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娇媳妇-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着实令人郁闷。
  谢庭玉收回了视线,脸上已经是染上了三分的笑。
  ……
  日子如流水,除夕夜近在眼前。
  按照以往的惯例,谢奶奶会把置办年货的用度交给徐茂芳,但是架不住老人家那颗想和孙媳妇凑一块、和她多亲近亲近的心,她把钱和票据直接给了叶青水。
  叶青水于是跟谢奶奶一块去添置了年货,他们去了供销社买粮食。
  排了许久的队伍,叶青水皱着眉说:“奶啊,您年纪大了,站久了容易着凉。”
  “你在里边坐着,我去捯饬这些东西。”
  叶青水把老人家安顿在了国营饭店,点了一碗馄饨给她吃。
  像谢庭玉奶奶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境清贵,恐怕是没干过什么重活,风吹吹就倒了,比不得叶青水的阿婆身子骨硬朗。
  谢奶奶其实也其实也并不用亲自来添置年货,往年都是交给儿媳办的,徐茂芳这个养尊处优的太太又把这个活交给家里的保姆来办。
  谢奶奶把这个活交给叶青水,一方面是出于考较孙媳,另一方面也是想带带叶青水、和她多处处。
  没想到她的这个乡下来的孙媳妇,那么得劲。谢奶奶刚坐了一会儿,很快叶青水就左手提着大米面粉,右手提着一篮鱼儿、年货,甘蔗对联背在背后。老人家添购了许多的年货。像过年时吃的零嘴的瓜子儿、糖果,饼干,走亲戚要提的点心、肉类、鸡蛋,全都买得齐齐的。
  谢家虽然人口稀少,但每一年谢家都会和一些交往得好的朋友、几个不回家过年的兵崽子一块过,数一数十几二十口人是少不了的,一顿饭吃五条鱼一点也不稀奇,光是面都能吃掉十几斤。
  叶青水添购的年货也就比较多,置办起来还挺辛苦。不过叶青水早就拟好了单子,过年要用到什么、得买什么,一点也不含糊。
  谢奶奶看得目瞪口呆。
  “水丫你累不累?”
  叶青水喘了口气,擦擦汗笑眯眯地说:“不累,这点东西轻飘飘的跟羽毛似的,怎么会累,在乡下的时候我每天挑的绿肥可比这个重多了。”
  谢奶奶觉得孙子找个这姑娘也忒实在了,她张了张嘴说:“给奶提面粉,你歇歇。”
  叶青水依言放了一小袋面粉给谢奶奶。
  走了一段路,老人家气喘吁吁,“不行了不行了,水丫你慢点、累不累呀,背了这么多东西,真能干。”
  早知道她就该把孙子带出来,不该贪这点单独和孙媳相处的时间。
  叶青水停下了脚步,把老人家提的东西都放在了背篓里。
  她有些哭笑不得,不觉得这点活有什么打紧的,再说花钱买东西怎么会累,买买买还不高兴吗?
  周恪这个小家伙都会趁周末的时间去砸石头挣钱,六七岁的小孩儿背一篓石头,沉沉的五六十斤。
  叶青水笑眯眯地说:“这有什么,玉哥比我还厉害,他在乡下也很能吃苦的,修水库那段时间他能把两百斤的石头背上山,气都不喘。”
  谢奶奶说:“这怎么能一样,他是男人,女孩儿要宠着来养的。”
  她用温暖的手给叶青水擦了擦汗,“你的性子太实在,容易被庭玉欺负。别看他现在人模人样的,小时候奶带着他的时候,他越喜欢什么东西越折腾。”
  他啊,太缺乏安全感了。谢奶奶想。
  叶青水听了点点头,不光是喜欢的东西折腾,他对讨厌的人也很折腾。像她上辈子就被折腾得够呛。
  谢奶奶没有想到孙子去了乡下一趟,会这么快就结婚,满打满算地计较下来还不满一年。看孙子以前那副哪个姑娘都瞧不上的死样子,她还以为这臭小子会挑个十全十美的媳妇回来,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媳妇。
  比起他以前相看过的姑娘,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爱情呀,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理喻。
  谢奶奶看着,看着她一言不发地流汗的模样也放下心了。这是个实心眼的孩子。
