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一个好好的知青,能让我弟弟觉得你过的挺不容易的,可见你是和他故意装惨来着。
不然不可能就进城捎了她一段路,就连她日子过得太艰难都猜出来了。
自家弟弟又不是福尔摩斯。
是的,作为一个青年人,陆建军也是偷偷摸摸的看过福尔摩斯的。
不仅看过翻译的版本,他还看过原版。
在他屋子里现在还藏着这几本书呢。
陆建军是真挺怕弟弟被女知青骗的,尤其现在的法律也挺坑人。
他们钢铁厂在整个县里那都是福利最好的一个单位。
所以一般来说,全县的姑娘都想找一个在钢铁厂上班的工人当老婆。
所以钢铁厂的小伙子们眼光都挺高的。
陆建军就有一个工友,有人给介绍对象,他看了之后觉得不满意,他想找个漂亮一点的媳妇。
然后那姑娘竟然抓着他的手就放自己胸脯上,又大喊流氓。
他这工友被抓到警察局,还差点被当成流氓罪给枪毙了。
后来还是同意娶这姑娘之后,这姑娘松口说他们是在处对象,当时是喊着瞎玩的。
最后那工友就只能娶了这么一个又丑又坏的老婆。
虽然半年之后他就离婚了,但也因此成了二婚,不太好找对象了。
而且他那前妻还时常骚扰他,经常在厂子外头等他,烦人的要死。
有了这工友的倒霉经验,全厂子的未婚小伙子都不敢随便和姑娘们搭话了,就怕自己成了下一个倒霉蛋。
可自己弟弟,还主动去帮女知青。
好,你是出于好心,但要是真有什么事情,警察都觉得你们有一腿,不然你凭什么会这么帮助一个小姑娘啊。
到时候那是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清。
就算后来四叔家的陆卫民把那布票还回来,陆建军也没觉得苏敏不爱占小便宜,人品好。
反而更怕她是心机深,因为如果她收了那布票,自家弟弟以后就一定不会再帮她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些东西不止十块钱。
要是苏敏故作不知全收下了,那她的人品就很有问题的。
但现在苏敏把布票还回来了,在自己弟弟陆建民心里苏知青就是一个不爱贪小便宜的人了。
所以陆建军一边希望苏敏真的和自己弟弟说的一样,最起码人品是没问题的。
一边又害怕她所图不小。
那她一个女知青能图什么呢?
自然就是自己弟弟这个人了!
他是绝对不能允许自家弟弟找个女知青搞对象的,同样他自己要是娶老婆也不会找知青。
和知青结婚现在看着还好,一旦人家有机会回城,那自然就是拍拍屁股走人了。
平心而论,回城知青抛家弃子也不是无法理解。
生活习惯的差异那就不是一般的大,就像他四叔家的二哥,便时常和他抱怨自己媳妇规矩多。
但在二哥心里这些饭前便后洗手,进屋换鞋等‘规矩’,在二嫂心里那就是很寻常的事情了。
她甚至不会觉得她让二哥按着她的习惯生活是在给二哥‘立规矩’。
更何况除了微小的生活习惯,还有更大的三观问题呢。
远的不说,这场‘乱事’的确提高了他们农民的地位。
以至于很多农村人瞧不起城里人,他们羡慕工人家庭,军人家庭,干部家庭,除了这些,他们认为其他人都是在他们阶级之下的。
远的不说,就是他娘苗翠花就是这么个想法。
可对知青来说,这场‘乱事’之中,他们被夺走了未来,夺走了希望。
明明是读过书认识字的城里人,现在却只能在乡下种地,嫁也只能嫁一个不认识什么字的农村小伙。
还有讲不通道理的公公和胡搅蛮缠的婆婆。
人有了希望,就不会认命。
所以就算现在知青不能回城,每年偷跑回去的还是不少。
要是真和知青结婚,那就一直有回城这样的不安定因素存在。
