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如她所想,这件事已经在五大队六大队的社员里暗暗流传开了。
赵宁宁是所有女知青里最恨陆向红的; 恨不得把这事情宣扬的人尽皆知,让陆向红变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和陆向红关系很好的沈月也没怎么拦。
苏敏真挺好奇陆向红是怎么得罪沈月了,竟然被她这样下手坑。
女知青里卫国和许安安遇事多; 所以也都看出来赵宁宁和魏婷能偷听到这事儿绝对是沈月顺水推舟的。
沈月根本就是借着赵宁宁这把刀来对付陆向红。
卫国和许安安一向觉得沈月心思深,但明面上和善,那她们也还是愿意与和和气气的沈月处,也不愿意和心思直率的赵宁宁相处啊。
就是没想到沈月这么心黑,连她的好朋友都坑。
赵宁宁个傻子,说八卦的时候可兴奋呢,分析陆向红人品多么不好也说的头头是道。
但怎么不想想,她这是又一次得罪了大队长一家,而且这事情还比上回严重的多。
上回她只是下了陆队长和翠花婶子的面子。
这回直接就是坏了陆向红的名声。
虽然这事情的确是陆向红的错,但你叭叭叭的说出去就是你的不对了。
不过赵宁宁也有她的底气,她是工人家庭出生,她家每个月寄来的钱够她活了,那些工分挣不挣她才无所谓呢。
再说她家还有个亲戚是革委会的,她行的正坐的端,才不怕人给她穿小鞋呢。
苏敏这两天专心做衣服,她之前黑市买的那一身麻布朱红已经帮她裁剪好了,现在只需要苏敏缝好就行了。
这件衣服以后就是在穿线衣线裤棉衣棉裤的时候套外头穿就行。
这布直接穿磨皮肤,但隔着衣服就还成。
至于夏天的时候,那就穿旧的那身单衣,本来就被磨薄了,穿着正好还凉爽呢。
就是天不那么热的时候里面也能穿个秋衣秋裤啊。
剩下的麻布苏敏也依旧打补丁到旧的单衣上,而上头原来那些快磨破的补丁就小心翼翼的拆下来。
这些布清洗干净拿来给内衣内裤秋衣秋裤做补丁也好。
反正这些布也正磨的软软的了。
至于新的两块布,有五尺多的那块灰色的大布苏敏小心的收起来。
她打算也做一身新衣服,但这衣服慢慢做,还不着急。
而蓝色的那块不到二尺的布,苏敏打算直接做个马甲。
马甲做的长点,最好可以遮住自己的肚子。
虽然也没有能往里填充的东西,但多穿一件贴身的马甲总能暖和一些。
至于剩下的布,就拿来做鞋面。
自己的棉鞋鞋面也破了,都开始漏棉花了。
苏敏感觉这样精打细算的日子实在是让人头秃。
她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现在唯一能给苏敏慰藉的就是大火炕了。
虽然每天炕烧到早上四五点就没什么后劲儿了,而五六点又是一天里最冷的几个小时。
但能取暖就该知足了。
这几天又不用去地里,白天都可以坐炕上,把腿伸进被子里,靠着墙坐着,看会儿书,做会儿针线。
这简直是神仙日子了。
哪里还敢有什么不知足的啊。
朱红现在没事做,就帮苏敏缝几针衣服。
因为她实在是受不了苏敏那歪歪扭扭的走线了。
太折磨一个手缝衣服走线和缝纫机缝出来的一样的手工帝了。
苏敏现在还在缝着她的那身麻布衣服。
朱红三五天就能做好的活儿,半个多月了,苏敏还没把裤子缝好,更别提上衣了。
朱红都有些受不了的说:“苏敏,我来这么久都没见你做过衣服,原来是因为你手这么笨啊。
我以前看你的补丁虽然打的不算好,但补丁再好看也就那样儿了。但你这衣服怎么能这么做了,穿上得多难看啊。”
没法子啊,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苏敏苦着脸看着自己快完成的裤子,然后直接套身上。
她现在在被窝里,自然没穿棉裤,只穿了一条被缝补的看不出原样儿的秋裤。
这裤子做来是要套在线裤棉裤外头穿的,防止本来就快报销的线裤棉裤再被磨损。
所以直接穿秋裤套上这裤子就显得宽宽松松的,有点像麻袋。
但苏敏看了看,感觉总体来说还成,就是一条可以穿出门的裤子。
朱红却是摇摇头:“天啊,这几天我怎么就没看着你呢,你看你这裤腿,一点也不整齐,你这衣服要怎么穿出去啊。”
苏敏把腿抬起来看看,确实裤腿的部分缝的皱巴巴的。
但谁会盯着别人的裤腿看啊,再说就算让村里的大妈大婶们知道了,也不过是说自己针线活儿不好罢了。
那又怎么样?
