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妇NPC在六零-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董馥梅起的时候已经能吃了,完全没给她下厨弄点好吃的机会。
她们垫了肚子就可以开始宴席的准备工作了。
做宴席是有大灶师傅来掌勺的,每个村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这时候请他们做席面同样不给钱,只是要分些食物给人家。
女人们要做的也就是帮忙洗洗菜、摆摆桌、杀杀鱼之类的活计。
这些工作做起来比掌勺还让人讨厌。几个小时做下来,董馥梅对做大席的厌恶感进一步加深,特别庆幸当初没答应去食堂工作。
大灶师傅大约是在九点来,来了熟悉一下东西,准备一些食材,见差不多了就在外头搭的露天大灶开火做饭。
家里的女人主要负责协助做饭,男人就要做些体力活,诸如打糍粑、搬桌子、还有开饭时跑到各个亲戚家去喊人去。
董向前和他的‘伴郎团’以及一些凑热闹的人是在六点就出发去接新娘子了,人接回大队的时间大约是在九点,不过他们没急着回家,而是用大红花牵着在村里慢悠悠兜了一圈,让人都看看新郎官和新娘子,十点多才回到家里。
之前还有的拜天地环节,现在不时兴了。等新娘子进门,见过家里的长辈,得到长辈的祝福后就算是礼成。
然后便是开席。
家里小辈多,不好和人家客人抢座,就专门在厨房里开了张小桌让孩子们吃,至于董馥梅他们还得负责洗菜、洗碗、传菜等事,停不下来。
吃喜宴向来是三拨走,第一拨吃完菜就走,第二拨还要拼酒,第三拨是爱热闹的,得留下来闹洞房闹到直接再吃顿晚餐才肯走。
而只要客人没走干净,董馥梅就不可能休息。
因着上次肖大山家的酒宴闹了不愉快,这次董馥梅在大灶师傅来了后,干脆就待后头厨房里洗菜啥的都没出去。刘翠翠也知道女儿不想再嫁的心思坚定,有人问她都给打发了,这次婚礼除了在厨房忙碌外,董馥梅没什么参与感,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来了。
譬如她小姑董秋月来得晚,也只在外面帮着传菜,没到小厨房来,就没见到她。等收了席,还和她妈说:“阿嫂,你姑娘今天没回来?”
“来了啊,在后头洗菜呢。”
“哎哟,我都没瞧见,我去后头瞧瞧。”董秋月说着就往后面去。
旁边一个和她长得有六分像的大姑娘见她往后走了,面上竟露出了又羞又窘的神色来。
刘翠翠看得奇怪,问她:“燕子,你脸怎么红了?”
陈燕子咬着嘴唇,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事,最后支吾的说:“没呢,可能天热。”
可今个天上云厚,不热啊,再说这会儿太阳都要下山了……
董馥梅的姑姑们都有丈夫陪同,都不留下来过夜,走夜路回了家。董馥梅因为没男人又被留下来过了一夜。
晚上,刘翠翠说起了陈燕子奇怪的表现,问道:“你阿姑和你说什么了?”
董馥梅想想董秋月也没叫她和家里人保密,就说了:“也没什么,小姑说燕子看上我们大队一个知青了,让我帮忙问问人家有没有对象。”
“什么!”刘翠翠惊讶:“燕子怎么会看中你们队知青的?”
“不知道呢。人家也没细说。”董馥梅对八卦不是很感兴趣,没追问,别人也不会将这事主动说太清楚。
“这事怎么找你问?”刘翠翠有些埋怨董秋月,她家梅子这身份合适帮她打听人大小伙子的事吗!
“你帮着问问可以,就问人有没对象就行了,别的别管。”
“我知道呢。”
第35章 打听
第二天一早董馥梅就带着孩子们回家。走在路上; 孩子们哈欠连天; 董馥梅这两天没下厨,没准备好能补充精力的汤水; 没多会儿一个个都走不动了。
肖学军扒着董馥梅的脚:“妈妈抱~”
肖小溪拉他手:“不行,你现在很重了; 妈妈抱不动你。”
因着还没睡醒; 肖学军双眼湿漉漉的; 看上去可怜极了。肖小溪拉了两下没拉开,也不舍得再拉了; 再看其他弟弟妹妹们; 都没精神的很; 肖小溪抬头看董馥梅:“妈妈,大家都走不动了; 怎么办呀?”
