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早上来开会,路过你家时看到小东哥腿脚不利索,所以顺道扶了一下,没什么的。”
“嗯,还是谢谢。”李小琴又说。
李小琴不知道在钱有为的心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对于李二奎和朱寡妇这帮人,李小琴是以强势对强势,以泼辣对泼辣,但是对待品质朴实的王家人,和眼前这位帮过自己的帅知青,李小琴自然是讲文明讲礼貌的。
一旁的王婶咳得面色发白,说不出话直不起身的,李小琴忙着跟王红霞一块照顾,也无暇跟帅知青多讲两句,自然也是没有注意到自己跟帅知青的两三句交谈,落入别人眼中是如何评价的。
第六十二章 各打主意
站在对面的陈玉芬,满眼鄙夷地看着李小琴这边,嘴里说道:“妈,我咋觉得你看上的儿媳妇跟小知青有一腿呢,瞧瞧,那么多女同志都偷偷看着他,他偏偏不理会只跟你儿媳妇说话。”
“瞎咧咧啥,没看到他手里扶李小东嘛,旁边还有王家人呢嘛。”马半仙回头瞪了闺女一眼,可心里还是有点膈应,这小知青可惹村里小姑娘喜欢了,李家姑娘会不会也在他三言两语中魂儿被勾走?
正好陈志国也看到这一幕了,天不亮陈志国就爬起来叫上郝村长,挨家挨户地召集村干部开会,把大会主题讲一遍,郝村长播广播那会,他想到李家兄妹俩,小姑娘瘦小的身体怕是架不住她大哥,所以跟郝村长说一声,便朝李家走去。
李家隔村委会不远,隔着十来户人家,四五百米的距离,他部队出来的脚步生风,四五分钟就到了,但在篱笆院门外喊了半天都没人回应,暗猜是不是都去村委会了,陈志国又拐回去找,他刚到达,也不知哪来的心灵感应,下意识地一抬头就看到来人了。
陈志国微微眯起眼,隐约觉得钱有为是不是喜欢小姑娘?那么多姑娘偷偷盯着钱有为看,甚至还有几个大胆的跑到他身边主动说话,偏偏被他疏远,就顾着和小姑娘聊。小姑娘已经怪可怜的,可不能被小知青给拐进湾里了,陈志国想。
这小知青的事,陈志国是知道一二的,爹妈是资本家,家里还有国名党和汉奸走狗关系,在知青点男知青们都不愿意搭理他。陈志国不排斥有污点的知青同志,但前提是他们得遵纪守法,表现良好。陈志国觉得,如果再发现不对劲,就有必要找小知青谈话,让他注意言行分寸。
另一边的陈凤霞远远地看着李小琴等人,心里盘算着怎么让她身败名裂,她跟李小琴无冤无仇的,但就是看不惯李小琴那副嚣张,目中无人的态度,陈凤霞是革命烈士的遗孤,平常在村里没有哪个敢惹她,但就在前两天李小琴给她脸色看了,陈凤霞死也咽不下这口气。
她目光来回在李小琴和钱有为身上扫,脑里尽是阴谋诡计,选定最佳诡计之后,陈凤霞脸庞挂着得意,趁马半仙跟人说话的空挡,她朝陈玉芬招招手,“玉芬,你过来。”
“姐,你对象是哪个呀?”陈玉芬看完钱有为就把目光放在知青队里扫视,但看来看去,就是猜不透哪个是未来姐夫。
陈凤霞伸手往她脑门弹,“你还小,咋脑子里净想些男人女人的事?”
“我这不是好奇嘛。”陈玉芬委屈地嘟着小嘴儿道。
陈凤霞示意她凑近,然后低声在耳边嘀咕,“昨晚,我跟你说哪个事还记得吗?我现在想到了一个效果更佳的法子……”
听得陈玉芬双眼蹭亮,不住地点头,“姐,你放心,我肯定会搞定的。”
陈凤霞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脑袋瓜,督促道:“那就快去办吧。”
“姐,等这事办成了,你得跟我说谈恋爱的对象是谁。”
“行行行,你先去办。”
“诶!”陈玉芬高兴地应着,回头转入人群中,办事去了。
这时候盯上李小琴的,还有李二奎,李二奎一直想要弄到大哥家的砖头房,虎崖事件没成反倒赔了一条腿,他不服气!这不,昨天还把机会放在魏家人身上,结果咧,侄女给魏家人糊了一脸猪粪,把人恶心的,哪还敢娶她?昨晚李二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发愁,想要咋个才把大哥房子弄到手?
