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创业时代-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大家的票房都不好看,大家反而更在意未上档电影的票房了,在未上档的几部片中,大家最在意的就是《农场少爷》了。
到了《农场少爷》上档的时间,全国院线同时上映了,按照原先的档期安排,一连播映了两周,第一天,没人,第二天,没人,第一周结束,惨淡,第二周开始,终于有了一点零零碎碎的票房。
一直到最后一天收官,《农场少爷》的票房成绩十分惨淡。
看到你如此惨淡,我们就安心了。
影视公司老总们和院线老总们同时舒心的出了口气,真是痛快啊。
可惜老总们舒心的太早了,痛快了还不到两个小时,零点时间一过,万花筒视频网准时放上了《农场少爷》,第一时间就有了在线点播数,一个小时过去,增涨,两个小时过去,增涨,到了凌晨三四点,点播数终于停止了增长,可是到了第二天上午9点,在线点播数突然开始急速增长了,并且每个小时都比上一个小时有所增长,就这样一路涨到了晚上10点,每小时增长的点播数才终于有所回落,在凌晨一点后,点播数几乎停滞,但是到了第三天上午8点起,每小时点播数再次急速增长。
在线点播数在急速增长,评论区里也是一片沸腾,最开始几页几乎都是在刷“好不容易熬过了两周,终于可以看了”,“电影院票价太贵了,要20块,傻逼才去买”。
院线老总们好心塞,赶情就是因为嫌贵,所以你们都憋着等网络播映是吧?可是一分钱一分货啊,电脑屏幕那么小,才15寸,观影体验比得上我们电影院的大银幕吗?你们家的普通音箱,比得上我们电影院的环绕立体声吗?
评论区里刷了几页的“终于可以看了”后,后面的评论终于有了别的声音,“和女朋友一起吃了晚饭再来看电影,终于可以好好吃饭了,不用再急赶赶的赶场了”,“观影体验的确比不上影院,不过不用操心打车回家的事了,先送女朋友回家,再回自己家,两头跑,车钱好贵的说,在家看就省事了,而且才10块,性价比还是比影院强”,“在学校机房里和几个哥们一起看,嘿嘿,终于不用晚上偷偷摸摸爬墙回来了”,“打完团战再陪女朋友一起看,终于不用两边为难了,哥就是这么有情有义的人”。
院线老总们再次心塞,你们这些小年轻,就不能老老实实地陪女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吗?不知道这是浪漫必备场景吗?就为了吃饭、车钱、晚归、打游戏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放弃了电影院,你们还有点浪漫精神吗?女朋友迟早把你们都给踹了!
在疯狂涨了一周后,《农场少爷》的点播增长速度终于放缓了,但是看着那七十多万的在线点播数,影视老总们和院线老总们的脸色已经是铁黑铁黑的了。
这才是第一周,第二周还不知道会涨成什么样,并且老总们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网络播映不像院线公映有档期,不会下档,观众们没有紧迫感,他们完全可以在工作和学习空闲了之后再点播,老总们可以预料,在第三周第四周后,在线点播数仍然会持续增长,想到这里,老总们的脸色更黑了,这都是钱啊,这都是金灿灿的钱啊!