  “庭玉他从小就长得好,人也伶俐讨喜,大人都喜欢他。就是当年丢了珏珏,这件事你听他说过吧?后来他就变成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了。他爹娘整天吵架,稀里糊涂地把他弄丢了几回,最后都是他自己找到路回家的。”
  谢奶奶一脸骄傲地看着叶青水,“他啊……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庭玉他懂事,娶了媳妇先把你带回了家里。要是你跟他们处不来,以后来奶奶家住呀。”
  “明年就来奶奶家住吧。”
  长长的一段话,把叶青水听得有些懵。她知道谢庭玉有点可怜,但是听他的长辈这么说,叶青水却无法把这些事和他联系在一块。
  他看起来多么像被人关爱着长大的孩子,不愁吃穿、前途光明。而小时候的叶青水吃完了上顿、下一顿在哪儿还没有着落,亲爹又死得早。但是相比起来谁过得比较惨,叶青水无法比较。
  谢奶奶说完,用着殷殷期盼的目光看着叶青水,叶青水着实有些压力。
  叶青水:“……”
  她转移话题,含糊地说道:“我听他的。”
  ……
  叶青水和谢奶奶边走边闲聊着、紧赶慢赶地回到了谢家。
  叶青水背着一堆东西,看见了坐在大厅沙发上,正开着“小茶会”的谢冬梅母女,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年轻的男女。
  他们见了叶青水大包小包地提着、搂着、背着一堆年货,嘴角不禁抽了抽。叶青水这样粗犷豪放的行径,跟他们印象中的“女孩子”这个词儿,好像不太沾边。
  徐茂芳笑了笑,“说曹操、曹操到。这个就是我的儿媳妇叶青水,从Y市红旗县的公社来的。”
  “别光顾着聊天了,你们去帮帮她的忙。”
  叶青水买来的面粉、大米、果蔬、肉、鱼、炒货干货甜心糖果……一一被瓜分,安置妥当。
  叶青水喝了口水,捋顺了自己额角凌乱的碎发,用手绢擦了擦汗,这才有空打量这些人。
  她看到了两个老熟人,何芳、孙玲玉。
  孙玲玉绷着一张脸,眼里的别扭和不愉快溢于言表,坐在她身旁的何芳正在眼巴巴地看着她,揪着她的袖子,眼神里带着讨好。
  还有几个陌生的男女,他们看着叶青水,有的面露鄙夷、有的面露不屑,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冷冰冰地用眼神呛她。
  原来她回到谢家之前,这里已经有了一场好戏看。叶青水默默地想,不由地摸了摸鼻子。
  有个男孩子忍不住问:“叶同志,我听说庭玉是因为从河里把你救了下来,因此才娶了你的?”
  叶青水眼神了然地滑过何芳、孙玲玉身上,最后她肯定地说:“是的,没有错。”
  这句话刚落,年轻的男女们心中一片哗然。
  竟然有这么荒唐的理由?
  叶青水说完之后,谢奶奶慢悠悠地走进了屋子。
  谢冬梅冲谢奶奶说:“奶奶刚才听见没,嫂子说哥哥是因为救她、才不得已娶她的。”
  谢奶奶把一袋瓜子放好,才扶了扶眼镜,疑惑地问:“还有这回事?”
  听到这里,有些人心头微微不舒服。
  难怪这么有学问的男人会娶一个乡下来的、目不识丁的女人。
  这都什么事啊!
  她掏出丝绢擦了擦凝了起了雾的眼镜,不紧不慢地道:“所以呢?冬梅,你想说什么?”
  谢冬梅被她冷淡的口气惊到了,还说……什么?
  哥哥为什么突然结婚,这件事已经不言而喻了。
  她说:“这样哥哥多委屈……”
  老人家的眼神渐渐发冷,她看了看一言不发的孙媳,看了有一会儿。
  在大家以为她要发难孙媳的时候,谢奶奶说:“你不是庭玉,你怎么知道他委屈?你只听了一两句话就揣测这些恶意的事情,实在太……”
  别的不说,谢奶奶知道孙子可在意这个媳妇了。
  老人家叹了一口气,“茂芳,你当初说要让冬梅改谢姓,我虽然不同意但也没有反对。你说,一家人整整齐齐、热闹。让她改个谢姓,可以督促她积极向上,继承谢家的优良作风。”
  她严肃地说,“现在看来未必是好事。等过完年,你给她转户口,让她爸把她带走。你也收收心,好好和大军过日子。”
  谢冬梅完全没有想到,奶奶会这样护着叶青水,而且是在她的乖孙婚事被这样一个女人毁掉的情况下!
