品正仿佛又窥见了小贝以往人生的一角。可是小贝不说,他还是把疑虑咽了下去。现在的人们可没有几个经常坐火车的,哪怕是周品正,以前跑业务的时候才偶尔坐一下。那么小的一个女孩子,有什么原因经常来往于各地呢?

    小贝总是这样,她毫不避讳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也从不掩饰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细节。可她也很坦诚的告诉自己“现在还不能说。”周品正不是不好奇,但是他选择相信她,守护她,直到有一天会让她放下心结,把一切的秘密都开放给自己。

    “那你路上小心,要照顾好杨叔。餐车太远了,不要去那边吃,我准备的干粮够你们吃了。”周品正还是交代了一遍,又说,“年后我这边弄好了,马上就会回去,等我!”

    噗嗤!离愁别绪都让他这么深情的嘱咐搅没了。又不是去未知的地域,分别也只是暂时的,至于这样吗?杨小贝一笑,周品正也摒不牢了,两个人站在人来人往的站台上,傻乎乎的笑了半天。

    陆续有人上车,小妹还没有回来,杨老汉支起身子张望,却发现俩孩子傻子似的站在月台上笑呢!他叹了一口气,唉!果然戏文里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好好的孩子,成天情啊爱的,都变傻了!

    再依依不舍,别离的时刻还是到来了。火车发出嘟嘟的汽笛声,告别的人们都在窗口挥手再见,周品正怕耽误了,催着小贝赶紧上车——这时时速太慢,开车后跳上车的也有很多,周品正哪里会让小贝这么狂放?牵着她的手把她送上车,在火车缓缓开动后才跳下来,又跟着跑出好远,直到列车喷着烟雾,彻底驶入远方的黑暗中,才放下了挥动着的手臂。

    杨小贝当然不会像他那么傻(手不酸吗?),但是一直贴在车窗上看着周品正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不见才回神。本来并没有什么感觉,无端端也变的有些伤感了。从回到79年没过几天就和他认识,后来阴差阳错的,一直都羁绊在一起。这次的分别虽然不是第一次,但却是自己第一次离开他,感觉心里涩涩的。

    低沉了一会儿,杨小贝就恢复过来了。服侍爷爷洗漱后,早早的就上了卧铺躺着。这时间还早,上车的人们还在大呼小叫,人仰马翻的吵闹,杨老汉看看这个,听听那个精神头还不错,特别是要马上就要到家了,兴奋得不得了。

    “老叔,您这是去哪儿啊?”上铺的一个中年人也睡不着,放好行李在窗边的凳子上坐一会,外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就和杨老汉拉起了家常。

    “我们回家,你也回家啊?”这人一口浓重的鄂北口音,杨老汉在浦海十几天,连天都不能好好聊,实在憋坏了,一听音就知道人家是老乡,高兴得很。

    “哦!我在浦海出差,这不,赶着快过年了才买到票回家,哎呀不容易啊!”中年人穿着毛衣和军大衣,看起来很有派头,见明显是老农模样的杨老汉也很好奇。

    “可不是!我到浦海去看病,这也是紧赶慢赶的要回家过年啊!”。杨老汉很有同感。过年,对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节,不回家过年就好像没有家,漂流在外一样。无论是谁,无论年龄、职业、还是籍贯,只要条件允许,拼了命也要赶回家过年才会圆满,这也春运的由来,是世界最大的奇迹。

    “浦海的医疗条件是不错,很多在国际上都是排的上号的!”中年人竖起大拇指,又说,“看老叔你精神不错啊,这是完全好了?”

