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长里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内外响起抽气声,三十万啊!即便那是旧币,但一万旧币相当于现在的一元,三十万是三十元啊,在五十年代那可是一笔巨款。不少人看向刘二妹目光火热,眼里是都是羡慕和嫉妒。
“三十万?”苏英华小声的惊呼,陈志军想他那个时候就不太用旧币了,英华应该不知道新旧币的说法,轻声地给她解释。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李爷爷李栓子把念完的这张放到下面,接着念:“我刘二妹向李翠苗借五元,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号。”
“我刘二妹向李翠苗借十元,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号。”
李栓子把纸递给李队长,“这三张字据都是是我写的,你们也来看看。”
字据是三张,一张关系断绝书,两张借据。
这个年代很少人识字,但纸上的红手印却认识的,看过的人纷纷点头,突然有人大声“李大海就是五七年结婚的。”
“对,李大山也是六二年结的婚。”
全部的人都怔住了。刘二妹在与张家断绝关系后,还拿着前头丈夫家的钱贴补现在的家,实在是不要脸,看借据都还在,那肯定是没有还钱。
刘二妹还有脸来张家要钱,大伙露出鄙夷的目光,太不要脸了!
李麻子的脸一下白一下红,大海大山结婚的时候刘二妹是拿出了钱,他以为是向她娘家要的,怕刘二妹拿出借条就没多问。早知道是向张家借的,他就是打饥荒也不要那个钱。李大海四人看李麻子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是真的,跟李麻子一样,脸涨得通红,再也说不出话来。
最后李麻子一家歉也没道地灰溜溜地走了,倒不是他们不愿意道歉,而是张铁柱不想接受,他扬着拳头说,“滚,再让我见到你们,见一次打一次。”
陈家的人在李麻子一家走后也不再板着脸,他们是来给陈招娣撑腰的,不是来给她结仇的,陈招娣还要在卫星村继续住着,两边闹僵了不好。陈志党掏出香烟分给李队长他们,“叔,我姐和姐夫他们今后得麻烦你多照顾点。”
李队长心想怪不得小陈村近些年越发有出息,会来事的年轻人多了,村里能不发展起来,想到自己村里那些个愣头青,要是有他们一半明事理,今天也不会干出这样的蠢事!张铁柱姓张那也是卫星村的人,何况他还有一半留着他们李家的血,被人唆使几句就不会辩是非,真真是蠢。李队长有些嫉妒小陈村的队长。
苏英华见张家只有陈家人了,问:“爱玲,国栋呢?”他们怕打起来伤到张国栋,就让陈爱玲在外面陪着张国栋,不想陈爱玲后来还是偷偷地溜进来。
“国栋和国梁都在隔壁嫂子家待着。”陈爱玲说,她开始是和张国栋待一起,后来碰上出来找哥哥的张国梁,陈爱玲就让兄弟俩继续在隔壁嫂子家玩会。
原来出事那会张国栋和张国梁在张家隔壁家玩,张国栋想到弹弓没带回家拿弹弓,正好听到有人喊叫说陈招娣和刘二妹打起来了,快去找陈家人过来。他撒腿就往陈家跑。前几日陈志军大婚,陈招娣带着两兄弟天天往陈志军跑,不知不觉张国栋也识得路了。这也是张国栋去了陈志军家而不是陈邦强家的原因。
