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心念念想着从前的职务。

  大伯母在工作上不如关慧蛾努力,一个月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不到200块,一年下来顶天能有2000块。

  周怡的工作就是放羊吃草,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周怡自己花,她这边不能算入家庭总收入。

  周文邦夫妻,全年各种收入加起来,也有小一万。

  除掉七七八八的开支,能存下来几千。

  但两人的工资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的,周诚大伯母听说夏晓兰一个农村丫头都能在什刹海买房,回去翻了翻家里的存折,也不过才几万块。

  再一打听什刹海那边的房价,几万块能买个特别小的院子。

  大伯母心里很是烦躁:

  “真是农村人,干个体户赚点钱就忍不住嘚瑟。”

  周怡赶紧安慰她妈,“她那是外地人,才需要自己买房,那咱们家不是有国家分的大房子么。”

  大伯母一想也是这理。

  国家是按级别分配住房,每个月象征性给点租金,以周文邦的收入来算,根本不是什么负担。

  “你说的对,我也是糊涂了和她比,要让你去摆地摊干个体户,我还舍不得呢!”

  ……

  夏晓兰就算知道周诚大伯母的想法,也不会生气。

  人家想的也没错。

  周怡可以游手好闲的,那是因为父母努力,周家上一辈有机遇,兢兢业业打下的基础。

  夏晓兰的起点差了,但她可以从自己这一代努力,上要让长辈过上好生活,下要努力给她后代打下好基础。

  时代虽然在巨变,对周诚大伯母的影响却不会太大,只要周文邦不违纪乱法,周文邦家也不需要买什么房子。

  周诚牵着夏晓兰的手舍不得放,两人能相处的时间真短呀,夏晓兰因为他考来了京城,周诚却要去冀北省进修学习两年。这是周诚都没有预料到的事,幸好冀北省离京城并不算太远。

  就是因为这种客观条件拉开的距离,周诚和夏晓兰都觉得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不必说太多炙热的情话,彼此靠近一点,不管说什么都是高兴的。

  “晓兰,你等我两年。”

  等他两年做什么?

  周诚不必说,夏晓兰也懂。

  等他两年,变得更好更优秀!

  夏晓兰也很期待周诚的变化,她欣喜于这种变化。不管是她的成长,还是周诚的成熟,两人都是相互的见证者,这可能就是感情最好的状态。

 528:裹紧小被子去复试(1更)

    周诚走的时候依依不舍。

  因为是跟随部队的车去陆军学院,周诚出发那天夏晓兰也没机会去送,到了军校也不可能马上能见面,所以这一别,两人又要好长时间不能见面。

  夏晓兰提着东西回寝室时都是晚上九点过,周诚是掐着部队熄灯的时间点回去的。

  周奶奶给了她不少吃的东西,觉得夏晓兰手里的钱都买房了,怕她在学校吃不好……怎么说呢,夏晓兰还真的挺喜欢周诚的奶奶。老太太做事比较随心,和于奶奶那种刀子嘴还不同,周诚奶奶嘴上也很热情。

  和这样的老太太相处,没人会讨厌她啊。

  关系和睦的家庭,那就真是整个家风都不错,一家人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日子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家里要是有个像夏老太那样的搅屎棍,那就会充满算计,家里处处是矛盾,哪有齐心协力发家致富的心思!

  “哇,都是些进口的东西,夏晓兰同学,必须严厉的批评你,你又要脱离群众了!”

  夏晓兰翻白眼,“说话的时候,先把你嘴里所谓脱离群众的奶糖吐出来。”

  苏静哈哈笑,“那不可能。”

  大家都是有分寸的,开玩笑归开玩笑,夏晓兰带什么吃的回寝室都是浅藏辄止,夏晓兰最喜欢307寝室的也就是这一点,八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暂时还没有那种喜欢占别人小便宜的。脾气能相互包容,只要不是极品,大学的同学,以后最后可能会一辈子都来往。

  周诚出发去陆军学院那天,就是英语竞赛复试的日子。

  12月的京城已经完全进入了寒冬,夏晓兰裹着鸭绒服参加了京城教委统一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复赛”,所有通过初赛的,京城范围内的大学生,都要在对外经贸大学参加考试。

