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蒂娜咬着牙不说话。

    心理压力大和死亡是两回事,她没那么容易被说服。

 【第四卷:美国梦】1628:是真男人,而非孝子(2更)

    “我不会回商都的。”

    “我也不会叫他爸爸!”

    “你和他站在一起,你也不是我哥哥。我哥哥才不会害死妈咪和爹地……”

    这些话听起来像在赌气。

    但从蒂娜嘴里说出来,还是割得徐长乐遍体鳞伤。

    蒂娜说完就蒙头大睡。

    两天过去了,她依然不吃不喝,徐长乐和徐仲易都焦头烂额。

    但商都那边,于奶奶一无所知,还叫老人苦苦等下去?只能把蒂娜留在香港,不愿意吃饭,还能输营养液维生,同时安排人24小时不错眼的看着——这真是最无奈的选择!

    等夏晓兰和徐仲易父子在商都机场见面,没瞧见蒂娜时,也算心中了然。

    汤宏恩是不可能和徐仲易一起同行的。

    徐仲易说他不掘墓,他做的生意却也不见得干净。

    汤宏恩怎么可能和这样的人同行,老汤去商都就是为了见刘芬。于奶奶能亲人团聚,汤宏恩肯定替于奶奶高兴,但于奶奶将来怎么安排,现在还不好说。

    汤宏恩私底下和刘芬说:

    “这个人卧薪尝胆,19年终报大仇,意志力惊人。他不敢联系于大娘,是怕给于大娘带来麻烦,怕于大娘被张家栋害了,却也是怕自己复仇计划失败……所做所为是个男人,却不算个孝子!”

    妻儿当然很重要,难道亲妈就不重要?

    汤宏恩反正对徐仲易评价不高。

    刘芬也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变故,于奶奶原本是在商都等崔意如带着徐长乐、蒂娜回来的。

    没想到一夕之间形势剧变,崔意如死了,徐仲易冒了出来。

    徐长乐并没有失忆。

    蒂娜却拒绝接受真相,根本没回商都。

    刘芬摇摇头,“我到现在都不晓得咋和于大娘说,你说得对,徐仲易真能狠得下心,他说晓兰租房子的事,是他刻意让人指引安排的,那他咋不顺便让那人捎个信给于大娘?”

    刘芬记得她和晓兰到商都租房,是晓兰刚开始摆地摊倒腾衣服不久,母女俩为了生意就搬到了省城。

    到今天得有三年了呢!

    就算此前徐仲易还没今天这么大的本事,那三年前,他也能自由往返香港和内地之间了吧?

    那咋不捎个口信。

    就像在美国机场那样,给于大娘递个纸条,让于大娘知道他还活着也好啊!

    等19年,和等16年能一样么。

    刘芬本来在替于奶奶不值,转念一想,自己都差点气炸:

    “等等,既然晓兰租房是徐仲易故意指引的,那晓兰去美国寻亲,他从头到尾都知道啊,他就这样看着我们跑去旧金山?”

    跑一趟美国没啥,刘芬只当去玩了。

    但旧金山的黑帮多危险啊,徐仲易也能忍着一言不发……刘芬不懂啥引蛇出洞的计谋,就算她懂,也不可能理解徐仲易的做法。

    任谁被当成引蛇出洞的“诱饵”都不会高兴。

    而且那诱饵,不仅有刘芬自己,一直呆在美国,身处不安全环境中的,是她闺女晓兰啊!

    刘芬都快被气疯了。

    她是老实,她不是傻!

    一开始还没想到,汤宏恩一点拨,刘芬就想明白了。

    汤宏恩赶紧给她拍背,“别气别气,你这时候生什么气?徐仲易不是罪魁祸首,他反而是这件旧案的受害者,他不是坏人,是不是好人却等待验证,我就是想提醒你一下,于大娘和徐仲易是不同的人,你别天然就对这人带着亲近。”

    亲近?

    刘芬都想打人了!