不同与陈招娣听到张国栋独自一人前往小陈村的后怕,张铁柱高兴地把张国栋架在肩膀上来回走动,嘴里好儿子好儿子的叫着。张国栋乐的哈哈笑,眼热的张国梁从陈招娣怀里跳出来,抱着张铁柱的腿也要坐高高,被陈志党一把架到他的肩膀上,屋内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家一行人过来给陈招娣撑腰,张铁柱肯定是要留他们这群大小舅子吃饭的。他和陈招娣一商量,家了没什么菜,就张铁柱带回来的几斤猪肉,现在去买菜也来不及,都下午两三点了,等赶去城里又回来,天都黑了。看到家里还有小半袋子的白面,准备包饺子吃。白面皮、猪肉馅的大饺子是过年过节才吃的到,用来招呼客人也不算丢人。
陈招娣怕家里的白面不够吃,毕竟十几个大男人,个个都能吃的很,又出门找邻居借了白面。知道要包饺子,陈家一群人兴奋起来,嘴上喊着不用麻烦随便弄点吃的,人却不用别人吩咐,自发的洗菜的洗菜,剁肉的剁肉,和面的和面,忙了起来。陈招娣看着猪肉有些不够,想了想,咬着牙吩咐张铁柱把一只公鸡给杀了,张家院子里养了一只公鸡三只母鸡,母鸡留着下蛋,公鸡是打算留着过年的时候吃,不过现在也顾不得了,陈家人仗义,他们也不能小气。鸡肉剁碎作馅,剔完肉的鸡骨架炖汤到时候可以下饺子。
大老爷们剁肉和面有的是力气,包饺子就有点束手束脚,不是戳破了皮就是漏馅了,看不过的苏英华、陈招娣、王红梅和陈爱玲把男人轰了出去。没有男人的捣乱,放开手脚的四个女人速度一个比一个快。苏英华是不会包饺子的,在陈招娣的指点下,很快就上手了,到最后包出的饺子有模有样,跟王红梅有的一拼。
外面的男人已经喝上了。二十个男人分了两桌坐,除了陈家人,张铁柱还把李队长和那几个长辈请来,他拿出酒,一一给在座的每个人满上。张家就一张桌子和几只碗,不够的还是问邻居借的,幸好现在不是饭点,邻居爽快地答应了。张铁柱举起碗,“今天要不是你们,招娣还不晓得受多大的罪,这碗敬你们。”他一口干完整碗酒,拍桌子叫好声不断,其余的也拿起自己的酒碗喝了起来。
饺子很多,一锅装不下得分好几锅煮。这边苏英华、王红梅和陈爱玲包饺子,那边有伤的陈招娣烧火煮饺子,第一锅煮好的时候,苏英华先给眼巴巴瞅着锅的张国栋和张国梁两兄弟个盛了一碗,然后把剩下的饺子盛到两个盆子里端出去,一桌一盆。饺子个头很大,一千个饺子全都吃光了,要不是后来看馅不够加了大白菜、韭菜和鸡蛋,饺子还真不够吃。
“别闹!”苏英华挥开陈志军的手嘟囔,又是打架又是包饺子,实在是累,没精力应付陈志军。
陈志军耐着性子哄她,“我不闹,我给你揉揉肩膀。”一路上媳妇好几次自己敲打肩膀,若不是人多,他早就帮着按了。
苏英华过了半响轻声地“嗯”了一声,陈志军伸着手在苏英华手臂和肩膀上使力,开始的时候苏英华有些吃痛,慢慢地却觉得舒服,不知不觉发出呻、吟。陈志军身子一僵,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向身下流去,他深吸几口气,又按了会,听到苏英华平缓的呼吸声,这才住了手。
陈志军再次回到床上的时候全身湿漉漉的,他随便擦拭干净往床上一趟,苏英华像是有意识似的靠了过来,他双手把人楼主,在苏英华睡得红扑扑的脸上吻了一下,头挨着头地闭上眼睡觉。
第三十六章 三六
苏英华看着飘着走的苏卫东,忍不住念叨,“不会喝就少喝点。”苏卫东昨天又喝醉了,是被陈志党给背回来的,这已经是她第二回看到苏卫东喝醉,第一次是在她结婚的酒席人,被人灌醉,昨天没人灌他,他自己把自己给喝醉。
好在苏卫东酒量不行,酒品到不错,喝醉了不吵不闹,乖乖趴在陈志党背上闭着眼睡觉。苏德贵夫妻回城后,苏卫东在他自家睡觉,在隔壁苏德富家吃饭。不放心苏卫东一个人在家,苏英华直接让陈志党把人给放到家里,楼梯上去还有一张床空着,被褥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苏卫东脑袋瓜子正一抽抽的疼,听了苏英华的话露出个傻笑,“姐,你好久没跟我这样说了。”不是说之前苏英华不关心他,只是他总觉得跟他说话的时候苏英华有些客气。
