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莱拉·莫兰,真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吗?真的可以被称为好莱坞活着的传奇吗?这个称号到底是谁给她?”
文章用一连串的问题,在一开始就紧紧拉住了读者的心,吸引着他们继续看下去。
然后文章自己就给出了答案,而这个答案肯定不会站在莱拉那边。
“为什么一个连30岁都没到的导演可以获得那么大的荣誉?伟大?好莱坞活着的传奇!谁都知道电影自从创造出来,有无数的优秀导演和演员层出不穷,当我们看以前的影片时,都会为他们的魅力而倾倒。但有哪位导演被说成是‘活着的传奇’?”
“或许有人说是因为她的票房很出色。好吧,她在这一点上确实做的很棒。但请不忘了,还有另一位导演在这一点上远远地超越了她!还记得吗?刚刚刮过的《阿凡达》旋风,全球拿下了30亿美元!现在的影史记录,第一第二位都是由这位大导演霸占着,又有谁把‘活着的传奇’这么精彩的桂冠带在他的头上?”
“再看金球奖的奖项,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给了他和《阿凡达》真的错了吗?大家难道没有为那部神奇的电影而疯狂吗?这样一个结果却被扯上了‘性别歧视’,最后我们的神奇导演卡梅隆失去了他应得的奖项,这样的结果大家就没有想过对他是不是公平呢?”
文章一边夸赞着卡梅隆的票房,一边不着痕迹地贬低着莱拉的成绩。他根本不在乎莱拉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多少部电影,以及多少的票房,只用一部来告诉大家,真正该得奖的人,应该被称为“好莱坞活着的传奇”的人应该是詹姆斯·卡梅隆,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比不上她的莱拉·莫兰!
渐渐的,无数人都被这个观点影响到了。
“莱拉好像真的不是想象中那么厉害。”
“‘活着的传奇’到底是谁给起的?不会是她自己起的,然后宣传起来的吧?”
“她是莫兰传媒的继承人,想要让媒体配合她的宣传,简直太容易了。”
不知道是谁,还找出了一张《娱乐家报》的报道,上面正写着“好莱坞活着的传奇”几个字,说的当然正是莱拉。
这张报纸的截图瞬间传了出去,也让之前文章里说的话更增添了不少可信度。谁都知道《娱乐家报》是莫兰传媒旗下几家最大的媒体之一,连它自己都写着了,肯定和他们脱离不了关系。
舆论风向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转变得非常迅速,不但莱拉没来及做什么反应,躺枪的《娱乐家报》也只能在背后为自己叫屈。
他们很想告诉那些人,仔细看看报道发布的时间好吗?当时外面所有的人都用这个词来称呼她,他们也只是和别人做了一样的事,怎么弄到最后却变成他们是提出来的人了?
可他们的话传不到外面去,就算传出去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听。在大众的眼中,那个称号《娱乐家报》确实报道了,自然也就是由他们传播出去的。至于说其他媒体是不是用了同样的称呼,谁能保证他们不是学来的呢?
所以说这事真的讲不清,最初到底是谁给莱拉安了那么一个称号也已经找不到出处了,唯一能找到的证据只有《娱乐家报》的报道。人们当然就会相信一切都是莫兰传媒搞出来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的小老板赚取名声。
人们被蒙蔽了,只看到幕后黑手希望他们看到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曾经亲眼看到的事实。
他们忘了传奇不传奇的,莱拉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那么说过自己。他们也忘了莱拉拍过的影片到底有多出色,忘了自己被她的电影感动的那些经历。
他们还忘了曾经自己有多么期待她的影片,以及当她的电影没有获奖时有多么激烈地为她讨公道。
一时间,外界的舆论开始转向一个诡异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自己似乎被莱拉给“骗了”,她那么年轻,怎么可以在一众比她出道更早,拍了许多经典影片的前辈面前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呢?如果她都是活着的传奇,那么其他大导演们又该被叫作什么?
