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哇,舅舅好有钱,给了我五张压岁钱!”
158:可别对不起周诚(3更)
这死孩子就像没见过钱一样!
拿了五张1元的嘚瑟啥,刘芳扭头一看,却见梁宇手里拿着五张大团结。
刘芳拿过梁欢的红包拆开,也是50元。
梁家是有钱,但刘芳一般给人压岁钱顶多20元,能给50元压岁红包的,肯定是梁秉安领导家的孩子。李凤梅出手这么大方,真是发了财?
刘芳把梁宇的红包一块儿拿过来,塞给梁欢:
“你舅舅几年没给过红包,补一个大的也应该。”
“妈,那是舅妈给我的!你干嘛给姐?”
“你小孩子拿这么多钱没用,你姐前几天看上了一件外套,两个红包加起来正好够。”
刘芳说的理直气壮,梁欢也高兴起来。
梁秉安看着母女俩高兴,也没有继续教育女儿的心思。梁欢被刘芳宠坏了,梁秉安发现时女儿性格已经改不过来。梁秉安不能把女儿嫁进那户人家,就是因为知道梁欢的性格。梁欢自己不乐意,到了别人家肯定要作天作地,这是结亲还是结仇?
夏晓兰倒是挺适合,比梁欢漂亮,看起来还比梁欢聪明。
脾气比梁欢好,也比梁欢能忍,记忆那个咋咋呼呼的丫头几年后脱胎换骨,梁秉安越看越满意。
聪明人么,总要多花点心思去哄。
梁秉安对夏晓兰有对象的事不在意,处对象又不是结婚,谁说不能分手?
他开着车,对刘芳说道:
“初二那天你再回娘家一趟,给欢欢姥姥、姥爷上上坟。”
……
把刘芳一家都给撵出去,刘勇还生气呢。
自己一个人骂了好半晌,午喝的酒上了脸,连脖子都是红的。
夏晓兰笑嘻嘻的,“您生啥气啊,我姨妈虽然是无利不起早的人,这次估计也真是想拉我和我妈一把,他们是舍不得梁欢嫁,又舍不得对方的条件,就想到我顶替……不理他们就行了。”
要不是遇到周诚,夏晓兰连对象都懒得找,18岁就要嫁人,她疯了差不多。
李凤梅也劝:“初四我们就到商都去了,小芳想来保媒也找不到人,你和她计较啥,她就是那德行。”
刘勇有几分醉,“我晓得她看不起我这个当大哥的,我也没本事,活该让人瞧不起,但你看看她嫁了人就当自己不姓刘,和我闹脾气,对阿芬都不管不顾的,从小到大就她最白眼狼!”
刘芬只比刘芳大一岁多,但刘芬从小就疼妹妹,家里有啥东西都要让给刘芳吃。
等到刘勇给两人说婆家,刘芬瘦瘦的像根干瘪的小豆芽,刘芳倒是出落的很水灵,要不也不可能和梁秉安好上。其实都是同爹妈生的亲姐妹,长相咋会天差地别,五官是极相似的,刘芬傻乎乎的把口粮都省给妹妹吃,在那样的年月里,果然是自私的人才能填饱肚子!
刘芬不知道说啥好,站在原地有点无措。
她习惯性让人,在家让妹妹,在夏家让妯娌。她的初衷是不要有争端,家庭和睦,偏偏这些人都挺得寸进尺,把刘芬的善良当成是理所当然。
“妈,小姨就算想给我说亲,不是啥大事儿,我说了有对象,她下次就不好开口了。”
夏晓兰心底自然不这么想,嘴上却要安慰她妈。
刘芬点点头,“她总归是你小姨。”
狗屁小姨,李凤梅心疼自己那100块钱,多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她也是早年吵架时被刘芳给伤了自尊,发财了就想让刘芳看看,谁又是一辈子穷鬼的命了?出过那口气吧,事后想起来才心疼。
刘芳也是回娘家,真是空着手连包糖都没拎来。
还说是来和刘勇握手言和的,现在想起来,只怕夏晓兰和刘芬不住在刘家,刘芳是不会迈进娘家一步的。刘芳的目的就是夏晓兰,担心离婚的刘芬还是个幌子,李凤梅扶着刘勇回房休息,一边叮嘱夏晓兰:
“你可千万别被你小姨哄去,我看周诚那小伙子挺好的,你小姨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钻,只要被人给的价钱合适,把外甥女打包卖出去算啥!”
