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剩女农家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身为农女,如果太过瘦弱,韩玉担心将来没办法生孩子。1而在这农家田园里,能够生一窝孩子,大宝小宝、大妞二妞的喊着,生活丰富多彩,是多么幸福的事。

“小玉,天这么凉,你穿的太少啦,要是冻着了那可咋办。”

春草见韩玉身上的衣衫单薄,不免担心,说着,不由分说地把她抱起来,进来屋里,把她放下,去床头柜子上拿衣服要给她穿上,“看你这一头的汗,再吹个凉风,染了风寒可不是小事!”

韩玉打趣地说道:“嫂子,你放心吧,我练习的就是无敌神功,寒暑不侵,不会生病的。”

“什么无敌神功,教教我!”

韩冬听到了,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好奇地说道,“要是学了无敌神功,我以后就去打仗,上阵杀敌,一夫当关……关……”只见他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明显是下一句忘了。

韩俊一翻身从床上坐起来,说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听大鼓书说了这么多次,这么有名的句子都记不住,是不是就着馍馍吃光了。”

大鼓书类似于说书,但比说书丰富。表演者一手敲着鼓、一手拿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说的内容都是历史演义、历代名人轶事和公案等。这些说大鼓书的,时不时来各个村里表演,也算是农家的一个娱乐项目,不少人十里八村追着听。

韩玉哈哈大笑,说道:“就是我每天早上练的。二哥你不是看见过吗?”

韩冬也笑了,而且是嘲,喊道:“哈哈哈……你那哪是什么无敌神功,就跟神婆子跳大神似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羊癫疯犯了呢。”

“你,你……”

韩玉扑过去搂住韩俊的胳膊,摇着说道,“大哥,你看,二哥他欺负我。”

“不准欺负小玉!小玉说是无敌神功,那就是无敌神功!”

韩俊推了一把韩冬的头,说道,“小玉才多大,你还当二哥的呢,也不知道让着她点,让爹跟娘知道,肯定吵(骂)你。”

韩玉得到了大哥的支持,向韩冬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示威,那是各种得瑟。

韩冬颇不服气,挑了挑眉,眼珠子网上翻了翻,想到了歪主意似的,一副奸诈的模样,奸笑道:“嘎嘎嘎,小玉现在还小,我就不欺负你了,等再长大点,那就可以欺负了是吧!”

恰好此时,林氏进来,说道:“我还以为你们几个钻在屋里里偷吃啥呢。别没个正经,都出来吃饭了!”

现在的饭桌上,鸡蛋鸭蛋少不了,小白菜、土豆、白萝卜、胡萝卜、茄子、芹菜和菠菜等蔬菜中的两三样,油水也跟着足了起来,是因为林氏在集市上买了几斤肥肉回来熬了大油,也就是猪油,用来炒菜。油渣也分批次地跟蔬菜吵在一起,滋味非常棒。

林氏问道:“他爹,你说这阿泽啥时候过来?”

嘴里嚼着食物,韩子明呜呜啦啦说道:“至少也得过了八月十五,咱团圆,人家也得团圆是不是。”

林氏这才道出了心中的顾虑:“说的也是,我就是怕来得突然。你看家里啥都没收拾,不免叫人笑话。”

韩子明呼噜噜喝了一碗冷好的米茶,抹抹嘴,站起来,说道:“想这么多干嘛,咱这乡下,收拾跟不收拾也没啥两样,又不是县城里的什么豪门大户。”

“不成,等吃罢饭,你们几个跟着我把家里该收拾的收拾一下,该擦的地方都擦干净了。”

林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妥,筷子往碗上一放,扫视了一圈,开长官会议似的,说道,“咱这穷家,破是破了点,但也不能破罐子破摔,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总也不至于被人笑话。”

不料林氏的话音未落,韩子明抬脚还未踏出堂屋的门槛,门外响起了马铃声,紧接着是黑豆的狂叫。

马铃声息了之后,紧跟着响起一个男子的声音:“有人在吗?”