  夏晓兰去华清报道后也有3个多月,在对外经贸上学的陈庆一次都没有去华清找过她。

  夏晓兰也没空来找陈庆,她这边入学后一直挺忙,平时是课业忙,周末也有各种事缠身,一会儿要去看周诚,一会儿要去鹏城,还有看房买房……这其实也说明夏晓兰对陈庆没那么亲近,真正重要的人,别管再怎么忙,夏晓兰都能凑出时间去看,就像她去看周诚一样。

  忙起来就忘,证明陈庆就没那么重要。

  不过平时还好说,到了对外经贸,还不顺便看望下陈庆,那也说不太过去。

  复试这天不是个好天气,又是风又是雨的,夏晓兰穿着过膝的鸭绒服都觉得小腿冷,露在外面的脸蛋也冷。服装品牌暂时没搞起来,和陈锡良熟了还有个好处,夏晓兰能自己找款式订做衣服,不用几百件才能开机器,一百件晨羽就愿意替她加工。、

  现在的防寒服和鸭绒服都是高腰的,夏晓兰就怀念长款羽绒服,出门就像裹着个小被子。

  这一次,蓝凤凰干脆直接订做了一批大长款和中长款,像毛呢大衣的那种长度。特别好的鸭绒还是没有,都是鸭毛填充的,就这样夏晓兰收到羊城寄来的过膝鸭绒服也觉得很满足。

  寝室里的人也觉得她这衣服暖和,周丽敏这样的羊城人根本没有感受过北方的冬天,直接就向夏晓兰订了一件。

  夏晓兰也没想把生意发展到同学间,只让周丽敏出了个进价。之前的鸭绒服进价还不到30块,这种到小腿长度的大长款,填充的料多,用的布料也多,直接向制衣厂订的出厂价就是48元一件。还有在膝盖以上的中长款,成本是40元。

  蓝凤凰订了100件大长款,200件中长款。

  要按照‘蓝凤凰’一贯的利润点,一件大长款的鸭绒服要卖到100元左右,中长款也要80元。

  11月那一批周望京同款男士大衣大卖,400件大衣都被商都消费市场消化,等商都市场上出现仿版的时候,蓝凤凰手里的货早卖光了,这批大衣虽然本钱大,回报也高,让服装店赚了差不多3万块。

  300件订做的鸭绒服,不管是夏晓兰,还是李凤梅和刘芬,都有信心在一个冬天销售完。

  蓝凤凰是不做批发,零售受到门店的限制,这300件衣服本钱也就才一万多,要是蓝凤凰还有别的分店,夏晓兰敢一口气订上千件,只要多两间像蓝凤凰这样的店就行了!

  京城的人们其实并不缺购物的地方,王府井那一块卖什么的都有,只看个人的腰包够不够鼓。

  夏晓兰在考虑开分店的问题,她也在留意哪里适合开店。

  王府井最合适,她能搞到王府井的店铺吗?想想也就罢了!

  剩下的地方,夏晓兰看好西单。

  就像商都的二七广场,未来能红火二十年。

  在京城开店,西单那边虽然数次拆迁改建,再红火个20年绝对没问题。

  主要是现在人流量就挺大,西单商场有了,什么理发店、照相馆,去这些地方的人,基本也是时髦舍得花钱的,和夏晓兰需要的消费群体有重叠。

  思维一发散,她到了对外经贸都在想这事儿。

  “你想什么呢?快回神了!”

  华清这边,过了初赛的一年级学生,刘华筝是和夏晓兰的认识的,两人自然走一块。

  快要进考场了,夏晓兰还走神,刘华筝就着急了。

  “你今天可要好好发挥啊,瞧瞧这四面,全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可是代表华清大学来的。”

  可不是嘛,到对外经贸来参加复试的,包含了京城地界所有大学的选手。华清能有多少人进复试,又有多少人冲进决赛,不仅和个人荣誉相关,也和学校的集体荣誉息息相关。

  华清是好学校,其他人学校也不差啊。

  再说英语水平这种事儿,也不能单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来区分,有的人高考总分不够,英语单科好。别的不说,出身什么外交官家庭的,别人可能几岁就在学外语,夏晓兰还真不一定干的过!

