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健!
年轻人道谢,车子径直进了小区。
林大伯是真傻了,他知道侄女能挣钱,可没想到这么能挣!一千块啥概念?老二那文化人,三个月也挣不到一千块啊!
关键是,这只是头水,没几天又有二水,三水……四十几棵樱桃树,一水比一水产量高,直到摘完怎么也要七八道吧?这次能卖一千,以后岂不是两千三千?再乘以八次……嗯,林大伯被自己吓到了。
脸色通红,呼吸急促,双手颤抖。
林雨桐一看就知道,凑过去挽住他胳膊,“哎呀大伯,这次卖得贵是因为人尝个鲜,以后上市得多了,肯定卖不到这个价。你放心,咱老老实实种地,安安分分挣钱,‘没良心’的事儿顶多干一回。”
林大伯从没跟她这么亲昵过,有点受宠若惊,双手无措极了。“我这不是没……没见过世面嘛。”
“大伯是良心好。但你种果子也不容易,早出晚归伺候,潮了不行旱了不行,冷不行热不行……跟花费的精力比起来,也值这个价。”顺其自然地就靠在他胳膊上。
当年的她也是这么娇气,大伯和伯娘硬是把她伺候大了。
大伯也想到小时候的她,怀念的笑笑。
这世间大凡好的,都娇气。
俩人把钱揣好,准备收摊,才想起刚才太激动,居然把留给大梅和阳子的份也卖了。伯娘装了两篮特好特大个儿的,故意多盖了几片叶子,留给他们吃。
雨桐恨不得穿越回去拍死自己,真是财迷心窍!
阳子下个星期就高考了,一心苦读誓要考上重点大学,周末都不回家。家里人念着他,有啥好的都会请沈浪骑摩托送来,这次的樱桃就是不卖也得省着给他尝尝。
大梅现在实习期,四个白班一个夜班,刚上临床不懂的也多,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到宿舍还得看书,查缺补漏,周末也没时间回家。
家里人乐见她这么好学,也不敢催她,只恨不得她天天泡医院里,明年毕业也能留下来。这年代虽然已经不包分配,但大梅成绩拔尖,如果表现好的话推荐就业基本都能成。待市医院总比回县医院强,县医院又比乡镇卫生院好,反正回荣安是最不济的选择。
这樱桃可是要奖励她的!
林雨桐后悔死了,真想追上去,把他们的份要回来。
视线随着车屁股消失的地方追去,忽然一愣。
“咦……那不是沈浪的摩托车吗?”她天天坐,山路颠簸,沈浪就在后座上安了块碎花软垫,虽然土,但确实舒服多了。
她确定自己没看错,就是沈浪的车。
他来这儿干嘛?他们待在门口没见摩托车出没,应该是来得比他们早,待这么久是见什么人?
他应该是没亲戚住这儿吧。
雨桐一肚子疑问,但大伯还赶着回去伺候提子树,只能把话咽回去,采办几样生活必需品,上车站坐拖拉机。
***
听说能卖这么贵,乔大花吓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半天,“哎哟,一千块钱买几个果子,这城里人可真能造!”
林雨桐:“……”兴许人把这些果子送人,搭建人脉,获得的资源能直接转化成几千几万倍的经济利益,那可就物超所值了。
当然,她也没时间琢磨那位“郭总”是何人,东西是送人还是自吃,因为没过几天,樱桃又熟了一波!这次全家出动,同样的竹篮摘了三十篮,依然带高档住宅区卖。运气好能卖到四十多,最便宜的也三十五一篮。
接下来,第三波稳定在三十一篮,
第四波有二十五。
第五波开始,市面上同类产品过多,只能仗着卖相好,卖到十块一篮,同时也是产量最大的时候,一家子忙得脚不沾地。
到最后一波扫尾结束,个头小,颜色也不够红,只能卖到四五块一斤。但饶是如此,也把大伯一家乐坏了。
今年挂果的只有四十株,种植经验不足都能卖小一万,明年又能新挂果一批,再多种点儿,果子这东西越结越多……以后岂不是要发了?
提子他去年就专门拿出一亩八分地来种,全部成功挂果,一串串沉甸甸的,产量是樱桃的二十倍!听说市里往年能卖到三四块一斤,赚的肯定不比樱桃少。
大伯那被林老二折腾掉的雄心壮志,终于又重新燃起来。
以后他林树才就专门种果树了!就这么干!
