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长里短-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苏英秀被打了,虽然苏家是关起门来打的,但闹得动静很大,只言片语被人听去了,大伙想起早前的风声,慢慢地从说苏英秀闲话,到苏家,最后波及出嫁了的苏英华。
其中的过程少不了张卫红和李桂花的推澜助波,前有李桂花说苏英华晦气,后有张卫红私底下暗指她人品问题,不过大伙更惧怕、更在意的是苏英华带衰的事,苏英秀引发的闲言闲语反倒没那么的显眼。
可不显眼不代表就没这回事,苏英华直接把这账算到张卫红身上,对于这样子的母女俩,苏英华压根儿就没想要给对方留面子。
李桂花满心的绝望,她坐在地上茫然地环顾四周,苏英华小两口已经走了,看热闹的人也陆陆续续地散了大半,可他们离去前异样的眼神却深深地烙在她脑海中,尤其是走得近的人眼中的鄙夷、厌恶,刺痛了她的心,使得她清晰地意识到这回她的卫红是彻底坏了名声。
随即李桂花眉眼间流露出淡淡的悔意,她后悔不该跟许家较劲,一心想找个比过许卫星的,她就该早早地将闺女的婚事定下来。
原来张卫红和许卫星黄了后,李桂花知道这样的大事瞒不住,当有人问起,她吱吱呜呜地把原因推到许家头上,后来见许家那边没吱声,她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再有人来问,李桂花张口就道是许家反悔了,又掉落了几滴泪,搞得大伙纷纷安慰起她们,有的甚至跟着他们大骂许家不厚道,还有好些人说要帮张卫红做媒。
只是李桂花嫌弃他们介绍的人要么比不上许卫星的本事,要么就是家里条件不如许家,找了借口一个个推掉了。
完了,全都完了。
苦心隐瞒的真相就被苏英华当着大伙的面囔了出来,李桂花知道不用等到明儿,过不了多久就会满村皆知,不用别人提醒,她就知道那些个原来有意向的人不会再上门了,以后也不会有知根知底的人相中卫红,她的卫红只有远嫁的份。
李桂花的脸立马狰狞起来,全都怪苏英华,如果一开始苏英华就没拒绝过他们,这会儿卫红都已经结婚了,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事了。
陷入偏执的李桂花不会去想非亲非故的,苏英华凭什么就非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她依旧错怪在苏英华身上,丝毫不后悔她说的那些编排苏英华的话,要知道在谣言之前,苏英华根本就没打算把张卫红退亲的真相说出来。
李桂花的两个儿子手足无措地立在一旁,伸着手去扶李桂花,李桂花一甩胳膊,躲开他们的手,自己撑着地缓慢地爬了起来。
正在她思虑着该如何报复苏英华的时候,留在最后的陈大队长发话了,“你也别再想着去举报陈志军了,不会有人来抓他的。”
陈大队长见李桂花不忿的样子,是不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但不妨碍他说起来意,他不是被人喊来的,原本他就是要来张家,走到半路才听说打架的事。
李桂花身影一震,不可置信地看向陈大队长,陈大队长淡淡地说:“早跟你说过上头的政策变了,陈志军做买卖不是投机倒把了,你偏不信,竟然背着我告到城里去了,你哪来的胆,有没有把我这个大队长放眼里。”
李桂花不久前跑来跟他举报陈志军投机倒把,他好言劝了回去,还把上头发下来的相关文件找出来,一字一句念给她听,原以为她听明白了,不想转身就往公社去。
