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幺女!别以为你娘家人在这里,你就可以嚣张!你想拿我们明轩卖命的钱去养男人,没门!”顾大娘高声道。
  “嫂嫂,你都跟着外面的男人一起了,哪里还有脸拿到这笔钱?”夏金桂见现在闹成这样,也不再装了。
  裴静姝冷笑,“我有没有出轨,你不是最清楚?全凭你一张嘴说,这些谣言难道不是顾明轩死后才传出来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明白人一看就知。”
  杨孟英立马指着夏金桂骂:“好啊,为了私吞这份钱,你们就往静姝身上泼脏水。你们算计得好狠!”
  围观的众人也窃窃私语,裴静姝和叶云岑的传闻也确实是顾明轩死后才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夏金桂被戳穿,气得满脸通红,“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跟叶云岑要是没有偷情,怎么会答应跟他去城里?”
  裴静姝:“我倒是想问二弟妹,谁看见我和叶云岑偷情了?你这张嘴倒是会造谣生非,不就是想坏我名声赶我走。退一万步说,我要不要改嫁,改嫁给谁都是我的自由,你干涉不了。”
  “难怪你被人说成是非精,我们静姝还是你们家的儿媳妇,没想死了男人就遭这样欺负,不仅要被婆婆坑钱,还要遭兄弟媳妇编排?”杨孟英骂道。
  顾大娘要还嘴,裴小红赶紧说:“顾大娘,静姝还是顾明轩的妻子,现在顾明轩不在了,又没有另立遗嘱,这笔钱确实有她的份。还有夏金桂,有一说一,你这样造谣生非是破坏我们生产队的团结,若再这样,我们队里也要做相应处理。”
  夏金桂被唬住了,但顾大娘哪里听得进去,不依道:“你也姓裴,自然是向着你们裴家说话。”
  “顾大娘,你这次冤枉裴主任了,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并不是谁说了就能算。”刘支书也说。
  顾大娘见人人都像这个裴静姝,就捶胸顿足地哭起来,“哎哟喂,你们这是要合起来逼死我这个老婆子,我才刚死了儿子,你们就上门来欺负我!顾大爷啊,明轩啊,你们来把我带走吧,我这个老太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扶着顾大娘,义愤填膺地说:“嫂嫂,我们顾家以前也没有对不起你吧?你至于这样把妈往死里逼?她都一把年纪了,大哥又刚走……”
  裴静姝冷笑着打断说话的顾明春,“是我逼她,还是你们逼我?就算顾明轩走了,也还有你的二哥,三哥,难不成你们就不赡养她了?她死了儿子,我还刚死了丈夫,上有老下有小,无依无靠,难不成我还要把最后的生计也拱手让给你们?”
  裴静姝一说,众人也都纷纷附和,“顾大娘,裴静姝说得也有道理,她要是不改嫁,好好给你抚养孙女,你就把这个抚恤金给她吧,她也不容易。”
  顾大娘急道:“给她?放在她手上,两天就被人骗走了。”
  杨孟英知道顾大娘暗指他们裴家,就道:“谁能骗得了?你现在霸占着人家的钱,还有脸说这话。”
  “裴幺女往你们裴家送的钱还少?!”顾大娘说道。
  裴静姝被她们闹得头疼,“我的钱我怎么花是我的自由。”
  “就是!我们静姝一没杀人,二没放火,反倒是你抢了人家的钱。你要不拿出来,我们只好告你到法院。”裴建国也说。
  “你要告就去告!老娘活了这么多年,横竖就是这条命,你们拿去就是!”顾大娘往地上一坐,耍起赖来。
  “都是一家人,何必闹成这个样子。你们都听我一句劝,顾大娘养儿子这么多年不容易,静姝要养小孩也不容易,以前顾明轩也说过,寄回来的钱顾大娘和裴静姝各一份。不如这次我们也按这种方法分……”
  “不行!”顾大娘立马道,“她马上要改嫁了,根本就不算我们顾家的人,凭什么分我们顾家的钱?!”
  想要从她手上分走几百块钱,做梦!
