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华考上了京城师范学院,脱离了大河村,王家其他人返城的却没有动静。
但王家早晚会返城的。
夏子毓十分坚信这一点,她现在的付出,定然会有回报!
043:拓展了新生意
夏家金凤凰在象牙塔里,为了王建华掏心掏肺。
夏家的‘破鞋’则骑着车穿行于商都的大街小巷,她在进城途换个方向,就可以先将胡永才定的鳝鱼送到市委招待所,剩下的再拿去农贸市场卖。
这是第二次卖货给市委招待所,夏晓兰熟门熟路绕到后门。
“同志,我找一下胡永才同志。”
没过五分钟胡永才就跑出来,看起来急急忙忙的。
“你今天来的够早,我还担心你赶不上。”
胡永才往自行车箩筐里一看,夏晓兰的黄鳝都没卖过,掀开竹盖子,它们相互缠绕在一起,看上去很精神。胡永才大喜,“夏家妹子,这是你的运气,今天来的够早。黄鳝也别卸了,先跟我去黄河饭店那边,他们今天晚上有一个几十桌的餐会,你带来的这点货,保管一次性卖掉。”
“啊?那可太感谢胡大哥了!”
胡永才这是给她介绍人脉了。
夏晓兰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还以为要多打几次交道,他才会松口。
夏晓兰上辈子大学毕业接触到社会时,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了,社会风气已经有所不同。像胡永才这样的招待所采购,见惯了腐蚀他的“糖衣炮弹”,一条烟算什么?但是在83年,敢像夏晓兰这样大方送礼的很少见,两条烟一瓶酒,都够给人落实一个工作了。
出手就是一条烟,夏晓兰这事儿办的太大方,胡永才回家后想来想去,收了东西就得帮忙把事办好。夏晓兰求得又不是啥大事儿,就像找到稳定的黄鳝买家。市委招待所的伙食标准是有规定的,和老资格的市委招待所不同,1975年开业黄河饭店却是一家涉外饭店。
饭店主营粤菜和川菜,需要的鳝鱼可不少。
这么说吧,来市委招待所的都是有权的,去黄河饭店的却是有钱的。
一份鳝鱼煲能卖到10块,随便来一个爆炒鳝鱼丝都是6块,可比市委招待所有钱多了。
胡永才就是简单给介绍了下黄河饭店的情况,黄河饭店就在原路,离市委招待所不远。胡永才领着夏晓兰过去,可能事先沟通过,采购的二话不说将夏晓兰的鳝鱼全部买下。
57斤鳝鱼,给的价钱还是12元斤,夏晓兰带来的200个鸡蛋,人家也买了。
这人和胡永才挺熟悉,虽然没有拍着胸脯说要像胡永才那样预订黄鳝,却也挺实在:
“你以后有货了,先来这边问问,就说找朱放。”
朱放人很傲气,能把他安排在黄河饭店上班,他家里关系也挺不错的。都是干采购的,他和市委招待所的胡永才是朋友,两人算是互通有无。胡永才昨天下班后来找他,问他黄河饭店要不要收黄鳝,他有了亲戚最近在卖这个。
黄河饭店当然需要黄鳝,主营的就有粤菜,鳝鱼煲都不卖,那咋能算正宗。
这点小事,他要是不办下来,在胡永才面前岂不是丢了面子?
朱放没想的是,胡永才的亲戚……这么漂亮。
和那些录像带上的港台女明星一样漂亮,朱放没想到现实也有这样的人物,刚才差点没在夏晓兰面前丢脸。
“胡哥,她是你啥亲戚啊,以前咋没听你提起过?”
得,又是一个被夏晓兰迷住的。
朱放这人平时眼高于顶的,也有给他胡永才点烟赔笑的时候,胡永才啧啧称奇。
“咋的,你小子对人家有意思?”
朱放干咳两声,“可以交给朋友嘛。”
胡永才想,现在到处都在严打,人家大闺女脑子发昏和你交啥朋友。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胡永才对夏晓兰了解的都不多,随口敷衍道:
“你们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她这个生意怎么也要做到11月吧,你小子别欺负人家女同志,把握好尺度!”
朱放家里有点小权,小伙子也是行情紧俏的未婚男青年,长得也不丑,万一真是夏晓兰的缘分呢,胡永才没把话说的太死。
朱放一听这话,是有戏啊!
