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娇媳妇-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青水掰碎跟叶妈解释道:“现在跟以往不同了,以前不能做生意,做点买卖都恨不得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现在做生意就要想尽方法让别人知道你卖的东西。”
  “能把名气打响亮了,不愁挣不到钱。”
  她跟叶妈算了一笔账,“辰光”这一周每天生产300斤香肠,零售卖掉200斤,剩下的100斤拿去供销社扩宽名气。
  零售价是两块钱一斤,猪肉每斤八毛钱,香肠制作成本是九毛。零售的香肠都卖光了,虽然送了一百斤香肠,但一来二去成本基本覆盖完全,还有得赚。
  “所以是不亏的,还有一点赚头,辛苦是辛苦了点,但也值得。”
  如今城里的居民要是想添购食物,基本的选择都是供销社。供销社虽然接地气,但是架不住它涵盖面广呀。叶青水倒是想到电视台打广告,但是她兜里的钱不允许。
  叶青水的香肠也不是白给的,每个客人送半斤,每天送二十份送完为止。
  为了拿到免费的半斤香肠,必须得早早排队。有些甚至凌晨三四点就开始排了,国人贪便宜,排了几天队还是没买到香肠的那些人,活动结束了心里郁郁难平,忿忿不平下,于是掏钱买了一斤来吃。
  这个放在后世,有个大名鼎鼎的名称,叫“饥饿营销”。
  只要有一个人买,先前白送的二十份就是赚的。至于白领了香肠的人呢?对于自家生产的香肠的质量,叶青水还是比较相信的。叶青水在摆摊的时候做过统计,回头率至少有30%。
  叶妈听得头昏脑涨,原本气呼呼的直想敲女儿的脑袋,企图把她脑袋里的水都倒出来。
  没想到反倒被叶青水这一套歪理给说服了。
  叶青水笑眯眯地说:“阿娘,我要准备期末考试了,您帮我去看看香肠厂呗?”
  叶妈听了赶紧摇摇头,让她带带孩子、料理菜地还行,咋能把一个厂子给她看呢?
  叶青水拉着叶妈的手,耐心地说:“阿娘,很简单的,保准一教就会。”
  叶青水可一点都不怀疑自个儿妈不行,叶妈肯学习、身上有股拼劲儿,叶青水可不想让她围在家庭里,把一生都奉献给孩子。
  拉扯大了一个孩子,还要把孩子的孩子继续拉扯大。要是给她一个机会,她也能做的很好。
  叶青水算好了账本之后,第二天直接把叶妈带去了她的工厂。
  咳咳……虽然现在辰光还是传统的食品手工业,条件有些简陋,但是等挣够钱了,叶青水会考虑去买一条生产流水线回来。
  然而叶妈看到了这个每天号称能生产300斤香肠的小厂子,反应也跟张红英一样。
  她不禁笑了。
  这原来就是“工厂”呀!这跟叶妈脑子里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七十年代,能进厂子当工人是一份荣耀。代表了收入稳定,不愁吃穿,熬够资历了还能在城里分到一套房子。
  叶青水花了一天时间带着叶妈熟悉了一整套流程后,叶妈已经大致摸清楚了。
  叶青水又扮可怜地说:“阿娘,我真的准备期末考试了,京大的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
  叶妈胸膛腾起一股豪情,她拍着胸脯说:“水丫你尽管去复习。”
  “阿娘给你看好了它。”
  于是忙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叶青水,终于能把重心移到学业上了。
  叶青水在学校门口摆了半个月的摊子,整个专业的人都知道她了。
  潘丽娟赶紧把笔记拿给叶青水,说:“水儿,你快抓紧时间复习,要是考砸了可就完球。”
  “到时候你婆家就有借口把你接回乡下了。”
  余诗也说:“快,考出个出息来!好歹也是去年的省第二,别让人看扁你了。”
  叶青水一头雾水。
  她虽然在宿舍占了个床位,但是却是走读生、并不在学校住。加上这段时间她在忙活香肠厂的事情,哪里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任盈盈告诉了叶青水,她含蓄地说:“你摆摊子、当个体户这件事让一些同学知道了,他们很不同意你这样做,认为这样会破坏京大的风气。”
  “虽然我们几个把你家里的困难反映给了年级主任,但是他也认为你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叶青水有些哭笑不得,年级主任哪里会认同。
  报道那天,谢庭玉是跟她一起来的,年级主任既然知道谢庭玉是她的丈夫,任盈盈她们的说法在主任那里便没有说服力。
  不过叶青水心里却暖暖的,她说:“我去跟老师说道歉,保证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业。这个月过完,我就不用在学校外面卖香肠了,也不会再影响学校的风气。”
  摆摊子只是权宜之计。
  她在供销社那边出了那么多血,七百斤香肠白送出手,辰光要是还得靠在学校门口兜售香肠,叶青水恐怕要拿块豆腐撞死才行。


第108章 
  叶青水笑了笑,继续解释地说:“我家里条件其实还行,没有你们想得这么困难。”
  几个女孩子听了反倒一脸“理解”。
  为啥?