  裴静姝见状说:“凭我还是顾明轩的合法妻子!顾珊珊年纪还小,今后花销更多,她也是第一继承人选,也该有等同的份额。”
  顾大娘怒:“什么第一继承人不继承人的,我听不懂,你别编些瞎话来抬身份!跟着知青偷了几天人,还装起知识分子来了。”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那就分三份,裴静姝和小孩拿两份,剩下那份就是顾大娘的。”刘支书生怕又吵起来,赶紧岔话题。
  “凭什么给她?凭什么她拿两份?”顾大娘不依。
  夏金桂道:“刘支书,我们现在还没有分家,嫂嫂平时吃穿用度也全是家里开销,这样的分法也不合理呀。”
  “那就分家。”裴静姝说。
  “她倒是巴不得分家,好去偷男人。”顾大娘气得破口大骂。
  裴静姝冷眉一挑,“婆婆,我现在好歹还是你的媳妇,你儿子刚死,你就忙着给你儿子头上扣绿帽子,您这安的是什么心呀?”
  “顾大娘,你嘴巴上要积点德,我们静姝在你们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乡亲们大可以看看。”裴建国大声嚷道。
  看热闹的左邻右舍便又嬉笑着劝道:
  ——“顾大娘,你确实该少说两句,小心真的你大儿媳妇气走了。”
  ——“就是,虽然明轩走了,好歹你大儿媳妇还是给你们明轩留了一条血脉。”
  “他们现在就是巴不得赶我们家静姝走。”杨孟英说。
  顾家理亏,顾大娘只好抹泪,说什么留血脉,就是故意戳她心窝,明轩没后了,顾珊珊是个赔钱的女儿。
  顾老三的媳妇张慧英说:“妈,要不就分家吧!今后自己做来自己吃,省得有的偷奸耍滑,只吃现成。”
  顾老三两口子在顾家最没有存在感,老大顾明轩每个月会寄钱回来,看在这个份上,裴静姝不做事儿,顾大娘也不会说什么。老二这一房争气,夏金桂嫁进来三年抱俩,而且都是带把的。幺女虽然只是个女儿,但长得好看,又遗传到了顾大娘的精明,顾大娘也很喜欢。
  只有三房,张慧英嫁进来也有三年了,却连一个蛋影子都没看见,众人都说她是个不下蛋的母鸡。顾明仁也是个闷葫芦,两口子平时做的活最多,在顾家却最不讨喜。
  现在见裴静姝提出要分家,张慧英自然是巴不得,反正无论钱落在谁的手上,最后都落不到他们三房两口子手上。
  要是趁这个机会分了家,今后各过各的,对他们来说倒是好事。
  夏金桂以为张慧英说的是裴静姝,也附和道:“妈,你就听她的分家,她以为她了不起,看她硬气得了几天!”
  裴静姝嫁到顾家之后,仗着有个赚钱的老公,一直好吃懒做,花钱也大手大脚,分了家肯定撑不了多久。
  再说,夏金桂也不太想被顾大娘管着,顾大娘话多又斤斤计较,两婆媳相处也并不是那么愉快。
  只有顾明春没有说话,分家自然有分家的好处。现在她没有出嫁,要是分家肯定跟着顾大娘住,钱在顾大娘手上捏着,没准儿今后能哄到体面的嫁妆。
  但是分家之后,她要做的活肯定比以前多。现在家里重活都被两个哥哥包了,其他家务活也有张慧英做,她可以偷奸耍滑。
  不想分家的,大概就只有顾大娘,“分分分!你们就巴不得分!老娘还没死呢,你们就成天想着分家!”
  以前有父母在不分家这种说法,顾大娘也熬了很多年的媳妇,才熬成了婆。这还没享两年当婆婆的福气,这几个媳妇就闹着要分家。
  隔壁李二婶就说:“顾大娘,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分家各过各的也挺好,你看我们生产大队基本上都是分家各过各的。”
  “妈,不是我们想分,实在是有人硬气,觉得我们占她便宜。既然这样,不如分开过,你想跟着谁就跟着谁,我们一样养你。”夏金桂哄道。
  “哼!不肯分家还不就是念着明轩给静姝的钱?明轩每个月几十块钱全到她手上捏着,静姝和珊珊两个,哪里花得了那么多钱?”杨孟英道。
  顾大娘气急,“裴幺女买那些衣服、往你们裴家送的那些钱就不是钱!”
