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绣娘在八零年-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你,”王梅花用手指指着苏满满,“她高声冷笑,好好好,我到要看看,你以后能成什么人。”
想到一向听话的女儿居然违逆自己,王梅花心里又是气愤,又是难过。
气愤是因为苏满满不听话,伤心也是因为苏满满不听话,她甚至满脑袋疑问,她真的过分了吗?
可惜,暂时她得不到答案。
第33章
三十六
转个身; 王梅花就把那一丝难过和疑问丢掉了; 心里只剩下对苏满满的厌恶。
原本; 苏国荣还叫王梅花; 记得拿点粮食给苏满满; 可因为太生气; 王梅花直接不给了。
她心想苏满满不是厉害的很吗?当工人了不起了,她倒要看看她,不给粮食给苏满满,她要怎么办?
当工人会虽然会发粮票; 可那也得一个月之后; 苏满满一个月都拿不到粮票; 可她既然如此厉害; 王梅花想着; 那她肯定也能
弄到粮食。
苏满满也没有想到,王梅花还真的挺狠的; 她不过就是不把工作让出来嘛,王梅花居然一粒粮食也不给她。
要知道; 分的粮食里; 也有苏满满的份。
可是; 王梅花才不管里面有没有苏满满的份,她趁着大家都没在的时候,直接把苏满满撵走了。
苏满满也生气,要是换成其他日子,苏满满就惨了; 毕竟现在谁家粮食都少,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借粮食,相当于从人家嘴里抠出来,粮食借出来,人家自己就要饿肚子。
饿肚子严重了那可是会饿死人的,所以换在其它时候,苏满满想借粮食,很难。
幸好,现在是秋收过后,大家都才刚分了粮食,苏满满又只借一个月的,所以她和大舅母说时,人家痛快的借足了一个月的口粮给苏满满。
之后,苏满满回到家,把衣服棉被自己的生活全部收拾好,就走了。
苏满仓原本还做着人去当工人的美梦,结果当天回家,看到苏满满没在,他心里就有一丝不祥的预感,她问王梅花量,“小妹呢?”
王梅花没好气的答,“人家当然是走了,离开咱们家去城里过好日子去了。”
苏满仓心里难受极了,他想问王梅花,妞,你不是要把妹子把工作让出来吗?但她看见王梅花铁青的脸色,明显也是气死了,他就想着肯定是苏满满不愿意,于是苏满仓嘴里的话也不好说出口了。
苏满仓现在也是同王梅花一样的想法,苏满满可真是厉害了,连娘的话也不听。
大丫却无所顾忌的闹了出来,“这可真是的,人家都是儿子传宗接代,所以什么好的都给儿子,你们家可好,好处都给小姑了,看来你们以后是要靠闺女养老了。”
王梅花手里拿着筷子,正准备吃饭,结果听大丫这么说,直接就把筷子往大丫身上扔,“你个要死的东西乱说什么?信不信老娘打死你。”
现在要女儿养的人家,那就是绝户,就没儿子的人家,大丫说苏家要女儿养老,除非苏家没有儿子,所以大丫这话,活脱脱的就是咒苏满仓三兄弟。
儿子才是根本,大丫敢诅咒自己的儿子,王梅花简直把她吃了的心都有了。
大家还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她吼道,怎么我还说错了?”
苏国荣脸立即就黑了,他怒瞪了苏满仓一眼,再一次后悔没教好儿子,让他找了这么一个蠢妇。
“那你还觉得自己没说错话了,”王梅花反问。
“我看你还是没在娘家呆够,想再回家去待一久是不是?”上次大丫被撵走在家里待了十几天才被接回来,结果回来之后,人都瘦了一圈,黑眼圈和熊猫能有一笔,估计没休息好,可想而知,她在家里吃了多少苦了。
所以听说,又要被送回家,大丫稍微收敛些了,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没说错话。
吵吵闹闹的令人心烦,苏国荣终于听不下去了,开口,“吃饭都堵不了你们的嘴,有本事你们就自己去弄个工作,光看着别人的算什么?”