事实的确如此,12月和1月都是工作忙碌和学习忙碌的时候,《农场少爷》在经过了第一周的疯狂增长后,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线点播的增长速度一直在放缓,到了期末考的时间段更是几乎停滞,但是进入寒假后,《农场少爷》的在线点播数再次迎来了疯长潮,学生党成了新一轮的主力军。
在寒假初期的疯狂增长有所放缓后,《农场少爷》的票房又有了新一轮的增长,因为学生党放寒假后,接着就是上班族放春节假,尤其是出外打工的庞大农民工群要回乡过节,农民工成了网络票房的新一轮主力军,农民工回家后很多人会给家里购进大件物品,其中就包括电脑,有了电脑就会上网娱乐,于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农场少爷》的点播数再次有了明显上升,ip地址有一半是中西部省份,这样的区域增长一直到了正月十五过后,才有了缓速回落,因为农民工又要返城工作了。
正月十五过后,《农场少爷》的票房成绩已经是绝对的傲视群雄了,上千万的点播数,上亿的票房收入,数据在此,谁与争锋。
这样的成绩,看红了一群人的眼睛。
通过前段时间的紧急打探,他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农场少爷》的网络票房是只有三方分成的,而且还不需要层层分剥,就算按最不可能的二成比例,万花筒也能收入二千多万,而且杜君琦还有自己的投资分红,她还能从派拉蒙那边分得很可观的分红,这都是纯利润啊,在这场市场战争中,杜君琦已经稳赢了,而且还赢了太多。
春节过后,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一年工作计划也要制定了,但是在开年的公司动员大会上,每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总脸色都很不好看,底下的人也战战兢兢的不敢发言,往年的互捧互吹互相鼓劲的场面见不到了,谁都不敢在老总面前拍着胸口保证今年工作必能怎么怎么样,票房必能怎么怎么高,说的越多,越容易出错,还是老老实实的配合着走过场开完这个例行大会吧。
经过两次影视市场战争,杜君琦凭着两次无可争议的胜利,奠定了影视市场的地位,之前就已经取得的准大佬地位再次得到巩固,大佬们再看不爽她,也不敢再随便使绊子搅风搅雨了,就怕她又来一次剑走偏锋,伤人利己。
杜君琦的胜利让更多的行业人士向她靠拢,君琦影视公司收到了大量的求职简历,都是在别家公司不得志想转投这里寻求新的事业发展的。
君琦影视公司从中录用了一些人,人才进来了,公司总要给人才分配资源安排工作吧,所以现在君琦影视公司急需扩大规模,而扩大规模最需要的就是资金。
杜君琦现在有钱了,网络票房的分成,加上金城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利润,奇锋集团现在不缺钱,杜君琦大手一挥,批复了君琦影视公司的资金申请,划入了两千万的资金用来扩大规模。
两千万,这笔钱绝对不小了,足够拍一部大电影了,剩下的还足够拍几部网络剧,君琦影视公司里的人纷纷动起心思,开始抢项目抢人才,争取多拉住一两个项目在手,做出更好的成绩,让大老板更看重自己。
市体育局,局长办公室。
l区少体队的总教练愁眉苦脸的看着局长:“局长,她都离开多少年了,而且当时还是我劝她离开的,我现在再去找她,我,我张不开嘴。”
局长语气和蔼的给他做工作:“你毕竟带过她,总有几分师徒之情嘛,你去开口让她赞助一点,她肯定会给你情面的,总好过我,我是去年才调过来的,和她一点情份都没有,不然我就亲自和她谈了。”
副局长也在一旁帮着劝。
思想工作做了半天,动员了半天,总教练总算松了口:“好吧,我就去试试看,行不行的,我也不能保证。”
副局长马上接口:“不行啊,必须得拉到赞助啊,不然这次的全运会我们局怎么组织啊,老马啊,你重担在肩,责任重大,你一定要完成好组织交托给你的任务啊。”
马教练愁眉苦脸的叹了一声:“哎,好吧。”
第275章 拉赞助
武术一直是一项处境尴尬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这十年来,武术日渐势微,渐渐的,武术馆武术班都开始凋零闭馆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势,主要在于习练武术难以出头,中国体育只看重奥运会,就算有些体育项目是世锦赛、各种专业比赛更有含金量,但是政府和群众就是只认奥运会,而奥运会里,并没有武术这一项,所以就算苦练几十年,在中国武术界熬出头,得了全国第一名又如何?出了武术圈就没有人认识你了,有何前途?
没有退役费,没有户口安置,没有工作分配,没有体制身份,就是自己开家武馆,前来报名的人也绝对没有柔道、跆拳道多,现在社会上开的最兴盛的武馆就是日本柔道,这两年,韩国跆拳道也越来越多了,而中国武馆则是一个接一个的关门闭馆。
没有出头之路,又有几人能苦守武道、传承武学呢?