  邻里劝道:“哎哟,你们还是分了吧!吵成这样哪里还过得下去?分了各过各的自在。”
  张慧英也说些好话哄着,顾大娘想着大儿子死了,今后每个月也没有生活费,要是裴静姝真的不改嫁,今后还要多养两张吃白饭的嘴,花销更多,最后还是同意分家。
  但抚恤金,她死活不肯拿出来。她道理讲不过,便开始耍赖说找不到了,弄丢了。
  “存折弄丢了可以补办,你要不知道数额,我们现在就去问,一问就清楚。”裴静姝看着倚老耍赖的顾大娘,“但你想吞掉这笔钱,我只好抱着孩子去找领导,看看这私吞烈士遗孀抚恤金,要判多少年的牢。”
  杨孟英听裴静姝这么说,越发有了底气,“建国,老大,你们现在就裴静姝去反应,我今天就不信这个邪了,明轩为国捐躯,国家发下来的钱,妻子女儿还拿不到一分,这成什么体统?”
  “顾大娘,见好就收吧!你再这么闹下去的话,你也讨不到好处。这不是我唬你,算刀一队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刘家湾的一户,也是儿子出任务死了,老人领了钱不分给儿媳妇,最后闹到上面去,不仅分给儿媳孙子,还多亏了一笔官司费。”
  顾明春劝道:“妈,你就拿给她!不就是几个钱,我就不信,没有我们就饿死了。”
  顾大娘心痛不已,但是她也知道如果不给裴静姝的话,裴家肯定会闹到上头去的。到时候丢钱又丢人,最后顾大娘只好拿四百出来给裴静姝。
  顾大娘是个抠门儿又谨慎的人,她不识字,钱都取出来另外放着,没有存在银行。
  围观的邻里都红了眼,农村的大部分人家可能连一两百块钱都拿不出来,没想顾大娘出手就是400。
  没想裴建国却说:“不止这点钱吧?好歹得把领的票据拿来大家看看。”
  “票据早都扔了。”
  “扔了就算了?我们一去问就知道。”杨孟英说。
  刘支书也劝道:“顾大娘,没凭没据的,确实说不清楚。”
  顾大娘最后不得不把票据拿来当众给刘支书裴小红和现场村民们作证,原来顾明轩算一个干部,又立过功,领下来一共900块钱。
  众人再度眼红,上房大队去榴莲国打仗牺牲的,也才拿到500,没想到顾明轩的抚恤金竟有900。难怪有人说顾明轩是搞秘密研究的,没准儿是真的。
  在裴家等人的坚持和众人的相劝下,裴静姝最后拿到600块,剩下300归顾大娘,抚恤金这事儿才算告一段落。
  接着又是当场分家。


第4章 
  本来顾家以前也穷,顾大娘又是个舍不得置家当的,顾家并没几样好东西,也就锅碗瓢盆以及一些农具。那锅碗瓢盆款式老土,做工粗糙,早就用旧了,裴静姝完全看不上,其他两房和顾大娘却争得眼红。
  三房两口子相对来说弱势些,张慧英没那么伶牙俐齿,娘家隔得远,又不顶事,只好拣顾大娘和夏金桂剩下的。
  夏金桂以还要养两个儿子为理由,多拿走了几乎一半的东西。
  顾大娘看不过,就道:“你这心也太厚了,适当点!你把好的都捡走了,剩下的怎么分?”
  “小军和小伟今后都是要娶媳妇的,没点家底,以后谁要跟着他们呀!难不成今后就打一辈子光棍?要是没他们两个,这些东西我不要都可以。”夏金桂说。
  张慧英气道:“嫂嫂不就是欺负我生不出儿子,我们就不是顾家的了,不该分到东西。”
  “三弟妹,我没这个意思,你又多心了。你以为养儿子轻松,但凡没有他们两个崽儿,我不知轻松多少。我说把小明过继给你养,你又不要。”夏金桂假惺惺道。
  过继?说难听点就是帮她养儿子,就算生不出来要抱养也不会抱养她的,张慧英自认自己没有傻到那个地步。
  “二嫂,小军小伟才几岁,娶媳妇还早着呢!三哥三嫂没准很快就有了,你也多少留点给他们。”顾明春也看不下去了。
  “算得这么精,哪家闺女敢嫁过来?看看我们静姝的下场就知道了,男人一死就被排挤,简直巴不得拿棍子赶出去。”杨孟英冷嘲热讽插话道。
  顾大娘火气又涌上来,“谁拿棍子赶她了?你这张口就来,你怎么不说她跟着野男人跑?!”