    “哪能啊!中风!能捡回一条命就是阎王爷开眼,偏偏儿女们说一条腿瘸了不行,还大老远的把我拉到浦海东动手术!”杨老汉看似埋怨实则炫耀的说。

    “哟!那我看您现在好人一个嘛!您有福啊,子女们孝顺!”中年人见杨老汉靠在床铺上,脸色红润,精神十足,哪里有一丁点像中风病人?不禁夸赞道。

 第223章 求助

    本来信誓旦旦有着丰富经验的杨小贝,小女儿情长起来,倒早早的去睡了——本来她也比较慢热,一般从来就不会在旅途中跟陌生人相谈甚欢。说是身体不好,可杨老汉精神十足,又话匣子打开了,和别人一气儿聊九十点钟,车厢的灯都息了,才意犹未尽的睡去。

    头天睡得早,又是在火车上睡不安稳,天还没有亮杨小贝就醒了。默默的在床上躺了半天,还是了无睡意,又起来去洗漱解决个人卫生,等回来的时候,爷爷还酣睡未醒。

    杨小贝不禁失笑,爷爷嘴里说得硬,其实这次生病真的是元气大伤。加上又长途跋涉,他心情也紧张,还有周家的事情,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的确是十分疲惫的。这不,天已大亮,要是平时爷爷早就起床牛都放好了。

    对了,现在家中没有牛了,也不能在爷爷面前提起这茬,怕他想起来又生气。不过开春耕种的时候,免不了要到了用牛的时候,现成的大牛是不成的,必须要从小牛犊开始慢慢养,慢慢调教。这前面几年都需要去借别人家的牛来使,这又是一桩烦心事。

    农忙起来大家都要忙,何况由于牛属于“奢侈品”,往往是好几家共用一头牛,忙起来人家都自顾不暇,也不会愿意把本来就疲倦的牛借用。所以一般如果家中是小牛或者怀崽、生病的牛,都要走很远的地方,去问亲戚家借。这样耽误农时不说,还要欠下不少人情。

    来的时候,大伯和二伯就已经在商量买小牛的事情了——毕竟宜早不宜迟,早一天把小牛买回来,也好早一天调教,早一天能派上用场。不过这些都没有在爷爷面前说,想必回家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一头小牛了吧!

    旅客们陆续醒了,车厢里渐渐嘈杂起来。杨老汉终于被吵醒,见小妹已经收拾妥当不知道等了多久了,不禁问道,“几点了?到哪儿啦?”

    “还早呢,才7点钟。现在……还在浙西吧?”从醒来到现在也没有到过站,车厢里也没有广播,不过从时间上判断,应该还没有出浙省。

    “对!还在浙西呢!”昨天相谈甚欢的那个中年人也下了铺,他常年在这条线上往返,很是熟悉,说了一个小地名。杨小贝听说过但没有去过,杨老汉也没有兴趣,他就是觉得自己起的晚了有点尴尬,就那么一问。

    早上这个时间段,大家都一窝蜂的挤着去洗漱,杨老汉就有点不方便了。还有那个师傅是个热心的,自告奋勇帮着杨小贝扶杨老汉去了洗手间,回来的时候,杨小贝已经把水都打好了,让他洗漱。

    “哎呀老哥,你可真有福气啊!女儿又漂亮又能干,有对象了没?”昨天谈得来,这人连叔也不叫了,后来知道杨老汉也就六十多,干脆就老哥、老哥的喊。昨天杨小贝早早的睡了,他也没有注意,今天一见惊为天人。中年人的通病,直接就打听起来。

    说起这个杨老汉脸色就有点僵。“有了,才订的婚。”就是不怎么如意,唉。

    “可不,这么优秀的姑娘,肯定是早早的就被人定下啰!”中年人也姓杨,家在市里的。他儿子也才二十多,可怜天下父母心,见着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总忍不住要打听两句。

    这个话题不是杨老汉爱听的,他没有接话,正好杨小贝把早餐弄好了,也就是刚泡好的茶,加上周品正准备的各色点心。他说的没错,从饼干蛋糕,到酱鸭肘子,还有水果零食、各色糕点应有尽有,足够他们在车上所需。只是没有热食,那也没有办法,餐车太遥远了,过去吃不现实。

    出于礼貌,杨小贝也邀请“老杨”一起吃。他一个大男人,从来不会准备这些吃食,都是去餐车解决一下。不过现在车上人多,挤过去也够呛,老杨想了想,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在你们这蹭一顿。不过你们带的再多,老是吃冷的也不是个事儿。这样,我中午的时候去餐车,吃完了帮你们打包回来。”