陆建军可不愿意自家弟弟成了那个被抛弃的可怜男人呢。
第31章
这两天陆建民和陆建军开始是有假; 后来就是中午下班骑车回来,在家吃了午饭,学上一个钟头歌,下午再回厂子里。
开始来看热闹的人挺多,两三天后就主要是小孩子们过来了。
赵宁宁秦静倒是每天过来,但刘霞盯着她俩,不让她俩耽误苏敏教歌。
就算这样赵宁宁也要见缝插针的和陆建军聊天; 陆建军一概是装成听不见。
沈月就比赵宁宁有脑子的多; 今儿轮到她做饭了,她才出手。
到了晌午; 沈月端着一份蒸蛋就到陆家了。
这个时候陆建军兄弟两个才进门,苏敏也刚到陆家。
翠花婶子正在厨房里做饭呢。
不过苏敏吃的饭不是翠花婶子做的,而是陆家两位嫂子做的。
苏敏也不知道陆家这是什么情况,自己教陆建军两兄弟; 怎么最后是他们的嫂子招待自己啊。
而且陆建军和陆建民也不跟着爹妈一起吃饭; 反而跟着两个嫂子吃。
但陆家的家事儿苏敏也懒得问。
两个嫂子也是轮流做饭的; 一人做一天; 说实话,她们做的饭比女知青们做的好吃太多了。
第一次吃到陆大嫂做的清炒白菜和清炒土豆丝的时候苏敏都快感动哭了。
这才是正常的家常菜才有的味道啊。
而且人家做的饭在苏敏看来很丰盛。
最起码有三个菜; 两个热菜一个凉菜,粥也挺稠的; 还有馋了白面的窝窝头。
也不知道这是为了招待自己特意做的,还是人家平时就是这么一个生活水准。
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
苏敏也不是想来陆家蹭饭吃。
只是陆建军和陆建民的时间太紧张了,一天能学的时间太少了。
就连吃饭的时候苏敏都在给他们纠正错处。
他们两个不说唱歌怎么样; 就是普通话都是满口的方言味儿。
苏敏开始的时候还得和教小孩子似的一句一句先让他们两个念标准。
但可能是已经养成习惯了,改起来挺费劲儿的。
反正在跟在他们旁边凑热闹的陆建设都能跟着苏敏的话标标准准的把歌词念出来,陆建军有几个词儿还是会说着说着就拐弯儿了。
陆大嫂和陆二嫂听苏敏这么说话特好听,比之前苏知青说她们这儿的地方话好听多了,洋气多了。
于是苏敏一到陆家的时候就拘着两个孩子听苏敏说话,就想让两个孩子也跟着去学一学。
小孩子学起来也挺快的,这还没几天的,三个小豆丁也能哼唱几句歌儿了。
这可是学了大本事了,三个孩子得意的不行,每天出去和玩伴们炫耀,还要当小老师,教他们唱歌。
沈月进了陆家的院儿,她先和陆建军还有陆建民打招呼:“你们两个这是回来了啊,这样来回奔波真是太辛苦了。”
说完她也没等两人回应什么,就装作无意的先把苏敏说了一通:“苏敏,你之前不是说要每天吃一颗鸡蛋补身子吗,今儿这是又忘了吧。”
在苏敏还没回话前她就清脆的‘哎呀’了一声,像是很关心苏敏似的抱怨她:“你怎么不知道爱惜身体呢。
你忘了之前医生说的话了。你身体不好,营养不良,要是再不好好养着以后生孩子都艰难。
你呀,总是觉得自己年纪小不懂事儿。可是再过个三五年也该结婚生子了。”
沈月这话一说完刘霞就变了脸色,沈月这看着是在关心苏敏,可她这大剌剌的直接说苏敏身子不好,以后生孩子艰难,那这样生不出孩子的儿媳妇又有谁会娶她!
她们这些女知青能挑选的也就是这附近几个大队的人。
尤其沈月这话还是让陆建军和陆建民都听见了。
苏敏虽然没有和他们兄弟两个处对象,但相处几天对方未必不会对苏敏有好感。
可这好感还没萌芽呢,沈月这话就直接给掐断了。
谁愿意娶个不会生孩子的老婆啊!
不说男的,就问问哪个女的提前知道要嫁的男人生不出孩子,有几个不会悔婚的?
几乎没有!
