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点饭够干什么啊!我没一会就饿了!我还要吃饭,还要吃饭!”郭宜的脸皮抖了抖。要说几个孩子里她最讨厌谁,就是这个赵抗美了。铁铁地随了他那个一肚子歪心眼的妈!当然他爸也好不到哪去。
  她就是从小给他灌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没有用,他们只学会了“表面礼”,跟其他人都装得一副好孩子样,在她面前就无法无天,暴露本性了。
  可能也是跟亲生父母一直在他耳边灌输也有关系……赵家人都拿她当外人,自然不会让孩子跟她亲近,一直在她背后说她坏话,还教孩子们怎么跟她作对,她都是知道的。
  就连她那10岁的亲生儿子,也被他们挑拨离间地跟她离了心,没事跟他们一起作对欺负她……想到这里,郭宜就觉得自己想方设法把蔡建军弄回来是对的。
  她的预感成真了,将来她谁都指不上,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她的大儿子蔡建军。
  “我饿了我饿了我饿了!”有了赵抗美带头,什么赵援朝、赵计划、赵合营都跟着嚷起来。郭宜僵着脸进厨房给熊孩子们做饭去了。
  而厨房里17岁的亲生女儿赵国华正木着脸装模作样地准备着食材,她不这样能被熊孩子们烦死,但是真做饭她也不敢,她家饭都是有数的,每次得郭宜亲自做。
  郭宜已经不工作了,全职在家带孩子,家里只有赵爱党一个人的工资,熊孩子的父母每个月虽然会意思地给点口粮,但是也只是意思意思,人家张罗孩子小,吃不了多少!
  但是60年,赵爱党那点本事能管他们夫妻两个外加3个没成家的孩子们吃饱就不错了,再加上10个孙子孙女和每天回来蹭饭的六个成家的儿子媳妇,真的不能够。
  但是没有人细算这笔账,只要饭桌上吃不好吃不饱就有人甩脸子,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地说她,她也只好从自己和两个女儿嘴里扣口粮了……
  再加上她一个人实在伺候不过来10个孩子,两个女儿初中没毕业就让她逼着辍学回家帮着她一起带孩子了,弄得两个亲生女儿对她意见很大,没事不跟她主动说话。
  但是今天赵国华却主动跟郭宜说了句话。
  “妈,我有对象了,打算过几天就结婚。”赵国华语出惊人。
  “什么?”郭宜大吃一惊,一不注意手里的碗就摔到地上碎了。
  “郭奶奶你打碎了个碗!是不愿意让我们吃饭吗?我要告诉爸爸妈妈和爷爷!”赵抗美突然出现在门外,像抓到郭宜把柄一样对她大喊大叫。
  郭宜没空理他,看着赵国华道:“你说的是真的?”
  赵国华依然木着脸:“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17了,要嫁人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时候还真没人把18岁的法定婚龄放在眼里,先上车后补票都是常事。
  “你,你这是要作死啊!你爸爸知道吗?能同意吗?”郭宜瞪着眼,脸上的神色变换,心里闪过各种想法,各种利弊,最后却只冒出这一句。
  赵国华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她找的对象只是个普通工人,她爸爸肯定是看不上的。
  “那怎么办?嫁给他看上的老头子吗?”卖女求荣从来不是稀罕事,发生在赵爱党身上更不稀奇。
  郭宜呆在原地,没有说话。
  赵国华咬了咬牙,红着脸道:“我爸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我已经是他的人了。”
  ……


第313章 瘸了
  赵家发生的战争封华并不知道,也不关心,她已经跟吴家告别,来到了火车站。
  吴家祖孙三代四个人外加斧子来送行,送封华和吴双。
  孙力勤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子弟混到一方小人物自有他的厉害之处,今天封华白天不在的时候,他已经来到吴家,快刀斩乱麻地跟吴双离了婚。