夏晓兰还是那说法,接触不多,没感情,对方的算盘打得再好都是白瞎。
刘芳回娘家的事,自然又让村里的人当成了谈资。
要说村里谁家闺女嫁得好,刘芳绝对是全村女孩儿们的榜样。刘家穷的叮当响,刘芳不仅能嫁给城里人,还是梁秉安那样的国家干部。靠着梁秉安也当了城里人,结婚后也不用上班,给梁秉安生了一儿一女,在婆家地位不低。
“梁家咋那么有钱呢?都花不完啊!”
“刘芳男人是开车回来的,小轿车,就放在村口。”
“张口就说要支援刘芬两千块修房子,我咋没这种妹夫。”
“呸,你妹妹长得那模样,也要嫁的到城里人才行……”
嗑着瓜子八卦,倒是有人挺了解刘芳。
“好几年不来往,忽然跳出来献殷勤,不晓得有啥打算呢。”
这是个真相帝,偏偏不被人信任,都说真相帝是嫉妒。有啥打算啊,两千块钱是真金白银要拿出来的,梁秉安是国家干部,自己说过的话能不算话么。
刘勇酒醒都是第二天的事,除夕三十的,大家都把刘芳昨天带来的不愉快忘记。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新的一年要有个欢欢乐乐的气氛。
而在朱家,这个春节就很糟糕了。
朱放参加的封闭学习直到腊月二十才结束,回家才知道,他妈给拘留了。
“你妈妈,可能要判刑。”
朱成春的话语十分苦涩。
朱放不相信,朱成春却不好说丁爱珍是想收拾夏晓兰,反而把自己给收拾进去——事情是由夏晓兰而起,现在夏晓兰也收拾不了这个摊子,丁爱珍最大的指控不是陷害夏晓兰,不是指使别人聚众斗殴,是侵吞国家财产。
丁爱珍整天说夏晓兰是个臭不要脸的狐狸精勾引朱放,哪曾想贼喊抓贼,丁爱珍才真的和厂长有一腿。两人的关系都保持十来年,就是这样,丁爱珍不管怎么得罪人,主任的位置都稳如泰山。
朱成春自诩是体面人,一顶绿帽子戴的无知无觉。
他对给丁爱珍脱罪都兴致缺缺,这是在践踏一个男人的尊严。
丁爱珍和厂长的事朱成春不打算和儿子讲,夏晓兰在其的原因也不能讲。他甚至不想去报复夏晓兰,听说夏晓兰的服装店开业,市里大领导的秘书去了,市公安局的杨局去了,可能是下一任国棉三厂厂长的袁洪刚去了……朱成春只能和朱放说,丁爱珍侵吞国家财产被刑拘。
朱放的心像掉到冰窟窿里。
他想说他妈不会做这种事,可仔细一想,他妈平时花钱真的特别大方,新衣服一买就是几件,朱放平时伸手要钱,丁爱珍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贵的皮鞋,商都都几个人买得起的皮夹克,朱放身上都有。
这个年关,朱家显然是愁云惨淡,完全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
……而大河村夏家,又很有过年的气氛。
159:善良懂事的子毓(4更)
大年三十,夏大军才背着行李回家。
他不缺力气,就四处打杂工。有活的时候一天能赚几块钱,没活的时候他就少吃饭尽量不花钱,过年回家,夏大军兜里也揣了几百块钱。
他觉得外面的钱比守着田地好赚,准备过完年还出门干活儿。
带着钱回来,家里人都很热情接待了夏大军,让这个老婆女儿都跑掉的棒槌很感动。特别是夏子毓温温柔柔叫了两声二叔,夏大军恨不得把心肝都一块掏出来。
他赚来的几百块钱,到底是没揣暖和,就交到了夏老太手里。
夏老太也是白担个名声,那钱转一道手,还是要给夏子毓的,全家人都对这点心知肚明。
王建华陪夏子毓回家,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夏家每个都没落空,可想而知大家对他有多满意。夏大军也混到一双解放胶鞋,穿在脚傻乐。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气氛,夏子毓忽然提起了夏晓兰:
“不知道二婶和晓兰过的好不好,二叔,您和二婶真的不能挽回吗?我听说父母离婚,家里的孩子说亲时别人都要挑剔……对晓兰还是挺不好的,她和二婶都住在舅舅家,终归不是自己家。”
夏老太不好骂自己最疼的孙女,到底心情不好了:
“大过年的,提这两个人干啥,家里好不容易清静几天!”