现在见钱有为跟侄女说话,顿时眸子闪过精光,这年代家庭成分很重要,资本家出生的钱有为,那可是人人瞧不起的,人们憎恨资本家,就跟憎恨卖国贼一样,李二奎琢磨着,把侄女和钱有为资本家身份做文章,到时全村人都恨死她,不得呆不下主动离开?
但很快李二奎又有点泄气,因为后面再咋个观察,侄女都没有再跟钱有为说过话,尽围着王婶嘘寒问暖了,不像是情窦初开互相喜欢的模样啊!
陈志国看到这一幕,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小知青目光时不时地瞟向小姑娘,但小姑娘显然没有把他太放在心上,光顾着照顾王家人了,陈志国猜测,应该只是小知青有那种想法,但是不管到啥程度,他都要及时把情窦掐死摇篮里。
这也是为了小知青好,陈志国想着,小知青成分本就不好,下乡不好好劳作还跟小姑娘谈了恋爱,往后能申请返城才怪,想来想去,不管下次了,等会就找时间跟小知青唠唠,让他注意影响。
这么想,陈志国感到很满意,满意得他都不自觉得露出笑容来,至于为什么这么操心小姑娘的事,他才没有功夫去寻答案呢。
第六十三章 真不要脸
这时候当当当的声音从村委会门口传来。
大家伙都停止了唠嗑,抬头看过去。
一身中山装的郝村长,右手拿一块尖石头,一下下朝悬挂在树干上的铁片敲打着。
这是在告诉大家,会议正式开始了。
敲完后,郝村长走到几个村干部跟前,大声喊着,“这个,人都到齐了吧?”
大家或蹲着,或背靠墙壁手里织毛衣毛裤,或站着嗑瓜子,但都没有人在这时候出声打扰。
郝村长伸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本本,里面记载会议的几项重要大纲。
看了一眼后,郝村长说道:“这个,今天就这个……”
刚起头呢,旁边就传来几个娃儿的打闹声,原来是玩弹珠输了哭鼻子咧。
郝村长扬手高声喊,“娃,不闹啊,不闹。”
王大胆迈步走过去,双手掐着腰杆大吼,“喂!闷声玩去!”
孩子们吓得撒腿跑开了。
看得李小琴暗暗佩服。
这王叔外貌老实,没想严厉起来还蛮有威力的。
难怪被选了当村干部呢。
村委会四周又恢复安静了,郝村长这才继续高声喊,“今天呢,召集大家开个会!”
然后高举小本本给大家伙看,指着说道:“我这个小本上,那是记得相当清楚,前年,咱村三百多户人,打了一万多公斤的粮食,这还是粮食综合咧,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全都算在里头咧!就这粮食产量,昨天还有人问我,今年会不会得县里给的粮食锦旗?我的老天爷,就这一万多公斤的粮食,还好意思拿锦旗?就是县里头给,我还不好意思接咧!”
“乡亲们,晓得我为啥子不好意思接吗?大家还记得咱刚拿锦旗的时候,粮食产量是多少吗?两万多公斤啊!那时候,县里给的锦旗,准是咱村的跑不了!为啥这两年拿不到咧?这得问你们!你们,一个个懒得舍不得出窝,下地也舍不得使劲!别说两万公斤粮食,就是一万公斤,也是白日做梦咧!”
郝村长说到激动处,啪叽把本子往桌子一扔,“具体是哪些人懒得出窝,懒得使劲,我在这里就不指名道姓了!我给他们一个机会,我要说的是,咱们芭蕉村的人往后啊,想偷懒都不成啰!在陈志国同志的带领下,村干部的商讨下,我们决定采取行动措施,那些懒惰的人,你们往后的小日子不好过了!“
蹲地上嗑瓜子的崔狗濑憋不住了,扯着脖子高声喊道:“郝村长,你想说啥就说明白嘛,咋个采取措施的嘛,弯弯绕绕的我们咋听不明白咧!”
