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敏也知道陆建军说的有道理,不说以后她和陆建军都要考大学,就是没这事儿,她也是和陆建军生活在县里,陆向红在老家,半年不见一回,就是处不来也没有能产生矛盾的机会。
她算了算,陆家现在除了陆建军有八个成年人。
陆建国陆建党在部队里,还有六个。
陆队长,陆家大嫂二嫂,陆建民都是苏敏的友方,翠花婶子属于可以争取的,剩下一个陆向红确实挺不值得苏敏苦恼的。
陆建军载着苏敏进了村,沿路遇见的社员们都和陆建军打招呼,还打趣陆建军说这是带着媳妇儿来见爹娘了。
还有人问陆建军婚期是什么时候。
陆建军说婚期还没定,准备先订婚。
结婚前是有订婚的习俗的,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穷,订婚都简化成男方带着礼去女方家,等女方爹娘同意,再两家坐在一起吃顿饭。
苏敏是知青,前头的环节可以直接略过。
陆建军还很有心意的准备了订婚礼金,九十九块九毛九。
苏敏直接缝了一个长款的钱包把这比钱单独收起来。
等以后有了机会,弄个玻璃框把钱裱起来,虽然俗气,但很有纪念意义啊。
到了陆家,已经上午十一点了。
苗翠花和陆大嫂陆二嫂陆向红在准备中午的菜。
三个小豆丁都换上了过年的新衣服。
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很少有新衣服穿的,一般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
像是之前,陆建设就有衣服是拿陆建军和陆建民的旧工装改的。
等衣服陆建设穿的小了,就轮到大毛穿,大毛穿完二毛穿。
二毛穿了如果这衣服还侥幸没破的话,那就再给其他亲戚家的孩子穿。
就是陆大嫂陆二嫂这样手里有不少钱的,一年也最多给孩子做一身衣服,今年做了夏天的,明年就做冬天的,后年做春秋的。
衣服做的大一些,就是小孩长个子也能凑合着穿好几年。
只是去年这三个小孩遭了劫,大人们心疼,这才过年能有新衣服穿。
不过年一过完,新衣服就被收起来了。
第一年穿还大的衣裳,等明年过年再拿出来就比较合身了。
刘霞和陆建军的几个堂嫂也过来帮忙,看见苏敏,留下打趣她:“嘿哟,我们大明星这是回来啦。”
苏敏抱了她一下:“我好想你啊。”
刘霞哈哈一笑:“我也想你,你别说,从你去了县里这半年多,变化还真大。我还记得你以前那小可怜的样儿,才十六七就脸蜡黄。你看现在多好,长了一些肉,气色也好看多了。”
说完刘霞又逗她:“对了,你不是说什么三十岁之前不结婚么,现在怎么二十就订婚了。”
苏敏不好和刘霞解释她虽然打算明年就结婚,但真要她和陆建军夫妻一样考虑柴米油盐的相处,怎么也是她二十五岁以后的事了。
不过她也确实是自打脸了,本来她对恋爱啊,婚姻啊都毫无经验,只是受前辈子朋友们分享经验的影响,觉得初恋都很难有个好的结局。
只有在漫漫人海中不停的寻觅,才可能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人。
苏敏也没想到她这么幸运,一下就遇上了陆建军。
刘霞又问苏敏:“对了,你的婚期订了没?什么时候啊?”
