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点儿好的-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这儿正琢磨新菜呢,可巧儿你们俩就来来了,快来尝尝我这个炸串儿口袋!”


第82章 口袋炸串儿
  “新菜?”
  陆辛拉着沈小甜的手进了小乔姐的店里; 就看见小乔姐正在摆弄白色的小袋子。
  说是袋子也不太恰当,更像是个四方方的面饼中间撕开之后又两刀切成四份儿,一份儿一个方角。光看外面; 有点像是切了边的面包片,透着一股香软的气息。
  小乔姐说的新菜,就是把炸串儿从串子上撸下来,用这个包起来。
  “这不是后头老金那边儿卖个炸鸡卖火了么,我就想着自己也搞点儿什么,谁还能嫌钱赚多了呀?是吧。你们两个想吃什么; 我给你们弄这新吃法尝尝。
  沈小甜要了素鸡、金针菇、鸡肝、鸡心几样,陆辛要的就要多多了,鸭胸肉和炸里脊他都拿了两串儿。
  不一会儿,小乔姐就端着炸串儿出来了,旁边放了三个“面口袋”。
  “陆辛你点的这炸串儿一个口袋可装不下,小甜; 你尝尝姐做的这个怎么样,我去问老金; 他夸你可是没停过; 你做的那个视频啊; 小甜老师是吧?他还让我也去看; 别说; 我还真看出来一点儿,你试试这个炸肉蛋,是不是挺稀罕?”
  她放下炸串儿,又扭身回了厨房; 不一会儿又端了两碗麻辣烫出来。
  陆辛一看,赶紧说:“小乔姐; 这我们可吃不了!”
  “没事儿。”小乔姐笑着说,“我呀是怕你们噎着,顺便也帮我试试这么吃对不对味儿。”
  小乔姐单独送的“炸肉蛋”就是很粗的香肠,里面的看着就是满满的肉,外面是一层酥壳,酥壳外带着浅浅的一点金黄色。
  陆辛先咬了一口,嘴里就被肉塞得满满的。
  “您这外面一层是放了咸蛋黄呀?”
  “啊,炒了点儿咸蛋黄,炸完了就往上面抹一层。”
  小乔姐笑着坐在沈小甜的旁边,跟沈小甜说:“小甜你那个视频拍的可真是太好了,我呀就给我们家小洁看,她也特别喜欢。我就跟她说,你别看你妈妈天天就是卖个炸串儿,其实里面也可多知识了,她也听得进去了。”
  小乔姐的女儿小洁今年也是十三四岁了,正是性子跟妈妈拧着来的时候,小乔姐偶尔也会抱怨两句,还说过想把孩子送沈小甜那儿上上课,这孩子之前还不愿意。
  “小甜啊,你说我这个这么做怎么样啊?我算了一下,这个肉蛋肠是贵,可要是好吃呀,那贵点儿也行,昨天和前天我还真卖出去了十几根,他们吃也觉得真不错。”
  沈小甜咽下嘴里的香肠,笑着说:“觉得好您就卖吧,我也觉得很好,您用这个咸蛋黄我觉得也挺好的。”
  “我问你也是为了图个心安,现在这珠桥东面,谁不知道你和陆辛一块儿把老金的店给扶起来了?”小乔姐脸上的笑就没停过,那语气里隐隐透着羡慕,“哎哟,他家卖的那个炸鸡是真好,我家小洁也喜欢吃,放学了就要买两个回来,我本来想就是炸鸡么,我也能卖,没成想那味儿还真是不一样。”
  说着,小乔姐又让沈小甜尝尝她这个“口袋串儿”。
  “这个皮子啊,是我蒸出来的,发好的面擀成皮,刷上油,两层的四边儿夹在一起,等面醒了之后直接上锅蒸出来,也是试了好多次,才有这个皮子。”
  像面包片一样的皮子比面□□还要香软,味道就是面香,里面却有藏着极为丰富和浓重的味道。
  炸好的肉串和菜串外面裹着酱,被人从签子上撸下来之后塞进了面皮里面。
  一口是面包着菜,一口是面包着肉,炸好的食物无论荤素都带着脆香和油香,有被这样浓厚酱料和饱满的面所包裹,可以说是每口都是大满足。
  “好吃。”沈小甜笑着说。
  她没说的是觉得这么吃人一定会胖。
  “我觉得呀我这个可以放在外卖上。桥西面那些上班的也喜欢吃麻辣烫,可我这种麻辣烫要是不分开做啊,一会儿里面的红薯粉就泡烂了,要是让我跟别人一样分开放呀,我说实话,那粉儿凉得快,再泡进热汤里,味道都散了。再要是加上这个呀,我觉得能带一带外卖的量,不用买麻辣烫,这也是有菜有肉了。”
  小乔姐这么说,沈小甜都能听见她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陆辛坐在对面,好半天插不进话来,听着小乔姐说完,他说: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挺好的,这个挺饱人了,就我这么一个人,吃两个就饱了,您看你这两个面皮加起来也就四五块钱。真做起来比做麻辣烫方便多了,也剩了一层打包费用。”
  这话说到小乔姐心里去了。