第1105章 不能再留了
“他们怎么可以说你!”看到网络上的评论,黛咪很生气。老板有多努力,她是最看在眼里的。她不知道别人的导演都是怎么做的,唯一近距离接触的就只有莱拉的父亲、不死鸟的创建者之雷诺兹,也因此看出莱拉有多么努力。
他放荡不羁,烟酒不忌,每年拍摄的电影完全看他的心情。以他的速度,可能一个星期就拍一个,也可能一年都不拍。但那是B级片,剧本道具什么的根本不走心,也没见他像莱拉一样认真在公司办公。
可以说,和雷诺兹相比,莱拉简直是个圣人!她是那么认真努力,怎么可以有人用那种不切实际的话来抹杀她的成绩?
她怎么就不当不起被称为“活着的传奇”了?她以20多岁的年纪怎么就不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奖杯了?她的票房是没有抢过影史第一和第二,但难道没人看见在那之下,前十的榜单上至少一半都是她拍的影片吗?
最让她气愤的是一些粉丝的转变,明明说最爱她的是他们,现在抛弃了她,不信任她,对她指责谩骂的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么可怕的事?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说的话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她甚至无法想象那些话如果朝自己攻击过来,她会不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崩溃。
“BOSS,你不要难过,一定有办法把这些不对的影响去除的办法!”这个时候,她只能这么安慰她。
但莱拉却对她笑了笑:“谢谢,我没有事。”
网络上的话确实很可怕,如果是那个从小生活在家人爱怜下的莱拉,可能真的无法承受。她却不一样,前世她见多了类似的事情,老实说这种程度对她的影响并不算大。
美国人骂人的词汇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种,远没有东方那么“发达”。攻击性自然也差了一筹。
虽然这个时候不太适合露出对东方迷之骄傲,她还是觉得幸好自己是在被美国人喷,如果是东方人,她还真要受点伤了。
事实上,事情发生的这么快,影响又这么大,借着网络的传播速度,东方人也有不少已经知道些情况了。
“BOSS,罗伊已经去处理了,我相信他肯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黛咪并不相信她口中的没有事,别说是女人,就是个男人遇到这种事也会难受得要死。
老板虽然很厉害,有着强势的一面,可在私下里,她依然是个女人,是个小宝宝的母亲,她再厉害又能顶得住千夫所指吗?
黛咪以己度人,认为莱拉一定是不想在外人面前露出脆弱的一面。她知道女强人们都是这样,好像脆弱了就会失去一切似的。她多么希望老板能多倚靠她一些,多交代一些工作给她也行,至少那样会让她稍微去相信一下她说的“没事”!
莱拉笑着摇了摇头:“我真的没事,你先出去忙吧。”
黛咪争不过她,只能担忧地看了她一眼,才转身离开。
她其实不想走的,但她又觉得或许老板需要一个可以哭泣的地方来消掉心中的委屈。她却不知道的是,她心目中正在默默垂泪的老板,此时那双冰蓝色的眼睛却比平时更冷。
此时的莱拉与其说委屈伤心,不如说愤怒。
不只是她,换成是谁一下被抹杀掉了曾经和未来的成就,恐怕都会想骂人。
她双手交叉撑在桌面上,眼睛紧盯着搜索出来的那篇新的文章。
从文章的遣词用句上来看,即使对方为了隐瞒刻意改变了一些词汇的用法,依然可以看出某些小地方的用词习惯和库伯很相像。
她的文学功底很不错,不然也不会写出那么出色的剧本。所以她对于词汇的敏感度是相当高的,只要看多的话就能从一些细微的地方看出到底是出自谁的手笔。
库伯的文章她看过不少,对他的习惯也了解许多,因此才能那么肯定文章的撰写人就是他。
这个男人很会写文章,尤其是那些忽悠人的文章。他能将一些完全说不清的东西说得好像确有其事一样,那种语言的渲染能力可以说非常强。以前好些次,他为了抹黑她都用了不少文字武器,遗憾的是最后都被莱拉用电影票房和口碑打败了。
这次他显然换了个方法,就连莱拉也不得不承认,这次他找到了一个很有爆点的攻击方向。让她一时半会都找不到合适的处理办法。
如果任凭事件发酵出去,恐怕她真要退出所有的电影大奖了。
她不知道这次的事有多少是费萨尔决定的,也不知道库伯和费萨尔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只看眼前舆论发酵的时间,就能知道库伯在背后肯定投入了不少的钱。有费萨尔的存在,就能让莱拉明白那些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之前她就猜测是因为达乌德的破产加失踪让他像疯子一样跑出来咬人,现在看来她猜的没错,他确实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个麻烦。
“看样子不能再留了呀。”莱拉将自己靠近松软的椅背中,说出了和她外公奥斯维德同样的话。
养只狗是为了陪你玩,给你解闷,充当伙伴、朋友和树洞,但如果这只狗突然疯了,朝你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咬得差点丧命,那还有继续养下去的必要吗?
