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女医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圆三指扣在病人的手腕上,探了一下脉后才道:“陈小哥晚上把冰块放身上受凉了,接下来几天小心养一下就好了。”
  说完她抬头看了一眼陈小哥的新媳妇。
  新媳妇红着脸喃喃道:“晚上睡前非要拿冰块降温,怎么说也不听……”她说着,声音渐渐小了。
  陈大娘几个人是听到声响就进来的,自然知道屋子里的情景,但是方圆是未婚的姑娘,有些事她又不好意思明说,犹豫一下,吱吱唔唔的道:“就是玩冰,也不会晕厥过去,是不是还有其他毛病,要不要再检查一下……”
  方圆低着头,轻轻道:“这个病症上叫气脱,陈小哥晚上腰上受寒,行房时导致阳气下泄,所以才会昏迷,刚才我用火柴在他的督脉灸了一下,使气上行不再下泄,这几天只要小心养一下,不要再受寒,……暂时不要行房,他年纪轻,马上就能好转过来。”
  听到方圆这么一说,几个人虽然有些脸红,但是也真正放心了,陈大娘心道,她还担心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把儿子发病时的情况说给她听,但到底是做医生的,一看就知道病症所在,她上前拉着方圆的手道:“阿圆啊,真谢谢你了,大晚上还把你吵醒。”
  “方医……阿圆,这就好了?要不要开点药?”陈大爷觉得就这么用火柴烫一下不一定能全好,小儿子年纪轻轻的,他不想让他留下病根。
  “对对,阿圆,你就帮忙开个药方,让你大哥明天去厂医务室取点药回来。”陈大嫂也开口求道。丈夫的弟弟现在也是厂里的正式工,医药费都能报销。
  方圆轻笑道:“陈大爷、大娘,如果你们不放心,可以去抓副中药给陈小哥调理一下,不过我是学西医的,中医针灸是跟着我外公学了一点,中药方子这个还是要另外找医生去开。”这个病症是急症,就西医来说,火炙后醒转,就已治愈,但是陈家人不放心,想调理,只能靠中药方子了。
  外公方志远人称方神针,他主攻中医针灸,对中药方并不擅长,方圆也跟外公背过几个简单的药方子,但陈家小哥情况,她手头没有对症的方子。
  听着方圆这么一说,陈家人这才作罢。
  方晓琴刚才一直在门口等着,不过里面的情景也看在眼里,对女儿露了一手的表现,她也与有荣焉,就像当年看着老父给人治病,一针下去,病人立时病散的情景一样。
  她拉着方圆的手走出来的时候,胸膛都挺得高高的,大晚上的,都能看到她脸上亮堂的红光。
  “没想到你真学到了外公几分真本事了。”方晓琴高兴地道,女儿学的是西医,她虽然没看过也不会有机会看到她给人开膛破肚做手术的样子,但是能看到她展露中医火灸救人更开心,觉得老父是后继承有人。
  方圆回来后,重新躺到床上,病人已经救醒,大家各回各家,四处又恢复一片安静,不用再背针灸歌,她的头一沾枕头,很快就睡着过去了。
  ————
  早上大毛小毛已经移到屋里继续沉睡,方晓琴拍了拍两个儿子叮嘱他们中午到厂食堂吃饭,再把刚吃过早饭准备出门的女儿拉到面前仔细打量,看着她梳得油光水亮的辫子和身上整齐的短袖白衬衣和蓝布裤,满意的点了点头。
  拒绝一路要把她送到县医院的妈妈,方圆勒住布包背子,快步朝新单位跑去。
  县医院离方圆家并不远,从职工住房区的巷子出来,沿着河道一路过去,半小时路程,经过粮站和供销社,就是余阳县人民医院了。
  方圆从灰色外墙上刷着黑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边上走过,就看到医院的大门。
  这时大门处陆续有人进出,当一个四五十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灰色上衣的胸前口袋别着一支钢笔的中年人骑着黑色永久自行车在门口停下时,大家纷纷立住和他打招呼。
  儒气的中年人停好自行车后,看到墙角蹲着一个脸上满是沟壑的老农,朝他走去,问询几句后,把老农拉了起来,一起朝医院里面走去。
  方圆听到有人小声道:“这老汉在这蹲一晚上了,他们一家昨天送儿子过来看病,要动大手术,费用交不上,不过他这下碰到林院长,肯定能帮他解决。”
  原来刚才那个中年人就是院长,方圆心定了一下,和气热心的大领导总能让人安心一些。
