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又受到不少电影公司的青睐,所以言语上就不免傲气了一些。
  “我不清楚莫兰导演会拍成什么样,我只知道一点,歌舞片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拍好的,它有着非常深奥的东西在里面。我很羡慕莫兰导演有那样的勇气接拍下来一部歌舞片,并且也对她能拍出什么很有兴趣。”
  这话听起来似乎不是坏话,可仔细琢磨又能看出对莱拉的蔑视。当有记者进一步追问时,鲁赫曼已经被同行的人拉走,不再回答任何问题。不过那不妨碍一些记者用自己的“领悟力”去分析他的话。
  于是,类似《追上红磨坊?痴心妄想!》或《红磨坊导演宣称莫兰导演需要多学习,只有勇气是不够的》之类的报道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不管那位导演是不是在说莱拉的不好,他们都已经全都解读成那样了。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和媒体,最喜欢看到的不正是这样的纷争吗?
  可惜的是他们等啊等啊等了好久,也没见莱拉站出来做个回应。想要找机会拦她车的记者也发现她似乎又不去公司了,比弗利山庄的豪宅那边也没有动静,就好像她离开了好莱坞一样。
  最后还是有一个聪明的记者直接把问题发到了莱拉在fb的帐号下,这次莱拉没有让他们失望,终于给出了答案,就是这个回答让他们不太满意。
  “歌舞片确实不是谁都能拍的,我非常赞同鲁赫曼导演的话。也欢迎他来观看《芝加哥》。”这就是莱拉全部的回答。没错,就只有这点。再有记者出来问,她也不再回答了。
  这种官方式的回答很少会出现在莱拉嘴里,她或许在回答一些问题时很圆滑,往往说得滴水不漏,却很少会有一板一眼,给人一种刻板印象的答案。
  这就让眼里看什么都是新闻题材的记者们忍不住开始思考了。她这话的意思到底代表什么?是认为自己的电影真的没拍成功,还是觉得比不上《红磨坊》所以干脆连比的心都没有?至少真的认为她是在邀请鲁赫曼来观看自己电影的记者,那是一个都没有。用膝盖想也知道,事情怎么会那么简单?
  其实事情还真就是那么简单!莱拉觉得“你不是看不起我的导演水平吗?那就亲眼来看看好了”。
  她懒得搭理那些人乱七八糟的话,又不想放弃一个可以趁机宣传fb的机会,才发了一个简短的回答应付一下。哪里想到记者们还脑洞大开起来,硬是将她的话加工成许多含义,最后连她自己都要佩服自己竟然能一句话中包含了那么多含义了。
  今年12月是一个忙碌的月份,不只莱拉的《芝加哥》,还有好几部重量级的电影都要赶在今年结束前上映,这样才能够资格参加明年的奥斯卡。
  这里面就有费萨尔投资拍摄的几部,6号上映的《改编剧本》、18号上映的《时时刻刻》,以及20号上映的《纽约黑帮》。再加上10号上映的《芝加哥》,四部电影加在一起似乎都有了要包揽明年奥斯卡提名的架势。
  露易丝曾经对莱拉说过这次对手的强大,认为那几部绝对拥有可以跟她一战的潜力,特别上在争夺奖项上,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这都要归功于库伯先生的“慧眼”,有他在把关,相信这次费萨尔不会再像前几次一样赔得那么惨。
  露易丝看着莱拉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以为她并没有把那些影片看在眼里。她不知道的是,拥有未来记忆的莱拉其实才是最知道那几部影片到底有什么潜力的人。
  她只是不在意而已。
  她就算吓破胆,人家也不会因为她害怕就把电影放弃,不再上映。那她还要去害怕做什么?倒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至于会不会得奖她是真的没放在心上,反正她是肯定得不到的,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
  至于其他人的奖,她能帮的已经帮到底,能不能拿到那座小金人,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运气了。
  在《芝加哥》的演员们到处宣传电影的时候,莱拉则留在好莱坞继续制作《钢铁侠》的特效部分。这中间她也没有浪费时间,在6号那天还去参加了《改编剧本》的首映式。
  在前世,她曾经研究过这部电影。不只这部,几乎所有得过奥斯卡重要奖项的作品她都有研究过。
  《改编剧本》是部很有意思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兰花窃贼的故事。只是它并不单纯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加入了一些烧脑的情节。当你以为电影就是这样的时候,它又打开一扇大门,让你看到门外的世界。
  如果不怕看得内伤,其实看看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导演斯派克·琼斯把整个故事讲的很好,没有因为一环环的情节让电影看上去一团糟。而电影的演员选择得也很有水准,尼古拉斯·凯奇虽然未来拍了一堆烂片,他的演技却还是很样出色的。而另外几位主要演员,尤其是梅丽尔更是得过许多奖项,拥有顶级演技的女演员。不只费萨尔喜欢她的表演,莱拉同样也喜欢。
  首映式一完,散场的时候她本是打算安安静静离开的,没想到竟被外面的记者给逮了个正着。
  我都捂成这样了,你们怎么还能认出我?莱拉很想问问正笑眯眯举着话筒的记者,可惜她没有提问的机会,早就被认出他的记者用一堆问题给淹没了。


第576章 不给我看,要给谁看?