    那感情好。杨小贝还在愁爷爷不习惯呢!于是他们暂时结成了同盟,有人搭把手,杨小贝也轻松很多。出门在外,根据她的经验其实还是好人居多,大家都比较热心互助。只不过后来社会风气败坏,大家彼此之间越来越防备,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了。

    大家各有所得,老杨也省了一趟奔波之苦,大家正一派和谐的坐下来吃早餐呢,冷不防车厢的广播响了起来。不是预定好的播音,也不是到站提醒,而是略显急切的播音员在找人,“旅客同志们,旅客同志们。列车13号车厢现有一位孕妇即将临产,由于前方到站时间较长,现需要医务工作者或有经验的旅客提供帮助!”

    老杨“啧”了一声,说道,“每次乘车都会有人生病找医生,这次倒好!连产妇都有了,要我说,火车上就得配个医生!”

    “人家有卫生员儿,不过每次都是危急病人才会找医生,再说了,火车上总不能弄个医院啊!”隔壁铺的旅客说道。实际上,火车上由于封闭、人员混杂,加上时间长、劳累等等应激因素,的确很容易刺激身体不好的病人发病。后世还有报道,春运的时候有人因为长途站票,太多疲倦产生抑郁,从厕所窗户跳车的事故。

    就算是身体强健的人,几天火车颠簸下来也要疲惫不堪。现在火车的舒适度还远远比不上后世呢!大家有的第一次听说,有点像老杨这样见惯了的,纷纷谈论起来。

    杨家父女面面相觑。过了几分钟,广播又响了起来,还是一样的内容,只是语气更急迫了,看来事情没有解决。杨老汉沉默了一下,问道,“闺女,你要去看看吗?”

    这种事情……杨小贝还真想去帮忙。以前坐车的时候,也遇见过类似情形。不过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生,还是曾经的,虽然很想助一臂之力,但是她自知能力有限,一直都没有去帮忙过。可是这次不同,别的不说,这一年来村里的新生儿多半都是在她手上诞生的,论经验,她不比别人差。

    “嗯,爹,你自己先呆一会,有事情让杨哥帮一下忙,我过去看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帮忙还是要伸手。要不然若是耽误了产妇,她心里也会过不去。

 第224章 援手

    老杨还在和别人就这件事情讨论,旁边父女俩的对话他怎么就听不懂了呢?听着意思,小姑娘要去帮忙?

    “你们……啥意思啊?”看杨小贝起身就准备走,他还是不明白。杨小贝看上去面嫩,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模样。昨天杨老汉说孩子们都成了家,幺儿在念大学,是小女儿陪着看病的。他一直以为杨小贝还是个学生。

    “哦,我过去看一下能不能帮上忙。要是一会儿回不来,麻烦杨哥帮忙照顾一下我爹。”杨小贝也没拿什么东西,她出门在外总不可能带着器具,就这么空着两手,跟人交代了一声就打算去了。

    “什么?你要去帮忙?”老杨的一嗓子让左右的人都看过来,他也不觉得,只是十分稀奇的问,“你是医学生?护士?”

    “不是!”杨小贝无奈的否认,见老杨还是一脸懵逼,说道,“我是医生!”

    病人要紧,她也顾不上多说,和爷爷打了一声招呼就走了,留下更加茫然的众人。老杨呆了半响,问道,“我说老……叔,你女儿多大了?都已经是医生啦!”

    杨老汉隐藏的得意终于憋不住了。他不是个跟谁都要炫耀的人,昨天不是老杨说起他儿子在读大学,自己也不会说也有一个大学生儿子。嘿!其实他最得意是是这个女儿啊!懂事乖巧,又聪明能干。“那可不,我家小妹已经开了一年诊所了,医生就她一个!”

