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妇NPC在六零-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切; 没人看着吗?有的。
没人想阻止吗?有的。
但当大部分人都想要做到一件事的时候; 阻止是没有用的。
不过因为不属于被批准的地方,心里想法的改变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声张。
……
1980年10月份,周学军退伍转业回到了家乡。
当了三年兵,周学兵走路都带风。
他回了家邻居们都跑来看; 不少女孩子看到他后红了脸颊。
将看热闹的人都打发走,董馥梅才有时间好好和他说说话。
“怎么这么快就退伍了?你不说要和阿兵共进退?”
“我和他怎么比!他可是要立志当将军,这辈子就打算在军队里混了。军队里规矩多,我都不敢相信我竟然安安分分待了三年!”周学军坐在椅子上的时候身板下意识还是挺得直直的; 好一会儿反应过来自己已经退伍了才放松了一些。
“阿军想当将军?你信里不是说他想当兵王吗?”
“兵王当不了一辈子啊,晋升着晋升着不就成将军了吗?”周学军嬉皮笑脸的说。
他这也不是瞎说,周学兵真的是很适应军队里的气氛、规矩,真的有想要在军队里呆一辈子的意思。
他们进去第一年国家没什么大战争,小摩擦轮不到他们这些新兵蛋子上,第二年南越侵犯华国边境,双方展开了战争,他们都上了战场。
那次上战场之前,他们给家里都写了信,还都撒了谎,说是没轮到他们新兵上战场,其实他们都去了。
好在后来也平安回来了。
一是他们身体素质还有各项能力好,二是他们身上有董馥梅给的空间作弊器在,在战争中,两人都立了不少功劳。
这次的战打了一年,今年5、6月份他们所属的部队才分别撤回。
说实话,经过这一次战争周学兵有点怂了,炸·弹在身边炸开还能说声刺激,日夜相处的战友身体里流出来止不住的血才叫人胆战心惊。
周学兵自认自己心理素质可能还是不大行,到底还是选择了退伍转业。
他提出退伍申请的时候,长官有试图挽留他。毕竟他能力确实好,脑子也灵活,那个长官本来还有将他往指挥官方向培养的意思,都想着要推荐他去军校进修了。
可是最后长官还是尊重了周学兵的自己的意见。
周学兵身上有实打实的军功,他又会说话会交朋友,退伍前就定了转业的单位,是到阳升公社的警察所当副所长,一个月能有90元的工资,这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阳升公社就是塔尖大队所在的公社。
周学兵叭叭叭一通说,除了上过战场的事,其他的都没瞒着,包括他只能在家里呆两天就得去单位报道。
这些年孩子们匆匆来匆匆走的董馥梅都已经习惯了,闻言也没太多的不舍,只让他这两天好好休息。
在军队出来,周学兵的感觉就一个字——闲!
不要训练的日子真的太闲了,他也就回家第一天睡了个饱,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爬了起来自己练自己。
“去军队锻炼锻炼也挺好的,起码精神头就不一样了。”董馥梅和周显义这么说。
……
又是一年夏,周学栋毕业了,学校分配了对口的工作。
周小云、周小月、周小萍三人都接着往上考了研究生,之后根据需要说不定还会再往上考。
但是李志高大学毕业后就不打算往上念了,沈谷凤找到董馥梅,建议道:“咱们是不是让他们俩先结婚?”