  吴双也是利索,拎着之前准备好的行李就来到火车站,她要下乡当知青了。
  吴家现在手里有粮食开路,安排个指定地点下乡还是很容易的,就是掩盖吴双离异的身份都不是难事。她被分到了靠近上海的一个郊区农村,正好能跟封华同行一段路。
  有吴家唯一下过乡的吴光明的经验,北方是不能去的,冬天能冻死个人,真不是开玩笑。哪怕冻不死,冻掉个耳朵还是非常轻松的,三九天出去走一圈,回来的时候左耳可能已经跟右耳告别了。
  “你啥时候再来啊?”吴光明一脸不情愿地对封华说道,说好了教他功夫的!结果在他家住了这么久,他竟然连一招一式都没学到。而且说好的赚钱大计也被截胡了,这日子,简直没发过了。
  不过好在不用再回农场了……
  到底是个少爷,受不了那个苦,之前那一个冬天每逢下大雪他们就得上房扫雪,不然土房子非得压塌不可,院子里也有人负责清扫,不然雪停了门都打不开。
  雪下多久他们就得扫多久,他虽然没有冻掉手脚和耳朵,但是得了严重的冻疮,那种钻心的刺挠,他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三四个月吧。”封华也不确定了,如果顺利的话,两个月就能返程回来,如果一会火车上再认识个“李光明”“赵光明”的,她也不好说了……
  与冬天返程比起来,似乎“博物馆”更重要,真有人有珍藏想出售,她也不是不能耽误的~
  斧子看着封华欲言又止,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能说的吴家人都说了。
  “我到了地方给你写信,呃,给吴家写信。”最后,斧子说道。斧子的事吴家也雷厉风行,安排好了,冬季征兵肯定能让他走。
  “嗯。”封华点点头,这个可以有。
  “你别忘了给我回信。”
  封华看着他认真道:“你好好干,干出个人样来。不过还是命最重要,有些时候要多动动脑子,别冲动。”封华自然地转移了话题。回信?这个真没有。
  “嗯!”被激励了,被期待了,被关怀了!斧子重重地点点头,他一定好好干出个人样来,当班长,当排长,当连长……再往上没敢想。
  总之,他一定要出人头地,不给封华丢人!
  告别了众人,封华和吴双来到了卧铺车厢。吴自强好歹是个领导,给亲属安排个卧铺还是可以的。
  封华心里也松了口气。这趟火车可没遇到什么事故,所以车上满满登登,也不是什么特快专列,而是逢站必停的那种,所以路过乡下的时候难免会遇见一些坐火车的鸡鸭鹅狗猪,现在动物是可以上车的。
  60年这些家禽家畜虽然稀少,但真不是绝种了,而是成为了家庭最珍贵的财产,走亲戚做大礼或者“贩卖”,或者根本就是主人要离家很长一段时间又不放心别人照看,只好随身带着了……
  如果一只猪在你身边停留几个小时甚至更久,被溅上屎尿是必然的。
  ……
  首都是大站,火车经停的时间比较久,有一个小时,封华和吴双上车的比较早,坐在床边随意地聊着天。而吴双可能是本来就内向,或者现在正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聊天有些不走心,不经意间就会走神发呆。
  封华能安慰的都安慰过了,再说也是无用,只能靠她自己去体会。她索性也闭了嘴,转头看着窗外,看看这60年的首都火车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比想象中热闹许多。
  此时正是普通旅客的进站时间,一个个大包小包飞奔而来,到了火车边上也不走门,而是从窗户爬进去,抢座位。
  封华想了想,拿出相机“咔嚓”了一声,留作纪念。突然,她的视线一凝,落在了几个蓬头垢面、一瘸一拐,刚刚下车的人身上。
  竟然是杨小军四人……
  “小军,怎么办?”其中一人有些迷茫地看着眼前乌泱泱的人群,不知道何去何从。
  “什么怎么办?当然是找车回家了!”杨小军气道。
  “怎么找?”另一个人问道。
  杨小军一下转过身对他吼道:“怎么找你问我?几个月火车站白混的吗!”
  其他三人都没吱声,可不是白混了吗,不然怎么会坐错车!还坐反了方向!坐到北京了才发现!要不是北京太有名,他们得坐到终点去!