夏晓兰肯定没结婚,结婚了胡永才会提醒他。
他顿时懊恼不已,刚才不该端着架子,直接向她订下每天送多少斤黄鳝来黄河饭店,那不就天天能见面了吗?多好的相处机会!
……
夏晓兰不知道,自己又刷了一把颜值的便利,黄鳝是不愁大买主了。
她没想到今天会如此顺利将带来的货销售一空,来之前她身上有五十多,卖了黄鳝和鸡蛋,一共就有150元左右了。时间还早,夏晓兰骑着车直奔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再往城外走有一家榨油厂,夏晓兰不想空车返回七井村,想做一个顺道的生意,她想来想去,又反复琢磨乡下的市场,能从农民手里掏出钱的,只有能让他们赚钱的东西。
安庆县有啥?
最大的两个厂子,是农机厂和肉联厂。农机厂夏晓兰参合不进去,可因为有肉联厂的存在,安庆县周边的农民养猪的不少。没有哪家会奢侈到过年时留一整头猪,就算是自家请人宰杀,大部分肉都要卖掉,剩下点下水和边角料自家过年。更多的是直接将整头猪卖给安庆县肉联厂,养猪可能是农民在田地里刨食之外最大的经济来源。
猪太瘦了卖不上价钱,农民会给猪育肥。
刘家也养了两头猪,夏晓兰听见舅妈李凤梅说要买点油饼给猪吃,乡镇集市上买了两趟都没找到。夏晓兰听得心一动,就问她是什么样的油饼。
“油饼就是榨油后剩的渣滓废料。”
用菜籽压榨完油后,会剩下一些油渣,这东西经过发酵就是给猪育肥的饲料,在猪食里掺一点,猪长得很快。李凤梅买了两次都没有碰到卖油饼的,证明这东西有人在卖,只是不能保证稳定供货……有销路,就能赚钱。
安庆县周围的油饼不够,商都市还有啊。
夏晓兰又不是特意来买油饼,卖完黄鳝顺便载回去,她还不用特意去集市卖,每天到处跑各村收黄鳝,顺便就把油饼卖给养猪的村民。
善于观察周边环境是对的,要不夏晓兰怎么知道农贸市场那方向有一家榨油厂呢?
她骑着自行车找到那边,一条‘大前门’的威力显露无疑,夏晓兰已经能熟练运用香烟交际。送一条太刺眼了,她又跑去买了一条烟,这次却将烟拆成散包。
走进榨油厂,那味道真是香的要命。
“干啥的?”
榨油厂的门卫警醒着呢,远远就把夏晓兰给叫住了。榨油厂是个热门单位,这年头油有多么紧缺?类似的还有什么糖厂、酒精厂,包括肉联厂在内等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厂,福利待遇都很好。
“您好,我想问一下厂里的油渣卖吗?”
夏晓兰说这话,就很自然把烟给递上了,门卫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被她的行为打了个措手不及。
夏晓兰是个很漂亮的姑娘,漂亮之余,她又热情大方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拒绝不了夏晓兰的香烟攻略,之后自然拒绝不了夏晓兰的请求。
榨油厂的油渣当然要卖,他们堆着这玩意儿干嘛。
肉联厂是只负责收购生猪等家畜屠宰,他们又不养猪,大规模的养猪场并不多,榨油厂的油渣也是要零散往外卖的。不过这个零散是指100斤以上,1000斤以下,普通农民跑来榨油厂零散买几斤油渣,那肯定连厂门都进不去。
“3分钱一斤,你要多少?”
榨油厂的油渣子堆的像小山一样高,才3分钱一斤,李凤梅以前买的油渣是8分一斤。
一斤油渣是5分钱的利润。
一个鸡蛋夏晓兰才赚2分钱呢!
而且油渣随便装在自行车后座的箩筐里,根本没啥耗损,只要夏晓兰能载得动,她想买多少买多少了!
夏晓兰掂量了一下自己的体力,忍住了贪心:
“先装300斤吧。”
044油渣它不够卖!
