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有多少人看了他的帖子谁也不知道,但里面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被他说得动心,而准备去看一次。
在网络上,类似的帖子也有很多,同样让许多还在迟疑的人做出了去看一次试试“是不是真那么好看”的决定。
可以说《尖峰时刻》的票房能在第二天增加那么多,不仅是莱拉拍出的电影好看,还有她热情的粉丝们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对她的支持。
但她真的看不到吗?
作为一个已经适应了未来网络发达带来的各种便利的人,莱拉又怎么可能会放弃网络这么一个好地方?尤其是霍顿发帖子的那个大型论坛,她也会经常上去看看粉丝们的想法和评论。所以帖子出来的当天她就已经看到了。
通过帖子,她看到了一个粉丝对自己最无私的喜爱,这让她很开心。没有人会不喜欢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尤其是在自己努力的成果被承认时。
而到了第三天,《尖峰时刻》的票房再次上涨,达到了惊人的1462万!
这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谁能想到首日420万的票房后,能在第三天直接涨了1000多万?
当这个数字被计算出来后,莱拉笑了,陈龙笑了,新线电影公司的投资人们也笑了。首日的票房出来后,他们都已经做好了会失败的准备,打算让电影在东方赚上一笔后就把所有精力放到cd的制作和发售上去。就算赚不了多少,亏本应该也不至于。
可幸福就那么砸在了他们毫无防备的脑袋上,三天总票房2700多万,竟被他们险险地拿到了一周票房冠军!
这个成绩要放到暑期档可能只是中流,可放在这个时候,在那些大制作全都已经放映得差不多,新电影中还没有什么好对手的空档,奇迹一般地把一周票房冠军给拿到手了!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尤其放在莱拉的身上更是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因为她是寥寥几个可以把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推上一周票房冠军宝座的导演之一。
哪怕是一些顶级的大导演也做不出这种亮瞎眼的成绩,谁都是从基础慢慢打上来的。有的人为了可以拍出第一部电影,甚至还要打工,要让同事和朋友免费来帮助自己拍摄。可以想象那么简陋的环境想要拍出票房冠军有多难。
莱拉其实也是如此,她不想从家里要钱,就用了不到十万块的成本拍了她的第一不电影,只是和其他导演相比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第一部电影就创造了奇迹!
祝贺的电话再一次打爆了她的手机,从家人到朋友再到合作伙伴,其中不乏一些其他电影公司的邀请。
第260章 纠缠推荐
既然她可以接下新线电影公司的工作,就说明她并没有非要帮自己公司拍摄不可的想法,那么也意味着她同样可以为他们工作。
几家大型的电影公司全都来了电话,包括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等等。都告诉莱拉只要她肯拍,多少投资都没问题,想拍什么类型也没问题。原创的剧本或是热门电影的续集随便她挑,给出的条件更是闪瞎一群新导演的眼睛。
而小型的公司打来电话就更多了,不过他们得不到莱拉的联络方式只能把邀请发到露易丝那里去。
对各种邀请莱拉倒没有一口气拒绝,如果剧本好到足够吸引她,并且可以允许她带入自己的投资,她自然也不介意帮别家公司工作。不过最近是不可能了,因为她新电影的消息早就放了出去。没错!她要去拍新电影了!
《杀死比尔》是她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不仅是它暴力美学巅峰的名号,也有它的主角是个女人的关系。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其他地方,强悍的女主实在少的可怜。看看那些热门的电影吧,从比较有名的007邦德系列,到一些独立电影,女人所处的通常就是一个花瓶的位置。
这点查理兹·塞隆恐怕是最深有感触的一个,她美丽的容貌让她几乎没有办法拿到更有内涵的角色,除了花瓶就是花瓶,就好像她能拿出手的只有那张脸一样。
她不是一个会甘心永远禁锢在花瓶角色的人,所以才会在莱拉对她测试后,像疯了一样来锻炼自己,而莱拉也没让她失望,最终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电影主角。
简单的开机仪式在主题公园新建好的《杀死比尔》区域进行。在电影拍摄的这段时间,整个区域依然继续封闭,只有等电影上映后,才会趁着热潮开启园区,好多赚些钱。
《杀死比尔》是莱拉喜欢的电影之一,她自然希望从自己手中诞生出来的是更完美的一部。所以在各方面细节上她都表现出了和以往不同的关注和谨慎,以及吹毛求疵。
衣服的颜色不对,重做!发型不配,重做!妆容不完美,重做!