苏满仓觉得苏国荣的话就是讽刺他的,他心里心虚,怕被苏国荣看出来,立即把头低下了。
利益动人心,在利益面前,再大的恐惧也没用。
大丫继续说:“爹,我没说错呀,小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嫁人了,她嫁人后婆家肯定就不让她拿钱回家了,这不是便宜了别人家吗?”和苏国荣说话,大丫语气明显缓和了些。
苏国荣回答:“有本事的人就能自己挣钱。”
大丫脱口而出,“可满仓哪来的本事?”
这次,不用别人说,大丫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这不,她刚才的话说出来,苏满仓就觉得晴天一个霹雳打在自己身上,让他头晕目眩。
他没想到,在他媳妇心里,他居然是一个没用的人。
再加上苏满仓听见两个弟弟在旁边偷偷笑,他心里的怒火简直能冲上天,血管都要爆了。
大丫想亡羊补牢,“我主要是想着家里还欠债,没钱,没有别的意思。”
提到钱的事,王梅花就生气,她阴阳怪气的说,“你还说家里的没钱,这不都是因为把钱全部给了你爹了吗?”
提到这事,大丫就底气不足,加上刚才说错了话,闭了嘴,彻底成了鹌鹑。
苏国荣又敲打几个儿子,“反正我话放在这里了,以后自己想要什么?就自己挣,什么都不做就想靠着别人,那不是我苏国荣儿子,是废物。
苏满粮和苏满钱:“爹,我们可没这想法。”
而苏满仓,觉得他爹的话就是在说自己,想到爹说自己是废物,加上媳妇也瞧不起自己,苏满仓受到了巨大打击,他低声说:“我也知道了,我吃饱了,先房回去了。”
工作的事,就算过去了。
苏国荣不管其它人心里有什么想法,等他的腿好了,他也开始带着几个儿子干活。
至于前面他腿受伤的时候,苏家兄弟没没接活,是因为几个儿子都没天分,学了这么多年了,都只能算学徒,只会给苏满仓打下手,自己动手却不行。
这也是苏国荣心里失望的地方,他对自己的木匠手艺很自豪,可看现在的样,儿子们明显都没有,继承不到他的手艺了。
快到冬天了,人们闲下来,办喜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向阳村只有苏国荣一个是木匠,他好了,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五六单生意,因为都急着要,苏国荣天天加班干活,苏家三兄弟都被苏国荣使唤的团团转。
其中苏满仓是最累的,这也是苏国荣故意的,他看出了大儿子心里不太对劲,就使劲的压榨他,累狠了,就没有那么多心思想别的。
苏满满提着行李,也不想累着自己,可是他们村是现在可没有牛车去县城 ,苏满满只能去朝阳公社坐车。
按理说到朝阳公社,苏满满该去看看赵舒,可她现在双手都拿着东西,又没有拜访的礼物,加上苏满满不知道孟家在哪里,一系列的原因让苏满满先去城里了。
到了城里,苏满满就去找李蓝水,孟向怀进听说她来了,就跑去给她搬东西。
在屠宰场等他们下班,吃了晚餐,李蓝水才领着他们去废品站。
废品站离屠宰场还挺近,走路不过十来分钟就到了。
到废品站时,已经有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的女人在那里等着了。
“堂姐,我带人来了。”
李堂姐和李蓝水说了一声:“来了就好,”他看苏满满的样子挺老实,就很满意,老实人才不会那么多小心思。
不过她一向看不起农村人,于是她高傲的点了一下头,叫她们,“跟我进来吧!”
废品站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仓库,里面起码有两三百平方米,里面堆满了垃圾,有铁,木材,衣服,书,塑料瓶,等等各种各样的垃圾,全部分得整整齐齐的,堆在一个区域。
李堂姐问苏满满,“你会算数吗?”收废品的,那就必须要会算,你要是不会算数,钱都不知道该怎么付,那就不行了。
苏满满点头,普通的加减她还是会的。
“会就好!”
李堂姐带着苏满满去她们去废品站最里面,那里用木板隔出了一个小房间,可以在里面午休,也可以住在里面。
苏满满她们把行李放下了,李堂姐才拿出了一个本子给苏满满,“这上面记的是每种废品的价格,不能高,也不能低,你要好好背好。!
