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创业时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君琦摸摸下巴,这么说起来,好像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起来的风也够远的,如果方谦益不是来给自己送零食,他也不会发现那两个绑匪,也不会冒险追踪,也不会间接救了这个小姑娘,真是好大一个圈啊。
方谦益听出了杜君琦的短促叹息中带有几分意外的深意,可是杜君琦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他身上,让他好好休息,平时一定不要独自出门,方谦益听杜君琦不想再谈就善解人意的不问了,反正都是别人家的事,又不关他的事,他问了干嘛。
因为两个绑匪犯的是多起绑架案,这些案件要再次核实,作为一个大案一起审理,方谦益作为其中一个案件的受害者,又到市公安局做了几次案情笔录,与最后一个案件的受害者姚佩琳又遇见了几次,两家人遇见的次数多了,加上姚家一直要感谢方谦益的冒险相助,方旺达也希望结交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一家,在双方有意之下,两家越来越熟悉的走动起来。
往公安局跑的次数多了,方旺达也渐渐听到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案件,越听越觉得社会动乱治安不好,想到大儿子一个人在县城里住着不安全,加上小儿子也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方旺达干脆决定一家人全搬到县城去住,之前买的房子找杜广明简单装修了一下,一家人就在县城里住下来了。
既然人在县城住下来了,那公司业务也要往县城转移,方旺达开始动手整理手头的所有生意,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起来才发现事情有多么的零碎,方旺达挠了挠头,干脆去找杜大哥问主意。
杜广明觉得方家把业务集中到市区来也不错,以后两家一起搞房地产开发,有事商量起来就方便许多了,想了想后,杜广明觉得干脆把方家所有的业务重新整顿,归整成一家水产公司,这样一来就方便管理了,而且工商注册也简单许多,方家本身的出海渔业、养殖业、加工业,本来就属于一条龙资源链,整合成一家公司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嘛。
方旺达大喜,知道杜家生意全部由宋惠兰负责办理工商税务手续,他马上拜托宋惠兰出面联系关系,还许了一些礼。杜广明宋惠兰不是计较小事小物的人,两家关系本来就很好,顺手而为的事,还谈什么礼啊,宋惠兰笑骂着就给推拒了。第二天宋惠兰就带着方旺达找老关系去了,在宋惠兰的帮忙下,一应手续办的非常顺利,方旺达顺顺利利的就办好了旺达水产公司的各种手续。
旺达水产公司的事办好了,方旺达又开始操心小儿子方谦明的入学了。
当时方旺达为了大儿子方谦益的安全买了房子,全家的户口也一块给迁了,现在小儿子方谦明的入学倒是省事了一些,直接就可以入读实小,可是他担心小儿子跟不上别的同学的成绩,别的小孩都有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一年级的课本了,可是他儿子没有啊,当时他是想着大儿子这么聪明,不用读幼儿园就是个天才了,小儿子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吧,结果他考了考小儿子,结果算术一出10的范围就算不清了,这怎么行,这可差太多了!
方旺达急急忙忙地给小儿子找暑期班突击学习一年级课程,好不容易报好了名让小儿子去读书了,这才有功夫和杜大哥商量房地产开发的事。
杜广明也是手头工作一堆,好在这次新吸收了25个大学生,大学生脑子就是厉害,很多事一点拔就明白了,还能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帮着老板处理一些杂事,杜广明对这些大学生满意极了,有了这帮合心意的员工,杜广明觉得什么事都简单多了。
正光建筑公司的各项前期工作都准备好了,只等着选定地皮送往国土局审批了,杜广明就等着方旺达忙完了事好商量呢。
方旺达一找来,两人马上就开始选定地皮了,可是选了半天,两人发现这地皮还真难选了,都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才好。
好嘞,还是别选了,有事找琦琦,让琦琦回来选吧。
杜君琦被急召回l区,面前平摊着一大本资料册,上面全部是收购的地皮的全部资料,包括文本和照片,甚至还有县城地图,上面都标好了各个地皮的位置。
一看这本资料册就是学长学姐们做的,做的十分用心。
杜君琦翻着资料册,回忆着未来几年l区的发展,很快她选定了一块较小的地皮。
“就这个了。”
“这个?”杜广明和方旺达凑了过去。
方旺达皱眉:“这个地皮有点小啊。”
“没事,地皮小,我们可以把周围的地一块圈进去,弄一个四方的地出来,这些多圈进去的房子,补偿方案可以给两种,一种是给钱,一种是换房,以一换一,就是原来的房子有多少平方,就可以换成新建好的楼房多少平方,多的补钱,少了我们退钱。”
杜广明问:“一平方给多少钱?”