  “唉,咱们这边儿啊,吃外卖的还是少数,都是邻居街坊,送孩子上学放学来,自己上班下班来吃一顿,可我出去看看,人家大城市都在赚外卖钱了,虽说是那些啥啥网抽成挺高吧,可是这钱就在这儿,我不卖,那些人也不会走出来买啊,还是让别人赚去了。
  “小买卖抠一分出来是一分。老金把他女儿送出去了,我觉得我家小洁就算不出国,也得有钱读个好大学呀,就像小甜似的,说啥都能用科学知识来给我们讲通了。”
  说着话,小乔姐又让沈小甜吃口麻辣烫,看对不对味儿,她看着还跟十来年前一样,长得漂亮,为人敞亮,说起女儿的时候有点儿担心,又有点儿骄傲。
  “小乔姐,我觉得您这个新吃法儿真的挺好的。”沈小甜对她说,“能不能卖多好其实我真不知道,但是您东西一直做得好吃,又干净又让人舒服。”
  “哎哟,被小甜怎么一夸,我心里可真美。陆辛啊,你看看小甜多会说话,你这个愣小子第一次来我这儿说我是海带泡粉条,我这可还记着呢……”
  说话间,小乔姐的眸光一滞,声音沉了两分:
  “要是田老师能看见你们俩在一起该多好啊,顶顶好的人,我闹离婚那会儿那个没良心的还来吵吵我,是田老师帮我把人给撵走的,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我这离了婚的女人门前是非也不少啊,田老师帮人却没犹豫过……”
  看看沈小甜,她轻声一叹,微红的眼睛下面又扬起了个笑脸儿。
  “我说多了,你们好好吃……”
  正好有客人进来了要吃麻辣烫,小乔姐站起来就去忙了。
  留下两个人继续吃着饭。
  陆辛还是没忍住看了沈小甜一眼,看见她的脸上还是笑。
  像是一层甲,在那儿,就是刀剑戳不进的样子了。
  剩下来的时间,沈小甜都是安安静静地吃着饭,吃完之后,他们两个人一起往家走。
  “陆辛。”
  看着昔日的垃圾场如今的碧波河,沈小甜抬头看着走在自己左边的男人。
  “怎么了?”
  “你给我讲讲我家老爷子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沈小甜才发现这句话真的在她心里盘旋了太久,好像还发了酵,一打开,就是一股酸意直冲她的脑门儿和鼻子。
  可她仰着头,硬是不见半点儿的泪,脸上还是笑着的。
  陆辛的手从裤兜儿里拿出来,握住了沈小甜的手,说:
  “咱先回家,让我喝口水,哎呀,这炸串儿吃得有点儿咸,你听我这嗓子,跟里面有个敲破锣的似的。”
  有么?
  沈小甜笑着去听了一下,抬手拍了一下他的胸膛。
  “没听出来呀。”
  到了路口,俩人过马路,陆辛还是拉着沈小甜的手,抻着脖子,好像他刚刚不是吃了啥炸串儿,而是被人把盐块儿塞进了喉咙眼儿。
  终于回了家,还没开院子门儿,就先听见了开学鸡的咕咕声,沈小甜就又进屋去拿出一个苹果,切了一点儿,剩下的给了陆辛。
  “喏,用这个润你的嗓子吧。”
  啃了一口苹果,陆辛说。
  沈小甜把手里那点儿苹果给了开学,看它在那儿叨着欢,小甜老师慢悠悠地说:
  “嗯,鸡也这么想。”
  “咔嚓!”陆辛张大嘴咬了一大口苹果,用的那个劲儿啊,估计能把鸡脖子都咬断了。
  吃着苹果,陆辛说:
  “老爷子真是个爱管闲事儿的,那次我跟他一块儿去长春,他是要去长白山看天池,坐的是个慢车,一开二十几个小时,那车上有个老人是回东北去寻亲的,老爷子跟他聊天聊了七八个小时,那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个当兵的,后来随着部队的调派去了湖南。
  “说是他家里有个姐姐早些年没了,留了一个外甥被他姐夫带走了,这老人就想看看这个外甥过得好不好,从湖南打听了消息到了山东,又从山东要一路找回东北去。火车到德州的时候,老爷子还下车买了三只扒鸡,让我和那老人一块儿吃。”
  看看沈小甜在旁边默默听,陆辛又清了一下嗓子,插播了一句说:
  “那扒鸡也J咸,跟我今天也差不多了。”
  沈小甜笑,默默站起来给他倒了一杯水,还是温的。
  茶杯接过来,连着那端茶的姑娘一块儿拽进了怀里,陆辛环抱着沈小甜,摸摸她的脊背。
  像是在安抚一只离了家的小猫一样。
  “长白山那儿的鸡和鱼是真好吃,鱼肥,鸡也肥,还嫩,我和老爷子吃得可开心了,有一天晚上去吃了个烤梅花肉,哎呀,真是,不到东北不知道猪有多香,尤其是那个农村的粮食猪,真拿豆粕喂出来的,一吃就是不一样,那叫一个香。”
  沈小甜最近对体重有点点敏感,看着陆辛,她说:“你一定要一边抱着我一边说猪么?”