  裴静姝才穿过来,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本不想和这屋子极品刁民搭话,但也不能容忍顾大娘这样给她定罪。
  “第一,顾明轩死了,我有权利改嫁;第二,我还站在这里呢!你别在这里造谣诽谤,给烈士遗孀抹黑,这是犯法的。”
  “你们别争吵了,赶紧分吧!东西总共也没多少,争来争去没个意思,反而伤了和气。依我看还是按照王家那样的分法,你们一共四房人,就把家产分四份,抽签决定。老二那边多两个儿子,补一点钱作添头,这事儿就算了了。”刘支书提议。
  乡下农村分家都会请村里的干部做个见证,就是怕分了之后有人不认,到时候扯不清。刘支书给队里不少人家做过见证,在这方面有些经验,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公平一些。
  大家都怕分到不好的,均分的时候肯定会客观点。要是实在抽到看不上的,也只能怪运气不好。
  当然夏金桂很不同意,他们这一房人口最多,这样分对她很不公平。不过也没办法,刘支书开的口,大家都给他面子,她反对也没用。
  裴静姝抽到最靠边的一间柴房,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什么坛坛罐罐锅碗瓢盆棉花被等,能分的都分了,但总共加起来其实没多少。她看着那些缺了口的碗、变了形的锅以及厚重泛黄的棉花被,完全没有用的**。
  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可有可无,就算分给了她,她肯定也会买新的用。她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但这些东西实在太脏太旧了。
  就是不知道手上这600块钱能不能撑到改革开放。
  夏金桂抽到一间灰屋,这一片农村的灰屋主要是指用来堆放草木灰的地方,通常会关一些家禽。家禽的粪便和草木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开春的时候会撒在田里土里,增加土壤的养分。
  夏金桂相中的其实是堂屋,干净又宽敞,没料却被张慧英和顾名仁两口子抽去了,气得她一个人在旁边埋怨半天。
  顾大娘分五十块钱给她,夏金桂不肯干,非要哭着闹着,最后从顾大娘手上分走了100块才算罢休。
  至于三房和裴静姝,则一分钱都没给。
  张慧英委屈道:“妈,这分了家,我们手上也一分钱没有,什么东西都缺……”
  顾大娘今天拿出去那么多钱,心都在滴血,一听张慧英这话,简直气不打一处来,“你们一个二个就看着我手上这点棺材本,这是明轩给我养老送终用的,老娘把你们拉扯大,你们没说拿点给老娘,反倒伸手向老娘要起钱来!是你们吵着要分家,现在才刚刚开始呢,就知道什么都缺,什么都要钱,你们一个个不是很有能耐?问我要什么要!”
  张慧英气得直哭,“老三做木工活的钱不是一直上交给你保管?现在分家了,你还一些给我们,也好让我们兴家。”
  “你们一共交过几个钱?平日里吃穿用度全是我在开销,你以为还剩多少?是你们吵着要分家,现在就别来问着老娘要钱!”顾大娘抱起东西往屋里走,不再理会张慧英。
  众人都知道顾大娘不给张慧英的原因:一来老三两口子老实好拿捏;二来张慧英没生育;三来给了三房,没准裴家也要叫她分钱给裴静姝。
  顾大娘那么精明,又把钱看得那么紧,哪里肯再拿钱出来?只是可惜了老三两口子,估计要过一段紧日子了。
  直到日暮,这场闹剧才算落幕,送走了刘支书和裴主任,看热闹的邻里也散了。
  裴家人帮裴静姝把分到的东西搬到房间里去。
  裴静姝抽到的房间说是柴房,其实只是一个草棚,连泥巴墙都没有,四周是用竹片糊着牛粪围起来的,平时就用来装一些干柴。
  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口多,又穷得用不起煤炭,家家户户的柴火都不够烧,都会去竹林树林拾干柴刨树叶。找回来的干柴也舍不得用,就用柴房屯着,实在没稻草树叶或者家中有事有客才抱出来烧。
  总的说来冬天用的多,因为干柴烧过后有炭,可以用来取暖或者烤衣服。
  其实自从顾明轩每个月寄钱回来后,顾家俨然成了这一片最有钱的人家,煤炭还是用得起的。但顾大娘太扣,宁可磨人也舍不得花钱,才有了这一草棚的干柴火。
  杨孟英连连叹气,“瞧瞧分给你的都是些什么劳什子?”
  “分都分了,就不要再埋怨了。”裴静姝道,另外几户也没见得好到哪里去。
  她活了二十多年,除了小说影视,还从没见过今天这种鸡飞狗跳的狗血场面,到现在都还没缓过来,她需要静一静。
  不过顾家这档子事处理了,却还有一事悬着。
  看了一场好戏的冯绍珍也还没走,跟在杨孟英屁股后面嫌弃道:“这些破铜烂铁,静姝哪看得上眼。她跟叶同志进城,今后就是城里人,要什么没有?”
