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之重活一回-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往咱们来的方向走的,野外没什么,零星的看到过几帮人也向山里来了,人不多,村子方向隐约能看到起的烟,守了多半天,没见到鬼子向山里搜”二爷爷家大伯李福春首先说了。
“我和四堂弟是向南探路,也见到几波逃难的,大约方向也是向南,打听他们情况时说,鬼子打仗在八路军手里吃了大亏,想泄愤又想把华北地区占领,所以到处清乡,抓劳工,杀人,抢劫,放火。这段时间没有一个村子幸免于难,人们眼看活不下去了,就结帮逃难,远离村镇。”第二个发言的是大伯李贺春。
“我们是在西面看着,没敢上大路,找了隐蔽地藏着,一天过去两三波鬼子,都是向遵化一带去的,那边我们不能去,只能向绕道迁西,唐山南部不属于军事重地,人烟稀少,有大片草泊,是很好的栖身所,先前我就和别人问过”三伯双春在叔伯里最有头脑,说的头头是道。
“我和堂弟去了东面,荒山野岭的 ,没看到什么人,不过能在几处看到有人停留过的痕迹,应该是和咱们一样逃出来的,就是不知道又去哪里去了”憨厚的李寿春也把自己见到的说了出来。
“情况就这些了,大伙都知道了吧,二弟,你有什么看法?” 李有福询问李有财。
“大哥你做决定吧,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李有财平时有事就习惯性听李有福的,何况这样的大事他更想听大哥的。
“ 好 ,那我就说说,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不能在这儿久留,方向三侄子也说了,唐山南边是个可去之处,我们就是要绕绕远,不能走大路,不能抄近路,接下来还要一直在山里走,直到走出山,到平原地带,晚上 轮流值夜,鬼子刚清乡,也要换换地,所以我们尽快走,一会儿天黑了,早早吃饭,收拾好东西,明一早就走,大伙儿有什么意见没有?”李有福用目光巡视一下众人,见没人吱声挥挥手,让大伙散去,出去一天的男人也累了,几人歪在一边很快就起了鼾声。
也许是空间水的对用,白天在水坑附近挖到不少野菜,当然也有晓梅掺进去的,男人们都歇下了,女人们趁天黑把李有福带来的玉米面掺杂着野菜都做成了野菜团子,前后打了几次水,烧热大人孩子简单清洗一下,下次洗漱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13。抵达
越往南走,看到绿色也越来越多,野菜当然也多起来,李有福找了一两次机会带回些玉米面小米。谁也没多嘴,也没人问怎么来的。大伙的伙食渐渐多起来,小梅也偷偷偷渡出饼子窝头之类的干粮,当然也没少照顾自己的小妹妹。在晓梅特殊照顾下凤儿的小脸蛋也有了肉,一家子虽说在逃难倒也精精神神的。
众人山里摸爬滚打历经两个多月出了山,又东躲西藏辗转来到唐山南部一片荒无人烟之地,这里有大面积的草泊,芦苇蒲草丛生,随处能见到鱼儿游来游去,喊一声惊起一片飞鸟,除了交通不便,倒是象人间天堂。