  她们觉得叶青水是自尊心强,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能豁得出去当个体户的人,多半是已经被生活逼到了一定程度。不然她怎么会放着安逸的日子不过,非要跟自己过不去?
  几个人心里也暗自注意,以后尽量少提一些这样的事、揭她的短。
  叶同学也未必会接受这些帮助。
  叶青水如果知道她们心底里的想法,估计更要哭笑不得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才结束不久,人们心里对做生意的印象仍旧停留在“投机倒把”上。以前做生意是要蹲大牢、要劳改,要被戳着脊梁骨嫌弃的的。
  现在虽然政策开放了,但大众的印象一时之间还没有扭转过来。
  但凡日子过得下去,哪个会选择去干个体户。万一哪天政策变了怎么办?
  个体户豁下面子虽然能挣点辛苦钱,但真正受人尊重的,还是那些进单位里吃国家粮的公职人员。
  叶青水的观念受到后世的影响,心里可是一点儿都不觉得干个体户丢脸。
  至于在学校门口摆摊子,咳咳……这点确实不太雅观,可是它不违法乱纪,距离流动摊点的管制出台还早得很,没有人能说它不对。
  接过了厚厚的笔记后,叶青水拿出了她从家里做的一些糕点出来分给舍友们,感谢她们热心的帮忙。
  余诗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还特意买来给我们吃,真不用这么客气。”
  潘丽娟也说:“你也挺不容易的,还要养两个娃,省着点花钱吧。”
  叶青水想了想,不打算费劲儿跟舍友解释了,“等考完试了来我家坐坐吧,我亲手做顿饭给你们吃,感谢你们的笔记。”
  这点潘丽娟她们倒是双手赞成。
  “老早就听说辰辰和光光了,他们真的长得很像吗?”
  叶青水摇摇头,“有些地方还是很不一样的。”
  “能生得出双胞胎,青水你也是很厉害了。虽然负担重是重了些,但也很甜蜜。”
  这一点叶青水承认,这对双胞胎兄弟虽然让她吃了很多苦头,但她从来不觉得是负担。生之前是沉重的负担,生完了之后看着他们渐渐长大,一天一个样,心里只剩下甜蜜了。
  这阵子他们渐渐长大了,食量也变大了,提前攒下的奶水根本不够喝。叶青水无论多忙,中午都得跑回家喂饱他们。
  叶青水分完了糕点后,去了物理系的办公楼一趟。
  她恭敬地跟年级主任鞠了一个躬,满脸恳切地说:“穆老师,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坚决不再摆摊子了。”
  年级主任脸色这才和缓下来。
  他说:“叶青水我知道你,你前年做了一个自然电场法找水仪,现在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用上了,当时你还不满十八岁。”
  “我知道你有几分天赋在,你千万莫要骄傲。踏踏实实学习,争取四年以后为学校争光。”
  叶青水没想到京大的老师竟会注意到这件事,她不禁弯了弯唇。
  “还笑!期末不考出前三,今年寒假留在实验室干活,也不用回家过年了。”
  叶青水应了下来。
  她从办公室走出来后,擦了把汗。收拾书包跟舍友道别,回家了。
  辰辰和光光两个宝宝正躺在各自的小床上,辰辰吮吸着自己的脚丫,光光在睡觉。叶妈一边看着书,一边推着小车。
  看到这样静谧的画面,叶青水的心暖极了。
  她把大儿子抱了起来,亲了两口逗着他玩了一会,准备抱他回房间喂奶。
  “辰阳今天喝了不少奶,你留点口粮给齐光。”叶妈追上来说说。
  叶妈觉得谢老取的名字非常有文化,哥哥叫谢辰阳、弟弟叫谢齐光,听起来就是读书人的名字。她爱这么叫。