伯娘也同意,反正明年桐桐去市里上学,家里就三个大人,粮食也吃不了多少,随便种点就成。
大不了还能买了吃,把田地腾出来,比种粮食划算。
就在全家的喜悦和期盼中,林雨桐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第057章
这个年代还是先报志愿后出分数; 林雨桐第一志愿报的是市一中; 原先预估丟14分; 实际只丢了9分,再加15分的竞赛加分; 总分居然比满分还高了6分。
比满分还高?林雨桐也惊奇不已。活了两辈子; 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体验。
知道成绩的时候; 杨乔顺顺便告诉她,她的总分在全市排名第一,第二名足足比她低了三十多分,这差距拉得真够大的!
被市一中录取板上钉钉,而且还拿到了最高档的新生奖学金。
这一次; 荣安中学三个中考班发挥得史无前例的好。以林雨桐、蔡星月为首,一共有38人被市一中、二中录取,以王小东为首一共52人被县一中、二中录取; 其他人最差也是实验中学,还有12人上师专,8人上卫校; 升学率居然高达百分之一百。
往年能上高中的顶多15人; 市一中更是凤毛麟角,每一届能继续升学的顶多五分之一,其他辍学的干啥?
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南下打工,要么当混子偷鸡摸狗。但无一例外; 都会早早结婚,男孩不过二十二,女孩不过二十,一旦超过二十岁还没嫁人,那就是妥妥的“老姑娘”。
代代相传,这样的生存方式就成了常态。
但从今年开始不一样了。
打啥工,上高中考大学不好吗?
嫁啥人,外面世界还没见识过呢,不着急!
荣安中学又是改名挂牌又是盖教学楼和球场,给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只要不是懒的,家家户户都有点收入,供个高中生不成问题。收到录取通知书,全镇老百姓欢欣鼓舞。
不止家长高兴,学校高兴,政府更高兴。
教育可是百年大计,全镇这么高的升学率,意味着十年以后荣安将出一群教师、医生、警察、科学家,而不是一群没文化没素质的“刁民”。
今年百分百升学,那明年呢?后年呢?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意味着发展和进步……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然而,林雨桐却觉着漏了什么。
“小东见过沈浪没?他怎么还没来?”通知书只负责寄到学校,班主任安排统一时间,大家来领,顺便联络同窗情谊。
王小东疑惑:“咦……对哦,你还别说,这个假期我就没见过他,找他好几次都不在,邻居也说不清去了哪。”
雨桐纳闷,脑海中又浮现那天见到的摩托车,孤零零夹在一群小轿车里的情景。
“他在市里有没啥亲戚,或者朋友?”
“亲戚没有,朋友……嘿嘿,应该有吧。我也不知道,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行,今晚我得堵他去!”
还能跟好友一个学校,蔡星月特高兴,一想到今后还能继续边学习边赚钱的模式,兴奋得小脸通红。“浪哥应该也考挺好的吧,我刚没听见杨老师念他成绩。”
王小东这才反应过来,“我也没听见,雨桐你听见没?”
林雨桐摇头。
因为是好朋友,四个人的成绩和录取情况她一直在听,谁都有,唯独缺了沈浪。
莫非发挥失常?落榜了?
可杨老师明明说升学率百分百啊,他那么严谨的人,应该不会说错。
看着满室兴高采烈的孩子,杨乔顺也替他们高兴。“大家静一静,通知书拿回家,铺盖洗漱用品书包户口本都提前准备好,没几天就开学了……老师祝你们前程似锦,早日成为国家栋梁,像沈浪一般。”
同学们被他寄语激得踌躇满志,都有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冲动。林雨桐却愣住,像沈浪?
沈浪到底怎么了?
杨老师翘起嘴角,“还没跟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沈浪同学已被华国科技大学提前录取进少年班。”
同学们一愣,教室里立马响起“啪啪啪”的拍掌声,经久不息。连林雨桐也没忍住把巴掌拍得又红又烫,这可是科大的少年班啊!