他们现在正站在高高的河岸上,眼前是一条纵横南北的大河,宽度约有百米,据老辈人说这条是分洪河,是以前分流洪水用的,后来太长时间这里就没再发过洪水,水位就慢慢降下来,看着河宽水多,在将来的三四十年后这里的水会完全枯竭,河床变成了耕地。河的两边是高高的堤坝,堤坝两侧斜坡栽满树,以刺槐居多,间或有杨树柳树,因为年代久了,早就形成自成一体的树林,大树间是低矮灌木,地面杂草丛生,现在已进入初夏,这里早就一派生机盎然,树叶上是不是蹦出个蚂蚱,脚底下不注意也会游过一条蛇。
要住这里吗?大家一时也没个主意了,安全了,但怎么住?怎么活?人活着不可能只活在自己圈子里,要与人交往,还要生活必需品,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离人群太远。上一世爷爷也是在这里呆了几个月,因为这里不能耕种没有可用土地,后来就定居在附近村子,他们这脉人也就在这儿一直生存繁衍下来。
“咱们先安顿下来,明天再出去探探情况,最后再做决定。” 李有福冲大伙说。“ 我们在树林里整出一块空地,搭建两个窝棚,这里是北方平原,没什么有毒的动物,但也要防范,地面架高,防潮也防虫,马上雨季也快来了,窝棚要建牢靠,老大,你带几个兄弟砍几棵树,再借树林里的树做好支架,弟妹带着女人们多准备芦苇蒲草,在堤坝上晒干,编棚顶,和炕垫,”众人答应着分头忙碌。
靠树埋桩,碍手的砍掉,离开地面半米多起基础,晓英带着姐妹几个下水割蒲草,小点的孩子往岸上一根根拽。晓梅看水里的鱼眼馋,鱼这么多,看着怎么能过瘾!“晓菊,去找娘要个箩筐来,咱们抓鱼。” “好嘞!” 听说有鱼,晓菊撒丫子就跑,没一会儿就拿来箩筐。晓梅接过来,示意让晓菊安静,别出声,箩筐慢慢沉入水中,意念调出井水,注入箩筐,空间里的水怎么着也比外面水好喝吧,鱼儿快过来,没一会儿真的有鱼慢慢游进箩筐,还不想走的样子,晓梅心下高兴,有效果就好,嘿嘿! 这回想吃鱼不用愁了,这几个月,嘴好馋!真想吃一碗红烧肉解解馋,心念间,又有鱼游过来,也有大鱼游来了,晓梅怕被别人看出问题,看里面有三四条鱼 ,有大有小,也不贪,提筐离水上岸。递给晓菊“去拿给娘,我们有鱼汤喝了”晓菊麻溜的提筐开开心心的跑了,现在谁的肚子里都缺油水。
中午,果然张氏煮了一锅鱼汤,众人免不了都夸了晓梅。下午又忙半天,窝棚搭建一半,主要是需要的棍棒都要砍,芦苇更是不可能一天就干,晚上只好搭个简易窝棚睡下。这样前前后后忙了一个星期,窝棚总算有了样子,炕板铺好了 ,顶也搭上,上面又盖了厚厚的蒲草捆,四周,围上苇帘,夏季主要防虫,防水。只等编好炕席铺上就得。李晓梅对蒲草情有独钟,晒干的蒲草富柔韧感,用来编蒲团,编床垫防潮又舒服,蒲草结的杆用来穿盖子,美观又方便。在农村几乎家家的盖子都是用蒲草穿的,盖锅,盖盆,摆饺子,放馒头,圆的方的喜欢什么样做什么样!它的种子晒干后可以点燃夏天熏蚊子蒲草在人们生活中所处可见。
生活总算有了着落,心都踏实不少,期间李有福派双春和庆喜出去看看最近的村子情况,回来后知道距离他们八里地就有一个上百户的小村子叫上坨村,村子离唐山四十里地,不远不近正好,离最近的集市7里地,鬼子也来清乡,每次村民都是往草泊里跑,大多数能逃过劫难。得到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个好消息。
了解了所处环境,李有福又和众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先去探探实情,能不能落户在这里。现在是夏天还能在野外生活,真正到了冬天别说孩子大人都受不了。要想过正常人生活,就得活在人群中!