  叶青水听了,点了点怀里这个大胖小子,笑着看他,“还是你好养活,随了我。”
  老大只顾傻乎乎吃,糙得要紧,吃嘛嘛香。小的却斯文得像姑娘,安安静静地不爱吵闹。吃东西的时候也很秀气。
  叶青水要吃点别的不对劲的东西,他狗鼻子灵得都不愿意喝奶。叶青水常常觉得小儿子太挑食了,简直跟他爸一个德性。
  “没事,我可以多喂些。”
  叶青水喂完了一个,又抱着小儿子弄醒了他。她拖着他软绵绵的小身体,跟他玩了一会,他才肯吃奶。
  谢庭玉不知啥时候回来了,看了许久。
  他凝视着媳妇哄着儿子喝奶的画面,一时之间竟有些羡慕。胸口有些不是滋味,心窝子暖的同时也有些泛酸。
  媳妇从来没有这样耐心又温柔地对他。
  也不对……谢庭玉仔细想了想,媳妇也曾有过对他温柔的时光。
  刚认识她那会,她看着他的眼神仿佛都带着光,灼灼如火。
  谢庭玉抱起了辰辰,跟叶青水说:“水儿,外交部那边确定下来时间了,二月初我要随领导去米国访问。”
  正喂着奶的叶青水陡然抬起头来,“这么快,你要去多久?”
  谢庭玉能随领导出访米国,这件事叶青水早已有心理准备。这是历史上记载过的事情,没想到她的丈夫即将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是个好消息,叶青水很高兴,但兴奋了没多久……
  她想起二月份正好是过年,过年的时候他不在身边,叶青水脸上的笑容渐渐小了。
  谢庭玉含笑地说:“还不确定,到时候看安排。”
  “你有没有什么想让我捎带的吗?我打算给辰辰和光光买些奶粉回来。”
  外国货在国内很时髦、深受追捧,友谊商店有大量的进口商品。但友谊商店以前是不对国人开放的,改革开放了之后这个门槛也取消了。
  然而眼下买进口货,需要外汇券,外汇券普通老百姓手里没有,管制也严格,想要买进口货仍是难如登天。
  谢庭玉想到媳妇忙着学业,每天从学校里奔波回来也辛苦。这一回好不容易能出国门走一趟,给儿子们买奶粉早就列入了谢庭玉的计划中。
  叶青水听了眼前一亮,“玉哥帮我打听打听,制作香肠的流水线设备需要多少钱一套。”
  顶着谢庭玉惊诧的眼神,叶青水脸红地咳嗽了一声。
  “我现在不买,以后等我攒够钱了得买一套。你这趟如果抽得出空,就帮我去这个工厂问问。”
  目前国内香肠厂用的生产机械,都是四五十年代苏联淘汰下来的老掉牙设备。最先进的技术在德国,不过米国产的设备质量也不错。
  她把儿子放到一边,拿起笔唰唰地写下了一串英文。
  谢庭玉把它收了下来,“好。”
  *
  辰光不再向供销社免费提供香肠之后,各大供销社傻了眼。每天来排队的客人也炸开了锅。
  叶妈喜出望外地跑到女儿跟前,“水、水、水丫!”
  “咱们的厂子有订单啦!”
  叶妈这个毛脚老板娘刚一上任,就接到了来自供销社的单子,虽然只有寥寥几十斤,比起每天的产量来说只是毛毛雨。但是辰光能接到单子,已经让叶妈喜出望外。
  叶青水摸着亲妈的背,在大冬天里也汗涔涔的。
  她端上了一杯水给她喝,“慢点,别急着说。”
  谢庭玉也凑过来看了一眼。
  叶妈喜上眉梢,滔滔不绝地说:“前些天小英没有去送香肠了,今天供销社的采购员找到小英家里,让她每天提供十斤的香肠。喏,你看看……这是一年的订单。”
  叶青水逐一看完条款,供销社肯要私营小厂的食品,出乎她的意料。
  人家肯要,她自然也敢批!辰光的证件全齐,生产卫生也过了关,为啥不签?
  叶青水唰唰地签了字。
  她跟阿娘说:“过阵子我跟张姐去盘一家门铺,咱自个儿开铺子,就卖咱的香肠。”
  叶妈哎了一声,她现在的胆子也大了,叶妈说:“你回学校好好复习,不用你,阿娘自己去找。”
  在一旁听的谢庭玉挑了挑眉,刚进城的时候岳母连买农具都得他带着,这回一个人去盘铺子能行吗?