  四人那天一路惨爬,爬到天黑才让老乡发现,他们谎称遇到劫道的了,钱被抢了,人也被打成这样。好心的老乡通知了村里人,把他们抬到了公社医院,然而公社医院的医生怎么治得了封华的独家手法,所以四人的脱臼只能硬挺着。
  挺着挺着倒是没有开始那么疼了,但是瘸了……平时虽然不太明显,但是也有点高低脚了,而且走快了不行,走快了就瘸得厉害。
  至于脱臼的那只手,自然跟腿一样,拎不了重物了,活动多了都抬不起来!所以四人不但没心思收拾自己,也没手收拾自己,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跟要饭的似的。
  杨家四人害怕了,跑到县城医院一顿跪求,也没有大夫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让他们回去静养看看。但是杨小军离开时候一个老大夫犹豫地叫住了他,让他找找有名的武林世家,让人家看看。
  至于到底是哪个武林世家,老大夫死活没说,可能是真不知道,也可能是怕说出来得罪人。因为他们之前谎称是被劫道了。老大夫指名道姓了,岂不是说人家出来劫道了?胳膊腿也不想要啦?
  杨小军一时怕得不得了,只想赶紧回家找杨松,让他想办法。几人用剩下那点钱买了车票,结果因为不识字,又没心认真听广播,只听着像就上了车。


第314章 盲流
  几人一路上光顾着担心自己了,连停了哪个站都没心思听,直到火车到了北京站。“北京”这两个字就像警钟一样把他们敲醒了,也敲懵了。
  他们没有钱了!咋回家?
  “慌什么,没钱不会‘拿’吗?”杨小军小声道。
  三人对视一眼,还真不会“拿”,那是个技术活,他们只会干没技术的:抢。但是现在一条胳膊一条腿,还能抢来吗?会不会被打死?
  杨小军眼神闪烁着,不知道在算计着什么。
  封华想了想,对吴双说道:“我下车去买个东西,马上回来。”
  “车快开了,你速度快点,别误了车。”吴双担心道。
  “放心。”封华说完一撑窗户,人就飞了出去。动作干净利落,潇洒帅气,比其他撅屁股露裤衩才爬进车厢里的人不知帅了多少倍。
  一时吸引了不少目光。众人看这体面的少年竟然是从卧铺车厢里“飞”出来的,一时都在感叹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杨小军四人也注意到了封华,可惜他们并不认识封华。之前只听说过“方华”其人,但是并没有照过面,之后夜里被打,他们也没看清封华的脸。
  如果是杨家其他人在就能认出来了,那可是一个个被封华扔出火车的,绝对记一辈子。
  封华从四人面前走过,没有停留。
  “咦?小军,你看……”一个同伴突然惊呼一声。
  “走!”杨小军秒懂,拉着三人就跟在封华身后。后面两个没懂的人考虑了三秒也就懂了。
  普通人他们抢不了,抢不过,但是他们四个人,四条胳膊四条腿,抢一个小孩子总可以的吧?最幸运的是,这个小孩子还是个有钱人!没准比抢十个百个普通人还过瘾。
  上天让他们此时此刻遇到这个少年,真是天意啊~~看来老天还没抛弃他们。四人心道。
  被杨家四人跟上,封华一愣,转瞬也明白了他们的想法,这真是……她真是高估这些人的下限了!也许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下限。
  怎么办?好想一人一下给他们来个斩立决啊!
  但是,不能。
  封华加快了速度,三转五转就消失在四人眼前。急得杨家四人腿都瘸了也没追上!
  “哎!”四人一起捶胸顿足。
  “跑那么快干什么?着急去投胎啊!腿脚好了不起啊?”一人气道。
  “……”一句话扎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心。
  不过他们倒是没怀疑封华发现了他们的跟踪,此时一起出站的人也非常多,他们挤在人群里,没有人会怀疑谁在跟踪谁。
  封华也没出站,而是来到了站长办公室。她这身装扮,再加上气势,想走到站长办公室门口并不困难。现在可没有那么多保安秘书在外“设卡”,大门能进来,里面任何的小门都能敲开。机关单位也是如此。
  三分钟之后封华就跟着站长一起出来了。站长划拉了办公区里所有留守的警务人员,一路上见到的又划拉上,等走到杨家四人面前的时候变成了二十多个人。
  封华老远地给站长指认了杨家四人就离开了队伍,她还是不想跟四人打照面,怕自己忍不住……
  “你们什么人?”气势汹汹地二十多个警务人员朝这个方向而来,许多人吓得都散开了,杨家四人也想散,奈何刚刚追封华跑了一段路,现在腿瘸的厉害,走不快,很容易就被人围住了。
  还真是找他们的!四人心里无比恐慌。怎么回事?他们是想干点坏事,但是真的只是在心里想想,还没干呢怎么就被逮到了?首都的警察这么厉害吗?