韩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是白家的丁二!”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一下可慌了韩子明和林氏,两人一前一后连忙迎了出去。而此时,丁二把马车挺好,正掀开车帘白泽下来。

韩子明过去牵了马车,招呼道:“哎呀,丁兄弟,阿泽,你们来啦。快快进屋来,正好吃饭,你们应该还没吃吧。”

“韩叔,婶子,东拐西拐,问了一路子,可让我给找着了。”

看到韩家人,丁二略显疲惫的脸上,瞬间就来了精神,连忙把马车从韩子明的手里抢过来,牵到院子里,拴在一旁的桩子上。

白泽初次来到乡下,满心好奇地东看西看,好像是见到了一个新世界,看到韩玉之后,立即笑道:“小玉,我来了。”

屋里饭桌上坐定之后,大户人家的白泽对着农家的杂面馍馍和土菜竟然吃的格外香,丁二也是狼吞虎咽,林氏见状又去灶屋重新炒了两个菜,蒸了几个默默。

韩子明乐呵呵地看着丁二,问道:“丁兄弟,这么远的路,你们怎么一大清早就到了,难不成是夜里赶过来的?”

“韩叔,叫我丁二就好了。”

丁二噎得伸了伸脖子,连忙喝了口米茶才送下去,说道,“少爷缠着老爷夫人,非要赶在八月十五前来这里,昨个儿赌气,一天没吃饭,老爷和夫人没办法,就让我把少爷连夜赶紧送过来。我这人生地不熟的,问了一路子,不过总算到啦。”

说完,丁二又开始夹菜吃,吃了几口,想到了什么似的,放下筷子,从怀里掏出个鼓鼓的钱袋子,往韩子明面前一放,说道:“这是老爷夫人让我带来的,说是补贴家用,改善生活。嘱咐说要是用完了,就托人捎封书信过来,我再送些过来就是。老爷还说了,这段时间,让韩叔和婶子就把我家少爷当上门女婿就成了,该使唤的时候就使唤,该打打,该骂骂,跟自家的娃一样。”

韩子明不好意思笑笑:“你看,这多不好意思。这些钱你都拿回去,这边有。”

丁二咧嘴笑道:“韩叔,你可比而跟我客气,这些都是老爷夫人吩咐的,我要是办不好,回去还不挨骂啊。”

韩子明拱拱手说道:“好好,那真是麻烦丁兄弟了。”

“韩叔,叫我丁二就成了,我就一下人,称兄弟多不好。再说,我叫你叔,你喊我兄弟,都乱辈了。别的不说,论年龄,我就该叫你一声叔。”

丁二看了看也吃的很香的白泽,说道,“还别说,咱这农家小菜地道的很。少爷也吃得这么香,我回去说说,老爷夫人可以放心了。”

韩玉在一旁,不时瞟白泽几眼,听着丁二和韩子明滔滔不绝地说话,心想,今天的主角“上门女婿”白泽同学就是闷着头吃,也不说话,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看他的样子,吃惯了后头燕窝玉盘珍馐,现在吃着农家的土菜,是应该觉得别有一番味道的。这两种感觉,就好似玩弄笼子里的金丝鸟雀与和自在飞翔的鸟儿一起玩耍。

把少爷送到“娘家”,丁二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本来打算吃罢饭立即出发,但在韩子明的强烈挽留下,这才决定先补个觉,毕竟疲劳驾车容易发生意外,吃罢午饭后再出发回县城。

林氏说道:“阿泽,你也跟丁二去屋里补个觉,这一夜没睡,怎么顶得住?!”

白泽笑笑:“我不瞌睡。”

林氏摇摇头说道:“一夜不睡,咋就这么好的精神劲儿。”

“少爷睡觉的时间少,打小就这样。”

丁二插嘴道,随后就要进去东屋里躺会儿,还不忘留句话,“我是扛不住了,必须睡会儿了。韩叔,婶子,少爷,有什么事喊我就成。”

“黑豆,都是自家人,别叫了!”

韩子明朝院子里不断叫唤的黑豆喊了一句,见它不叫了,回过头说道,“大娃子,二娃子,小玉,春草,今儿个就给你们放假了,家务啥的都让你娘做就成,领着阿泽到处转转看看,熟悉熟悉咱这地儿。但是,不准去坑边,不准和人搁架!”

韩冬抑制不住兴奋喊道:“好!”

韩玉和白泽刚好视线相碰,互相笑了笑。

……………………

注释:

1女性积累的脂肪量必须占体重的28%才可怀孕,只有这样孕妇才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维持十月怀胎和产后三个月的哺乳所需。

**********

(啸月是个马虎蛋,如果看到虫子会及时捉掉的~还望妹纸们多多监督。发布完,还有别的事要忙活,fighting!)

