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NPC在六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饭补充的精神在游戏中消耗了不少,而且孩子睡眠质量好,闭上眼不久都睡了过去。董馥梅没急着收拾自己,想了想,去仓库拿了把锤子就去把还锁着的公婆房间以及那间没去过的房间的锁都敲了。
  董馥梅觉得以婆婆的秉性是一定会藏钱的,她现在养孩子需要钱,必须得将婆婆藏的钱找出来。
  婆婆积威甚重,就是她去了,杨朵朵也没敢将她房间的锁敲了。董馥梅进来,房间还维持着十来天前主人出事前的模样。公婆屋子里没多少东西,一张木头架子的床,两个装着被褥、衣服的大木箱子。还有一张长方形带两个抽屉的桌子以及一把椅子。抽屉虽然有锁,但是没上,里面一个放着针头线脑,一个放着袜子鞋垫,箱子虽然又厚又重但也没有隔层。
  董馥梅摸了摸枕头、被褥,也没摸到东西。她又到另一间屋里看,这间屋子地上铺着厚厚的毛毯,人用力踩都没声,墙也封的密密的,隔音效果非常好,被这样严阵以待的是几个大家伙——两个大缸还有手工纺线和织布的机器。
  董馥梅有些惊讶,记忆里完全没有婆婆是个手艺人的信息。
  这里的商业把控很严,但是还是允许农民赚点额外花用的。
  除共有猪外每家每户都可以养不超过两头的大猪,母猪要是生了仔养一小段时间就将大部分小猪拉到粮食收购站去,顶多留下两头。年底大猪出栏,杀猪得先报告,杀了猪还是卖给收购站,一斤生肉四、五毛,一头大约百来块钱。收购站除了给钱外还会按猪重1%的比例给当年的肉票,农民再拿肉票买肉回来。
  鸡鸭鹅也可以养,蛋也能卖给收购站添点进项,就是家禽类总数一家不能超过六只。这个倒是自家随时能宰了吃。
  除了养家畜外,手艺人也可以在和大队的政治指导员打了报告后,在农闲时做点别的,木匠、篾匠、泥瓦匠、裁缝、卖爆米花……只要是卖力气或者只是自家小额生产没用公家的东西的都行。纺线、织布自然也包括其中。
  他们市公社以上级别的供销社有收购部门,除入口的食物外农民有东西要买都可以去这里。收线一斤是一分钱,最厉害的一个月能赚到二十四块钱。土粗布收购价一尺四布幅的一尺一毛钱,土细布每尺加五分,像婆婆这样自己纺线再织成布的天天都做一个月十五匹总是有的,就能有六十块钱,要是手艺好的一个月都能拿上百元。
  婆婆这架织布机还不错,就是把婆婆当成手最笨的,除去棉花的本钱,再扣去一半时间姑且当她没做布,她每个月最少也能赚二十五元。
  所以说有一门手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得特别难。
  这些东西证明了婆婆有钱,可是她却找不到。董馥梅想着也许是给公公治病的时候婆婆把钱都带走了吧,现在不知是给人捡去还是埋葬山间了。不过这也不要紧,有了纺车和织布机她自己就能赚钱了,论纺织她可也是宗师级的。
  这也就是现在的董馥梅了,她并不觉得婆婆偷偷做布不将钱拿出来和她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要是记忆里的那个看到这些心里不知道会有多难受,婆婆将她有织布机会织布的事瞒的严严实实的,明明每月有至少二十五的进项,家里依旧过得难不说,就是她不肯拿钱出来吧,那拿块布做新衣裳呢?家里的媳妇、孩子都没穿过新衣裳,就说她最宠的几个孙子都没有,这就很过分了。
  房间里还有一块宽幅四尺二,长一丈多素色的布和剩余的线。记忆里自留地里好像没有种棉花,婆婆织布的原料也不知哪来的。记忆里的董馥梅先头生的都是闺女,婆婆看她不顺眼的很,每天指挥她忙得团团转,晚上累的倒头就睡,婆婆每天在做什么她还真不清楚。
  董馥梅将布取了出来,这布织的糙,颜色也太不讲究,她不大看得上。不过这个身份的家太穷,她怕是讲究不起,好在棉布可以做棉布包,也不是完全没用。
  董馥梅去婆婆房间拿了剪刀来,剪下一块巴掌的大的布,又回到婆婆房间点了蜡烛,拿针线在布上绣起阵纹来,待绣成再三两下将布缝成一个小袋子,董馥梅站起身拿起椅子往敞开的小袋子口放。神奇的事发生了,在靠近小袋子口时椅子瞬间缩小成功的放了进去。董馥梅又将手往口袋里放抓着椅子腿将椅子拿了出来。
  “成了。”董馥梅有点开心,记忆里没有包裹这样的东西存在,她还认为这个‘游戏’不存在包裹的概念呢,还好她做的棉布包成功了,没有包裹该多不方便啊。
  棉布包是那个游戏最低等的包裹,格子只有三十格,同类物品最高上限叠加99,现在手边没有更好的材料,董馥梅只能凑合。
  她本想再给孩子们也都做一个,又突然想起大队长让她明天开始去地里上工。抬头看向窗外见天色不早,便暂时将给孩子做包裹的打算放下。
  她放下针线将东西归置好下了楼去,楼梯口那里突然蹿出个人来抱住她的腰,把她吓了一跳。低头一看,竟然是肖小溪:“你怎么没睡?”
