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俊杰从柜台拿一瓶桂花酿给等在店铺门口的客人送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热情洋溢把客人送走后看到李小琴风风火火地从身边走过,王俊杰返回店铺里,看着王红霞讶然,“小琴火急火燎的干什么去?”
  “说想到了别的赚钱法子。”
  “她当真要建皮革厂吗?”建厂子可不是嘴上说说这么容易,买砖头,买水泥,买机器,请工人,合下来起码四五千块,他们现在虽然店铺盈利了但是一下子拿出四五千简直小鸡吃黄豆,够呛。
  王红霞摇摇头,这时店铺门口来新客人,她连忙步行出去笑容满面的迎接。
  李小琴是骑王俊杰的自行车去歌舞厅的,飞鸽牌老式笨重自行车,架子也高,李小琴踩着脚蹬骑上来时车把乱晃,吓得俏脸一阵刷白,在店铺门口修车的老大爷见状急忙跑上来猛扶一把。
  李小琴回头朝大爷说声谢谢,心里琢磨大爷心地热情,等会返回店铺时拿几块桂花酿肉给大爷尝尝,李小琴稳住车把,脚蹬着脚蹬跑起来。
  昨晚陈志国按她要了两三回,今天早上吃过早饭又来一次,李小琴事后洗过也喝过温开水,路上陈志国骑车载她几乎没有下地走,但这会儿骑车运动过快还是感觉腹部隐隐有些不适。
  飞鸽牌自行车骑起来省力,跑得又快,李小琴却用了十五分钟才到达歌舞厅,歌舞厅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场,上午以老年人为主,下午和晚上以年轻人为主,跳迪斯科。
  歌舞厅里五彩缤纷,老人们身穿的大部分是布衣布裤,脚上踩着解放鞋,随着录影机里当下流行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而移动步伐,因为老年人接受交谊舞的少所以人少,李小琴没有找到负责人,问了才知道负责人没有在,歌舞厅里几个小服务员之前娶政府大院门口为陈志国伸冤举过牌子,看到李小琴热情四溢的请坐下来喝茶。
  李小琴询问了下歌舞厅最近客流量,得知上午场跳舞的老年人顶多七八个人,下午场和晚上场的年轻人顶多二十多,她心里盘算一番,如此勉强日常开销还有点难度,挣大钱谈不上。
  难怪服务员会悄悄拽她问店铺那边需不需要人。
  七十年代交谊舞会成为重要的社交方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迪斯科风靡全国,眼下过几天过完年就是七八年怎么会如此萧条呢?
  “小琴姐,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小服务员眼巴巴盯着心里盘算的李小琴,歌舞厅一个月能有十块钱薪水,再加上卖酒顶多赚五块,合下来连外面的学徒工赚的都比他们强。
  “这个嘛……”李小琴为难的摸了摸下巴,皱了皱眉,实在不好意思跟服务员说她这趟前来也是想来歌舞厅赚钱。
  奇怪了?为什么生意这么差劲呢?如果每天就这么几个人来歌舞厅,那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赚着钱。
  不行,得想法子。
  李小琴摸着下巴琢磨着琢磨着,据陈志国口述眼下七十年代末马上进入八十年代,文革前后的革命气息开始减少,阶级斗争的弦放松了,跳交谊舞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巡逻队带走批评教育,写保证书,那么问题在哪里?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好转,人们手里有钱了,对物质文化的品质也有了新的追求,人们不再把歌舞厅当做跳舞娱乐场所,许多人大模大样地扛着录音机在公园和街头跳,成为时尚,上辈子李小琴被赵富贵关押在小房屋里,但赵富贵的女人经常买报纸回来看所以清楚一些时下外界的发展。
  李小琴突然双眼蹭亮放光,对,报纸,一篇报道上有个歌舞厅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业经历,花光积蓄买了一套音响设备和灯光,中间过程艰难但不畏前险勇于前行,其中负责人说过为什么他歌舞厅生意火红一是维持治安坚决不碰任何违法犯忌的事,二是现场演奏的爵士鼓伴奏和歌手驻唱表演,吸引了不少人,所以生意出奇地好。
  负责人没有在所以李小琴推着自行车,往外面走,服务员跟在她身后,小声地说:“小琴姐,你开的店铺我偷偷去看过,生意好着咧,要不我跟你去干吧?一个月你给我二十块我都乐意。”
  李小琴笑着回,“不用跳槽,你就在这里好好干,将来会赚大钱的。”
  “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相信我。”李小琴停下来,回头看着装扮还算干净利索的歌舞厅外观,回头再来找歌舞厅负责人把这事儿敲定,当然她从中拿走一笔钱是肯定的。
  “意思我这歌舞厅能火起来?”负责人推着自行车快走到歌舞厅门口时听到李小琴和小服务的谈话,暗暗道她说服务员能赚钱言意之下他这个老板也会赚钱。
  “我,我回去上班了。”服务员看到负责人像是老鼠看到猫,吓得脖子一缩,麻溜儿转身往歌舞厅里走。
  负责人顾不得跟服务员计较跳槽的事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李小琴的面前,“小琴,我想不到你还会算命啊?快给我好好说说,我这歌舞厅啥时候能火起来?”