300斤油渣,才9块钱。
本钱这么少的生意,夏晓兰要是早发现,也不至于从倒卖鸡蛋做起了。
可她要不倒卖鸡蛋,怎么能一步步把生意从安庆县做到商都市,又怎么能发现这门有利可图的生意?10块钱左右的本钱,利润可以做到15块。就是载着300斤的油渣骑车回去挺累,亏得80年代的28大杠自行车质量好,否则刘勇这车非得被夏晓兰用坏。
要是没有刘勇提供的本金和自行车帮助,夏晓兰少了交通工具,靠她人工把鸡蛋和黄鳝背到商都市来买?那才是地狱级难度的赚钱副本了。夏晓兰觉得吧,就拿油渣这玩意儿来说,难度就没有人想到靠这赚钱吗,只是他们不一定有车。
夏晓兰买到油渣后高兴,终于不用空车回去,把一来一回两趟都利用起来。
有了油渣这个顺路生意,每趟载300斤,一次赚15元,隔天来一趟商都市,一个月她就凭空能多赚两三百块。黄鳝生意又拓展了个新的大主顾,她以后进城不用带鸡蛋了,只专心这两样,她一个月能赚将近600元。生意做到11月,她到羊城批发服装的本钱就够了。
只要有了本钱,83年能做的生意那可就太多了。
闲暇时间再温习下功课,明年7月正好参加84年的高考,这是夏晓兰给自己定的短期目标。
“赚钱的速度还是太慢,要专心考大学,过年前手里必须要有一笔钱。”
夏晓兰载着300斤的货,路上休息了几次,全靠脱贫致富的渴望在支撑着她机械性的蹬着自行车前行。她虽然上辈子也是大学生,却不知道84年的高考题目究竟有多难,那些学过的知识她还记得多少。为了再次考上大学,肯定要埋头苦读几个月的,那时候手上的生意都要暂时丢一边,没有了进项,她得有一笔能支撑半年的积蓄。
现在还有啥能赚钱?
香烟生意她只能干巴巴看着,参合不进去。
她要是个男的,肯定投身于如火如荼的走私事业了,风险高,回报却大的惊人,干几票绝对能累积到第一桶金。可她不仅是个18岁的大姑娘,还长了一张狐狸精脸,去干走私,别说货物的风险,肯定连人都要一起赔给别人!
想到走私,夏晓兰莫名又想到周诚。
那人离开也好几天了,说是还要来安庆县,也不知是真是假。就算是假的夏晓兰也不生气,本来就是萍水相逢,周诚又不欠她啥,反而是她还得谢谢周诚和康伟的‘救命之恩’。
没有精力和本钱去拓展新的生意渠道,夏晓兰只能在现有的资源里做章。
油渣不用说了,300斤就把她累的半死,除非她短时期内变成身材敦实的女汉子,否则不可能载动更多的油渣。
那就只剩下黄鳝。
市委招待所和黄河饭店只是拉开了一个口子,她应该拿出上辈子跑销售时练出来的脸皮,继续开辟新的大买主客户。
现在是两天才销50斤,那两天的量增加到100斤呢?
那每个月会多出来300块的收入。
整体收入提升了13,夏晓兰觉得这个小目标虽然有点难度,也不是不能实现。今天因为没在商都市耽搁,回到家时才下午两点,刘芬出门收黄鳝了,家里面只有李凤梅在。
昨晚请客时的做的菜不少,可客人们个个能吃,又哪里能剩?
李凤梅在灶台的瓦罐里炖着鲫鱼汤,要等儿子下午放学回家喝,听见有动静,发现夏晓兰回来了。
“今天咋这么早?”
“运气好,东西被饭店的采购全收了。”
李凤梅闻到熟悉的味道,发现夏晓兰不是空车回来的,还载了满满两筐油渣子。她又惊又喜,“你从哪里搞到的?”
这怕是有三、四百斤呢。
家里的两头猪也吃不完啊!
李凤梅刚想说这东西放太久就没有足够的营养了,猛然想到夏晓兰再傻也不至于买这么多油渣子回来放着,这多半是夏晓兰用来赚钱的。
李凤梅紧忙把话头咽下去,差点没把舌头咬到。
“你这是要卖油饼?”