“晓梅又在发呆呢? ”晓梅坐在一条沟岸上,看着水正寻思事,大姐晓兰抱着凤儿走过来。
“嗯,看着这里哪儿条河里沟里都有鱼,等以后安定下了我们抓鱼卖钱。”晓梅站起来道。
“还真是的,怎么你就那么能抓鱼,想吃鱼就能抓到,比爹都能!”晓兰这点也很佩服晓梅,晓梅出手就没空过。“一会儿还抓不?我去给你取箩筐”晓兰半开玩笑的说。
“好吧,我也想吃鱼了,就是每次都是煮鱼汤,我想吃炖的。” 晓梅心下感慨,没油 ,少盐,吃一次还行,吃多了早就腻味了。什么时候能有油吃就好了,好像吃炒菜,吃顿肉,吃炖鱼!晓梅心里真想大声呐喊!“凤儿,过来,找姐姐,来姐姐抱抱〃 凤儿早就伸着小手探身够向过来姐姐,姐姐的叫。叫的晓梅心里暖暖的。
“还是我们凤儿乖,”晓梅伸手抱过凤儿。
“这小没良心的,就知道和你二姐亲,大姐是白疼你了。”晓兰拍拍凤儿屁股“等着,我去取箩筐”说完笑着走了。
14。日常
晓梅亲亲凤儿的小脸,凤儿脸上总算有了点肉,这段时间没白加餐,凤儿快周岁了,牙床上长出俩粒小白牙,没事就喜欢吐泡泡,瞧着凤儿可爱的小磨洋,却显得明显营养不良的样子,晓梅心念道,能让妹妹吃上鸡蛋多好,好想养鸡。这地儿哪有?忽然灵光一闪,没鸡,没鸡蛋,不是有鹌鹑嘛。有鹌鹑蛋啊,鹌鹑比鸡蛋更有营养,而且,这个季节鹌鹑特多草科里时常能见到,二爷爷家那几个毛孩子也常弄回来烤着吃,自己怎么越活越笨了!晓梅敲敲自己的脑袋,真是大脑生锈!
“凤儿乖,姐姐一定让你吃到蛋蛋,不管是鸡蛋还是鹌鹑蛋,凤儿要长大,要健健康康的长大。”晓梅心里又沉了一下,前世的凤儿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从小跟着大人逃难,流离别说营养就是能吃到米汤都很难,病了也没钱治,只能硬挺,小小的人儿,折磨的身体羸弱不说,连眼睛都不能正常看东西。小时没条件治,等大了去医院看后,说是当误了,眼底出现问题,没办法治了。凤儿这辈子一直生活在模糊的世界,这也是晓梅一直放不下,放不下那对谁都那么善良的小妹,看看妹妹闪亮的眼睛,“凤儿,那是什么?”晓梅指着一棵树问,“兔”刚学话的凤儿,拍手说,现在吐字还不怎么清晰,在晓梅怀里扭着。孩子的感觉最真实,也知道这个姐姐对她最好。晓梅轻轻吐了口气,眼睛没事就好,上世可能生病影响了视力,这回晓梅一路上得空就把凤儿送进空间,那里空气好对身体有益,吃食也没少用空间水,所以尽管一路风餐露宿李家人也都精精神神的抵达这里。
没一会儿工夫晓兰也把箩筐拿来了,递给晓梅顺手把凤儿抱过来,“再扭,你二姐就把你扔地上了!”怀里的凤儿还不想离开晓梅,见大姐想把她抱过去,就在晓梅怀里扭来扭去,“凤儿听话,先让大姐抱你,二姐给你去抓鱼,晚上给你熬鱼汤喝”凤儿听到鱼汤,点点头,乖乖回到晓兰怀里。
“大姐,你先等会儿,我这就去抓鱼,”晓梅拎筐挽起裤腿就下水。
“看你说的 ,你这哪是去抓鱼,分明就是去取鱼了”晓兰呵呵笑着说。
“怎么你不服啊,下来啊,换你抓,我看热闹。” 晓梅不知死活的和大姐叫板。
“服了,快去抓!娘等着鱼呢!”晓兰也不和她较真,谁让人家就有这一手呢!
