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荣华也留意到了周围人的目光,把那句还招不招人咽了回去,这个问题还是等没人的时候问吧。
  但是她能忍别人不能忍。身后立刻有个声音问道:“那个,小华啊,你们那还招人吗?”
  封华一听这声音心里就是一乐,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说话这个声音她也是记了一辈子,方远的奶奶,方老太太。当初这老太太声嘶力竭地指着她鼻子骂她不要脸,狐狸精,勾引她孙子……
  封华转过身,一脸笑容地说道:“我们店里目前是不招人了,不过我留意着,城里要是哪里有招人的消息就回来告诉你们,不过能不能被录取,我说了就不算了。”
  对马老太太她都能笑得出来,对方老太太有何不可?
  听到封华这么说,不但方老太太笑了,所有人都笑了,只有封荣华笑得比较勉强。
  “小华真是出息了!还能想着我们村里人,真是好孩子!小芳!”方老太太朝身后大喊一声:“快过来,这是你封家妹妹小华,你俩年纪差不多,以后一块好好玩!”
  方芳正跟方家人站在一起,听到奶奶的话,又被这么多人同时盯着,一下子红了脸,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赵红英看着着急,推了两把方芳也没动,气得她在身后掐了一把方芳的腰肉,拉着她的胳膊就朝封华走来。
  封华看着走过来的方远的母亲赵红英,如果封华没记错的话,赵红英今年应该是40来岁,但是看面相,却有50了,不过即便再苍老,也能在她脸上看出年轻时候的秀丽来。这当年是个跟她母亲刘小丽一样出名的村花~
  “小华啊,这是我家方芳,你俩以前没一起玩过不知道,我家芳芳脾气可好了,可好相处了!”赵红英推了一把低着头红着脸沉默不语的方芳,把她推到封华面前。
  封华一下子站了起来,没有像跟其他人说话一样一直坐在椅子上,哪怕刚才跟方老太太说话,她都是坐着的,而方老太太和其他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封华现在站起来,给了方芳足够的尊重,方芳的脸色一下子好了很多,对封华的抗拒也少了大半。
  “小芳姐。”封华自然又不失亲切地叫了一句,一点没有想象中的倨傲和瞧不起人,方芳剩下的那点抗拒也没了。抬起头来也对封华笑了一下。
  “哎哎!看这小姐俩多亲热!”方老太太在旁边夸张道,封华站起来跟她家芳芳说话,这是给了方芳面子,也是给他们方家面子,方老太太得意地跟什么似的。
  方芳的脸色又有些不好。
  封华赶紧岔开话题,这就是个猪队友,不能让她再说话了,不然她这好感度怎么刷都刷不上来。
  “小芳姐,我听说你针线活特别好,还会绣花呢,你教教我呗!”封华说道。
  方芳的针线活好将来是全村出名的,等日子好过之后,农村人结婚也流行置办嫁妆了,门帘啊,枕套啊,都要绣花,绣个鸳鸯戏水、花开富贵什么的。没有现成的买就找人绣,那时候方芳的绣活都能排到几个月之后。
  现在方芳的名声还不显,因为没有市场,她的技能也就没被大多数人发现。但是小姐妹里却是传开了的,去过方芳家玩的人都知道,她屋子里的窗帘和枕套是多么的漂亮。
  是的,方芳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这在现在的农村是比较罕见的了。
  方远的爸爸是方家老大,有五儿一女,方家又早已分家,方远家独占一个大院子,房子比较宽裕,作为方老大家唯一的女孩,自然分到了一间房间。
  方芳听到封华夸赞她的绣活,脸色又好了些。方老太太又要见缝插针地补两句,封华赶紧拉着方芳道:“小芳姐,缠针我学了好几天了也没学会,你教教我。”
  封华说完,拉着方芳就朝人少的地方走。方老太太高兴的闭上嘴,看,她家方芳就是招人喜欢,比什么封家七仙女,一点不差!
  方老太太心里撇撇嘴,她一直觉得自己家的方芳才是全村最好的姑娘,之前封美华8块彩礼让人求娶的事就让她挺不痛快,暗怪张勇没眼光,看不见她家方芳更好吗?当然张勇真来求娶方芳她也是一万个不同意的。就张勇那家庭,还想娶她孙女?
