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创业时代-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惠兰现在也觉得心跳的有些过快了,抚了抚胸:“这样啊,那我们要不要也去请个律师来商量合同的事?”
杜君琦觉得这个意见很有道理:“好,律师就找之前负责我版权出售的那个刘律师吧。”之前杜君琦与奥罗公司第一次签订版权合同的时候,就是由刘律师负责谈判的,是个很负责的律师,杜君琦对他的印象很好。
“行,那就找他。”宋惠兰想了想又说,“要不,我们干脆聘他作你的版权律师吧,直接给他开工资,让他专心为你跟进这事,这样你也能轻松些。”
杜君琦深切认同,点头说道:“嗯,好,这事我会去和刘律师谈的。”
说完了这个题外话,杜君琦又把话题转到钱上面来:“还有两百万,你们能不能支持我一下,帮我凑齐这笔钱?等电影发行了,我会高额回报你们的。”
杜爷爷与杜奶奶对视一眼,首先开口支持:“琦琦,我和你奶奶支持你五十万人民、币。”爷爷和奶奶都有退休金,平日里他们也没有什么大的开销,都攒了下来,加上爷爷还是诺亚童装厂的厂长,有工资和分红,拿出五十万还是挺轻松的。
杜君琦大喜,弯腰大鞠躬:“谢谢爷爷奶奶。”
杜广明和宋惠兰也大力支持:“爸爸妈妈也支持你,具体能支持多少嘛,这个得让我们回去算算账,看看公司能抽出多少资金来,哈哈。”
杜君琦同样弯腰大鞠躬:“谢谢爸爸妈妈。”
转到方家父子表态了,方谦益看向父亲,方旺达大手一挥:“我不懂这个,反正小益你看着办吧,想支持就支持吧。”
方谦益心中欣喜:“谢谢父亲。”
转向杜君琦,方谦益想了想说道:“具体能支持多少我也得回去算算账,不过我自己可以出八十万。”方谦益和杜君琦共有娃娃系列,这几年凭借着杜君琦的小说,娃娃系列发展的非常好,两人月月都有分红拿,方谦益也攒了不少钱。
杜君琦点头:“嗯,好。”
第二天晚上,杜广明和方谦益都给杜君琦报了数,数字很可观,杜家有五处产业,装修公司、诺亚童装、补习家教中心、出国劳务办事处和出国培训中心,这些都是盈利十分可观的产业,方家虽然比不上杜家,但是水产公司的利润也十分可观,海鲜和干货销往多个省份,品牌连锁店也在省内开了二十多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加上两家共同注资的正光建筑,这两年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节节攀升,之前的楼盘销售大旺,正光赚的是盆满钵满,今年又借着蒋副局长的关系,不仅拿下了一个好地块的分项目,后面还拿下了一些政府工程,正光今年的业绩都不用愁了,业绩好,银行赶着上门来投资,正光建筑可以动用的钱十分多,两家这么多产业,各自抽出一些资金来,就已经有两百万美元了。
一千万美元的资金已经到位,杜君琦联系了杰瑞。
杰瑞接到电话时还吓了一大跳,真是惊吓,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他想到杜君琦可能凑不齐钱,也可能凑齐,但不会这么快,他是真没想到不过两周而已,杜君琦竟然就凑到了一千万美元,她这么有钱啊!