“给市场价的八成,比如我们一平方卖2000块的话,补偿价就是一平方1600块。”
“八成?他们肯吗?”杜广明觉得悬。
“他们肯定觉得不划算,所以会选择换房,房子还会选比原来房子大的面积,这样我们一可以减少前期拆迁的补偿费用,二可以多赚他们几平方的房价啊。”杜君琦理所当然地说道。
杜广明和方旺达点头:“嗯,有道理。”
“那就先和那块地所属的街道办联系一下吧,了解一下那块地附近的居民情况,大概有多少座房子,哪户人家人最多,以及有没有哪些房子有产权纠纷,比如说房子是属于单位的,或者说房子是遗产,但是子女对房子分配有争议的。还有,了解了情况后,把地块的具体材料准备好,递交给国土局审批。”杜君琦转头交代道,“爸爸,记得先找国土局的相关领导联系联系关系,需要哪些资料,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尽量问清了,免得我们做了无用功,还有城镇拆迁办的,也得联系关系。”
“嗯,放心吧,好歹我也曾在玉荷路的新村工地上待了那么久,多少知道点事,你就放心吧。”杜广明笑呵呵地说道。
“嗯,爸爸很厉害。”杜君琦随口夸道,父母也是需要儿女认同的,这方面她很大方的。
第119章 楼房项目
选好了地块,之后的事情就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施展开来,杜广明请了国土局建设局拆迁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喝酒聊天之后,该打听的事情就都打听清楚了,整理好了资料,按照正常的申请程序一步步的进行审批,等手续审批的差不多了,拆迁办就开始向所征地块的街道办发布通知,居民们也就知道了拆迁及补偿的事了。
拆迁是最耗费时间的事,主要是两大难,一是产权,二是补偿,产权除了所有权的纠纷外,还有私搭违建的矛盾,而这些纠纷和矛盾又统统与补偿密切相关,着手处理起来十分麻烦。
l区被行政划归到f市后,很多地块需要进行拆迁整合,l区区政府就有专门的拆迁办公室,负责这些地块的拆迁工作,对于拆迁方面,拆迁办的经验很是丰富。
杜广明找了拆迁办的主任喝酒聊天,主任就和他提了拆迁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同时让他回去后仔细想想,尽量把补偿细则补充完整,这样能够最快地辅助完成拆迁工作。
杜广明听后深以为然,回家后就找了杜君琦细细研究,杜君琦觉得这事不能光由他们自己想,最好还是找律师咨询一下,这样万一以后有人闹事,他们也能有理有据地进行自辩,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听了杜君琦的话后,杜广明第二天就去了律师事务所,找了一个擅长经济纠纷的律师,把他和杜君琦之前草拟的补偿方案给律师研究,律师充分研究了几天后,在补偿方案上增增补补修修改改几番,最终定下了补偿终稿。
杜广明把最终定下的补偿方案送往拆迁办备案,之后又送往街道办公布出去,为了尽快说动拆迁居民的心,杜君琦又补充了一条,就是在某个具体日期前签下同意书的家庭,可以优先选房,同时还能给予一部份的装修补贴。
尽管正光建筑公司给出的补偿方案十分公道,但是还是有些人是贪心的,杜广明在被烦了一次又一次后,干脆发了火,把几个要价太高的房子圈了出来,这些房子他不拆了。
当拆迁工人进入拆迁区域进行局部拆迁时,那些要价高的人还不以为然地准备看正光建筑的笑话,当推土机也进入工地进行大范围的拆迁后,那些要价高的人看着空荡荡的平地上矗立的几间孤零零的民房时,他们傻眼了。
这是怎么回事?真不拆了?那他们怎么建房啊?