    有了汤宏恩的点拨,刘芬对徐仲易父子回商都的期待性大大降低。

    于奶奶把院子打扫的格外干净,家具、窗沿擦着亮堂,地砖缝里的陈土都快被扣起来了。左邻右舍的,都听说于奶奶这个孤老婆子的海外亲人要回来,以前收容于奶奶扫大街的街道办一天要上门好几趟,就想看看这早年去美国的儿子啥时候才到家。

    一些人是替于奶奶高兴。

    分别20年还能重聚,大团圆结局总让人特别高兴。

    另一些人是小市民心态,就想着能不能沾沾光占便宜。

    于奶奶以前的脾气古怪,这些人全忘了——于奶奶其实烦不胜烦,没沉下脸来赶人,是因为她自己都实在太期待。

    就在这种气氛下,徐仲易父子到了商都,夏晓兰和周诚去机场接了下。

    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徐仲易一路上都很不安。

    没错,徐仲易对这次见面期盼了多年,但真的能母子光明正大重逢相见,徐仲易又近乡情怯。

    徐仲易还是带了不少人回商都的。

    多年的被追杀经历,让他变得谨慎无比,就算张家栋已死,徐仲易还是没那么放心。

    不,可能不仅是张家栋,徐仲易现在经营的古董生意,本来也不是啥简单的行当。

    “爸,你要不要平缓下心情再回去见奶奶?”

    温和是徐长乐的表象。

    一个从小就藏着心事长大的人,怎么可能真正温和?

    但他也不是一个戾气很大的人。

    在机场见面后,他还对夏晓兰郑重道过歉,之前他对夏晓兰说的话当然不是他的本意,那时候他又不知道徐仲易的能量有多大,他不想夏晓兰追查以前的事,是太了解张家栋。

    夏晓兰没听他的劝阻,一意孤行,徐长乐那时候也隐隐猜测,夏晓兰会不会是在替他生父徐仲易办事,舞会上还试探过,揍了哈罗德一顿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否则夏晓兰是不会那么容易见到他母亲崔意如的。

    当然,徐长乐没用其他办法,只抓住哈罗德揍,是他本来就有揍哈罗德想法——这是一个哥哥对妹妹的保护欲,可能太偏执太不绅士,徐长乐本人至今毫无向哈罗德道歉的想法!

    半路上,徐长乐提议让徐仲易缓一缓情绪。

    徐仲易还是摇头拒绝。

    “不,我们已经让你奶奶等太久了。”

    夏晓兰和周诚对视一眼,两人的看法其实差不多。

    这整件事里,于奶奶一家都是受害者,长达20年的分别,有时代的造成的阴差阳错,就算是崔意如本人也不会料到一步行差踏错,会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然而一家人中,承受最多的人,却是于奶奶呀。

    徐仲易还知道崔意如和儿子徐长乐活着。

    于奶奶是20年来,全然不知徐仲易一家三口的下落,心里不知猜测多少遍他们出了意外,又要一遍遍催眠自己,相信会有奇迹发生——于奶奶的丈夫徐老先生就没熬过这样的煎熬,早早离世,却不知于奶奶一个女人,到底需要多强的韧性,才熬到这一刻!

 【第四卷:美国梦】1629:少小离家老大回(3更)

    徐长乐左顾右盼,试图在车窗外的街景中找到熟悉的痕迹。

    他5岁出国,至今还对商都有一些印象,这记忆力真的比普通人好。甚至经过二七广场时,徐长乐还指着二七纪念塔:

    “这个塔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没这么高。”

    夏晓兰点头,“是,听说以前是木头塔,只有15米高,71年的时候重新改修,才有了现在的纪念塔。”

    以前的二七纪念塔高15米,为木质结构。

    71年改建后,塔身高63米,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当然大有不同。

    徐长乐低头一笑。

    66年他就被父母带到了美国,没见过后来的二七纪念塔,猛然一见和记忆中完全不同,一时也没忍住。

    20年时间,商都还是有很大变化的,街道的变化,街景的变化……每找到一点和记忆中相同的地方,徐长乐都会很高兴。他和蒂娜不同,他是在商都出生的,这座城市让他觉得亲切,让他有归属感。

    这和徐仲易的近乡情怯完全不同。

    徐长乐想快点见到自己奶奶。

    不管是什么想法,家还是一点点近了。

    到了街口,徐长乐的记忆完全复苏,他甚至非常激动:

    “我小时候就住在这里!”