“杜小姐您已经准备好了?”杰瑞的态度恭敬了许多。
“是的,我在美国有个自己的账户,一签定合同就可以直接转账到梦工厂工作室的账户,梦工厂的投资合同准备好了吗?”杜君琦开门见山的问道。
“准备好了,我马上就联系总部,让总部寄合同给您。”杰瑞马上机灵的说道,其实他们哪里有想到她真的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还这么快,就算是美国富豪,要拿出一千万现金,那也不可能说拿就拿出来,都得要时间,之前梦工厂只寄来合作投资计划书,根本没有准备合同,不过这话杰瑞是肯定不会和杜君琦说的,他得先安抚好杜小姐,然后赶紧向公司催要合同,他可不能白白放过这个业绩。
“好的,那我就等候你的佳音了。”杜君琦心情晴好的挂了电话,她知道杰瑞不可能有合同,她只是需要杰瑞的表态而已,既然杰瑞说了会马上联系公司寄合同给她,那他就会去催,这是他的业绩,他不可能不紧张的。
杰瑞挂了电话就立马给他的顶头上司打电话,也不管现在是美国几点,他要马上立刻和上司汇报这个情况。
梦工厂工作室的合伙人之一,戴维,熬夜做好企划案,刚刚盖上被子闭上眼睛,24小时开机的公事电话就响了,戴维懊恼的接起电话:“喂,杰瑞,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我就扣你的工资!你知道现在是几点吗?你是不是在中国待久了,忘记时差啦!”
杰瑞一点儿也不在意上司的威胁,只顾着兴奋地说道:“老板,之前我和你说的那个中国姑娘,就是《机器人小华》的作者,不卖版权只要合作投资的那个,她已经把一千万美元准备好了!”
戴维一下弹坐起身:“你确定?真的?”
“真的真的,上帝可以为我做证,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信的,她现在要合同,一签合同就给我们转账,哦,忘记说了,老板,她有美国账号,可以直接转账,不用等中国银行的审核,也不用等美国银行的审核,一签合同,钱马上到账。”杰瑞激动的说道。
戴维也兴奋起来:“好的,我马上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明天早起开早会商量合同细节,争取以最快时间把合同寄到中国去。”
第173章 签合同
梦工厂工作室是一家1994年10月才成立的十分年轻的电影公司,因为才成立不到五年,虽然创立者们十分有野心也十分有能力,但是制作发行的电影作品却很少,在诸多老牌电影公司的大成本电影压制下,梦工厂工作室的电影的票房一直处于很一般的位置,不算差,没亏本,也没差评,但是也远算不上是一匹令人惊艳的黑马,资本社会是十分看重投资回报的世界,梦工厂工作室要是没有办法在重重围困之下一飞冲天,投资者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投资额便会渐渐减少了。
现在梦工厂工作室就处于比较艰难的时候,外表看起来还算是风光,但是资金链已经有些紧缩了,所以他们扩大了剧本收集的范围,试图寻找一些可以低成本制作的电影剧本,在成本计算中,成本项目不仅包括制作成本、宣传成本,还包括了原作者和编剧的报酬,专业编剧的报酬实在太高了,梦工厂打算绕过编剧协会,不寻找专业编剧,在网络上、杂志上、报纸上,寻找优秀的作品,低价购买电影改编版权,减小成本付出。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梦工厂看中了一批作品,其中就包括杜君琦的《机器人小华》。
《机器人小华》很符合美国电影观众的口味,机器人、星际、人工智能、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斗争,这些本来就是电影热点,只要有漂亮的海报和精彩的剧情简介,就能吸引来足够多的电影观众,而且剧情比较美好,既没有人性的黑暗,也没有社会的堕落,不需要请专业编剧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就能省下一笔钱,而且这样美好的剧情,过审是十分容易的,可以节省等待的时间成本。
除了剧情符合梦工厂的要求外,原作者也很符合梦工厂的期待,出身不发达国家的原作者是不会也不敢提高价格的,只要一百万,就能买下版权啦,多合算的买卖啊。
出于这样和那样的考虑,杜君琦就成为了梦工厂第一个联系的原作者,在杰瑞出发前往中国时,所有的人,包括杰瑞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件极为简单的差事,绝对的手到擒来。
但是后来的发展可谓是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杰瑞第一次与杜君琦会面,杜君琦就提出了不卖版权只谈合作的要求,杰瑞打回电话,消息在工作室里传播开后,大家都为这个中国小女孩的异想天开而发笑,不过出于专业态度,财务人员还是核算了成本,做出了完整的成本评估书给杜君琦,不过大家还是希望她能知难而退。
再之后的发展却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不到两星期,这个中国小女孩竟然真的拿出了一千万美元,要求合作投资。
真是,太美好了!