郝村长回头看了眼,看到是崔狗濑,顿时眼睛透出愤怒的光,”哦,是狗濑啊,我本来不想说你的,你今天开口了,那我就得好好说你了,你往后再不下地,别怪村里不给你分粮食!“
崔狗濑一听就急了,站起来手指着郝村长,”咋了?我咋了?你咋说话的?是村长也不能这么说话好吧?我凭啥分不到粮食?“
朱寡妇被撤掉干部职务,轮不到跟郝村长站一块,她要面子得很,就躲在墙角里缩着脑袋听。
她怨恨郝村长听信李小琴的话,从到村委会开始,眼珠子直直的盯在郝村长身上,能剜出一块肉来。
这会听到崔狗濑站出来反驳郝村长,朱寡妇立即兴奋地睁大了眼睛,带头嚷嚷,“凭啥不给分粮食啊!这是要闹事啊!不分粮食不得饿死啊?这是要杀人啊!“
“就是!凭啥咧!”
“这不是要饿死人啊!“
那些懒惰的人本就对郝村长的一番言论深感不满,看到有人出头质问,纷纷嚷起来。
崔狗濑就更得意了,挺直了腰杆大喊,“郝村长,我今天把话撂这了,要是你敢不给老子分粮食,老子就去县里告发你!”
“你这娃咋这说话呢?”郝村长气得瞪圆了眼睛,拍着胸脯,痛心疾首地嚷嚷,“大家摸着良心问问,我老郝在芭蕉村起早贪黑的是为了啥?“
李小琴发现缩在墙角的朱寡妇了,正逮着旁边人说郝村长的坏话呢。
再看郝村长,气得脸都青了。
到底是帮过自己的人,李小琴肯定不希望他气出个什么来。
郝村长只讲了几句,但李小琴基本是听懂的。
六七十年代实行搞大集体,简单来说,大家伙一块下地干活,公分都一样,再依靠公分来获取粮食药物等物品。
这就导致了部分人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基本每天出工的,一半以上人都心不在的状态,反正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
郝村长这话里意思,大概他们村干部已经商讨出适合的惩罚制度来约束,这样能提升来年的粮食总产量。
朱寡妇肯定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偏偏扭曲事实,让大家对郝村长骂骂咧咧。
真够不要脸的。
第六十四章 芭蕉村村花
就在李小琴心中愤愤时,看到陈志国走到高一节的台阶上。
穿的还是灰色的中山装,口袋别一支钢笔,不了解他品性的,怕还以为这人蛮谦和气质呢。
李小琴暗暗鄙视,就在这时听到陈志国发言了,“行了,说要告发的人,我就是咱这片区域的负责领导,想要告发谁,随时来敲我办公室的门。”
短短几句,李小琴也没有听出威胁的成分,偏偏崔狗濑和朱寡妇秒认怂。
瞧瞧那低头缩脑的模样,李小琴真是好奇,这人的话真那么有力度?
再看旁的人,也是拉耸着脑袋,没有人再骂咧咧了。
不过,陈志国站在那里,五官倒是一般,但是气势都不同一般人。
而且讲话中气十足,沉稳中带着几分怒气。
李小琴随即就明白,看来威严这种东西不一定得瞪眼大吼的。
有陈志国开口,骂的人乖乖闭嘴了,王大胆端来茶水给郝村长喝,瞧喝下之后面色好多了,李小琴心里的担忧也放下了。
“我们要说的,是出勤不出力这个事。“陈志国看着在场的人,说道:”大家都听说了吧,袁县的袁家庄,今年粮食产量高达两万多公斤,要知道,他们村今年的这个产量,相当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零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他们村搞的正是奖勤罚懒的制度,因为只有勤劳,才是粮食大丰收的唯一标准。而且,他们的奖勤罚懒制度,已经在不少村子引起反应,而且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一个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的知青,高高地举起手。
在得到陈志国的同意之后站起来发言,“陈志国同志,你说的奖勤罚懒制度我倒是听说过,说出工多的人家,干活力气大的人家,分的粮食就多,还得到村委会百斤粮食鼓励咧,是不是这个?”