再过个七八年直接就可以买别人做好的衣服了,又何必去学着做啊。
而且苏敏只是针线活儿不好,但她会裁剪衣服了,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台缝纫机,十条八条的裤子她都能做来。
现在条件不允许,那就先凑合凑合,把这几年熬过去就好了。
但朱红受不了,她自小就喜欢做衣服。
如果不是因为下乡,她现在也肯定是服装厂的女工了。
对她来说衣服要做就得好好做,衣服不仅是拿来保暖的。
它更是要让你穿上有精神,要让你比别人好看。
像苏敏这样,她的新衣服还不如套个麻袋呢。
而且这段时间朱红和苏敏相处的不错,就说:“快脱下来吧,我给你把裤腿重新缝一下。还有你还没做的上衣,马甲我都帮你做了吧。要不然看着你这糟蹋布料,我心里都揪的慌。”
这简直是天大的惊喜:“真的,天啊,这世上怎么有朱红你这样的好人。”
朱红也叹气:“是啊,这世上怎么有我这样的好人。”
苏敏就赶忙一股脑的把布全塞给朱红,然后又摸出一块钱,说:“我也不能让你白做,这钱就当是我给你的手工费了。”
朱红也没有推辞,她妈在城里偷着帮人做一身中山装得一块五呢。
当然她没有她妈的手艺,而且苏敏对衣服也没什么要求,就说:“那我顺便帮你把剩下的几块布都做了衣服吧。
一身单衣,一个马甲,加上麻布上衣,再把这裤腿改一下。”
苏敏不好意思的说:“哪能让你帮我做这么多啊。”
朱红倒是无所谓的说:“没事,我给我家人做的也都做完了,今年过年我自己又不做新衣裳。你的这些活儿我慢慢做,年前准能完成。”
苏敏只能再塞给她五毛钱:“好吧,那我的衣服就麻烦你了。”
完了苏敏又说:“对了,朱红,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学习啊?”
朱红狂摇头:“我这初中还是我妈硬逼我去上的呢,说工厂招工最起码得是个初中生呢。我自己是真不喜欢看书啊。”
苏敏问她:“你以前就没想过要考大学吗?就几年前,大学还让考的时候。”
朱红噗嗤就笑了:“实话和你说吧,我不仅没想过考大学,我连高中都没想过去考。
读了初中,日常的字我都会写了,帐也都会算了,干什么还要去继续念书啊。”
苏敏问她:“可不念书又能做什么呢?”
朱红得意的说:“做裁缝啊,我小时候邻居有个奶奶,可会做旗袍呢,特别好看。
我小的时候每天都会去她家看她做衣服。”
说着她有些低落:“可是后来奶奶过世了,也不让人穿旗袍了。为什么人不能穿的漂漂亮亮的呢?”
苏敏就低声和她说:“裁缝可不是衣服缝的好才行,得剪裁的好,会设计才是一个好裁缝呢。
我觉得你既然喜欢这个,不如就每天睡的时候想一想如果是你要做衣服,那你要把衣服做成什么样儿的?