当年说好的是等到结婚年龄再说结婚的事,但后面双双考上大学,忙着学业都来不及,谁还有空管结婚,现在算一算,周小云虚岁23,李志高虚岁24,在城里还好,是差不多可以结婚的年纪,在乡下都是没有要的老姑婆老光棍了。
周小溪还比周小云大两岁,这几年,刘翠翠没少和董馥梅提要给外孙女找对象的事,就是罗秋菊也说过几句。
一直觉得不急不急看他们自己的董馥梅,这会儿被亲家找上门来,也不自觉有了点催婚的心思。
她倒没直接答应沈谷凤,只说,会写信给周小云说,问问看她的意见,今年暑假周小云写信来说她要跟着导师做研究,怕是没时间回来。
董馥梅也让沈谷凤问问她儿子怎么看,最好还是两个小的自己商量一下。要是行的话,今年寒假回来一趟就能把事办了。
沈谷凤觉得这样行,回去和已经毕业回城的李志高一说,李志高没写信,请了假第二天就买了火车票去了京都。
半个月后,董馥梅收到周小云的准信,今年寒假她会回来结婚。
结完婚周小云会回京都念书,李志高也会申请到京都参与工作。
周小云的婚事一定,董馥梅没忍住给在外头的其他孩子都写了封信,是告知喜讯,也是催一催让他们找对象。
然后她就收到了周小溪那封写着,谈了、分手了,暂时不想找想好好忙工作的回信。
信里对那段感情周小溪没有过多描述,她着重讲的是她今年过年将要去京都参与舞蹈演出的事,到时候可能会有许多国家领导看到她的表演,她有些紧张……
周小溪不想提,董馥梅也没追问,回信里很配合的劝慰了她表演放轻松。
但在信外,董馥梅暴躁了,想到在她没看到的地方周小溪被一个男人骗了她就生气,气到炒菜把糖当成了盐!
……
82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认……
83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农民拥有了自己可分配的土地……
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85年,国家进一步开辟经济特区,也就是这一年,周学军辞职了。
那可是月工资90元的工资,说辞就辞了!周显义、董馥梅还没有什么表示,大队里的亲戚倒先炸了。也不止是亲戚,应该说整个公社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想不明白他怎么会辞职。
周学军辞职后就回了家,他和周显义、董馥梅面对面坐着,周学军有些紧张的咽了咽口水:“爸妈,你们相信我,我做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过的!你们别看一个月90块钱好像挺多似的,这点钱在夏城那边根本就不是个数!就是刚开放的省城那边90块钱也都是小钱!”
“你想去夏城?”董馥梅不耐烦和他绕圈子,直接问。
周学军点了点头,小心的觑着她的脸色。
“哦,那你去吧。”董馥梅淡定道。
“妈你不反对?!”周学军超惊喜。
“梅子?!”周显义超惊讶。
“想去就去呗。”董馥梅笑着说:“你这年纪想做什么就去做,想看什么风景就去看,赚不赚到钱不重要,你不后悔就行。”
“不后悔!我绝不后悔!”周学军快乐的大声喊。
周显义还有些转不过弯来,不明白董馥梅怎么就同意了他这么离谱的想法。
对此,董馥梅道:“你当年要是不进城务工,你觉得我们还会有今天吗?”
那当然是不会的,如果没有走出那一步,他现在只会蜗居在村子里,甚至他也没有办法、没有资格娶到董馥梅,没有城里人的身份,他根本没办法在村里护好董馥梅。
周显义眼前的迷雾霎时散开:“我懂了。”
当时他能做出那么大胆的决定,现在他怎么能去拦着儿子做出属于他的大胆的决定呢。
不过……
本性大胆的周显义突然道:“梅子,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去夏城……”
董馥梅惊讶的看着他,周显义讪讪的收了声,过会儿又小心翼翼的问:“……你觉得不好吗?”
董馥梅摇摇头:“挺好的,不过我觉得可以再等等。”
“等什么?”周显义愣了下,最难的难道不是做个放弃工作到个陌生城市去发展的决定吗?这个决定做完了还有什么难处吗?
