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娇媳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去阿娘可要亲自去了——”
叶青水只好擦干了手,踏上了去知青点的路。
红旗公社的知青点坐落在秀凤山山脚下,是当年全村唯一一座用青瓦砌成的屋子,墙壁被刷得粉白粉白的。这几年来,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知青,确实也为公社做出了贡献。
有些知青来插队之后,做了公社小学的老师、做了生产队的会计、有些对机械熟悉的,成了公社里的拖拉机手。只是后来知青多了之后,渐渐地,知青的名声就不大如前了。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乡下人开始埋汰好吃懒做、拖后腿的知青。
不过谢庭玉肯定是个例外,他在大队人眼里几乎是“十项全能”的,哪里缺了他,他都能顶替得上。
这不,叶青水刚走到知青点,就听见了谢庭玉醇厚低沉的念书声。
他手捧着一本泛了黄的书,挺直着腰身站着,一丝不苟地念书。自他的身边知青坐成一个圆,里三层外三层地坐得水泄不通。
他念道:“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他稍稍停顿,抬起头来,望着下面乌泱泱的脑袋,那游散的目光仿佛看见了叶青水。
他并没有太诧异,朗读的声音又响起,咬字清晰,字正腔圆,音律极美。
他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朗朗晴日,清风徐徐飘来,谢庭玉穿着一身的确良的衬衫,脊梁挺得直直地。他沐浴着公社里好学渴求的小孩儿的目光,也承受着有文化的知青景仰的眼神,他在别人眼里仿佛会发光似的。
这种斯文英俊又有钱的男人,真的是少女心的收割机。叶青水看了一眼,年轻姑娘们看谢庭玉的眼神跟狗盯着肉包子似的。
叶青水看了看,兴致不大地走了出去。
在这个年代知识还是很贫瘠的,教育很落后,有很多小孩上不起学就靠周末偶尔来听听知青讲课。而一些文化程度不深的知青呢,也乐意吸取知识,虚心向别人学习。
谢庭玉是把高中念完了的人,懂得很多,属于鹤立鸡群的人物了。叶青水回忆起来,谢庭玉后来是高分考上了重点大学。
叶青水蹲在知青点外边无聊地数着从眼前飞过来的鸟,这样也能从外面听得见他念着M主席语录收尾的声音,还有“讲座”落幕后响起的一片片鼓掌声。
下了课了,谢庭玉先走了出来,挑起眉:“你蹲在这里做什么?”
叶青水耸了耸肩,“阿娘让我来叫你回家吃饭。”
知青点的知青们不嫌事大的,纷纷往这边凑过来了眼神。
有些女知青瞟了叶青水一眼,方才特意关注了她,见她来了听了没几句很没出息地退了出去。
女知青心下还有些好笑,叶青水这样傻乎乎地守在门口等男人的模样,跟乡下愚昧无知的女人没什么两样。她们不禁可怜起谢知青。
她们之中也有些人替孙玲玉被教训的事情而鸣不平,嘀咕着说:“到底是没念过书的,没见识,刚才谢同志说得多好,她估计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蹲在这里数蚂蚁呢!”
“叶青水呀,你和谢知青结婚那么久了,谢知青给你扫盲没有?一个是满肚子文化知识,一个目不识丁,这可不行。谢知青人那么好,你回头得多向他虚心请教弥补自己的不足。”
“走啦走啦,就你话多!食堂的饭也堵不住你的嘴!”孙玲玉把替自己鸣不平的女友拉了回去,同时冲叶青水投去了一记不屑的眼神。
这种四面八方犹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看热闹、看扁乡下人的目光,叶青水再熟悉不过了,她眼神变得犀利,看向那群女知青。
叶青水摸了摸耳朵,摇摇头说:“走什么走,慢着请留步。当着面说人的坏话,当我没脾气是吧?我怎么没读过书了,我好歹也是小学毕业的。”
旋即她引来了一阵哄笑。小学毕业的算什么炫耀的资本哟?
叶青水笑了笑仿佛浑不在意,她继续道:“这三句两句话就把我五年的努力抹去了,这可不行。”
她一本正经地说:“我没有念那么多书一来是家里穷,没法继续读,二来——因为我脑子好,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读书,其实我已经有大学文化了。”
她的话又引起一阵大笑。
“嫌我说大话,不信啊?”