    是啊,于奶奶固守的房子,就是一家人曾经住过的。

    有一段时间被国家收缴,后来又返还的。

    于奶奶啥都能不要,也不肯丢下这房子,就是坚信儿子一家会找回这里——徐仲易改容换面的脸在抖动,他的情绪再激动,也只能做出这样程度的表情。

    大街扫的特别干净。

    夏晓兰本来还想多说一句,于奶奶从前就干着扫大街的工作,想了想还是没刺激徐仲易。

    她也不用指责徐仲易,徐仲易只需向于奶奶交代。

    于奶奶能不能原谅徐仲易,夏晓兰不能越俎代庖。

    干净的大街上,不知道谁还铺上了红地毯,路边还铺着鞭炮,夏晓兰怀疑是街道办干的事儿,他们把徐仲易父子当外宾在接待了。

    看着几辆车开过来,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到了”,鞭炮就被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来。

    不知道是多少响的鞭炮,足足放了两分钟,徐长乐推开车门,就被乱溅的鞭炮打在衣服上,他自己不太在意,一直朝着门口张望,试图看到他奶奶的身影。

    鞭炮的烟雾没散,徐长乐也看不清楚。

    “爸?”

    徐仲易深吸一口气也下了车。

    夏晓兰和周诚自然也下车,周诚拿手挡着夏晓兰的脸,还把她整个挡在身后,生怕她被到处乱飞的炮仗给伤到。

    “这阵仗够大的。”

    周诚不管徐家父子,只管他媳妇儿的想法。

    要不是看在于奶奶的份上,他陪着徐仲易折腾什么。

    周诚还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已经和两个岳父之一的老汤同志达成了思想统一……这难道不是天生的翁婿缘分?

    鞭炮的烟雾散去。

    一群人冲上来,有街道办的人,有这条街的邻居,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来凑热闹。

    徐仲易却看着家门,那里站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

    他从来没有这样近见过老母亲,隔得近,才发现母亲老的有多快。

    刘芬扶着于奶奶,于奶奶另一只手扶着门槛,老太太努力挺直腰背,要看清从车上下来的人。

    那是她儿子吗?

    样子变好多。

    走路的姿势都和以前不同。

    没出国前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母子再见面,却是这般境况。

    但那就是她儿子。

    不管外表怎么变,当妈的总能认出自己孩子。

    旁边站着的,就是她孙子长乐……刘芬也没把话说太明白,只说在香港发生了点意外,这次回来的人是徐仲易和徐长乐。

    “仲易?”

    于奶奶试探着叫了一声,徐仲易挤开热情相迎的人群,快跑几步,一下跪在了自己母亲面前。

    “妈,是我!我是仲易,儿不孝,这些年让您吃苦受委屈了!”

    徐仲易跪在地上磕头。

    把刘芬都吓了一跳,凑热闹的街坊也鸦雀无声。

    于奶奶一脸都是泪水。

    “回来就好,你赶紧起来,回来就好……”

    徐长乐其实也有点不敢认。

    他记忆中的奶奶还是比较年轻的,把自己收拾的十分利索,脸上的皱纹不多,一头黑发中掺杂了几根白头发都不行,要么会叫他爷爷拔掉,要么就要去染黑——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可是头发全白的老太太。

    是,早前看过旧金山电视台的采访视频,就有了心理准备。

    但瞧见真人,冲击力更大。

    徐长乐上前搀扶住老太太另一只手,“奶奶,我是长乐,长乐回来看您了。”

    老太太哭的视线都模糊了,哪里还看得清徐长乐的样子。

    徐长乐扶着她的手也在打颤。

    呼唤她的声音里是饱含着真挚感情的,于奶奶没有怀疑,这肯定是她的孙子长乐!这孩子,长得这么大,这么高了。

    这一对祖孙,这一对母子,三个人都在掉眼泪。

    刘芬开始还怒瞪徐长乐,于奶奶这一哭,她自己就哭了。

    哭声是有感染性的,一些街坊原来就凑个热闹,这时也有心肠软的在跟着掉眼泪:

    “唉,可算团聚了,这一出国20年了吧?”

    “这些年都没联系,他爸去世都没赶上……就是这徐仲易和从前长得太不像了,真是变了个人。”

    “嘘,快别说了,这不是招人掉眼泪么,各有各的难处。”

    “那是于大娘的孙儿?我记得出国时候还是个小豆丁,五六岁吧也就,一晃这么大了。”

    街坊们七嘴八舌,夏晓兰看大家挤在一起指指点点也不像话,就站出来控制了下场面:

    “各位听我说,首先呢要谢谢大家的关心,20年来的团聚很激动人心,于奶奶和徐叔叔他们情绪都很激动,这时候肯定不能招待好大家,不如我们给他们一家人点独处的时间,等他们平复了激动,肯定要请街坊们热闹聚一聚,大家说行不行?”

