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穿六零-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博点头。他急着用的东西,还是得他亲自动手才行
  于是把自己的设想说了。首先固定电话一定要实现可以直接接通的效果,不需要中间接线员转接。另外还有移动电话,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实时联系。
  蔡所长惊的差点张嘴,然后咽了口口水。
  江博的这个设想简直太大了,颠覆了目前的通讯行业。
  特别是那个什么移动电话……


第100章 
  蔡所长觉得每次见江博,都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不然他这心脏还真受不了。
  “你说的那个拨号电话,我能理解。但是这个无线电话……这个能实现?”
  江博道,“暂时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技术,我过阵子做好了再给你们。”
  蔡所长听到江博说这话,心里莫名的觉得紧张。
  毕竟每次能让这位亲自动手做的东西,都是特别重大的。一般东西他都不感兴趣。
  连发电都是勉勉强强的出了两本书,让他们自己研究。虽然这对华国的帮助更大,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看出来,没有突破性的东西,这位都不屑于动手了。
  江博又提出要去看看他们研究的通讯技术。
  之前不是说已经有点儿眉目了吗,如果有现成的,自己也能省点儿事。
  蔡所长抹了把额头,还是带着江博他们去参观研究室了。
  里面的专家们正兴奋的研究通信技术。
  本来这个项目组是用来研究网络的,但是他们研究的过程中没研究出网络,倒是在通讯技术方面受到了启发,于是沿着这条路开始研究。
  他们这会儿已经摸索到了一点儿影子了,并且推测只要按照这条路不断的研究下去,十年之内,绝对能够研究出信号自动交换机,不需要要中间转接,直接可以拨打长途的通讯技术。
  看到江博他们来了,几位专家热情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宋楚觉得他们好厉害,研究网络的时候,还能顺便研究电话。
  她不懂,就是觉得不明觉厉。
  江博听到那个十年的时候,脸都黑了。
  庆幸自己来了一趟,要不然光靠他们自己研究,都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
  宋楚还在边上夸他们,“爷爷,叔叔,你们都好厉害啊。小博哥对不对?”
  江博:“……嗯。”对这些同志的研究成绩表示了肯定,“很不错了。”
  专家们有些自豪。
  毕竟研究一向新的技术,有些人好多年连方向都找不到呢,他们现在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成功 。
  “研究暂停,好好休息。等我安排。”江博又严肃道。
  专家们一愣,搞不清楚状况。
  蔡所长咳了咳,就将江博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听的眼睛发亮。
  “苏专家,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我们可以不用休息的。随时可以工作。我们也能提供技术上面的辅助。”
  江博叹气,看着他们这样,嘴里那句“你们太慢了”也说不出口了。
  “前期我独立完成就可以了。”江博道。
  宋楚道,“小博哥的意思是,你们先养精蓄锐,后面还有很大的任务呢。”
  江博点头。
  原来如此啊。专家们这才理解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们一直没好好休息,确实需要养精蓄锐,才能够承担起更大的重任。
  “我们随时待命!”
  离开研究所的时候,蔡所长亲自送他们出来的,江博申请的一台计算机,蔡所长也表示会打申请上去,应该很快就会批准,到时候直接送到他们家里去。
  路上,宋楚坐在车后座上面,高兴道,“小博哥,大家都好努力啊,我们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强大的。”
  每次看到研究所的这些老爷爷们,她就觉得特别感动。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一样。
  江博嗯了一声,虽然进度很不如意,但是精神可嘉。
  “小博哥,你也变啦。”宋楚突然道。
  “嗯?”