  “我不紧张,你也别紧张,今天咱们都好好发挥。”

  夏晓兰和刘华筝脑袋凑在一起说话,裹着小被子一样的大长款羽绒服也不能掩盖夏晓兰的好看,她和一群参加复试的各校学生等待考场外,有些人还偷偷看她。

  刘华筝重重点头,“我其实也没多少信心能过复赛,要是和季江源一样在国外呆过就好了……我以为这次英语竞赛宁雪肯定要参加的,没想到她根本没报名。”

 529:无缘决赛?(2更)

    宁雪为什么不参加英语竞赛,夏晓兰是最清楚的。

  宁雪作为全国高考状元,英语试卷没有刷到满分,那也差不到哪里去。

  季江源说宁雪高中时还去过美国,口语能力也不错,她不参加英语竞赛,是因为觉得英语竞赛没什么价值。宁雪就像江湖上成名已久的高手,不需要再靠这些比赛来证明自己,宁雪同学估计等着刷专业领域的比赛。

  夏晓兰不一样,她还指着多挣点荣誉,改变别人对她的印象。

  军训和国庆游行过后,夏晓兰知道自己的确发生了点变化,她更融入这个时代,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就像刘华筝说的,杀入决赛,为的不是个人的荣誉,还有华清的集体荣誉!

  看看周围,真是强敌环绕:京大、人大、北师大、对外经贸、邮大……京城地区通过初试的,粗粗一数,也有两百多人。

  要在两百多人里脱颖而出,其中更有外语系的专业选手,夏晓兰想要脱颖而出也不容易。

  她估计自己就是口语和听力上占点便宜,能刷过初试的人,卷子的分数都差不多。

  季江源走过来,“你俩挺紧张?”

  刘华筝丢个他一个白眼,忽然压低声音说道:

  “我听到一个消息,能进入决赛的,不管最后拿没拿奖,都有机会拿到公费留学名额。”

  “你说公费留学?”

  林老师是很重视这次英语竞赛,却也没把话给夏晓兰说透。

  刘华筝的消息比夏晓兰灵通,显然季江源也听说过一些,“不算是留学,是交换生吧。”

  交换生?

  原来在84年就有交换生项目了,夏晓兰隐约记得直到1995年,美国国务院才正式批准华国加入“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她记得特别清楚,因为上一世的同年,夏晓兰考上了大学。

  如今还没有和美国有交换生计划,那多半是别的国家。

  当不当交换生夏晓兰不是特别向往,如果她有出国计划,绝对是直接出国留学。

  拿不到公费的名额,那就自费去。

  反正现在多赚钱总没错。

  三个人里,季江源直接就是从美国回来的,当什么交换生对他吸引力都不大,只有刘华筝挺向往。知道这消息,对夏晓兰来说就是复试前的插曲,该怎么考试还是怎么考试。

  最开始是笔试,包含了听力部分,时间短,题目还多,大篇大篇的阅读理解,能把所有题目做完都不错了,很难匀出时间来检查对错。

  听力题就有整整一张卷子。

  口语的考试则是考场的老师现场考的,所有参加复试的大学生根据考号被分成单、双两组,每组都有京城教委安排的3个老师。

  现场准备了不少英语文章,上台去随便抽一张,先把文章当众通读一便,读完了老师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含糊读过去没用,还得知道文章讲什么,还要组织好语言回答老师的提问。

  这无疑是复试最坎坷的一环。

  会刷题的,口语不一定好。

  口语好的,不一定会做题,季江源就自觉他是进不了决赛的,因为阅读理解他做的太差。

  口语和听力倒是没问题。

  轮到夏晓兰的时候,她抽中的一篇文章是讲环保的。

  除了个别单词,她全文通读的很流畅,老师问她对华国环保问题的看法,因为这篇文章是讲国外环境污染的,老师多半想听到的华国比国外做得好,夏晓兰想了想,还是不能昧着良心:

  “我们现在优先发展工业,工业能为全国人民提供衣食住行,能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然而另一边,却是工业废水直接往江河中倾倒,水质和土壤的污染破坏性极大,现在环保问题还没有引起大部分的注意,如果不用法律法规干预和预防,再过20年或者30年,环境污染必将是我们要面临的严峻问题——重金属超标的江河里不会有鱼虾,受污染的土地里种不出健康的农作物,空气中弥漫着粉尘,不戴口罩无法出门!没有人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事后再去花费百倍精力治理,不如现在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预防这个问题。”

  这说的有点空泛,因为没有见识过雾霾严重到只差戴防毒面罩才能出门的人,实在难以想象到夏晓兰说的画面。

  有人觉得她哗众取宠,有人觉得她危言耸听。

  夏晓兰是刚好抽到了这篇文章,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可能不是老师想要的回答?三个老师都没点评。

  反正她都是用英语说的,回答过问题,她就结束了口语考试。

  季江源忍不住凑过来,“你还关心过环保方面的问题?”