她语气极快地噼里啪啦地念了一串字:“争斗而放解的类人为业事的丽壮最上界世给献经已都力精部全和命生个整的我说够能就他候时的死临在。”
念完之后刚才哄然大笑的女知青一脸茫然,这什么和什么?
叶青水继而轻轻地哼了声:
“说了你们脑子转悠地没我快,还偏不信。就是蹲在谢庭玉身边天天听他念书都没用。这句话倒过来就是——”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亏得刚才一个两个还听得老仔细,简直可笑!”
她又喊了一声,“谢庭玉,走了,回家吃饭!”
被点名的谢庭玉,险些被呛到。
不过话说回来了,饭点到了肚子也饿了,谢庭玉想起家里的饭,不禁期待起来。
他微微地配合,“来了。”
叶青水没有管身后一帮没有缓过神来的知青们。他们是彻底地炸开了锅:
“等等,叶青水刚刚在说什么?真的倒背如流了?她不是……诓人的吧?”
另外一个知青懵懵地道:“说得太快,我也没记住。”
“玉哥记性好,估计他能记得住。回头问问他?”
作者有话要说:
玉哥念的那段书,来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水丫儿:我真的是大学文化
你们信不信?
信字刷起来,快!
第008章
一路上叶青水和谢庭玉并没有说什么话,搅和了一趟浑水的叶青水本人倒是并不在意那些知青怎么看她,但是谢庭玉却开了口:
“你刚才背得很好,一字不差。你的记性很好。”
他赞扬道。谢庭玉的速记能力很强,叶青水才刚刚念出三四个字的时候,他就觉得熟悉。再听下去,还真能够一一对得上他念的那句话。
叶青水瞥了一眼,咳嗽地道:“谬赞谬赞,那句话我背过很多次。”
其实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天才。当年谢庭玉离开后,她日复一日地看着他留下来的这句座右铭。背过很多次,倒背如流。因为,这就是他的座右铭。
“原来如此。”谢庭玉微笑地说。
“嗯嗯。”叶青水不在意地摆摆手。
叶青水心里在盘算着怎么和谢庭玉算口粮的问题。家里大到米、面,小到油盐酱醋,很多都是他添置的。叶青水吃着这口软饭,总吃得不太得劲。尤其还是吃谢庭玉的软饭。因为她今天挣了钱了,正好也有钱还债了。
他们俩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叶青水打破了沉默,又开口说:“我——”
谢庭玉居高临下地凝睇着她,微微含笑,“等吃完了饭再说吧。”
天大地大,吃饭的事儿最大。
叶青水点了点头,洗了手吃饭。她坐到饭桌上的时候,阿婆和阿娘见人都齐了,纷纷下了筷子,朝着喷香的肉菜夹去,这叫蘑菇酿,蘑菇用碎肉堵着,为了增鲜,叶青水还剁了胡萝卜莲藕茄子,肥肉早就被蒸化了,融入汁水里油汪汪的,精华全融在蘑菇头里。
虽然山里头野生的蘑菇个头不大,吃起来却香。
谢庭玉每吃一只,都能感觉到蘑菇里溢出的汁水,又烫又鲜,难怪叶丫头会急着叫他回家吃饭。凉了就没有这种好滋味了。
虽然肉也没有多少,并不像在家里能吃得满足,但这种介于吃到了又没吃痛快的感觉,更让人惦记。
叶妈吃完一抹嘴,嘴上的油光令她感到幸福。
不过她并不知道今天的这两顿饭完全是女儿辛苦劳动换来的。
她心里犯起了嘀咕,自打女儿结婚以来,大队上好多人都羡慕他们拣了这么一个有钱的女婿。女婿让她们不年不节的时候也能吃得上肉,隔三差五地吃一顿大米饭,还有精贵的面食。真是撞上了一门好亲事。
叶妈有些愧疚,要是水丫能早点给小谢生个大胖娃娃就好了!于是她包揽了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刚吃完饭就催小两口回屋亲亲热热。
叶青水顶着亲娘只差没写明“催生”的目光,尴尬地和谢庭玉回了屋。
叶青水咳嗽了一声,便开口说了:“家里的那些米粮还是得算给你的,这是欠你的钱。”
她还有点积蓄,差的是票据而已。叶青水借了谢庭玉的笔,唰唰地算了几笔账,然后递给谢庭玉。
谢庭玉看着叶青水弯腰趴在桌上算账的侧影,两根黑亮的大辫子从两颊坠下,记账的时候她的目光非常专注。