  大门进去就是挂号处,有五六个人在排队,旁边的两排座椅上坐着几个脸上愁苦的病人或病人家属。
  方圆看见一个穿着白大褂的护士经过,连忙过去,含着笑容询问医院人事科办公室所在。
  护士一脸孤疑的看了她一眼,方圆介绍自己是刚分配过来的毕业生。
  护士马上露出笑容,拉着方圆的手摇着道:“你好,你好,欢迎来到我们余阳县人民医院,我姓许,你叫我许护士吧。”
  许护士热心的在前面领路,一边心里犯着嘀咕,没听护士长说过今天有新护士报到啊。
  “我们县医院没有人事科,分管人事工作的是医务室的陈主任,他的办公室在二楼,他昨天晚上值班,今天没有门诊,不知道回去了没有。”
  方圆有些担心的拉了一下包带。
  两人在二楼一间办公室门前停下,面前这个圆脸娇小的许护士轻轻的敲了两下门,里面没有声响,她转头朝方圆看来,一脸同情。
  “要不我带你去找我们护士长吧,陈主任可能不……”
  话未说完,门就开了。
  “陈主任,您在啊!”许护士笑着对刚走出来的一个瘦削严肃的中年男人道。
  “陈主任,你好,我是方圆,是省城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毕业生,今天来医院报到。”方圆站直了身体舒展着笑容道。
  原来是医科大学毕业的,这么年轻的女医生!许护士暗暗惊叹。
  “原来是方同学,我想你也快到了,进来吧。”陈主任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他值了一个晚班后没有回家,也是知道有新分配过来的医生今天来报到,特地等她的。
  方圆在办公室的藤椅上坐下,挺直腰,双手放在膝上,悄悄打量了一下办公室。
  办公室布置简单,一张办公桌,几张椅子,还有两排立柜,里面放着相关档案,墙上挂着一幅伟人像。
  陈主任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袋走了过来,在方圆的对面坐下。


第4章 
  “你是今年最晚报到的毕业生,前面两个都是在我院实习的,毕业直接留在了医院。你原来在省城附属医院实习,本来可以留院的,怎么想到申请来我们医院?”陈主任抽出档案里的文件,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我是余阳县本地人,家人都在这里……”方圆道。
  “嗯,我看资料,你是纺织厂子弟,但是省城离我们县并不远,你这点距离也不能克服吗?”陈主任合上文件,抬着看着方圆道。
  方圆有些愣住了,余阳县距离省城并不远,这里每天有一班直达的汽车,车程两小时左右,如果有自行车,快一点三四个小时也能骑到,当时考虑回来,是因为县医院条件水平也不差,而且单位近可以住家里。
  陈主任不等方圆回答,紧接着道:“能放弃更好的条件回到县里参加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一个老医务人员,我希望年轻的同志能更加坚定,不怕吃苦,这样才能更加快速的成长起来。”
  方圆脸上有些微红,当时以离家近为由申请分配到县医院的时候,校领导也找她谈过,由于她实习期间的优秀表现,实习的附属医院也是极力挽留,校方领导也感叹过,有些遗憾女孩子到底事业心不足,过于依赖家庭。
  她知道陈主任这是敲打提醒她,她一时不知作何回答,脸上倒是越来越红了。
  陈主任见她的样子,脸色倒是和缓了下来。对于任何刚参加工作的医院职工,院方都是重视的,之前收到方圆的个人档案,知道要分配过来一位十分年轻的临床专业医生,而且又是一名女医生,院领导几个还特地开会讨论过她的工作安排。
  今天见到本人,发现又是一个如此秀气稚嫩的小姑娘,他不禁有些担心,怕她承担和处理不了繁重和充满变故的临床工作,但看方圆的脸色,他接下来的话也不好再说了,打算今后工作中,再多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她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这时他站了起来,伸出手道:“方圆同学,我代表县医院欢迎你的到来。”
  方圆连忙站起来,伸出右手交握。
  “你的报到证带来了吗?”