“等……”董馥梅拉长音吊了吊周显义的胃口:“等合法,等上面将我们这里也开放了。”
董馥梅敢放周学军去闯那是因为她可以在后面当后盾,现在一切未明朗,她这个后盾不能先下场,还得在耐心的等一等。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她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周显义似懂非懂,不过他习惯了尊重董馥梅的意见,便也点头应了再等上一等,等那个或许很慢又或许很快就会到达的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 嗷嗷,还有一两章正文就能完结啦~然后还会有几章交代后事的番外,估计一星期搞定~
第151章 一家
“过去的一年是奋斗的一年!是喜庆的一年……”
19寸的大屁股方形彩电里新年晚会的主持人正热情饱满的念着新年祝词; 电视机外周学军也手舞足蹈的说的热闹。
“我这出去才多久?半年!就搬回来了一架大彩电!这可是彩电,我们这条街几家人有?就是黑白的也才两家呢!你们没出去都不知道钱有多好赚……”
早些年女儿们陆陆续续已经结了婚,或是因为工作忙; 或是因为商量好要在夫家过年都没回来,周学兵又在部队里,大过年的,在家里的也就董馥梅夫妇、周学栋、周学军、周学新和周小枫在。
周学新和周小枫现在还在上学; 翻年也准备考大学了; 虽然被周学军说得一脸向往; 但也没特别的表示。
在农科院工作算顺利但也就只是顺利的周学栋则被鼓捣的蠢蠢欲动,很想和弟弟一样也辞职出去闯一闯。
“这钱真有那么好赚?”
“我还能骗你!”看周学栋心动了; 周学军更来劲了,拉过凳子凑近他将这半年他的见闻都夸张的说了出来。
别说周学军了; 周显义听了都频频看向董馥梅,期待她能松口让他也到夏城去见识见识‘世界的繁华’。
董馥梅也不是不心动的; 眼见着红荷县也出现了许多个体户; 上头也没出现什么变化,报纸上也一直鼓励个体户发展。年后,董馥梅便对周显义松了口。
周显义辞职这事比周学军辞职带来的震动还要大。
毕竟周学军到底是个年轻人,一时冲动做些事人们也更能理解。周显义这些年摸爬滚打的好不容易成了一级工; 还是司机这样一个体面受欢迎的职业,都45的人了还学人小年轻去从头闯荡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刘翠翠和罗秋菊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连番往他们家跑,希望他们改改主意。
可他们一家人不说意志坚不坚定,行动力是真的强; 职已经辞完了不说,要去夏城发展需要办的一些证件也都办完了……
二月末周显义、周学栋、周学军就坐上了去夏城的火车,这时候亲朋好友们才发现在他们为周显义辞职而震惊的时候,周学栋也悄默声的辞了职。
人们都说他们一家人疯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本来董馥梅也想跟着去的,但今年周学新、周小枫要高考的,算是个关键期,她就没走,等八月份他们去上大学了,她就到夏城和丈夫孩子汇合。
周学新、周小枫成绩都不错,只要没出意外,那是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三人一去四个月,周学新、周小枫要高考的时候周显义才回来一趟。他也没特意打扮,但看着就比县里的人时髦的多,走在路上都有人回头看他的装扮。
周显义看着是没带多少东西,但给家里人的东西都在包裹里放着呢!
说起来,这包裹在他们到外面做生意的时候那起的作用叫一个大,靠人带东西能带多少,包裹里又能带多少。进了货坐上火车往内地一跑,人家也不知道你身上有多少东西,小量小量的出也不引人注意,但赚的是相当多。
这样跑货的除了怕政策改变被抓外最怕的就是遇上偷啊抢啊的,但把大头的东西往包裹里一放,小偷也偷不着了,在车上来往都安心的多。
有这东西在,周学军说的那是一点没错,这钱就和掉地上一样,只要人弯腰一捡就能拿到手。
不过这样倒货其实也就是小打小闹,真的要赚钱的人都要开工厂开店!
他们三人没歇息的到处跑积了不少本钱,周学军就想说可以在某些比较繁华的城市都租个店面,他们拿了货直接到自家店里卖,不用自己找买家能节约不少时间。
至于卖的东西,他想要做的一是家电、二是衣物。
周显义自己却觉得老自己来回跑送东西也不大方便,他们四海各地的去多费时间啊,或许可以组个车队跑专线,他这回回来也有要问问董馥梅意见的意思。
董馥梅觉得他们说的主意都能行:“要真想做去做就是,只是你们钱够不够使?”
“买个店面也就几百块钱,贵些的顶多一千。”周显义说到这下意识压低了声音:“我们赚的钱将近六位数,要开店是不难。倒是我想的那车队,一辆车就要几万块还要吃油,现在肯定做不起来,得等以后多挣点钱才行。”
竟然赚了这么多吗……
不过说到房子便宜,董馥梅说:“衣食住行,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买几处房子做宾馆?”
