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华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从海里捞一艘破船都能拆着造出潜艇来。对这样一个处处是人才,学习能力超群又不怕苦不怕累的民族,鬼佬能不怕才奇怪!
当然,以后二十年的事实证明,他们再怎么技术封锁,再怎么防备,华国人还是华国人,该赶上的赶上,该超越的超越,大国终将崛起,终将复兴!
雨桐悄悄捏了捏拳头,哪怕这生意谈不成,赚不到钱,等沈浪回来,她一定要亲口告诉她,她杀了一把鬼佬的威风。
然而,这事是注定干不成了。
因为一个小时后,bob和ike过来,“iss林,经过和总部请示,老板同意向你们出售游戏机和游戏盘。”
甭管他后面又附加了啥条件,几人光听这个就够了,包存志和何秋菊激动得击掌,又拥抱了一把。
他们的条件确实苛刻,以高于国内120%的价格出售给她们——当然,他们不知道,孩子们已经对他们在国外的售价一清二楚。
维修只能寄回国,若中途有人私自拆卸过,他们不再担保售后。
当然,来回邮费由消费者承担。
而且,本次合同拿货量不得低于500套,每套4000人民币的单价……一次性强卖两百多万的货,这他喵就是霸王条款啊!
大家虽然恨得牙痒痒,但无奈技术受制于人,现在是卖方市场,只能由他们说了算。
签完合同,袁凯丽气得跺脚,“死鬼佬,走着瞧,三年内不拿下你们的核心技术,老娘就不姓袁!”
众人被她逗笑,也被她的自信鼓舞到: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后谁受制于谁还不好说呢。
况且,林雨桐还有一张王牌没打出来。
她之所以敢任由他们提条件,就是铁了心要拿到东西,只要有足够多的样本,就是艘航母她也要把它造出来!
整个科大少年班的人她都认识,沈浪已毕业的师哥师姐她也见过,这可都是未来祖国各个领域的领头羊,一破游戏机还拦得住他们?她有人,有钱还有闲。
第109章
接下来几天; 林雨桐跟沈浪把事儿说了,让他先打声招呼,她再带着东西上门寻求帮助。
对于一心沉迷学习的工科男来说; 钱不钱的无所谓; 能把外头千金难求的游戏机压自个儿身下随意折腾; 调教(改造); 拆卸……嗯,这感觉不要太爽。
当然; 虽然有沈浪的面子在,雨桐也没亏待他们; 每个月给开两千块的工资,不限时长; 不限结果; 哪怕花十年啥也研究不出来; 这钱照发。
对少年班的“栋梁”们; 这点信心她还是有的。
沈浪所在小区楼底下临街一圈是商铺,以前他们刚来华都时还是尘土飞扬的工地; 这两年小区入住率大增; 商铺纷纷开起来,衣食住行美全被覆盖了。
但这个地方属于华大和几所大学的后街,人流量有显著的季节性。寒暑假期间人烟稀少,生意不行,能熬过去的则好,熬不过去就只能旺铺转让。
林雨桐一直有留意; 也一直在守候,终于暑假后半个月让她守到一家拉面馆“旺铺转让”的。
店铺位置在小区临街面的拐角处,前门临十字路口,后门直通小区内部,她去吃过一次,觉着不合胃口,就再也没去吃过。
平时路过也发现它虽然店面大,但食客真没其他店多……可能不合大多数人胃口吧。
没想到说不开就不开了。
林雨桐没急着打卷帘门上贴出来的店主电话,而是找到物业。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店面租期到了,当初他签的是三年合同,去年下半年就因为生意不好到处想办法,要不是实在退不了钱又转不出去,一家人早就卷铺盖回东北了。
林雨桐一听,表明自己的业主身份(虽然汗颜),物业立马说那能便宜点儿,如果能连同二楼的两个大间一起租的话,优惠力度更大。
一楼面馆有一百平出头,楼上两间是一模一样的大小,三百平不到的面积,算下来确实是租越多越便宜。
考虑到以后业务开展和即将寸土寸金的地理位置,林雨桐狠狠心签了五年合同。
因为公司账面金额不多,进游戏机和游戏盘已经把她家底掏得差不多了,租金只能从几位股东手里拿,大家十万八万的凑上钱,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了。