  “带了,带了。”方圆连忙翻开包把学校开的毕业分配证明和学历证明等拿了出来。
  “上午先办入职手续,我让人带你熟悉一下医院的环境。你暂时跟着外科的蒋医生,他是我们医院外科主治医生,水平非常高,你跟着他好好学习。”
  方圆真诚地点头道好。
  一系列手续办下来,最开心的是到财务科登记时,看到工资卡上的工资定级,印象最深的是后勤处张大姐的热情。
  这位分管职工劳保用品与医疗用品张大姐四十多岁,见到方圆后一路拉着她热情的打听问询个人情况,方圆拿到两套崭新的白大褂后逃也似的出来,再不走她老家几口人都要被盘问一清二楚。
  陈主任叫过来带她办手续的姚红英见此,掩着嘴笑个不停:“听说有个侄子,正帮着物色对象呢,看样子是看上你了。”
  “是不是你也被她打听过了?”方圆笑嘻嘻的回道。
  姚红英是产科的医士,也是今年刚分配过来,市卫校助产士专业毕业,之前就在县医院实习,后来直接留院。
  她二十来岁,浓眉圆盘脸,十分爽利的个性,两个年轻的姑娘见面后便觉得投缘,言语也带着轻松。
  姚红英听了,红着脸道轻轻揪了方圆一下。
  两人先到更衣室,方圆换过衣服以后,再一起去了外科门诊处,姚红英指着门上挂着门诊叁室的一间办公室对方圆道:“这就是蒋医生的办公室,他现在可能在接诊,我产科还有事,不陪你等了,呆会儿再过来找你一起吃中饭。”
  方圆点头道好,让她先去忙。
  临近中午,室内温度逐渐升高,方圆套上白大褂以后,顿时更加闷热,看着走廊处还等着几个病人,看来蒋医生上午门诊还没那么快结束。
  她刚想去四周转转,见早上门口碰到的林院长和陈主任一起朝这边走来,她连忙微笑的点头招呼:“林院长,陈主任。”
  林院长有些疑惑的看了方圆一眼,转头看向陈主任。
  “这是新来的方圆医生,我让她先跟着蒋医生学习。”陈主任道。
  “原来是方医生,欢迎,欢迎啊。”林院长听完,笑呵呵的伸出双手道。
  方圆微笑着与林院长握了握手:“谢谢林院长,今后希望您多加指导!”
  “好,好。”看着面前扎着双辫,如花朵般靓丽的年轻医生,林院长转向陈主任道:“我们医院今年进了两位女医生吧?这一下子就把女医生数量拉上来了,好啊,这表示越来越多的女性同胞加入到我们医学的行列中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陈主任点了点头,嘴角微扯,严肃表情纹丝不动。
  “蒋医生门诊还没结束吗?”陈主任看着方圆已经穿上白大褂在这里等着,想来手续已经办好了。
  “应该是的,我也是刚到。”
  说完,门诊叁室的门就被拉开了,里面出来三四个人,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子对病人叮嘱几句后,抬头看到林院长一行人,笑着走了过来。
  “你这边还有几个病人在等着?”陈主任问道。
  “我上午门诊已经结束了。”蒋医生看了一下走廊里等着的几个人道,“这几个病人安排给刘医生看诊了。”
  “恩,那我们先进去吧。”陈主任看了一下方圆道,“你也跟着进来吧。”
  几个人进了门诊叁室,主治医生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用于看诊和平时休息所在。
  蒋医生是个一米六几左右的瘦小男子,但是黑发浓密,眼神锐利。
  他招呼林院长和陈主任坐下,他刚准备去泡茶,被林院长劝止了。
  “小蒋,你也先坐吧,我和林院长找你,是有事情商量,茶水就不用倒了。”陈主任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方圆道,“对了,这是今天刚来报到的方圆医生,她是省医科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院里把她交给你□□,你可要把人给我带好了。”
  蒋医生看了方圆一眼,微点了点头。
  不待方圆上前打招呼,林院长眉头有些微皱的问道:“小蒋,昨天来看诊的那个梁有田你知道吗?”