“姐,今天吃什么鱼?”晓梅认真问晓兰。
“怎么吃什么鱼你也能说算?这可真神了! 你那么能 ,就吃鲫鱼吧,要大点的。”晓兰呵呵笑道“凤儿啊,你二姐本事了,这鱼怎么觉得像是她盆里的,想要什么就抓什么呀,咱们就在这儿看热闹,看看牛皮怎么被你二姐吹破的!”
“好嘞!你瞧好吧!抓不到鲫鱼我就不回去!” 老方法,次次管用,晓梅心里有底,筐放进水里,加上空间水,慢慢等有鱼游过来,等筐里鱼聚得差不多了,才收箩筐,五条一斤来的鲫鱼躺在框子来回翻腾当然里面还有一条鲤鱼,一条草鱼,小杂鱼也不少,晓梅把其他鱼收进空间盆里,就剩下里面那五条鲫鱼。把筐拎上岸。
“回家啰!凤儿今晚要多喝鱼汤,”小丫头也煞是懂得意思连连点头,逗得姐俩又是一阵笑。
晓梅心里装着事情,第二天一早就出去寻找鹌鹑窝,河边,草堂杂草茂盛的地方,鹌鹑都喜欢搭窝。空旷原野时不时能听到咕咕的叫声,顺声找来,没到近前,就会惊奇飞鸟,时尔也会冒出一俩只野鸭,然后惊起一片此起彼伏的飞鸟。扒开草坑,就能找到鸟儿窝,当然也会有意外收获多收几枚鸭蛋,晓梅来者不拒,收进空间几个野鸭窝连同野鸭蛋,晓梅寻思就是不知道鹌鹑能不能养在空间,如果养几个鹌鹑凤儿吃蛋的问题就解决了,安下心来,晓梅守住一个鹌鹑窝,又在窝里淋了一点空间水,鱼都喜欢难道鸟不会喜欢吗,看你上不上钩!
付出总会有所得,不出意外,等了半个多小时,鹌鹑妈终于回家了 ,还引来其他几个鹌鹑和野鸭子,也不惧怕晓梅,这倒省了事,随手收进空间。空间现在被李有福种的到处是庄稼,也多少种了一些蔬菜,爷俩偶尔也能进空间打打牙祭,啃根黄瓜吃个西红柿。空间太缺果树了,有棵桃树也好啊,等以后只要遇到果树,一定移进来栽上!晓梅又在愤愤的想着。得空得让爷爷在边上挖个鱼坑,到村里吃鱼可没这么方便了。晓梅进空间查看一遍,把野鸭子和鹌鹑安排在前院,用木条围了俩个栅栏,她知道鸭子吃鱼虾,蔬菜和粮食,就把昨天收进来的小杂鱼端给野鸭子,鹌鹑就不知道吃什么,送了一把谷子和几根菜,见鹌鹑吃得香这才放心,出空间后,晓梅又四处寻了寻,用同样方法找了一窝鹌鹑俩窝野鸭,连同顺带的,空间里就有了八只野鸭,十只只鹌鹑,连公带母应该够凤儿加餐了。
接下来没让李晓梅失望,凤儿几乎每天都能吃到蒸蛋,由于草泊野鸭多,李家偶尔也能炖上一俩只野鸭打牙祭,唯一缺陷是少作料,没油水少盐,即使李有福从空间里拿出盐李二奶奶也不敢多放,知道盐精贵不好得,舍不得放。相比较以前的生活众人还是很满意现状,不管怎样,这不也过上了有鱼有肉的生活吗!虽然这鱼肉缺盐少味儿。
15。打算
晚上李有福他们回来后又一起商量起来,“大伯,你说我们要租赵地主家的地还是老侯家的地?”二爷爷家三叔双春问道,“三侄子你有什么看法?”李有福很是欣赏这个三侄子,什么事也喜欢问问他的意见。
“大伯,赵地主家的地大多都在西上坨村,那里几乎都是一个姓,土地比较肥沃,而且人口比东上坨村多很多,离镇子更近,出入也很方便。而且赵地主家在这里已经好几代了,人脉广,看他家那么大的院子里面雕梁画柱的,那游廊柱子都比我的腰粗。就知道家底多厚实了。相比,侯地主所在的东上坨村就差远了,虽然他们只一路之隔,东上坨河塘多,大部分是草泊(bai),坨地,能耕种的土地少,人口百十来户,只有几条街道,人员杂,大多是后来迁移过来的,好地几乎都被侯地主家掌控。侯地主虽有些田地,但还是底子薄,根基差。说是地主也只是比我们多些田地,能填饱肚子,和赵地主没得比。如果是在平时我们一定会选西上坨定居,租地过活,可现在这世道不是太平盛世,战乱不断,鬼子时不时的来一次清乡,咱们老百姓只想过几天安稳日子,保命才是最重要的,有这前提,相比反而没什么优势的东上坨更适合我们,这儿的水塘草泊却是躲藏人最合适的地,荒地坨地多,我们可以慢慢开垦出来,先租侯地主家几亩地,能糊上口。和村长说说花俩钱要块荒地,盖几间茅草房应该是不难,即使粮食少河里鱼多的是,也不会饿死人。我就说这些,大伯你看呢。”