也亏了这次是她亲自拉起的剧组,成员也都是跟了她几部电影的老职员,换成新人恐怕早就被她训斥时的疾言厉色吓哭了。
倒不是老职员们胆子大,而是他们早就习惯了莱拉变成导演时就会严酷起来的工作状态。他们很清楚,老板不是一个不能开玩笑的人,但要是在她工作的时候给她添了乱,就等着被调到其他暗无天日的地方埋没吧。
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日本的内容,为了让这部分她并不太了解地方不会被挑出错来,她特地从某知名大学请来了一位对日本非常有研究的美籍日裔教授皆川百合。
从日式房屋和庭院的建造,到日式的服饰再到发型等等,但凡和日本元素牵扯到关系的地方,莱拉都会先向她求证,确保一个正宗日本人都不会看出破绽,才会进行下去。
皆川教授很高兴地接下了这个工作,钱什么的倒是其次,她非常希望见到的是她原本国家的文化被知名导演的电影传播出去。所以她做起事来也非常认真,在严谨上面绝对不会比莱拉差。
这样一来就让洪锦宝看得眼热了。
“其实我们那边比日本文化更好,你什么时候也给拍个关于我们那边的电影呀。当然,不能是反派!”这是他自从看了电影剧本后,就时不时找莱拉谈的最多的话题。
对此,莱拉也只能表示未来总会有机会的。
其实这个年代里,美国人对东方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脏兮兮的衣服,破烂的房子和大辫子上。拜他们的媒体所赐,以至于在2008年奥运会时,还有一部分外国人见到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大呼被媒体给骗了。
东方人被妖魔化,已经成了美国的一个“习惯”。参加竞选的议员或者总统,要是不说几句东方威胁论,似乎选民就会小看他似的。莱拉深知这一点,也很无力,一直到她重生都没有扭转过来的情况,凭她那点能力又能做什么?
即使这样也不代表她会坐视不理,至少她新公司的名字“loongspirit(龙魂)”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
当洪锦宝又一次跑到她身边,跟她灌输自己的祖国有多么美好时,莱拉突然想起一件事:“谁说我没拍有关东方的电影?《尖峰时刻》不就正在上映吗?”
洪锦宝先是“啊?”了一声,然后挠了挠头:“对呀!”正在热映的尖峰时刻可不正是陈龙主演的吗?
可仔细一想,他又觉得不对了:“那怎么能算?陈龙扮演的是hk警察,电影里没多少我们国家的东西呀。我跟你说,我们国内真的很漂亮,你只要去看一趟保证你会爱上那里的。”
莱拉被念叨的头晕,又知道这位根本就不是能随便说通的人,不然也不会一再被她念叨了。
所以她一本正经地道:“如果你希望我敷衍地答应你,那么在之前我就已经点头了。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这其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我也希望能到那个美丽的国家看看,但你要知道有时候并不是我说一句就可以做到的。”
这当然是胡扯,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那个红色的国家正是缺少大量外汇的时候,对于外国人和外资都有极大的兴趣。有钱到她这样的如果去到东方,都可以成为有警察开道的贵宾级人物了。
但这点她不能说出去,主要是她再怎么希望回原来的国家看看,却也必须考虑很多东西。比如有种叫“近乡情怯”的感情,就让她没有办法壮起胆子回去。她很害怕,如果看到另一个自己在那里怎么办?