公司至少十几万的流动资金不能动,装修又迫在眉睫。生平第一次,林雨桐走进银行——贷了三十万的款项。
从去年开始,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再加一个大学生创业,每年能有十万元的无息贷款,剩下二十万利率也不高,不用三个月就给还上了——这是雨桐第一次体验到“钱生钱”的乐趣,原始资本还是借的。
这个暑假,王小东和蔡星月也从魔都赶过来,白天上公司搞装修,晚上住在沈浪家。办公室装修方案是星月出的初稿,又找专业人士把关,最后由王小东监督工人实施。
一楼两间打通,并作一间,外侧装上巨大的落地窗,里侧隔出洗手间、茶水间、小厨房,门口设服务台、保安岗亭,最右侧是一间仓库。整个一楼可容纳三十个工位,从马路三面看过去,里头的井然有序一目了然,比一般办公场所高档多了。
二楼则是会客厅、会议室和几名“领导”的办公室。
林雨桐终于有了一间专属的“总裁”办公室,种几盆花花草草,晾几天就迫不及待搬进去了。
原计划待“荣安老林贸易有限公司华都分公司”的牌匾挂上,放几串炮仗,事情就完了。谁知先是有合作的音像制品厂老板亲自送上花篮,后是小区物业公司,再然后当地街道办书记也亲来道贺,林雨桐奇怪,平时跟这些部门没啥联系啊,看不出来还挺热心。
没一会儿,居委会主任露出一句——“前年下暴雨那次,多亏小沈帮我们修水管,停电也是他修的,比供电公司还来得快,听说你是他对象,我们一定要来祝贺。”
林雨桐:“……”
好吧,不是人喜欢锦上添花,而是活雷锋面子大。
不多久,华都本地的“荣安老林”音像制品专卖店也抱着花篮来了。毕竟,就在一个市嘛,大家理解。
一会儿,隔壁省市的加盟店也来了。毕竟,坐火车两三个小时也不远,大家理解。
下一个,是魔都加盟店的店长……嗯,毕竟是恰一锅饭的嘛,大家理解。
……
就这样,全国三十二家门店无一缺席,大家齐聚一堂,送花篮,放鞭炮,喝茶聊天拍个照……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很有后世某某微商线下聚会的气势。
当然,最后也少不了白云山和邮递局的,虽然人没到,但鞭炮和花篮都到了。
一个星期前,定好揭牌日子,王小东统一编辑短信,给所有加盟店和合伙人群发,本意只是广而告之,以后咱有固定营业点了,在哪条街哪个道几号,有事儿常来玩啊。谁知却家家到齐,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几个年轻人被捧得飘飘然,原来做生意当老板确实是一件容易让人获得成就感的事啊!
晚上,公司包了附近酒店的席,几位创始人挨桌敬酒,感谢全国各地赶来的朋友。
这些加盟商都精着呢,一面确实是来道贺,一面也是来观望探底的。以前谈加盟业务的时候他们只知道话事人是个十八九岁小姑娘,心里多有不服,总琢磨着等自己做大就甩了她。
可两年过来,消费者只认这个牌子,凡是出去另起炉灶的都血本无归,偶有打着公司牌子做盗版的,都被“荣安老林”告上法庭,赔钱不说还坏了名声。
反倒是乖乖跟着走的,还能有肉吃。
现在来见识过真正的“公司”场地,听说旗下快递业务越来越红火,再亲眼见到小“林总”,跟着她干的信心更强了,决心更稳了。
王小东这□□的,还真是歪打正着。
当天晚上回到家,雨桐微醺,双颊绯红躺沙发上,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痴笑。
她林雨桐,曾经的矮小黑厂妹,曾经的林家弃子,终于在二十岁生日前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叮铃铃——”
她以为是沈浪打来的,“你要是在就好了,我今儿高兴。”
“桐桐?”听筒里传来久违的声音。
林雨桐真是喝多了,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林雨薇?”
对方沉默,她都不叫她姐了。
“喂,真是你?”雨桐看了看号码,是个陌生的,忍不住冷嘲道:“怎么着又换个地方打一枪了?”