叶青水用着她小学生一样的握笔姿势,认认真真地一条条列了下来,大米面粉猪肉油盐酱醋写得清清楚楚,令人惊讶的是她写的数量还挺准的。像大米的三斤半、面粉的两斤,连油的五两都没漏掉。
这是一种后天培养出来的天赋,有些大厨的手就像秤砣一样,掂一掂就知道这份食材多重了。
能记下这么清晰的账单,到底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乡下的女人,实在是真的实在,抠也是真的抠。谢庭玉看完之后,只觉得有点意思。因为他把小丫头眼里的肉痛看得清清楚楚。
叶青水肉痛地掏了若干票据以及一块三毛给了谢庭玉,今天她卖包子还剩九分钱,还得多贴三毛一分出来才还得起谢庭玉的债。以前她也攒有一点积蓄,没钱还谢庭玉只是因为没有票据而已。
谢庭玉倒是没有把这些钱放在眼里,他很随意地把钱和票塞回叶青水的口袋里。
“不必,这些是你给我做饭的酬劳。”
谢庭玉的手指伸进叶青水的口袋,虽然没碰到她,但轻轻地勾拉之间,那布料紧绷的触觉也让叶青水愣住了。
叶青水当场愣住,憋了许久才没有恼羞成怒:“你这是干什么?”
“这是我欠你的,拿着吧。”
“我说,要的。”男人的声音是淡淡的,语气却是不容人拒绝。
谢庭玉轻咳一声,“该轮到我了。”
“你很聪明,我想问问你,如果有机会让你继续学习文化知识,你愿意不愿意。”
叶青水听了这句话,哼了声,她当然知道她很聪明。她的聪明就是一种死聪明,一遍不行来两三四遍上百遍,持之以恒。
上辈子谢庭玉也和她提过学习这件事,不过他是以一种几乎冷漠的口吻问她的。
为了讨好喜欢的人,叶青水当然是铆足了劲儿也要点头应下。那段由谢庭玉辅导读书的日子,简直是天昏地暗,一边心里甜得跟喝糖水似的,一边往脑袋里硬塞学问、苦叫连天。
那时候,叶青水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背国文,下午大队的活干完了还要回来写算术练习。偶尔谢庭玉还会穿插着教她一点乐器,她跟所有懵懂的少女坠入爱河一样,每天都心花怒放,一厢情愿地以为他会留下来,可是他最后仍旧是走了。
他大概是嫌弃她太拖后腿,笨得看不下去了,当年才忍不住给她“指点迷津”。他教她的学问,应该也是作为离婚的弥补。甚至他走的时候,还鼓励她好好学习努力考大学,和她说“女人有了学问,会过得更自在。”
叶青水回想起来,再看看眼前这个人,只觉得……上辈子她的前半生过得真单纯。爱得也热烈,结果很糟糕,所以这样的感情有一次就够了。
谢庭玉看着小丫头用着一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那种眼神,仿佛透过他在看另一个人。
谢庭玉轻咳了一声:“看我干什么,你愿意就点个头。老师都是现成的,那些知青虽然说话难听了些,但却挺实在的。人要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够跳出原本桎梏,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小丫头用脆脆的声音回答:“好!”
叶青水毫不思索就应了,她明年也想参加高考。她虽然后面自己也零零碎碎学了很多东西,但没正经地上过大学,终究有些遗憾。
有谢庭玉这个老师作为遮挡的借口,她一个小学生自学成才,不惹人注目。
谢庭玉上辈子是高分考上了重点大学的优才生,他做老师,水平肯定是比县里高中的老师还要高。
谢庭玉见她如此肯上进,便去把自己的旧书翻了出来。
他翻了许久,才翻到一本关于国文的书,像算术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这些初等中学教育必备教材,他都没有。
不过谢庭玉能随身带着国文的书,也算是很了不起了。这是因为周末的时候,他经常要去知青点给老三届的学员扫盲,顺便给公社里的小孩儿启蒙。这本书还是他去市里的书店淘回来的。
谢庭玉把这本书递给叶青水,叶青水眼睛水汪汪的,盯着它攥了很久。
“我……我、真的很感激你。”
希望谢庭玉手下留情!