刘霞真是恨沈月恨的想抽她一个耳光。
苏敏抓住刘霞,不让她和沈月吵起来。
沈月这样的人恶毒起来是赵宁宁没法比的。
知青们其实都知道苏敏身体不好,上次病了一场伤了元气。
女知青们知道的更多,苏敏今年都十七了,还没有来例假呢。
所以平时她们都劝苏敏好好补补,就连赵宁宁也只是刺苏敏太废物,身体看着健康,实际上和纸糊的一样。
但她也从没说过苏敏以后生不出孩子来这样的话。
或许是她脑子笨没想到这么远的事儿,又或许是她也知道什么事情不能拿出来说。
苏敏对沈月实在无语,她说这些话有什么用呢,她本来就没想过要找个人结婚生子啊。
而且沈月这一出走的可不聪明,她要是想让陆家人知道自己的消息,那完全可以告诉陆向红,让陆向红再说给陆家人不就可以了。
不过来了陆家好几天了,苏敏还没见过陆向红呢。
难道是大队长真的把她关屋子里逼她反省了。
苏敏正巴不得沈月把这件事传出去呢。
反正她也不打算嫁人,那生孩子更是早着呢。
可能是最近村里有小伙子偷摸着听了苏敏唱歌,顿时惊为天人。
这两天苏敏从知青点到陆家和从陆家回知青点的时候都会在路上‘偶遇’几个小伙子。
这些小伙子还会红着脸结结巴巴的和苏敏自我介绍。
苏敏是没搞过对象,但不代表她看不出来这些小伙子是想和她搞对象呢。
看来不论什么时候,男的们也还是更容易喜欢能歌善舞的姑娘。
像苏敏之前没这闪光点的时候怎么就没人来找她表白说想和她搞对象啊。
她多能干啊,病的那么严重还带病上工,勤勤恳恳,绝不偷懒,简直可以评选劳动标兵了。
哎,这个看脸的世界,就是脸不好看小伙子们也想看看有特长没。
而且苏敏最近的确比之前气色好了很多,最起码她每天早上喝一碗沸水冲鸡蛋,中午喝一碗红糖水。
这三个多月下来,苏敏的脸色看上去不再那么蜡黄,而是有了一些血色。
再加上苏敏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瞧上去是比以前好看了不少。
但不管怎么说,苏敏没有和人搞对象的想法,尤其在这个搞对象就得结婚的时候。
但人家小伙子只是和她‘偶遇’,又说了下自己的名儿,别的都没有,人家没明说着表白,自己也不好去拒绝。
那有了沈月这话,虽然背后会被那些大妈大娘们同情,觉得不能生孩子就直接没了活着的意义。
但苏敏不在乎啊。
先不说她只是营养不良,就是真不能生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
没有说明没这个缘分,既然没有缘分,又有什么好强求的啊。
再说了,以后的社会和现在可不一样。
现在村民们年轻的时候种地,老了干不了活儿了,那确实得靠儿子来赡养。
不说别的,就是做饭也得儿子给做好吧。
但以后那么多养老院,疗养院,自己就能给自己养老,那废那么多心思养孩子干嘛啊。
所以说如果以后没有单纯的想要一个孩子的想法,苏敏是不打算生孩子的。
她是绝对不会因为什么女人就该生孩子,或者为了老有所依养孩子,又或者是为了婚姻的稳定,为了把丈夫绑在家庭中去生孩子的,更甚至还有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养孩子的。
苏敏想,等那些小伙子们知道了自己可能生不了孩子,自然就不会再来她跟前献殷勤了。
受观念影响,这个年代在知道妻子难孕还要求娶的那是极少极少极少数人。
在一旁的陆建军和陆建民也都变了脸色。
陆建民是觉得苏知青更可怜了,如果不是因为没家里人帮衬,她又怎么可能落下营养不良这个病啊,甚至还影响到了生育,这实在是太倒霉太可怜了。
陆建军倒是没想到这苏知青不是在和自家弟弟装惨,而是真惨啊。
以前听自家爹说女知青里就数苏知青干活儿卖力,能吃苦。
但你城里来的姑娘再能吃苦能有村里的姑娘们吃苦。
可没想这苏知青还真挺拼的,都把自己折腾的营养不良了。
而且那个沈知青这么说苏知青也没反驳她,可见苏知青的确没有要和自家弟弟处对象的心思。
要不然这样的消息她一定不会让自家弟弟知道的。
苏知青看来也是个坦坦荡荡的人,没有说先找个人嫁了。
自己确实对苏知青存在着偏见,她的确人品不错。
也是,自家弟弟又不是傻子,他虽然待人赤诚,但也不会去故意当个冤大头的。
陆建军并不知道苏敏的身体其实没那么严重,只是她当时为了让自己以后每天吃鸡蛋喝糖水不被人怀疑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才故意往严重里说的。
实际上苏敏现在身体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来大姨妈。
但她发育比别人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陆建军是没想到还有人故意把自己的病往严重里说的,要是知道了他就不同情苏敏了,因为这个年代逮着个人去医院瞧瞧,那一准儿有营养不良的毛病。
这个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吃饱喝足呢?