  陆辛不紧不慢转了话题,脸上跟没事儿人似的,手还在那拍啊拍:“吃完了也晚了,我们俩奢侈一回坐了个出租,听着那司机放一个人儿的广播,就是热线电话解决问题那种,司机还说这人儿在他们这一片儿都很有名。结果回我们住的宾馆,我就看老爷子用手机给那热线打电话,他在火车上聊天的时候把人家要找的人那些信息都记住了。这一个电话下去,还真有人又找了过来……”
  沈小甜坐在陆辛的膝盖上,转腰看着他:“那个老人找到外甥女了么。”
  陆辛点点头。
  沈小甜笑了,说:“真好啊。”
  过了几秒,她又长出了一口气,又说了一遍:“真好啊。”


第83章 烤酸菜
  早上八点多; 陆辛拎着一塑料兜儿包好的馄饨来沈小甜家,刚进了院子门,就看见沈小甜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折腾一堆报纸。
  他的女朋友就在地上蹲成那么小小的一团。
  “嗯?你干嘛呢?”他问。
  沈小甜说:“我想把报纸铺着; 然后晒晒书,结果忘了还有个开学在这里。”
  陆辛握着手里的塑料兜也蹲下了,看着报纸被收一半儿放一半儿的,他说:
  “要不我把那鸡抓了先找个笼子关着?不然它一泡鸡屎就把书都祸害了。”
  两个蹲着的人一起转头,看着开学鸡趾高气扬探头探脑在杜鹃花下面走来走去。
  沈小甜说:“要不还是去楼上晒书吧,二楼阳台和阁楼的窗台也能用。”
  陆辛帮沈小甜把报纸收了; 再把自己的摩托车推进院子里放好,先扎上围裙去了厨房。
  小馄饨是他早上去老冯那儿看货的时候随手捏的,四十来个,就是最简单的韭菜虾仁馅儿,一边锅里煮着馄饨,另一边灶上是个平底锅; 煎了两个鸡蛋。
  “我在想我应该明天就早起去跑步。”沈小甜靠在厨房门上,对陆辛说。
  “挺好呀; 早上从珠桥边儿走走还是挺舒服的; 不过眼瞅着天就要冷了; 你可小心点儿别感冒了。”
  沈小甜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男朋友有时候说起话来不像个男朋友; 更像个长辈。
  吃过早饭; 陆辛到底先把“开学”给收拾了,他出去一趟,从菜市场里借了个塑料筐,直接把开学罩了进去。
  这还不算; 他又扎了个篱笆,算是彻底把开学圈在了小半边儿的院子里。
  剩下的地方他就铺了好几层报纸; 才进屋喊沈小甜来晒书。
  沈小甜想晒的外公留下的那些书,之前打扫卫生的时候粗粗晒了一下,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书房里还是有一股浓浓的旧书味道,沈小甜才下定决心把它们再晒一次。
  九二年的数学教学大纲,八六年的数学课本……看着泛黄的书页在阳光下一页一页翻开,沈小甜的脸上是笑着的。
  除了书以外还有各种本子和书信,陆辛蹲在沈小甜旁边,看着再熟悉不过的字凝固于纸页,又晕散于时间。
  “我姥爷左右手都能写字。”沈小甜打开一个本子,指着上面的内容对陆辛说:
  “你看,这些就是他左手写的。他左手右手各写一个字,我都能认出来。”
  刚去西北的时候干活伤了右手,才二十多岁的老爷子不肯荒废时间,硬是几个月时间又练出了一手的左手字。
  这些事情,沈小甜都惊讶自己居然还记得一清二楚。
  “你看这个,这个人我也认识,他是我外公的学生,毕业之后分配去了肉联厂,过年来我家送过猪耳朵和猪尾巴。”
  沈小甜指的是一张照片,上面的年轻男人笑得带着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憨厚气质。
  陆辛瞅了瞅,说:“他长得也不像猪耳朵啊,你怎么还一直记着人家长啥样儿?”