“平时废品收好后,必须要分类好,到两个月后,就会有车子来把废品拉走。”
苏满满负责的是各种废品分类收购,至于记账,会有另外一个女人。
按理说应该是两个人一起干的,李堂姐还是想苏满满一直干着,这样对她也有利。
于是她特意提醒苏满满,说收购的那女人上面有关系,平时她就是不干活,苏满满也别管,自己勤快点就好。
苏满满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有后台的关系户嘛,她懂。
收废品并不难,只要把废品的价格记好啊,会认就行。
这些苏满满都懂,李堂姐没浪费自己的时间?就高兴的说,“今天晚上你就可以住在这里,至于交接,我明天会去找人办,你就老老实实的上班就行。”
“吃饭的话,你可以自己开火,也可以去旁边的木材厂食堂吃。”废品站才两个人,肯定是没有食堂的,只能去隔壁的厂蹭饭。
李堂姐得回家看孩子,交代之后,她就急着走了。
废品站的房间,因为两位工人都住在附近,所以里面是空着的,床上也就铺上一些稻草。
现在天气还热,苏满满把床单铺好,晚上就可以睡了。
一切收拾打整好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李蓝书要回家看自己的姑娘,就先告辞了。
第34章
李蓝水走了之后; 孟向怀也该走了; 虽然他们是未婚夫妻; 可还没有结婚; 两人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的话; 被人知道会说闲话的。
并且; 孟向怀也不想多呆了,他今天一整天都在强压着自己心里的心思。
昨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女孩子,当天晚上,孟向怀就做了一个旖旎的梦。
在梦里; 两人还是在孟向怀的房间; 而苏满满就用她那双白嫩的小脚在孟向怀身上踩来踩去; 踩来踩去。
苏满满用脚挨着孟向怀; 还用娇滴滴的声音叫着孟向怀; 苏满满每碰一下孟向怀,他的肌肉都会不自主的僵硬; 她每叫一声孟向怀,孟向怀的心就会一片酥麻。
孟向怀当时是痛并快乐者的啊?他精神上隐隐期待这个梦一直下去; 身体上又扛不住。
等他第二天醒来时; 就感觉内裤一片湿润; 孟向怀当即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有如此龌龊的心思。
虽然,虽然苏满满以后会是自己的媳妇,可这不是还没结婚嘛。
趁着大家都还没起床,孟向怀偷偷的去把内裤洗了; 看着飘扬的内裤,他心想,婚期应该早点定下来了,要不然再这么来几次,他的小兄弟肯定要憋坏了。
后面苏满满来屠宰场,孟向怀的眼神一直没敢看她,没办法,他发现,今天他只要一看书满满,心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昨晚的梦,小兄弟就有隐隐抬头的趋势。
这要是被人发现了,那纯粹就是耍流氓,所以孟向怀一直忍着,等李蓝水走之后,他也逃也似的飞快走了。
苏满满虽然觉得陆向怀的速度有点快,却没有多想。
这时候应该不会有人再来了,苏满满把屠宰场的门关上,就去屋子里打扫房间。
她把房子周围的灰尘全部用破布擦了啊,房间整理整齐,就去接了点水,洗漱过后就睡了。
废品站是早上八点开门,苏满满没有手表,只能估计好时间,把废品站的门打开,没一会儿,就有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过来了。
等见到苏满满吗?她问:“你就是新来的吗?”
苏满满笑了一下,“对,”然后他自我介绍,“我叫苏满满,姐你叫我小苏就行,对了,姐,你是李姐说的我的同事吗?”