才随手翻开一页,叶青水就感受到了一股迎面而来的窒息感。她以前不太喜欢学习,早早辍学就是因为她的国文成绩、不好!
谢庭玉见她耷拉下来的眼角,不免失笑。
他说:“去那边的桌子坐好来,从今天开始你得尊称我一声谢老师了。做我的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
叶青水听了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很快地坐到了谢庭玉的书桌边上。坐着他这个文化人专属的位置。
谢庭玉说:“你念念书给我听,碰到不会的就跳过,念完了告诉我它说的是什么。”
叶青水开始念了起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她的声音带着一点地方的口音,但是并不重,起码没有大队里的人口音重。用普通话念起散文的时候,有一种南方姑娘软糯的调调。
不过谢庭玉还是很正直地给她纠正了几个读音,“这个念ying,不是yin。这里是翘舌,shi,不是si。”
……
夜深的时候,身心疲惫的叶青水,躺在床上闲闲地思考起自己投机倒把的大业。下次去黑市她要做些什么食物拿去卖。因为有面粉,她还是倾向于做省事的包子。
她的素包子虽然卖得快,但要是再卖贵一些,客人也承受不起。这年头有钱人并不多,辛苦挣来的钱花得更小心翼翼。城镇里的家庭主妇比乡下人还会计较呢!她们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分来使的。
如果是做肉包子就好了……
但是门市的肉实在是太贵了,叶青水睡之前迷迷糊糊地想到这里,脑海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东西。
她赶紧翻起身来,蹑手蹑脚的出了屋子。她从仓库里摸摸索索,掏出了一张破网,叶青水发挥了自己勤俭节约的能力,花了半小时拆了整张网,把断掉的线头接上,又重新编好。
夏天禾稻开了花,花絮落到泥潭里使得泥土营养物质丰富,经常引来螃蟹泥鳅的啄食。社员每年都被这些玩意儿弄得苦不堪言,大队里的小孩儿闲下来的时候会到田埂里捉泥鳅螃蟹。
靠近河边的蟹又大又肥美,蟹肉紧致、蟹黄肥得流油……咳咳,虽然还没有到秋季,不过也挺肥的了。七十年代的乡下人不会吃虾蟹,不知道它的美,但是它放在很多年以后却是很实在的大宝贝啊。
晚上的时候,水潭里的螃蟹会呲溜呲溜地爬上岸。一道光打过去,还会笨笨地蜂拥而上。
叶青水想着想着,连猪肉都不惦记了,手里编网的速度越发地快。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平生君:继做好朋友标签、妹妹标签之后,又多了一个学生的标签。
围观玉哥如何尽职尽责、不辞辛劳为自己立flag。
为打脸声添砖加瓦!
玉哥:“……”
第009章
很快叶青水得到了一张结实的网。
深更半夜,她拎着手电筒和一只木桶摸着黑准备去水潭边捉螃蟹。她走得静悄悄的,田野上万籁俱寂,只有老乡家里养的狗偶尔吠两声。嗅到她的气味了,吠声才停下来。
叶青水摸到了水潭边,晚上的螃蟹会出来觅食,她放静了心思用心地听,听见细微咕噜咕噜声,那就是螃蟹吐泡泡的声音,用手电筒照着徒手就能抓到一只。拿到手上掂量,个头适中,不算大却也不小。徒手抓太费神,所以她准备撒网。
叶青水的目光来回扫荡着找着诱饵,只要是肉就行,放在网里能吸引螃蟹来啄食。
她找了半天才捉了三只田鸡。
“我的妈,有蛇啊——”
正蹲在水潭边放网的叶青水闻声,动作迟疑了片刻。
她拿手电筒一照,不远处的田埂里有两个男知青,其中一个还是沈卫民,另一个男知青脸色都白了。他看见有光,喘着气地跑过来。
沈卫民大半夜地见了叶青水,表情有些古怪。不过叶青水看得出来,他脸上有强撑的镇定。
她看见旁边有条很肥的蛇虎视眈眈地盘旋着,静静地盯着沈卫民。
沈卫民说:“跑什么跑,跑了蛇追你怎么办?”