  肖小溪哑着嗓子说:“我起来尿尿妈妈房间没人。”
  这时候的厕所都是建在房子外面的,晚上要上厕所开关门不方便不说黑灯瞎火的也怕掉粪坑里,所以房间门后一般会放尿桶。
  肖小溪已经七岁了,有了点羞耻心,不愿意在弟弟面前尿尿,就会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去上。那个房间的尿桶旁边有大柜子挡着,没有走到面前是看不见的。
  肖小溪紧紧抱着董馥梅,今天晚上起夜她习惯性的从小门去爸妈房间,结果没看见妈妈。她吓坏了,没穿鞋就跑了出来,差点认为妈妈也像婶婶一样走了。好在跑到院子里看见二楼有光,她才没有跑出去。
  她哭过了,不想给董馥梅看到,就没上去,蹲守在楼梯口,直到董馥梅下来了她才真的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妈妈没走,妈妈没有不要他们。
  董馥梅其实不大理解孩子们的心慌,她只认为是孩子看见没大人害怕了,一下一下的抚摸着大女儿的脑袋,柔声道:“不怕不怕啊,妈妈在呢。”
  “嗯。”肖小溪将头埋在她腰间闷闷的应,手抱得紧紧的,不愿松开。
  又安抚了好一会儿,见女儿还是不愿意放手,董馥梅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数据分析再分析,最后犹豫的问:“今晚小溪和妈妈一起睡吗?”
  肖小溪偷偷红了脸,这么大了还撒娇要和妈妈睡太羞羞脸了,可是她嘴比脑快,欢快的应了声:“好!”
  女儿同意了她的建议,董馥梅松了口气,还暗自欣喜自己有带孩子的天分,一把将松开手的女儿抱起,见她没穿鞋也没说她,厨房后锅里还有温水,给她擦了脚送到房间,然后自己也去洗漱了再一起窝近被窝里。
  肖小溪身上没什么肉,但小孩子特有的娇软让她还是很好抱。她睡觉又乖,董馥梅抱着她就想抱着个大大的布娃娃,别提睡得有多舒服了,第二天早上村里撞了起床钟她都不想起。
  作者有话要说: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震惊!一女子穿越有了七个娃,她竟然做出了这种事……


第4章 养猪
  双手举起从里到外拉伸出去,略有些宽松的上衣微微带起贴向身躯露出玲珑有致的曲线,头微微抬起目视前方,嘴角向两边上扬,又是以美好姿态迎接新的一天。
  夏天起床钟是五点响,离上工集合时间只有一小时,但这一点都不妨碍董馥梅完成她的起床仪式。慵懒的从床上下来,慢条斯理的挑出适合下地的衣服,嫌弃衣服没有美感三分钟。去厨房生火将昨晚揉好发酵的面团上锅一蒸,再去洗漱个十分钟的。
  收拾好了自己,董馥梅才去叫孩子们起床。她第一天上工,不放心孩子在家里,决定带着一起去。
  孩子们起床乱着呢,等收拾好已经过了半个小时,馒头刚好可以吃了。董馥梅用一分钟炒了点糟菜,配着大白馒头孩子们都吃得很开心。
  吃完了早饭收拾收拾东西锁个门,时间就过了五十八分钟,剩下两分钟刚好董馥梅从家门口下坡走到大队部,也就是集合点。如果有人掐表,可以发现她到的时间只比六点提前一秒。
  不是谁都是准时的,但是到了六点集合种敲响,各队的小队长就会拿着本子点名顺便分配任务。如果有特殊要求这时候就可以提了,等一切商量好大概就到了六点四十左右,这时候要是人还没来就会被记今天不上工。要是后头来了得去找小队长补记,改成迟到,迟到会被扣一定的工分。
  如果一个壮劳力(18…60岁成年男性)一个月上工时间不满28天则会被登记落后,分粮时不仅可能倒贴钱还要被通报批评,连续三次通报批评上报公社,开大会进行全公社进行批评,如果还不改?那可就惨了,得送去劳动改造。所以就算再懒的懒汉哪怕不做工也会来地里混工时,俗称磨洋工。