当然了,不为了金牌,只是为了自己的江湖梦,一心向武的人也是有的,但是拜越来越夸张的武侠影视剧所赐,心中向往江湖的人大多看不上中规中矩的武术传授。
在二十多年前,洪金宝、成龙这些武星成名之时,武侠影视剧还是一拳一脚的打斗,拳拳到肉,棍棍到骨,但是二十多年后,科技进步了,武侠影视剧运用了越来越多的特效,特效一上,打斗场面就十分好看了,但是与实际的武学传承就完全是两回事了,看惯了武侠剧的人心中向往的是这种一招一式引动天地的武术,到武馆一看,切,怎么这么弱,这不是武术,花拳绣腿,而且只打套路不能打人,没意思,不学。
武术界一直有对武侠影视剧使用道具使用特效,把正规武术完全忽略的质疑和批判,影视制作方也比较克制,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特效太贵,制片成本太高,所以前些年还好,但是在1998年的时候,《风云雄霸天下》横空出世,全片从头到尾充斥着大量的特效,比起之前的武侠剧,这部电影的特效完全是领先了五年以上,但是也领先的让所有人都接受不了,虽然《风云雄霸天下》的票房很好看,但是也只是在香港市场,因为有原著粉丝死撑着,票房夺得了年度第一,在国内就不行了,观影后所有人都对这部片嘲讽吐槽,尤其是武术界,更是表达了不能忍的态度,称之为动漫片,不是武侠片。
《风云雄霸天下》一度成为奇葩烂片的代表,但是特效大势不能阻挡,既然已经成功制作出了这样一部特效大片,那么片中使用的特效就证明是可用的,于是后来的武侠剧中也开始运用了这些特效,只是吸取了《风云》的教训,把效果调低了,在经过几年的市场运营后,大众渐渐接受了武侠特效片,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以追求特效为时尚。
在习武没有出头之路,普通大众又习惯了武侠特效的大环境下,武术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本省并不是体育大省,f市更是从来没出过奥运会冠军,体育气息淡薄的很,加上经济还算得上是发达,普通民众更愿意子女往艺术方面发展,不要说武术了,就连篮球、足球这些热门项目都少有人专业学习。
因为体育气息淡薄,政府财政上对体育的支出就偏少了,而武术做为冷僻项目,得到的财政拨款就更少了,杜君琦还在市队时,武术队的财政拨款就开始减少了,只是因为杜君琦人在市队,杜家就每年自愿资助了一笔钱,有了这笔钱,市武术队才可以轻松的补充器械和维修场地,还可以包好车去参加比赛,另外杜家有诺亚服装厂,市武术队的参赛服装都是杜家包了,不过杜君琦离开市队后,这些资助和服装就没有了,市武术队的口袋一下子就紧巴巴了。
随着这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物价的发展,每年的体育拨款数额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实际购买力是实实在在的下降了,尤其f市还是省会城市,体育局在一些门面活动中还得撑面子,比如带头组织一些城市间的比赛之类的,但是组织方得负责参赛队伍的住宿和饮食啊,自费的谁愿意来啊,所以f市体育局的开支一向不小,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啊。
去年f市体育局局长换了人,从国家体育中心空降了一个局长过来,这个局长雄心壮志,虽说没办法一下子培养出几个奥运冠军来,但是在门面上还是可以壮壮声势的,起码可以让省队去参加国内大赛时好看几分,显出股精气神来。
局长一到f市,第一步就想到要拉赞助,体育拉赞助是常态,没赞助体育简直搞不下去,国家队还接受广告代言呢,而f市最有钱的是哪家企业?奇锋集团啊!局长立马就叫来资历最老的副局长,详细询问奇锋集团的各方关系,希望能找到一个与体育局能拉扯出几分关系的人来作为目标对象,结果竟然得知奇锋集团的大老板杜君琦就出身f市武术队,真是喜从天降啊,局长亢奋的在办公室里转起圈圈来。
有了目标对象,还是极佳的最棒的目标对象,局长一刻也等不了,当时就打电话给市武术队的总教练,让他来办公室谈一谈。
马教练简直是怀抱着上奥运会赛场的心情进了局长办公室,他和新局长半点也不熟,局长叫他来干嘛啊?不会又是要裁减开支吧?