  李小琴笑着道:“我哪会算命哦,不过说真的,你这歌舞厅得想办法改变当下的局面,我也懒得跟你拐弯抹角了,你找一个会爵士鼓的人,一个歌手驻唱表演,就今天找好了,晚上之前搞定,还有我晚上要过来卖酒。”
  负责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对于李小琴的策略也没有剔除质疑,相处这么久他了解这个小丫头经商比他厉害,再加上歌舞厅现在半死不活的状态,死马不如当活马拼一次。
  末了对着李小琴嘿嘿的笑,“小琴,你是不是手头紧呀?”
  李小琴愣了愣。
  “我看过报纸你现在个人名誉和店铺可是传得很远呢,店铺门口人来人玩,都快撵上汽车站的客流量了,你赚的多又跑来我这儿卖酒,不是手头紧吗?”
  “嗨,我遇到一点资金困难。”李小琴笑了笑。
  比起那些满肚子鬼心眼的人,负责人很乐意跟李小琴这样不藏着掩着的人来往,眼珠子一转,走进李小琴就说:“要不这样吧,我手里还有一点,我先按照一个晚上你销售酒水十块钱来算,给你算十天给你怎么样?”
  再多就拿不出来了,毕竟要找到一个爵士鼓伴奏和一个歌手驻唱表演,加急需求,聘请价格肯定高一些。
  李小琴微微张着嘴巴,眼里是惊讶,意外,七十年代的人把钱看做比什么都重要,她是没有想到歌舞厅负责人竟然主动给她钱,回头卖了再还给他的。
  这足以证明,歌舞厅负责人对她的信任。
  李小琴激动也感动,“好,好,那我就接受你这个提议了,谢谢你对我的放心。”
  生意人最基本的宗旨就是信任,歌舞厅负责人信任她,她必不会让他失望。
  “客气啥,你店铺开在哪里,你男人在政府大院上班,还能揣着这一百块钱跑了不成?”负责人说得不以为意,从口袋里翻出装有纸钞的丝巾,敞开后取出够数的一百块毛票递给了李小琴。
  “谢谢,谢谢。”李小琴赶紧收下,满眼感激,“咱们合作不止一两次了,还不晓得你叫什么呢。”
  “我姓李,全名李卫东,我看你小我七八岁咧,喊我李大哥就成。”
  李,李卫东???李小琴一脸惊讶,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上辈子登上报纸的那位歌舞厅老板,亲口说自己歌舞厅生意出奇地好,是因为现场演奏的爵士鼓伴奏和歌手驻唱表演吸引了不少客人的那位老板,居然就是眼前的这位?


第四百三十一章 折腾怎么赚钱
  李小琴吃惊地看着李卫东,简直不敢相信登报纸的人就是日常跟她打交道的这位。
  所以接下来他们的这条策略歌舞厅稳赚不赔,而且歌舞厅很出名的样子,李小琴不由得唏嘘,这是多活一辈子带来的好运,好运啊!
  李卫东伸手摸了摸脸,看向李小琴时尴尬的问,“怎么这幅表情?我脸跟你见过的某个通缉犯长得像?还是通缉犯跟我一个名字所以这么惊讶?”
  李小琴摇摇头,惊讶过后心头激动难掩,她没有参与歌舞厅的投资所以赚多少都跟她没有关系,但是歌舞厅生意好她急需钱就去里面卖酒赚外快,届时一晚上纯赚四五十不是问题,加上客人额外给的小费,合下来一百多不是问题。
  天呐!
  天呐天呐!!
  如此下来建皮革厂的钱很快凑巧,虽然说自己跟陈进财合资,但是该出的她这边也出啊,平摊下来前期陈进财出钱,后期资金从她那里扣除,一两个月她从店铺分红和歌舞厅赚的就能搞到所有资金。
  盘算着盘算着,李小琴难掩心中的澎湃,资金有了着落,买房的钱,开连锁店的钱,建皮革厂的钱,建医馆的钱,对她来说都不是难题!