苏英华一怔,把毛巾和搪瓷盆塞给他,“快去洗洗,饭在锅里给你热着。”
早饭是昨天中午没吃完的面条,怕面条不够吃,苏英华又蒸了几个大馒头,大馒头是办完婚礼剩下的,热了几样剩菜。他们三个已经吃过了,陈国强出门的时候还叮嘱她让她把饭给热着等苏卫东醒来再吃。
苏卫东唏哩呼噜地吸着面条,端着碗呼噜噜喝完汤,舒服地叹了口气,“姐,这面太好吃了。”他大伯家天天番薯稀饭就着咸菜萝卜干,唯一的荤腥还是酒席剩下的肉沫渣,肉沫渣也在前天吃完了。
“那你就在这里吃饭。”苏英华给他把馒头端上来,面条就一碗,她是见过苏卫东的食量,一碗面条压根吃不饱,“等下回去说一声,顺便把换洗的衣服给拿过来就在家里住。”她觉得还是要把苏卫东放在眼底下,昨天陈招娣的事他都敢跟去凑热闹,哪天一不注意还不得翻上天。
苏卫东拿起馒头大口咬了起来,没说话,他姐嫁进来才几天的功夫,他若是又蹭吃又住进来,不是让人埋汰他姐。
“就这么定了,等会我跟你一起回去拿东西。”苏英华直接做主说。
“英华,什么就这么定了?”陈国强推门进来笑着问。
苏英华把事跟陈国强一说,陈国强乐了,“卫东搬来一起住好啊,那咱家就热闹了。”陈国强一个人住久了就喜欢家里人多热闹,在他看来,媳妇的娘家人也是自家人,当然苏德富夫妻例外,他实在是看不上这两人,当下拍板说,“英华不用去,等志军回来让他去,把用得着得都给拿过来,省得缺了东西跑来跑去麻烦。”
苏卫东一个馒头没吃完,他搬过来的事就在苏英华和陈国强三言两语就定了下来,但他是个干脆的,“行,大伯,不用志军哥,我没啥东西就几件衣服。”方才不想搬是顾虑苏英华,但这次是陈国强邀请他过来住,那就没人会说闲话。他也不想一个人住,就像陈国强说的冷冷清清的,可要让他住到苏德富家,不说那边没有多余的房间,就是有他也不愿住,至于回城去,回城干嘛?城里哪有村里好玩。
苏卫东吃好饭就回自己家收拾东西好搬过来,苏英华说跟他一起去帮他收拾,被他给拒绝了。苏英华也没有硬要跟过去的意思,家里还有一摊的事等着她做,叮咛苏卫东几句便放他离去。
“爸,你说志军这脚咋样?”苏英华一边收拾桌子一边问陈国强,一大早陈志党骑车载着陈志军去城里医院复查脚去了,她估摸着时间两人应到了,也不知道医生怎么说。
陈国强拿碗的手顿了顿,最后索性直接把碗放到桌子上,“没啥问题,志军回家的时候脚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他嘴上是这么说,既是安慰苏英华,也是劝慰自己,不过心里仍担忧不已。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腿脚不便的痛苦,这样的苦楚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同样承受。
两人正忧心陈志军脚的时候,门又一次开了,陈邦强来了。
苏英华匆匆洗了手给陈邦强倒了碗水,“三叔。”这是她第二回见陈邦强,觉得陈志军和他长的有点像,又有点不像。五官有点相似,尤其是鼻子,高高挺挺的,但陈志军不会像他似的衣服愁眉苦脸相。
陈邦强对她点点头,喝了口水,搓着手,干坐着不说话,眼睛时不时地瞄向苏英华。
苏英华看懂了,她快速地把碗洗好,端起放换下来的衣服的木盆,说:“爸,三叔我去洗衣服。”陈家在后院打了口井,洗衣、吃水痕方便。
在苏英华洗衣服的时候,屋里的陈邦强终于开口问:“大哥,招娣怎么样?”