结果见面后局长竟然给他布置了这么一项任务,马教练真心觉得,任务太重大了,他承担不起啊。
但是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还大了不止一级,马教练只能领了任务,准备去拉赞助了。
马教练并不是毫无经验的青涩小子,自从担任了f市武术队的总教练,马教练就跑起了拉赞助的活,练体育,各项开支都是很大的,运动员的吃喝都得要好的,时不时还得补充营养品,训练时还经常有人受伤,治伤这又是一项大支出,还得让运动员每三四个月进行一次全身体检,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还有各种器械的损耗,各种必备药品的损耗,场地的损耗,这些都是一大笔一大笔的钱啊,只靠财政拨款,那真是得饿死的份,必须得去拉赞助。
杜君琦入队之前,马教练就已经拉了三四年的赞助了,业务算是熟练了,但是杜君琦入队后,有了杜家的大力支持,市武术队一下子就不缺钱了,马教练就不再操心这些事了,过起了舒服的日子,可是后来他把杜君琦劝退了,他突然发现队里缺钱了,不得已,马教练只能硬着头皮再四处拉赞助,业务再次熟练起来。
有了好几年的拉赞助经验,马教练并没有直愣愣的往奇锋集团去,而是回办公室翻起了f区下辖各区县的少体队电话,找到了l区少体队总教练的电话,马教练知道自己与杜君琦的交情浅,他得找个交情深的人一起去,这样拉赞助才有保证,而这个交情深的人,自然是l区少体队的总教练了,杜君琦在l区少体队待的年份可比在f市队待的年份长得多,同样是带队的总教练,l区少体队总教练与杜君琦的交情绝对比自己深的多。
l区少体队陈总教练接到马教练的电话,知道是拉赞助这么回事,欣然同意一同前往。
陈教练与杜君琦的交情的确是深,杜君琦是在l区少体队长大的,虽说来的次数并不多,但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感情是实实在在是有的,因为感念这么多年来队里对自己的照顾,杜君琦离开l区少体队后,还自掏腰包持续给队里资助费,陈教练和队里的其他教过杜君琦的教练每年都会去杜家拜访几次,两边的关系的确很不错。
得到了陈教练的应承,马教练又回家翻起了历年的队员通讯录,找到了杜家的家庭电话,然后第二天找了个合适的时间打了过去。
马教练打的时间不早也不晚,正好是上午11点半,电话打到杜家,正好杜爷爷杜奶奶在吃午饭,知道市队的马教练和区队的陈教练想上家里来拜访,爷爷立马就答应了,老一辈人还是坚持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只要是教过孙女的老师和教练,爷爷和奶奶都是很尊敬的。
约好了时间,马教练和陈教练上门拜访了,马教练比陈教练能说,加上陈教练有意附和,爷爷和马教练聊的很起劲。
杜君琦接到爷爷的电话,爷爷叫她周末回家吃饭,顺便见一见市队的马教练和区队的陈教练,说两位教练有事要拜托她。
有事拜托她?什么事?杜君琦虽然疑惑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反正这周她也是要回家吃饭的。
周六上午,杜君琦开车回了大宅,三年前杜家在l区买了一块地建了四层半的别墅大宅,还在家里装上了电梯,方便爷爷奶奶上下楼,家里也请了四个佣人,和一个专门照顾爷爷奶奶健康的护理员,成了实实在在的大户人家。
杜君琦回到家不久,马教练和陈教练也上门拜访了,三人到小客厅坐下,杜君琦泡着功夫茶,和两个教练闲谈起来。
陈教练知道杜君琦喜欢直来直往的性子,所以一开口就把市武术队想要拉赞助的事说了。
杜君琦微微点头,眼睛专注的看着壶中的茶叶在热水的冲泡下上下沉浮:“嗯,行啊,市队的人比区队的多,区队一年十五万,市队就在区队的基础上加个30%,唔,二十万,可以吗?”