  “变得……越来越好了。”宋楚高兴道。
  以前在实验室的时候,小博哥才不理人了。现在小博哥都愿意听那些叔叔爷爷们说话,也愿意鼓励他们了。“真好。”
  江博虽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变了,但是听到宋楚说越来越好 ,他脸上也露出笑容,“还能更好。”
  研究所这边才两天就把计算机送上门来安装了。
  江博和宋楚就一人有了一台计算机了。
  这个待遇可以说是相当好了。虽然现在国家自主研发了计算机,但是制作的并不多,毕竟成本大,很多重要单位都需要,供不应求。一些研究所也就两台呢。
  就马兰知道的,她们大学现在就一台计算机,而且一般人还不能用。结果他们家里就有两台了。
  见两孩子在计算机前面敲敲打打的,马兰就凑过来看了眼。闺女还是在写书。儿子写的……看不懂。
  见两孩子忙,她也不打扰,直接出去了。等晚上吃饭的时候,马兰才问了一句,“小博最近在忙啥啊。”
  江博道,“做固定电话和无线电话。”
  苏志峰和马兰都一愣。
  这一转身,儿子又去做电话了?这孩子是不是真的没有不会的东西啊。
  马兰是最吃惊的。
  不说这个固定电话是啥时候出来的,但是这个无线电话……是不是大哥大?
  大哥大,那是好久好久之后才出来的吧。反正她小时候那会儿,大哥大都还是个稀罕物,都在用BB机呢。
  这要是做出来了,岂不是技术飞跃发展了?
  马兰心口砰砰跳。
  苏志峰道,“这电话还能无线?也是发信号,然后翻译?”
  马兰道,“那肯定是直接说话啊。随身携带,但是体积肯定不会小。”像一块大砖头。
  宋楚有些担心,“那要是太大了,咱们怎么携带啊。”
  苏志峰和马兰:“……”这样的东西真要是有了,谁还担心不能携带啊,扛着也要拿啊。
  江博微微皱眉,最后只能道,“先放书包背着,凑合用。以后尽快升级减小体重。”
  “……”
  听到两孩子一本正经的说这些,两口子都埋头吃饭。
  儿子和闺女口气真是一个比一个大。
  江博之前接触过无线电报,也搞过计算机。所以对通讯方面也不算是没接触过了。对目前的通信水平很了解。
  经过几天的思考,最后确定了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的技术。建设地面基站接收和发射信号,使用蜂窝无线技术进行覆盖。
  至于什么卫星电话,那都不用考虑。
  这次通讯技术涉及因素太多。但是偏偏华国的通讯技术十分落后,江博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了。
  只能庆幸之前搞出了集成电路,要不然现在还得搞集成电路。
  虽然很忙,但是江博还是记得宋楚的生日的。所以愣是抢在十一国庆节之前,将移动通信设备的技术完善了。并且将命名权送给楚楚当生日礼物。
  宋楚:“……要不叫博哥机?”
  江博:“……”
  马兰直接将一口红糖水都给喷出来了。“哈哈哈,还不如叫大哥大。”
  苏志峰:“……”这又是什么名字。
  宋楚脸红,“叫大哥大,还挺顺口的。感觉和咱家小博哥很配的,小博就是大哥中的大哥。特别厉害。”
  江博:“……”
  马兰咽了口口水,不不不,她真的是随口说的,不会又是这个名字吧。
  最后还是没用这个名字,宋楚给它取了个中规中矩的名字,“爱国机。”
  毕竟做这个东西的人和用这东西的人,肯定都是爱国的。
  宋楚也将自己给江博买的围巾拿了出来。
  首都十月的天,已经开始冷了。未来会越来越冷。宋楚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首都人士,表示防寒是最重要的。所以决定给江博送温暖的围巾。但是……她不好意思道,“想自己织的,但是太难了……”
  江博捂着围巾,微笑道,“我很喜欢。”
  江博确实很喜欢,还没入冬就给围上了。
  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们:“……”
  坐在他们前面的小武同学还很担心他,“苏江博同学,你是身体不舒服吗,还是觉得虚弱了?”
  江博道,“我很好。”
  宋楚道,“小博哥,不冷就别用了。以后冷点再用。”
  “我喜欢,很好看。”江博认真道。
  宋楚闻言,心里有些欣喜,“真的吗,我选的东西很好看吧,我也觉得我眼光特别好。”
  江博点头表示认可。
  小武:“……”
  ……
  移动通讯的技术以及自动拨号电话技术被江博拿到了研究所。
  江博道,“固定电话无所谓,但是移动电话要多久能做出来?”