“你自己不会去看看。”陈国强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这会知道关心女儿,昨天怎么就不走上一趟。
陈邦强嘀咕一句,“盼娣,盼娣不让我去。”陈招娣虽然是女儿,却是他第一个孩子,感情不比大儿子陈志宝差。招娣出事他又急又气,不是没想过去张家,不过是马盼娣不允许。
他越说越轻,越说越不敢看陈国强,慢慢的低下头,目光盯着桌上的碗,突然碗里的水晃荡起来,一圈又一圈。
陈国强看他这幅模样气不打一处来,用力地怕了一下桌,“马盼娣,马盼娣,你什么时候能不听马盼娣的?”昨天没看到陈邦强,他就猜到了,连问都懒得问陈志党你爸怎么没来,也是给陈邦强在小辈面前留点面子。女儿有事,当兄弟的都过去了,做父母的却毫无动静,在别人眼里不是凉薄还能是什么?
陈邦强诺诺地说不出话,陈国强无力地叹了口气,他这弟弟说好听点是为人本分,说难听点是懦弱,永远被马招娣牵着走,马招娣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要是马盼娣是个好的,陈邦强这性子到没什么,可马盼娣……唉!
“志党没跟你说。”陈国强问,提到陈志党他的心情好了点,幸好这个孩子还是好的。
陈邦强被陈国强的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气弄的心惶惶的,听到陈国强的话,惊得抬起头,“没,没见到志党。”昨天陈志党回来的时候他已经被马盼娣催着睡下,今天一早又没见到人影,心里担心招娣的情况,这才过来问问陈国强。
陈国强又来气了,陈邦强见状忙解释,“盼娣,……”刚说两个字想起陈国强不喜欢听到马盼娣又住了嘴,小心翼翼的觑陈国强。
到哪都有马盼娣?对于陈邦强句句不离马盼娣,陈国强已经无力生气了,他摆摆手,把陈招娣的事给讲了讲,陈邦强听到陈招娣受伤了愁眉苦脸,等听到他们这边过去的人把李家给打了,倒抽一口气,急着问李家人有没有事?伤得重不重?
陈国强苦笑一声,他知道陈邦强的意思是李家人被打了会不会来找陈家的麻烦,但别人不知道他性子的,听了他话还以为他是李家那边的。怪不得他要单独问他,原来是怕再小辈面前丢人。陈国强自嘲地想。
“三叔,你不留下来吃饭?”苏英华洗好衣服,晾好衣服,估摸着陈国强两兄弟差点不多该说完话了,后门进屋的时候正好看到陈邦强拉开前门要出去,不由地出声问。
陈邦强转过身,干笑着说:“不了,家里做了饭。”
苏英华暗道莫非这两兄弟给谈崩了,要不陈国强脸上也没点笑容,她思索的时候,前面响起叫声,“陈邦强,陈~邦~强。”
陈邦强赶紧一拉门冲着屋外就喊,“来了。”掉过头来匆匆说了一句,“那……我走了。”他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去。苏英华就着没关上的门,看到前院不远处站着个人,陈邦强人刚到她跟前,就被她拧着耳朵拉走。
“爸,中午咱吃志党给的鱼怎么样?”苏英华见陈国强脸色铁青,知道方才那幕他也瞧见了,忍不住岔开话题。
陈志党送来两条大黄鱼,每条都条一斤多,外面包着厚厚的冰,现在用绳子窜起挂在屋檐下。也是他送鱼的时候听他和陈志军、陈国强说话,苏英华才知道陈志党昨天刚从船上回家,张铁柱也是一样。陈志党和张铁柱是渔民,他们不用下地种田,却要出海捕鱼。他们出海的长则一两个月,短的话一两天。这次陈志党在海上待了一个多月才返航回来。
“恩,你再弄几个卫东喜欢吃的菜。”陈国强对于吃什么不太上心,有的吃就好,“卫东怎么还没回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陈国强刚念叨苏卫东,苏卫东就拎这个包袱来了。他进门就囔囔,“姐,嫂子回娘家了!”