马教练大喜过望,他原本以为最多就和区队一样,没想到还能再加五万。
“行行行,太好了。”马教练连连点头。
拉赞助的事就这么一句话解决了,马教练完全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开心兴奋的差点把持不住高歌一曲“常回家看看”,他只能按捺激动的心情,大力的拍了拍杜君琦的肩膀:“好孩子,市队是你的另一个娘家,有空常回来看看,有需要的话喊我一声,我绝对没二话,让我干啥就干啥。”
杜君琦的身子随着马教练的大力巴掌摇了几摇,肩上疼痛,面上淡定:“嗯,我会回去看看的。”
第276章 大财神
没想到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满脸得意之色的马教练潇潇洒洒地回了市队,到了办公室,拿起话筒正要打电话给局长汇报情况时,马教练心中一凛,突然想起自己忘了最重要的事,给市局拉赞助!
刚才他拉到的是市武术队的赞助,不是市局的赞助啊!他把赞助对象给搞反了!更要命的是,市局缺的可不只是二十万啊,就算把队里的二十万都拿给市局也不够啊!
糟糕了!马教练狠狠拍了自己一额头,一时太开心,把任务给搞反了,赞助费给拉到自己队里来了。
怎么办?
找杜君琦说说情,再拉一笔赞助?
马教练拍了拍自己的老脸,别不要脸了,拿了一笔还要再拿一笔,要钱也不是这么要的。
对局长老实交代,把二十万全部上交,说自己有负所托,让局长自己去拉赞助?
马教练再次拍了拍自己的老脸,局长交代的任务没完成好,还想让局长给自己擦屁股?自己没脸再要钱,局长就有脸再要钱了吗?这话要真对局长说了,自己这位子就别想坐了。
马教练愁啊,愁死了啊。
刚开心得意没多久的马教练重新陷入了愁眉苦脸中,在坐立不安了一下午后,马教练最终给陈教练打去了电话。
马教练把自己原本的任务一说,陈教练也傻眼了,之前马教练只说要拉赞助,陈教练就以为是给市队拉赞助,没想到是给市局拉赞助啊,两者的等级不同,拉的赞助等级也不同啊,这可怎么办?再去要一次钱?啧啧,想想就脸红。
陈教练也觉得头疼,听完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去淌这趟混水,可是马教练拼命说好话,高帽子一顶接一顶的往陈教练头上戴,陈教练实在挨不住马教练的苦苦求情,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趁着杜君琦周末两天都在家,马教练和陈教练再次登门拜访了。
昨天刚来,今天又来?杜君琦一肚子的疑惑。
还是在小客厅,杜君琦仍然泡茶招待两位教练。
“那个,呵呵,昨天我来的时候,一时太开心,没把事情说清楚。”马教练忐忑不安的搓着双手,一张老脸黑中透红,实在是不好意思的很。
“昨天我来,其实是为了局里拉赞助来的,不只是为了我们队,局里一直很缺钱,一年年的,物价都涨了,可是财政拨款一直都没涨,局里缺钱,下面每个队只能过得紧巴巴的,明年不是要开全运会了么,今年就得开始大练兵了,练兵需要钱,可是市里不肯加钱,局里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新来的局长正发愁,听说你是从我们武术队出来的,就让我来找你拉拉赞助了,都怪我昨天猪油蒙了心,一听你说要赞助给队里二十万,我一时高兴,就把局长交代的事给忘了一干二净,回去后才想起来。”马教练局促的解释了前情,解释完开始说明自己的来意,“今天我和陈教练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把给队里的二十万都打到市局的账号上?”然后能不能再添一点儿?这句话马教练还是没脸说出口。
“原来是这样。”杜君琦总算明白了。
陈教练赶紧搭腔:“君琦啊,你看,老马他也不容易,一时办错事,也不是故意的,你就别怪他反反覆覆瞎捣乱的事了。”
杜君琦失笑:“我也没怪他呀,马教练,陈教练,你们也别太在意了,不过一点小事而已,你们打个电话和我说一下就行了,不必特意过来解释清楚。”
“不是小事,不是小事。”马教练连连摆手,“必须得亲自过来说清楚,不然就是我们失礼了。”虽然是自己队里出来的前任队员,但是在杜君琦这个光环人物的面前,马教练一点儿为师为父的架子都没有,反而心生崇敬,下意识的对杜君琦客气有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