你把这些想法都存脑子里。现在虽然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但不可能我们一辈子都是这样了。
你先想,等以后有了机会,就可以把衣服都做出来了。”
朱红听了眼睛一亮:“苏敏,你说的好有道理,以后我就按你说的去做。
就是到了我牙齿掉光的时候才能让我做一身漂漂亮亮的裙子,那也值了。”
第27章
烧着火炕; 铺着草垫子,盖着大棉被,从开着的门里看外头的大雪。
半分钟后,一阵冷风强势的从门口冲进来,苏敏被激的一阵哆嗦。
雪现在还是挺大的,估计是昨儿个半夜下起来的,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铺了挺厚的一层。
早晨起床后男知青们给清出了一条人走的小道。
不仅是怕把人滑倒; 还怕雪沾到鞋上湿了棉鞋。
这种天气; 要是鞋子湿了那可不太好干。
院子里还堆着一个小雪人,是早上知青们把扫了的雪堆一起。
拿着笤帚压一压; 最后就压成一个还算结实的矮墩墩的小雪堆。
折上两根长树杈,往雪堆的两边一插。
然后挑两块差不多大小的石头充当眼睛。
再拿个小点的石头当鼻子,再拿一根长点的干辣椒当嘴巴。
说实话,这个雪人真挺丑的。
又矮又胖不说了; 还有着黑眼睛小鼻子大红唇。
如果不是因为它是雪堆出来的; 又刻意做出来了五官; 谁敢说这是个雪人啊。
和苏敏以前见的那种有着圆滚滚的上半身; 胖嘟嘟的下半身,带着红帽子; 围着红围巾的雪人差好多。
现在已经快中午的,感觉一时半会儿的雪也停不了。
今儿轮到卫国做饭去了; 两三年前就结婚了的女知青程玉秀找沈月有事说,拉着沈月去她家了,所以沈月也不在屋子里。
许安安的被子破了; 求朱红去她屋帮她补一下。
屋子里只有苏小云和苏敏。
苏小云是挺南的南方人,据她说这辈子也没见过十次雪,还都是那种落地就化的雪。
如今见到这样的大雪她兴奋的不得了。
早上起来就在院子里头绕来绕去的。
对那丑到哭的雪人爱不释手,恨不得和它来个拥抱。
又在院子里踩脚印,一脚一个印子,院子里全是她的脚印了。
最后把棉鞋都湿透了这才不甘心的回来。
朱红还在的时候就骂了她一顿,因为苏小云的棉鞋是新做的。
她家人打听到这边儿冷,怕她受冻,十月份的时候就给她新做了棉衣棉裤直接邮寄过来的,棉鞋都做了两双。
新棉花湿了再晾干可就没有全新的保暖了。
苏小云这样纯粹是不爱惜鞋子。
被骂又因为鞋子湿了冻脚冻的受不了的苏小云回了屋。
等朱红被许安安叫走,她就连忙把房门打开,又开始痴痴的看着飘扬落下的雪花。
如果是以前的苏敏,穿着雪地靴披着羽绒服,那还是愿意欣赏欣赏雪景的。
白茫茫的一片,自己摆个造型,拍张美美的照片。
但现在,这北方吹的呀,卷着雪花呼呼的就吹进屋了。
苏敏裹着被子躺在炕上都能感觉到风扑自己脸上了。
果然冬天被窝比雪更值得爱。
苏敏实在是受不了的说:“苏小云,你快把门关上,这风把咱们屋的热气都吹没呀。”
苏小云听了只能舍不得的把门关上,过了一会儿又有了新想法,搬着小板凳和苏敏说:“苏敏,我要去门口坐着看雪。”
苏敏提醒她:“你要看就抬头看飘着的雪花儿吧,别盯着雪地看,不然看多了眼睛瞎了可就完蛋了。”
苏小云被苏敏的话吓了一跳:“看雪还会看瞎眼啊。”
苏敏翻着手里的书,说:“对啊,好像是因为光的折射率的问题吧。
你想啊,光照到地上,也就是能把地面照亮。但光照到雪上,雪却很亮。反正很伤眼睛,你记得注意一下。”
苏小云忙点头:“苏敏,难怪朱红她们都说你念书好呢,你懂的可真多。”
学渣苏小敏:……
想了想,苏敏又说:“与其你去门口,不如去厨房,我记得厨房窗户上贴的纸破了个口子,好像没重新粘好呢。
再说卫国在厨房做饭呢,多暖和啊。你还能顺手帮帮她。”
“好。”苏小云把板凳放下就走了。
苏小云刚走,沈月就回来了,不过黑着一张脸。
苏敏也没和她打听有没有事。
但心里想沈月一定遇上什么大事了,因为她平时几乎没有生气的时候,总是笑盈盈的。
吃了饭,雪也停了。
中午吃的是热乎乎的粥,里面熬着小米,玉米粒,熬的稠稠的。
虽然这样的饭很不顶饱,但是真的很好吃啊。
收拾了碗筷,卫国就去做了一点儿浆糊。
又将攒下来的报纸拿出来,说:“今儿下午咱们就先把厨房的窗户糊上吧。
不然这开着洞,平时还好,刮大风的时候就受不了了。
主要还吹火的不行,今儿我做饭的时候差点被吹灭了好几回。”
朱红点头:“好,现在也没麻纸,也只能拿报纸代替了。”
苏敏说:“报纸不如麻纸,麻纸风吹不破,雨淋不湿,但想要买麻纸还得去县里的供销社。
厨房那口子也不大,不如多糊几层报纸,应该也能挡风。”
不过这糊个小洞的事儿,也不用太多人帮忙,卫国朱红苏敏三人足够了。
她们正在厨房忙活呢,几个男知青走进来,突然拿出个东西放她们跟前。
苏敏一看吓的把那东西抓起来就扔出去了,然后她惊恐的问卫国和朱红:“刚刚那是什么?不会是蛇吧?