苏敏也没瞒她:“明年八月份以后吧,具体日子到时候再说。”
领证的日子肯定是明年她生日的时候,但是具体办酒席得看明年秋收的进度。
最起码得农忙结束了,作为大队长的陆三山才能有功夫再忙活儿子娶媳妇的事儿。
刘霞不解:“怎么那么晚啊,之前陆建军不是说今年前半年,在春耕之前就要办了酒席。现在全村都知道你们这两天就要结婚,有的连随礼都准备好了。”
这个时候村里结婚的随礼一般都是自己家蒸的花馍。
蒸花馍挺费功夫的,得在上礼的一两天前就准备好。
苏敏:……
她知道陆建军和他家里人说了他们准备结婚的事情。
可不是只有陆家就陆三山这一房知道么,怎么就弄得全村皆知了。
苏敏有些无语,只能把锅全推给陆建军,说:“嗯,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农闲的时候他们单位没假,等有了假,又忙绿起来了吧。”
刘霞一眼就看出了苏敏的隐瞒:“你说实话,是不是你不想结婚啊?这就办了结婚酒席,也不是大操大办,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再说陆建军把缝纫机都放老家了,我听嫂子说三转一响也到位了。”
苏敏嘴硬:“也不是啊,我没不想结婚,就只是我们两个不着急结婚,还是先订婚比较好。”
刘霞就说她:“敏啊,你老实和我说,是不是你答应了陆建军,结果又后悔了?我同你讲,你现在订了婚,除了不住在一起,这和结婚其实没什么两样了。你要清楚,订了婚,你真悔婚了,那你也是二婚,懂不。”
说完,刘霞压低声音问:“敏敏,你是不是后悔和陆建军搞对象了?要是真后悔,我来给你想办法。今儿这订婚也得推了。”
苏敏知道刘霞是为她好,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没,我没后悔要和陆建军结婚。就是觉得这结婚的日子可以别太近。”
刘霞问她:“你真打算嫁给陆建军?”
苏敏点头:“真的。”
“那婚期是怎么回事,无缘无故的推后一年半,你也不怕大队里那些人闲得无聊瞎猜。”
苏敏只能把事情和刘霞说了一遍,最后道:“我就没想到我们两个说的不是一回事儿,然后陆建军就和他爹说我们是要今年结婚。”
刘霞听了简直不知道该说个什么好:“你们两个也真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个什么好了。只是敏敏,既然你确实看上陆建军,打算和他过一辈子,那我就要劝劝你了。”
说完她很神秘的说:“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非揪着年龄的事儿,你现在已经十九了,到了八月份过了生日,你都二十了。这有的地方吧,说十六岁成年,有的地方是十八岁。可不管十六还是十八,你都过这个岁数了。你要是本来就没结婚的打算,那你按着心意来就行。可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要和陆建军过一辈子,今儿个也要订婚了。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把婚期订的近些好。”
苏敏有些不愿意:“我都已经妥协到年满二十岁了。”
刘霞拧了她一下:“你总是这样,死脑筋,还总坚持些有的没的。我就问你,你订这个日期有什么非它不可的原因吗?”
苏敏:国家订的结婚年龄,这虽然是她那个年代因为人口的问题国家才制定下的。
她就是心里觉得不得劲儿,放她那个年代,这个年纪还在上学呢,结哪门子的婚。
只是这事情也说不清楚,只能说:“哎呀,我就是不想今年结婚。”
刘霞把脑袋凑苏敏耳朵跟前,问她:“你是不是怕早些结婚你不好要孩子啊?”
苏敏摇头:“不是,结婚时间这事儿还能商量,但要孩子这事情是不行的,我和你说,女性最佳生育的年龄是二十二到二十八。我身体底子又不好。所以在二十五岁之前我是绝对不考虑生孩子的。到了二十五之后,我再考虑是不是家里要多一个新成员。”
除了身体因素,还是考大学的原因。
在上学期间要是有了孩子那简直就是灾难。
刘霞又问:“那你是不是害怕和陆建军男女那事儿啊?”
苏敏没想着刘霞问这个,白她一眼:“你瞎说什么啊?”
刘霞说:“我这不是要看看你什么情况,好好帮你分析分析嘛。”
“那你分析出什么了?”