  等每个人接收好任务到地里大概是七点,天也大亮了,刚好开始劳动。
  他们队的小队长是最后一个给董馥梅分配的任务,昨晚经过紧急讨论,他们觉得肖大河家的这个情况还是要予以支援的。可让媳妇下地实在是不像样,好在村里还有几个轻活原本也是安排家庭困难的妇女来做,现在这情况,没有谁家比他们家还困难了。
  于是,董馥梅获得了养猪的活计。
  养猪比较轻松,每天固定有7个工分,是女性平常能拿的最高工分。这7个工分想养这么多孩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想想就算是每天下地拿一个工好了,照样还是养不起这些孩子,多点空闲时间方便搞副业,董馥梅就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
  董馥梅带着一长串小挂件往他们小队的猪圈去,后头的村人看她走了,忍不住叹息起来。
  村里人不管有没下地,这会儿基本都起了,好些妇人也看到这一幕,一位下垂三角眼从面相上看似乎有些刻薄的大妈叹道:“孩子都还这么小,梅子以后的日子难过喽。”
  这竟是个好心的。再一看可不就是昨日腿脚利索奔出去喊人的那位。
  “怪可怜的。”马上就有人接了三角眼大妈的话。
  “要我说还是保森婆娘不是人,拿了钱跑了就算了,两个孩子也不要了扔给保林婆娘养。”旁边的人都和长了顺风耳似的,立刻加入进来。
  “都是杨家的不会教姑娘,我早就说他们那沟子村里没一个好东西,歹竹能出什么好笋子?那时候我就劝兰花不要娶沟子村的媳妇她就是不听,还说媒姑说那姑娘勤快,媒姑说的话能信嘛!这不,她前脚去,后脚那个就守不住了,哎哟!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哦哟,你这么说我就觉得是这样,我三姨前头还想给我家老二说沟子村的姑娘呢,还好老二自己偷偷去看了,回来说长得那叫一个不能见人哦!”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
  大妈们的话题越聊越远已经与董馥梅家无关了,只是在这小村子里她家发生的事会是好长一段时间的谈资,就是时间过去许久也会时不时拿出来溜溜。
  前几年日子困难,村里没有几户人家会自己养猪,就是任务猪都只能勉强养到达标就赶紧送去收购站。今年年景好了,不仅有人家在开春自己也抓了猪,小队里的猪也养得胖嘟嘟的。
  董馥梅所在的第七小队共有三十户人家,任务猪数目便是十五头,但猪栏里有猪十八头,十六头公的,两头母的。
  公猪包括了十五头任务猪和一头幸福猪,任务猪不必说,幸福猪也就是冬至时小队里能自主宰杀、小队队员能用工分去换肉的猪。
  两头母猪是要下崽的,要是母猪下崽数够,就不用每年去买猪仔,省了一只猪仔的二十多元钱,每家都能多分七毛钱。
  这十八头猪要是没伺候好,整个小队都要遭殃,所以任务其实挺重的。
  董馥梅到了猪圈下意识就蹙起了两道弯眉。无他,这猪圈味太重了些。小队没有固定的猪倌,喂食还算精细,卫生就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意的了。
  没奈何,董馥梅先去煮了猪食喂了猪。她的厨艺在煮猪食时也一样适用,再加上经她手的东西都有加成,那些猪抢食抢的厉害,一点没有天热打蔫吃不下的情况,还是董馥梅用畜牧技能强制下了命令不许打架才没乱起来。
  让几个小的去旁边玩,姐姐带着点弟弟后,董馥梅就卷起袖子去扫空栏了。
  现在天气热,打扫完没多会猪栏晾干了,指挥着猪们乖乖的换了猪栏又命令他们定点上厕所别把她打扫好的猪栏再弄脏才去清理空出来的猪栏。