  她愤怒地说:“奶奶,如果没有这场意外,叶青水怎么可能嫁进谢家,她没有文化、没有见识,她凭什么进谢家的门。”
  叶青水就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投来的复杂的眼神,惊讶、了然、鄙夷、羡慕、嫉妒。
  叶青水觉得谢冬梅说的话没有什么毛病,不过她心里叹了一声,可惜了她熬了几个晚上做的衣服……
  现在谢冬梅正穿在身上。
  谢奶奶摇摇头,“没有文化、没有见识就不能进谢家?我这里从来没有这种言论,冬梅,你只用这些来评价你嫂子,显得你很没有见识。”
  谢冬梅眼睛红了,快要流下眼泪了。这时站在一旁的年轻男女们才慌忙地安慰她。
  有部分人觉得谢冬梅太可怜了,明明就不是她的错,错的……不应该是叶青水吗?
  他们纷纷迁怒地看向叶青水。
  这时候被迫看了半天热闹的孙玲玉,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冷冷地说:“我说——你们又不了解叶青水,怎么成天嚷着她没文化、没见识呢?”
  “乡下来的,没有读完小学就一定代表文盲吗,快收起这些瞧不起人的眼神吧,醒醒,人家比你们都厉害多了。”
  说着她从包包里掏出了一张薄薄的报纸。
  叶青水穿着朴素,和领导握手的照片赫然在目,报纸上偌大的黑体加粗字写着:“知识就是力量:G省知识青年叶青水成功研制电脉冲自然电场法找水仪……”
  照片的像素虽然模糊,但是看上去不就是眼前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姑娘吗?


第065章 (捉虫)
  这番话无异于一个深水炸弹,把所有人的注意都吸引过来了。连准备开口帮女儿求情的徐茂芳都张张嘴,想说的话噎在了喉咙里。
  谢奶奶伸起了手,做了一个“先别说”的手势。
  孙玲玉嘲讽的话音刚落,几个人脸上就露出了质疑的表情,有人扑哧一声笑了:孙玲玉也是在Y市的红旗公社当知青的,谁知道她是不是跟叶青水关系好,帮着人说话。
  孙玲玉看着那一双双质疑的眼睛,那满脸的不相信跟当初的她差不了多少,打死也不肯相信自己会被一个高小文化的女人比过去。
  她推了推,把那张报纸递给他们看。
  孙玲玉今天本来不用来谢家的,但是她回到首都之后才发现自己被人拿来做筏子,“写信”到谢家诋毁叶青水。
  她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虽然她不喜欢叶青水,但她也不喜欢这种被冤枉的滋味。
  这张报纸是孙玲玉在何芳的家里找到的,她在何芳家看见这被单独撕下来的半张报纸,女知青宿舍那张不见了的报纸的事,也终于有了答案。
  她鬼使神差地把它收了起来,藏到了包包里。孙玲玉围观着眼前这些热闹,把它拿了出来。
  几个人将信将疑地把报纸拿到手里,囫囵吞枣地读完了一遍,面面相觑。
  他们沉默了许久,没有一个人吭声,因为……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谢庭玉在乡下随便找了个媳妇结婚的消息传开了。
  山沟沟那是什么地方?那里只能让人联想起贫穷、落后、闭塞,在那种小地方长大的姑娘,怎么能比得上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
  而且谢家的媳妇是文盲,勉强读过小学,大院里有人问过了,就连谢家的人也没有否认。
  今天他们才知道,原来谢庭玉是为了救人,才和人家姑娘有了肌肤之亲,他在流言压迫下不得不娶了她。他们不由地惋惜,暗叹谢庭玉不好。平时这么谨慎的人,咋就一不小心着了道呢?
  但是大家都接受庭玉媳妇是这个样子之后,突然又有人嘲讽他们。
  你们还不如一个只念过小学的乡下女人,人家出息着!
  大院的子弟再怎么没出息,没有大学念,但好歹也能念完中学,这怎么就不如一个高小文化的乡下女人了?
  孙玲玉一张报纸拍下来,惊醒了大伙。
  叶青水真的有文化,有什么证据?
  满满一个版面的专题报道,这不就是证据吗?