  这个事情令李小琴激动了一天,快傍晚时,李卫东骑车跑来店铺找她,说演奏爵士鼓伴奏的人和歌手驻唱表演人已经找着了,李卫东懂一点爵士鼓所以听着对方演奏时感觉可行,不过找着的那位歌手不确定是不是李小琴需要的类型,拖着非让李小琴一起去歌舞厅看看。
  “又是奏爵士鼓伴奏的人,又是歌手驻唱,红霞,你这个妹子在折腾什么啊?”王俊杰招呼客人的空闲,王红霞路过身边就拽着她胳膊询问。
  王红霞一脸茫然的摇头,“我哪知道啊,我都没有见过这个李卫东。”
  王俊杰眉头皱了皱,“上次小琴不是在歌舞厅出大事吗?这会不会有问题啊?”
  王红霞秀眉也微微皱起,仔细琢磨了一下,李小琴可不是吃素的人,再说那个李卫东谈吐间能看出来性格朴实憨厚,没有那种生意人的精明算计,应该不会。
  “哎呀你别操心了,忙着呢,赶紧做事情吧。”按照计划这几天得在县城的另一处寻找一间店铺,寻需要时间,谈不谈妥是个问题,接下来装修都离不了人,这些全是王俊杰来处理,王红霞连忙催促王俊杰骑车去寻店铺。
  在王俊杰和王红霞的聊天中,李小琴已经随李卫东到达歌舞厅了,服务员把请来的爵士鼓小伙子和驻唱的女孩子喊出来,小伙子留着一头及肩膀的卷长发,像迪克牛仔那类型的,穿大喇叭裤,花色衬衫,戴蛤蟆镜,无疑是七十年代最酷的装扮,女孩子随意的宽大白衬衫和黑色喇叭裤,高挑苗条,短发很精神,眼睛黑亮有神。
  “这位是我们老板的朋友。”服务员指着李小琴对两人介绍,第一次见面按理说都是笑脸迎人,可两人撇了撇嘴,望着李小琴的目光毫不掩饰的鄙视嫌弃。
  李小琴观察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观察着李小琴,市面上没有见过的一款淡酒红色长袖连衣裙,小心机的小立领设将她脖颈线条得到完美的修饰,衬出优美的天鹅颈,腰部系带显出妙曼身姿,小女人味道充分地展现出来,明明看起来才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如此会穿,还穿的如此好,李卫东对她态度看起来很敬佩,以他们这两年走南闯北的见识,李小琴就是李卫东的金屋藏娇,所以心里面十分鄙视李小琴。
  李小琴客气的伸出手,微微笑自我介绍,“你们好,我是李小琴。”
  两人对视一眼,撇了撇嘴,垂在两侧的双手没有抬起来跟她相握的想法。
  李卫东一脸不自在,暗想李小琴跟他们认识吗还是做了对不住他们的事,怎么连基本的客气都不屑?
  李小琴倒是好脾气得很,她看出来这两人眼中的鄙视,两人外型看起来成熟而且装扮风格像是沿海城市风格,估计是走南闯北这几天停留在魏县恰好被李卫东给看中的,他们越是瞧不起自己,她就应该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毕竟现在她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了。
  所以李小琴脸上笑意没断的看向李卫东,“男同志是鼓手,女同志是歌手,没错吧?”
  “这位是爵士鼓周勇,这位是驻唱歌手龙巧巧。来来来,里面请,巧巧,你拿话筒给小琴唱一首歌来听听。”李卫东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好在李小琴是好脾气的没跟这两人计较,他连忙把大家招呼走进歌舞厅里。
  “你要听什么?”龙巧巧接过服务员递给的话筒,目光不屑看向李小琴问,她实在不太相信李小琴能听出什么专业的东西来,李卫东把李小琴喊过来就是给她戴高帽子而已。
  李小琴微微笑,“你拿手什么就唱什么。”
  龙巧巧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也罢,走南闯北来到魏县的他们已经彻底断粮了,就把李小琴当成空气,反正赚够路费他们就要走的。
  李卫东从服务台端来四杯亲自调的酒水,递给周勇和李小琴各自一杯,他手里捧着一杯招呼两人坐下来观看,此时台上龙巧巧对着话筒熟练地调音操作,之后对着播放录音机的服务员打了个OK的手势。
  服务员点了点头,按下录音机按钮,歌舞厅里的服务员都默不作声看向龙巧巧,更多的是看她的长相。
  同时音乐前奏奏完,龙巧巧缓缓开口优美的歌声响起,“……啦啦啦,云飘飘,嘟嘟嘟,雨飘飘,飘过那小村庄小山头……”
  李卫东身体朝李小琴偏过去,满脸担忧,“小琴,她之前唱的不是这首,不过曲风跟这首差不多,歌舞厅唱这种会不会感觉很格格不入啊?”