叶青水提灯,忍不住笑,“我给你照着,你尽管跑,蛇见了光就眼昏花。”
沈卫民没好气地瞪着叶青水。
那个小年轻听了很快跑来叶青水身边,他嗫嚅地说:“半夜肚子饿得慌,睡不着……就来……”
他磕磕巴巴惶恐的话没说完,就对上了叶青水骤放精光的眼神。
叶青水看着沈卫民腿边的蛇,只觉得肚子突然就很饿。
十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肚子里油水不够,一顿吃光了还想着下一顿,更何况她是从不愁吃穿的年代穿过来的,大鱼大肉享惯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实在是饿得发慌了。
这条蛇蛇,在叶青水眼里跟几斤的肉没区别。
小年轻的腿肚子软得慌,说话更结巴了,“沈哥你……别动。”
他的话刚说完,叶青水手法娴熟、姿势快如闪电地逮住了蛇头,蛇身,使劲地掐着它的三寸。
“来搭个手帮忙。”叶青水把蛇递给了沈卫民,小声说。
沈卫民犹豫地掐住了蛇,即便他的脸色发白。她掏出一把小刀,三下五除二利落地杀蛇剥皮。
沈卫民和小年轻才彻底地松了口气,后背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两相对比之下,叶青水弯着唇跟捡了便宜似的处理蛇肉,却是很不合时宜。
沈卫民的看法又深了一个层次:这女人果然彪悍。
小年轻嗫嚅着说:“我们……还、还吃田鸡吗?”
他的肚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尴尬的叫声。
叶青水忍不住抿嘴笑了,首都来的知青也不完全是像谢庭玉那样的阔绰人,半夜饿得两眼发昏来捉田鸡吃也不稀罕。
她掂了掂这差不多有两斤重的蛇,本着见者有份的习惯,叶青水大方地问:“想吃蛇肉吗?”
“很好吃的。”
小年轻哆嗦着摇头,但是最后还是被沈卫民摁着点头了。
“吃!”
叶青水走之前顺便提溜了一下她放的网,蟹喜肉,有香喷喷的田鸡肉做饵,她提起来渔网的时候沉甸甸地重,里面罩了七八只硕大的青蟹。
小年轻一路诚心地称赞着叶青水,好话如流水,跟不要钱似的:
“我都不知道你这么厉害,看起来柔柔弱弱的,竟然敢徒手捉了这么大条的蛇。”
“临危不惧,身手了得!”
“你怎么练出来的胆子?我一个男人看了都佩服。”
别人对她有礼貌,叶青水也弯起眼睛,爽快地笑了笑:“乡下人都不怕蛇的,菜花蛇没毒,放心捉。你们喜欢烤着吃还是炖着吃?”
月光洒在她恬静的脸上,虽然她的脸蛋有着厚厚的晒痕,红通通地不太好看,但是她声音里透露出来的那种轻轻的软糯,清甜得就像蔗汁。小年轻摸了摸鼻子,觉得流言仿佛也算不得真。
明明很可爱嘛!
等到他反应过来叶青水的后半句,突然又哆嗦了一下。
叶青水心里已经有了谋算,大半夜的还是不要吃烧烤这么重口味的食物了。况且现在她的脸伤了,不宜油腻辛辣。她回到家招呼着人坐好,她在柴房里用刀,小心地切好蛇肉。
两斤的肉,在叶青水眼里已经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她用菌菇熬好汤底,挖出一勺猪油,胡椒姜丝蒜米煸炒蛇肉至逼出香味,放到清澈的菌菇汤里炖着。锅下柴火偶尔“啪”地爆出小火星,汤水咕噜咕噜地微响,清淡的香气在静夜里愈发诱人。
这一刻的宁静很悠远,令人莫名心安。夜里有知了沙沙作响,两个男人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还有一种等待食物的幸福感。等香味把他们的期待吊得老高,汤也炖好了。
小年轻哆嗦着捧起碗,只喝汤没敢吃肉,他拣了蘑菇吃。蛇肉里煮化的蛇油,香喷喷的,汤汁清淡喝下肚后,舌尖的鲜味无穷,怎么压也压不下去。比鸡汤喝着味道还好。
沈卫民自从上次在叶家吃过了红烧肉之后,越是不在意,越是惦记。
但是他拉不下脸来叶家吃饭,即便谢庭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