科大啥概念看名字就知道,整个华国1的理工科大学,整个阳城市平均每三年才能有一个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基本都是市一中理科班的第一名才有报考勇气。
而少年班……难度比科大普通大学生招考还难。这是一个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特殊群体,身负科技推动国家发展、科技改变世界的使命,无一例外都得高智商、在工科领悟有一技之长,而沈浪正好是在结构工程方面具有超高天赋的。
不,不是超高,是无与伦比。
这样的特殊培养群体,最关键是要有业内大牛推荐,还得通过刁钻古怪的入学考试。他的推荐人会是谁?
林雨桐又想到那天看见的摩托车。但脑海中又同时冒出另一个想法——少年班应该不用交学费了吧?没有学费压力,他花五千块买堆破铜烂铁好像也可以原谅了。
十九岁的少年,没有学费压力,在首都的科技海洋里,铁定如鱼得水,四年后就是各大科研机构争相抢要的科技青年,金钱、社会地位都有了,美貌佳人啥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反正,林雨桐酸了。
哼!臭小子,走上阳光大道就看不上咱们这些挤独木桥的了?考上也不说一声,明明报志愿时候还紧张兮兮问我报哪儿呢!
哼!亏我还以为你是想跟我一个学校!
呵,男人,只能看他做什么,不能听他说什么。
跟她相反,王小东不止拍巴掌,还拍桌子,兴奋得仿佛他才是少年班高材生。
待掌声停歇,后知后觉的他才问:“诶等等,杨老师,浪哥是不是不用上高中,直接上大学了?”
杨乔顺笑笑:“确实是大学生了。”
“哎哟!我浪哥牛批啊!”
其他人也跟着喊“浪哥牛批”,整栋教学楼里都回荡着孩子们兴奋的声音,他们还要苦巴巴熬三年,他却提前一步当上大学生了。
这就是少年少女,虽然大多数人平时跟沈浪都没怎么玩耍过,可听见他好,仿佛就是自己好,是荣安好,是未来的华国好!
林雨桐眼眶发酸,这种感觉,真是该死的美好。
算了,原谅那臭小子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沈浪同学本想回来跟大家一起领通知书,但科大有课题提前开学,他只能匆忙上路,让老师跟大家说声抱歉,以后有机会再聚。”
本来已经原谅他的某人,目瞪狗呆。
他居然去了首都了?都不会说一声的吗?哪怕就是告诉王小东一声也行啊。
林雨桐心里有点闷闷的不舒服。
接下来,杨老师再说啥,她也没听进去。
回到家,一家子拿着她的通知书看了又看,“还真是一中啊,全市第一名,丫头咋这么厉害?你哥当年可比你低八十多分呢,你这脑袋瓜是咋长的呀?”
乔大花也不懂啥,赶紧叫阳子来:“帮你妹看看,是不是真一中的通知书,可别被人调包了。”
阳子因为高考稳定发挥,没有再失误,整个人又恢复了以前的阳光开朗。“哎呀奶就放心吧,我妹比我聪明多了。”
林雨桐打起精神,“我这是运气好,等哥大学通知书来到,才是真正的大喜事呢!”
大伯愈发笑得见牙不见眼,“是是,你们仨都厉害,我跟你伯娘都不是读书的料,能养出你们这样的……嘿嘿,可能是祖上烧了高香。”
伯娘也鲜见的抹眼泪,“收到通知书,我这心可就落实了。”虽然雨桐懂事,可她还是怕她跟大梅那死丫头一样走错路,两年来那姓沈的小伙子对她车接车送,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啊。
想委婉的提醒几句吧,又怕弄巧成拙,影响她考试心情。
不提醒吧,她夜夜急得睡不着,大梅的前车之鉴可还在那儿摆着呢。
林雨桐却误会了,抱着她胳膊道:“这是好事,伯娘不许难过,我还后悔考一中呢,要是咱荣安能有高中就好了。”
伯娘大惊,双目圆睁:“咋啦?”不会是那小伙子……
“去了市里,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家,都吃不到伯娘做的饭了,唉,到时候饿瘦了伯娘得多心疼啊……”
一群大人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虚惊一场的伯娘在她脸上拧了两把,“臭丫头跟谁学的油嘴滑舌,到时候想吃啥只管说,让你大伯给送。”
说起送吃的,又想起姓沈那小伙子。
伯娘犹豫一下,小声道:“那小沈考上哪儿?”