  “莫兰导演,你今天怎么会到《改编剧本》的首映式?是对它感兴趣,还是对里面的演员感兴趣?还是……”
  “停!”莱拉连忙止住他:“你一下问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了。”
  记者“嘿嘿”了两声,他这不是怕她跑了吗?当然是有什么问什么了,既然她不跑,那他肯定会慢慢的问呀!
  “你对今天的电影很感兴趣?”
  莱拉倒不介意自己的话说出来后会帮人家打了广告:“是的,我觉得这是部很有趣的电影。”
  “有趣?”记者想起刚才从其他人那里听到的回答,忍不住又确认了一次:“刚才一些观众都认为电影比较让人头疼,感觉自己被一次次戏耍。”
  “这也是一种电影类型,不是吗?就像有人喜欢看恐怖片,有人喜欢看歌舞片一样,我觉得这种类型的烧脑作品也很有魅力。”
  记者又问:“对于电影的演员,你有什么评价?”
  “我得说,一开始我是冲着演员来的。我很喜欢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也喜欢尼古拉斯·凯奇以前的几部作品。”
  记者眼一亮:“那你以后有没有想要找他们拍电影的打算?”
  “当然,有合适的角色,我想我会很愿意邀请他们加入。”
  凑巧的随机采访很快就出现在了电视节目里,制片方一见有这个顺风车可以搭,顿时也跟着加大了宣传力度,还不断把这段采访播放出来,好让更多的人对电影感兴趣。虽然他们一开始对电影票房没做多大期待,可谁会嫌钱赚的少呢?有这么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而和他们预计的一样,电影票房还真的在之后的几天增加不少,远超他们的预计。只不过限于他们的类型就算增加也增加不了太多,有这么一笔意外的所得,已经他们足够满意了。
  梅丽尔本人也在电视里看到了采访,特别是她的孩子们,在知道后都非常开心。
  “妈妈,如果莱拉找你拍,你会答应吗?”
  “一定要答应啊!到时候我还想要她的签名!”
  梅丽尔看着四个孩子,把手放在最小的那个头上:“你们那么喜欢莫兰导演?”
  “是的!她是最棒的导演!每一部我们都很喜欢。”
  梅丽尔皱了皱眉:“我记得她以前是拍恐怖片和r级电影的,亲爱的,你们看那种电影没关系吗?”
  两个小家伙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捂着嘴笑嘻嘻地躲到了后面:“她也拍了我们喜欢看的,像是陈龙的功夫片,还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梅丽尔想到哈利波特,皱起的眉头总算平了下去:“我知道了,如果她真的邀请我,我一定会好好考虑。”
  不过她并不觉得这种可能会很高,她挑选剧本很严格,从她到现在已经拿了十二个奥斯卡提名就可以看得出来,她拍电影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一种挑战。
  而莱拉拍摄的电影和她喜欢的类型有很大区别,她并觉得她们之间有合作的可能,或许人家只是随口说说吧?不过既然答应了孩子们,若是真有剧本送来,即使是不喜欢的类型,她也许也可以试试?