  一群专家们眼神热切的看着这些技术,然后进行分析,最后高兴的得出结论,五年之内可以实现全国重要城市的信号铺设。”
  江博:“……如果光首都这边呢?”又担心这些专家们累晕了,他还客气的说了一句,“其实也不是很着急。”
  老专家就道,“……一年……吧。”
  江博觉得这个还可以接受,正好他和楚楚去上大学了。有了这个,就能和爸妈时刻保持联系了。
  国家的动作还挺快的。研究所这边将技术给吃透之后,大首长那边就亲自批准了这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过了元旦,首都这边的基站就开始动工 。
  唯一的难度就是能够用的工人太少 。
  这些工人没建设过基站,没有经验,效率自然也没那么高。
  为了赶工,大雪天的时候,还在外面劳作。
  宋楚和江博坐着吉普车过去看的时候,宋楚眼泪都要冒出来了。
  “这么冷的天,干啥还要在外面工作?”
  江博也很不理解。
  然后和宋楚保证道,“我没催他们。”
  小武倒是很能理解,“基建工作不需要人催,人人都要争分夺秒。不赶紧的,万一和帝国主义国家落后太多怎么办?”
  江博道,“能让他们停下来吗?”
  “他们不会乐意的。”小武肯定道。“别打扰他们工作了,走吧。”
  说着,开着车子就走了。
  两孩子朝着窗户外面看着,看着那些人冒着风雪工作。一个一个的干劲儿十足,似乎在做很重大的工作。
  不过,也确实是很重要的工作。
  回家之后,宋楚心情有些低落,将今天看到的场景记录下来,以后要是再写书,一定要写入自己的书里面,让其他人都看到,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里,还有这样一群人。
  江博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原本决定通信技术搞完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了。现在又决定再专门写一些通讯方面的学习书籍,供他们学习了。
  这些人这么拼命,不就是担心落后吗?
  只要技术不落后不就行了?很简单的事情。


第101章 
  这个春节,一家四口又是在首都这边过的。
  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另外一方面也是太忙了。
  苏志峰和马兰在大学并不轻松,可以说是比上班还要忙了。在单位里面完成了本职工作就行了,可是在学校里,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只能比之前更努力。
  因为这个,马兰这个当妈妈的都没法给孩子们做爱心午餐了,还是勤务员小王来负责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吃饭。
  至于宋楚和江博就更不用说了,马上要毕业了,得复习功课,争取考个如意大学。宋楚现在每天写书就写一千字。其余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哪怕她底子打的好,也不敢疏忽了学业。至于江博,现在每天也在写通讯方面的书。
  整个春节,一家人都忙忙碌碌的。
  开学之后,宋楚小说的第一部 也完成了。 
  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长了,她决定分成三部写。
  写完第一部 的稿子,她就请小武帮忙送给大领导爷爷了。 
  毕竟大领导爷爷可是说过的,写完了要给他看。如果写的好,可以帮她出版。
  宋楚就想着给大领导爷爷把把关,如果大领导爷爷觉得好,就算不给她出版,她也可以自己寄给省城的姑姑那边。
  江博和她进度差不多,将通讯方面的知识点也总结完了。送到了研究所。
  宋楚紧张的趴在窗户口,“小博哥,你说,我这书能出版吗?”