不过在那以前,她还是要先把现在负面的舆论清洗掉才行。
但是要用什么办法呢?
就算是莱拉,在面对这种事时也有点一筹莫展的感觉。如果动用莫兰旗下的媒体给她洗白,只会让有心人所谓的“证据”变得更多,更增强了他们说自己利用旗下媒体给自己造势的判断。
但如果不用,就要和其他媒体合作。可无论她找到什么媒体,哪怕是以往的合作媒体,恐怕依然会成为外界对她讨伐的罪状。所以利用媒体帮自己这点,首先就要被删除在外了。
而这个时候,外界因为她的事情,还在一波波继续发酵。在舆论的引导下,性别歧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人们开始关注起她本人是否称得上“伟大”这个词。
第1107章 当局者迷
看着网络上的舆论越来越对莱拉不利,库伯有些懊悔自己之前两年做出的愚蠢之事。早就该这么做了,生生被自己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即使他靠投资电影成功赚了很多钱,可那些钱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好在他终于找对了路,这下他倒要看看她还能使用什么办法逃离他编织下来的这个大网!这可是一张布满了倒钩的网,钻进来再想逃出去只能被那些倒钩勾得伤痕累累、头破血流。
外界传得沸沸扬扬,渐渐连国外也开始关注起这件事了。女性在电影圈的地位不高并不只是美国才会发生的事,几乎任何国家都会有同样的待遇。
如果说这是性别歧视,一些国家的人还真不同意这点。他们有不少人都相信,男人付出的更多所以才能得到的更多。就说那些商业电影吧,几乎都是大男主的电影,很少或几乎没有见到多少女主的类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钱给闹的。大男主的电影看的人多,男人喜欢看,女人们同样也喜欢看,所以票房上占了很大的优势。
女主电影就是不一样的情况了,如果是爱情类型的小妞电影,女人们喜欢看,还有一部分情侣也喜欢看。但男人终究还是占了少数,女人看的力度也不是太大。
看票房就知道了,不说别的,只看影史票房排行榜上的名单,一路看下来到底能找到几部大女主的影片呢?
男演员的票房号召力大,那么拿多一点钱也是应该的,为什么要把这种事扯到性别歧视上?
可以说这样的理解也不能算错。但大女主的影片真的那么不招人爱吗?
其实也不是这么说的,主要是电影圈还是男性占了主体,他们创造出了大男主的电影,根本对大女主的不屑一顾。除非他们可以亲眼看到大女主影片可以拿到很高的票房。
当初莱拉的《杀死比尔》上映后也曾出现过一阵大女主电影的小热潮,甚至连《猫女》都提前被拍了出来。结果和历史上一样,扑街扑得裤子都赔光了。然后那个小热潮也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东方也有类似的情况,同一级别上,男性的片酬要比女性大概高出三分之一的样子。但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接受能力特别强。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西方人很少有人喜欢东方的电影电视和明星。因为对他们来说亚洲人都长得差不多,他们根本认不出谁是谁,就更不要说看不看得懂剧情了。
但东方人不一样,东方的演员他们喜欢看,西方的也喜欢看。什么黑人白人,只要剧情好,他们照样全都能接受。
好像有点扯远了,不过莱拉这次的事不可避免地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影响是肯定的。
有趣的是,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却远没有美国网络上的影响大。不是人们不关心这件事,而是他们觉得这个真的很无聊。
东方有句老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陷入漩涡之中的美国人已经被迷得看不清方向了,可其他国家的围观吃瓜群众却看得很清楚,并且还为美国人捉急。
莱拉的电影到底哪点不好?十年拍了十部电影,拿了无数奖项,单是票房就上百亿了,怎么就当不起一个伟大二字?怎么就不能被称为活着的传奇了?