“你叫我王姐就行”,大姐明显和李堂姐一样,多少有点看不起苏满满这个乡下人,所以她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去自己办公的地方坐着。
王姐坐的哪里放着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主要就是给王姐用来记账的。
被人瞧不起,苏满满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毕竟就是钱都有人嫌俗气,人就更别说了,有人不喜欢是很正常的。
再说,态度不好算什么,有的一些人,明面上态度很好,私底下却下黑手,那种人才叫可怕。
过了一会儿,李堂姐就把粮本之类的送了过来给,她告诉苏满满,以后要是去食堂吃饭,直接拿粮本给食堂的人交钱就行。
至于开火,其实很麻烦,要自己准备桌椅碗筷,锅碗瓢盆,火炉,柴火之类的,光买厨具花的钱,就能在食堂吃个把月。
至于苏满满要给李堂姐的钱,原本李堂姐叫苏满满邮寄给她,可是满满说现在邮费很贵,李堂姐要苏满满自己寄,邮费就要李堂姐出。
李堂姐有点生气,没想到苏满满只是看着老实,其实一点亏都不吃,当然,虽然心里不满,可是李堂姐自己也舍不得出那点邮费,只能叫苏满满把钱给李蓝水。
空口说白话是不行的,所以李堂姐又叫上李蓝水,让她做见证人,和苏满满定了契约,上面就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自愿把废品站工作让给苏满满,但是苏满满每月必须交五块钱给某某人,等苏满满不要工作之后,苏满满必须把工作送给给某某人。
后面写上日期,三个人按上了手印,这份契约就成立了
契约一式三份四他们三个人,一个人各有一份。
这下苏满满算是正式在废品站工作了。
废品站虽然繁琐,但其实卖废品的并不多,这年头物资不丰富,工资又不高,所以大家都东西都是用了再用,实在不能再用的时候才会把会把东西卖了,废物利用。
李堂姐觉得这活很烦人,苏满满却很满意,毕竟她们刺绣的,首先学会的就是静心,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烦。
苏满满和王大姐井水不犯河水,两人一天一个人负责收货,一个人负责记账,刚开始时,王大姐是不会理苏满满的,但时间长了,太无聊了,王大姐又是个话痨,她偶尔就会找苏满满吐槽,聊天。
慢慢的,两人的关系也好了起来。
苏满满在城里工作没几天,赵舒就请人去苏家商量两人的婚事了,她已经请人算过了,最近的好日子就在腊月初十,后面的日子就要等到开年之后才行了。
赵舒等不及了,就想和王梅花商量,想让两人腊月份结婚。
原本他以为王梅花会阻拦,毕竟现在一个大姑娘就是一份壮劳力,晚点嫁人就能多帮家里做点事。
谁知王梅花却很痛快,赵舒要腊月结婚,她立马就答应了。
赵舒哪里知道王梅花是想着,现在苏满满也帮不到家里的忙了,挣的钱也到不了她的手里,既然如此,还在家里干嘛?不如早点嫁了算了,免得她看着心烦。
婚礼这些都是由大人来定的,所以等他们确定好日子后,就通知书孟向怀和苏满满一声就好了。
孟向怀知道了能早点结婚了,心里欢喜,见到苏满满,那是笑容满面的。
知道要嫁人了,苏满满说不上高兴还是难过,她既想摆脱家里,又对家里,多少有点感情。
马上她就要换一个环境,和相熟不久的夫家人一起生活,人生即将迈入另一个阶段,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她心里有点迷茫。
随后她又想,迷茫什么?女人都会经历这一遭,别人能把日子过好了,她坚信,自己也能。
离婚期只有一个多月了,苏满满的喜服却一点没动。
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苏满满难免想穿的好点,打扮得漂亮一点,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亲手穿上自己做的喜服。
可考虑过各种因素之后,苏满满决定还是把喜服做成平常可以穿的衣服的衣服。
她从前做的喜服,所用的布料皆是上好的绸缎,锦缎,纱,绫,罗,葛,绒,配饰所用的是则是珍珠,宝石,翡翠,金,银,丝线也是用上好的各种真丝线,金线。
一套一般的喜服,也得五六个绣娘一起,做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
苏满满现在既没有时间,又没有钱买布料配饰,自然只能遗憾了。
