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的胡子我的围巾-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还没啊……”郑然然简直服了,“你们在一起四年多了啊!”
“但是……也差不多了。”陆一心又开始扭。
“卧槽,俞董来了,我挂了啊……”刚刚听到最劲爆八卦的郑然然对着冲她笑得一脸春光的俞含枫咧着嘴,迅速挂掉了上班摸鱼的电话。
而那时候的陆一心,还在打印室里冲着坐在外面的张珩比中指。
她并不知道这一天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有机会对着张珩比中指。
她也并不知道,人生有很多无常,都发生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那个做起来撞到头并不是错别字,大概就是两个动作,坐起来,背后,没有全垒打还有…估计这个尺度差不多到顶了,昨天这章被高审到半夜…我对不起审核人员…
昨天这章的评论都是问号…不知道的读者点进来还以为我在写悬疑文呢…捂脸…
评论留言红包包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情发生的那天, 其实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五月份华亭进入汛期,气象局开始忙碌,陆一心这个部门和各方媒体的对接也开始多了, 李昭在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要求陆一心跟着一起见媒体。
这是个非常消耗耐心的工作,有很多新兴的自媒体对气象术语并不了解, 为了吸引用户,特别喜欢用民间的一些民俗气节和天气预报做挂钩,他们应对的时候得非常小心, 一不注意就被忽悠进去然后第二天就会被叫进去一顿猛批。
日子过得水生火热的,张珩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再来烦她, 陆一心倒是偶尔会从方永年这里知道张珩奶奶的消息。
他奶奶的AD恶化的并不算快,虽然已经患病七年,但是脑损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可能有希望等到抗默项目临床三期的时候进入临床试验。
这是个好消息, 但是郑飞也在老人不在的时候和张珩明确过风险, 脑损伤是不可逆的,哪怕药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奶奶最好最好也不过就是维持到现在这个状态,偶尔认识人、性格暴躁、喜欢囤积东西、行走不便并且小便失禁。
张珩都了解,并且坚持。
不管他对陆一心如何,这个人对爷爷奶奶, 确实是个孝子。
陆一心对张珩的了解,也仅止于此。
张珩奶奶只是方永年后期要面对的成千上万的患者其中之一,他奶奶的病例并没有太特殊, 对于方永年他们来说,那也只不过是无数病例中的一组数据而已。
而对于陆一心,张珩这个人也仅仅只是自己短短的几个月实习生涯中遇到的,有些一言难尽的上司而已。
陆一心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在她生命里无足轻重的人,最后离开的方式会那么让人印象深刻。
那是距离她实习还有三个礼拜的周二,这段时间刘米青在华亭有研究项目,基本都住在俞含枫给的那个出租屋里,她和方永年距离上次临门一脚又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机会腻腻歪歪了。
所以她有点起床气。
吃早饭的时候因为刘米青在稀饭里加的是紫薯而不是红心番薯发了一顿脾气,最后被陆博远用饭勺赶出了家门。
去公司的路上用微信给方永年发了一堆哭唧唧的表情包,接着被方永年回了一句下班帮她去买红心番薯瞬间顺毛,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已经一脸满足。
办公室的气氛很奇怪。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和媒体对接办公室里的同事大多都比较年轻,虽然张珩偶尔会阴阳怪气的,但是好在不怎么严肃,早上见了面大家互相打招呼调侃昨天晚上睡没睡好的已经是日常。
可是今天,很安静。
张珩不在,李昭也不在。
坐在她对面的张莉冲她努了努嘴,陆一心心领神会的跟着她进了茶水间。
“张主任家里昨天晚上出事了,李副主任请假一起去帮忙。”张莉是个很爽利的个性,“这两天部门事情多,我们得机灵一点抗住压力别犯错。”