  他表示有些担心。
  谢庭玉说:“我让奶带阿娘去吧。”
  叶青水早已经考虑好在哪儿开店,第一便想到了西单。西单现在虽然客流不多,但八十年代后渐渐变成繁华的商业街,购物、餐饮、商业写字楼一应俱全。
  “这样也好,你让谢奶奶带你去西单看铺子,没人敢糊你。”
  叶妈也怕自己被骗,痛快地点了点头。
  叶妈通过一块菜地,跟谢奶奶结缘。两个人又一同照顾一对双胞胎,可以说这段时间这一老一小相处的时间,加起来比谢庭玉夫妻相处时间还长。
  叶妈从乡下来到城里磕磕碰碰,闹了好多笑话,谢奶奶也不是抠门的人,只要叶妈肯学,谢奶奶就肯教她。
  就这样叶妈领着谢奶奶,把辰光的铺子定了下来。三十来平的门面,虽然不大,但是用来卖香肠已经足够了,每个月租金得两百块。
  谢庭玉看了眼媳妇批下的条子,给她沏了一杯茶,“水儿这阵子辛苦了。”
  有这么一个时时刻刻都想着挣钱的媳妇,谢庭玉压力还是挺大的。
  谢庭玉只好出卖劳动力,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媳妇补补知识。“水儿趁我没有去米国之前,帮你把专业课补一补吧。”
  叶青水脑子里还记得穆老师的要求,刚放松的神经忽然一紧,赶紧拿出书跟着男人一块复习了。
  数学系的考试,去年一整年谢庭玉都是拿第一。作为他的媳妇,叶青水想想自己也不能落下太多,给他丢脸。
  ……
  周一,叶青水回到了学校积极备考,叶青水的文化考试没有问题,理论操练却有些生疏。
  她一头扎进实验室,泡了整整半个月。
  物理专业大一新生做实验的基础几乎为零,上大学之前哪里弄过这些东西。
  但是叶青水不一样,她可是跟周存仁拆过收音机、亲自动手焊过电路板的人。连谢庭玉当时做沼气灯,她也参与过。
  叶青水熟悉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上手了。
  连潘丽娟都头痛脑发胀的电路实验,叶青水做的又快又好,实验数据也弄得漂亮极了。
  一月份课程还没有结束,叶青水回到教室的时候,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迥然各异。309宿舍另外两个本地的女孩子也是走读生,见到叶青水眼角一甩,仿佛跟不认识她。
  309宿舍另外两个女孩子分别叫魏静、崔惜文。
  魏静适时地停了下来,说:“叶青水,你要是有困难可以跟大家说。大伙一块凑钱帮你渡过难关。”
  魏静说完之后,崔惜文嗤笑了一下。
  叶青水正欲开口,忽然有个惊讶的声音传了出来。
  “平淮,你看那个是你的丁香姑娘。”
  周平淮刚想捂住哥们的嘴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期末复习课,金融系和物理系一块上,周平淮也有机会看到了消失已久的“丁香姑娘”。


第109章 (补全)
  四周围的学生向这里投来注视。
  叶青水认真地说:“谢谢你的好意,我没有任何困难。”
  魏静和崔惜文不太看得起叶青水,她们俩个平时也是抱团在一块儿。虽然是同一个宿舍的,但却很少跟潘丽娟她们来往。
  叶青水感受到魏静投来鄙夷的视线,她轻声地对魏静说:“你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很幸运,不过……我并不羡慕。”
  “我自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叶青水说完后,坐下摊开书本复习起来。
  周平淮的朋友张孝国,恰好坐在叶青水的后座。他眼前一亮,推了推周平淮,“不得了,我听到了什么?平淮还不去帮帮忙。”
  原来这还是一朵贫穷的丁香花。
  周平淮看了一眼,魏静和崔惜文两个女同志就红了脸,也就在没有说话了。
  下课后,周平淮来到叶青水身旁,问她:“方便借我课题笔记看一看吗?”