因着有包裹的便利,爷仨见天的就没停过,想生意也往卖东西那想,没怎么考虑过不会动的宾馆,不过董馥梅这么一提,周显义想想觉得这个也能做,成本还比做车队低的多:“你这一说还真是,现在也有私人开宾馆的,就是做宾馆房间得多,买房子不行,得买地自己盖,盖栋楼,房间造的多多的。”
董馥梅赞成了他的想法,她将自己多年积蓄都拿了出来:“要能做那就去做,我这有些钱,放着也是放着,都拿去用了吧。”
二十多万块花花绿绿的钱结结实实的把周显义吓了一跳。
这个惊吓比他们三人凭借包裹疯狂揽金赚到大把钞票的时候的惊吓来的还大。那钱好歹是明明白白赚回来的,进账过了手,心里好歹有点数。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
董馥梅歪着头想了下:“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
在当年来城里的时候她就有七万多的积蓄,盖房子什么的花掉一点,后面就几乎没怎么花大钱了,只有进账。她闲着无事做点雕刻、织些布、接点散活啊什么的都能赚到钱,她做的东西又好又快,这钱就少不了。
一没注意着,就有这么多了。
听了董馥梅的解释,周显义真是心情复杂。
这么多年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枕边睡着个人形钞票。
二十多万呢,能买四辆车了,能组个小车队了!不过这钱周显义并不打算拿来组车队,董馥梅说了要开宾馆,他就拿来买地建宾馆!
……
“恭喜恭喜啊!”
“谢谢谢谢,里面坐里面坐!”
“恭喜恭喜……”
“大车!大车!”
“新郎将新娘接回来啦!”
“哇!新娘好漂亮!”
“好大的裙子!”
“妈妈,我也想戴大花!”
“放鞭炮啦!前面的人闪开!”
“啊啊啊!快跑!”
“堵住耳朵!堵住耳朵!”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录像的录像的!周学新你快点录啊!躲什么呢!”
“我怕鞭炮啊!”
“你一个男孩子胆子要不要这么小!”
“小月你别说了,阿新你快点录!阿军要抱新娘进门了!”
……
因为沉迷赚钱,周学军成为了家里最晚结婚的那一个,三十好几的人了才终于完成了人生大事,他这一场婚礼比谁的都来的热闹。
婚宴举办地是红荷最大的酒楼,包了一整层,大几十桌。
接亲的婚车就有八辆,做生意的人总是有的喜欢‘发’这个字,八的谐音就是发,婚车他都特地用的大红色的,喜庆。
新娘穿着长及地面的婚纱,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
周学军自己也穿着西装,胸口别着红花。
他们穿着的是偏西式的服装,结婚的时候倒还是老传统,拜天拜地拜父母,周显义、董馥梅还有女方的两位家长坐在上头接受了他们的一拜,喝了他们敬的酒又给了个吉利的红包。
这礼就成了。
婚礼仪式完毕,宾客开始吃酒,新娘的衣服不方便走动,特地进化妆间里换了一身红色的中式喜服出来敬酒。
有专门请来的人帮他们拍照,周学新也拿着录像机给他们录着,都顾不上吃。
酒宴进行到后半段,众宾客吃得差不多了,大伙开始闹着拼酒、照相。
周家人从周显义、董馥梅到下面孩子以及他们的伴侣还有孙子孙女们三排排好照了个大合照,周显义、董馥梅坐中间,新婚的周学军、新娘站他们后头,其他人就随便站了。
已经年过半百的董馥梅看上去没有同龄人的模样,给人的感觉大约是三十出头,周显义也是,精精神神的,也是个年轻力壮的模样。他们的孩子一个个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的多。给他们一家照相的师傅一边照一边夸,说他们一家是他见过的长得最俊的一家人了!
所有人都被师傅夸的开怀大笑,师傅也没要他们喊“茄子”就“咔擦”了一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欢快的笑被定格了下来!