到底她是原来的她,还是已经彻底成了莱拉?如果真的看到那么一个还憧憬着导演梦的自己,她怀疑自己会不会当场崩溃地哭出来。
好在洪锦宝被她的话打动了,也明白她是“真的”有难处。
“是我鲁莽了,导演你别介意啊。”他呵呵笑了两声。
莱拉当然不会介意,只要不是在工作她的脾气都是相当好的,这也是洪锦宝会缠着她原因。不过要换成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就没人敢再拿其他事打搅她了。血淋淋的历史还留在剧组人的心里,上一个敢在她工作时没做好本职工作的还在道具组当杂工呢!
第261章 代理人
在莱拉为新电影忙碌的时候,《尖峰时刻》的第二周票房也华丽丽的出现了,以3044万美元的票房,毫无悬念地拿下了周票房冠军的头衔。
这个结果一出来,莱拉的粉丝们欢呼雀跃,当初各种不看好,各种抨击的媒体则一改话风,开始对她歌功颂德起来。什么天才,什么神奇,什么美国之最,什么天下第一,夸赞的话像不要钱似的砸了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对莱拉有多么看好呢,谁又还记得在不久的上个星期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莫兰家本身就搞媒体的,对这种再熟悉不过了,也根本不会在意。可莱拉不在意,不代表她的粉丝们也不在意。
比如她的铁杆粉丝霍顿,就很认真地将前段时间各大小媒体对她的抨击文章和评论视频都找了出来,全浓缩在了一个帖子里。一边是抨击,一边是莱拉创造出来的成绩,让看到帖子的人们全都笑翻了,还有人称这张帖子是史上最强打脸帖。
不说别人,就连莱拉自己看到这张帖子也呵呵笑个不停。这个叫霍顿的粉丝让她印象相当深刻,以后有机会的话,她一定邀请他来公司或是主题公园玩玩。如此的优质粉丝,可是比百万现今还要珍贵的宝物。
同时,相对于莱拉开机的低调,另一部电影则是大张旗鼓地宣布开拍了,正是法伊则投资的那部叫作《第十三个勇士》也就是翻译为《终极奇兵》的电影。
按照制片方给出的数据,这部电影的投资高达1亿8千万,除了成绩亮瞎人眼的导演和编剧,演员也挑选的全是一线大牌明星。
莱拉在看到名单时,冰蓝色的眼睛也不禁一暗,因为和前世的电影不同,不只投资高了两千万,演员阵容也显然比原来高出一筹。几位好莱坞的顶级明星都出现在演员名单上,也难怪制片公司在媒体面前一个个都表现得信心十足了。
此时,莱拉在办公室里看的就是《第十三个勇士》的新闻发布会。
电视里的主持人正在介绍着担当着角色的各位明星,除了男女主角都是顶级明星外,担当重要配角的也全都是一些拿过不少奖项的老戏骨。从演员阵容上就能看出,制片公司对这部电影抱着的绝对不是普通的期望,他们想必是有着更大野心。
随着新闻发布会的进行,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屏幕上,根据主持人的介绍,这位就是这次电影最大的投资人的代表费萨尔。
费萨尔穿着阿拉伯传统的白袍,听到主持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后,笑着向镜头挥手致意。
莱拉疑惑地看着上面的人:“不应该是法伊则吗?”
但随即一想也就释然了,法伊则胆子再大,也不敢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如果她穿着黑袍带着黑头巾出现,说不定就会触动到哪些人的神经。
她曾说过在美国有过几年的留学,自然知道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国度最喜欢讲的就是人权。在那些人的眼里,一辈子生活在黑头巾黑袍子下的沙特女人无疑是非常可怜的。
以法伊则要强的性格,肯定不会容许自己成为被同情的那个人。她是可以眼也不眨地就拿出上亿美金玩她的投资“小游戏”的人,怎么可以被一群连存款都没有几个的人同情?
为了不让那种情况出现,也为了更方便的运作,她就派出了费萨尔成为负责事务的代理人。反正她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用一切办法压制莱拉,最好能将她的新电影打到尘埃里去!
“请问对这部电影投资如此巨大的原因是什么?”