  叶青水抬起头,一张清秀俊雅的面庞映入眼帘。
  落在笔记本上的手指也是干净红润,骨节分明。这要是搁在校园剧里,这么养眼的画面恐怕能让女孩子想入非非。
  不过叶青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天天对着谢庭玉那张脸也产生免疫了。她浑然无意地点头,随手交出了笔记本,复而埋头写起试卷。
  周平淮看到笔记本上清秀的名字,再看到她是七八级学生,眉间有着释然。
  心里思忖:难怪大半年始终没有碰到叶青水,原来是她是七八级的学生。
  ……
  一周后,西单那边的店铺开业了,辰光香肠厂的利润也渐渐上来了。
  一斤腊肠的零售价是两块,批发价是一块五,香肠厂每天的收益持续在三四百块。一个月下来扣除铺面租金、水电人工费,还能净挣八千块。
  这个数字彻底让叶妈震惊了。
  她兴奋地对女儿说:“水丫,咱们挣钱啦!”
  叶妈点着钱满脸不可思议,“没想到干这个这么挣钱。”
  她至今还对女儿白白送出的那“四头大肥猪”而耿耿于怀,心痛不已。但一周的账算清了之后,叶妈哪里还记得四头肥猪的事,就是十头肥猪这会儿也忘记了。
  巨款在身,叶妈也不敢把钱留在铺子里。每天结算完之后,热腾腾的钞票刚入手,她就跑到银行去存。
  叶妈以前还没有万元户的概念,但是现在一眨眼,一个月过去了好像小小也能……挣上一万?
  “水丫,你说咱再开另外一家店咋样?”叶妈提着建议。
  她想卖香肠能这么挣钱,多开几家店铺岂不是能挣个盆满钵满?
  叶青水摇摇头,“一家就够了,不能太贪心。”
  传统食品行业的天花板就在这里,这年头人民的消费水平还不算高,香肠这种食物也走不了大量销售。再多开一家门店也是浪费。
  要是有标准的流水生产线,香肠能够过塑包装销往全国各地,那倒是能挣钱。
  想想再过几年时间,华国开始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这些流动人口带来的红利,总能够拉动香肠的销售。火车上、汽车上总得有点吃的吧?
  买包泡面垫垫肚子、再剥一根香肠,再难熬的旅途也过去了。
  但问题是叶青水太穷、口袋里没钱,远远达不到买一条流水线的资格。
  想到这里叶青水便想起了方便面,风靡全球的方便面这时已经在日本诞生,但华国最早做方便面的“小康兄弟”这会儿还没有入场。
  虽然隐隐心动,但叶青水并不打算在这食品行业深钻太久。
  上辈子她在这个行业做得已经够够的了,这辈子叶青水想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她跟叶妈说:“下个月的利润我要那一部分出来,做点别的事。”
  叶妈把存折交给了女儿,也没有过问太多。
  ……
  叶青水紧张复习功课的同时,谢庭玉已经准备启程动身了。
  一家人把他送到飞机场,两个胖娃娃傻乎乎的仿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谢庭玉亲了他们一口,齐光伸出手想要爸爸抱抱却没有得到回应。
  这个娇气的小子头一回扯着嗓子,哭得惊天动地。连他的双胞胎哥哥都震惊了,糊着口水愣愣地看着他。
  弄得谢庭玉走也不是,安慰也不是。
  谢奶奶嗔道:“还不快去,难道让领导等你?”
  谢庭玉握住了齐光肉乎乎的小手,温柔地哄着他:“等爸爸给光光带奶粉回来。”
  最后他再看一眼媳妇,眼神里带着缠绵的情思,虽然没有多说些什么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说也说不完,沉甸甸的、叶青水都明白。
  她笑着说:“我跟孩子等你回来。”
  谢庭玉看了一会,恋恋不舍地登机了。
  看着飞机起飞,渐渐消失在碧空,连叶青水也多了几分的离愁别绪,这是三年来夫妻俩头一次分开,今年过年也不能再和他一块过。
  叶青水送走了谢庭玉之后,心里仿佛跟落下了一块似的,总是不得踏实。
  以往半夜睡觉的时候,她习惯把脑袋靠在他的身旁,之后的几夜伸手一摸,却摸了个空。
  习惯真是可怕。
  半夜也没有人替叶青水起夜喂两个宝宝了,辰辰和光光轮流醒来,弄得叶青水频频起夜,白天上课没有精神恍惚极了。
  叶妈看不下去了,只好在房间里加了个床,帮忙者照顾两个小宝宝。
  谢庭玉没走之前,他的存在感有点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