  尼古拉斯·凯奇那边也看到了同样的采访,他对莱拉的兴趣倒是很多,因为他在火了之后接的影片都不是太满意。而莱拉拍摄的电影每一部都很有口碑,他想要多拍几部经典的电影,能和她合作的话当然再好不过了。
  他却不知道莱拉把他的名字加上纯粹是给电影面子而已。因为在后世,大约从09年起他因为欠了许多钱的缘故疯狂地接拍一堆烂片,最多的一年接了四部,一举从影帝沦落到烂片王,不知道伤了多少粉丝的心。
  这个时候他当然还没有显露出颓势,可莱拉对他的印象却已经定型了。
  如果尼古拉斯知道真相的话,估计会觉得很无辜。他明明现在还不是烂片王呢,怎么就已经把他定罪了?
  紧接着到了10号,《芝加哥》终于上映了!
  这次的首映式依然星光灿烂,莱拉也终于在当天晚上见到罗伊。上次参加完脱口秀,他就和芮妮回了剧组,两人连话都没来及说几句。这次见面,罗伊抓着她的手,怎么也不肯再放开。
  为了给电影造势,合作的制片方那边请来许多明星前来捧场,同时也邀请了许多影评人和媒体来参加首映式。
  走过红毯,又例行地回了几个问题后,罗伊就急不可耐地把莱拉牵到影院中隐蔽的地方,以一个炽热得几乎可以把人烧着的吻宣泄内心的渴望。
  等他们气喘吁吁地结束这个吻后,才看着对方相视而笑。
  “我们快回去吧,被发现导演和男主角都跑掉可不好。”莱拉边说边掏出纸巾擦掉他唇边沾上的口红印记。
  罗伊“嗯”了一声,却一点要离开的意思都没有,而是把她的手放在唇前,从手指细细地吻到手背。一下一下,不疾不徐,又充满了爱意。
  莱拉被他的动作逗弄得脸颊热了起来。才不过几天没见,她就有种他又成熟了的感觉。可能是电影拍摄的需要,他许久未留的胡子又冒出不少渣子,头发也比原来长了一些,比几个月前增加了不少沧桑的成熟感。
  这让莱拉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隐形的大叔控,不然为什么每次见到他打扮得比较成熟时,就会觉得心跳加速呢?
  此时被他用那种溺死人的眼神看着,她更是觉得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荷尔蒙快要把自己淹没了。不只心跳不受控制,就连呼吸,连血液都像有了生命似的,乱糟糟地任性妄为。
  莱拉受不了地抽回自己的手捂上他的双眼:“不准你再看我。”
  话一出口,她差点被自己声音里撒娇的语调给吓到。那真是她会说的话吗?真是她会有的声音吗?她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柔情少女”的属性了?
  罗伊笑了两声,低低的声音充满了磁性。
  “你不要我看,那想要谁看?”


第577章 又成功了

  艾玛!本来就是张妖孽的脸,再用这么性感的表情和声音,这是要让她当场喷鼻血吗?
  莱拉有点受不了了,躲避着炽热的眼神:“真的该回去了,不然会有人来找的。”
  “那就让他们找。”罗伊把头埋进她的颈侧,双手也环上她的腰,让自己的鼻腔中充满她的气息:“我好想你。”
  他眷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莱拉抗拒的心瞬间软了下来,抵在他胸口的手也放上他的后背。
  “我也、想你了。”
  罗伊心里一喜,手臂顿时又收紧了几分,恨不得把她揉进自己的胸膛。他喜欢她身上的气息,没有其他明星身上的香气,更多的是沐浴露的香甜,像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干净又芬芳,让他无法自拔地沉浸在其中。
  两人都没有说话,享受着此时难得的静寂。此时天地间好像只剩下他们似的,又好像正在触碰着彼此的灵魂,眼睛里,心中,灵魂上,只容得下对方的身影。
  直到听到电影开始的声音,莱拉才轻声地拍了拍他的后背:“电影已经开始了,再不回去真的不行了。”
  “嗯。”罗伊终于放开怀抱,改为和她十指紧扣。“回去吧。”
  莱拉和他相视一笑,趁着影院的灯光已经暗下来,猫着腰跑回自己的座位。
  和原版的《芝加哥》相比,莱拉版本的明显要精致许多,至少粗制滥造又艳俗的服装和妆容是没有了。还有背景,也比原版要华丽不少。看着她的电影,你不会觉得这是一场歌舞剧,而是一场视觉的享受。
  音乐和舞蹈上,莱拉也点拨过罗伯副导演,让场面更加的庞大,也带了更多的隐喻。可以说这绝对是一个超越原版的作品。
  莱拉以前就说过《芝加哥》比《红磨坊》好就好在剧情上。比起后者单薄的剧情,《芝加哥》有着丰富的内在,也有着奥斯卡评审们喜欢的因素在里面,一种对社会的讽刺。
  而且和印度电影动不动就冒出的歌舞不同,那些就算去掉对剧情也没什么影响。可在美国,歌舞片里的歌舞片段并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反而承担着讲述故事的重要性。
  比如《芝加哥》里有一段歌舞,是监狱中女犯人们的自述。她们用歌舞,用身体和道具,以唯美的方式将她们犯下的罪行表现出来。一条条被拉扯出来的红丝巾,代表着鲜血的罪恶之花,在暗色的背景和女舞者们穿着的黑色衣服间,显现出一种炫目的美感。
  “太棒了!”