夏老太心想你是不是傻啊,那贱丫头明摆着要勾引姐夫的,把她和王建华隔得越远越好,这时候还提啥夏晓兰!
她乖孙女子毓肯定没错,子毓就是太善良了。
夏子毓显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她想来想去,把夏晓兰远远支开不行,必须在她眼皮子底下,夏子毓才有安全感。
她已经有点怕夏晓兰了。
这个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你以为她要被踩到泥地里,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难道真的有气运的存在吗?夏子毓就觉得夏晓兰运气特别好,王建华被下放到大河村,谁都躲着走,偏偏夏晓兰就看上了这人。
事实证明王建华真的挺优秀,夏晓兰选了一支潜力股。
再然后是夏晓兰被流言包围,换其他乡下姑娘咋能翻身,夏晓兰撞墙不死,严打还把张二赖给抓了!
明明是被夏家赶出家门的,也不知咋回事,夏晓兰没有越过越落魄,还考上了县一……作弊找关系?不,都不是!夏子毓快被她妈抓不住重点的本事给气死,要不是她在安庆县,特意上门拜访了孙校长,咋会知道夏晓兰在期末考试是年纪第二,考了514分?
期末考试和高考不同。
高考夏晓兰不一定能考五百分以上。
但只要不发生重大失误,夏晓兰考上大学已经板上钉钉。
夏子毓有点害怕夏晓兰这无往而不利的运气,她还在孙校长面前给夏晓兰上上眼药,就听出来孙校长对夏晓兰的欣赏和赞叹。
曾几何时,这样的欣赏赞叹是属于她夏子毓的!
夏晓兰那个草包,仗着长得好看荒废光阴,她夏子毓比草包努力一百倍,从大河村这个穷村子考到了安庆县,又从安庆县考到了京城师范学院。从豫南的农村到京城,整整四年勤学不怠的辛勤汗水,才改变了原本可以预期的在乡下务农的命运。然而夏晓兰,却能轻轻松松得到这一切?
夏子毓不服。
正是对命运的不屈服,让夏子毓成了为女大学生。
她坐到了夏老太旁边,不管内心如何咆哮愤怒,表面上仍然是那个温柔的姑娘:
“奶奶,晓兰和建华认识在前,说起来是我对不起晓兰,事情都发生了,晓兰就算怪我也是应该的。我不怕她怪我,只要她能原谅我,能重回夏家,让我做啥都行!奶奶您别生气,先听我说,我和建华在一起已经成了事实,就算伤害了晓兰,我也不能把建华让给她,但在别的方面,我只希望她会越过越好。”
夏老太很不满,当着王建华的面她不能破口大骂,到底是铁青着脸。
夏大军却很感动,他就说过大侄女最明白事理,最是善良懂事的一个人,晓兰那丫头偏偏不肯听话,闹得全家鸡犬不宁。
就算是晓兰先认识王建华的,那说亲还讲究个门当户对呢,王建华是大学生,只有同样是大学生的子毓才配得上。夏大军在外面打杂工,没人嘘寒问暖关心,对刘芬提离婚的那股气也消的差不多……在农村哪有人离婚,女人从一而终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夏大军就认这个死理。
他是个大老粗,没化不懂法,签了字据没啥用,打心底他就认定刘芬还是他老婆。
他和刘芬只是吵架,女人耍脾气他都忍了,还想咋样?
夏大军下意识忘记了在七井村被揍的事,那毕竟不光彩。
夏子毓都说自己不怪晓兰,还开口说服夏老太让晓兰母女回来,夏大局觉得这场闹剧也该到了尾声。
当然,子毓大度,他这个当二叔的不能心安理得真的不当一回事儿,一定要让晓兰那丫头给子毓道歉!