  在84年的国内,除了相关的专家学者,谁会去关注环保?季江源一直就觉得夏晓兰和别人不太一样,好像和国内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一次又有了这种感觉。

  刘华筝也觉得夏晓兰的口语部分答的有点偏。

  “你口语那么好,好好回答老师的问题就行了!”

  说那么偏做什么呀,政治试卷总是做过的,这种问题每个大学生都知道要怎么答。

  夏晓兰也不解释,只是感叹:“看来我是无缘参加决赛啦。”

  说了她也不会后悔,就是挺对不起林老师的,林老师对她寄以厚望,建筑系更是只有夏晓兰一个进入复试的。

  季江源觉得夏晓兰回答的没错,但考虑到大环境,夏晓兰口语流畅,回答的问题的方向偏离了“标准答案”,季江源也不敢多夸夏晓兰。万一夏晓兰特别想进入决赛,因为口语部分被刷下来,这不是让夏晓兰同学伤心么。

  刘华筝也是情商挺高的,两人都不再提这问题。

  夏晓兰说自己想在对外经贸里找老乡聊一聊,因为还有别的学生在考试,华清参加复试的一起坐校车来的,自然要人凑齐了一起走。

  “你快去,一会儿我让校车等一等你。”

  刘华筝冲着夏晓兰保证,让她放心去。

  季江源想了想,“走吧,我陪你一起去。”

 530:季江源的恻隐心(3更)

    季江源厚脸皮跟着,是安慰夏晓兰的。

  “其实就算没有参加决赛,也不一定就失去了交换生的资格。交换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除了这一种方式,你还能选择出国留学,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意向,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些学校。费用的问题不用担心,没有公费留学的名额,个人是可以申请奖学金的。”

  季江源安慰的方式也很美式。

  一句“多喝热水”不是万能的,能给出解决办法的安慰才是最有效的。

  如果夏晓兰真的是在为失去可能获得的交换生资格而难过,季江源这安慰就太有用了!

  她没有难过,还是感激季江源的好意,“谢谢呀,我要是有留学计划,一定会详细咨询你。你这是看我复试受挫,又主动和我说话了?季江源同学,我还以为我俩的同学情谊不会那么脆弱呢!”

  那季江源和汤宏恩是父子的事儿,夏晓兰事前也不知道啊。

  在这个问题上,是季江源本人有点怂。

  夏晓兰根本不会和主动谈起汤宏恩的事,夏总没有当居委会大妈的爱好,别人的家庭矛盾管啥管,只要别人没开口,这种情况下主动介入的都是多管闲事,人与人之间还能不能有个隐私距离了?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父子失联12年,季江源小时候的记忆也模糊了,他对汤宏恩疏远都是正常反应。

  夏晓兰才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说“那是你亲生父亲,你得体谅他原谅他”之类的屁话,汤宏恩的确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还不能允许季江源生疏,换了某一天,要是有人跳出来对她说,夏大军是她亲爹,现在已经改邪归正云云,亲父女有什么迈不过的坎儿,不重新接受夏大军就是不孝……夏晓兰同样会觉得生气。

  季江源接不接受汤宏恩,是季江源本人的自由,外人没有资格去管。

  见夏晓兰不当一回事,季江源也觉得自己前段时间的纠结有点搞笑。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他已经能接受自己亲生父亲忽然出现的事实,让他和汤宏恩亲亲热热办不到,起码照汤宏恩的说法,对方并不是有意遗弃他……没有人会高兴被亲生父母“遗弃”,季江源也算是解开了一个心结。

  心结解开了,就有了新的好奇。

  不能问季家人,所有姓季的都不会说汤宏恩的好话。

  季江源希望得到一点更中立的说法,可能也不该问夏晓兰?她应该是偏向汤宏恩的吧,从谈话中,季江源能感受到汤宏恩对夏晓兰的喜爱。

  然而他又能问谁呢?