陈大队长想起上头领导批评他工作不到位,没有把国家政策落实到村里,他是说不出的郁闷,连看都不想看李桂花一眼,警告道:“你要是不信,可以继续去举报,去县里、去市里,不过到时候有个啥事,可别怪我没事先劝过你。”说完就走了,当初他还以为李桂花是眼红陈志军赚钱呢,今天算是知道哪里是嫉妒,完全是报复。
李桂花心灰意冷,她唯一能想到要苏英华好看的就是举报陈志军,说苏英华谣言的时候,她信誓旦旦保证陈志军很快就出事,那是因为她已经去公社举报了陈志军,她一直在等着公社来人把陈志军抓走关进去,到时候苏英华将永远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又有她起先说的那番谣言,更是让苏英华抬不起头来做人。
今天她远远看到陈大队长跟一个看上去就不是村里人的男子一起,以为那人是来抓陈志军,按耐不住兴奋就不管不顾地说了,这才有了之后的事。
可陈大队长的警告,彻底打碎了她的预想,不但陈志军是没罪,而且她还得罪了陈大队长,向陈大队长举报那会,她觉得陈大队长包庇陈志军,越想越不甘,脑子一热壮着胆偷偷地向公社举报。
李桂花晓得她这番举动引起了陈大队长的不快,想到以后陈大队长会为难他们一大家子,她打了个冷颤,连苏英华的事都暂时顾不得理会,满脑子的后悔,愣愣地看着陈大队长走远,连陈阿婆脸色铁青地回来都没留意到。
“英华,你别生气,我以后不打架了。”陈志军瞅着苏英华的脸色说,“我也不会再瞒着你了,以后外面有什么时候我都跟你说。”媳妇脸上没点笑容,他想媳妇这是生气了,那不是气他打人就是气他瞒着外边的谣言。
苏英华回过神,反应慢了一拍,愣了下才开口说:“你说苏英秀的事是不是真的?”她不是生陈志军的气,而是一直在琢磨苏英秀的事。
张卫红跟苏英秀交好,不但陈爱玲是这样说,她还在苏家那会,也常常看到两人在一块说说笑笑,看着交情不错的样子,所以很大可能苏英秀私会男人的事是真的,苏英秀把她的事告诉张卫红,然后张卫红却说给很多人听。
而且记得那回她去看望王小妹,苏英秀在拐角不断地回头,依依不舍的样子,现在想来那墙背后的人该就是那男的。
苏德富又是个好面子的人,能让他动手打苏英秀,必定是苏英秀做了什么有损他脸面的事,要不然以他的性子,最多就是让冯春苗出手,不会自己亲自动手。对原主不就是这样,躲在冯春苗背后折腾原主。
“是真的,冯春苗当街堵到人,苏英秀那回挨打就是因为这个。”张红霞抱着小平安进来,听到苏英华问陈志军的话,就开口道。
两边喊了人又重新落座,张红霞把怀里的小平安递给陈国强后,关心地问:“我就是听说了志军跟人打架了,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就跟那家人打起来了?”住院那会,苏英华两口子忙进忙出,这份情她记在心里,这不一听陈志军跟人打起来,忙过来瞧瞧,要真有事的话,也好帮一把。
现在她做事不用再看冯春苗的眼色了。
张红霞的日子可好过了,连前段时间的农活都没做,冯春苗敢说个不字,她拿苏英秀害她早产的事威胁,冯春苗就投鼠忌器。
村里的关于苏英秀的流言,什么与男人私会,什么推嫂子害得嫂子早产,冯春苗都听说过,但知道归知道,别人也就在背地里说个几句,没有摆到明面上,但张红霞要是开口说,那就铁证如山,冯春苗不想苏英秀坏了名声,只能事事依着苏英秀。
当然她也没打算一直对张红霞低头,她都想好了,只要苏英秀如愿嫁到城里之后,那时候她也不用顾忌苏英秀名声不好影响婚假,有的是法子拿捏张红霞。
张红霞是不知道冯春苗的“忍辱负重”,就是知道了她也不在意,她是看明白了,对于冯春苗就得硬着来,跟她不能讲孝道,一旦软和下来,她都能骑到人头上去。而且那个家的钱大半都是她跟卫东赚的,大不了的话他们一家四口分出去单过,她就不信凭他们两口子还不能养活两个孩子,至于名声好不好听,都到了那个地步,她还会在意那点名声吗?