  轮换着将所有猪栏都清干净半天就过去了,又煮了一次食将猪喂了,还煮了热水放凉,才带着孩子们回家做自己吃的东西。
  吃过午饭董馥梅要去将差不多放凉的水倒水槽去。
  猪圈不用一直守着人,也就是去倒个水的功夫,董馥梅没想带着孩子一起去,可孩子们不答应,两个最小的抱着她的腿让她带着走,双胞胎中的妹妹肖小月扯住她一边手还招呼她同胞姐妹肖小云扯她另一只。
  “妈,只是去喂水是不是?我去就好了。”
  肖小溪懂事多了,知道舍不得她妈累不是抱着拖后腿而是要将活给分担了。
  “阿姆,我、我能帮忙吗?”自从妈跑了,肖小萍也黏董馥梅的紧,也很听她的话。早上董馥梅让姐姐看弟弟,结果她就只顾看肖学军和肖学兵,她亲弟弟肖学栋差点摔了她都顾不上,还好有肖小月眼疾手快扯着了,肖学栋才没摔了个大马趴。
  董馥梅低头看着这些甜蜜的负担,心里有点暖:“有的是用得着你们的地方,你们在家等会,我去猪栏看看很快回来,然后一起去后山。”
  “要去做什么?”肖小月好奇。
  董馥梅捏了捏她的脸:“去了就知道了。”
  她的几个孩子对妈妈还是挺有信任度的,她这么说就松了手让她出门去。肖小萍有点紧张,肖小月叫她玩她都不玩,就守在门口看着董馥梅远去又想要等她回来。
  大中午的,大伙儿都下工回家休息了,董馥梅走在路上也没遇到半个人。不过等她走到猪圈那,竟看到那里有个人,拿着桶往猪栏里倒东西。
  董馥梅快走两步看清了那人的脸,是丈夫大伯家的媳妇陈宝珠,两人同年,还是同一年嫁到肖家来的,设定中关系很好。
  于是董馥梅微抿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走上前去:“你怎么来这了?”
  陈宝珠见董馥梅来了,放下桶回头,也笑:“这不想着今个儿是你喂猪吗,家里有点泔水又没养猪,顺手煮了就给拿过来了。不过不知道是你前头喂饱了还是天热,这猪都不怎么吃。”
  她说的轻便,其实煮猪食可麻烦了,泔水味道重,煮了还得洗半天。再说泔水是剩不下的,养猪的人求着要呢。人家这是好意,怕她猪喂的不肥被人说嘴特地来喂的。
  董馥梅也领了她的好意:“我之前煮了几大锅,该是吃饱了。还是要谢你,日头这么大还过来帮忙。”
  “我们什么关系你还和我说谢?”陈宝珠牙酸,忙挥着手:“再说这种外道话,我要生气了啊!”
  “行,不说。我晾了水,你来帮我一起倒水槽里。”
  “诶!这就对了!”董馥梅不客气了,陈宝珠倒自在了。主动拿了水桶水瓢去锅里舀水:“我跟你说,我刚来看到猪栏这么干净都惊了,你这也打扫的太仔细了,猪粪都给扫一堆去,下午他们来挑猪粪的可方便了。”
  说着她降低了音调凑到董馥梅耳边:“我这话就和你说,差不多得了,没必要太费力气,这猪怎么养也就那两、三百斤,达标就行,别把自己累坏了。”
  董馥梅好笑道:“我知道,这不是受不了那味嘛,也就第一天这么仔细,都弄好了以后随便理理就行了。”
  “这样说也是,这养猪就是臭的慌,你这样弄有个下脚的地方挺好。”
  作者有话要说:  震惊!某村一女子养猪十八只,竟对猪做出这种事!连母猪都不放过……


第5章 卖布
  听董馥梅这么说,陈宝珠就点点头,转头说起别人来:“就前头桥边那家那个三媳妇,前两年就是她负责养猪的,现在他家好过了许多,也用不着她出来做活补贴了。昨晚上就去她家说了这事,结果一大早她还跑去看分工,看完脸都气歪了。”
  “嚯,你早上没来洗衣服都没看到!她洗衣服的时候嘴翘到天上去,还一直唧唧歪歪说你家都没养过猪怕你养不好猪什么的,真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前两年那猪养的瘦巴巴的和狗似的,还一副猪离不开的样子呢!”