看看自从电影被发明出来后,还有第二个导演可以在十年里创造出这么伟大成就的吗?
她得奖的那些影片,有哪部是不值得那个奖杯的?当初她年纪更小的时候,还因为年龄让她错失了很多本来应该得到的奖杯,那才是对她的歧视好吗?现在倒好,美国人竟然把她当成一个奖项的偷盗者,想想真是太可笑了。
在所有的国家中,东方恐怕是最喜欢莱拉的一个国家了。每次她的影片来到这边都会受到最热烈的欢迎,即使是好莱坞的其他大导演大明星也没有受到过和她一样的待遇。
不要忘了她可是上过春晚的,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中老年人也都听说过她的名字,也知道她是个很会拍电影的好莱坞大导演。
年轻人们喜欢她的就更多了,不只是她,罗伊在这边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毕竟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怎么会有人嫌弃那张脸?
看到莱拉受到了了那么多的污蔑,东方这边的粉丝们不乐意了。
“美国不要莱拉我们要啊,让她来东方吧!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要多少人有多少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这边不会闹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有什么好闹的?很明显是被诬陷了嘛。”
“就是,肯定是眼红莱拉的人闹出这种事,想要打击她的名誉。她的电影有多好,又不是没看过。真不知道有什么好闹的。”
东方人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口众多的结果就是勾心斗角这种事并不罕见,连太祖都说了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话,可见玩起阴谋阳谋那些,东方人绝对是老祖宗级别的。也因此,像发生在莱拉身上的事,随便一个了解情况,关心好莱坞那边事情的人都可以把真相说出来。
他们喜欢莱拉,不只因为她上过春晚,和拍了许多自己喜欢看的电影,更因为她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东方人对会说东方话的老外向来很有好感,哪怕只会说句“你好、谢谢”,也会得到许多善意的关心。
而莱拉可不只是会说几句的人,那口语说的,闭上眼睛不看她的脸,绝对会把她当成本土的正宗东方人,因此,东方这边的人非常喜欢她。
不只如此,她还把《指环王》那部可以影史打上经典符号的电影放到东方来拍摄,让东方秀美的山水可以出现在全世界的观众眼前。还打破了好莱坞只会找东方演员演一些一闪而过的龙套角色的偏见,让东方演员可以在她的电影中可以更多地发挥出自己的演技。
这样一个“老外”,你让东方人怎么会不喜欢她?受到那么多不公平的指责,他们都替她心疼。
第1108章 一半
于是就有了众多的声音希望莱拉干脆搬到东方来。
反正她会说东方话,在这边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她在这里也有产业,还怕会饿到肚子吗?说不定闲着没事,还可以启用更多的东方人,拍几部去拿很多奖项的电影,让东方演员们站到更大的舞台上。
会这样想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动静大得连官方都注意到了,以至于在某次的官方记者会上,在被人提到国内希望莱拉来到东方的舆论潮流时,官方发言人欣然笑着回答说,东方人当然欢迎一位有才华有能力的导演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
官方发言人的话不是可以随便乱说的,他会说出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官方的态度就是那样。
其实即使没有这次的事,官方上层对莱拉的印象也是非常好的。毕竟她在国内最缺少外汇,最需要投资的时候一下拿出以十亿计算的美金来到这边投资,并在之后的几年逐渐加大了投资,甚至连带着整个电影业都繁荣起来。