想得通彻的张红霞不但以身子还虚着为理由不下地干活,而且逼着冯春苗拿出鸡蛋给她补身子,反正没分家,赚来的钱落不到自己手上,她又何不耗着身子去替别人赚钱呢,落不到一个好,反而惹来一身的腥臊。
苏英华简单地把事情的经过学了一遍,张红霞幸灾乐祸地说:“我刚从那边过来,陈阿婆在骂李桂花,听那动静,陈阿婆这回气得不轻。”听说陈志军跟张家两儿子打起来,她急急忙忙赶去张家,却慢了一步,苏英华两人已经不在那里,她又转个弯到这里来。
见苏英华神情淡然,一副不感兴起的样子,张红霞语气一转,讽刺地说:“其实苏英秀的事早有眉目了,你们结婚那天她不是不见了吗,后来回来了,冯春苗有没有留意到我不晓得,反正那次我就从她口中听出不对劲,好几次吐出一个陌生的名字,怕是那会儿两人就好上了。”原本她打算在苏英华回门那会提醒她,不过一则是她的猜测,二则苏英华都嫁出了,何必拿着娘家的事烦她。
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且还是在亲家家里,张红霞凑近苏英华,压低声音不屑地说:“听你哥说,苏英秀和那男的有点不清不白。”
她撇了撇嘴,不遮掩地表达对苏英秀的看不上,不自爱的人的确是让人瞧不起。

第六十四章 □□

对于张红霞早产的事,如果说张红霞是最恨苏英秀的话,那苏卫国就是排在第二位,不过那会儿媳妇还在医院躺着,他又是照顾媳妇又是看小平安,实在腾不出手来教训苏英秀,所以等媳妇回家了,他这才抽空跟苏英秀就这次事故好好谈谈。
不料他刚开了个头,就被兴奋的冯春苗带歪了话题,冯春苗先是匆匆说了一句英秀不是故意的,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大儿子说起苏英秀有对象的事,当然她没提自己当街捉到人,只一个劲说苏英秀的对象的各种条件。
苏卫国被冯春苗和苏英秀说蒙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被那母女给推出了门外,面对关上的房门,他举起的手又放下,难以置信地回屋,一个字不落地说给张红霞听。
“你哥说这事不靠谱。”
大概是这些话憋在心里久了,看苏英华又不是外人,张红霞说起苏英秀的事一点都不忌讳,连苏卫国私下说的话都重复了一遍。
不管听了几遍,她也觉得不靠谱,连她都看不上苏英秀,城里人能中意苏英秀吗?听苏卫国说起那男的条件,但就父母双职工这一点,那男的就是想找个城里姑娘也不难,怎么就中意了苏英秀?
张红霞就不明白那男的看中苏英秀哪一点,苏英秀长得真的称不上好看。不光是她想不通,苏卫国也琢磨不透,他们两口子虽然没明说,但都认为那人或许是个骗子。
可苏英秀身上有什么好让人骗的,她说句难听的话,苏英秀要长相没长相,要钱没钱的,真没有啥可让人惦记的。
毕竟是亲妹妹,苏卫国对苏英秀再是生气,也不会眼睁睁看她吃亏,明着暗着提醒过冯春苗他们,不过那对母女没当一回事,苏英秀甚至大骂说苏卫国见不得她好,气的苏卫国当场烙狠话以后再也不管苏英秀的事了。
苏英华淡淡地一笑,也不发表意见,连苏卫国的话都听不进去,冯春苗更是不会听她的,所以她有没有意见都不重要,而且她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她惦念关于苏英秀的谣言,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而不是关心。
“对了,今天冯春苗去城里了,好像是要见见她那有出息的女婿。你哥不放心地跟去了。”冯春苗从知道那么个人就想见见,不过前有张红霞的事绊住了脚,后有抢种的活要忙,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张红霞的话刚落地,对面陈国强怀里的小平安就大声哭了起来。
陈国强跟陈志军慌张地哄着,小平安干嚎着,小脑地不停地拱着陈国强的胸,张红霞忙接过孩子,“平安这是饿了。”
饿得发脾气的小平安揪着嘴巴蹭着张红霞的胸部,张红霞一边轻轻晃着她,一边撩起衣服喂奶。小平安闻到熟悉的味道,哭声小了下去,熟门熟路地咬住自己的口粮,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苏英华看傻眼了,屋里还有两男人在呢。她看向对面,发现那里已经不见陈志军父子,那父子两正疾步往外走去。
她长长地舒了口气。
张红霞可不知苏英华的心思,她也没留意到陈志军父子避嫌地躲了出去,全副身心在女儿身上,轻拍着吃得正香的小平安,记起苏英华正怀着孕,“你现在有啥症状,还吐吗?”得知苏英华怀孕,张红霞还在做月子,不方便过来,就指派苏卫国过来看了看。
她嘴里念起怀孕经,将她两次怀孕的经验说了一遍。
苏英华一改之前的心不在焉,坐直身子听张红霞说。虽然之前听医生说过一些,不过医生说得有点简单,而且她是第一回怀孕,上面也没个长辈女性指点,很多事都一知半解,心里正忐忑着呢,张红霞的这番话也算稍稍安抚她的心。
张红霞说地详细,苏英华听得认真,时不时地插嘴问上一句,直到小平安吃饱睡着,苏英华依然意犹未尽,她对张红霞心生感激,见她要走,忙叫陈志军捉只鸡让张红霞拿回去。
从见着张红霞起,她就偷偷在打量,上回见人还是农忙前呢,有段时间没见了,张红霞的脸色虽然比她上回见得好,但称不上红润,连带着小平安也弱弱小小的,外坑的陈三的闺女比小平安小将近一个月,可苏英华瞧那个头明显比小平安大多了。
张红霞当然是推辞的,“英华,别忙了,家里也有鸡呢。”她现在也没亏着自己,天天吃蛋,就是家里的鸡舍不得吃,不是没得吃。
她是说啥都不要,上次帮着垫了的医药费苏英华他们也没收,她哪还好意思拿陈家的东西?