陆一心点头。
张莉看了她一眼,觉得这实习生平时没什么心机,后面的话她应该也不会多想。
“你未婚夫是开发老年痴呆病的药的吧?”她听办公室八卦断断续续的听到一点,还有人看到张珩在大厅里和陆一心未婚夫说话的样子。
“嗯,还在研发。”陆一心疑惑,不明白张莉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
“张主任的奶奶也得了这种病,昨天晚上和他爷爷一起自杀了,烧炭的,发现的时候人都没了。”张莉叹了口气,“挺作孽的,你听听就算了,别和别人八卦。”
“不过这事昨天发现的时候就上了新闻,局里的人应该都知道了,张主任和二老的关系很好,估计这一阵子都不会来上班了。”张莉拍拍陆一心的肩膀,“先进去工作吧,我就是怕你到处乱问提前先跟你说一声。”
陆一心张着嘴,一动不动。
“先工作吧。”张莉叹了口气,先离开了茶水间。
张珩奶奶的事,张莉不知道,可是陆一心是清楚的,她明明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筛选,等临床审批通过就可以登记成为第一批受试人群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事。
她一个早上都有点晕晕乎乎的,回位子的时候还去查了一下新闻。
突发新闻写的很简短,华亭某小区七楼两位八旬老人留下遗书后烧炭自杀,110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标题和内容几乎是一样的。
如果不是张莉告诉她,她根本不会联想到这个新闻提到的这两位八旬老人,就是每天上班的时候老拿奇怪眼神看她的张珩的爷爷奶奶。
那天早上很忙。
他们部门连续接待了两拨自媒体,中饭还没吃完,李昭就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五月底的天气,一头一脸的汗。
“张主任把丧假和年假一并请了,你们手头上有什么活是张主任那边的,都过来跟我一起做个交接。”李昭显然还没来得及吃饭,看到陆一心桌子上放着一包饼干随手就拿了过来,“有交接的都来一趟会议室。”
“陆一心你也一起来吧。”他拿着饼干指了指陆一心,“这种非常时期少了个人,你后面的实习要开始忙了。”
“哦。”陆一心抱着笔记本跟了进去,走的时候还顺手从李昭办公桌上拿了他的杯子,给他泡了一壶茶。
他进来之后就没喝过水,从她桌子上拿走的那包饼干挺干的。
李昭接过杯子的时候动作顿了一下。
他觉得陆一心这个丫头,会有大出息。
性格大气,办公室里那些小打小闹都入不了她的眼,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门儿清,一个刚刚才二十二岁的女孩子能有这样的气度胸襟真的很不简单。
刘主任把女儿教的真好。
只是可惜了张珩,他看得出张珩这段时间对这丫头可能是真的动了心思的,无奈这两个人的格局还是差太多。
张珩这个人,已经被办公室文化和一路一帆风顺腐蚀掉了眼界,他最后可能会和他差不多,一把年纪了因为没有好业绩明升暗降的给个副主任的抬头打杂,等醒过神来发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大多都已经拔了羽毛没了牙齿,觉得现状用来安身立命也算够了。
陆一心的格局不在这种斗室里,这种四面都是墙的斗室,也关不住这样的小丫头。
李昭喝了一口陆一心泡的茶清了清嗓子,终于开始说正事。
交接安排工作这种事说起来很快,重新排班重新定人总共也只用了半个小时,李昭挥了挥手示意会议结束,塞了一块饼干。
“陆一心,你留一下。”李昭最后说了一句,说的有些迟疑。
陆一心抱着笔记本站在那里,等所有人走了,关上了门,坐在她之前坐的位子上。
座位和他隔得并不太远,表情也不紧张。
李昭又暗暗点了点头。
“张主任家里的事,我基本上都知道。”李昭说的很慢。
这是私事,但是他也答应了张珩把这件事跟她还有方永年说清楚。
“张珩想要让他爷爷奶奶进入这个项目这件事,他爷爷奶奶其实一直都不赞同。”
“也能理解,八十几岁的人了,不想再折腾,更何况大家都知道,再折腾也没办法折腾到比现在好了。”
“这两天他奶奶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很清醒,她不但认出了张珩,还说了很多交代遗言一样的话,她让张珩放弃参加这个项目,她说她不想后面的日子都这样过下去,清醒的时候少,犯浑的时候多。”
“可他奶奶好不容易有了点好转,张珩自然就更不肯答应了。”
李昭叹了口气。
陆一心低下了头。