这个知青的话一出,顿时惹来大家伙的窃窃私语。
“这怕是不成吧,那像我家,老弱病残的,出工就我跟儿子,我老生病,就儿子这公分,一年能分几个粮食啊。”
“对啊 ,这不公平啊。”
李小琴只觉得这个知青眼熟,搜遍了记忆,也想不起来到底叫什么。
可以看出这个知青在知青队占重要位置,这话一出,底下十几个知青都纷纷表示不公平,但因读过书的素质高,没像村里人那样高声嚷嚷。
这会他目光就落在陈志国的脸上,对上他的目光,是一点都不怯场地说道:“陈志国同志,你提的奖勤罚懒制度我是不太赞成的,就芭蕉村十户人家就有一户病残弱的现状,就算天天出工出力,到头也分不到多少粮食,还是照样饿肚子。”
“对对对!“李二奎跟崔狗濑是一类人,就没咋下过地的,如今又废了一条腿就更不可能下地了,这奖勤罚懒制度不是要存心饿死没劳动力的他们吗,所以特别积极地举手发。
”要我说啊,就别搞什么奖勤罚懒的,没意义,光咱芭蕉村就五百多口人,想偷懒的还是可以偷懒的嘛。”
这提议让家里有老人小孩男人又死得早的婆娘心慌慌,也高举着手,不待陈志国点头就迫不及待地发言了。
“要我说啊,就规定每天每户人出几个力,也就是每家固定干活勤快的下地,这么人少,一眼就看到哪个偷懒。”
“对对对,每天固定出工出力再奖励!不然那些家里有七八个人的,都一块下地了,一年分下来的粮食那可是出工一人的多好多倍呢!”
“我看这个成!”
马半仙一看大家都针对儿子的言论有意见,气得站起来,双手掐着腰杆嚷嚷,“咧咧啥呀你们?人家干部做出的决定,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瞧你们一个个能耐的!干部的话都不听咧!想造反呀?”
陈凤霞和陈玉芬就站旁边,虽然没有开口为陈志国辩解,但从眼神是能看出对这帮人的辩论是多么不屑的。
李小琴也是头一次见到马半仙的小闺女。
名字她倒是记得的,俩人上辈子给她身上捏过不少毛毛虫。
“姐,你快看。”陈玉芬看了一圈在场的人,目光就落在李小琴脸上,对上她看向这边的目光,赶紧地扯了扯旁边大姐的衣摆,朝她使眼色。
陈凤霞循着目光看过去,微愣了下,刚才看到她跟前有钱讲话,但有人挡住没咋仔细瞅脸蛋。
仅是两天,小丫头看起来又水灵了几分,那双眼睛灵气得狠,里面像是有星星一般,跟城里人似的。
陈玉芬刚刚也没仔细打量李小琴的颜,这会还看呆愣了,微微张着嘴巴,傻傻地望着李小琴脸蛋,完了扯了扯大姐的衣摆,不解道:“姐,她真是原来的她吗?我咋看着不像咧?这丫头看起来可真是好,双眼大大亮亮的,诶,我觉得说她是咱村里最好看的都不过分耶。”
陈凤霞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那样承认,她才是芭蕉村第一美,十里八村最美的。
第六十五章 鼓励养猪
“切,我看你眼光有问题,我倒不觉得她哪里好看,浑身都透着一股俗气。”陈凤霞说道。
陈玉芬如梦初醒,赶紧笑着说道:“对对对,我眼光有问题,呵呵,我觉得她没有我姐好看,要不然,哪能十七八岁就有伙子追了呢。”
“你小声点。”陈凤霞回头瞪她眼,这年头虽然比六十年代开放,但订了婚的走在街上也都是保持着距离,何况她这种婚都没定的呢。
陈玉芬意识自己说错了话,忙手捂住嘴巴。
看到李小琴又水灵了不少,陈凤霞心里嫉妒得发狂,转念一想,小丫头马上就要被大家伙指鼻子痛骂,拿石头子砸,狼狈着咧,陈凤霞心里的嫉火稍微散了不少。
她脸庞挂着得意,露出一脸胜券在握的表情。
李小琴看得脸色就微微一变。
这人一定是心里藏着啥阴谋诡计。
她上辈子可就领教过几次陈凤霞这种表情之后的大招,比如抓老鼠塞她书包里,饭盒里塞毛毛虫,李小琴是最怕这些了,每次都忍不住尖着叫跳起来然后逃跑。
这人该不会还想故技重施吧?