【第037章 】 八月十五

就像是刚刚出笼的鸟儿,心态忽然放松的白泽对这农家的田园生活充满了新奇感。

从最开始的闷声不语,只是跟着转悠,慢慢的放开来,问东问西,直接成了“蓝猫淘气三千问”。

当白泽在县城时,两个哥哥都比他大许多,一个已经娶妻生子在京为官,另一个出外求学常年不归,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没有能够说话玩耍的小伙伴。现在一下子重新找到了童年的乐趣似的,和热情的韩冬韩俊以及有点外冷内热的韩玉,都让他重新觉得世界从黑白阴郁,变成了五彩斑斓阳光灿烂。

三天眨眼而过,今日正是炎黄一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中秋节。

按照农家的习惯,中秋节当天的白天是不需要特意庆祝之类的,只有晚上一顿饭会非常丰盛,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赏月亮,说说话。

院子里,三个娃子玩累了,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歇着。

韩冬扒着白泽的肩膀,问道:“白泽,你们家都是怎么过节的?”

“我大哥二哥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团圆了。”

经这么一问,白泽多少有些感伤,随后立即笑笑,打趣地说道,“每到一年的中秋,我跟爹娘一起吃个月饼,看着月亮,然后我爹就酸不溜溜地吟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再感叹两句岁月匆匆催人老,时光流逝不待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哈哈哈……”

几个娃子笑声大作,笑作一团,韩冬甚至还妄加评论一番,道“你爹还真酸。”

“二娃子,咋说话呢,人家都酸,就你不酸,是甜的对吧。以后别直呼姓名,喊哥!”

林氏领着韩玉和春草在堂屋门口做活,停下来,装作一脸嗔怒的样子,对韩冬说道。

韩冬听了,赶紧改口:“白泽哥,你爹一点也不酸。”

几个人都是哭笑不得。

韩俊推了一把韩冬的头,说道:“啧,你少说两句话,没人当你是哑子。”

韩玉在一旁绣花,白泽凑过来,看得一愣一愣,在此之前,他对绣花女红之类是非常鄙夷的,觉得这些针线活都女人闲来无事才做的。不过看到韩玉这么一针一线没有丝毫马虎的绣着,再看这逐渐成形的花样,屏气凝神,生怕打扰到她似的,小声问道:“原来这绣花比画画可难多了!”说罢又分别看了看林氏和春草手中的花样,绝然没有韩玉手中花样的灵气,说道,“这绣的是?”

韩玉抬头一笑,说道:“花好月圆。”

白泽说道:“真是好意境。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1

“大娃子,二娃子,听见你们白泽哥了没,出口成章。”

林氏挺白泽文绉绉地说了些什么,虽然不懂诗词,但也知道是书中的东西,忍不住教训道,“你们俩也都是马上就要去学堂读书的人了,可不能成天想着玩,没事跟着,多听听,多学学。”

韩玉在一旁加油,说道:“大哥,二哥,你们不是也会吗,吟出来给娘听听。”

林氏说道:“俩小子都没上学,大字不识一箩筐,懂个屁的诗。”

“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韩冬吟罢,一副打了胜仗翻身做主人的气派,说道,“娘,咋样,谁说不去学堂读书就吟不了诗!”

林氏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开玩笑说道:“好好,不赖,看来咱韩家将来要出个状元啊。”

“哈哈哈……出个状元好,要真出个状元,我许庙会上的三天大戏!”

韩子明从外回来,左手拎着一个纸包,右手提着二斤肥瘦各一半的肉,笑呵呵地插嘴说道,“他娘,月饼跟肉都买回来了,晚上就看你的厨艺了!”、

广阳集市上,每年的正月初九,也就是农家人所说的老天爷的生日,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庙会的正中央一定会有戏台,戏子的报酬都是个人资助的。就像韩子明说的,谁家出了大本事的人,生意做得好了,多年终于求了个儿子等等,都会以各自的名义来资助,跟现代意义上的赞助很类似。

林氏叨念:“要买不就买全瘦的,你看上面肥肉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几个娃子不吃肥肉。”