肯定不是,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一条蛇呢。
陈卫民韩奋起他们真是太无聊了,竟然拿根麻绳吓唬咱们,我都差点当真了。”
你刚才不是抓着扔出去了吗,麻绳和蛇那手感能是一样的?
卫国看着还在自欺欺人的苏敏,说:“不,那就是条蛇,真蛇。”
苏敏‘啊’的尖叫了一声,感觉自己身上都起鸡皮疙瘩了。
她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就被一条很小的蛇缠腿上了。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那种黏黏腻腻的触感。
从那以后苏敏就怕蛇怕的要死,甚至怕到连白蛇传都不敢看。
刘阳河把苏敏扔出去的蛇捡起来,笑话她:“没想到你平时胆子很大,竟然会怕蛇。”
苏敏冲他摆摆手:“快快,把那东西放你身后,别再让我看见了。”
刘阳河就笑着把提着蛇的手背到身后去了。
朱红好奇的问:“这蛇是哪里来的啊?总不会是捡的吧?”
李新国说:“怎么可能啊,是村里几个小伙子们发现了蛇洞,里面有好几条蛇呢。
见我们这些知青瞧热闹,就分了我们一条,说让咱们知青尝尝鲜。”
苏敏听了把手里的活儿递给了朱红,说:“算了,我太怕蛇了,我去叫苏小云,她说不准会想尝尝。”
苏小云一听就惊喜的问:“真的吗?是真的蛇吗?”
苏敏:果然。
她点点头:“真的不能再真了。”
苏小云都快乐的跳起来了:“没想到我来到这里竟然还能吃到蛇肉,好幸福啊。我可会做蛇肉呢,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苏敏摆摆手:“不不不,我是绝对不吃的。好了,你快去吧,快走,快走,快走。”
于是苏小云就跑着去厨房了。
苏敏在她背后朝她喊:“别跑,小心滑倒。”
想着刚才看到的那条蛇的模样,苏敏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爬上床去继续看书了。
不得不说,苏小云做饭还挺有一手的,不一会儿院子里就飘起了肉香。
但一想想那肉是什么肉,苏敏就没有食欲了。
朱红进来叫苏敏和沈月去厨房分肉吃,苏敏摇头:“不,我不吃。”
朱红劝她:“没事,那蛇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有什么好怕的啊。
再说了,那可是肉,你闻到了没有,这么香这么好闻的肉。”
苏敏坚持拒绝,沈月也说她不太想吃。
朱红见沈月脸色不好看,刚才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发的,忙问她:“怎么了这是?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沈月摇摇头:“没事,我就是不想吃蛇肉。”
朱红怀疑的看她一眼,又问:“是不是上午程玉秀找你有事啊?
是不是她又找你借钱了?”