  不时有感慨和惊呼声从后面观众中间冒出来。
  但没有人去怪罪发出声音的人,因为他们舍不得从大屏幕上移开眼去训斥别人,生怕错过一点情节。
  当芮妮的那段假扮人偶的歌舞出来后,惊呼声就变得更多了。
  “这绝对是奥斯卡级的表演!”有影评人震惊地站起身。为电影,也为眼前出现的绝佳演技而振奋。他已经知道一会该如何去写这部电影的影评了——超越《红磨坊》,近几年最好的歌舞片!
  “嘿,伙计,快坐下,你挡着别人了!”
  没给影评人更多感动的时间,后面的观众已经抗议他的起立。
  哪怕是一些为了莱拉,或是为了演员们而买票进来的观众,哪怕他们以前对歌舞片完全没兴趣,在此时也被电影触动,一秒钟也舍不得放弃大屏幕上变换的镜头。
  这样的情景不只发生在这里,也发生在其他正在放映着《芝加哥》的影厅。
  当电影结束,后面传来热烈的鼓掌和欢呼时,罗伊就知道莱拉又成功了。
  “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从不怀疑她的实力,这次也不例外,可依然会因为她的成功而开心。
  莱拉回给他一个微笑。
  是的,她又成功了。这让她有种玩网游升级的感觉,在恐怖片、功夫片、特效商业片后,她又解锁了一个新技能——歌舞片。
  第二天,各种影评出台。不只是影评人发表在报纸和其他媒体上的那些,还有一些业余影评人们也利用论坛和fb等手段,说出他们真实的感想。
  莱拉很认真地叫人收集来了那些评论,她想知道这部夹杂了自己太多东西的电影是不是能像原版一样被广大观众接受。如果说以前拍的几部电影,她加入了10%…30%自己的东西,那么这部,她至少加入了一半。
  她将对电影的理解,还有本身对于歌舞片的一些研究,以及各方面综合起来的部分全都融入了电影中。她就靠着这些,一点点地让自己融入电影里,一点点地让那些原本其他人拍的电影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可以说每一次电影都是她的一次冒险,她相信再多拍一些,再学习一些,总有一天她可以用自己的手,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
  和以前的电影有很大区别的是,这次骂她的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溢美之词。赞扬她把《芝加哥》拍得有深度,有意义,还很吸引人,而不像以前那样只为了赚钱却忘了电影真正的意义所在。
  同时在真正的影迷那边反应也都很好,有说服饰漂亮的,有说舞蹈好看的,有说故事很有味道的,总之就一个字——好!
  说差的也不是没有,就拿每次都冲在前面的库伯先生来说吧,自然又是一番鸡蛋里挑骨头,批得那叫一个欢快。
  别人说衣服漂亮,他就说不符合主人公的气质。别人说背景精致,他就说那根本是不必要的花费,有那个钱不如多找点优秀的剧组成员。别人说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他……他也跟着那么说,但只说演员表演的好,和身为导演的莱拉没有半点关系。
  可惜他的影评根本不在莱拉收集的范围内,只有当她无聊到极点的时候才会找来让自己开心一下。
  一周上映过后,《芝加哥》以3000万的票房,在这个萧条的时间拿下了一周票房冠军。再次延续了莱拉创下的奇迹之一——只要有电影上映,必定会拿下本周的票房冠军。


第578章 必须不能忍!