他们是沿着大路走的; 现在还早,路上没什么人,董馥梅举目四望,前方路边有一块约一米高的大石头:“再走两步,看到前边那块石头没有; 我们坐上面休息一会儿。”
有近在咫尺的目标; 孩子们还是能坚持一下的。等走到了,肖小月还来了精神; 夸张的趴在大石头上喊:“啊呀!总算可以休息啦!”
肖小溪啐她:“才走了多久。”
肖小月指着自己眼下:“看到没有,黑圈圈; 我两晚没睡好,今天能走这么远很厉害啦!”
董馥梅将肖学栋抱到石头上坐着,闻言问道:“晚上不睡觉在干什么?”
肖小月撅着嘴:“哪是我不想睡啊,是根本没法睡。妈,你不知道明敏晚上睡觉和打仗一样,手脚功夫可厉害,要不是我躲得快,我眼睛底下这黑圈圈就不是没睡觉长的,是被她一拳打出来的了!”
董馥梅听她遭遇这么惨挺心疼,摸摸她小脸:“那是遭罪了。”
“她那算什么啊!”肖小萍怨气深深的说:“前天明艾尿床,昨天明茹尿床!我睡两人中间!”
就打算住一晚,董馥梅没给几个大孩子带换洗衣服,肖小萍连续两晚中奖,现在穿的衣服不是她自己的,是她大堂舅家表姐的,两人同龄,衣服也合穿。这衣服穿回去,董馥梅还得找时间给干干净净的送回来。
听肖小萍这么一说,肖小月突然觉得自己睡的还算不错了。肖小溪和肖小月更是庆幸她们睡不好只是因为不习惯床。
她们没注意她们小弟脸色臭的很,肖学兵这个小洁癖也是深受尿床所害,不仅是表兄弟会尿床,就是和他一母同胞的肖学军竟然也尿床了!这家伙还很过分的,尿完床后爬起来躺到他另一边,然后把他推过去了!
他是活生生被臭醒的!然后他就和肖学军打了一架,可是把肖学军压倒后他到底没能下狠手报仇,憋气。
好在,董馥梅有考虑到几个小的会有尿床的情况,所以给他们带了换洗衣服,肖学兵现在才不至于遛鸟。这个爱干净的小家伙是肯定不愿意穿表兄弟们那不知怎么造的满身都是洗不掉的污渍的衣服的。
休息了好一会儿,一家人才继续往前走,没走多久又要休息一会儿,等他们走回家已经是大中午了。
让孩子们回房歇着,董馥梅打起精神到厨房给孩子们做了一餐有安神效果的饭,补充精力虽然能更快让孩子们恢复活力,不过董馥梅认为让孩子们美美的睡上一觉才是更好的选择。
美食本就能抚慰人的心灵,再昏天胡地的睡上一场,一切的疲劳就都远去了。
回来的路上肖小月还念叨不想再去外公外婆家了,等睡醒过来就改成不要在外公外婆家留夜了,嗯,最好也不要留饭。
其他几个小的回到家也就和平常一样到处撒欢的玩,肖小溪和肖小萍是请了假去的,本来就请了一天,结果还多旷了一天。
小伙伴们可羡慕:“你妈妈真好呀,我也想我妈给我请假让我去玩。”
小姐俩悄悄抬高脑袋,她们的妈妈本来就是天下第一好!
同学是羡慕,老师就是操心了。王爱英怕她们跟不上进度,下课还让她们两去老师休息室补课。
“这两天课你们没上,这几天放学留下多学半小时,老师帮你们补上。”王爱英拿出一本本子翻开,上面写了她这两天上课的内容。
肖小溪和肖小萍都是很乖巧的女孩子,自然不会说不好,连续好几天下课都留下来补习。
宋远征看王爱英这么负责,有些不好意思,也将书翻出来,给小姐俩补习。
王爱英有些惊讶,宋远征这人脑子虽然好用,但身体挺懒,没想到还愿意为了孩子增加工作量,真是有些刮目相看了。
不过小姐俩也没麻烦两位老师多久。
会繁体字的人学简体字,比会简体字学繁体字要简单些,小姐俩就学简体字学的不错,即便是落了两天课,她们要补回来还是挺快的。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又不大难,肖小溪都能主动去学三年级的数学题了,一年级的数学题也不至于两天没学就跟不上了。
……
董馥梅答应了要帮小姑打听那位名叫方国庆的事,她可不是光应不做的人,当天傍晚就开始行动了。
她没直接往人身边凑,而是到了村里傍晚最多人纳凉的坪子上,随便找个地坐着。
没多会儿,就有人自动来和她说话:“哟,梅子,你今天怎么出来啦!”