  江博严肃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应该可以,听说还可以自费出版。咱有钱。”
  宋楚:“……”
  江博的书稿直接被送到了秘密基地,然后又选取了优秀的通讯方面的苗子进行学习研究。
  江博之前提供的无线电话通讯技术,让整个华国的领导和专家们都认识到通讯业的前景。决定不遗余力的发展通讯事业,连很多大学里面都增加了这个专业,要大批量的培养人才。
  大领导关心了地面基站的建设情况之后,百忙之余也抽空看了宋楚的书稿。
  宋楚的这本书第一部 叫作《烽火巾帼》。 
  一共也就二十多万字。这是她每天抽空在电脑上面敲打出来的。从去年夏天开始,写到现在,也差不多写了大半年了。
  以大领导的眼光来说,文笔还是欠缺点儿火候。和那些真正的文学大家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这也是正常的,孩子比较小,没什么阅历和时光的沉淀,但是故事的倒是很曲折。
  在旧社会里,一个完全没有儿子的沈姓家庭生养了四个女儿。
  遭受身边一些封建思想的乡亲们的嘲笑,结果战乱来了。战争来临的时候,整个村子都乱了,原本嘲笑四姐妹家里的那些乡亲们,反而是在四姐妹老大和聪明的老二的帮助下,才躲开了鬼子们的袭击。而老三老四却为了去县城报信,而和家里人失散。而在失散的过程中,她们又有了不同的际遇……第一部 的结局,正好是在老四被鬼子给抓了,本来危险重重,但是聪明的沈老四却凭借自己的口才,煽动了俘虏营里面的俘虏和二鬼子,正准备在俘虏营里面里应外合一起逃出去。 
  看到这些际遇,大领导都忍不住笑了。
  觉得孩子的思想还是很单纯,把事情想的很简单。但是看起来还是很让人舒心的。
  这种通俗易懂的读物,还是可以读一读的。还可以挑选一些片段,进行精简,拍成电影。嗯,还是要先看看反响再说。
  宋楚一直知道大领导爷爷在忙,所以都不好意思去追问情况怎么样,就老老实实的等着。
  边等,边复习自己的功课。一直等了快一个月了,她才得到回信。
  她的这本书,首都出版社已经同意要出版了,而且书的封面名字,还是大领导给她提的。
  宋楚不知道这意味着啥,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感谢大领导爷爷对她的肯定。高兴的满脸喜悦。
  “小博哥,出版啦,不用出钱,咱可以出版啦!”
  江博见她这样高兴,也很开心。也对那些让楚楚这么开心的人心存感激。
  他觉得等高考结束之后,他还可以再写几本书。
  因为宋楚的这本书是首都这边出版,而且将面向全国各地上架,所以流程也复杂有些。
  一直等宋楚他们要高考了,才正式的在各地区上架。
  宋楚忙着高考最后冲刺阶段,也没有特意去关心自己的书籍情况,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书籍在各地上架之后的火爆情况。
  这会儿适合成年人娱乐的书也是很少的,一些知识分子喜欢看大文学家的文学作品。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志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农民同志们,他们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几个。
  宋楚的书在各地出版的时候,书名是大领导亲自写的,这压根就不用推广了。很多人慕名而来。
  等看了内容之后,一部分人觉得名不副实。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却当做小说看了起来,觉得内容新颖,情节跌宕起伏,看的人欲罢不能。
  特别是很多年轻女同志,工作完了,晚上躺在床上看书的时候,时常将自己代入里面的女主角,觉得女主角聪明机智,还武力值杠杠的,简直比男人还男人。
  然后还被某些女同志流传出一句话,女人狠起来没男人啥事儿了。
  不是女人不厉害,是没得到受教育的机会。瞅瞅人家书里面的几个姐妹,就是因为个个都学了本事,所以在灾难面前不止能够自保,还能够帮助他人。
  一些公社的妇联干事,还特意买了书,拿去读给各个大队的社员们听。这些社员们平时听文件都不配合,听故事倒是很积极,端着饭碗就跑打谷场上面排排坐,安安静静听故事。
  还别说,很多社员们竟然还在里面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个笑话人家生不出儿子就是绝户头的邻居,和自己好像啊。
  “……”
  在书籍一片火爆的情况下,宋楚和江博也终于参加两个世界以来,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马兰和苏志峰都特意在学校请了假,想去陪考来着。晚上两口子还特意的给两个孩子传授高考经验。虽然孩子聪明,但是多少聪明孩子在高考的时候各种发挥失常啊。
  宋楚被他们这个阵仗搞的神经兮兮的。以为高考试卷会多难,自己会经历多少困难。甚至连自己要是高考失利后的安排都开始考虑了。
  等进了考场,拿了试卷才发现,这不就和平时考试一个样儿吗。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竟然觉得考试试卷比平时测试还要简单。
  这题目也太基础了。
  宋楚和江博是在一个考场里面的,只不过两人隔的比较远。
  江博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他有些担心宋楚,时不时的看宋楚。
  然后监考老师就严肃的站在他的桌子前面。
  江博抬头和他对视了一眼,然后低着头写字。像是不用思考一样的,就直接将答案写出来了。他写字速度快,字迹工整好看,写完之后,将试卷一盖,继续看宋楚。
  监考老师:“……”
  两天的高考结束,所有的考生如同放飞的鸽子一样狂奔而出。
  一群人凑在一起对答案。特别是宋楚他们班上的学生知道江博和宋楚的成绩好,到了门口就把他们包围了。
  “楚楚啊,你最后一个解析题怎么做的?”