  “汤……你知道,我意思是我生父,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季江源主动问的,夏晓兰就不算多管闲事。

  这人终于把这个问题说出口,夏晓兰都松了一口气呢。

  “其实对汤叔叔的个人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我们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当时我第一次出远门去羊城,正好和汤叔叔一个车厢。当时我碰到点麻烦,有两个人贩子想骗我,汤叔叔叫了乘警来帮忙。后来我去鹏城,又和汤叔叔巧遇,一来二去我们就有了走动。我只知道他在鹏城任职,平时都是独自居住,现在没有家庭,身体不太好,我都碰上他三次生病了!”

  季江源顿时就感觉很复杂。

  他妈季雅的情绪问题很严重。

  但在美国这些年,母女俩的物质生活是没问题的。

  他妈也换过好几个男朋友,虽然都没能走进婚姻,他妈还是个作精,那些uncle对他妈是真不错。

  季雅有人陪伴,汤宏恩在国内孑然一身。

  离婚也有十多年了,就一直没想过找个伴儿?

  还有比较严重的胃病,上次在医院,是胃溃疡动手术吧?

  汤宏恩的工作比季江源想的光鲜,但把个人生活过得如此糟心——如果汤宏恩家庭美满,又和新妻子生了小孩,季江源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开心,反正汤宏恩现在这种情况,他听了并不感觉到开心。

  看季江源若有所思,夏晓兰也没打搅。

  不过夏晓兰去找陈庆,却扑了个空。

  “不在寝室?”

  对外经贸的学校也不小,不在寝室的话就比较难找。

  夏晓兰搓了搓快被冻僵的脸,只能遗憾的随着华清校车离开。

  远远的,陈庆看着华清的校车开动了。

  他的确是故意躲着的。

  因为还不够优秀。

  还不够让晓兰改变以往对他的印象。

  就说这一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陈庆作为大一新生,英语不是特别突出,都没有报名的资格。他知道复试会在自己学校举行时,就晓得夏晓兰会来……陈庆就是对夏晓兰有种盲目的信任,只要她参见了这个竞赛,一定会进入复试。

  所以这个周末,陈庆一直远远注意着考场的动静。

  他看见了夏晓兰,那么多参加复试的学生里,她还是那样显眼。

  也看见了穿着打扮很出挑的季江源跟在夏晓兰身边。

  晓兰就该和这样的男生当朋友,陈庆没敢上前。

  ……

  周末,京城当地的学生是能回家的。

  季江源回家时,发现他妈在客厅里抽烟打电话。

  细细长长的女士香烟夹在她指尖,另一只手拿着电话听筒,嘴里不时轻轻嗯两声,慵慵懒懒的,季雅随意做出来的动作,好看的像电影海报里的剪影。

  可能看见季江源回家,季雅随便说了两句就挂断了电话。

  “乔治过几天要来华国。”

  乔治是季雅正在交往中的男朋友,一个富裕的美国男人,对季雅的追求十分紧,几个月没见不仅没能让乔治消散对季雅的热情,对方竟然要追到华国来了。

  季江源也有点吃惊,“所以,你们真的可能会结婚?”

  季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反而问起季江源:“宁雪呢,你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宁雪?太可惜了,你姥爷很喜欢见到你和宁雪在一起,这是他和宁雪爷爷的约定……”

  季江源对夏晓兰说要和天才当朋友很累,没说的是要和天才当男女朋友更累。宁雪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双方家里却想把他们凑在一起,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以前那种老派的思想。

  如果他妈真的要和乔治结婚——季江源终于忍不住开口:

  “您和我爸,我是说生父,你们为什么离婚?”

  离婚就算了,这么多年,拼命抹黑他生父,总有个原因吧。

 531:病人的掌控欲(4更)

    季江源问出那个问题,自己就懊恼不已。

  果然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他就从他妈身上欣赏到了“变脸”国粹表演。季雅那能迷倒外国人的东方慵懒,瞬间变成了狰狞:

  “汤宏恩去学校找你了!”

  她就知道,汤宏恩一定会去找,枉顾她的意愿,汤宏恩一直在干着这种事!

  原来他妈真的早就知道了。

  汤宏恩根本没有去学校刻意找他,那一次是来找夏晓兰偶遇的,这事夏晓兰也说过,季江源相信夏晓兰还不至于说这种谎。

  然后是他自己有了好奇心,顺藤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