  “知道,那是内科接的病人,杜医生把他的检查报告拿过来给我看过,会诊后初步怀疑患者胃部有肿瘤,具体病情还要进一步做检查才能确诊,不过接下来的检查费用比较高,病人家属恐怕承担不了。”
  林院长点了点头:“我早上在医院门口碰到了病人的老父亲,他们是林关乡生产队的社员,农民兄弟手里没有太多现钱,一套检查做下来费用较高,他们是有些捉襟见肘啊。”
  “有些化验项目,我们医院做不了,还要送到省城医院,而且确诊是恶性肿瘤,胃切除手术我们医院也没有做过,还是要到省医院才行。所以我们建议病人家属带他到省城附属医院进一步检查。”蒋医生道。
  林院长点了点头:“你们这个考虑也是恰当的,但是医者仁心,病人来到我们面前,是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人往外推。据病人家属说,他们根本没有钱到大医院做检查和治疗,如果我们不接诊,最后梁有田一家只能把他带回家,以他目前的情况,生命最多不超过十个月,那就是在家里等死啊,我去看过梁有田,他才三十来岁,这么年轻……”
  “老林啊,我们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也要考虑医院的现实情况,上次接的两个急诊病人的费用现在还挂在那里呢,我们毕竟是公家单位,如果不用药水不花钱,我们医生多出一份力给病人免费治疗,那都是没有怨言的,现在这也是没办法啊。”陈主任手握拳放在膝上,眼神有些黯然的看着林院长道。
  办公室气氛一下有些凝滞起来,方圆静静的站在窗边,心情也跟着低沉下来,学医那天起,她立志,一定要尽自己全力救治病人,但是有些时候,现实面前光有一腔热血也是没有用的。
  “让病人进一步检查,有些项目该送省城医院的就送,如果确诊,这个手术就由小蒋你来做,我知道你来我们医院前,是做过此类胃部切除手术的。至于老陈你考虑的医疗费用问题,让病人家属到他们生产队打一份困难证明,到时候上报到县政府,我拿去县财政部门报批。人民医院为人民,不能农民兄弟生病,我们人民医院把人推在门外,让他们等死,这还是我们人民的医院么,我相信县委县政府都能理解的。就这么办,你们分头通知病人吧。”
  林院长说完站了起来,黑框眼镜里透出一双坚定的眼神,先开门出去了。
  “陈主任,这……”蒋医生看向陈主任道。
  “……下午召开临时会议,商量谈论一下,这个事情林院长牵头,但是也要党委书记和院里各科室主任意见一致才行。不过你先准备一下吧,如果确定下来,这个手术还是要交给你做的。”
  “行!”蒋医生爽快地道,作为一个外科医生,这种大型手术机会他是求之不得的。
  陈主任叹了口气,他看了一下方圆道:“跟着蒋医生好好学吧。”
  林院长和陈主任先后离开后,蒋医生问了方圆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情况,让她明天起跟着自己先在门诊处上班。


第5章 
  上午在财务科办手续的时候领到了这个月票据,方圆看着手里的两斤肉票,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这下又可以改善家里的伙食了。
  “今天食堂里有红烧肉丸子,你手头的肉票正好用上。”姚红英撞了一下方圆的手肘,笑着道。
  “食堂的肉丸子都是精肉,自己去买生肉,可以多要一些肥肉,如果不嫌猪下水味道大,一斤肉票可以买三斤肠子,一家人都能吃得嘴巴冒油了。”许护士端着铝饭盒排在她们的后面,抿嘴笑着建议道。
  “恩,让我弟明天早上早点去卖肉亭排队去。”方圆点头赞同道,买肉不赶早,一会儿就被人买光了,大毛虽然有赖床的毛病,但是知道有肉吃,他肯定跑第一个。她妈妈是不喜欢处理猪下水的,方圆更不会弄这个,他们可以多买一些猪大骨,和萝卜一起炖的话,营养又美味。
  三个人打好菜找了空位坐下来,一边吃着一边笑着聊着天。
  “看,张大姐是不是往我们这边过来了。”姚红英突然低了头小声地道。
  方圆看见张大姐果然满面笑容的朝她们这边走过来,她也连忙低下头。
  幸好半路被医院的熟人拦住,拉到他们那桌了。
  两人同时舒了口气。
  许护士笑的杂粮饭都呛了出来。
  “张大姐只找你们大医生,我们小护士她还看不上呢。”