  看完一版满满的报道之后,这些先入为主的男孩子女孩子们陷入了沉思,几乎不敢看叶青水的眼睛。
  有个人说:“谢嫂子真厉害。”
  一个人开了先头之后,后边的几个人也渐渐放得开手脚,不再别扭。
  “我看报道,嫂子平时干完农活还能抓紧时间,这种精神很难得了。我家有很多物理方面的书,嫂子有空可以来借书。”
  “我对这个电场很感兴趣,嫂子要是有空,我们交流交流。”
  谢奶奶老早就接受了孙媳妇没文化,但看在她是个实在的孩子,见识少点就少点吧,人这辈子还这么长,她费点劲慢慢教也就是了。
  但是现在别人告诉她,水丫只是低调、心眼实,人是有本事、有才干的?谢奶奶有点迷糊了。
  她眯起眼睛,看这叶青水。老人眼里的意思是:有这种事咋不早说?
  她着实没料到局面会这样急转而下,叶青水想了想说:“让大家见笑了。”
  叶青水没有什么想说的话,她看着短短时间内这些人变化精彩的脸色、眼神,心里的体会着实良多。
  诋毁和称赞,如果不被人放在心上,着实都无趣得很。
  叶青水开小差地想:谢冬梅可真是讨厌她这个嫂子,费了这么多心思诋毁她。
  谢奶奶一字不漏地看完了整篇报道,她问谢冬梅说:
  “如果一个人没有条件念书、被迫退学在家务农,在繁忙的劳动中挤出时间学习、吸收先进知识,最后凭借自身的努力,造福一方老百姓,挽救了国家财产。这样的人,听到你嘲讽她没机会继续上学、没见识,心里应该是很难过的。”
  她顿了顿又道:“我们不能永远只凭片面的信息来评价一个人,比如出身、比如文化程度。今天这堂课,你认不认?”
  谢冬梅听完之后,眼泪掉了下来。
  谢奶奶又说:“以前看着你挺乖的,咋一转眼变成这样了?”
  徐茂芳压住眼里的尴尬,连忙救场说:“梅梅只是轻信了别人的话,妈,你知道她从小就维护她哥哥……”
  谢奶奶不说话,直直地看着她,徐茂芳被那双锐利的眼看得头皮发麻。
  几个年轻的男女们听完了这番话,心思也蛮复杂的,他们看向了叶青水。
  谢家的这个新媳妇安静地站在门边,双手自然地垂放在腰侧,她刚刚置办了年货回来,寒冬天也流了很多汗,脸蛋红扑扑的未曾消散,雪白的肌肤跟晕上了一圈胭脂似的。
  仔细看倒是俊俏得打紧,只是她刚刚走进屋的时候裹得厚厚的,帽子几乎遮住脸,大伙这才没有注意看,现在仔细打量才发现,原来谢家的媳妇长得还挺俊俏的。
  不过……她搬了很多东西的形象深刻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难以挥去了。
  谁家这样娇滴滴的媳妇,不是捧在手上好好护着的?
  孙玲玉觉得叶青水当真有些惨,从认识她开始,不论在乡下、还是在城里,好像这种众人讨伐的场面已经出现过好几次了。
  原因还都是因为她的出身和她嫁的那个男人并不相配。
  但是撇开这些偏见,单独看叶青水这个人,好像也找不出哪里不好的地方。
  孙玲玉看着谢家母女愤怒得红了眼的神色,觉得叶青水嫁给谢庭玉也不算一件好事。
  男人嘛,还是知冷知热比较好。总是让媳妇碰到这种场面,没办法维护她的,想必谢知青对她也没怎么上心。
  孙玲玉想到这里,心里平衡了一些。
  她这么想,有的人也想到了,一开始就用冷眼剜叶青水的女孩叫向左,她笑眯眯地说:
  “谢奶奶,叶同志能嫁给玉哥是一件机缘巧合的事情,没有错吧?”
  “梅梅没错,她只是为我打抱不平而已。”
  向左就是谢军打算给谢庭玉订下的妻子,谢庭玉实在太轴了,哪个姑娘都没瞧上、拖到这个年纪了也不见他谈过对象,谢军只好代他做主。只不过婚还没订成,乡下就传来了谢庭玉结婚的消息。
  向左一句话,把原本歪得没变的话题又扯了回来。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啥毛病,叶青水人好、跟谢庭玉和她结婚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事实是他们结婚确确实实就是意外。
  他们看着叶青水身上穿得发旧、甚至起了棉絮的衣服,陷入了沉思,谢家这么有钱,要是谢庭玉对媳妇上心,还舍得她穿得这么寒酸吗?
  大伙的眼神逐渐变了味,不知是可怜、还是惋惜。
  这时候,门被人“咔嚓”地拧开,是谢庭玉回来了。众人的视线落在了姗姗来迟的男主人的身上。
  “水儿怎么站在门口,不冷吗?”