刘霞:“分析出你就是一头倔驴,让我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
第65章 19。20。21
刘霞已经结婚快两年了; 她现在考虑事情就比苏敏全面些。
苏敏一般是从她和陆建军的意愿出发。
但是刘霞,却是从大体,从整个陆家的角度看问题。
她和苏敏说:“敏敏,作为你的朋友,我还是要劝劝你。既然陆建军说了今年前半年结婚的话,村子里的人也都以为是这个时间。那你和陆建军不如早早的办了。或许你不想和陆建军圆房,那在这一年里你们也能一起生活; 但是分开睡。你不是说陆建军在县里买了房; 还是带院子的平房。那你们关起门来想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呗。”
她细细的和苏敏解释:“主要现在大家都以为你和陆建军的婚期是这几个月。你们延后,你俩在县里上班; 那是拍拍屁股就走了。剩下的闲言碎语不就都冲着我三叔三婶去了。我三叔这个人吧,是难得的明白人。可总被人这么在背后说苏知青是不是看不上他儿子了,苏知青和他儿子这么那么了。他心里也免不了会不舒服。他这一时不舒服不会怎么地。但敏敏你都说了不到二十五不考虑生娃,也就是说这六七年你和陆建军是不打算要孩子的。这儿媳妇没有孩子; 本来当公婆的就容易不满。要是你再有别的事情让他心里不舒服; 那积累起来你们少不得会闹矛盾。我三叔还能把这不满忍下来; 等到受不了了再爆发。我三婶可就不一定了; 她指不定会闹出什么来。说个不好听的,你躲了她; 她在乡下,你在县里; 她骂不了你,那她总能骂陆建军吧。见一回说一回,她唠叨的多了; 陆建军心里会不会受影响不说,就是被亲妈教训的委屈他陆建军得受着吧。”
说着刘霞也叹口气:“在我结婚以前吧还有刚结婚那会儿吧,我和我婆婆,我大伯子,我嫂子产生了矛盾,我都是直冲冲的去处理。一直都是让陆为民两头不是人的夹在中间。可是到了今年,我自个儿就会心疼陆为民。对我家那些破事,也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过去了。”
苏敏不言语,陆建军和她说了,以后他是会孝顺自己爹妈的,但苏敏作为儿媳妇,她和公公婆婆能相处就处,不能相处就彼此保持距离。
只要每年逢年过节露个面也就可以了。
“你现在没结婚,肯定心里想着凭什么我嫁给你陆建军还得受委屈。你陆建军就得站在我这头。但是结婚以后,最好的不是说你男人站你这边。而是家里人面上都和和气气的。自己的男人自己心疼,等你真结婚就明白了。”
苏敏知道刘霞说的也有她的道理。
像是翠花婶子,苏敏也发现她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
要是自己害得她又丢了脸,估计这辈子也就逃不过她的唠叨了。
翠花婶子有什么有杀伤力的行为那不至于,可被她嘀嘀咕咕也会很烦。
让陆建军为了她不认苗翠花这个娘那是不可能的,陆建军不是这样的人,苏敏也不会同意他做这样的事。
苗翠花和苏庆国不一样,她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农村老太太。
她是偏心,但并没有把心偏的歪了。
现在苏敏说不嫁就不嫁,那村里女人们的猜疑不会去和陆队长说,只会去找翠花婶子。
这么一来,确实给以后留下了隐患。
苏敏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还这么复杂,她皱着眉和刘霞说:“那我好好考虑考虑。”
“嗯,你是得好好考虑一下。”
和刘霞说完话,苏敏就去找陆建军。
从陆家老大老二结婚建了新房子以后,陆家老屋子就很宽敞了。
陆建军和陆建民又都不在家,他们两个还是同睡一间房的。
苏敏走进去的时候就见陆建军正拿着一块布在擦拭他的书。
那书是什么书苏敏看不出来,因为书外头拿草纸包着封皮。
陆建军见苏敏瞧他的书,就翻开书皮给她看: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这本书是《安徒生童话》。
苏敏真的是大吃一惊,她作为一个老师,在学校里都没见过这本书,没想到陆建军手里竟然会有。
而且陆建军手里的可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外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的套书。
这书很有名的,就是搁在苏敏上学的时候,她爸妈给她看课外书都是同个出版社在恢复翻译出版后出的。
苏敏爸爸就有一套WENGE前出的,还有WENGE后七十年代末重新出版发行的一套。
就是七十年代末的那一套苏敏亲爹也是花了大功夫才凑齐的。
至于WENGE时候的那套,收集的难度就更大了。
苏敏爹对那套书宝贝的很,就是苏敏想看,也必须把手洗干净,坐在书房里看。
决不允许她拿到沙发上躺着看。
之前苏敏也想过去废品站里看能不能淘到这些书,但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
万一被同住的人发现她看这些书,心黑一下把她给举报了那就麻烦了。
苏敏问陆建军:“你家里放着这书不怕被人瞧见啊?大队长没管你?”