梦工厂正缺投资者呢,自带一千万投资的原作者,这是多完美的对象啊,上帝给他们送来了一份绝妙的惊喜。
戴维的早会让所有人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一个个都马力十足的工作起来,在下午下班之前,合作投资的合同总算确定了下来,盖好了章,由戴维亲自出马,带上一个助理一个翻译两个律师,飞往了中国。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一行五个白人登上了中国的国土,再经过国内航班的短途飞行,五人来到了f市,打的杀向了a大。
杰瑞得知戴维他们要来f市后就直接在自己入住的酒店定好了房间,戴维一行人办好入住手续后,杰瑞就给杜君琦打去电话,询问何时可以面谈。
杜君琦没想到梦工厂这么急迫,接到电话时还掐了自己好几把,生怕自己是在白日作梦,想太多了,当再三确定这真的不是在作梦后,杜君琦爽快地定下了面谈时间,同时让他们来a大见面,谈判这种事,还是主场比较好。
杜君琦打电话叫来了刘律师和方谦益,等时间差不多了,三人便去北大门迎接戴维一行人。
在省会城市,白人并不少见,但是同时出现六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身精英范的白人,这就让人稀奇了,总让人忍不住设想他们是不是在做什么官方活动还是有什么国际学术会议,所以戴维一行人从下了出租车开始,就接受了无数探究的目光。
杜君琦上前欢迎他们,校门口附近多是a大的师生,看到是杜君琦前来迎接这些精英范白人,他们都面露了然地离开了。
肯定杜君琦又要做什么事了,这次还是与外国人有关,不知道是不是要办什么国际活动呢?啊,好期待啊。
之前杜君琦早已经向学校申请了一间会议室用来谈判,学校一直都给予了杜君琦很多小特权,申请使用闲置的会议室是可以的,杜君琦就直接领着戴维一行人去了一栋教学楼,进了准备好的会议室。
“请问你们喜欢喝咖啡还是茶?或者是水?”杜君琦尽着地主之谊。
戴维微微一笑:“谢谢,我需要水。”
杰瑞开口点了咖啡。
六人轮流点了东西,杜君琦记下后交代身旁一个主动前来帮忙的学弟,给了他钱,让他去准备。
会议室旁边都有开水间,里面常备速溶咖啡、纯净水、茶包,学弟很快就端着盘子回来了,大家面前都有了饮料,谈判开始了。
杜君琦翻阅了一遍合作投资合同书,看过之后把合同书递给刘律师,刘律师开始埋头细读。
戴维见杜君琦看完了合同书,便单刀直入地谈起了里面的细节,这份合同书是标准模板,里面的细节条款都是梦工厂与别的投资者商谈后确定的基本定式,比如投资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以什么比例分享利润,什么时候可以获得收益,只要杜君琦明白了细节内容,并且同意了,她就可以签字盖章,马上开始进入合作阶段。
杜君琦对这些完全不清楚,刘律师也只能审核合同条款有没有陷阱,对于分成比例以及何时可以获得收益,他也不知道行规是怎样的,给不了意见,杜君琦听完了戴维所说的各种注意事项后,也只能懵懵地点头表示同意。
毕竟是初涉电影圈,还是投资制片这方面的,完全不懂行的杜君琦也只能选择相信梦工厂的信誉了,相信这家未来发展广阔的公司,不会小心眼地坑她这只小菜鸟。
杜君琦初步表示认同合同条款,不过签字得等刘律师研读完毕后才可以,戴维表示理解。
初次会谈结束后,戴维一行人告辞离开了a大。
回到酒店,六个人开始谈论起杜君琦。
“杰瑞,这个女孩的确很聪明,做事很谨慎。”戴维坐在松软的沙发里,长呼了一口气,“她就像个职场女性,要不是她的确是个小女孩,我都不敢相信她还未成年。”
杰瑞深表认同:“是的,她的确就是个职场女性,呵呵,职场小女王,她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工作,她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克制,从不会任性吵闹,像我的小莎莉,她还会因为不想完成作业而向我撒娇呢,她一点儿也不像是个小姑娘。”
戴维笑了:“希望她能一直保持住,这样的合作对象,对于我们是有好处的,起码她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我们的工作进度。”
杰瑞点头:“是的,作为合作对象,她这样是最合适的。”
戴维和杰瑞相视一笑。
四天后,刘律师研读完毕,确认合同没有陷阱后,杜君琦再次约见戴维,当面签字盖印,完成了合同。
“希望合作愉快,我们会尽快帮杜小姐办理好前往美国的手续的。”戴维笑容满面的伸出手,笑眯眯地说道。
杜君琦伸手相握,微笑应道:“谢谢,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梦工厂看一看了。”