“小琴,你冷不冷?”冷风袭来王红霞连打了两个喷嚏,伸手揉鼻子的时候拿肩膀碰了碰李小琴胳膊,说道:“你把我围脖取下来围着,我看今天这天气怪冷的。”
“我不冷,你打喷嚏怕是要感冒了,自己围紧实了。”李小琴收回视线,脸上又带着娴静笑容回道。
完了转身拉了大哥一把,柔柔软软地问,“哥,你冷不,我给你扶到那边墙角躲风。”
李小东懂得直哆嗦,但抬眼望过去,发现村委会墙角蹲着兄妹俩的大仇人朱寡妇,就摇头拒绝了,“不,哥不冷,我估摸再十来分钟会就开完了,没事的。”
“诶。”李小琴应了一声,想了想,风是从北边吹来的,就站在大哥的北边位置帮挡住风。
因为早上出门就是上山,山里湿气重,冷气更重,所以穿的都是大棉衣棉裤,很抗寒,北风吹过来只觉得脸蛋凉飕飕的,别的还好。
此时,台阶上的陈志国喊了一声,同时抬手示意安静下来,“大家莫着急,听我说。”
他一吆喝,底下纷纷议论的人又停止了。
陈志国双手按着桌子,眸光扫过在场的人,声音平稳,“我们芭蕉村也要搞奖勤罚懒制度的,但我们村干部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好多人还是处在没有收入的状态,我鼓励大家适当的搞一些副业增加收入,比如养猪,养鸡,养鸭,但不允许私自出售,必须统一交给上头,当然,这个鸡鸭猪是由村委会给予奖励,饲料,也是村委会给予奖励,也就是说,如果你够勤快,那么,你即将获得村委会奖励的小鸡,小鸭,小猪仔领回家饲料,这过程中,如果你仍旧勤快,村委会还会奖励有机饲料,甚至,你的鸡鸭猪出栏了,只要你勤快本分,还会再得到村委会奖励的两到三斤的粮食!“
到底是文化人,一说就明白。
“呀,意思我们出工出力,还能拎小鸡仔回家养咧,往后娃儿不就不愁没鸡蛋吃了吗?”
“不止咧,小鸡仔长大了生鸡蛋,再拿鸡蛋孵化小鸡仔,家里的鸡可不就成群了吗?”
“我看这个好,也解决了咱们没有饲料喂养的情况,只要好好干,就没有吃亏的。”
大家议论纷纷。
王婶正在咳嗽,听到这话都被吓得不咳了。
小鸡仔买一只就得一块钱,大一点的还是一块多两块咧,自家早就想买了回家生蛋给全家补身子用,奈何没有粮食喂养,小鸡仔吃地里虫子长得也蛮,村子第三只手多,刚一斤大点就被人给偷走熬汤了。
但是既然村委会出了这制度,那肯定要严厉禁止第三只手的,往后日子会越过越好咧。
王婶一下子拉住闺女的手臂,浑身毛孔都透露着喜悦,”红霞,妈没听错吧,往后勤快出工出力,就能有小鸡仔小鸭仔分?“
“嗯嗯,妈,还能分到小猪仔呢!”王红霞激动得眼眶发热,照这么来一年分三四头小猪仔,那养个两年就差不多长成一百斤的出栏猪,少说都能卖六七十块钱啊!
“哎呀,那这个制度好,得支持。“
“嗯嗯!”王红霞使劲儿点头,“妈,咱家要是小鸡小猪都能养,我再跟着小琴做点生意,咱家很快就甩掉锅底没有米的囧境!”
王婶笑着说:“是啊,是啊!”
在场的人跟王婶母女俩差不多激动,好像吃饱饭顿顿吃肉的日子明天就来临。
李小琴听完之后,一句话说不上来,有些吃惊地望着台阶上的陈志国。
买小猪仔那天,她还想呢,再熬个一年半载的等到家庭副业大兴潮的日子,就不消这么藏着掖着养了。
由于老百姓的收入来源十分单一,除了干集体活儿拿到的分红,别的就没啥挣钱门路。
上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鼓励和支持老百姓饲料家禽,并给予大量的有机饲料。
每销售一头生猪,给予奖励粮食,还奖励四十斤的平价饲料和三尺补票。
如此鼓励下,老百姓饲养家禽的积极性,可谓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
多活一辈子的李小琴晓得,这政策在不久就来临,这个不久具体记不清了,但起码也是半年之后。
万万没想到,这政策说来就来啊!
难不成,这政策是陈志国带头搞的?
收到的效益不错,才慢慢在周边乡镇和县城得到推广?
第六十六章 百姓好干部
就在这时候,台阶上的陈志国又平稳地说道:”别的村搞奖勤罚懒制度,那是真的给干活勤快的直接颁发粮食奖励,我们村情况特殊,所以,我和村干部们共同商议出来的这个制度,也是综合各家各户的特殊情况,才下的决定。“
郝村长那帮人虽然领导起来很有一套,但脑袋瓜不灵活,毕竟没读两年书,所以这制度肯定是陈志国自己琢磨出来的。
李小琴很是佩服。
陈志国人虽然品质不好,但还是真有几分本事的啊!
陈志国又说了,“各位乡亲父老们,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