  “我说就该叫她来看看这干净的地臊臊她的脸面。她在这弄的挑猪粪的来每次都踩一脚走,多浪费呢。还是新媳妇呢,做事都不仔细。”
  前边还叫董馥梅不要太费力气,后边就改说人家做事不仔细了,前后嘴的话意思完全不同,董馥梅听了也只能笑,不好应。
  给猪喂了水,董馥梅也没多待,和陈宝珠告别了就往家去。
  老远的肖小萍就跑出来接,跑到面前了叫了声“阿姆”就乖乖跟在后面。董馥梅主动牵起她的手往家里走,她惊喜的眼睛都亮了,脸上笑容可甜。
  孩子都在院子里玩,肖小萍跑出去他们都看到了,等董馥梅进了家门,他们都没在玩游戏,一个个就和看到主人回家的小狗狗似的亲亲密密的凑过来问待会儿要做什么去。
  董馥梅去楼上拿了筐子和小锄头,锄头是不够分的,只有她和肖小溪拿着,肖小萍、肖小月、肖小月三个背着小筐,肖学栋背着更小的篓子,肖学军、肖学兵还太小就拿了个轻飘飘的布袋子给他俩。
  从里面锁了门,一家子就拿了梯子从厨房往后山爬上去。
  董馥梅是想要找能织布的材料。她不知道婆婆的棉花打哪来的,她也弄不到,麻布又太糙比棉布更卖不上价。好在她从记忆里细细一找,发现后山有一种蔓草,他们这都当是没什么用的野草,但其实这种草是一种很好的织布原料,织出的夏布轻薄透气,比蚕丝也不差。
  这蔓草后山不多,董馥梅打算是挖点来种到院子里,用种植术催生,不用每天去山上找。她没指望孩子帮忙,夏日野果多,她挖草的时候就叫他们在附近采些野果子。没想等回去了一看,肖小溪、肖小萍和肖小云挖的大都是野菜,只有肖小月一个装的都是小小的红果子。至于那三个小的?摘到果子就往嘴里送了,篓子、袋子里就几朵野花野草,还闹呵呵的要分给董馥梅和几个姐姐。
  肖小月一看,姐妹几个竟然就自己没给家里添道菜,不禁抱怨姐姐们不讲义气,挖野菜也不和她说。可那三个根本就没商量过,见其他姐妹也和自己一样做了比她还惊讶呢。
  董馥梅挨个揉揉脑袋,都是好孩子呢。
  夸完一遍,董馥梅让肖小溪带着弟弟妹妹们将野菜、果子都洗了,她自己还得再去给猪们煮一餐。
  她这回去煮猪食又遇到人了,还是负责挑猪粪的,看到她,那人对她比了个大拇指,夸她做的好,猪粪都堆着要挑粪太方便了,他们施肥效率高,今年肯定收成好云云。
  晚上猪容易饿,董馥梅不打算大晚上再出来给猪弄夜宵,这顿就准备的比较多,还放了好些生料。
  好巧不巧的,就被中午陈宝珠说的那个讲她不会养猪的女人的老公看见了,晚上回去他就和他老婆说到这个,那女人听了直撇嘴,嚷道:“就说她不会养猪,煮一下能懒死她!不煮猪怎么能吃多!怎么长肉!要是今年猪不够肥都让她去赔!”
  “她也不是没煮,也煮了几锅的。”
  那女人老公说了,可她不听:“煮猪食的柴火都是大家挑的,又不是用她家的,煮都煮了还偷工减料的!就是懒的!你看吧!今天她会有一些不煮,慢慢她就都不煮了!下午我遇到你那兄弟,他不今天去挑粪嘛,竟然还跟我说那女人收拾的猪栏好!我就看她好!看她把猪肉都养成骨头你们还说不说她好了!”
  那人不单是自己在家里说,出去逢人就说董馥梅懒得很,猪肯定养不好之类的话,好些人心里就不得劲了。就算董馥梅确实难,就算这工作她没做也轮不到他们来做,他们也不希望看到懒婆娘不干活白白拿工分啊。
  陈宝珠看她们那样就骂:“梅子猪栏收拾的比你们脸都干净!她会懒?她会懒我就把猪粪都给吃了!”
  等董馥梅从来她这说话的丈夫奶奶、大伯母那里听到陈宝珠为了力挺自己下的赌注时表情那是相当复杂。其实她挺懒的,真的。
  不过为了好姐妹,她会好好将猪养的肥肥的,绝对不让她去吃猪粪。
  就董馥梅自己而言,猪不是越肥越好,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才是上佳。但谁让‘设定’里猪就是越肥越好呢。她记忆里年景好的时候他们这里的猪能有三百斤来斤,会养猪的养到四百斤的也不少。58年那会儿还出了个623斤的猪王,有人那么高。整个公社的人都跑去参观了呢。那么为了给好姐妹长脸,她决定这栏猪她得要养到五百斤以上。
  其实这猪品种在那里,本身就是能有五、六百斤肉的猪,只是这时候人都穷着呢,怎么可能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