林雨桐嘟着嘴,“哼!他厉害着呢!”
她现在越来越漂亮,皮肤白嫩,眼睛又大又亮,小嘴红红的,个子一米六五,嘟着嘴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大姑娘。
伯娘心头一跳,紧紧搂住她:“傻丫头,你快告诉我,他考上哪个学校?”
“人上了科大少年班,直接就是大学生了,哪里稀罕跟咱们高中生玩?”臭小子,连我最最亲爱的伯娘也关心你,你居然都不说一声,讨厌死了。
她越想越气,洁白的牙齿紧紧咬住下唇,在过来人眼里,活脱脱就是一副“恋爱中的少女”模样啊。
伯娘只觉着心又提到嗓子眼了,试探道:“大学生?那是去外省了吗?以后只有寒暑假能回来吧?”
雨桐还没说话,阳子就兴奋道:“可不是,科大就在燕京,是全国最好的理工大学,少年班那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啊!以前我就觉着他不是池中物,我要能有他十分之一的聪明劲儿……”
“得得得,首都那是挺远的。”
嗯,远就好,越远越好,最好是寒暑假也别有时间回来。
第058章
林雨桐不知伯娘心思; 只觉着伯娘的心情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难道也高兴他上了少年班?
果真聪明即是正义吗?
第二天,提子红了不少; 正好是个大晴天,林家开始丰收了。
村里人听说他们要摘提子; 都跟去看热闹。那三四斤重的“大葡萄”从挂果到发青到成熟; 无数双眼睛盯着呢。刚开始听说林老大拿那么大块地种水果; 所有人都不看好。
水果又不能当饭吃,还是那听都没听过的“提子”; 谁知道种出来是个鬼。
眼看着他不分寒暑的伺候; 爬藤了,搭杆了; 开花了……现在居然就能采摘了!
大伯和伯娘都很厚道; 见围观的孩子不少; 也不忙着摘,先用剪刀剪十几串好的下来; 再剪成小串,见者有份。
紫红色的提子圆溜溜的; 硬邦邦的; 有硬币那么大; 上头还覆着一层白色的“霜”; 吃进嘴又脆又甜,“呜……真甜!”
“鸭蛋你咋不吐葡萄皮儿?”
“你不也没吐麼?还把籽儿也吃了,在肚里发芽咋办?”
大人们哈哈大笑; 雨桐和阳子,每家送了几串大的,每串都有三四斤。
村里人受宠若惊,知道这东西是能卖钱的,这么多可是价值十几块了,都推辞不已,见推辞不开,纷纷主动上地里帮忙。
原本计划光靠两家人得摘两天,现在帮忙的人多,女人们用剪刀剪,男人们接过来放竹篮里,全程蹑手蹑脚,生怕弄坏这些“金疙瘩”。半天时间,大伯和舅舅带着几个壮劳力,将装满的背篓背镇上,搭车上市区。
有了经验,舅舅负责在高档小区门口卖,大伯上农贸市场。因为是市场上独此一家,定价也高,五块一斤,但胜在味道好,口感爽脆,尝过的都会买。
两百来斤提子,半天就卖光了。
过了一周,又出来一批成熟的,有四百来斤。
提子这东西对湿度和土质要求不高,当时大伯选砂石地作试验田,种粮食产量不高,谁也没想到居然歪打正着,正适合提子生长,亩产量高达两千八百斤。光那一亩八分地就有五千多斤,平均四块一斤能卖两万多块钱。
听说这还只是第一年挂果,产量不行,以后一年比一年高,到第五年时最高,亩产可达四千斤。
村里人眼睛都红了。
有这么大赚头,还种啥粮食?
对林家来说,还有个好消息。提子没卖完,阳子的通知书到了,录取的是省立大学,全省唯一一所重点大学。
居然还是农学类里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看不出这小伙子还一心挖地球啊!