顿顿饭能吃个七分饱就很了不起了。
更别提什么有没有营养的了。
第32章
等今儿的课结束了; 刘霞气的直骂苏敏:“你这是头昏了吗?啊!
沈月说那样的话儿你没反驳就算了,还把她端来的鸡蛋羹吃了,你也不怕她给你投毒啊。”
苏敏哭笑不得:“她就是想投毒又去哪里找毒药啊,再说了,不吃白不吃。”
刘霞白她一眼:“什么不吃白不吃啊,一个蒸鸡蛋,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吗?
来; 你来好好给我解释一下; 当时你为什么拦着我?”
苏敏叹了口气:“沈月说的是实话,不管怎么说你都说不过她的。最多让她为自己‘说话不小心’道个歉而已。”
刘霞吃惊:“你这病这么严重啊?”
“就营养不良影响了我的身体发育; 我身体发育慢,到现在还没例假你又不是不知道。”
刘霞说:“我知道是知道,但没想到是营养不良引起的啊,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你就比别人来的晚。
那这么说是不是以后营养能跟上那这病就好了。”
苏敏对于自己这个年纪了还没来大姨妈也挺发愁的; 像她以前女同学们都是十二三就来例假了。
这里大家普遍吃不好; 那也是十四五也会来大姨妈。
苏敏只能说:“大概吧; 我也不知道。再说这营养该怎么补谁又知道呢; 要是得吃鱼吃肉咱也补不起啊。”
刘霞也替她发愁:“是啊,但咱也得尽自己的力。我家里还有一斤红糖; 等会儿就给你送过去。”
苏敏推拒:“可别,可别; 我这儿也有红糖呢,放心吧,我每天都喝呢。”
刘霞又说:“那我等会儿给你送一些枣; 听说枣子对身体也好。”
这个苏敏没拒绝:“好,多谢你了。”
刘霞摸了摸她的辫子:“哎,你也别谢我,这都是不值得说的小事儿。
就是我实在是担心沈月那话儿传出去。
陆建军和陆建民是肯定不会瞎说这些话的,但今天在院子里的除了赵宁宁和秦静,还有不少村子里的小孩子。
小孩子不懂事,回去把事情和大人一传,那没几天全村都知道了。”
苏敏只能说假话安慰她:“没事儿,再说我现在连例假都没来,也不可能结婚。
等我慢慢调理上几年,身体好了自然不愁人来求娶。”
刘霞‘哼’了一声:“你这事儿比陆向红那事儿还不好处理。
陆向红那事情要是一口咬定别人胡说,或者说她年纪小不懂事。
看在她的家世上还是有人家会娶她。
但你真是个糊涂蛋,刚才怎么不给沈月一个巴掌说她胡说八道呢。”
说完刘霞又生气:“沈月,又是沈月,她这是坑了陆向红又坑你,发起疯来还没完没了了。
我看她真是在做无用功,我三叔可不是傻子,她这手段对付陆向红和我三婶还成。
但像我三叔陆建军才不会被她骗了呢。”
苏敏实在不想让刘霞一直纠结这件事了,就转移话题问:“陆向红现在是什么情况啊?
我这去陆家好几趟了,怎么没一次遇见她?”
刘霞就说:“还是那样儿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三婶把她伺候的可好呢。
当初我三叔训了她一顿,乖了几天。
但见吃的没以前好了,我三婶答应她过年的新衣服也没有了,香皂用完了陆建民也没给她带回新的来,又发了好一通火,哭闹了半天,寻死觅活的。”
苏敏没想她都做那事儿了还敢折腾啊。
刘霞又说:“我三叔气的要赶她出门,说不认这个女儿了,我三婶还跪下来求。
陆建军他们气我三婶在陆向红跟前没原则,也和她冷战了。
全家除了我三婶没人再理陆向红,钱又在我三叔手里。陆向红想要买什么也没钱没票。
反正现在我三叔家就和分了家似的,我三婶和陆向红是一家人,其他人是一家人。”
说着刘霞就笑了:“我两个嫂子也有意思,二嫂直接住大嫂家了,然后把屋子空出来让我三叔住。
现在我三叔吃饭也是媳妇儿单独给他做。反正每顿都有点腊鱼要不是腊肉。”
苏敏就奇怪的说:“翠花婶子不是挺精明的吗?怎么会办这糊涂事儿啊?