一名记者向费萨尔问出了众多人都关心的事,在美国人看来沙特那种小国家跑到他们国家投资这么大笔钱拍电影,怎么想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沙特阿拉伯向来给人的印象都是非常小的一个国家,哪怕有着石油王国之称,在美国人的眼里也差不多是个愚昧的地方,怎么会跑到好莱坞投资电影呢?
难道好莱坞的电影在那么小的国家中都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费萨尔大概三十岁,和许多阿拉伯人一样有着深邃的五官轮廓,长相很耐看。他气质相当沉稳,给人一种似乎没什么能动摇他的感觉。
“经过我们公司的研究,这是一部非常有潜力的电影。有最好的导演和最好的编剧,现在又有最顶级的明星加入我们的合作伙伴阵容中,我们想不出还有什么会成为这部电影失败的理由。”
他回答的很有技巧,一方面表达出了对电影的信任,一方面又将其他人捧了起来,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很开心,难怪会被派来成为法伊则大小姐的代理人。
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因为他的声音非常好听,不是原汁原味的英语却带着很顺耳的口音。再加上人们总是对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更多的善意,长了张帅气脸蛋的费萨尔先生就那么轻易地得到了观众们的好感。
又有记者站起来问:“请问,对电影的票房有什么预期?”
费萨尔微微一笑:“我们这样的外行人自然觉得越多越好,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预测,还得听专业人的分析。”他说着,将话筒交给了身边的另一个人。
那是另一位投资者,也是一位资深的电影投资人,用专业人来形容他绝对不为过。
他接过话筒,先是对着镜头点头示意,然后充满信心地道:“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泰坦尼克号带来的奇迹依然在延续着。它让我们看到更多可以挖掘的东西,所以才有了眼下这部电影的诞生。就像费萨尔先生刚才说的那样,我们请来了最好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因此我们也很有底气地想向创下票房记录的泰坦尼克号挑战一下!”
一句话说出,整个新闻发布会就听到一声声的倒吸凉气的声音。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对他的话或报以嘲讽,或感慨他的野心。
想要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哪是那么简单的?那根本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天堑,更是压在无数导演头上的一座大山。到底是怎样的一部电影,会让投资人说出如此有野心的话来?无数人的心里已经悄悄开始好奇。
第262章 挑衅的节奏
“boss,你要倒霉了。”罗伊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只苹果正坐在办公桌上抱着啃。
他是知道法伊则和她之间争执的人,也知道那位大小姐要用电影来向她宣战。看到莱拉的态度,再看上面雄心勃勃的讲话,他哪还猜不到就是这个电影?
莱拉一只手撑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电视上的直播:“我都不敢说要超过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他们倒是野心不小。”
罗伊“嘿嘿”笑着从桌子上跳下来,挤到她旁边:“总得让别人有个梦想,对不对?”
“谁知道呢?”莱拉不感兴趣地耸耸肩。“哪一部大制作在开拍之前不都是信心十足?如果不是真的有信心,那些人也不会把钱投入进去了。”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
“那么说,你要遇到麻烦了?”罗伊挑眉看她,却没法从她脸上看到有任何担心的样子,就觉得她只是嘴上担心,根本不会往心里去。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如果是记者发布会前,莱拉肯定会非常肯定地回答他“那是不可能的”,可在看到那张星光熠熠的演员名单后,她就不再轻视。如果因为法伊则投资的关系强化了电影的演员阵容,那么是不是剧本和其他一些东西也和前世的原版电影不一样了?