    嚯!还真的个医生!这么年轻漂亮的杨小贝,早就被周围的人好奇了。现在听说她还是个医生,都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我说老叔,小妹妹年纪这么轻,这接生的活干过嘛?一个不好那可是一尸两命的,到时候万一被人说不是,就不好了。”有位阿姨担心的说。她们是过来人,知道生孩子的凶险,火车上什么都没有,医生又怎么样?有时候还不如她们这些有经验的妇女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帮忙惹一身骚的事又不是没有,她们才不会去趟这趟浑水呢!

    “没事!我闺女学的好,现在村里的孩子都是找她接生的。连几个难产的她都救过来了!”杨老汉信心满满。别说他的闺女是多么的优秀,现在走出去,谁家不对他恭恭敬敬的?还不是看在闺女的面上?有病有灾了要找她,传宗接代也要找她,能不对自己这个医生他恭敬吗?

    再说了,能帮忙就得帮。出门在外不容易,哪能怕担责任就不去的?他不懂身为一个医生必须要救死扶伤的道理,但是做人就不能那么干!

    “真的?大妹子这么厉害?还真看不出啊!”果然引来一片赞叹,然后理所当然的歪楼了,“老叔你教养的好哇!闺女有对象了没?”

    杨老汉……呵呵,你们怎么都哪壶不开提哪壶?

    “定亲了!这不为啥我去浦海瞧病?女婿家就是浦海的,他张罗着过去的!”一来是为了别人不刨根问底,二来也是为了扬眉吐气。虽然浦海之行并不愉快,可是除了周母,其余的还算是满意。小两口也决定了在一起,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自己的女儿是最好的,配得上最好的将来,还有对她最好的人。这一刻杨老汉就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恨不得让别人都知道小妹有多优秀,多幸福。

    “哦哟!真是有福气啊!老叔你也有福,以后就等着孩子们孝敬你啰!”大家都羡慕嫉妒恨。那可是浦海!全国最大的城市!果然这么好的姑娘配得上!

    这边热火朝天,把杨老汉恭维得晕乎乎的。那边杨小贝一路上挤得生无可恋。人!到处都是人!头顶上是人,行李架上是人,座位底下也是人,更别说过道上挤挤挨挨,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因为太挤,所以人都麻木了,任凭杨小贝一个劲说“请让一下!”就是没人搭理。

    费劲巴拉的爬了半天,才出了一身汗才挤过一节车厢。在车厢的接头部分稍微松散一点,她停下来歇了口气。还有三节车厢,照这样挤下去,等她赶到那边估计黄花菜都凉了。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出来了,总要过去看看才放心。

    这时后面又是一阵骚动,这回动静很快就到了杨小贝这边,原来是乘警巡查。杨小贝仿佛见到了救命稻草,“警察同志!警察同志!”

    韩警官皱着眉头,刚抓了个小偷还没审明白,车上又有一个孕妇临产,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医生。广播一个劲的叫,他着急去那边看一下,听见一个小姑娘叫他,停下来问道,“怎么了?”

    “我是医生!要去13车厢帮忙,可是人太多了,我挤不过去!”杨小贝尴尬的说。

    “……你不早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刚还为这事儿着急呢,医生就站在自己眼前了!高兴之下,韩警官赶紧说,“我正要往那边去呢,快跟我走!”

    有警察开路,自然是一路畅通。虽然还是磕磕绊绊的,但是比起她之前的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倍。韩警官一边带路一边说,“小医生,你跟你们车厢的乘务员说一下,他们就通知我过去接了,你就不会像前面那么辛苦嘛!”

    杨小贝都快被自己蠢哭了。还有这种操作?她也不知道哇!早知道自己就用不着挤得一身臭汗了!

    很快就到了病人所在的车厢。尽头围着一堆人,韩警官大声叫着,“让让,让让!医生来了!”前面众人呼啦一下散开了口子,都着急的喊道,“快!快!医生过来了!”

    原来孕妇今天早上起来,忽然肚子痛见了血。随行的她男人慌了,想求助的时候,人已经动不了了。乘务员只好把车厢最后一排位置腾出来,让大家背对着围成一个圈,把产妇放在长条的凳子上躺着。

    这条件,还不如农村里在地里生产呢!列车上面空气不流通,人员密集,卫生就更不用提了。在杨小贝之前,车上的卫生员和一位做过护士的女士在帮忙接生。俩人都没有经验,弄了一头汗,产妇又只顾着惨叫,把外面的大伙儿听得,这个揪心哦!