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陈志军麻利地绑好一只肥硕的母鸡,他还很有心地拿了二十个鸡蛋,跟苏英华同样的心思,只是他怜惜的是小平安,原本他就喜欢这个自己看着出生的宝宝,再有自己也当爹了,更是见不得小婴儿受苦。
“嫂子你就拿着吧,你不想着自己,还有小平安呢。”大人能将就,小孩子可不能马虎,现在不不好好养着,万一落下病根,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听提起小平安,张红霞温柔地看向小平安,见她一头稀疏发黄的头发,想起她那瘦弱的体格,张红霞犹豫了,苏英秀趁机劝了几句,张红霞也不再推辞,笑着说了几句客套话接了过去,想着等苏英华生了,她也照样还一只回来。
陈家给的东西有点多,除了鸡和鸡蛋,还有给苏远鹏的糖果点心,小的有了,大的也不能落下。张红霞抱着孩子拿不过来,陈志军拎东西,送张红霞回去。他回来的时候,也不是空着手回来的。
陈志军从带回来的篮子里拿出一个纸包放在桌上,苏英华好奇地问:“这里面是什么?”这好像是苏家头一回给东西。
“卤牛肉,大哥给的。”陈志军拿了口碗,把牛肉倒在碗里,“晚上给爸当下酒菜。”要不是牛肉难得,即便苏卫国怎么说,他都不会要的。
苏英华的重点不再牛肉上,她惊讶了,“我哥回来了?”那苏英秀的事怎么样?那男的如何?
“跟我和大嫂一块进门的,看她们的样子挺高兴的。”陈志军听懂了苏英华的言外之意,“大哥说人张的不错,挺会说话的。”至于其他的,苏卫国却没说,不过看他苦着眉头,怕是没那么乐观。
陈志军想到他才答应过媳妇不瞒着她,就把临出门前苏卫国托他的事说了出来,“大哥让我帮着查查那男的情况。”
这是人有问题?
苏英华挑挑眉,疑惑地问:“难道真的事骗子?今天不是见着人了?”
“人见着了,不过是在外面见的,大哥说人一来就哄得苏英秀她们眉开眼笑,他想问问情况都插不上嘴。”
苏卫国几次要让张建平带他们去看看他家,一次两次的张建平都搪塞过去,后来见苏卫国脸色不好,才开着尊口说家里没大人,乱得很,等下回收拾干净再带他们过去。这么明显地敷衍,被哄得晕头转向的冯春苗和苏英秀竟然没听出来,反而帮着张建平劝苏卫国。
听了这话,苏英华就猜到那男的是有点问题。
这回苏家进城相人,是考察未来女婿,冯春苗和苏英华如何想她不清楚,但苏卫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看看苏英秀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她想苏卫国肯定会旁敲侧问那男的情况,可看样子那人的问答不让苏卫国满意。
苏英华猜的不错,苏卫国越想越觉得张建平有问题,有心查查张建平,可城里他不熟,就想到了经常进城的陈志军,这个妹夫能干,人脉又多,如果没在苏家碰上送张红霞回家的陈志军,苏卫国也会过来陈家一趟。
“那会不会对你有影响?”苏英华紧张的问,她可不想为了苏英秀的事让陈志军惹上麻烦,她再不懂,也晓得查人不是件容易的事,陈志军又不是城里人,他要查明白,总得要找人帮忙,这些可都是人情。
什么最难偿还?人情最难还。
“不会,大哥问苏英秀要来了地址,明天我先去那地方探探。”陈志军说得很轻松,丝毫没有为难的神情。
苏英华能想到的,陈志军也想到了,别看他对苏英秀没好感,可谁让她跟自家媳妇是姐妹,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苏英秀真的被骗了,他媳妇也难免被波及到。所以苏卫国一说,他想都不想地应了下来。
第二天,陈志军大早地就进城了,他跟往常一样,把带来的鸡和鸡蛋卖光,然后照着苏英秀给的地址找到地方,在那附近四处晃荡,他也不上去敲门,而是寻了个人多的地上站着,跟那地盘的街坊邻居打上话,有意无意地引着人说话。

第六十五章 六五

王大爷正跟街坊说着话,听身旁有人问起前门街二十九号,转过头人去看,是个陌生的面孔,热心肠地问:“同志,是来探亲还是找人的?”他瞧着眼前高高壮壮的小伙的穿着,不像是探亲的。那该是哪家在这儿落户的知青的家人找来。