看看最近几年国内不断出现的优秀影片,以及每年都暴涨的票房收入,单是那些就会为国家赚取巨大的好处。如今莱拉在美国陷入舆论风波中,他们当然不介意为她说些好话。万一她真的来到东方,那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说不定她一个人真有办法把东方电影带入一个新的高度。
别的不说,培养出一些本土的好导演总是可以的吧?看看美国的新生代年轻导演就知道,几乎一大半都是从她的新锐计划中脱颖而出的。
这些话传到莱拉耳中并没有用多少时间,对于“前祖国”的支持,她心里是很开心的,觉得自己前些年去投资的决定真是做的太对了。当然她也借着机会赚了不少钱,但说实话,她当时完全可以把那些钱放到更容易迅速赚到钱的地方,而不是用来建设院线那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的生意上。
她是清楚这么做会让国家得到利益才这么做,如果她愿意的话其实可以选择另外赚更多的办法。但真那样做对国家来说就不是赚,而是损失了,等于她在国家艰难的时候又在他们身上刮掉了一层皮,就像很多外国生意人会做的那样,赚了一笔就跑路,又或是血汗工厂。
虽然听到自己被欢迎很开心,她却不想真的回到原来的家乡。她的自尊不允许她那么做,就算要回,她也要风风光光地回,而不是在被泼了满身污水后狼狈地回去。
这些天她在家里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的,至少在面对眼前的困境时,她已经想出了一个办法,恐怕也是这时看起来唯一的办法。
“莱拉,你在想什么?”罗伊端了牛奶上来,就看到伊莱在地上正在爬来爬去,而莱拉却在发呆。
“我在想要怎么解决问题。”她回道
罗伊的眉头皱了皱:“其实你不用管就可以了。像这样的话题,热度一但退了就没有多少人还会记得。”
冷处理确实是一个处理办法,但那并不是莱拉会选择的方式。
“没错,等这些话题没人再说后,是可以被所有人忘记。但你不要忘记,就算全世界的人忘了,还是会有人不会忘的。而这个人将会一次又一次唤醒大家的记忆。你觉得如果以后每一次我上台领奖,下面都会认为我是靠不干净的手段获得的,这样好吗?”
把她坑到现在局势中的人,绝对会一直找机会用同样的理由来继续坑她。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她只能放弃报名各种奖项了。
罗伊无言以对。那肯定不行呀!凭什么她辛辛苦苦拍出的影片不能靠本身的能力拿到应得的奖杯?凭什么拿到任何奖杯都会被人质疑并不是靠实力取得的?
“问题是我们从任何方面入手都不容易,都会被解释成是你在心虚,是莫兰传媒在为你洗白!”
“我知道,所以我刚才做出了一个决定。”莱拉看着他,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他的想法:“你觉得我拍一部打破《阿凡达》票房记录的影片怎么样?”
罗伊瞪圆了眼,震惊地看着她:“你能做到?”
“我也不知道……”莱拉说的是实话,至少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是十几二十年之后,《阿凡达》已经还占在第一的位置,如果真有人破掉的话,大概就是它的续集(们)了。
罗伊心疼地看着她露出的疲惫:“你不用给自己太多压力,无论外面怎么说,我知道你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导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种!”
莱拉被他的话逗笑了:“前无古人我可以承认,后无来者就不好说了。”随即她又正容起来:“我不是胡乱说的。现在外面一直在拿我的票房说事,用卡梅隆来压我。不管我做了什么,也不论我拍了怎样的电影,只要我的票房一天没有超越过他的记录,那么他就会成为悬在我头上的一块巨石。”
罗伊皱了皱眉:“你有多少把握可以超过他?”
“一半吧。”莱拉给出一个自己思考了几天得出的答案。
这个回答却是让罗伊吃惊了:“这么高?”
不能怪他惊讶,因为他很清楚以莱拉的谦虚,只有当成功率达到七八成的时候,她才会用一半这种词。而如果她说了七八成,估计就可以百分百确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