  李卫东从广州过来的,虽然说没有在广州把歌舞厅开得红红火火,但是也明白歌舞厅需要的不是这种清净幽静的曲风,他看过国外电影里歌舞厅播放的都是劲爆得令人一听就忍不住扭动屁股。
  李小琴明白李卫东的担忧,迪斯科于六十年代初源于法国,是一种音乐风格,属于电子音乐的一种,具有强劲的节拍和强烈的动感,七十年代末以后风靡世界,龙巧巧这种清净的歌声很难让人有跳迪斯科的欲望。
  不过李小琴注意到龙巧巧唱的歌曲有点耳熟,琢磨了会儿想起来是龙飘飘的花飘飘水飘飘,龙巧巧应该很崇拜她吧,不然能把艺名该为龙巧巧吗?
  李小琴觉得龙飘飘最让人烙印脑海的是那首舞女,为一首恰恰节奏的歌曲,前奏一响起,就有一种想跳舞的冲动,龙巧巧的歌声有着跟龙飘飘很高的相似度,让人心神荡,七十年代国外迪斯科已经流行,不过国内尤其是这个小山疙瘩估计还得一年半载才风靡,如果驻唱歌手所唱都是迪克斯快节奏风格,恐怕大众的接受度有点少。
  而且龙飘飘类型的歌曲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传唱度很广,歌舞厅里每天晚上来玩乐的年轻人虽然说标志是跳迪斯科,不过点一杯喝的坐下来聊天的人不少,如此龙巧巧的歌声以及曲风最适合不过。
  心里盘算清楚之后李小琴几乎想立即鼓掌,说道:“可以,就要这个曲风。”
  清净,纯净,适合当下文革过后的人们接受度,而且很多迪斯科的歌手声音也蛮纯净,如果大众接受度提高了就让龙巧巧试着也唱此类曲风。


第四百三十二章 也不怕别人笑话
  “真的呀?那我留下咯。”李卫东眉头皱了起来,有点不太理解李小琴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不过看起来一点都没有敷衍的样子。
  “嗯。”李小琴点头。
  台上的龙巧巧唱完之后,底下一群服务员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眼神,声音如此纯净,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人,龙巧巧是被魔鬼附身了吗?还是天赋超群?这下歌舞厅捡到宝了。
  龙巧巧从台上走来李卫东和李小琴的面前,经过歌舞厅服务员身边时,她注意到他们都羡慕的眼神望着自己,龙巧巧对此并没感到吃惊,因为自身嗓音打一百分的话她能拿到九十九分,留下驻唱的机会几乎不会流失,就怕李小琴这个非专业人士听不出来。
  龙巧巧高昂着下巴走过来,看向李小琴,眼神透露出一种你听得懂吗的不屑。
  李小琴对她露出笑容,“你唱得很好。”
  龙巧巧一怔。
  李小琴继续说:“龙飘飘,原名许秀春,台湾台南人,这首歌歌名花飘飘水飘飘,是龙飘飘七七年在马来西亚出版的个人第一张专辑,还有一首心上人别生气,两首歌打响了她在海外的知名度。你的嗓音跟她相似度很高,你唱她的歌唱得很好,现阶段歌舞厅需要的风格你符合。”
  龙巧巧,周勇直愣愣地盯着李小琴,李小琴这个看起来像是花瓶的人,竟然知道龙飘飘还知道龙飘飘的具体情况,如今两个人才算第一次看清李小琴的脸。
  第一次看清就被惊讶到,李小琴眼里的机灵,聪明被无辜纯净的面容差点让人忽视,这双眼睛望着,叫人不由得心生敬佩,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明明是个十六七岁的小丫头。
  这时李小琴故意调侃,“怎么老盯着我看?我脸上有东西吗?”
  龙巧巧和周勇顿时脸通红,周勇有些尴尬的说:“呵,没,没有。”
  龙巧巧转移视线时小心翼翼地又瞥了李小琴一眼,觉得她一双眼真的给人很聪慧,很机灵,做事应该很有一套,不然李卫东怎么会在犹豫不决之后请她来把关呢?