拆迁后的空地上满是砖石土渣,风一吹,黄尘滚滚,那些人的脸色跟黄尘黄土一样难看。
正光建筑很快就在空地上竖立了一块大广告牌,上面彩印了一幅美丽精致的楼盘图,稍不规则的地块上,晴朗的蓝天下,矗立着八幢楼房,楼房之间间隔着树木草坪曲径小道,小区里还有玩乐区和小亭走廊,一看便让人心生向往,只想要赶快入住这一片小区,只是在精美的楼盘图中还间杂着几间小民房,特别突兀,强烈的高低大小新旧对比让人直皱眉头,这几间小民房的分离处置也十分特别,四周砌了墙与小区间隔开,只留有一条直道通往马路,算是彻底与小区没有关系了。
这幅楼盘图让那些坐等高赔偿的家庭都傻眼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拆不赔了?这怎么行!
现在双方形势反转过来了,之前是正光建筑和拆迁办找这些家庭协商,现在是这些家庭找正光建筑和拆迁办协商,之前提的高要求全部作废,只求和之前拆迁的人家一样,尽快拆尽快赔,尽快拿到属于他们的新房。
钉子户的事情解决了,马上要开始打地基了,之前抛售房子的人家坐不住了,有几户通过七拐七弯的关系找上了杜广明,想要拿到一点补偿款。
按理说,卖了房还要拆迁补偿款,这事一点儿也不占理,可是杜广明现在实在是怕了钉子户,听了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想要再拿一点卖房款,或是想要以优惠一点的价格买新房,杜广明干脆直接拍板应下了,还大张旗鼓地找了拆迁办备案,重新又发布了一张通知,列出了新的补偿细则,让之前卖了房的户主来正光建筑,要拿钱的按规定拿钱,要买房的按规定优惠,全部走正路,签合同按手印,不许再反悔了。
在杜广明的再三退让下,拆迁工作总算顺利完成了。
找a大地理系仔细测量了地块的面积,以及测定了地块的土质后,正光建筑的大学生员工们开始设计楼房的结构图了,之前的广告图只是绘制了楼房的表面,怎么画都可以,只要楼房建成后外观与广告图上的差不离就成了,可是内部结构图却十分复杂严谨,必须要有充足的数据才可以进行设计。
杜广明不知道这些员工中哪些人更有设计的才华,干脆放手让他们进行设计比赛,设计完成后拿出来比比,谁的方案好就用谁的,要是都不好,那就找a大建筑系的老师们,他们不是技术顾问嘛,不能光拿钱不办事,需要他们的时候就得来干活。
楼房结构由大学生员工们设计了,小区景观就由杜君琦负责了,杜君琦学的就是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来就属于专业课程之一,由杜君琦来设计也算是考验她的专业能力了。
杜君琦觉得这事太简单了,现在的小区都没有什么景观,就是楼房间种了几棵树,空地上再铺层草坪,随便把未来的小区景观套用一下,哪个都能完爆现在的小区景观。
不过未来的有些景观设计还是不太适用的,比如小区门口的水池啊喷泉啊,这个不仅耗水耗电,还极容易让小孩玩闹落水,而且有些贪方便贪便宜的住户,还会直接在池子里洗拖把洗拖鞋,太影响卫生了,除非是高档小区,住户自恃身份不会做这些事,不然还是不造池子为好。
杜君琦觉得现在的小区景观还是以简单为好,只是要做一些稍稍的调整。
比如草坪要有高低起伏,有落差感,这样视觉上不会觉得单调,然后草坪中再放几块平稳的大石头做点缀,天气好时小孩子可以爬上爬下,又不用担心摔倒。
还有草坪中的鹅卵石小道不能太弯曲,太弯曲了大家就不爱走了,要以直为主,然后在路旁栽一棵树,让小道沿着树旁带出一两个弧度小的弯。
小区里不要多栽太多树,零散的种几棵就是了,树多了容易形成路障,本朝人民一直喜欢因地施宜搭建东西,搭建的多了,万一着火,救火车都不好开进来。
不栽树,空地太空旷了怎么办?好办,建亭子,建走廊啊,旁边再弄一个沙坑,里面设立一些健身玩乐的器材,比如跷跷板、秋千、小滑梯这些小孩爱玩的器材,不就是最好的爷爷奶奶带小孩的去处嘛。
然后在一些不影响交通的走道边沿,以及每个楼房的天台顶上,树立几个大晾晒杆,让居民们有地方晒被子,这样小区的景观就算完成了。