婚期是在冬天,北方冬天滴水成冰,必须要棉服才能保暖。
这时,苏满满才想到,她还没有棉花,苏家虽然分到了几斤棉花,可那明显没有苏满满的份。
至于她以前的棉服,里面的棉花已经穿了5,6年了,早就成死棉了,一点也不暖和。
现在的棉花大概和猪肉价格差不多,苏满满手里的钱买做一件衣服的棉花还是买得起的,可遗憾的是,棉花还是要票,她才刚开始工作,根本拿不到票。
同时,苏满满也问过,废品站虽然会发棉花票,可那点数量也不够做一件衣服的。
这时王大姐和苏满满说,现在政策已经越来越好了,以前不允许有私人买卖,但现在农民却把家里的东西卖出来,投机倒把罪还有,可抓的是二道贩子。
东边以前就是农贸市场,现在已经从新开了,苏满满要是想买棉花,可以去那里看看。
买棉花是大事,在寒冬里,没有一件保暖的衣服,那是绝对能死人的,所以尽管觉得有点麻烦,苏满满还是和大姐换班,跑去了市场。
市场里面卖东西的人果然有不少,大部分的都是卖自家种的菜啊,粮食啊,还有编的篮子,板凳桌子,花生,红枣,芝麻,香油,鸡蛋以及肉鱼也有,反正大部分都是农家东西。
可是苏满满从左到右转悠了几趟,就是没买到棉花,她这时也想到了,马上就要到冬天了,现在谁家都要用棉花做衣服了,谁会傻着把棉花卖出来。
所以这次苏满满算是白来一趟。
但苏满满也发现了,这里人流量很大,可能是因为好久没有见到自由买卖的了,大家都很好奇,特别这里的东西虽然比商场里的贵了一两分,可不要票呀,为了改善生活,原本是看热闹的人,好些后面都掏钱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里跑。
苏满满还在市场看到了自制的土布,虽然都是麻布,摸着也粗糙,可是便宜呀,又不要票,像头花之类的,人家可不看是什么布制成的,只要质量好,不容易坏又漂亮,一定会很好卖的。
只是这里卖的土布很粗糙,还是初始颜色,做头花明显是不行的,毕竟头发要各种颜色搭配起来才好看,好在以前因为市面上的绣线颜色不足,所以多数绣娘都会自己在家里染线,苏满满也是其中好手,自己染色不成问题。
想到能赚钱了,苏满满就打了鸡血似的,就连自己的喜服也先放一边,反正只要有有棉花,衣服她一晚上就能做出来,衣服既然废不了多少时间,就先放着算了,还是赚钱重要。
苏满满也观察过了,可能因为前些年压抑的太厉害了,现在的人们都欣赏鲜亮的颜色。
花时间买了足够的颜料,把布料染好后,苏满满就开始做头花了,她速度快,几个小时就能做出20多朵,几晚上的就够她去卖几天的了。
苏满满出去卖东西,自然也是和王姐换班,这次,她用两天和王姐换一天。
苏满满很好的摸清楚现在人们的心思,她做的头花鲜艳漂亮,又不俗,所以很好卖,不到半个月,她就赚了好几十块钱。
苏满满做头花只是为了赚钱,最爱的还是刺绣,所以有了钱之后,他就去商场打听有没有绸缎或者其它好布料卖。
苏满满已经发现了,现在绣品还是有人喜欢的,而她想一鸣惊人,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第一副作品自然得绣好了才行。
第35章
苏满满今天去百货大楼; 刚好就遇见秦明月和秦母。
见到苏满满; 秦明月立即跑过来拉着她; 高兴的过来说:“妈; 这就是上次卖我衣服的小苏啊; 今天终于见到她了。”
看见秦明月苏满满也挺高兴,有生意上门; 苏满满礼貌的向老人问好,“秦同志好; 秦伯母好。”
秦妈朝苏满满点头,她和秦明月一样,眼神之中并没有看不起苏满满; 反而颇为和悦,“终于见到小苏了,果然真人不露相; 没想到不仅手巧人也长得好; 明月可在我身边一直夸你呢!”
苏满满微微不好意思; “这是秦同志高看我了。”
“没有啊!”秦明月反驳; “这也是小苏你真的厉害; ”苏满满做的那件衣服; 可让秦明月出了大风头; 更是定上了一门好亲事; 虽然其中有秦明月家世的原因,可漂亮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有了好的姻缘,也难怪秦明月对苏满满和颜悦色。
秦明月她们会来商场; 是因为今天来了一批好布料,许多人闻风而来,之后秦明月和苏满满聊天,秦母就跑去排队。
秦明月拉着苏满满一副好姐妹的样子,问:“小苏你的名字叫什么?”
“苏满满!”
“那我以后叫你满满算了,这样显得我们亲近些,你也叫我明月吧!”
“这样不太好吧!”
秦明月大大咧咧的表示,“有啥不好的,不就是个称呼而已。”
苏满满也乐意和客人打好交道,客人的要求她自然要答应,于是她启唇笑着叫了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