    “我来看看!”杨小贝挤了进去,先观察了一下情况。孩子都见头了,早上才发动,现在宫口就全开了,看来是个急性子。可是产妇大喊呼痛也有一会儿了,就是不见生,把她男人都急坏了。

 第225章 情况

    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杨小贝一边听现场的人七嘴八舌的说,一边就上手检查。她神情沉着,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大家对她过分年轻的外表带来的怀疑都消失了。

    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杨小贝手势熟练,问的问题也专业,明显不是来凑热闹的。她也顾不上别人心里怎么想,在产妇的腹部上上下下触摸了一遍,说道,“胎位正,已经入盆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又问她男人,“之前检查过吗?”

    丈夫六神无主,被吓坏了。杨小贝问了两遍,才反应过来说,“没!就之前有了,在医院确诊了一下。”

    杨小贝叹了一口气。行吧!反正她也习惯了,一切只能靠自己,半点可参考的都没有。让大家帮忙把空间再扩大一点,自己好放开手脚干活——之前围着里三层外三层。虽说读是热心帮忙,可是此地的空气都浑浊不堪,产妇又累,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这一动弹,后面的人都被挤得哇哇叫。不过时间挤挤会有的,空间再挤也能压缩出来。在韩警官的指挥下,大家还是艰难的空出了一个圈子,让产妇稍微松快了一点。

    这时又一轮阵痛袭来。产妇大声呻吟着,“哎呀妈呀!痛死我了!”杨小贝冷静的说,“别光顾着叫!来听我的指挥,吸气!憋气!用力往下!”很多时候产妇自己生产,不会合理的发力,导致还没有发力的时间用力,该用力的时候又只顾叫唤,生生拖延了产程。

    本来小夫妻两个,身边没有长辈,突发事件让他们心慌意乱,疼起来也只顾哭叫,哪里知道怎么生?产妇又是头胎,毫无经验,加上又被吓坏了。偏偏她运气不知是好是坏,发作没多久就要生了,连等到下一站都等不及。

    “哎呦!你说的倒轻巧!疼死我了,哪有力气!”产妇头发衣服都汗湿了,有气无力的说。她男人在旁边急得转圈圈,看得杨小贝眼晕。

    “是啊,哪个生孩子不疼的?疼的厉害了才会生,那是宝宝在用力想要出来呢!他一个人也出不来,你这当妈的不帮忙,让他在里面憋着了怎么办?”杨小贝柔声安慰病人,又给她鼓劲,“来!长痛不如短痛,再加把劲儿!再来几次就出来了!”

    她说话不徐不缓,说的也在理,病人听了又有了信心,点头表示同意。接下来她又跟着医生的指挥用力挣扎,把拉着男人的手臂都捏青了,可是孩子还是只看得到个脑门,迟迟不愿出来。

    前面的慌乱和哭喊,让产妇早早的就把力气耗尽了。加上又疼得厉害,不禁又哭了起来,“呜呜……妈妈……我不要生了……”

    帮忙的人都笑了,一个大婶说,“闺女!谁生孩子生了一半都不想生!可这由得了你吗?”另一个大姐也说,“对对!听医生的,别泄气,生孩子就是这样,一会儿生了就好了!”

    她们不知道打哪儿弄的一副床单,举着围成一个屏障。里面的情形她们都看着,比起之前哪两个什么都不懂,束手无策的医生,新来的这个小姑娘明显更靠谱,生孩子可不就这么使力的嘛!

    病人哭唧唧,她男人也眼中一泡泪,俩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大,不知道为什么在大着肚子要生产的时候还要做火车,看现在的情形,恨不得孩子不生了,两个抱头哭一场先。

    咳咳!这要是在产房,医生早就骂人了。生孩子呢!严肃点!专业点!可是……杨小贝叹了一口气,在这种环境和氛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