别看陈志军刚来,就几分钟的功夫,他知道问话的人姓王,笑着说:“王大爷,我找人,一战友,之前听他家就在附近。”来的路上就想好了借口,总不能直接问张建平,而且他也不是完全在说谎,王建国家以前就在这儿,现在他跟老婆孩子住的是单位分的房。
其实找王建国问人最方便,不过是俗话说的家丑不可外扬,要真是个骗局,苏卫国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哟,还是解放军同志。”王大爷喜笑颜开,热情地问,“你战友叫啥,大爷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只要在附近的人,我都知道。”他就说这同志脸上虽有疤看着吓人,可那身气势不一般,感情还是个兵,当兵好,他孙子就是当兵的。
王大爷干脆转过身,“你刚刚说前门街二十九号?那房子现在可没人住了,你没找错地方?”也没听说前门街二十九号有人当兵啊,他心生怀疑。
现在没人住,那就是说之前是有人的,那为啥现在不住人了,还有以前住的会不会是张建平?陈志军心里冒出一连串的疑问,面上却不显地说:“我这不是退伍了,就想来见见老战友,好几年没见了,也不知人咋样。我战友叫张建国,曾听他说是住前门街二十九号。”满大街的建国,喊一声,十个人里有起码有六个会站出来应声,陈志军倒不怕这名字露陷了。
有名有姓,地址又没错,再加上解放军的身份,王大爷压根没有怀疑眼前的同志在说谎,好心开口道:“同志,前门街二十九号之前是有人住,可哪里住的好几户人家没有一个是当兵的,你呀,找错地方了。”这同志大老远来找战友的,还找错了地儿了。
王大爷心里替他急,“姓张的,那屋是有户姓张的,不过没张建国这个人,倒有个叫张建平,名字跟你战友差一个字,但不是个当兵的,是个二瘪子。”
提起张建平,不仅王大爷目光不屑,边上的人也满腹怨言,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张建平的种种事迹,什么打小偷鸡摸狗,什么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听得越多,陈志军的脸越黑,谢过热心肠的王大爷等人,挥了挥手,他骑着车走了。
刚推开苏家的院门,在院子里逗着孩子的苏卫国忙把小平安交到张红霞手中,拉着陈志军让他进屋说。
“怎么样,都打听清楚了吗?”苏卫国没等陈志军坐下,就急忙忙地问。
陈志军也不废话,张口就道:“房子不是张建平的……”
“不可能,你胡说八道。”
冯春苗逆光站在门口,面目狰狞,眼睛睁得如铜铃般大瞪向陈志军。
她在院里喂猪,看儿子拉着女婿躲屋里去了,卫国拜托陈志军的事她有所耳闻,陈志军今天过来怕是那事有眉目了。想了想,放下手里的家伙,跟着进来,却不料听到这么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控制不住地喊了出来。
她嘴上呵斥着陈志军瞎扯,心里却信了个八分,陈志军这人是凶了点,可他却不从不说胡话,何况这么样的事,他也没必要瞎说。
冯春苗如箭似的到了陈志军跟前,她的手抬到半空又无力地放下,盯着陈志军的双眼,不死心地问:“你说的可是真话?英秀去过他家,前门街二十九号?你没找错?”
“那张建平也没完全说谎,他是早那住过。”见冯春苗脸上一喜,嘴巴张开要说话,陈志军加快语速,“不过前几天被赶了出来……”
前门街二十九号的房子原来姓徐,出过国留过洋,因十几年前的那场震动,徐家一大家子无奈远避海外,这幢房子也被归了国家,张家等六户人家就是那个时候搬进去的,不想前几年这房子又被还给徐家。
徐家人在国外,虽然知道房子回来了,可担心再起波折,没敢立马回来。前门街二十九号的房子没人赶,所以连张家在内的几户人就一直住着。但人老了就想落叶归根,徐家的老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