“两个老人走的时候表情挺平静的,遗书也都写的很清楚,张主任奶奶想在还记得她丈夫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而张主任爷爷觉得,让她一个人走太冷清。”
他们是手拉手走的。
八十多岁的老人穿着干干净净的新衣服,鞋袜俱全,手拉手的躺着,无法同生但能同死。
站在外人的角度,会觉得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圆满,可是站在亲人的角度,不舍悲痛肯定无法避免。
“张主任让我把这些话带给你,意思是那个试验他们参加不了了,但是他奶奶在遗书里说了,她已经做了遗体捐赠,如果有需要,方永年的项目组可以去申请遗体解剖研究。”
“她很感激方永年的项目组最后能给他们孙子希望,她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尽早做出能够治疗老年痴呆的药。”
所以虽然这话他来说很不合适,他还是硬着头皮把话说完了。
老人的遗愿说的很清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位老人都去办了遗体捐赠的手续,捐赠志愿书上面清清楚楚的签着两个人的大名。
他把捐献志愿书交给陆一心,拍拍她的肩膀,拿着杯子先出了会议室。
陆一心看着志愿书上的陌生名字,她完全不认识的人,唯一有联系的那个张珩,还是她最近放在最讨厌的人名单第一名的家伙。
她泪盈于睫。
下午部门自发的在收两位老人的丧事礼金,本来不用出钱的实习生陆一心也领了一个白色信封,在里面放了301块钱,信封正中间写上了牛眠之敬,角落里工工整整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些规矩,都是小时候她爸爸处理车祸的时候看到的,那么多年过去了,她居然也还记得。
下班的时候,本来没有计划在今天见面的方永年站在他们局大厅出口的地方,看到她出来了,伸开了双手。
陆一心闷着头跑进了他怀里。
熟悉的气味,熟悉的触感。
她仍然不习惯生老病死,哪怕这次的生老病死,和她离的很远。
“我在。”方永年吻了吻她的额头。
他在。
所以哪怕他们以后仍然不可避免的会面对很多生老病死,哪怕他们一辈子都无法习惯,但是,他会一直在。
作者有话要说: 卷三就是讲AD的,从这两位老人开始最开始搜索AD资料的时候,输入老年痴呆或者输入阿尔兹海默,就总是会看到自杀的新闻面对这种没有治愈希望一点一点忘记亲人忘记自己的病,其实真的挺绝望的愿世界能尽早做出能够治愈阿尔兹海默病的药评论留言红包包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子仍然按部就班。
张珩不在,他们部门在汛期就变得更忙了, 陆一心在实习最后三周终于体会到了上班狗的痛苦。
她最终还是拿到了卫星中心的offer, 工资比她想象中的低非常多, 据刘米青说,陆一心的大学成绩进卫星中心其实是挺勉强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面试官都很喜欢陆一心的个性, 觉得她是个能熬得住清贫做研究的种子。
刘米青语气嫌弃眉眼飞扬的打了十几个明贬实褒的电话,大概内容都是:“也不知道老孙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这丫头平时跟猢狲一样,他们是怎么就能看得出她熬得住的。”
向来很低调的陆博远这一次大出血请了一堆亲戚好友在华亭挺贵的酒店里吃了一顿, 那顿饭吃掉了陆一心以后半年的工资。
方永年终于抽出了一整天的时间陪陆一心去看新房子, 这房子最早是刘米青看中的, 就在他们现在住的小区街对面, 可是每平米单价比他们现在住的小区贵了一万多。
“因为有学区。”方永年解释。
很平淡的一句话,他说的时候也很平淡。
但是陆一心看到了方永年微微泛红的耳根,也感觉到了自己有点酸涩的眼眶。
他们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手拉手的跟着售楼小姐去看自己以后可能会住的房子。
三室一厅,在华亭闹市区,有学区, 售楼小姐在介绍房子的时候,会告诉他们这个是小孩房,这个是主卧,那一个可以做成客卧或者书房。
那都是将来。
“我不喜欢这个窗帘, 我们以后换暖色调的吧。”陆一心拉着方永年背对着售楼小姐和他说悄悄话。
“而且主卧通出去的那个露台好大,有点浪费。”她皱着眉又拉着方永年嘀咕。
“这露台可是最受欢迎的。”售楼小姐耳朵尖,转身一脸职业微笑,“很多新婚夫妻喜欢在露台上塔个玻璃房,种花种草看星星什么的。”
“……不会有蚊子么?”陆一心问的很真诚。
“而且这里能看到星星么?”她又有了第二个问题。
华亭光害那么严重,他们观测都是去山里或者郊区的,市中心能看到什么?