    这话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以前夏晓兰和刘芬在这里租于奶奶家的房子,用的也是远亲的名义。

    这时夏晓兰站出来做决定,街坊们也不可能有异议,你推我、我推你的纷纷撤走。做人要有眼色一点,徐仲易父子时隔20年才回来,也不可能呆一会儿就离开,大家着什么急呢!

    周诚也是这样和街道办的人交涉的。

    过一会儿,于奶奶家门口只剩下一地放过鞭炮的纸屑,没了凑热闹的人,徐仲易还是跪着不起,伏地痛哭。

 【第四卷:美国梦】1630:你跪下把话说清楚(4更)

    “徐叔叔,进屋说吧。”

    徐仲易情绪这么激动,于奶奶肯定也同样激动。

    老太太本来就有糖尿病,身体是近两年才精心养了养,夏晓兰还担心于奶奶承受不了这种情绪大刺激。徐仲易也后知后觉,他在门槛面前的石板上重重磕头,额头都磕破了皮。

    这时候摇摇晃晃站起来,刘芬赶紧把自己位置让出来,让徐仲易扶着于奶奶。

    徐家父子一左一右的,扶着老太太往家里去。

    刘芬落后几步,对夏晓兰说道:

    “于奶奶可算盼到这一天了!罢了,还计较那么多干啥,能有团聚的一天比啥都强。”

    之前还替于奶奶愤愤不平,骂徐仲易不孝。

    一看重逢后于奶奶这么激动,刘芬马上心软了。

    夏晓兰也是这样想的。

    外人不能替于奶奶做决定,只要于奶奶自己满足,那就是真正的好。

    于奶奶走了几步,发现夏晓兰三人还落在后面,她就不肯往前走了,嘴里一直叫着“阿芬”,非要把刘芬叫过去。

    见到儿子和孙子是高兴,但刘芬和夏晓兰不跟上,于奶奶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母子俩把失联多年的情绪发泄完,于奶奶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这两三年,全是阿芬和晓兰陪在我身边照顾我,我能找到你们,也都是她们母女俩费心帮忙,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不管啥时候,不能做对不起她们娘俩的事。”

    刘芬刚才都把眼泪擦掉,于奶奶这样一说,又把她给弄哭了。

    夏晓兰很能理解刘芬同志,就像她一睁开眼睛,发现刘芬对她好,她就把刘芬当亲妈对待。

    刘芬的情况其实和她差不多。

    夏晓兰是上辈子没享受过母爱,刘芬同样是母爱缺失,年纪很小的时候夏晓兰姥爷、姥姥都去世,嫁到夏家后遇到恶婆婆……在于奶奶这里,刘芬才感觉到了女性长辈的慈爱。

    于奶奶的“慈爱”一开始是包裹在硬邦邦的言语中的。

    幸亏刘芬脾气好不和老太太计较。

    后来于奶奶的硬脾气还是不变,却把刘芬看成了自己人,她可以嫌刘芬傻,别人要嫌弃一个试试?

    于奶奶随时都能变成大喷子,喷死对方。

    季雅瞧不起刘芬,于奶奶才不管那是不是故人之女,照喷不误!喷的整个季家都抬不起头,看见于奶奶就恨不得绕道走。

    刘芬自己都觉得配不上汤宏恩,于奶奶就没有那想法,要不就别再嫁,要嫁凭啥不嫁个最好的?

    于奶奶卯足劲儿推波助澜,一定要把刘芬和汤宏恩凑成一对。

    夏晓兰姥姥去的早,没机会替刘芬这样打算,是于奶奶把夏晓兰姥姥该做的事给做了,甚至夏晓兰姥姥要活着,绝对不敢想的婚事,于奶奶都能推波助澜的牵线——为啥夏晓兰知道了替于奶奶寻亲危险,后来也没放弃呢,不正是因为于奶奶对母女俩这份付出?