陆建军笑:“我爹可能压根儿不知道我有这些书。这些书我都把封皮拆了,前几页出版信息前言什么的都撕掉,再换上我自己做的封面。我所有的课本都会自己拿草纸包住封皮。而且在查的比较严的那几年,我这些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的书都是另外找地方收着的。”
苏敏感叹:“你的胆子真挺大啊。”
陆建军说:“像我家这种前头祖辈没出过什么文化人的,一般也不不会有人怀疑说家里会藏这些书。毕竟全村都知道,我爹虽然认识几个字,那也是从扫盲班学的。我娘更是上了扫盲班也只会写个全家人的名儿。我大哥二哥又都是念书可以,但相比于看闲书还是更喜欢去山上跑,水里玩。”
苏敏闻着书上的霉味儿:“你这是藏什么地方了,味道真挺重的。”
“我家老房子的地窖里。”
陆建军说的老房子不是现在陆队长一家住的房子,而是陆建军爷爷奶奶的房子。
陆建军爷爷五个儿子,在儿子结婚前都是一家子挤在两间老房子里住的。
后来赶上国家按着人口分地,等儿子们结婚就都自己盖了房子。
儿子全成家了,老两口就是自己住,儿子们每个月给粮给钱。
老两口没了,这老房子也没有分。
一来是不好分,五个人分两间房,这怎么分。就是折出去分钱也分不了几个钱。
二来老房子只是普通的泥土房,还是三零年左右盖的,到老人过世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要是住进去,翻新的钱比重盖也省不了多少。
所以最后老房子就一直放着,哪家有空了就过去收拾收拾打扫打扫。
自从陆建军在老房子藏了书以后,这打扫的活儿他就揽下来了。
空房子什么也没有,家里其他亲戚见他愿意去收拾,也就让他拿着老房子的钥匙了。
陆建军拿着书随意的翻翻,然后问苏敏:“你说我该不该把这书给建设?”
苏敏纳闷:“怎么?”
陆建军说:“过年的时候我回家,查了查建设学习的进度,发现他已经把小学的东西全掌握了。”
陆建设上的这个小学因为学生少,老师也少,是不分班的。
直接就是五个年级的学生坐一起,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生自习。
陆建设跟着老师把小学的内容全部都学了倒是也有机会。
苏敏问:“所以这书,你是想给陆建设一个奖励吗?”
陆建军摇头:“要是我给他奖励的话,本子,笔,我都是给他买这些。是他自己说想要一本有意思的书。但是我也不知道该给他找什么有意思的书。”
苏敏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给她看的丰子恺,还有三毛流浪记之类的书。
都是些有图画的,小孩子看带着插图更容易理解。
只是她又突然想到,这个时候这些书也是没得卖的。
建设想看有意思的书,可像是《牛虻》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不适合十来岁的小孩子阅读。
难怪陆建军把他偷藏起来的《安徒生童话》给翻出来了。
陆建军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书给建设看吧。
陆建设年纪小,万一让人知道他手里有这本书也挺麻烦的。
而且建设向来和大毛二毛腻在一起,像是连体婴一样。
就是建设机灵,藏着不说,大毛二毛万一说漏嘴也不好。
苏敏想,等到明年,最迟后年,在文化方面就不会查的那么严了。
与其让孩子看个书还得提心吊胆的,就是看到书里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能找老师询问,不如让建设再等一等。
她就说:“我想着建设和大毛二毛一起,万一两个小的不懂事把这事儿宣扬出去也不好。咱们都是大人,要是因为看了些闲书受了批评那厚着脸皮写个检讨也就过去了。可孩子不一样,就是被老师发现了,让老师批评上几句,孩子心里也会忍不住委屈的。要是遇上那喜欢大张旗鼓的就更麻烦了。受罪不说,说不定还会直接让孩子没了阅读的兴趣。你不如等一下,等建设上了初中,再把这书给他。”
本来陆建军拿的这个版本也不是删减后给儿童看的,而是原着全本翻译后出版的,在苏敏看来,这些书还是更适合成年人翻阅。
至于青少年,就应该像她小时候那样看青少年的版本。
苏敏想,等到了七八年,她要帮三个小孩淘一些适合他们的书。
陆建军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还是把这书放回去吧。”
说完这些,苏敏就开始说正事:“对了陆建军,你知不知道村里人全在说我们今年前半年就要结婚了?”