韩子明解释道:“肥肉香,况且价钱也不一样,便宜不少。现在天凉了,吃不完也不容易坏,我就多买了一点,两斤半。肥的你们不吃,我吃。”

考虑到晚上的大餐,林氏在中饭的时候并没有做太多饭菜,都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的。

白泽像是着了迷,搬个凳子坐在韩玉的身边,她扎一针,他盯着;她穿一线,他瞧着。坐得累了,就蹲下,托着下巴。在他看来,韩玉并不像其他四岁的小女孩那么简单,在她的心中好像藏着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诗意的世界。否则,是不可能绣得出来这么美妙的花样的。

姜氏拄着拐杖,从外回来,也不进屋,就站在院子里,说道:“墩儿,孩他娘,你大哥大嫂叫我过去过八月十五,别做着我的饭。”

姜氏这两天身体有些微恙,老是腰酸腿疼,韩子明领着她去五里地外的刘铁冢求了两副人家祖传的膏药,十里八村都有名的,贴了之后也确实好了不少,不过恐怕走路还不方便,又亲自去东边树林砍了木头给她做个更合手的拐杖。

韩子明赶紧出来,毕恭毕敬问道:“娘,我月饼跟肉都买回来了,在咱家过不成吗?”

姜氏摆摆手,露出仅剩的几颗牙齿,说道:“以后时间长着哩。主要是你大奶奶,叫她过来她也不过来,正好你大哥大嫂非叫我过去,那就过去吧。两个老婆子正好说说话,有个伴。”

林氏看了看韩子明,说道:“好,前面月饼跟菜要是不够吃的,回来吃。”

等到姜氏离开,韩子明和林氏又回到东屋,商榷着什么事。因为午后,韩冬和韩俊许是累了倦了,歪倒在床上睡觉。

韩玉转身问道:“白泽哥,你为什么要在中秋之前过来,难道不想和爹娘一起过节?”

“中秋本来就是阖家团圆的节日,既然大哥二哥不在,那就不是团圆,既然不团圆,也就没有过的必要了。”

白泽的眼神在一瞬间凌乱了一下,从韩玉手中的花样上移开,看了看远方的天空,继续说道,“与其那样,不如早早过来,换个地儿生活一段时间,如爹娘所说,养养身子。他们都说,我体弱多病,其实就是闷出来的。”

韩玉微微一笑,说道:“你应该很想他们回来吧。”

“恩。”

白泽这才收回了目光,继续盯着韩玉手中的绣花,一副释然的表情,笑道,“只是大哥已经成家立业,有了牵绊,回来一趟也是极其不容易的。二哥在京师求学,一去就是几年,恐怕不功成名就,也是不会再进这个家门。还记得当初他走的时候,说的那句: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2”

韩玉手中的针线停了停,心想,两个哥哥,一个踏入仕途,平步青云,一个志向远大,誓要功成名就,恐怕他承受的压力不小吧。

白泽问道:“小玉,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可怜。”

“为什么这么说?”

把他的一番话停下来,韩玉乱了心神,便把手头的活放下了,看着他说道,“白泽哥,咱们这农家田园虽然简陋了一点,但很舒适,既然来了,就当做自己的家,别想太多。”

“知道了。”

白泽用力地点点头。心中更加疑惑不解,眼前这个小女孩的形象莫名其妙的一下子变大了,好像是一个能够读懂人心思,特别知道体贴人的母亲。这种感觉让他感觉怪怪,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就算想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好用笑容来代替。

白泽忽然张口说道:“小玉,你教我绣花吧。”

韩玉一听差点被雷倒,捂着嘴笑道:“你一个男的,学什么绣花,粗心大意的可学不好。再说了,要是让人看见,还不笑话死你。”

“那要不然我教你读书认字,你都不知道的那些。”

说到这里,白泽脸上现出一丝疑虑,说道,“瞧我笨的,上次丁二过来只带了笔墨纸砚,书都没带。我忘了嘱咐他多带些了。算了,有时间寄封书信回去,让他送过来。”

韩玉说道:“这才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哈哈。”

白泽反驳道:“乱说,这句话不是这么用的。”

……

时间悄无声息的流淌着,越是觉得知足珍惜,就越觉得快,从日出到日落,仿佛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夕阳的余晖还残留在西方天际,林氏终于开始忙活起晚上的饭食,韩子明也跟着忙起来,去东边坟院里,请祖宗回来,开饭之前,烧纸跪拜天地也都是少不了的。

……………………

注释:

1出自宋·晁端礼《行香子·别恨》。全词如下: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近清宵、月已婵娟。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2最早见于宋·月性(和尚)的《题壁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不成死不还。埋骨何期,人间到处有青山。后被各种修改引用,所以版本各不相同。

【第038章 】 中秋月圆

毕竟是第一次过农家的中秋节,韩玉和白泽都是带着满心的期待。

“爹,我也要去!”