售楼小姐:“……”
方永年咳了一声:“你妈说这块露台留着给她种菜。”
“啊……”陆一心恍然大悟,“难怪她那天跟我说她退休了要让我们都吃上无公害的蔬菜。”
售楼小姐:“……”
这个楼盘因为露台每平米加了不少钱,换算下来这个钱估计够吃很久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了。不过顾客是上帝,种菜就种菜吧。
她对这两人印象还挺好的,虽然看起来岁数差了不少,难得的是男的特别耐心,女的也没有显得很作。
感情很稳定的小情侣的样子,一般这样的情侣买房,成交率很高。
***
陆一心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接到了张珩的电话。
她并没有存张珩的手机,陌生来电她接起来的时候很客套的说了一句你好。
张珩在电话那头安静了一会,自我介绍:“我是张珩。”
“张主任你好!”陆一心迅速摆正了他们之间的位子。
她从不改口,也从来没有叫过他除了张主任以外的称呼。
这丫头从来都只是看起来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她一直都不笨。
“你的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实习报告我都填好交给李副主任了。”张珩说着其实根本不用在电话里再说一遍的话,“其他的如果还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就算现在没有,以后也随时可以找我。”他又补充了一句。
陆一心沉默了一秒钟,回答:“好的,谢谢张主任。”
她没有婉言拒绝,也没有说她以后会找他,她只用了七个字,用最快的方式彻底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和以前每一次一样。
张珩搓了搓脸。
“陆一心。”他喊她的名字,喊完了以后,又一次沉默。
陆一心站起身,走到会议室里,关上了门。
“我奶奶的遗体因为是一氧化碳中毒,所以没办法用来做AD研究。”他再次开口,声音嘶哑,早就没有平时傲气十足的样子,“那是她的遗愿,但是我没有办法帮她实现。”
他奶奶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会对大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奶奶文化水平不高。
“可是遗体捐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陆一心想到了志愿书上那两个陌生的紧紧挨在一起的名字。
就算不能用来做AD研究,来历清晰带着病历历史的遗体,也仍然能给医学科学事业带来巨大贡献。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出口。
她觉得对于张珩来说,这样的劝慰并没有办法帮助他从悲伤中走出来,他不需要爷爷奶奶伟大,他只需要陪伴。
和她十二岁的时候一样。
“你当时……是怎么走出来的?”三十五岁的男人,在爷爷奶奶去世两周之后,绝望到不行的时候,给她打了这个电话。
他问她十二岁的时候是怎么走出来的。
他和她一样,也是父母都忙,长辈带大的。
陆一心这一次,没有像上次一样甩他的脸。
她低头,想到了那一碗柴火馄饨,和在那个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帐篷里,手腕裹着纱布问她还要不要再吃一碗的男人。
“找点好吃的,吃饱了,再睡一觉。”她因为想到了方永年,嘴角的微笑变得温柔,“反复几次,就好了。”
悲伤会凝固。
那些和逝者一起消失的美好回忆,会慢慢回来。
张珩似乎愣了一下,也似乎笑了一下。
他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谢谢。”