孩子多了虽然不好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也该有个度。
不然不仅对其他孩子不公平,对被偏爱的这个也不好啊。以后他该怎么和其他的兄弟姐妹相处?”
刘霞也叹气:“我三婶她本来孩子里头就和陆向红这个女儿处的好。
我家陆卫民说陆向红小时候可嘴甜了,是陆家几个孩子里嘴最会说的。”
刘霞又打了个比方:“据说就和现在的建设似的。”
苏敏想想陆建设的小嘴儿,的确是很招人喜欢,苏敏可喜欢和他聊天呢。
就她一个外人来说,在陆建设和大毛二毛中也是更喜欢会说话逗人开心的陆建设。
想想陆向红的样儿,苏敏有点担心的问刘霞:“小建设以后不会长成陆向红那样儿吧?”
刘霞打趣她:“你倒是挺喜欢陆建设的,可他年纪太小,嫁不了他。
陆向红那是一味的娇惯才给惯坏了,在我三婶生建设之前家里她是最小的。
直到十岁的时候家里才有了建设。
十年时间她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就是有了建设那也是大嫂帮着照顾。放心吧,虽然现在建设在兄弟里是最小的,但还有两个差不多岁数的侄子呢。
最起码他不会和陆向红一样自私自利。”
苏敏心说我和建设差的才不多呢,区区十来岁,我三十的时候建设二十岁也能娶老婆了。
赵宁宁是个大嘴巴,回了知青点就和魏婷朱红说了沈月给苏敏送蒸鸡蛋的事情。
女知青们第一天凑热闹后就谁也不愿意再去陆家了,赵宁宁又觉得一个人去太尴尬,就拽着秦静陪她。
当然,秦静也想去看陆建军。
说完她还和魏婷和朱红抱怨:“沈月太抠门儿了,竟然只给苏敏一个人蒸了鸡蛋,咱们几个都没有。
魏婷性子和赵宁宁差不多,脑子可比她强。
于是又让赵宁宁把沈月的原话说了一遍。
赵宁宁重复了个七七八八,魏婷又问秦静:“她说的是真的吗?”
秦静赶紧点头。
然后魏婷就骂赵宁宁:“你真是个猪脑子,沈月这份蒸鸡蛋可贵着呢,你还想吃,吃了可就嫁不出去了。
平时看苏敏挺厉害的,谁惹她她就直接上手,这次怎么不见她收拾沈月啊。”
朱红先反应过来,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魏婷你是说沈月故意去陆家说苏敏生不了孩子的?”
魏婷看着她,问:“不然呢,难不成沈月是嘴巴不舒服不说话就难受啊。”
赵宁宁也想明白了:“沈月心也太黑了吧。”
秦静拽她衣服:“你小声点儿,咱们在院子里说话,沈月在房间里能听见。”
赵宁宁不吃这一套:“我怕她啊我!”
说完赵宁宁就准备去找沈月。
魏婷拉住她:“你是不是傻啊,这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
沈月坑的是苏敏又不是你,你着哪门子的急啊。”
赵宁宁理所当然的道:“她人品有问题我就该去骂她一顿啊。”
魏婷又说:“你骂了之后别人只会觉得是你欺负沈月。”
赵宁宁不服气:“凭什么啊。”
“凭人家人缘比你好,比你会做人呗。
不说别的,就是那些男知青肯定也相信沈月不相信你。
到时候只要沈月说她只是太关心苏敏了,不是故意的,就连苏敏都不能怨她,不然就是心胸狭窄。”
赵宁宁越听越气:“我的天,她竟然是这样的人,不行,我必须问问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她的良心不会痛吗。”
魏婷把赵宁宁拽回房:“可拉倒吧你,我和你说,宁可惹苏敏那种正面动手的,也不要惹沈月这种背后下手的。
你想想,你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