“诶诶诶!我还没准备好呢!”有人大喊。
师傅又按着常规的‘茄子’来了两张,但最后最受喜爱的还是一开始没准备好的那张,那张的笑容是最真实最开怀的。
洗照片的时候董馥梅特地要师傅洗了一张放大的,镶了精致的相框挂在了她家客厅的墙上,家里来客都能看见,谁见了都得称赞一句这是个幸福的大家庭!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成功完结!接下来的番外,九个娃都有一章个人事业兼情感part,董馥梅、周显义的是关于创业还有他们相守一生的,番外共十章,字数不定。
第152章 番外一
“今天我们请到的来宾是著名舞蹈家、著名影视演员——周小溪!让我们掌声欢迎她的到来!”
在后台等待多时的周小溪在主持人话音下落之后通过一扇月牙门缓缓的走向台前; 她穿着一身颜色素雅的改良的新式旗袍,尽显优美的身段的同时也显得成熟稳重,她的头发在脑后盘了个略有些复杂的发髻; 上面插了根坠着翠珠的乌木簪,额前留了两缕弯曲的刘海稍稍修饰了脸型的同时也不让自己显得太老气。
在她站定后,主持人忙上前又欢迎了一次她的到来,还让她和观众做自我介绍。
时年62周岁的她; 按年纪年轻一辈已经可以喊她一声奶奶了; 但她满头乌发; 脸上也只有眼角边有些细纹,皮肤依旧白皙饱满; 看过去也就三十左右的模样,比实际年龄小了有一半; 不管业内业外,她更多听到的称呼是小溪姐。
这次也不例外; 在她和观众简单的打完招呼后; 主持人就热情的邀请她坐到旁边的沙发上,自己也坐到了她对面:“小溪姐,我们有好久没见了,您上一次上我们《薄荷谈话》好像是四年前对吧?”
周小溪只稍稍坐了座位的前三分之一; 背习惯性的挺得直直的,听到问题,微笑着点头应是:“对,有四年了。其实我也一直很想来的; 但这些年我也没什么影视作品,不能占据这么火的宣传资源对不对?”
“哈哈,小溪姐您想来什么时候都能来,我们节目会一直欢迎您的。”主持人客套了一句,又对着观众方向介绍道:“观众们可能不是都知道,我们小溪姐主演的《牡丹一生》在本次罗纳德金影奖评选荣获最佳女主角,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影后了,国际影后能来我们节目,导演约到的时候兴奋的给全组的人都打了电话。”
罗纳德金影奖是国际范围内电影作品的最高奖项,华国的作品想要获得认可是非常难的,可能不是每个观众都有去了解各电影奖的兴趣,但他们多多少少都听到过罗纳德金影奖的大名。主持人一解释,台下的观众就小规模的喧哗起来。
对于主持人的吹嘘还有观众的配合周小溪都没往心里去,这些惊讶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她也配合着说几句客气话就是了。
说完客套话也顺便谈了谈这部电影,说完正经事,主持人按着流程就开始和周小溪谈论起一些私底下的生活来。
“小溪姐,之后您在工作上有什么打算呢?会多多拍戏吗?”
周小溪摇摇头:“我的工作重点还是会放在舞蹈团,我还蛮享受当老师的感觉的。拍电影这块得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吧,毕竟我这个年龄了,很多剧本都不合适了。”
周小溪在舞蹈团已经到了该退休的时候,即便她想跳,团里也不敢让她上了,怕会出什么意外。
上不了场,她就只能好好当老师将小一辈带出来。
与舞蹈团相比,其实在电影圈她反倒有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她刚刚获得了国际影后,正是演技备受肯定的时候。
而且她在《牡丹一生》里从20演到了89岁,不仅充分展示了她的演技,同时也告诉了众人她的年龄不会成为她演戏的阻碍。尽管已经是奶奶的年纪,但换上年轻的装容,她也完全不会给人以违和感。
不过不给违和感是不给了,但这不代表周小溪喜欢演装嫩的角色。《牡丹一生》实在是剧本太好,很有挑战性,她看了剧本后就很喜欢,导演又是她好朋友,于情于理她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要是让她现在去接什么扮十来岁小姑娘的古偶之流,她肯定是不答应的。
能让她看上的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