但大伯和伯娘却很满意,反正儿子老实又木讷,雨桐极力建议他学法律啥的,估摸着也不是那块料。学农挺好的,以后能考铁饭碗,不想考就回家帮忙种果子。
见阳子是真心实意的喜欢和向往,林雨桐也只能收起惋惜,她哥啊,还是一样老实本分,热爱挖地球。上辈子俩人聊天,聊到以后有啥打算时,雨桐是买房买车在城里扎根,而阳子每次都是“回家种地”。
他这种地可不是简单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傻种,虽然没上过大学,但他已经自学了很多农学方面的教材。因为不会网购,还让雨桐帮他买过很多农业种植方面的书籍。
要不是大伯和伯娘身体不好,缺不了医药费,估计他就真不打工,回家种地了。
这辈子……也算求仁得仁吧。
***
这个夏天,大伯家光靠水果纯收入了三万多,奶奶又养了四头大肥猪,庄稼卖了好几吨,孔雀翎也没落下,伯娘种出不少水灵青菜,都送市里换钱,一年下来收入接近三万七八。
为了以后进出城方便,更为了给雨桐送吃送喝,大伯狠狠心,花六千多买了辆摩托车。
八月底送阳子去省城上大学,九月一号又送雨桐去阳城。
***
阳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在东市区,距离班车站三公里多,走路不近,打车又不远。索性大伯骑了摩托车来,雨桐行李也不多,载她和行李过去也就几分钟。
学校门口张贴着一张巨大的红纸,几乎占了一整面墙。
“大家围着看啥呢?”
“今年高考喜报。”又叫光荣榜。
大伯眼睛一亮,“等一下啊,先找找有没你哥。”
可他没读过几年书,很多字认不全,又长年熬油费火的干活,视力已经有点老花,看了半晌也没找到。
一着急,眼睛眯成缝,眼角纹路又细又长,林雨桐的眼睛仿佛被刺到。
“大伯你看,咱们直接看分数,我哥是521分,500……510……520……”
“那儿,林宇阳521分,云什么大学!”大伯只认识阳子名字,太复杂的都认不全,仿佛一个等着被夸奖的孩子,洋洋得意。
雨桐“噗嗤”一声笑了,“是是是,大伯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我哥。”
五大三粗的汉子,被她正儿八经的夸奖弄得不好意思,摸摸后脑勺,正要说点啥,忽然听见有人问“你们来干嘛?”
二人回头,就见人群外站着一家三口。男的西装革履打领带,女的卷发连衣裙,少女穿着洁白的蕾丝裙,真是养眼极了……如果忽略他们眼里的鄙夷的话。
少女动动嘴唇,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乡巴佬!”
林雨桐是真气笑了,想不通他们有啥好值得骄傲的,大伯家现在住着宽敞明亮的花园洋楼,存款好几万,代步工具有摩托,比他们老旧鸽子笼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哪儿来的自信和优越感?
“他……他二叔,你们咋也来啦?”以为是来送雨桐的,他惊喜不已。“这孩子比她哥出息多了,市状元呢,还拿了六百块的奖学金。”
林老二不耐烦,也没注意听啥状元。“还不过来,跟人凑啥热闹?瞧瞧你那裤腿,一高一低……出门前都不兴照下镜子吗?”
今天出门早,路上还有露水,大伯怕打湿裤腿,都卷起来,颠簸这么久就给忘放下来了。
但林雨桐真觉着没啥。大伯讲卫生,衣物洗得干干净净,身上每天都冲澡,就是没想起放裤腿……又能怎么着?
“我大伯又不是小白脸,照啥镜子?”
林老二老脸一红,“啥?说谁小白脸?你再说一遍。”
“谁搭话说谁呗。”林雨桐不客气的翻个白眼。
林老二混了这么多年,专业技术没话说,情商也不低,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攀上陈家这门亲事,“小白脸”的帽子戴了几十年。
被雨桐这么不留情面的挑破,他恼羞成怒,扬起巴掌。
大伯愣了愣,立马第一时间抓住他的手,“老二你干啥呢?桐桐还是个孩子,犯不着生气。”村里人也没少说这仨字。
如果能响亮的甩她几个耳刮子,不止能在陈丽华面前缓解尴尬,还能振父威,自个儿也爽快。可常年干农活的大伯手上力气贼大,哪是他个白面书生能抗衡的,使劲挣了几下,蜉蝣撼树。
“啥意思?大哥你居然护着这白眼狼?”
大伯皱眉,手上微微用力,“胡说,有事儿回家好好商量。”居然少见的警告意味。
林老二一愣,他已经许多年未曾见过大哥这样了。以前村里有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半夜常有二流子敲门,才十岁不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