  “我,我们……”四人一副丐帮打扮,又支支吾吾、眼神闪烁,经验丰富的老站长一看就有鬼。
  那少年说得是真的,不是看几人不顺眼故意整人,这样他就放心了!
  封华找到站长,也没摆她的“身份”,她也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她的“身份”。她只说发现了四个“乞丐”,形迹可疑,还有抢劫她的意思,让站长出面核实一下,如果属实,就让这些“盲流”回乡。顺便送上了一点小小的礼物,两斤牛肉干。
  “盲流”不是“流氓”。几年之前没有人民公社,没有介绍信,全国人民都可以随便迁徙,农民想去哪里定居就去哪里定居,想往哪搬家就往哪搬家,只要能养活自己。
  也可以进城务工,找些长工短工的干干。而大量的农民不种地跑到城里务工,就是“盲流”:盲目流入。造成了城市居民的各种不便,中央就下了文件,限制“盲流”入城。
  而此时,因为年成不好,许多地方土地都绝产绝收,呆在原地只有饿死的份,很多人都像以前一样,出去“逃荒”,就是要饭。这也是不被允许的,见到之后要被抓起来遣送回去。
  当然不进城的话管的就松一些,所以偶尔的农村还会见到一两个要饭的人路过。
  封华找到站长举报杨家四人是要饭的或者“盲流”,按照现在的法律,站长是必须管的。何况封华还送了辛苦费,他出动的也就快一些。
  “说!什么人!”一个老警察接到站长的暗示,走过来问话。这人当了十多年警察,嗓门特别大,吼起来特别有气势,一下子就把没见过世面又有些心虚的杨家四人吓住了。
  “我们是春城杨家庄人。”一个杨家小弟忍不住说了。
  农村人……果然是“盲流”,站长朝封华的方向看了一眼,隐晦地点了一下头,他会把这些人“送”回老家,“安排”好的。
  封华笑了一下,也回他一礼,转身离开了人群,赶火车去了,再不走车真的要开了。
  她也是没办法,杨家人不能杀不能宰,不能让他们在外流浪危害四方,只好把他们送回老家祸害杨家自己人去了。而像他们这种当过“盲流”的,是要批评教育的,要被大队看管起来。
  杨家村的人就是再团结,不收拾杨小军四人,上面来检查的时候,他们总得确保人还在村里。这就行了。
  咱们“有缘”再聚!封华心道。如果下次再让她遇见这四人不干好事,那就是天意了,剩下那一条腿一条胳膊也别想要了。


第315章 救他一命
  看到封华回来,吴双大松口气,还有两分钟车就要开了,封华再不回来她都要拿着她的行李下车了。
  封华是拎着一兜子苹果回来的,空间里的苹果已经催熟成功,结果了。果然如她所料,果实被优化了10个等级不止,又香又甜,闻一下都能让人陶醉,别说吃了。
  袋子一打开,整个车厢都闻到了甜甜的香气,一个个领导不要矜持地抻着脖子往这边看,更有甚者找了过来。
  “小兄弟,你这是什么?”一个男人问道。领导虽然吃过苹果,但是都是又瘦又小的黄黄绿绿的,从没见过这种又大又红又香的,他没敢往苹果上面想,虽然味道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国光”和“元帅”两个品种不但被优化了,封华也靠着她有限的生物知识对她们进行了杂交、嫁接,得到了新品种,看着很像日本的“富士”苹果,但是封华相信她的“假富士”肯定比真富士还要好吃许多倍。
  封华笑了笑,将来改革开放了,她似乎可以先从农业开始发家致富?
  “这是苹果。”封华说道。
  “苹果?小孩子不要撒谎!”这时许多人围了过来,有人忍不住说道。不要驴他们了!他们能坐在卧铺车厢里的人都是吃过苹果的!可不是没见过苹果甚至没听过苹果名字的农村人!