陆建军苦笑,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和爹说婚期调整到明年的时候还被抽了一顿呢。
他爹非要问他个缘由,陆建军又能说出来个什么呢,他的事儿都没瞒过他爹,就是现编个理由他爹也能很快拆穿。
他只好说是因为明年秋天的时候他应该已经转正了。
他想等正式转正后再结婚。
这话他爹是怎么也不肯信的。
不过也因为他爹有着老思想,觉得苏敏一个姑娘家既然愿意和他订婚,那肯定也是愿意结婚的。
在不少人看来,女的订了婚就和结婚没区别了,就是悔婚那也是二婚头。
等他和苏敏订了婚,那苏敏就直接是他们老陆家的人了。
但陆建军不一样,他是个男的,只要他没有真结婚了,那他踹了苏敏再找一头婚的也不难。
而且从外人的角度看,只要苏敏的身体一天没有恢复健康,那她就是随时会被抛弃的。
如今苏敏有陆建军这样一个人愿意娶她,已经是烧了高香,肯定恨不得立刻生米做成熟饭,绝对不会把婚期推迟。
最后陆三山分析半天,觉得原因在陆建军身上,是陆建军不知怎的非不想现在结婚。
直到刚才,陆三山还把陆建军单独叫过去,说他没有把婚期推后的事情说出去,希望陆建军可以有些良心,不要胡闹。
又说小苏知青是个好姑娘,虽然生不了孩子,可人家也没在这件事上诓骗他陆建军。
小苏知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了,她不好怀孕,既然陆建军在和苏敏处对象之前就知道这回事,也说了他可以接受这个事实,那就要说到做到。
从人品才干来说,小苏知青是难得的好闺女怕,陆建军要懂得珍惜。
今天都已经订婚了,他和苏敏的关系也名正言顺了。
要是他还坚持明年结婚,对苏敏的名声可不好听。
说了半天。陆三山就是希望陆建军可以回心转意,早早结婚,不要做一个人渣。
陆建军真是哭笑不得。
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和亲爹说清楚,只能厚着脸皮躲着他爹了。
现在苏敏这么问,陆建军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就因为他当时听了苏敏答应嫁给他,没问清楚具体时间,结果搞出了这个误会。
以后苏敏少不得要被人在背后瞎议论了。
“真是对不起啊敏敏,这事都怨我,怨我太冲动了。”
苏敏就是被刘霞说了一通,也还是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
更不需要陆建军的道歉了。
她只是不太想因为自己给陆家的其他人带来麻烦。
一方面是她也怕真如刘霞所言,以后和陆建军结了婚公公婆婆时不时把这件事翻出来。
另一方面苏敏本来就是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
这是她和陆建军的私事,就是被人猜测,那也冲着她和陆建军就成,不要再牵扯其他人。
只是现在苏敏也想明白了,只要她嫁给陆建军,她就是陆家人,至少在五大队六大队里,她的事一定会牵扯到陆家,陆家的事也一定会牵扯到她。
苏敏把刘霞说的那些大概的和陆建军说了一遍,然后问陆建军:“推迟婚期这事儿是不是真这么麻烦啊?”
陆建军毕竟是个男人,他想事情的角度和刘霞还是不一样的。
他觉得刘霞说的也有道理,但只是被人在背后议论几句,他爹是绝对不可能因此而嫌弃苏敏的。
而且在他爹的想法里,是他陆建军这个做儿子的不愿意早早结婚,不是苏敏不想嫁他。
刘霞这是基于她已经知道是苏敏不打算近期结婚才这么考虑的。
只要刘霞不把这事情说出去,反正在陆三山面前陆建军已经认了这件事,订婚后家里人也会都知道这是他陆建军的问题。
就是他娘不高兴,也只能冲着他来,不会冲着苏敏来的。
听了陆建军的说法,苏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