第174章 去美国
第174章 去美国
投资美国企业是拿到绿卡的最快方式,尤其是大额投资项目,并且还是投给有信誉有实力的大公司,那美国政府的审批速度就更加高效了,一千万美元的投资,梦工厂工作室的保证,这两个强而有力的条件,让杜君琦在一星期后就拿到了临时绿卡,之后只要她满足每半年前往美国一次的条件,两年后,杜君琦就可以拿到正式绿卡了。
只要有钱,绿卡就是这么好拿。
虽说早有准备,但是当杜君琦接到美国移民局电话的时候,她还是被这样的高效率给吓了一大跳,她是知道投资拿绿卡是很快的,不过她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快,前世她有同学就是用投资的方式拿到的绿卡,但是那个同学从确定投资项目到确定投资公司再到递交申请等待项目审批通过,这些事总共花费了八个月的时间,而她只用了一星期,这样的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等到心情平静下来后,杜君琦认真想了想,发觉这样的高效率其实也是可以预计得到的,梦工厂工作室虽说名称是工作室,但是人家实际上是一家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公司,再小的电影投资也比绝大多数的小公司的经营额度要大得多,一两百万美元的项目投资,与动不动就上亿美元的电影投资,能是一样的吗,况且杜君琦可是实实在在的拿出了一千万美元,这投资额可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梦工厂又急着上项目,以便能抢到好的发行档期,有梦工厂出马,那审批的效率绝对是高效的,一星期就拿到临时绿卡也是正常的。
说到这里要多提一句,梦工厂的行动力之所以这么有力快速也是因为他们自己就很急,因为今年公司的投资者们减少了很多投资项,投资总金额减少了,梦工厂只能被迫更改原先的全年计划,很多原先定好的电影剧本也只能暂时冷藏了,转而寻找一些制作成本小点的电影剧本,全年计划一更改,就等于全部工作要推倒重来,所以直到现在,都已经进入下半年了,梦工厂还没有新项目上马,再不补上空档,明年的暑期档就赶不上了,暑期档可是黄金档期之一,错过了可是大损失,所以梦工厂真的很着急啊。
另外,就算确定了新剧本,电影也不是可以马上开拍的,电影筹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原作改编成电影剧本,然后第二件事就是将剧本送往审批,等拿到批号才能进入第三步,那就是找导演找演员形成剧组,杜君琦是原作者,并且是投资者之一,她拥有剧本改编许可权,电影剧本的最终定稿必须通过她的签字同意,要是杜君琦不来美国,那这部电影的筹拍第一步就进行不下去,梦工厂要想赶紧开拍,就得把杜君琦接来美国,所以梦工厂一得知杜君琦临时绿卡审批通过的消息,就立马催促她前来美国参与改编剧本的工作。
杜君琦把手头的工作一一交代好,收拾了一箱行李,便和杰瑞一起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方谦益心情低落的目送杜君琦走入登机口,想到远跨重洋的遥远距离,和长达一个月的漫长分享,他的心中就空荡荡的,很是难受。
方旺达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目光:“放心吧,一个月后她就回来了。”
方谦益沉默地点点头,一个月,好久啊。
“儿子,你好好读书,以后父亲一定也给你办一张绿卡,将来你就不用再看着她走了。”方旺达目光坚定地说道。
方谦益没想到父亲竟然会说出这样一个承诺,心中泛暖,双眼饱含感动地看着父亲:“父亲。”
方旺达呵呵一笑,揉了揉儿子的头顶:“你是我儿子嘛。”
为了去美国,这次杜君琦请了一个月的长假,一个月的长假可不好请,身为同班学习的同学们见到她既没来上课也没来参与课题讨论,还请了一个月的长假,自然会向钟教授询问是何原故,杜君琦出国这事不是坏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没什么好保密的,钟教授也就据实说了,于是同学们都知道了杜君琦拿到了临时绿卡,已经前往美国投资电影了,再然后,这个消息全校师生都知道了。
玉瓷论坛一时间出现数个讨论帖,网友们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哇靠,这么牛啊,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拿到了美国绿卡,果然是传说中的人物啊!我当初应该报考a大,给杜君琦当小弟啊!