自从前年春节,她怕奶奶难过,背着人偷偷给她打电话她不接,发短信不回后,雨桐也懒得再跟她联络。去年春节忍不住,同时也怕奶奶再失望,又给她打了一个,本来是想让她除夕夜给家里来个电话,也不用她亲自跑回来……谁知已经是空号。
从那以后,林雨桐对她彻底失望,断了联系。
真的,要不是为了奶奶,谁想贴她冷屁股。
“我知道你生气,可我……爸爸妈妈对我也好,好了这么多年,我没办法……”
“对,你没办法抛弃他们,就能忍下心伤害奶奶和大伯,他们直到现在还在给你打生活费。”
对方沉默。
林雨桐现在看她,就像看当年的自己,蠢而不自知。
“奉劝你一句,林老二和陈丽华不是好东西,不把你榨干,他们都会一直对你‘好’。”
对方依然沉默。
林雨桐今晚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对她也多了两分耐心:“被我说中了吧?你要回去我没意见,但看在咱曾睡过一个被窝的情分上,我劝你留个心眼,别被他们卖了都不知道哦。”
那一年,她一路哭着跟自己回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个春节,是奶奶过得最开心的一个。
因为人齐。
“呜呜……呜呜……好难过……”
林雨桐皱眉,“你哭啥呢,又没欺负你。”
“不是,可是……我好难过,好后悔没有早听你的话,我……嘟嘟嘟……”
林雨桐以为是信号不好,晃了晃手机,又在手里拍了拍,屏幕已经熄了。
可能真是喝多了,人不大清醒,脑海里总是冒出那天哭成小兔子的林雨薇,还有那年除夕夜她把压岁钱藏枕头下的小模样,还有点蠢萌蠢萌的。
可一想到她真的狠心,整整两年不给奶奶打一个电话,雨桐就气不打一处来。
“哼,小白眼狼。”
骂着骂着,也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王小东和蔡星月回来了,把她搀回房,脱了鞋子,“还没卸妆呢。”
“乖,不洗一晚也没事儿,快睡吧,晚上我不跟你挤……让你好好睡……我走了啊……”
林雨桐睁不开眼,嘴里嘟囔,“这么大的床,哪儿挤了,你也是小白眼狼。”其实知道,他俩又要出去过二人世界了。
按王小东的安排,今年暑假回家本来打算让他爸上蔡家提亲的,先把婚订下来,可因为公司挂牌的事,只得推到春节了。这家伙还巴不得赶快结婚,天天入洞房呢。
两只见色忘友的小白眼狼。
***
第二天,林雨桐是被一阵电话声吵醒的。
她揉揉眼,昨晚忘拉窗帘,太阳已经照到床上,怪不得越睡越热呢,空调也忘开。
再次骂一句,两只见色忘友的白眼狼。
“叮铃铃——”
备注“二师兄”,是沈浪大一在实验室的室友,今年刚准备科大研究生毕业,科研能力超群。
“小林,你快过来一下!”
第110章
游戏机研究出来了。
“二师兄”背靠科大免费的实验室器材; 耗时两个月,把国微管公司的游戏机破解,拆卸; 重组; 调试; 改进……总之; 研究出适合华国人民使用的游戏机了!而且不是仿制机,而是真正的拥有华国壳子华国芯的游戏机; 华国人能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最重要的,不止研发出游戏机; 还连防盗版的光盘也搞出来了!
一群实验室宅男兴奋得脸色涨红,林雨桐比他们也冷静不到哪儿去; 有自己独立自主研发的游戏机品牌和游戏盘; 掌握了这门核心技术; 那就是怀里抱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啊!
同时; 还能咬牙切齿的发狠,钱不钱的无所谓; 最主要是出了口气。
那些死鬼佬; 臭鬼佬,一听说自己要代理他们游戏机就一个劲的“no no no”,连代理权都不愿给她们,反而逼着签订强卖合同,搞技术封锁……我封你个大头鬼!
作为华国人,终于能在电子游戏领域抬头挺胸一回; 雨桐做梦都能笑醒。
不止她笑醒,袁凯丽也终于松口气,当初许下的豪言壮语终于实现了……虽然不是她亲自研发的。
知道这项成果的重要性,除了“二师兄”团队,林雨桐没有让任何人拿到实验参数,包括袁凯丽也只是知道事情成了,具体的数据她压根不清楚。
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这群技术宅,林雨桐打算花钱把成果买下来,尊重他们的知识产权。
“不用不用,本来就拆坏了你几十台机器,还拿了工资,哪能再拿钱。”
林雨桐憋笑,拆坏得有百八十台了,加上工资啥的,小二十万确实花出去了。但相对他们的成果,以及成果可能带来的利益来说,这就是九牛一毛啊。
“我知道几位师哥是阿浪好友,但也不能让大家白干活,价格咱们就按市价来,以后有啥是我跟阿浪能帮上忙的,师哥们尽管吩咐。”
技术宅就是技术宅,除了一个劲说“不用”,也说不出别的话。
他们不用这点专利钱,一面是跟沈浪的情谊在,家伙走之前交代让帮衬小林,一面也是真看不上。现在科大实验室基本被他们“垄断”,科技兴国,每年给的补贴很高,他们压根不缺钱。其次,作为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国家栋梁,早就视钱财如粪土了。
林雨桐倒没想这么多,当即从公司划了二十万科研经费到“二师兄”账上,又跟他们签订了专利转让协议。