董馥梅没正面回答她的问题,笑着主动透露自己的情况:“昨天我娘家堂兄弟结婚,我回去帮忙了,今天刚回来呢。”
“你堂兄弟结婚啊,那可是喜事,新娘子漂亮不?”果然,人家顺着她的话往下说了。
董馥梅接着道:“漂亮啊,怎么不漂亮,白白净净的,比知青都不差。”
因为知青没做过多少苦活,别的不说,皮肤就比乡下姑娘好上许多,看着就好看几分。再加上季海燕知青那风光的让人津津乐道的嫁妆,更是让将姑娘比喻为知青成为最好的夸奖。
“真的啊,那你兄弟可有福气了。”喜事多半会让人夸一夸,但夸完也容易没话讲。
董馥梅没让场面尴尬,说道:“是有福气,不过最有福气的还是阿根不是,也不是每个知青都能有自行车做嫁妆。”
“这你说的是,我就知道塔下那边也有小伙子和知青好上了,可人知青说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暂时还不想结婚。你说这叫什么事,我塔下那边有亲戚,人和我说,那女知青看着不大正派,就吊着人帮着做农活呢。”这人还知道些八卦,正愁没人说呢,董馥梅提起了话头,她就开心的往下讲。
董馥梅并不想知道别的大队知青的八卦,就将话题扯了回来:“那是人家大队的,我看我们大队几个知青人都不错,没那样办事的。”
那人回忆了一下大队里的知青们,点点头:“是都不错,一个个都清清楚楚的,起码人没乱搞男女关系。”
话都说到这了,董馥梅就问:“这么长时间了,我们队里有人和知青好上没有?”
那人摇头:“唉,没有,都是不争气的。”
话说到这里,董馥梅本认为可以下定论,结果旁边又伸来一个脑袋,似乎还听她们说话说挺久了,那人道:“你们消息怎么这慢,我们队知青是没有和队员好上的,人自己内部乱着呢!”
董馥梅没说话,原本和她聊天的那人就感兴趣的问了:“怎么个乱法?”
“就知青里头年纪最小那个女知青,叫什么小小的那个,她啊——”那人拉了个长音卖了个关子,才压低声音做出说悄悄话的样子说:“和两个男知青都有交往,两男知青偷偷在水头那个山坡后面为她打架呢。”
董馥梅面露惊讶。
另一人追问:“那两男的是谁?”
那人不大擅长记人名,挠了挠头说:“名字我也不大记得住,一个是名字两个字的那个,还有一个叫国庆的。”
“方国庆还有……梁京?”另一人问。
“是这个名。”那人重重点头。
意外听到自己要打听的人的人名,董馥梅心里是真有点惊讶了。还真巧,不用她费工夫多打听了。
只是这事也还得验证一下,不能急着回去说。
要验证也不难,队上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传的可快,三个知青之间真有感情矛盾很快就会被扒出来。
果然没多久,两男知青再次约架,女知青跑去劝架还边劝边哭的事就被人发现了。为了女知青的名声,两男知青就主动担了责,说是他们俩公平追求人家,和人家没关系。
得到这个准确消息后,知青们的爱恨情仇董馥梅完全不关心,找大队长请了假,拿着洗干净的衣服回了娘家一趟,顺便将这个消息告诉她妈,让刘翠翠再想法转告给她小姑。
事实上,两知青为女孩打架这事已经闹出来了,不用董馥梅传达小姑家迟早会听说,她走不走这一趟没什么大用。
只是如果小姑家是先听到的传闻,难免觉得她不尽心,答应的事不做好,甚至因为看好的女婿泡汤了还会迁怒她也不一定。
她提前说了,不管事情会变成怎样,反正她是有尽心帮忙的,谁也不能怪她。
第36章 分家
已经是傍晚时分; 地里没了劳动的身影; 各家烟火袅袅而上,小小的村庄宁静祥和。董馥梅家也不过是这烟火中的一缕; 与旁人也没太大区别。
“梅子!梅子!出事啦!出事啦!”