  后来马大炮差点10块钱娶封荣华更让她不高兴。
  就是封华这,100块被人求娶,她之前都不服气,不就是半个城里人吗,到底最后能不能成为城里人还两说呢!但是今天见了封华的模样,她不得不承认,跟她家方芳,还是有得一比的……


第213章 羡慕嫉妒酸
  封华拉着方芳来到院子外的树荫下,这里人少又凉快,又不耽误吃饭……是个合适的说话场地。
  封华从口袋里掏出个针线包,又拿出一条手绢,真的向方芳请教起缠针的绣法。
  做戏要做全套嘛。
  “你还知道缠针绣?”方芳惊讶了,缠针绣是苏绣的基础绣法之一,而她会的就是苏绣,她敢说全村会的只有两个人,另一个就是她妈妈了。
  她妈妈是苏州人,据说她那没见过面的姥姥以前是个绣娘,后来逃荒逃到这里,但是在她出生前就过世了,她的绣活都是跟她妈妈学的。她妈妈绣活非常好,但是后来眼睛近视的厉害,不能绣了。
  “是了,你现在在裁缝铺里上班了。”还没等封华回答,方芳自己就找到了答案,又一脸好奇地问道:“那里的人都很厉害吧?是不是什么绣法都会?”
  又是一个把城里人神话了的人。
  “还行吧。”封华是真不知道,她哪知道现在的裁缝铺都什么水平,她又没去过~不管前世今生,这个年纪的时候,她都没去过裁缝铺。
  下次真得实地考察一下了,不然哪句话说漏了底就坏了。封华心里暗道。
  方芳接过封华递过来的手绢,一块纯白色的棉布,简单地封了边。这是封华自己做的,现在可没有纸巾,卫生纸的质量又堪忧,手绢还是相当有存在必要的。
  这种纯色手绢她做了很多,有的甚至自己绣了花,为了匹配她方华大小姐的身份~绣花她也是会的,更是其中高手,找方芳请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这是你自己绣的吗?”方芳把边角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夸道:“针法不错啊,密实平整。”
  那是,她可是几十年的老绣工了……
  封华笑了笑谦虚道:“我就会这一种了,其他都不行。”
  “你会这一种就能会其他种,看这封边就知道你是有天赋的。”方芳看着封华,真心道,然后问道:“你要学缠针吗?缠针适合绣字和绣细花瓣,菊花之类的,你想在手绢上绣个什么?”
  “绣个菊花吧。”
  方芳拿着针,也不是专门的绣花针,就是普通的缝衣针,边绣边讲,三两分钟一朵菊花瓣就绣好了。等到大食堂那里传来开饭的声音,一朵完整的菊花已经绣好了,离栩栩如生还差两步……
  但也活灵活现,形象逼真了,对于她这个年纪来说,很难得了。方芳现在只有15周岁。
  而两人现在的关系也突飞猛进,方芳对封华已经彻底没了抵触,觉得封华就是个心地单纯又真诚的小姑娘,根本不像别人说的那样。
  封华现在“发达”了,之前又跟封老头硬顶,给她妈妈要出50块钱来送去医院,在村里是彻底出了名了,说什么的都有。
  总之就是羡慕,嫉妒,酸。
  后来又有马家100块求娶的事,众人说出来的话就有点不太好听了。
  方芳之前对封华倒是没什么看法,只是觉得她应该挺厉害的,那么点大,敢跟一家之主硬刚,真不是一般女孩子能干出来的事。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挺受宠的,爷爷对她也和颜悦色的,但是跟爷爷顶嘴?她还真不敢。
  何况封家那样的家庭,封老头那样的爷爷。
  刚才接触之后才发现,原来封华这么“软”,脾气也好,说话声音也柔,笑起来甜甜的,真是个可爱的小妹妹。
  方芳没有妹妹,连堂妹都没有,一直羡慕别人有妹妹,现在看着封华,突然觉得,自己要是有个这样的妹妹该多好。
  “走了,我们去吃饭。”方芳拉起封华:“去晚了抢不上了!”说完拉着封华就跑,想到马上就要吃到鱼,高兴地笑出了声。
  真是天真烂漫。
  封华有些羡慕,这才是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童年,该有的家庭吧。
  方家没有那么重男轻女,估计也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5个男孩1个女孩,就是再重男轻女的人家,待遇也能好点……
  再说方家本身就比较开明,家庭条件又不错。方老头是个木匠,方远的爸爸和叔叔自然也是木匠,就是现在,方远的大哥和二哥也学成了木匠手艺,有时候会跟着父亲或者爷爷出去干活。
  木匠还是可以接活的,但是现在不叫雇人,最后给的叫赏钱,一般是5块钱,最便宜的也得2块钱。这是盖一座房子的价钱,不是一天!