油渣子都压榨成饼状,个个都有两斤左右,在榨油厂已经发酵好了。
“不跑空车,顺便进点油饼回来试试。舅妈你不是说买不到油饼吗,拿个袋子装点起来,以后这东西咱家肯定是不会缺的。”
李凤梅连连摇头。
“这是你赚钱的,又不是没本钱捡来的,我不要。”
夏晓兰不太当回事儿,“您可千万别说给钱,这玩意儿比红薯还便宜,只要3分钱一斤,等我在榨油厂那边混熟了,2分钱一斤估计也能买到。”
李凤梅想,那不是转手就要赚5分钱?
她还不知道夏晓兰已经决定要提高黄鳝的销量,就她已知的生意规模来说,一个月也能赚几百块钱。
不用一年的时间,夏晓兰就可以在村里修几间体面的砖瓦房。
这哪里是夏家人口不事生产的赔钱货,分明是个会赚钱的金娃娃。要不是刘勇给李凤梅透漏过口风,说他还有一笔钱压在别人的生意里,李凤梅这当舅妈的说不定都要眼红。
不过转念一想,黄鳝生意到11月就不能做了,李凤梅也没了啥嫉妒心。
她听说夏晓兰要把油饼运到外村去卖,拍了下大腿,“那不如先卖给咱们村里人,这东西就和盐一样,养猪的人家都缺。”
李凤梅跑出去喊了一圈,还真有不少人跑来买油饼。
夏晓兰都给他们算7分钱一斤,比这些人之前买的便宜,哪能不满意呢?
300斤油饼,在七井村都差点不够卖,还有两户说夏晓兰要再拉货回来,一定要给他们留着。
买给村里人,300斤油饼是少赚了3块钱,但世上得失并不是仅靠金钱来计算。七井村的人很满意,夏晓兰自己也挺满意,一点本钱都没压,又赚钱又赚了人情。
“哎呀,忘了给家里留一点。”
夏晓兰是给忙昏了,李凤梅也不说拒绝了,她刚才帮忙称油饼,双手油腻腻的,洗完手水也舍不得倒,端去泼在了猪的食槽里。
“过两天你也要带油饼回来,不急一时半会儿的。”
忙完了生意,夏晓兰打了一盆水,将自行车擦洗的干干净净。装过油渣的箩筐也洗干净晾晒着,然后才是收拾她自己。洗澡时两个小腿都在打颤,可见是用力太过,赚钱哪有那么容易啊,300斤油渣,还从商都市一路骑回七井村。
上辈子当上高管,人上了年龄,新陈代谢变慢,饭不敢多次,还要抽空健身来保持身材。以她现在的活动量和年纪,真是怎么吃都不会胖,重返青春的好处,就是人又充满斗志和活力了!
刘芬一直到晚上7点才回来。
看见夏晓兰,她还挺忐忑的。不知咋的,今天卖黄鳝给她的人特别多,她收了80多斤的黄鳝。
“你这生意,在四里八乡也算有名了,会不会有人也想跟着倒卖黄鳝?”
刘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夏晓兰很高兴她妈懂得独立思考了。
“他们在安庆县卖不掉,只能往商都市送,商都的市场那么大,一两个跟风的还损害不了我的利益。”
夏晓兰已经不打算走零售路线了,在攻下了市委招待所和黄河饭店的采购后,商都市的其他类似单位的大门也在遥遥冲她招手呢。
“收再多的黄鳝也不怕,只要每天不超过100斤,我都有信心卖出去。”
夏晓兰正和她妈吹牛呢,陈庆在外面叫她。
夏晓兰走出去,“陈庆哥,你今天怎么又回来了?”
045:他真是来送书的
陈庆是复读生,安庆县离七井村路程不短,夏晓兰以为他怎么也要下个周末才能回来,没想到他今天晚上又来了。
“你今天没去学校?”