  “新品种。”封华说道。
  “哦?哪个植物研究所培育出来的?什么做的父本,什么做的母本?”一个老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走过来仔细研究着袋子里的苹果。
  “国光和元帅?”老头说道。
  得,这还是个真·专家。
  封华点点头。
  “厉害!怎么培育的?”老头问道。
  “我只管吃,不管种。”封华说道。
  老头一愣,周围人也一愣,接着大笑起来。是啊,这少年就是个吃苹果的,哪里知道苹果是怎么长出来的?
  老头却没笑:“你都知道父本母本是什么。”
  封华……一时大意了!这还是个心思细腻的。
  “我听说的,至于哪个研究所我真不知道了。”
  老头看出她不想说,犹豫了一下也没再问。已经有研究所培育出了如此优秀的品种,之前也许会藏着掖着,但是已经成功了肯定恨不得昭告天下,他一定是最近太忙了,没时间打听,相信下车打听一下就会知道。
  “能……给我个苹果吗?”老头说完摸了摸兜里,摸出一枚毛Z席印章来,看了看有些不舍地递给封华。
  封华可不敢接!虽然他这印章看着很精致,一看就知道是个稀有品种,几十年之后也值俩钱。但是她要是接了,这老头就得死。
  拿“至高无上”的住席像章换一个苹果吃?这是要死的节奏!但是哪怕现在没换成,这个交换的意图已经存在了,到了几年之后可能也是事。
  封华快速扫了一眼人群,还好,这老头似乎孤身一人,没有同伴同事什么的。
  “老爷爷,您肯定是专业人士,是想研究一下这个新品种的苹果的具体属性,甜度口感和各种营养价值吧?”封华说道:“参与这个研究我很荣幸,这两个苹果就送给您吧!”封华拿出两个苹果塞到老头手里。
  “这枚像章年代很久了吧?您还一直随身携带着,保存的却这么完好,一看您平时就非常爱惜它,君子不夺人所好,您还是好好留着吧,不要再跟人换东西研究了。”封华说最后一句的时候,眼神有些深意地看了老头一眼。
  老头愣愣地接过苹果,道了谢,慢慢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怎么想怎么不对。看看手里的像章和苹果,老头心里也有了些明悟……
  现在虽然没有几年之后那么草木皆兵,做什么都是错,但是拿像章换苹果,在现在说出去都不好听,都是事。
  老头眼眶有些湿润,这少年啊……救他一命!
  “小同志,也送我两个苹果研究研究呗?”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开口说道。
  这人看年纪和说话的行事做派就知道不是个领导,只是个家属。领导哪有这么不含蓄的!周围这些领导哪个没这想法,但是人家就是一副“我不想吃、我不说话、我等你送”的表情站在那里。
  想得美~如果老头拿出来的不是个像章,而是个金豆子,她都敢要!想吃白食,没门!
  这要是对脾气的朋友,封华可以送人家1万棵树!但是想占她便宜的陌生人?门儿都没有!让他们看看样子闻闻味道,封华都觉得自己大方没收参观费了。
  就是这么区别对待~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只钢笔:“这么好的苹果,还是个没面世的新品种,你家人得来肯定不易吧?我可不能占你便宜,咱们等价交换,我这只笔是派克钢笔,你看换一个苹果怎么样?”
  封华挑挑眉,这人倒是上道。封华扫了一眼钢笔,确实是派克,真品,新的。也不算珍贵,首都的百货商场有卖,二十来块钱吧……
  封华笑着接过,递给他四个苹果。
  男人没料到会这么多,愣了一下,不过想到刚才这少年点醒那老头的话也明白过来,这是个真·善良的少年,人家又不是卖苹果的,自然不会占他的便宜。
  男人微笑着拿着苹果离开了。
  有男人的话在,周围人再等下去似乎有“占便宜”的嫌疑,领导占便宜?这可不是好话!有些实在想吃又有钱的人回去翻了东西跟封华换苹果。那些没东西的只好眼看着别人吃了~
  一兜子苹果最后只剩下两个……就是这两个还是封华极力留下的呢!不然两个也剩不下。
  换了一兜子破烂:钢笔、闹钟、口琴……金戒指!这是一个极简款的金箍,大概有五六克重。按照现在2块钱一克的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