“三侄子分析的很好,你们谁还有要说的?” 李有福用眼神挨个问,见没人回答,接着说:“事情就这样,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决定定居下来,就开始着手操持,世道太乱,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在天冷之前就要搬到村中,但是狡兔还有三窟呢,这里我们也不能放弃,把这里整好,最好能盖上土坯房,万一冬天鬼子来了,我们还可以还这里躲一阵子”李有福说道。
“大哥就这样吧,让孩子们早些歇着,明天都要忙起来,我们再找个隐蔽点的地,盖个半遮半掩的房子,需要脱足够的土坯,也要多编苇帘,回村子也要盖土坯房,能准备的都先准备好,也要储备过冬粮食 ,在附近树林里看看能不能先开地种豆子地瓜土豆,让女人们晒些干菜,鱼干。”李有财补充道。
“嗯,是该准备了,接下来事情会很多,大伙劲往一处使没什么做不到的,我们还是分工做,福春贺春带人脱土坯,双春庆喜平时打渔去镇上集市卖顺便打探消息,其他男人在林子里开地种上红薯土豆,秧苗我来弄,女人晒苇子蒲草,孩子们采野菜,先这样安排,准备好了我们就先把这里的房建好”李有福又和男人们商议了具体事宜。
大人们商量事,晓梅也侧着耳朵听,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粮食,应该够,空间里的地就没闲着,一茬又一茬,现在第二茬也快熟了,这两天自己偷偷进去看了看空间,鹌鹑野鸭活得好好的,也都下蛋了,等过些日子能孵出小鹌鹑小鸭子就好了。感觉空间好像大了那么一点一点,是不是和种类多有关系呢、这个慢慢在搞懂。空间需要一个鱼塘,还要果树、要几只鸡、抓空要收几只野兔子,现在家里最缺钱,还是想办法赚钱。
接下来大家一直在忙碌中渡过,晓梅偷偷让爷爷在空间挖了个鱼坑,引进外面河水,又收了几样常吃的鱼,鲫鱼、鲤鱼、黑鱼、草鱼。这些鱼,是这里最常见的,而且很美味,如果拿到集市上也能卖钱。随着空间物种的增多,特别是活物的增加,空间的确扩大一些范围,这让爷俩乐不可支,特别是爷爷李有福,又能多种庄稼了,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庄稼人唯有土地比什么都看重!粮食又是活命的根本,经历过长时间饥饿的人们更是对粮食热衷。
要想扩大空间就得多样生物,这里河塘草地不比山上物种多,但也多的是鱼鸟禽。晓梅得空就往草塘里扎,想收获就要有耐心,当然也要舍得诱饵。一小坑空间井水,加上耐心等待,也让晓梅在不长时间收货了一群野鸭,几只兔子,几十只鹌鹑。李有福见空间太热闹,也太乱得空就在房子后院加了野鸭棚,磊了兔窝,又把鹌鹑圈起来,这才规矩起来。接下来的日子里晓梅每天都能收获几十个鹌鹑蛋野鸭蛋,怕引起别人注意,只能少量拿回家剩余的收进编的蒲草筐里,也盐了两罐咸鸭蛋。爷孙俩开过几次小灶,晓梅嘴馋一直念着吃肉,李有福就杀只兔子在空间炖了解馋,当然也不会忘记大伙,时不时的让李有福拿回家一两只兔子,人多肉少,每人一两块就没了,哪能解馋!