    感情是相互的。

    于奶奶和儿子、孙子重逢,还是没把刘芬忘了,第一个强调的,还是和刘芬有关。

    刘芬能不哭成泪人么。

    血缘? 血缘很重要。

    有时候又不那么重要。

    夏晓兰眼睛湿漉漉的,和周诚退出了房间。

    “周诚,你说于奶奶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好端端说这种话,也没告诉她呀。”

    周诚看着自己媳妇儿眼睛红红的,好像一只小兔子。

    对,就是一只小兔子,一直在他心坎上蹦来蹦去。

    外人可能不这么看,觉得夏晓兰是猛如虎,狡如狐……在周诚眼里,他媳妇儿就是需要保护的小兔子,老虎和狐狸都是假象,是给陌生人展示的。

    内里就是一只软萌萌的兔子,心软,情感丰富。

    这些都不是缺点。

    他媳妇儿是没有缺点的。

    周诚忍不住亲了亲夏晓兰泛红的眼睛,“你是关心则乱,你仔细想想,于奶奶多聪明的一个人,只要告诉她一个开头,她能理出七八分的过程。”

    周诚说的没错!

    夏晓兰和周诚一离开房间,徐仲易又再次跪下了。

    这回,是于奶奶坐在椅子上听,徐仲易跪在地上说。

    从头到尾把20年来失联的原因说明白。

    说到崔意如生死,于奶奶动容。

    说到张家栋的狠辣,于奶奶咬牙。

    她也曾把崔意如当亲闺女对待的,崔家以前也是大户人家,要不崔意如怎么能学音乐?

    崔家败落的更早一些。

    于奶奶夫妻也没有挑剔过什么,还是履行了婚姻,早早把崔意如接到家里养着,等崔意如满20岁了,才让崔意如和徐仲易完婚。

    要说夫妻感情不好,也不是。

    徐仲易读了不少书,文质彬彬,和崔意如很有共同语言,婚后夫妻俩也是举案齐眉。

    待形势不对,也是先让徐仲易带着崔意如出国,于奶奶觉得自家够对得起这个儿媳妇了。

    她可不是圣母。

    不介意崔意如改嫁,却在意崔意如婚内出轨,间接导致了徐家这么多年的悲剧!

    “长乐,你妈妈现在人不在了,都说人死如灯灭,生前种种不是都可以一笔勾销,这句话在我这里却行不通,我不承认她是徐家儿媳妇,她现在死了,也不能埋进徐家祖坟!我不管你们父子俩怎么想,谁都可以大度原谅她,我是绝对不原谅的!”

    改嫁就改嫁。

    只是改嫁的话,于奶奶还会感激崔意如,一个女人在国外带大俩孩子,改嫁给其他男人很正常。

    哪怕嫁给幕后凶手张家栋,崔意如若不知情,于奶奶也不会怪她。

    但改嫁给婚内出轨的情夫,不管崔意如知不知道张家栋的真面目,于奶奶可没打算原谅对方……这德行,就不配当徐家的儿媳妇!

    抱头痛哭以后,于奶奶的硬脾气展露无疑。

    就算面对着失联20年后才重聚的亲儿子、亲孙子,她也绝对不会妥协!

    徐长乐张了张嘴,也无法为母亲辩解。

    不入祖坟,那就单独下葬,以后单独祭拜吧。

    徐长乐已经默许了,徐仲易心情也比较复杂。

    看父子俩都没异议,老太太摸起桌子边的拐杖,刘芬都很奇怪这里怎么会有拐杖,于奶奶向来刚强,说自己只要没有断腿,绝对不用拐杖。

    此时,于奶奶拿起拐杖,却是指着徐仲易:

    “现在你来仔细讲讲,你说你让人引晓兰来租我房子,这样的事你都能办成,那我们的动静你肯定也知道。我就不问你,为什么三年前就有这么的能力,却还叫我白白担心……我只问你,你看着晓兰在美国‘寻亲’,是怎么想的。你就这样好好跪着说,说不好,别起来!”

 【第四卷:美国梦】1631:打死这个混账!(1更)

    这个问题,让徐仲易无话可说。

    徐长乐忍不住替自己亲爹辩解两句:

    “张家栋的势力太大,一击不中,就要面领着他的疯狂反扑,这么多年我也早怀疑张家栋,照样要小心翼翼伪装——”

    于奶奶对孙子比较和善:

    “好孩子,奶奶知道你辛苦了,你既要骗过那个姓张的,还要照顾好自己妹妹。这件事不管你的事,我在问你爸,让他自己说。”

    徐仲易跪在地上。

    被老母亲拿着拐杖指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在香港也算是个人物,虽然杜兆辉说他不过是个古董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