看到韩子明提了纸篮子就往外走,韩玉小步疾跑跟上去,嚷道。

韩子明大手掌放在韩玉的头上,说道:“你去干嘛去啊,都是老坟,不怕吗?”

“想去就叫她去呗,老坟也都是咱老韩家的,有啥害怕的,小玉,你说是不是?”

由于连续几天的秋雨,柴火有些受潮了,导致灶屋里烟熏的厉害,林氏正好烧了几把猛火,趁着这个机会出来透透气,看到韩玉和白泽跟在韩子明的身后,一副可怜巴巴央求的模样,便出口援助,“阿泽刚好也跟过去看看,坟院请祖先这种事他在县城里肯定没见过。”

虽说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下,凡事都是男人当家,但具体到小事上,女人的嘴也是当了大半边的家。

听了林氏的话,韩子明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韩冬喊道:“爹,我跟大哥也要去。”

韩子明无奈地摇摇头,笑道:“好好,去,都去。”

从胡同口往东边坟院行进的路上,韩子明也和几个提了纸篮子的街坊邻里打招呼说话,也都是去请各家的先人回来团聚。换做平日,这个时间点都是晚饭的时间,大街上是很少见到人影的,可是今天越是异常的热闹,大人小孩一团一团,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说是坟院,其实并没有院墙,就是一片树林,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坟包依次排列开来。

“这是你老太爷和大老太太的坟,这个是你爷的,这是你二爷二奶奶,这座新的是你四爷的,那边的都是一些后辈,都是按顺序来的。”

韩子明指着一字排开的坟包,逐个介绍,然后非常自信地指了不远处的一棵楝树,说道,“你们几个,看到那棵楝树了没?这是我专门找风水先生看的,你爷的棺材就头朝东南,东南方向种一棵树,这叫‘头枕着树干子,家里容易出笔杆子。’啥叫笔杆子?就是提笔杆子的读书人。”

对于风水这门学问,韩玉丝毫不懂,但听了韩子明的一番话,心想,不管是不是封建迷信吧,但解释还挺通顺的,真有那么点感觉。其实说到底,这些被后世称为封建迷信色彩的行为动作和语言,无可厚非,无非就是尚在世上的人通过逝去的先人寄托一些希望和哀思,而这些正是传统文化的可贵之处,是维系血缘宗族的根本所在。

而让韩玉觉得值得庆幸的是,父亲韩子明说到底有着改变穷困潦倒生活的态度和决心,哪怕是一丝渺小的希望。他希望韩冬韩俊二人能够读书,出人头地。当初是家庭条件不允许,现在一点点富足起来,也终于可以实现他的想法。

韩玉在一旁煽风点火,坏坏地说道:“爹,你就放心好了,大哥二哥要是读不出来个名堂,就不让他们进家,媳妇也不给他们娶。”

韩冬一听就不乐意了,嚷道:“不成,那也太公平了,大哥现在已经有了,真读不出来,难不成让我一个人打光棍啊!”

“好了,都别嚷着,你俩谁读不出来个名堂也不行!”

说完之后,韩子明放下篮子,蹲下去,把先前被林氏整理好的黄纸和纸钱金元宝等拿出来,把那块煮熟了的肉上插上筷子,摆放在坟前,吹了火折子,虔诚地跪下,点燃了纸钱等,顺手捞了一根枯枝,轻轻挑着火,好让这些纸钱元宝等能够全部燃尽,叹了一口气,说道,“爹,又是八月十五了,我领着几个娃子看你来了,给你多烧点钱,你在底下(阴间)该添点啥就添点啥,家里都好好的,娘她也好好的,没病没啥,不用挂念。等会儿回家吃个饭,吃个月饼,还有焦馍,咱一家人团团圆圆。”

念叨了一阵子,韩子明磕了几个头,站起来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