  杨孟英的脸色这才稍缓。
  这时裴静姝又肃着脸说:“我不会和叶云岑去城里。”
  “现在你钱也拿到了,家也分了,没人管你了,不去城里去哪里?”杨孟英一听裴静姝动了真格,心就慌了,“你看你这几间破房子,连灶房屋也没有一个,今后吃什么?你分那间草棚,跟牛圈一样,能做什么?”
  “是啊,幺妹,不要在这个时候置气,吃亏的是你自己。”窦晓霞也跟着劝。
  “静姝,你别犯糊涂,还是听妈和你嫂嫂一声劝。以前你还是姑娘的时候,你哥就宠着你,什么都帮你做了,我们小屋基哪个不说你耍得舒服?你嫁到顾家这些年,顾明轩也宠你,拿钱哄着他老娘,你老婆婆才没给你难堪,由着你吃现成。现在顾明轩走了,你又和顾家闹成这样,你留在这里,他们只会给你穿小鞋,你以为你还能像以前那么舒坦?没这种好日子了!”杨孟英苦口婆心地劝着。
  “我没有犯糊涂,我心中很清楚,我也很感谢你们出手帮忙,我有自己的想法,今后的日子我知道怎么过。”裴静姝坚定道。
  杨孟英刚才说的那番话是没错,原主以前过得潇洒,是因为顾明轩每个月会往家里寄钱,现在顾明轩走了,顾家不会再由着她,这次的抚恤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但跟着叶云岑走,是永远不可能的。
  眼下还没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城里也不能做生意,她去城里没有意义。
  这个穷乡下虽然也过不舒适,但她有两块自留地,可以种点菜养点家禽,又有房屋住,可以节约生存成本。
  等熬到改革开放,她再进城去闯一番新天地。
  “裴幺妹,我的话是带到了。叶同志要人才有人才,要知识有知识,年纪跟你也相配,还没有娶过媳妇,父母都是国家单位的,就算你进城不工作,人家也养得起你。他后天就要进城,你要走还是不走,自己考虑吧!我这老婆子没有念过书,说话确实难听,要是有得罪之处,你对我撒气我倒无所谓,可别耽误了你自己就是了。天黑了,我也要走了,你们多劝劝她。”
  冯绍珍说完,起身离开。杨孟英见状,送她出门,窦晓霞也跟着去了。
  裴静姝终于如释重负,这时门口走来一个高壮的青年,长得浓眉大眼,身旁跟着个晒得黝黑的男孩,青年臂弯里还抱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


第5章 
  “脸色这么差,回去床上躺着吧!”青年进来就说道。
  这人是原主的亲哥哥裴静龙,今年25岁,比原主大三岁。杨孟英生原主的时候难产,差点一尸两命,后来就结扎了,因而裴家只有一儿一女,两兄妹的关系还算不错。
  裴静姝淡淡嗯了一声,靠着床头坐下。她的胃火烧火燎的,先前是吊着一口气与顾大娘较劲,现在放松下来,越发觉得浑身酸软无力,哪儿都不舒爽。
  裴静龙把怀里的小女孩放下,“这两个小家伙刚才和几个大的在竹林里打起来了……”
  “是他们欺负珊珊妹妹。”小男孩立马倔强道。
  小女孩一抽一抽的,脸上还挂着泪水。她的五官倒是长得精致可爱,只是脸脏得像只花猫,右边脸颊还有一道红痕,看上去好不可怜。
  小男孩也没好到哪里去,手背上被抓去了指甲大一块皮,出了一些血。他倒是没有哭,只是鼓着一张脸,显然是气极了。
  裴静姝母胎单身了二十四年,没想过结婚,更没想过养孩子。她从小就是独生子女,也没有个弟弟妹妹的,看着眼前两个脏兮兮的孩子,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简直头疼。
  “他们人多,你打不过还要打,这不是傻么?你不知道过来告诉我?你看你这身泥,一会儿你妈还要着实教训你一顿。”裴静龙说道。
  裴朝辰不服气地辩解:“他们骂妹妹是没有爸爸的野孩子,还说小姑不要妹妹了。”
  小女孩儿一听这话嘴巴一瘪,金豆子又掉下来,委屈地看向裴静姝。
  裴静姝虽然对养小孩感到无措,不过见小女孩这副可怜样,心口还是软了几分,安慰一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