第三十七章 三七
苏卫东意识到自己没说清楚,赶紧补了一句,“嫂子的爸像是不好了。”他是和带口信的人前后脚进的苏家大门,他去的时候家里只有苏卫东一家三口子在,话还没说出口,那边张红霞娘家托人来说她爸不好人,让张红霞赶紧家去。
张红霞当下手不稳摔了抱在怀里的苏远鹏,亏得苏卫国反应快,扑过来把人接住。苏远鹏吓坏了搂着苏卫东的脖子哇哇哭地哭,张红霞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动不动,突然发了疯似地往外冲,苏卫国抱着嚎啕大哭的儿子追了出去,留下苏卫东和报信的人面面相觑。
报信的人也走了,苏卫东却不能走,他得留下来等苏德富他们回来,不管是他不在家里吃饭还是张红霞爸的是都要说一声,这才去了那么久。
苏英华听不是苏家又出幺蛾子,精神一松,重新开始解系着黄鱼的绳索,顺嘴问:“不是说人好起来了吗?”结婚前一天张红霞回来说她爸身子有好转,怎么没过几天就不行了。
“说是回光返照,人在两天前就吃不下饭,今天是彻底滴水未沾,看眼就要不行了。”苏卫东说,他和那个报信的人说了会话,那人说也就这么一两天的事了。
在苏英华和苏卫东说着话的时候,陈国强却有股物伤其类的感觉,他比张红霞爸大上几岁,近几年明显感到精神渐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陈国强正想得出神,被苏英华的声音打断了。
“爸,这鱼要怎么弄?”苏英华看陈国强露出惆怅的神情,上下一联想,猜到陈国强是由张红霞爸想到他自个,忙转移话题问。
陈国强抬眼望去,急了,“哎呦,鱼不能放热水了化冻,要用凉水。”这孩子弄之前怎么就不问问他,鱼用热水化冻味就变了,拄着拐杖快速走过去,哪还看得出方才意志消沉。
“大伯,鱼还没放水里。?”苏卫东两手各拎着一条鱼,一条是他姐让她挂回梁上,一条是拿到外面太阳底下晒。陈国强停了步,苏英华从汤罐里舀热水到锅里,他又没见到鱼,还以为已经在锅里了。陈国强亲自把鱼拿到外面去晒,苏英华会心一笑,人啊,就得忙点,有事做了哪有功夫瞎想。
苏英华听到外边有声响,听出是陈志军的声音,迎了出去,“志军你回来了?怎么这么晚?”陈志军早上六七点出发,现在都下午四点多了,不过脚没跨出门就被他给拦了,“外面冷,你回屋去。”
陈志军推着车快速走了过来,苏英华既没有继续出来,也没有回去,她站在门口看陈志军抬着自行车进了小屋又出来,一步一步地朝她走来。
“脚怎么样?医生怎么说?”她紧张地看向他的脚,陈志军走了很多路,不说婚礼的时候忙前跑后,就单是这几天不是进城就是跑了趟卫星村,还打了场架,也不知道这些会不会加重他的伤。
“医生说脚没问题,再养上个一两个月就能痊愈了。”陈志军掩上门说,没提医生说他的脚以后碰上阴雨天有可能会疼,他不是说一是不想媳妇担心,二呢医生也说是可能,又不是确定的事,他特意跟陈志党讲过让他别在家里人面前说漏嘴。
“那就好,那就好”苏英华一连说了两声好,“咦?志党呢?”后知后觉地发现陈志党没有一起回来。
陈志军把自行车抬进小屋放好,和苏英华一起进屋,“志党有事先回去了。”屋里不见陈国强的人影,“爸呢?”