  沈小甜看了他一眼,说:“我记得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猪尾巴,你知道吧,猪尾巴炖烂了的那种,切成一节一节的,我姥爷会切点儿蒜末,倒上酱油,让我蘸着吃。”
  久远的记忆里总带着食物的味道,小时候发现这个世界的“每一次”,长大之后如果还记得,那就是旧时光所给予的奇迹一般的馈赠。
  陆辛长长地“哦”了一声,仿佛真知道了什么大秘密似的。
  沈小甜又从书堆上面拿起了两本书,这两本书外面都包着封皮,摩挲着灰褐色的封面,她想了想,然后笑出了声。
  “你猜这是什么?”她把书在陆辛的面前晃了晃。
  什么?陆辛看着那层书皮,说:“课本?”
  才不是呢,沈小甜打开书,露出了扉页,上面写着两行字第一行是“烟雨蒙蒙”,第二行是“琼瑶著”。
  另一本书也打开,写的是“扬清抑浊”,作者“全墉”。
  陆辛看了两眼才看出第二本上面的门道,说:“这怎么还全墉了?金老爷子知道自己被人把钱包捞了么?”
  “这两本书比我年纪还大,我姥爷说是九几年的时候从他学生手里没收来的,我觉得他也不是收了学生书就不还的人,估计是什么时候放乱了。小学的时候我还翻出来看过,结果看了没几天,电视剧就播了,我还奇怪杜飞是谁。这个盗版书不好看,男主就会一招扬清抑浊,一使出来反派就都倒了,离金老爷子差太远了,还一次撩好几个小姑娘。”
  这种“杂书”还有不少,沈小甜从前经常会偷渡一本去厕所,作为厕所读物。
  “不过我也没稀罕它们多久。那时候能看的书就多多了,我那时候最喜欢的是科幻小说,我姥爷也喜欢,给我一年一年地订。”
  整整齐齐一箱子杂志是从书房的角落里找出来的,打开一看,竟然还按照年份整整齐齐地分好。
  “每次杂志来了,我们俩就每人三天,把杂志看完,然后就在吃饭的时候讨论里面的故事,有一次我看上了瘾,把书带去了学校,上课的时候偷偷看,被老师给抓了,还把我姥爷找去了学校。
  “我姥爷很严肃地教训我说,这些书是在家里才能看的,在学校我连知识都学不完。可老师说我看那些书只会让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我姥爷又很严肃地说‘科幻不是胡思乱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未来’。我觉得这句话对我影响挺大的。”
  沈小甜抱着一摞带着陈灰的杂志,笑着对陆辛说:“就好像这一句话,就能让我从此比别人更自由。”
  自由?
  陆辛看着沈小甜,抬起手,似乎想擦掉她笑容里不存在的泪,可泪并不存在,所以他勾了一下她的鼻头儿。
  “行吧,咱们自由的小甜儿老师,我得小心点儿,别风一大,你就被吹跑了。”
  他手上沾了灰的,一下子就在沈小甜的鼻子上抹了一道。
  不过他当然不会说出来,只是接过那些杂志,摊开在铺好的报纸上。
  “是我该小心才对呢。”沈小甜又拿起一摞杂志,对他说,“你这个野厨子,风一大肯定跑得比我快。”
  “那挺好。”陆辛说,“咱俩都小心一点儿,风一大了就抱一块儿,管保谁都跑不了。”
  一本一本地翻着,俩人从十点干到了快中午,徐奶奶买菜回来,正好路过,透过门上看见两个小年轻儿肩并肩蹲一起,笑着走几步,正好跟小甜家隔壁的宋阿姨打了个照面儿,她压低了声儿说:
  “这小两口大上午的就在那儿亲得不行,我看咱们的红包儿是得预备上了。”
  宋阿姨也笑,她一上午来来回回可都看见好几次了:“准备红包儿估计还不行,明年我想收点儿棉花,说不定就该做被子了。”
  山东的传统婚嫁礼中是少不了被子的,被子越多,就是嫁妆越厚,娘家越看重。
  徐奶奶的耳朵有点儿背,说话的声音大而不自知,她们的声音早就传进了陆辛和沈小甜的耳朵里,两个年轻人没说话,脸上都带着笑呢。
  翻到了老爷子那些毕业学生的留言本,沈小甜脸上的表情冷淡了两分,打开一看,几乎满眼都是“师恩如山,师恩如海”。
  “写这些假大空的根本没用,他们要是写什么‘师恩是肉,师恩如油’说不定还能好一点儿,毕竟天天惦记着,山山海海,离他们远着呢。”
  本想随手把这些个本子扔到哪个旮旯里,沈小甜深吸了一口气,也把它们摊开晒着了。
  彻底忙完的时候,太阳已经挂在头顶了,捶一捶麻掉的腿,两个人站起来,院子里已经都是书了,只有“开学”的领地,并没有被书香侵袭。
  陆辛对沈小甜说:“下午我得和老冯出去一趟,你晚上想吃点儿什么?”