我就知道杜君琦肯定要有大动作,前段时间我就在我们学校北门看到了好几个白人,好家伙,全都是穿西装打领结一身精英范的白人,杜君琦还亲自来了北门迎接,我和我舍友都看到了,那时我们就说杜君琦肯定有大动作,还以为她是要策划什么国际活动,原来她是去美国投资电影啊,啊,好莱坞啊,好多明星啊,我的莱昂纳多啊。
投资电影!要投多少钱啊?杜君琦这么有钱啊?
有没有人大方的提点我一下,什么叫临时绿卡啊?绿卡还有分的吗?
这个我知道,听说投资一百万美元就可以拿到临时绿卡,两年后临时绿卡就可以变成正式绿卡。
什么!一百万美元!天哪,我的小心脏快要承受不住了!
一百万算什么啊,我是杜君琦的同班同学,我听说她的《机器人小华》的电影版权就值一百万美元了,她还向家里借了钱,你们想想,一百万美元的电影版权,加上她自己的私房钱,再加上她向家里借的钱,肯定要上两百万美元了吧。
啊,写小说这么赚钱啊!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我就是中文系的,我一定要写出一本精彩的好小说,赚大钱。
受教,我也不上网了,马上滚回去上课,拜拜了各位。
玉瓷论坛上的几个帖子都跟帖无数,楼层蹭蹭的往上涨,经过一天一夜的消息扩散,到了第二天,联入玉瓷论坛网络的几家高校的师生们全都知道了,还有已经毕业在单位上网的往届生们也都知道了,1999年,中国的网络世界就这么大,这两批人知道了,就等于半个中国的网民都知道了,这些刚刚接触互联网不久(94年中国才加入互联网呢),刚刚透过门缝窥见国门外的世界,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的知识份子们,集体兴奋了,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在网上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在这些年轻的网民们心中,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啊!知识改变命运,知识走向世界,知识带领他们走上成功啊,有文化,写小说,去美国!
因杜君琦写小说走出国门走向美国这一事而引发的大讨论,迅速在网络上铺展开来,杜君琦从小到大,所有的一切,她的学习,她的兴趣,她的性格,她的家庭情况,通通都被人放到了网上,网上分成了两拔人马,一方人马夸赞国内的教育,说杜君琦能这么出色全是因为国内教育好,教育基础扎实,才能让她在后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人马则倾向于个人的天赋与努力,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那么多,怎么没见得全把他们培养成杜君琦那样的人才啊,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承认天赋,不过努力也很重要,杜君琦不就非常努力嘛。
反正两拔人马虽说各有坚持,但是在杜君琦写小说改编电影这件事上,却是绝对的统一,这是好事,大好事,中国的文化复兴有望了。
网上一半的知道杜君琦的网民都在讨论这件事,另一半的不知道杜君琦的网民先是跟着看热闹,后来自然而然地也参与了大讨论,讨论的多了,讨论的久了,在网络世界上,杜君琦这个名字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热点第一名。
网络热点第一名的事件自然会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更何况这件事本身是一件好事,网络大讨论持续一个多星期后,传统媒体平台也参与了进来,电视台和报纸杂志都对杜君琦进行了详细报道,她的事情被反复传播,人人都在讨论杜君琦的成功,以及讨论能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