晓梅也会把李有福处理好的兔子烤好,偷偷给自己的姐妹解馋,只说是李有福偷偷给留的,晓兰毕竟大了所有怀疑却也没问出,晓菊有的吃就好,嗨!就是苦了爹娘,人多不好避人,只能等机会了。野鸭蛋鹌鹑蛋都很好说,出去转一圈捡个十个八个的也说得过去,谁让人家晓梅运气好呢!这些蛋孩子们交公也可以,自己处理也行,大人不会和小孩子斤斤计较,所以小孩们在晓梅帮助下也没少打牙祭,晓梅有时也会带孩子们捉鹌鹑回来烤着吃,这也是孩子们的最爱,那也是肉啊!太小孩子吃不了,晓梅就让张氏熬肉汤给他们喝,这样生活虽然忙碌李家大小却过得很充实,身体也在慢慢调养。
16。日子
李家人在树木茂密的林中找了一块隐秘之地,半挖半盖弄出两间房子,里面搭上土炕,准备冬天外面形势不好时来这里避难。村里也有人偶尔会来这边,慢慢也知道了李氏一大家子是外地避难而来,先暂时住在这里,准备打算在这落户。住在东上坨的本来大多都是外来人,大家同病相怜,对他们多的也都是同情,有的也会和他们聊聊天,大家都适应了彼此的存在。
男人们除了脱土坯、打渔、割草之外,也开了几小块地,种了红薯土豆白菜萝卜这些好种,产量又多的作物。种子都是李有福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晓梅也会偷偷给这些作物浇上一点空间水,现在种红薯着实晚了些,地又是生地,她怕最后长不出多少果实来。女人们在李二奶奶带领下晒了不少野菜,树林里的野菜又多又嫩,随处可见扫帚菜、马齿苋、曲菜 、荠菜。现在太阳足,野菜略微一焯水就往树枝草绳上搭,没几天就晒的干干的,晒干的野菜收进蒲草编的篓筐里,就等冬季没吃的时候接短。
蒲草也晒了很多,晒干后捆成一捆一捆,晒好的苇子打成苇帘,手巧的大伯娘王氏和大堂姐用蒲草变成蒲团,篓子,炕垫。把大块炕垫放在树荫下,大的小的坐着躺着开心的不得了。女人们闲下来时也会坐在上面做些针线活,聊会闲天好不自在,如果忽略外面世道,这种和谐生活不就是人们都在盼着的吗!
“二姐,我们去找鹌鹑蛋野鸭蛋去。”三妹晓菊蹦跳着跑来找姐姐了,自从晓梅带孩子们捉过几次鹌鹑掏过几次窝之后,这小丫头就惦记上了。得空就来缠晓梅去掏鹌鹑窝野鸭窝。当然凤儿可也没少跟着受益,小孩子没什么零嘴,能吃到鸟蛋也很开心。
“好,和娘说声就走,”晓梅正看着凤儿,帮她学走路,现在凤儿只能靠人扶着迈步,步子还没迈稳当,却对走路很执着,每次晓梅看着她就要下地练走路,不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