杜君琦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后,家里人都觉得很不错,很实用,做起来也简单,就决定用这个方案了。
可是公司里的学长学姐们却觉得太简单了,因为在他们印象中的园林设计都应该是小桥流水亭台池塘的,还要再栽种些柳树桃树,这样才算得上是景观,才能算得上是漂亮。
杜君琦在公司里解释了她这么设计的用意,水池容易被污染,柳树桃树有柳絮花粉,虽然漂亮,但是放在小区里并不一定合适,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住户的环境卫生素质,也不能保证每个住户没有过敏体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维护成本,园林之所以漂亮那是因为有公园管理处天天在维护,小区要一直保持漂亮那也需要维护人员,可是这些维护人员也是需要工资的,物业费要是高了住户们又会有意见,所以还是简单点好,这样矛盾也少了。
学长学姐们听后觉得小学妹说的很有道理,他们还是考虑得少了,社会经验不足,还不如小学妹认识的深。
伪萝莉杜君琦表示你们还太嫩了。
现在的楼房建筑全部是半框架结构,每幢楼大多是七层或八层,正光建筑这次建造的就是七层楼房,楼房外层本来是采用现在流行的喷涂墙面,但是杜君琦却要求改成砌砖墙面。
l区是沿海城市,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台风,喷涂墙面在经历过狂风暴雨后容易涂层脱落,一年几次的台风,对喷涂墙面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几年之后楼房就明显陈旧了,而砌砖墙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防水性上比喷涂墙面好,而且也不容易砖面脱落,所以杜君琦倾向选择砌砖墙面。
杜广明有些心疼成本,但是杜君琦觉得这是正光建筑第一次建造楼房,要树立个好口碑,而且这个项目还是在自己老家,质量一定要好,乡里乡亲都夸好,这样才能立好正光的牌子。
杜广明想了两天,最终还是同意了。
第120章 谁赔谁
又一年的迎新季开始了,a大迎来了新一批的大一新生。
新生一入学就被拉去军营进行军训了,等老生们悠悠哉哉地回到校园时,正好是新生从军营回校的日子,学生们一回校,a大校园一下子就从冷清跳跃到了热闹,学生会也开始忙碌起了迎新大会的事,各个兴趣爱好小组也都开始准备纳新的海报宣传了。
杜君琦一回校就直奔学生会,逮住方源,干脆利落地递上了招人报告。
“招人急什么呀,等迎新大会结束后我们学生会马上就招人,等招了人再多分你几个啊,现在你先帮我看看迎新大会上安排什么节目好。”方源随手把报告扔到了桌上,他也有急事啊,迎新大会两周后就要开了啊,可他手头还有一堆事没安排好呢。
杜君琦挥手:“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是外联部的,这事又不归我负责。”
“别啊,别这么无情啊,可爱的小琦琦,好琦琦乖琦琦,你的主意多,随便想想都比我这个呆脑壳强,帮帮忙帮帮忙,拜托了。”方源很懂得放低身段,从不自恃是会长就要求所有会员无条件的支持他服从他,反而很会开口求人。
杜君琦已经看惯了这一套了,继续无情的拒绝:“去年就挺好的,你按去年那样安排就行了。”
“别啊,我们上半年才刚刚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活动,今年进来的学弟学妹们都看着我们呢,我们可不能办差了。”就是因为在意这个,方源才觉得今年的迎新大会超难办。
“那你想怎样?大办?大办是可以啊,但是钱哪?从哪出?”杜君琦看问题最实际了。
方源早想过了:“你说找校领导说说情,多批一点经费怎么样?”