“爸和卫东去串门了。”苏英华端来热水给陈志军洗洗脸,外面的天一日比一日冷,她就在门口站着脸上冰冷的,陈志军一路骑着车回来还不得更冷,随即想到陈志军不知道苏卫东搬过来住,她又把事说了一遍,陈志军哪会有意见,他洗了遍脸,把手在热水里泡热,抓起一旁干巴巴等着他话的媳妇的手,说:“家里的事全听你的,我也听你的。”他在媳妇出来接自己的时候就想这么做了,不过那个时候浑身散发着寒气,怕冻到媳妇一直忍着,看着媳妇围着自己忙前忙后,他哪还忍得住。
哪怕是比这再羞耻的事两人都做过,苏英华依旧羞红了脸,“快松开,让人看到了不好。”大白天这么亲密她还是第一回。
陈志军原本就想握着她的手,没想别的,可见到她绯红的脸蛋,娇羞的神情,不由渐渐地起了心思,看了眼前门后门都关上,屋里就他们两个没别人,拦着她的腰抱住她。苏英华先是一愣,然后一边慌张地瞧着四周,一边推着他,“快放开,都有人来了。”
是真的有人来,陈国强和苏卫东的说话声越来越近。
苏英华慌张了,这要是被人看到她没脸见人了,手上渐渐有劲了,陈志军头搁在她头顶上,心满意足地吁了口气,在她耳边轻声说了一句,在陈国强和苏卫东进来前放开他。
见到陈志军回来了,陈国强很开心,拉着他问医生是怎么说的,陈志军耐心地把跟媳妇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苏英华听着他们的谈话,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进了厨房烙饼。面是她在等陈志军回来的时候和好的面。
锅里烧热,油绕锅浇了一圈,贴上面饼。
“剩下的我们晚上继续。”
耳边回响着陈志军贴着她说的话,脸控制不住地又红了。
陈国强是个人精,进来的时候看到小两口分开站着老远,陈志军一脸的笑,而苏英华的异样那会没瞧见,只是不点破,苏卫东却没那个眼力,闻着香味跑了过来。“姐,晚上真吃饼?”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姐问他想吃什么,他脱口就喊出烙饼,不想他姐真的给他做了,他姐对她真好,感激地看向苏英华,“姐,你……你脸怎么红了?”
苏英华吓了一跳,筷子夹住的饼“啪”地落了回去,急急忙忙解释说:“热气熏的。”
热吗?苏卫东往前移了移,是有点,念头刚闪,锅里“吧啦”一声,香味扑鼻而来,他很快就把这个问题丢之脑后,盯着锅里的饼流口水。
苏英华见他不再追问,一下子垮下肩,再也不敢想陈志军的话,甩甩头,把掉了的饼重新夹起翻个面贴回原处。
今晚陈家可热闹了,吃饭的时候不光是多了个苏卫东,后面还来了个陈志党。陈志党不是谁去叫来的,他是自己过来的,那个时候苏英华才知道陈志党如果在家的话饭一般是在这里吃的,有时候甚至会在这里过夜。苏英华忙去加了几个菜,也不是现炒的,就把酒席剩下最后那点菜全都翻炒一遍。
不光人多,陈志军把收音机给拿了下来,听着一个小盒子里竟然发出声音,苏英华稀罕地瞧了瞧,不过见过了自行车、汽车,对收音机她也就是多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