谢谢她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劝他逝者已矣,告诉他他爷爷奶奶已经算是高寿,这样走,未尝不是一种圆满。
那些道理,他也懂。
他只是没有办法从自己的悲伤里走出去,他再也见不到他爷爷奶奶了,这才是他最痛的地方。
反复几次,就好了。
这个贴着发|票都能哼歌的姑娘,果然有能让人快乐的秘诀。
“不客气。”姑娘笑,他在电话这一端都能想象到她的笑容,眼尾扬起来,像一只圆脸的小猫。
这样的姑娘,一开始就是别人家的。
那个人把她照顾的很好,她娇艳艳的,一点都没有被现实生活腐蚀。
“陆一心。”他又叫她的名字,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和她之间最后一个交集,一周之后,她就要回到她的小天地里,李昭说,这丫头可能会有大出息。
“很抱歉没有在你实习的时候做一个好领导。”这一次,他道歉的很真诚,语气诚恳,没有言下之意,也没有评估衡量。
“我刚才说的以后如果有事需要帮忙,随时可以找我,是认真的。”张珩强调,“我和媒体的关系很好,卫星中心虽然是做科研的,但是每年申请经费的时候如果能和媒体多沟通,影响力大了,经费也能多一点。”
“只要我能帮得上的,我一定会帮。”他说完,补充了一句,“毕竟刘主任也曾经帮过我不少忙。”
她要避嫌,他帮她找避嫌的理由。
“谢谢张主任。”她还是那五个字,滴水不漏。
张珩终于放弃,苦笑了一下。
“那么……再见。”他说出了那两个字,知道这一次再见,之后他们两个人就真的再无交集。
“再见。”陆一心还是很干脆,只是语气到底比之前的好了很多。
张珩率先挂了电话。
他想起陆一心实习报道的第一天,那时候还是冬天,她穿着鹅黄色的羽绒服,带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在一堆实习生里特别扎眼。
HR把她带到了他的部门,介绍他的时候,他看到陆一心笑眯了眼镜,一脸谄媚。
“你好!张主任!”她的语气简直就差直接向他行军礼了。
HR很满意。
他很头痛。
再见,陆一心。
***
陆一心挂了电话以后,很难得的生出了几分惆怅。
她一直在想那碗柴火馄饨,现在走遍华亭都已经找不到这种用柴火灶烧的手工馄饨了,飘着蛋皮紫菜和榨菜末,小馄饨皮薄如纸,清汤,但是汤汁里有柴火的火味。
她又摸出了手机,给方永年发微信:我现在突然觉得,张珩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方永年不知道是不是正在等实验结果,回消息回的很快,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陆一心:我当时咬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方永年那边正在输入了很久:左手。
方永年:手腕内侧留了疤。
方永年:我后来还去打了预防针。
陆一心:……
这家伙记仇的简直了。
方永年一口气回答完陆一心可能会问的所有问题,然后拉回了话题:为什么觉得张珩没有那么讨厌了?
陆一心:因为他爷爷奶奶。
因为,他们都有过一段差不多的遭遇,只是他更可怜,他没有他的方永年。
方永年那边又正在输入了很久。
这一次他发给她一条链接。
离华亭五六十里的小镇上面一家柴火馄饨的餐饮店链接。
方永年:找个时间去吃?
陆一心:好!
方永年:那个伤口偶尔会痛。
陆一心:???
陆一心:那回家我给你亲一下?
陆一心:不然舔一下也行。
陆一心:下次痛的时候告诉我,我一定能亲到它不痛!
陆一心:?然后你就这样突然消失不见了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方永年:……闭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