“呵呵。”杜君琦不想说什么。
“那拉赞助呢?”方源的眼神飘到了杜君琦身上。
“呵呵,你觉得在这么重要的迎新大会上打广告合适吗?”杜君琦翻了个白眼给方源。
方源收回小眼神,默默点头:“嗯,是不大合适。”
“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你就别想太多了。”看到方源神情明显沮丧,杜君琦有些小小的不忍心,想了想最终还是出了一个主意,“你把仓库里的动漫展物品整理整理,能用的先用上,把舞台布置的漂亮点还是可以的,至于节目嘛,要不你让学校里的兴趣小组各自准备一个节目,算是给他们纳新做宣传了。”
方源想了想:“唔,先这样办吧,我再找人想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点子,实在不行那就只能把大礼堂布置的再漂亮一点了,唉,要是有专业的灯光和音响那该有多好啊,那天在大礼堂里表演舞台剧,那效果,啧啧,真是太棒了。”
“呵呵,那都是钱堆出来的,能不好么。”杜君琦现在想想那份账单都觉得好肉疼,真的好贵啊好贵啊。
“哈哈,说的也是。”方源哈哈笑道。
之后几天方源带人翻出了仓库里的所有物品,东整整西理理,还真找到了许多用得上的东西,有了之前动漫展布置大礼堂的经验,尤其是专业舞台人员对于舞台布置的各种方法,学生会仿照着布置起大礼堂来也有模有样的,看起来一下就显得专业高端了许多。
除了把大礼堂布置的漂亮,方源还听从了杜君琦的意见了,找了a大所有兴趣小组的负责人,和他们提了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作为纳新宣传节目的意思,小组长们都觉得可行,有了兴趣小组们的支持,迎新大会的表演节目一下就丰富了,除了与去年一样,每个军训营都出一个一等奖节目外,还增加了十几个特色节目,列出的节目单很长,校领导们很满意。
在学生会和兴趣小组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届的迎新大会办得十分成功,新生们都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十分期待,有了新生们的参与热情,学生会和兴趣小组的纳新工作也进行的十分顺利,都招到了比往年多的多的新成员。
在学生会忙着迎新大会和纳新时,杜君琦一如既往地忙着各种大事,童装新款、娃娃新款、天道最终剧情、室内设计新方案、家教中心的事、劳务公司办事处的事以及f市销售网点的铺设,各种事务,把杜君琦的时间占的满满的,更要命的是,少体队的考核选拔又快到了,杜君琦已经12岁了,得从儿组童升到少年组了,武术训练也不能放松啊。
杜君琦真的觉得自己快忙疯了,这个暑假她忙得快要飞起,现在新学期开始了,她又增添了学生会外联部的工作,她迫不及待地想马上招到人手,把事情全部都丢给别人去做,这样她就有时间先把少体队的升组考试给过了。
“人哪?分给我几个?”杜君琦再次杀入方源的办公室,正在吃零食的方源差点被噎住。
与方源同一办公室的卢学敏脖子一缩,腰背一弯,尽量消除自己的存在感。
“咳,咳咳咳咳,别急嘛,才过了第一轮,明天才面试第二轮呢。”方源喝了口水平息一下。
“那什么时候有人,我再什么时候交工作计划,我现在实在是没时间,没空做什么工作展望。”杜君琦直白地说道,得有新人了,才会有人去做工作计划,她是没空的。
方源点头点头:“明白明白,您日理万机,小的不会拿这点小事来烦扰您的。”
“好,那这事我和你说过了,开会时你别把我拎出来点名批评就是了。”杜君琦随手扔出一张纸,“这是我家生意和我朋友家生意需要招的工作岗位,我都列清楚了,什么店什么岗需要多少人,要男要女,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你到时做个大海报贴出去,让需要找工作的同学去店里面试,这事算我给会里拉拉人气值,作作贡献。”
方源双眼大亮拿起单子,卢学敏也马上凑了过来。
“这个好这个好,多谢了哈,新生们正需要找工作,我们学生会为同学们着想,急同学们所急,这份工作单一贴出去,我们学生会的声望一定大好。”方源大喜。
“嗯,没错,我们学生会一向都是为同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