  当然这个价钱仅限于上房梁,如果定制家具的话,另算钱。
  方家的条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才有钱供方远和他的弟弟们上学。方远在家排行第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都在上初中。
  而封华对方芳这么友善也不是没原因的,前世方芳对她就很友善。
  那一天,方远把被扔在方家门外的她背进家门,亲自照顾她、给她换衣服喂饭的当然不是方远,而是方芳,那一夜,她也是睡在方芳的屋里。
  因为发着高烧,封华一夜都睡得不踏实,每次迷糊间醒来的时候,都能看见方芳在给她擦拭额头和身体,或者给她喂水,一直到天亮。
  方芳不眠不休地照顾了她一夜。第二天方远走后,方家人要把她扔出去的时候,方芳也尽力拦了,只是没拦住而已。到底是女孩子,人微言轻。
  所以封华现在接近方芳,不单是想拿她做幌子跟方远联系,也是真的想交她这个朋友。
  两人手拉手跑进了院子,封华也顺水推舟地跟方家人坐在了一起,没有回封家那一桌。看见封老头封老太还有封大贵,封华实在是吃不下饭。
  当然看见方家其他人封华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前世她没有和方远在一起,这些人才是主因。
  不过这些人前世拒绝她,连封华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错……她是把人家儿子“祸害”惨了,让人家前途大好的儿子成了强…奸犯的女人,又是跟马大炮传出绯闻的女人,谁能喜欢?
  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一片慈爱心肠。她不会记恨,但是,也不会喜欢。


第214章 好感
  不过今生,封华是立志要跟方远在一起的,方远现在跟家人的关系又不错,封华为了方远,还是可以跟这些人做到面上笑嘻嘻的。
  封华客气礼貌地跟方家人打了一圈招呼,一下子刷满了好感。不管什么时候,这都是个看脸的世界……
  方芳拉着封华去了方家女眷那一桌。
  方老头和方老太太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但是只有两个是儿子,不过这两个儿子都生了不少儿子,儿子现在很多都结了婚,方芳的亲嫂子堂嫂子加起来就5个,再加上奶奶妈妈婶子、侄子侄女,开了两桌。当然现在的桌子都比较小。
  大厨房开始上菜,一条条鱼被端了上来。
  “开饭啦?那我来的正是时候!”马老太太拎着个盆走了进来。
  院子里的人对马老太太的到来没什么反应,一个个都双眼晶亮地盯着鱼呢,那有功夫看一个糟老太太。
  但是封家人那几桌却是一静,他们因为之前“卖封华”的事情,现在还在劳动呢,不管是看到封华还是看到马老太太,心情都不怎么好。
  马老太太见了封家人也没什么好脸,她还丢了100块钱呢!马老太太端着盆,白了封家人一眼就要去厨房。
  村里现在但凡能动弹的,都来大食堂吃饭了,而马大炮就属于那仅有的不能动弹的,马老太太只好拿盆来端,不过这样她更喜欢,端走的更多呢!她今天是搬着个搪瓷面盆来的,那种比洗脸盆大比洗衣盆小的大面盆……
  有人看见这盆就不满了,立刻怼她:“我说马大娘,你咋不端着你家12印的大铁锅来呢?”
  除了大食堂,12印的锅估计是家用最大型号了,直径1米以上。
  “我家没有12印的大铁锅。”马老太太不惧跟任何人打嘴仗:“咋地?你家有啊?借给大娘我使使呗,使完就还你。”
  对方熄火了,换了下一个人:“马大娘,你整一盆回去也吃不了啊,现在这天下顿就臭了,咋地?臭了你和马大炮也吃啊?”
  马老太太立刻道:“我家大炮要养身体,能吃的很,吃完这一盆我还得来端下一盆呢!咋地?大队免费给我们吃鱼,还能把我们光荣烈属落下?”