  他似乎像是没有听到向左的话一样,径直地伸手摸了摸叶青水的手,冰冰凉凉的,用自己的大掌包裹住了她的手,放在唇边呵了一口气。
  他看着面无表情的叶青水,摸了摸她柔软的头发,他从牛皮纸包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串糖葫芦,递给了叶青水,声音似乎还带着被冷风吹冻了的哑意:
  “我买了糖葫芦,你不是一直想吃吗?尝尝吧。”
  他的牛皮纸上印着“国营点心”的字样,这家国营商店很难排队的,加上临近春节,糖果点心稀罕得要紧,起码得排上两三个钟的队。
  但它的点心味道不错,想吃的人还是得乖乖捏着鼻子排队。
  谢庭玉视线扫了一圈,他双手放在叶青水的肩上,隆重地介绍说:
  “我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妻子叶青水。”
  “我很爱她,尊重她,我很庆幸能在乡下遇见她,她为人淳朴低调,勤俭节约,并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但我不希望别人对她有太多误解。她是一个很好的姑娘。”
  谢庭玉说完之后,视线扫过一圈,最后落在了谢冬梅的身上。
  他吸了一口气,男人被冻得微微发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淡,他表情严肃地说:
  “冬梅,你身上穿的这件衣服是我送给你嫂子的,我亲手挑的,看着你嫂子一针一线缝好的。你得把它还给我。”
  谢冬梅突然被点了名,她错愕地抬起头,面庞倏而地红了。
  “这、这……你明明是送给我的。”
  今天家里开了一个茶会,邀请了几个相熟的朋友过来,为了打扮得好看一些,谢冬梅也就穿上了哥哥送给她的衣服。
  谢庭玉坚持地纠正道:“那是我送给你嫂子的。”
  众人的视线落在谢冬梅的身上。
  她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下面是黑色的裙子。衬衫掐腰的设计将她的腰勾勒得纤细,领口袖口绣着精致素淡的花,黑裙子微微折起,越是素淡越是衬得人美丽。
  之前还有两个女孩子问起谢冬梅这一身是哪个裁缝做的,原来是她嫂子一针一线缝的。
  几个年轻男女的眼神不太对味了,嫂子穿得破破旧旧,小姑子还和她抢衣服……
  谢冬梅流下了眼泪,谢庭玉说:“记得把它洗干净,再还给我。”


第066章 (补全)
  叶青水听谢庭玉这么说,愣了一下。这衣服……明明就是谢庭玉点着名要送给妹妹的,他怎么好意思要回来?
  叶青水插了一句:“确实是你送给冬梅的。”
  谢庭玉不厌其烦地重复,“这是我送给你的,你不能随便送给别人。”
  谢庭玉还记得叶青水第一次穿这套衣服时候的惊艳,她黑亮的辫子落在洁白的衣裳上,贝齿微张,眼睛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当她落落大方地站着台上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看她。她就是最好看的风景。
  这一幕,跟种子似的落在他的心头,生根发芽。
  他怎么能允许别人穿着跟她一模一样的衣服,到处炫耀?
  话说到这里,已经不必再争辩了。不管叶青水送给谢冬梅的,谢庭玉都坚持把它要回来。
  谢冬梅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恨恨地剜了叶青水一眼,她流着眼泪回到了房间,把裙子脱下,换上了自己的衣服。
  谢冬梅哭着跑回了房间,认得她的几个朋友呆得有些尴尬。徐茂芳已经明白婆婆的意思,脸色灰败。
  谢奶奶说:“我们要准备吃晚饭了……就不招待你们了。”
  看完一场大戏,大家这才回过神来,他们纷纷告退。
  何芳的脸“唰”地白了,她匆匆地说:“我家里还有事,先走了。”
  其他人也陆续说:“谢谢徐阿姨的招待。”
  “多谢招待。”
  “有空再叙旧。”
  谢奶奶客气地说:“这次招待不周,让你们见笑了。”
  这些人离开谢家后,走在路上脑海里还想着刚才谢家的事。谢家这个新媳妇是真沉得住气。
  她从头到尾只说了两句话,说完后心平气和地看着他们。不争辩、也不和人闹得红脸。
  然而另一边谢冬梅已经哭得不成样了。
  这样的人,身上才有谢家媳妇的风范。
  “咱以后得离谢冬梅远一点,今天这一出是把咱当筏子使呀。”
  可不是?其他人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