  宋楚道,“对答案不好吧,会影响心情的,反正考完了,随便吧。”
  “不不不,咱就随便对对,不会影响心情的。就是好奇。”
  宋楚就回忆了一下,然后将答案大致说了一下。
  “完了完了,我们做的不一样。”几个女生一脸菜色。
  旁边又有男生问江博数学题。江博随口就说出了标准答案。
  惹得一群学生抱头痛哭。
  宋楚和江博:“……”
  说好的不影响心情呢?


第102章 
  高考结束,宋楚才关心自己写的书的情况。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书竟然在下面发行的很好。而且很受欢迎。她还从出版社这边收到了很多信件。
  本来应该早就给她的,但是知道她要高考,就没送过来。
  宋楚就趴在自己的床上,看着这些读者们给她写的信件。
  宋楚写书的时候用自己原本的名字宋楚,作为自己的真名。
  读者们都亲切的称呼她宋先生。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催她写第二部 的,还有一部分人女性读者则在和她谈自己的在读完书之后的理想。 
  她们说看完宋楚的书之后,很羡慕里面的四姐妹。她们虽然失散了,但是她们拥有一直在寻找他们的父母,也有从小学到的本事。
  而自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面,没有得到和自己兄弟们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是干的活却比他们要多。
  她们就在思考,到底女同志哪一点比男同志差,为什么明明做的事情一样多,受到的待遇却千差万别。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女同志要出嫁吗,然后又问,书里面的那么厉害的四姐妹,她们以后也会嫁人吗,会不会招赘。如果招赘,是不是也只能屈服于现实,找一些特别差劲的男人。
  宋楚看完信之后,回头看正在低头画图的江博。
  江博抬头看着宋楚,眼里带着疑问。
  宋楚仔细打量他,然后好奇的问道,“小博哥,我有一个很严肃大问题要问你。”
  江博点头,“问。”
  “小博哥,你愿意入赘吗?”
  宋楚问道。
  江博愣了一下,然后白净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 。嘴唇动了动,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
  宋楚皱眉 ,她是这么想的,小博哥这么优秀的同志如果愿意入赘,那说明还有很多优秀的男同志也是愿意的。所以女同志凭啥不能娶男同志呢?但是小博哥好像不乐意的样子。“小博哥也不愿意吗?”
  “愿意!”江博说了一句,然后低下头。
  宋楚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真的吗?”
  江博低着头嗯了一声。
  末世里是没有结婚的,江博原本也不知道两人要一辈子在一起生活需要结婚,但是来这里之后,看到爸爸妈妈,才知道两个人要一直在一起生活就必须结婚。
  如果不结婚,楚楚就会和别人结婚,就不能一直在家里待着了。
  谁娶谁嫁,江博一点也不在意,反正只要能够一直这么样一起生活就好了。
  宋楚高兴极了,连小博哥这样优秀,厉害的大佬都愿意“嫁给”女同志,那还有啥好说的。
  “小博哥,你简直就是女性之友。”
  江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