  “不用啦。”沈小甜说,“我想自己出去拍点儿素材,你不用为了给我做饭就急着回来。”
  和老冯出去陆辛多半是要操持宴席的,沈小甜舍不得他忙完了外面还要为自己忙活。
  午饭就是两个人手拉手去吃了一家新的烤肉馆子,用的桌子上有个洞,洞里下了炭火盆,上面放个有洞的铁板,像烤肉也像铁板烧。
  肉都是调过味儿的,切成了薄片拌着洋葱一块儿端上桌,猪五花、羊肉片都挺香,不过沈小甜最爱吃的是里面的烤酸菜,在烤完了猪五花的地方堆上一点儿,一会儿就是下饭的好东西了。
  “他这个有点儿像是北京的炙子烤肉,早知道你能爱吃,在北京带你吃一顿就好了,下次吧,下次咱们去北京,炙子烤肉和涮羊肉我都给你安排上。”陆辛一边给沈小甜烤酸菜一边说。
  沈小甜说:“重庆、北京……你可跟我约了好多地方了。”
  “哪止啊。”野厨子扬了扬下巴,“我跟我家小甜儿老师,那是约了千山万水,天涯海角,早晚有一天得去北极凿着冰炖企鹅的。”
  这话可真甜啊,不过……小甜老师笑眯眯地对他说:“企鹅是南极的。”
  这重要么?
  陆辛把酸菜混着烤好的肉放在沈小甜面前的盘子里:“行,企鹅是南极的,我是小甜儿老师的,没毛病了吧?”
  路过的服务员都被这话给酸得浑身打了个激灵。
  俩人吃完了饭出来,陆辛取了车就去了老冯那儿,沈小甜一个人在家里看书。
  电话响了,她拿着手机站在床边,目光是外面被风拂动的满眼回忆和过往。
  电话里,她妈说:
  “你姥爷的同学找到我这儿想让咱们牵头给他捐个希望小学,我答应了。”
  “妈……”沈小甜的心一下子被塞住了,“他们没有资格用我外公的名号去做这种事情。”
  田心女士在那边儿笑了一声,说:“什么资格啊?人家是学生,纪念一下自己老师怎么了?”
  沈小甜觉得自己的嗓子都被塞住了。
  就在她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她妈又说:
  “我跟他们提了两个条件,第一个要在学校门口刻名字,是你的名字必须排在第一个,第二个是,他们得把你姥爷的生平写得明明白白,连着他当年被人诬陷还没人帮他的那一段儿。”
  自己亲妈的声音那么清楚。
  拿着手机,沈小甜愣住了。
  “小甜,人家来了,你就一句话给拒绝了,那可太轻了,下次记得把这帮人的脸皮扯下来往地上踩,记住了么?”
  “好。”沈小甜笑了,“妈,我记住了。”


第84章 白卤猪尾巴
  上午十一点; 沈小甜戴着眼镜在电脑前面整理视频,在广州那些天她也拍了不少素材,各种海鲜正适合用来做“甜”的下集――食物中的甘氨酸。
  窗开着; 一阵儿清风把窗纱撩开了,带着一声摩托车发动机的响声。
  沈小甜往窗外看了一眼,就看见她男朋友背着个书包戴着头盔抬头看自己。
  “来啦。”
  摘了眼镜,沈小甜噔噔噔下了楼。
  陆辛的书包里装了个保温桶,一打开,一股肉香味儿就冲了出来。
  “三根儿猪尾巴; 一个猪蹄儿,我在老冯那炖的,这汤挺好,下午我去弄半只鸡来一块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