顶级明星在好莱坞代表的不只是演技,也是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不少影迷和粉丝都是因为某个明星出现在电影中才会愿意掏钱买票。看到刚才的演员名单莱拉就知道,就算剧本是一堆粪便,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恐怕也会比前世多上许多。
因为那些明星的号召力太大了,哪怕为了他们的那张脸,也会有无数粉丝愿意挥舞着钞票去看他们的表演。
不过她也不是会承认失败的人,尤其是在没有开始之前。
“不要在没做之前就认为自己一定会失败。抱着失败的心拍出来的电影肯定也会是个失败品。”莱拉脸色沉静地看向电视里还在直播的记者发布会,眼神闪烁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此时各个媒体的记者像疯了一样追着询问票房的预测有多少真实度,他们爱死大放厥词的发言者了,这样的人才能帮他们带来争议。有了争议就有关注,有关注就有销量和收视率,至于电影会不会真有那么高的票房根本不是现在会关心的事。
等到票房成绩出来后,如果真的超越了泰坦尼克号,记者们肯定会为他们歌功颂德,把他们的作品夸成一朵花。可要是票房很低,那就有的玩了,他们肯定会把现在的话拿出来嘲讽,然后再刷一波关注度。
莱拉能猜到,法伊则既然投资了电影来破坏她的电影,那么在档期安排上肯定会和她的撞车。两部电影同时上映,怎么才能让观众选择去看自己家的,就是一个考验策划能力的问题了。
这时,有一名记者又提出了个问题。
“据说莫兰导演的新作也已经开机了,你们的电影都是动作片的类型,会不会故意错开彼此的档期?”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让不少人的表情也跟着变得微妙起来。
首先同时开拍的两部电影不代表完成的时间也会一样,如果特效多些,可能在拍完的两三年后才能把特效做完。而且好莱坞每天都有电影开拍,如果同时开机的就要拉出来比较,未免太夸张了些。
其次,莱拉的投资是3000多万,这部是1亿8000万,翻了足足六倍。硬放在一起比较明显有以大欺小之嫌。
莱拉皱着眉头,目光从提问的记者胸前所佩戴的标志掠过,没有意外地看到了“纽约邮报”的字样。
这让她很无语,看来那家报纸是把她当成摇钱树了,不管有没有道理都先把她拉出来晃两下,以增加读者的购买欲。
“这位记者先生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费萨尔微笑着点点头:“关于那位莫兰导演的第二部动作片,我们也曾关注过。不过在我们看来,我们之间的两部电影是完全不需要相比的。虽然都有动作片的内容,但我们无论是投资还是演员阵容,都比对方高出许多。将那位导演的作品和我们放在一起是对他们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罗伊顿时怒了:“他这是在看不起咱们吗?”
“没错。”莱拉淡淡地应了一声,冰蓝色的眼睛还留在电视屏幕上,唇边噙着一个意味不明的浅笑。
“难道你就看着他们贬低咱们的电影?”罗伊从她脸上看不出什么,但他敢拿自己的脑袋发誓,这女人绝对不是一个会被别人欺负到头上还默不作声的人。
莱拉笑眯眯地看向他:“他说的也没错呀。我们的投资只有他们的六分之一,演员也都是自己公司的新人。和他们比确实是我们不占上风。”
“但我们有最好的导演!难道还能输给那个谁谁?”罗伊记不住那个导演的名字,干脆用“谁谁”来称呼。明知道那是法伊则用来恶心他们的电影还不去记,可见他也是根本没把对方看进眼里。
被人如此信任着,莱拉心里还挺开心,不过没有表现在脸上:“谁知道呢?电影就是这样,在没有上映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着的是成功还是失败。”
罗伊还想说什么,就听电视里记者又问:“您的意思就是莫兰导演的电影比不上你们的,是吗?”
费萨尔没肯定但也没否定,只是用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无声地看了提问的记者一眼。
“幸运不会一直存在,实力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有实力才会站在这里说出信心十足的话,至于那位莫兰导演的电影究竟会怎样,我们不予置评。”
记者们激动了,这是在挑衅的节奏啊!大新闻出来了有木有!
罗伊差点把手里的水果砸到电视上去:“这混蛋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什么叫幸运不会一直存在?什么叫实力才值得骄傲?他是在说我们一直被幸运女神眷顾才会一再成功吗?”
莱拉倒没那么生气,因为对方说的也没错。她确实是遇到最大的幸运才会走到今天,如果不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又怎么可能会让她遇到重生这么不可思议的事呢?
第263章 没问题
可罗伊不知道,他只知道有个混蛋在电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