天色黑了,陈庆的脸红不脸红也不明显。他提着一大包东西,交给夏晓兰:“我不是说给你借书吗?这是我同学的,他今年考上大学了,高的书也用不上,我就给借来了。”
陈庆说的轻松。
他其实忙了一整天才把书借到。要借一套普通的旧教材对陈庆来说不难,但是教材的原主人考上了大学的话,就意味着其用过的旧教材有很多人抢,因为上面有大学生的笔记啊,看了教材上的笔记,说不定一些弄不懂的知识点就开窍了,考试成绩能提高点分数,那就是改变命运呢。
这套教材其实是陈庆为自己借的。
同学已经去外地上学了,教材陈庆今天才从同学家里拿到。但他想了想,却选择将这套有大学生笔记的教材借给夏晓兰。夏晓兰想考大学,陈庆不知道她弟子究竟有多差,没念过高,总是比他更需要这套有大学生笔记的教材的。
陈庆一点都没觉得夏晓兰在异想天开,最初的惊讶过后,他倒是很佩服夏晓兰的上进。
夏晓兰不知道一套教材里还有如此多的弯弯绕绕,但陈庆能这么快把教材送来,是把她的事儿放在了心上。陈庆和她也没啥多深的交情,以前夏晓兰来七井村也不见得能碰到,还是这半个月才算真正认识。
人家心里惦记着她,夏晓兰挺感动:
“陈庆哥,你让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陈庆是背着光的,李家的灯光翻越院墙,却正好照亮了夏晓兰莹白的脸庞。
陈庆觉得自己整个脸都快被点燃了,赶紧稳了稳心神继续说正事:
“我今天替你问过了,县一不是不能接收插班生,但你只有初学历,要经过学校的考试——不管你是要读科还是理科,都要过去年的‘大专’分数线,县一才同意你插班。”
陈庆低着头,语气忐忑而挫败。
他是着急呢,觉得自己没有办好这件事。
现在的高生参加高考,能考得就是四个档次:重点大学,普通大学,专科,大专。
县一为了保证升学率,对非本校的复读生都有分数限制。可考过过去年的‘大专’分数线又谈何容易,陈庆的成绩在班里能排前15名,他去年也算稳定发挥,却在估分时失误,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以他班级排名前15的成绩,总分也不到本科线……夏晓兰初毕业,入学测试能考到去年的大专吗?
陈庆自己还是个学生,他有啥人脉办这件事,只能按照学校的规矩来。
夏晓兰久久未语,陈庆着急了:
“你别担心,我回家和我爷说下,他可能在县城找到人。就算读不了县一,县二肯定能进去。”
县二的教学质量又比县一差点。
但没有选择的话,县二也可以去念啊。
夏晓兰回过神来,赶紧解释道:
“你误会了陈庆哥,这件事我不不想麻烦陈爷爷,我不是见外,我是觉得如果连大专线都达不到,我插班参加明年的高考也没啥意思……对了,今年咱们省的理科大专录取线是多少?”
是自己的错觉吗?
还是无知者无畏啊。
总觉得夏晓兰说要考过大专分数线,和去县城卖鸡蛋一样简单。这可不是卖鸡蛋啊,做生意行,并不代表念书行。
“今年的理科大专是350分,总分则是690分。晓兰,我建议你还是学科,需要背诵的科目多,不像理科还要学物理、化学……”
一般的女生学理科,遇到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脑袋就像被糊了一层猪油。
其实连陈庆自己面对那些题都是脑袋发蒙。
他是好心劝夏晓兰,夏晓兰却没听进去。
“入学考试的时间有规定吗?”
“下周一。”
“那我先把这些书看看,下周一就去考试。”
还有七天,你个初生,要去参加县一种的插班入学考试吗?
陈庆无话可说。
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夏晓兰太有自信了,陈庆害怕周一的入学考试会让夏晓兰受挫。
夏晓兰提着书进屋,家里三个人都眼巴巴看着她。
天都黑了,陈庆来找夏晓兰,两个人在墙根外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话。夏晓兰回屋里还提着一大包东西,家里人想不误会都难。
刘芬欲言又止。
她觉得夏晓兰不太适合和陈庆处对象。
倒不是她觉得夏晓兰配不上陈庆,就是母女俩在七井村还没站稳脚跟,夏晓兰和陈庆在一起,村里人肯定要说夏晓兰高攀。刘芬不想那些流言又缠上夏晓兰,她们好不容易才离开大河村,在这里有了落脚处。
陈村长他家是啥人家啊。
陈庆又是一定要考大学的,要是和晓兰处对象耽误学习了,就算达叔也不会喜欢晓兰的,更别提陈家其他人会咋想。
刘芬急得团团转,又不知咋开口才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刘勇示意妹妹别急,自己开口问道:
“是达叔家的陈庆吧?我今天看见那小子去上学了,咋又回村子,还给你带了啥东西?”
夏晓兰把一大包书放在桌上,“陈庆哥可是个大好人,他给我带了复习的教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