刘小妹急急的直接跑进董馥梅家厨房,看都没看人家锅里煮的什么; 就要把她往外拉; 董馥梅只来得及喊一声让肖小云帮着把锅里的菜装盘; 然后倒些水到锅里别让锅干烧。
被扯着走不舒坦,董馥梅很快使了个巧劲反客为主反扣住刘小妹的手; 姿势舒服了; 才有心情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你不和你那妯娌处的好吗; 她家现在闹分家呢!”
闻言董馥梅心里一惊,脚下速度也快了; 变成她拉着刘小妹走; 边走边问她:“出了什么事,怎么突然闹分家了?是要怎么个分法?”
刘小妹也不大清楚:“不知道哩,我就是正好遇到小队长去找大队长说肖大山家要分家,要大队长去见证,听了那么一耳朵好像说是他大儿子家要分; 我本来自己要去看的; 走半路想着你虽然和他家断亲了,但和他大儿媳处的好啊; 就去喊你了。”
“谢谢阿姆了。”虽然有用消息不多,不过董馥梅还是先道了谢。
“谢什么呀!我也是要去凑热闹的!”
刘小妹这句是实话; 大队有人要分家,只要不是偷摸分的,一个小队、族甚至大队的都会跑去看。等他们到时,已经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没他们进去的地了。
而且不知道是他们来的速度太慢,还是分家分的够果断,里面分家其实已经分完了,就差族里的长辈写契书给他们签字了。
外面的人挤不进去,就问靠里的人里面是什么情况,消息层层传递,外面的人知道的也不慢。
肖大山家是将他大儿子一家分出去了,让他自己屋里的东西拿走,口粮给了能吃到下一次粮食分配,屋子没分,给了八十块钱做安家费。
然后就是肖大山夫妻俩六十之后肖保荣得给孝敬,每年东西的价值不能少于十块,其他的也没什么了。
他们这把孩子赤条条赶出家门的都有,能分这些东西围观的人都没觉得不错了。不负责赡养老人的子女还想拿什么东西。
董馥梅站在人群外听了这分法也觉得不错。
这些东西要和整个家产比肯定是分亏了,但用这点亏将头上的几座大山搬了对陈宝珠来说还是好事,毕竟她和长辈没处好是板上钉钉的事。
再说八十块钱在他们大队够盖一座三十平的木屋了,夫妻两个带两个男孩尽够住的,粮食也能撑到分粮,之后小日子慢慢过总能过起来。
就是不知道怎么闹到分家这一步。
之前那次宝珠和她奶奶、婆婆是闹得不愉快,也有和董馥梅说过要是能分家就好这样的话。重点是,肖保荣怎么肯?
并没有让董馥梅疑惑太久,等契书写定,肖国忠和肖家几个族老就高声宣布了从此肖大山与肖保荣分为两家,然后从里面让围观的人群散开。
有大队长发话,队员都很给面,人群就像风吹刘海一般很快变成了大中分,里面的人也得以走出来。
董馥梅在人群里显眼的很,送大队长等人出来的肖大山家人都看到了她。
赵佩佩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田二妞心虚的转过头和人说话当没看到她,肖大山愣了一下对她点了点头权做打了招呼。
肖保荣或许是因为陈宝珠的原因对她态度不算坏,还扯着嘴角露了个笑。肖保耀、钱俊喜夫妻目光就复杂的很,当初董馥梅和他们家断亲可是在他们的喜宴上。
只有陈宝珠见到她开心的很,露出了个大笑脸来,也不怕被人说闲话,直接过来拉着董馥梅的胳膊说:“你怎么愿意过来了?”
陈宝珠实在不是会做面子的人,肖保荣可是大儿子,现在被分家分出去,多少人暗地里嘀咕是被她吹了枕头风变得不孝顺呢。现在见到和他们家断亲的董馥梅,陈宝珠这么热络也一下成了这个猜想的佐证,顺带的,也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董馥梅在里面搅风搅雨。
其实这些人没猜错,肖大山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里面是有董馥梅的手笔在,陈宝珠也确实吹枕头风了,还是董馥梅提点的。
但董馥梅怎么可能将这个事认下。不管别人心里怎么觉得,她都要做到让人没法理直气壮的在她面前说瞎话的。
这时候她就满目担忧的说:“小妹阿姆和我讲你家要分家,我就和她一起过来了。好好的怎么就闹分家了?之前不还说你是长媳以后要赡养父母的吗?”