夏子毓仿佛知道了二叔的想法,她苦笑一声:
“二叔,晓兰脾气倔,她要是能回家比啥都强,您可千万别再提道不道歉的事,就算要道歉,也该是我向晓兰道歉,请她原谅我的情……”
夏子毓没把话说完,她的视线和王建华相撞,情意绵绵的眼神,让王建华和夏子毓陡然心有灵犀。
她没说完的话是“情不自禁”。
王建华的思绪不由倒回到高考结束的那一晚,原本陌生的两个人,从高考的发挥说到未来志向,夏子毓能懂他肩上的压力,她也是一个能和男人一起承担压力的优秀女生,两人越说越投机,酒精和月色为媒,他和夏子毓最终情不自禁……
都说男人心有白玫瑰和红玫瑰,不管得到哪一个,对另一个得不到的都会遗憾。
夏子毓就是白玫瑰,温柔可亲。
夏晓兰是红玫瑰,又娇又香,稍有不慎还会被她的刺扎到。
王建华也觉得让夏晓兰寄人篱下不太好,以她的性格,时间长了必然会和别人产生冲突。听说刘家那边没啥能出头的亲戚,王建华在乡下呆了好几年,哪能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家里男丁不盛,就会被欺负,刘家是逃荒来的,在豫南落叶扎根不过几十年,夏晓兰姥姥、姥爷又去的早,根本没有姻亲可以倚靠。知道刘芬离婚带着夏晓兰回娘家住,王建华就在担心这些问题。
可他最没有立场说,由夏子毓提出来,简直太好了!
看见王建华的眼神,夏子毓知道自己做对了。
她心滋味十分复杂,却强压下不舒服,按照原本的计划来:
“奶奶,二叔,你们大家还不知道,晓兰前段时间考上了县一吧?”
什么?!
王金桂和夏红兵两口子其实早知道了,也要装出一脸震惊。
这个家只有夏大军和夏老太,外加一个王建华,对这样的大事是真不知道。
夏老太也是不服输的,“她跑去县一干啥,别是把里面的男娃子们给勾坏了!”
160:二叔,你想和二婶和好不?(5更)
“妈!”
夏大军不满,他现在对夏子毓说的情况充满好奇。晓兰那丫头,还能到县一念书?不是看着书本就头疼么,所以念完初就没了。当时家里准备供夏子毓上大学,夏子毓在一,张翠也去县城照顾她。
母女俩租房和吃喝的花销,家里面肯定要出。
再加上夏子毓弟弟,夏红霞两个弟弟,这些男孩子都还小,干活不顶事,个个都要上学。上学就要花钱,要是不管不顾让夏晓兰和夏红霞继续念书,那剩下的几个小的估计就得辍学了。
幸好,夏晓兰和夏红霞也不是念书那块料,不用让夏家人为难。
见二叔眼巴巴等自己解释,夏子毓心想,毕竟是亲女儿,要说夏晓兰在二叔心里没一点份量才不可能。她也没卖关子,却也没说的多详细,只说夏晓兰如今在县一上学,看来也想考大学。
夏老太嗤之以鼻。
王建华都是第一次听见这消息。
夏大军不会掩饰心里的想法,全家人都看出了他的激动。夏红兵心里泛着酸,家里三兄弟,大哥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二哥的女儿要考大学,只有他家的女儿又懒又馋。
指望夏红霞考大学么?
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夏红兵知道的比夏子毓说的细,夏红霞又不傻,知道家里谁才是她的至亲。夏晓兰岂止是在县一上学那么简单,过了年7月份就要参加高考,这次期末考试是年级的第二名,考了五百多分!这些关键的信息,连夏红霞都知道,夏子毓偏偏说的含糊,夏红兵就觉得大侄女的小心思其实也不少。
心思不少的夏子毓十分诚恳说道:
“二叔,您和二婶要是能重归于好,晓兰也能安心学习,将来晓兰考上大学,家里面还能不供她么?那边毕竟只是舅舅,寄人篱下,哪有心情好好念书。”
夏大军已经被侄女说的心动。
他和刘芬之间的矛盾,总不能影响夏晓兰的前程吧?
这个女儿虽然让他丢尽了脸,若能考上大学,前尘往事倒能一笔勾销。再碎嘴的八婆,也只有羡慕恭维他夏大军的份儿,对夏晓兰从前的作风问题不敢多言!
“可晓兰她舅那边,肯定要作怪。”
刘勇的态度摆在那里呢,夏大军把刘芬提离婚的原因归咎于刘勇的挑拨。
夏子毓想了想,“不如我用县一校长的名义,替你约二婶见一面,让孙校长当下见证人,你俩不就重归于好了吗?”
夏大军惊喜交加,磕磕巴巴的问:
“县一的校长啊?人家一个大领导,愿意见我不?”