  马老太太又把自己的身份抬了出来,众人也习惯性地熄火了。谁也不敢在这一点上说半个字的不是。
  马老太太一副胜利的姿态走进了厨房,果然端了满满一盆鱼出来。
  吴双花今天也大方,如果是往常,她是不会让马老太太占这个便宜的,她也看不上她。但是今天打上来的鱼是真多,2000来斤,平均一个人三四斤的量,保证能把这些人吃撑,还能剩下不少。
  今天的鱼做法比较纯天然,不是水煮就是清蒸,清蒸是真正的清·蒸,啥也没放,就是蒸!
  哦,撒了点盐,就是盐放得都特别少,家家户户一人贡献了那么一点点。盐也是要花钱的!更不要说酱油和调料了,直接没有。就是大葱和生姜,都舍不得拿出来一根。而这些东西大队也没有,想奉献都不行。
  所以只能真正的清·蒸了。
  封华尝了尝,味道似乎还不错……毕竟这时候水好,绝对的无污染,这些又是野生的鱼,味道还真的没话说。
  但是封华也只是尝了尝就停手了,这一桌子人,吃相有些不敢恭维。她和几个小孩坐在一桌,有几个孩子都是直接上手抓的,更有直接把盘子端到自己眼前的,封华哪能把筷子伸到别人眼前。
  方芳脸有些红,被这些不争气的侄子侄女们臊得,不过也怨不得他们,家里虽然有点钱,但是现在有钱也买不到肉,他们家都有一年没吃到肉了。
  别说几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了,就是她都馋坏了,要不是封华坐在她身边,方芳觉得自己也能端个盘子放到自己眼前。
  又一盘鱼被端了上来,封华眼疾手快地抢了过来。其他小孩子看她面前空空如也,也就没跟她抢。
  封华把这一盘子放到了方芳面前。
  方芳愣了。
  封华对她笑了一下:“你吃。”
  方芳一下子感动得不得了,心里对封华的好感简直要爆棚了。妹妹就是贴心!哪里像她家那一群糙汉子,别说帮她夹菜抢肉了,不抢她的就是对她好了!
  也就是三哥,平时能在一些细节上照顾一下她女孩子的身份,但是也没有帮她夹菜的时候,更不要说一下子抢来一盘肉给她了。
  方芳把盘子推到她面前:“你吃。”
  封华又推回去,方芳又推回来。
  “你俩吃不吃?不吃给我!”方芳的一个小侄子说道。
  封华和方芳对视一下,突然笑了,两人默契地把盘子放到中间,一起吃。
  吃完这条,封华抽空又抢来一条,两人吃完两条鱼,是真的饱了。每条鱼都挺大,活的时候就有两三斤,做好了也轻不了多少。
  “你这饭量也太小了。”方芳揉着肚子说道,这两条鱼她吃了能有四分之三。
  “我年纪小嘛。”封华随意道。
  “你看看这一桌子,哪个都比你年纪小,哪个都比你能吃。”方芳指着一桌子人道。
  “你个小丫头懂什么!”方老太太在旁边说道:“人家封华是城里人了,城里人吃的好,吃的就少!”方老太太一副很懂的样子说道:“过去啊,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每顿饭就吃那么一小碗,那碗可不是我们家吃饭的碗,而是你爷爷那个茶碗。”
  “哇!”方家的小孩子都发出了惊叹声,一顿吃一茶碗饭?她们怎么没饿死?
  方老头之前喜欢喝茶,有个专门喝茶的茶碗,巴掌大,装水都能一口闷了那种。而方家人吃饭用的都是海碗,面条能装2斤那种。
  方芳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辞,惊讶地问道封华:“城里人真吃那么少啊?那可真省粮食啊。”
  “方奶奶也说了,那是过去、以前、有钱人家的小姐。”封华说得:“现在也不是过去了,也没有小姐了,城里人一样能吃了,而且他们吃饭也挺困难的,每顿也是吃不饱,要不然怎么会买1块钱1斤的菜?”