这句话传达出了董馥梅之前并不知道肖家要分家的消息,而且陈宝珠也一直认为她是要负责赡养老人的信息。
那么问题就来了,好好的怎么突然肖保荣这房就被分出去了呢?里面是不是还有内幕?
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陈宝珠说话,陈宝珠也没想太多,董馥梅问了她就道:“之前我也没想分家,哪知道话赶话就分家了呢。”
她就是个会说的,没等人问就将傍晚时候发生的事说了:“今天我煮饭的时候不小心多倒了点米,妈就骂我败家啥的。你不是和我说别和妈吵架,免得越吵越凶让保荣夹在中间不好做吗,我就没说话。然后保荣回来了,见到就说‘说两句就行了,下工回来肚子饿等吃饭呢’,然后妈就说保荣白眼狼,向着我,骂的更凶了……”
陈宝珠记性还不错,通过语言和肢体很快将之前发生的事还原了十之七、八。
董馥梅在陈宝珠这边从来教的都不是让她和她婆婆什么的吵架,而是叫她手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言语上忍和让,不行就闭嘴当没听见。
赵佩佩和田二妞都不是好性的,并不会因为她不还嘴就不骂人了。家里天天吵架都是她们的声音,男人们下工回来听着不觉得烦才怪!
然后陈宝珠偶尔在房里和肖保荣撒撒娇、诉诉苦什么的,这心慢慢就会偏的。多少在他奶奶和妈骂人的时候他会回护一下。不用多,只要有那么一两句就行。
这一回护,赵佩佩和田二妞可不就得觉得肖保荣和她们已经离了心,只向着婆娘。
不过各家这样的小矛盾、小心计多了去了,董馥梅确实也没想到他们能闹到分家的地步。
本来只是肖保荣嘴上话赶话说到‘要这么嫌弃,干脆把我们分出去单过算了!’,这时候一般人家也就哭一哭、闹一闹,怎么也不可能当真。偏肖大山突然出声说了句‘这样也好’将分家的气话弄成真的了。
听陈宝珠说到分家是肖大山一锤定音的,董馥梅倒是懂了,里面怕是还有她一份功。
之前她和肖家断亲的时候为了让陈宝珠站到大义上来压下她和长辈动手的事实,她出门时就时不时做出个黯然神伤的模样。
别人问她她也不说人坏话,只独自落寞便可,自然而然的人家就会说出赵佩佩和田二妞人品不行搞得亲戚都没得做如是这般的话来。
肖大山是个爱面子的人,董馥梅带孩子和他家断亲就够丢脸了,出门还总听到人家说他娘和妻子不好云云,心里肯定更是觉得丢面,对两人不可能没意见。
不过他也孬,没跟妈和妻子撒气。
这要是之后没什么事,这气也能慢慢散去,偏那俩就不是能没事的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谁听着不烦?
烦着烦着心里那股气不但没消反而越积越多了。
今天肖保荣气急了说到分家,肖大山突然觉得这也是个办法。赵佩佩和田二妞针对的就是陈宝珠,要是陈宝珠不和她们一家了,是不是家里就不会吵了?
怀着分家求清净的心思,也是为心里的气找了个出气口,肖大山干脆的将分家的事坐实了,说分家立刻就拜托邻居找了不能随便请的大队长和族老来,赵佩佩和田二妞就是有意见,在族老面前也不好使。
这一举动,堪称是快刀斩乱麻。
至于效果好不好,会不会和他想要的一样?
董馥梅敢笃定的说不会。
被烦的脑子成浆糊的肖大山怕是忘了在陈宝珠成为赵佩佩和田二妞的共同敌人前家里也没怎么清净过,只是之前没有外部压力,天天上工不待家的肖大山感受不深而已。
陈宝珠将分家前因后果说完,董馥梅就放下了心。
虽说分家起因是她,但先找麻烦的是田二妞,提出分家的是肖保荣,决定分家的是肖大山。
别人就算光凭一张嘴说是她不好搞得家里分了,陈宝珠也能理直气壮的反驳回去,这也就够了。
董馥梅这倒是想多了,真要有人在陈宝珠面前说闲话,陈宝珠最大的可能不是有理有据的反驳,而是直接上去手撕。
肖家分家第二天,董馥梅家坡上不远处的一块小空地被清理出来要盖房子。不用说,盖房子的正是陈宝珠家,能和好朋友做邻居,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