夏子毓没把话说的太满,就说自己先试一试,准备初二带着夏大军一起去给孙校长拜年。
张翠和夏长征看不懂女儿的操作,夏老太心里也不太痛快。
王建华说夏子毓太善良,夏红兵私下里教夏红霞:“你可别和晓兰作对了,万一她能考上大学,将来也多个人能帮衬你,你脑子一根筋非要和她较劲干啥?”
夏红霞不服,说夏晓兰考试成绩肯定是作弊,能考上大学才怪!
夏红兵本来想骂她,转念一想,要是刘芬真的夏大军复婚,晓兰那丫头回家来住,能不能考上大学可就说不好了。他又不是二哥那个棒槌,被大房一家人逗傻子一样玩。
他想叫夏红霞别那么傻,不要整天跟着夏子毓打转,又觉得夏红霞掩饰不住自己的心思,要是被夏子毓给看出来了还挺麻烦。
二哥赚的几百块钱,又被老太太掏走,肯定要贴补给夏子毓。
都是夏家人,就只有大房会花钱,别的都是傻子啊?
夏红兵现在对大哥一家人很不满,夏红霞回来讲讲小吃店的事,他就猜那店多半就是大哥大嫂的,子毓舅舅和舅妈才是幌子。一天都要赚几十块,一个月好几百块收入的小吃店开着,还要回家里哭穷,让大家掏钱帮忙供夏子毓上大学!
王金桂在房间里骂骂咧咧,她也觉得大房奸猾,可又不敢撕破脸,指望着能沾光占便宜——夏红霞在小吃店帮忙,除了包吃包住,临过年张翠给做了一身新衣服,还包了50块钱的红包,就当是夏红霞的工资了。
王金桂嫌少,从农忙结束进城,到腊月29了才回家,前前后后忙活了多长时间,居然才发了50元工资。夏红霞一身新衣服能值几个钱?棉袄最多用七尺布,里面塞了两斤棉花不得了,再算上裤子和鞋,加起来也超不出50块。
夏红霞眼皮下钱,又拿钱又穿洗衣服,美得冒泡。
王金桂却说张翠两口子小气,一个月赚那么多钱,多给亲侄女发点钱会死啊?
“就是抠门儿,我们红霞多辛苦,在他们店里干了几个月伺候人的活儿,人都累瘦了……”
王金桂睁着眼睛说瞎话,夏红霞哪里是瘦了,分明是长胖一圈。
夏红兵从床上蹦起来,“就你话多,我到妈哪里看看她屋里的炭盆暖不暖。”
王金桂还没反应过来,夏红兵就跑了出去。
“就显摆你自己孝顺!”
炭盆暖不暖?
一大家人,老大不关心,老二不吱声,你一个老小蹦跶的倒是挺欢。
要不咋说夫妻俩还缺了点默契呢,夏红兵关心老娘暖不暖是次要,主要目的是掏老太太的钱。可他已经去晚了,夏大军交公的400块钱已经被夏老太给了大孙女。
“子毓要上门去见未来公婆,路上不要花钱的?上门还得带点东西,建华到夏家都提了一大堆东西,可不能让王家把子毓看轻了!”
夏老太偏心的理直气壮,夏红兵只是痴缠,说家里连过年走亲戚的礼都买不起,还埋怨夏老太:
“二哥要出门打工,您非得让我留下来,窝在乡下几个月,我手里哪里还有钱?”
几个月不仅没赚钱,因为太闲,夏红兵迷上了和村里闲汉打牌。技术不佳,夏红兵在外面欠了好几百的赌账,他要和不先搞点钱把债主那边稳住,这年也别想安生过。
夏老太拗不过他,到底掏了私房钱给了夏红兵100元。
夏红兵拿了钱嘴巴也甜:
“妈,您早点睡,晚上别受冻了!”
夏老太捂着胸口,刚刚掏出去100块,她心疼的睡不着。
而且夏子毓死活要把夏晓兰那破鞋弄回来,当着王建华的面夏老太不好表现的太过分,其实夏老太担心的都睡不着觉。她和夏晓兰那小破鞋多半是八字不合,看见她就烦。
刘芬也是不下蛋不晓得讨好婆婆的锯嘴葫芦,夏老太最不喜这儿媳妇。
好不容易两个讨厌鬼都赶出家,又要把人给找回来,就算夏晓兰真能考上大学,能给她这当奶奶的好脸色?
小破鞋记仇呢!
只有她的乖孙女子毓才靠得住,她对子毓,子毓将来肯定会孝顺她。
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