  “不管医生还是护士,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大家都是平等的。”姚红英清清嗓子正色道,“我们林院长都说,他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叫大伙下班只叫他老林,不让叫林院长。”
  “林院长确实是一位好领导。”方圆真心道。
  下午蒋医生有一台阑尾手术,方圆刚来,他没让她进手术室,让她拿着医院的规章制度和临床操作手册先学习着。
  方圆的办公桌被放在门诊壹室,这是一个大办公区域,内外科的住院医生和医士都在这里,不过合起来也只有六七个人。
  方圆在角落靠窗的一个位置,每个办公区域用一块灰色的隔帘分开,这是保护病人问诊和检查的隐私。
  窗外蝉鸣不已,空气闷热没有一丝凉风,方圆支着头翻阅资料,隔帘的另一端不时有一阵哭声传来,应该是患者或其家属听到诊断结果的反应。
  下午的时间匆匆过去,很快到了下班时间。
  方圆把桌面整理一下,拎着自己的布包,把饭盒放了进去,提醒自己明天要把搪瓷杯子带过来,下午她只能用饭盒去接开水喝。
  和办公室同事打过招呼就出来了,想再去和蒋医生打一声招呼,发现他还没有回来,方圆就先回去了。
  进到小巷的时候,看到大弟大毛一个十三岁的半大小伙子正和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子玩斗拐子,他单脚支地,一人冲过去,把几个孩子一起撞翻,得意的嘎嘎乐着。
  “大毛。”
  大毛转头看见方圆,脸上的笑意还没有褪去,他长着徐家人的明朗五官,就是太皮,整天弄得灰头土脸,招鸡斗狗的,让人忘了他也是一个俊小伙子。
  “肥圆,干嘛?!”
  方圆一双美目顿时瞪圆,气得直咬牙,这个混小子,别人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他是天天竹笋炒肉都没用。
  大毛见他姐怒气冲冲的样子,呲牙咧嘴笑得更欢了,他一边后退一边叫着:“肥圆子,啦啦啦,长大变成面条子……”
  什么乱七八糟的,方圆决定,明天买猪肉,一块也不给他留了,让他吃一嘴毛吧。
  几个淘小子听了大毛的话,相互望了望,不敢跟着一起叫唤,他们都认识方圆,知道这是父母口中念叨的榜样大学生,自然而然有些敬畏,但是又是半大小子,几个人虽不敢跟着叫,但还是笑哈哈的跟着大毛跑着。
  “肥圆子,啦……”一个年纪稍小的男童被大毛的魔音带着,不自觉的跟着唱了起来,但刚开口,耳朵就被人揪住了。
  “哎呀呀。”他痛的直叫唤。
  “阿圆,别介意,这淘小孩子我拎回去好好收拾一顿。”陈家大儿拎着儿子的耳朵,一边对方圆欠身笑着道。
  “陈大哥,都是大毛淘气。”方圆道,“陈小哥怎么样了?”
  “没事,一大早就精神着了,早上就去上班了,一天都活蹦乱跳的,我爹娘也不说给他开中药了。多亏你了,真是神医啊,对了,我娘去打了两斤猪头肉给你家送去了。”
  “陈大哥,你们这也太客气了……”方圆有些不好意思地嚅嚅道。
  “猪头肉!”大毛耳朵尖,一听到有肉吃,飞也似的朝家里冲去了,就怕晚一步肉就没有了。
  碰上这个贪嘴的弟弟,方圆的耳朵都红了,和陈大哥告别,她也急步往家走去。
  陈大娘正从徐家出来,看见方圆回来,拉着她的手又是一番道谢。
  方圆进屋的时候,看见大毛正往一袋油纸扑去,方晓琴打了一下他的手,他才乖巧的站住,咂咂嘴巴道:“妈,这里面是不是猪头肉?另一袋是什么?快打开吧。”
  方晓琴白了儿子一眼,对方圆道:“你刘大娘家真是太客气了,推了半天,一定要把东西留下来。明天我们再给买点回礼吧。”
  “嗯。”方圆点点头,这些事她妈妈会操心,她转头竖眉瞪眼的对大毛道,“徐新国,你刚才在外面拿我取乐么?”
  “听大姨说,你小时候是肥圆,现在变面条了,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大毛梗着脖子争辩道。
  “臭小子,你叫你姐什么?你是不是又皮痒找打了?”方晓琴伸手抓人,大毛机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