  对于歌舞片来说,首映三天能拿下3000多万,绝对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票房,就算是一些更受欢迎的商业片,都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想想《红磨坊》吧,全球也不过只有1亿出头,就已经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歌舞片了。
  对于这个票房,记者们特地去采访了一些人,其中就包括《红磨坊》的导演,要知道他在电影上映之前可是在媒体前面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这样一个大嘴巴,可是记者们的最爱。
  “什么时候票房成为衡量电影好坏的唯一准则了?”在听到记者们说完《芝加哥》夺得一周票房冠军后,巴兹·鲁赫曼果然用充满嘲讽的表情回复了这么一句。
  立刻就有机灵的记者顺势问他:“那么你认为《芝加哥》不如《红磨坊》是吗?”
  鲁赫曼冷哼了一声,看起来对这个问题很不屑:“我说什么都没用,相信奥斯卡会把答案揭示出来。”
  红磨坊在今年年初的奥斯卡可是拿下了八项提名,其中甚至还包括最佳影片这种重量级的提名,虽然只拿到了一项最佳艺术指导的奖项,但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再看看莱拉吧,她拍的电影曾经拿过什么?也就是今年才凭一部商业片《加勒比海盗》得到一些奖项,还是和她本人完全没有关系的,可见她的指导能力也就那样了。
  “你是认为《芝加哥》将在明年的奥斯卡铩羽而归是吗?”
  “我什么都没有认为,只是觉得在这里说什么都没用,真正的评判就让专业人士们来判断吧。”鲁赫曼也不是个蠢的,根本不上记者的当。回答完这句后,就在记者们的围堵中钻进汽车匆匆离开了。
  有记者把他的话带给了莱拉,想要知道她的想法。
  正要进公司的莱拉被一群记者拦个正着,知道这是个宣传影片的好机会,也就很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我觉得鲁赫曼先生说的没错,专业的评判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士。而且我觉得把《芝加哥》和《红磨坊》放在一起有些过分了。”
  记者立刻嗅到了里面的异样:“有什么过分?都是歌舞片不是吗?”
  莱拉笑眯眯地看着他,指了指他手中的录音笔:“录音笔的作用就是录音,使用的人可以去录乞丐的声音,也可以去问国王的声音,你会觉得录了国王声音的录音笔和录了乞丐声音的能是一个价值吗?”
  记者被她说的“虎躯一震”,兴冲冲地追问:“你的意思是鲁赫曼导演的实力不如你,所以拍出来的电影也没法和你相比是吗?”
  “你猜。”莱拉坏心地留下这么一个回答,看着记者郁闷的样子,笑眯眯地在保镖们的簇拥下走进了公司。
  她知道,就算记者没从自己这里得到最后的答案,也肯定会把读者的想法带到那边去。用他们的文笔,牵引着读者们的思想,不正是他们最擅长的地方吗?
  于是第二天一早,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她说的那些话。比较正规的报纸都是把她的话直接贴到报道里,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她的意思。而一些小报就肆无忌惮了,直接把他们揣测出来的东西以最醒目的方式刊登在最显眼的地方。
  “《芝加哥》对《红磨坊》,莫兰导演:他没有资格和我比。”
  “断言稳赢《红磨坊》,《芝加哥》导演莱拉·莫兰口出豪言。”
  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人肯定认为莱拉太骄傲了。但有趣的是更多的人却还认为她说的没错,把莱拉和鲁赫曼相比确实有点太欺负人了。
  莱拉是谁?已经上映的电影都有八部了!并且每一部都是相当经典的影片,最低的票房也在三亿多。可以说全球都有着无数喜欢她电影的影迷,这样的影响力不会因为她的年轻而减少,反而因为她的年轻而更加充满传奇性。
  相比之下,巴兹·鲁赫曼是谁?以前拍了些什么电影?又拿到了多少票房?
  这样两个人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不是欺负人又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