  龙巧巧经过仔细的观察才发现李小琴是李卫东的金屋藏娇这种想法太站不住脚了,反倒李小琴给李卫东一种主心骨的感觉,好像李小琴决定之后,他就觉得心里安定了许多。
  李卫东这样子真的也不怕别人笑话吗?老大的一个男人,偏偏把决定权交给一个才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身上,由此可见李小琴的能力非一般人能比。
  “那就决定了,周勇,龙巧巧,你们俩今天晚上开始在歌舞厅上班,合同呢我明天找人打印好了就给你们。”
  “哇!太好了!”
  “意思我们歌舞厅以后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好听的歌曲,不用特意买录影带了,省钱呀!”
  李卫东宣布之后歌舞厅的服务员们一起轻松开心地大笑起来,他们不懂歌舞厅的运营,只单纯感觉龙巧巧唱歌很好听,服务员们欢天喜地,李卫东也跟着开心。
  龙巧巧却有点恍惚,这两年她跟周勇天南地北的闯,街头唱歌收钱,饭馆打扎洗碗,摆地摊,什么赚钱的活儿他们都试过,居无定所习惯了,定下来有个安稳的家的想法从没有想过,也不敢想,因为深知外地人在本地混不好也不好混。
  龙巧巧本意是在歌舞厅赚够路费就离开魏县,但是现在因为李小琴她犹豫了,李小琴的眼神她有种感觉有股主心骨一样,很奇怪竟然短短时间内龙巧巧就产生这种感觉,李卫东能把李小琴请来出谋划策,证明李小琴也是这间歌舞厅的负责人吧?
  歌舞厅有了李小琴这样的人在,他们还怕赚不到钱吗?流浪漂泊经历了诸多磨难,龙巧巧也是怕的,如果跟了李小琴一起打拼,没准能在魏县闯出一番事业来。
  最最可贵的是李小琴的大度,他们把她当成李卫东的金屋藏娇,脸上就差没有写上你是个花瓶了,然而李小琴对他们的态度至始至终都没变。
  这时周勇开口了,“怎么,你想留下来?”
  龙巧巧回过神儿,笑笑,“有点儿。”
  周勇没再说话,把目光转到在跟李卫东道别的李小琴身上,不由得露出赞赏的目光,从李小琴张口就说出龙飘飘的信息来看,她对歌手歌曲风格这类似乎蛮专业,为人大度,一双眼睛透着机灵聪明,跟她一起打拼不说事业有成但是安定下来应该不是问题。
  李小琴走出歌舞厅门口时听到自行车铃铛声从远处传来,抬头望去,看到陈志国脚蹬自行车脚蹬加快赶过来,落日留下长长的影子,一片血红,陈志国下班骑自行车赶去店铺接媳妇,却听媳妇跟歌舞厅的负责人走了,念及之前媳妇在歌舞厅被小混混欺负的事儿,陈志国紧张起来。
  到达歌舞厅远远地看到媳妇和歌舞厅负责人有说有笑,似乎相识熟络,陈志国一颗悬着的心慢慢松懈。
  “我先走了,晚点再来。”李小琴朝李卫东挥手道别。
  陈志国停下自行车,他一米八几的身高,自行车微微一斜,人不用下来就能轻松用脚在地上停稳了自行车,借着歌舞厅门口的灯光,望着媳妇,脸上闪着喜悦的光芒,心情不错。
  “志国哥,咱们走吧。”李小琴朝陈志国笑着,甜甜的说。
  李卫东连忙走过来,在陈志国面前停下,但手伸出去热情四溢地自我介绍,“你好你好,陈志国同志是吧?我叫李卫东,幸会幸会。”
  “你好。”陈志国右手伸出去与他相握,李小琴站在旁边看着,念及前段时间李卫东带领歌舞厅一帮服务员帮她去政府大院举牌子替陈志国伸冤,李卫东的目的就是为了跟陈志国走近拉拢关系以便生意做好做红。
  陈志国是个对工作严谨认真的好干部不可能给李卫东及任何一个商人开后门,不过李卫东在法律范围内需要帮忙的陈志国是可以提供方便的,因为鼓励性支持性优惠政策,不仅能给商人获得许多商业机会,也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会。
  李小琴把李卫东的来历以及歌舞厅的经营情况跟陈志国简单叙述,又特意把李卫东性格为人等夸奖一番,李卫东满眼感激的看向李小琴,陈志国明白活用政策能速发展壮大一个企业带动全县发展的道理,只要李卫东歌舞厅不干一些违法犯纪的事他是支持的。
  政府大院的领导都口头支持了事业遇到瓶颈了还怕破产吗?意味前段时间拉拢一帮服务员去举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