  方芳点点头,原来城里人也吃不饱饭。


第215章 决定
  周围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他们没事是不会去城里的,去了也看不着人家吃饭……在他们的想象里,城里就是天堂,城里人都过着好日子。
  今天第一次听说城里人竟然也吃不饱饭,一个个追着封华问,问城里人到底过的什么日子,每天吃什么干什么。
  封华实话实说,这也没什么好欺瞒的。
  “行了行了,都回家拿盆子拿碗。”吴双花从厨房走出来:“还剩下好多,都分了吧。”
  村民们一听还有剩下的,一家派一个孩子回家拿碗去了,剩下的人,自然是坐下继续吃。
  方老大家派回去的就是方芳,她最合适。她大哥二哥都成家了,孩子又小不顶事,两个兄弟在县城上学,今天并没有回来。
  封华自然起身跟她一起去了方家。成为闺蜜的第一步就是要形影不离。
  封家人看着封华的背影,脸色都不怎么好,尤其是封荣华。看封华那样,对别人家的孩子比对自己家的还亲,真是分不清里外拐!
  但是没人敢拦下封华说道说道,封老头和封老太太一直低着头,装作没看见封华。封家其他人都没遗传到两人的战斗力,也没找事的心思,还是吃饭最重要。
  ……
  封华在路上就进入了今日的主题,她的时间真是耽误不起~
  “听说你三哥去当兵了?去了哪里?”封华一脸好奇。
  听封华打听方远,方芳一点没有奇怪,封华和方远的那段“渊源”她是知之甚详的,被救的人打听一下恩人有什么奇怪的,不打听才奇怪呢,那说明这人根本没有感恩之心。
  “是啊,我三哥当兵去了!前几天刚邮回来一个包裹和一封信,说他被分到边疆部队了。”方芳说道:“边疆哪!离这里好远好远,三哥还在信里说到了沙漠、骆驼,我都没听说过,还邮回来一包葡萄干!一会儿我拿给你吃!”方芳非常大方。
  封华算了算时间,这是在她离开边疆的时候就邮寄的,前几天正好能到,也不知道她要的照片什么时候到。不过看方芳的表情就知道,方远是分开邮寄的。
  也是,她的照片要是出现在方家,肯定是轩然大波,方远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你们回信了吗?如果回信的话我去县城的时候可以帮你们捎过去。”封华说道。
  “真的吗?那太好了!”方芳非常高兴:“回信是写好了,本来是要等我两个兄弟放假回来再邮的,还要好几天,你要是能帮忙的话最好了!”
  现在的学生也有周末,但是只有一天,他们县城的中学离故家屯又远,一天时间徒步往返一个来回太累了。所以方远的两个弟弟都是带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口粮,吃完了再回家一次。
  几句话的功夫,两人就来到了方家。方家本身就是木匠,房子盖的很大,很气派,气派的土房~但是屋里的家具就能显示出与普通村民的不同了。
  桌椅板凳,样样俱全,最难得的是风格统一。不像别人家,家具都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桌子椅子与柜子各自有着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气质。
  就连方芳自己屋里,都有一整套的家具,梳妆台,梳妆椅,炕桌,被阁——北方放在炕上装被子或者衣服的柜子。
  被阁还是雕花的,梳妆台上还有一瓶雪花膏,村里拥有雪花膏的女人估计不超过10个。
  封华摸着她的被阁有些不想撒手,这是方远雕刻的……
  这也是她后来了解才知道的。
  方家一家子木匠,方远似乎对这方面也有兴趣有天赋,木匠活样样拿手,尤其是雕工。因为他的天赋和文化底蕴,方远经手的家具都能被称之为作品。
  前世方远回家之后没有工作,就是跟着方老头四处做木匠活,专门做雕工。而改革开放之后,方远成立了一家家具厂,他更是成为了“大师”。
  不过因为“强…奸”这个罪名,后来被对手扒出来好好黑了一顿,差点让厂子倒闭。
  封华作为当事人不能亲自出手,辗转搭了无数的人脉和关系进去,才把这件事摆平。
  “好看吧?”看封华恋恋不舍一脸赞叹地摸着一朵荷花,方芳骄傲道:“这都是我三哥给我做的!可惜他现在当兵去了,如果还在家上学,我肯定让他帮你做一个。”
  方芳说完就有些后悔,她不会说错话扎人心了吧?给封华做一个被阁,她放哪啊?就封家那个情况,做好了也是给别人的货。
  封华却一脸惊喜地抬起头:“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你哥去当兵了没关系,他总有放假回来的时候,再说我也不急,等我出嫁的时候做好就行,我就当嫁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