程玉秀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因着资历老,挺喜欢摆架子的。
而且她嫁的人家名头上挺好听的,烈士家属,贫下中农。
但是真穷啊,家里还有五个弟妹,程玉秀嫁的是老大。
程玉秀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看成分找对象。
结果成分挺好的,但没钱过日子。
程玉秀快生了还得干活,然后孩子就早产了。
坐月子的时候连红糖水的喝不起。
后来她就时常问知青们借钱,但借了不还,渐渐的也就没人再借钱给她了。
她结婚前挺要面子的人,现在脸皮特厚,就连赵宁宁都没法把借给她的钱要回来。
沈月又摇头:“没事,她就是找我瞎聊了会儿,好了,你快去厨房吧,不然肉都被分完了。”
朱红就边走边说:“哈哈,那不能够啊,苏小云一定会给我留一份儿的。”
女知青里苏敏沈月和许安安都没去吃蛇肉。
男知青全尝了尝。
那么小一条蛇,每个人也就是几口尝个鲜。
也不知道是蛇肉真的太好吃,还是苏小云的厨艺太好,又或者是这个年月人们太缺肉了。
反正最后吃了的蛇肉的都是惊为天人赞不绝口。
苏敏觉得一定是他们太馋肉了,蛇肉不可能那么好吃。
赵宁宁果然还是赵宁宁,她还闲得慌的跑苏敏屋里一趟,说苏敏多矫情吧啦吧啦,竟然连蛇都怕吧啦吧啦,蛇肉有多好吃吧啦吧啦,活该苏敏吃不到吧啦吧啦。
然后她也长记性了,怕苏敏打她,说完就转身回她自己的屋子了。
苏敏忍不住摇头,这姑娘怎么这么个德性啊。
第28章
阳历十二月中旬; 大队长组织了好几次上山打猎的活动了。
虽然过年的时候会分肉,但一是肉也分不了太多,二来这肉可不仅仅是过年的肉,而是明年一整年的肉。
所以大多人家都会把肉做成腊肉存放起来。
为了可以多吃口肉,在社员们没活儿的时候就会组织起来上山打猎。
当然最后出了力的人先分,也分的多。
像女知青们能分个野鸡爪子就很了不起了。
现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还多呢,但已经就可以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了。
十一点多太阳正好; 苏敏几个知青们正在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瞎聊。
刘霞走进来一看; 说:“哎呦,你们这倒是会享受啊。”
苏敏坐在自己的板凳上; 腿瞎翘着,手握在板凳边缘上,坐的歪歪扭扭的,得意:“那当然。”
说完又问她:“您这大驾光临; 是有什么事儿吗?”
刘霞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好好坐凳子; 也不怕把自己摔个大马趴。”
苏敏说:“别小看我; 我技术可好呢。”
刘霞就说她:“瞧你; 不好好坐凳子还瞎得意。对了,我来找你们有事情呢。”
说着又去男知青的屋外敲了敲门; 说:“诶,韩奋起你们几个; 出来一趟,我有事情说呢。”
刘霞在知青里的人缘还行,又嫁给了大队长的亲侄子; 众人还是卖她面子的,不一会儿就都出了屋,靠着墙站着。
见知青们都在外头,刘霞就问他们:“你们男知青里有人会唱歌吗?”
今年新来的男知青刘红军年龄小,人也逗,刘霞的话问完,他就说:“我会!”
然后就开口唱:“哎,巴扎嘿。”
刘霞:……
其余人:……
然后呢?
刘红军就说:“你不是问我们会不会唱歌么,我这不是唱了啊。”
刘霞:“就一句?”
刘红军理直气壮:“我就会一句啊。”
刘霞气的翻白眼,这是哪儿来的二愣子啊。
她问其他人:“别的人呢,还有没有人会唱歌啊?”
韩奋起就站出来,唱刘红军刚才唱的那首《北京的金山上》:“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哎,巴扎嘿。”
其他男知青们也跟着唱起来:“哎,巴扎嘿。”
苏敏听着他们这调儿都不知道跑哪里去的歌,在凳子上笑的前仰后合。
朱红也说:“他们是在唱歌吗?这不是在在杀猪吗?”
刘霞头疼的叫停:“等会儿,你们按着顺序一个一个来,就唱你们拿手的歌。”
挨着韩奋起站着的陈卫民:“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李新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刘阳河:“太阳最红,□□最亲……”
男知青唱完,刘霞没有说什么,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这歌听着不是享受,而是折磨啊。
然后她和女知青们说:“来,你们唱。”
赵宁宁说:“凭什么你让我们唱我们就要唱啊,再说你总得说一下为什么要要我们唱歌吧。
刘霞,我告诉你,你不说我就不唱。”
刘霞:“朱红,你来唱。”
朱红痛痛快快:“敬爱的□□,敬爱的□□,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朱红的嗓子脆,虽然也还是有点跑调,但比男知青们唱的好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