同时,从微管公司进的货,还一台没卖过呢。压着有用。
雨桐进学校找过两批大学生作志愿者,把撕掉吊牌的两种游戏机拿给他们玩,相当于是一个简单的双盲实验,结果无论是游戏设计还是游戏体验,都是华国版更甚一筹。
了解华国人的,永远是华国人。
有这个结论支撑,她有预感,这批游戏机一旦上市,必将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跟以前卖山货做快递比起来,这是技术含量更高的行业,准入门槛高,意味着竞争对手少,意味着做得好很可能成为独角兽。
她从未有如此刻一般觉着,自己离“有钱人”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
实验室能在短短几天内造出一批游戏机,那是因为占了国家的便宜,里头机器材料哪怕集成电路板都是现成的。雨桐想要大批量生产,经费投入是个问题。
按“二师兄”的报价单计算,一台机器的成本价基本在八百元左右,这是最低预算……前提是各类材料构架都能买到现货。
从华国加入wto开始,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和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很多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在南方沿海一带建了很多代加工工厂。
譬如她们买的“微管”游戏机,精美外壳其实就是在华国制造的。
集成电路板和芯片由于技术封锁,华国能接到的单子不多,但也不代表没有这样的本土企业……当机立断,林雨桐趁着国庆节,去了南方一趟。
此时的华国南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在世界上创造了很多“华国奇迹”。
跟华都厚重的人文气息比起来,南方处处是新建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就连年轻人也比华都有活力多了。
雨桐和包存志去了好几个厂谈过,厂家均表示,这样的部件他们确实能做,但得一万件起步,还得先打款,至少预付50。他们人生地不熟,人愿意同意先付一半已经算不错了。
可饶是如此,若第一批次生产一万台,前期也得投入四百万……加上完工时付尾款,至少得准备八百万的流动资金。对于刚起步的小公司,短期内想要拿出八百万流动资金,无异于登天之难。
两人悻悻而归。
八百万不是小数目,雨桐上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咨询过,即使贷款也批不下这么多。小型商业银行倒是能放,可利率太高,最多只能贷六个月。
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本呢,到时候还不出来,别把公司给抵押进去。那是一群人的心血,她担不了这责。
包存志早工作几年,也有一定人脉,在外头帮忙找过几家私人借贷公司,只是苦于利率太高,且不比银行有保障,林雨桐都拒绝了。
钱这事再怎么愁也没用,学习还是得继续,现在已经是大三,再念一个学期就要进入企业实习,学业已经到专业性最强的时候。林雨桐每天既要应付各类资格证考试,又要在办公室负责运营的大部分业务,睡不好吃不香,没多久就瘦了五斤。
她的基础体重本来就不大,瘦五斤一下就能看出来。何秋菊心疼得不行,替她接过很多工作,听说资金缺口这么大,也跟着愁得睡不着了。
***
十一月的一天,雨桐如往常一般给沈浪打电话。
可那边显示电话已关机,以为他又进了封闭式实验室,雨桐也没在意。放学后从食堂打一份饭,带去办公室,边干活边吃。
保安岗亭的大叔笑眯眯的,“林总来啦?”
前台小姑娘也笑得见牙不见眼,“林总好。”
一楼众人居然一反常态的不在工位上,而是聚集在楼梯口窸窸窣窣,不知道说的啥。
“怎么,大家都不午休的吗?”
众人赶紧回头,齐刷刷的:“林总好!”
雨桐心里正烦,也不跟他们插科打诨,“噔噔噔”上了楼梯,身后传来年轻女孩子“哎呀妈好帅”的呼声。
她还以为说的是她,抿嘴笑笑。
来到办公室,发现门是开着的,平时上课为了不耽误事儿,她都会把总裁办公室的钥匙留一份给前台,估计是那姑娘给她打扫卫生忘关门了。
可真够粗心的。
摇摇头,进屋却闻见一股熟悉的香味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桌上一不锈钢饭桶,有点像她屋里那个,以前沈浪在实验室,她有时间炖个汤会给送去。
提着这个饭桶,她穿过华都的大街小巷,撑着一把淡紫色的伞,他曾说过那画面会让他想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笑着打他,哪有这么土的形容。
理工男的硬抒情,真让人哭笑不得。
“来了?”门口走进来一个穿黑色毛衣的年轻男人,卡其色工装裤,白色帆布鞋。可就是这么“理工科”的打扮,也掩盖不住他漫画美少年一般的五官。
雨桐揉揉眼睛,自己一定是太想他,出现幻觉了。看来,晚上得好好休息,不能熬夜了。
“嗯?”男人走过来,在她头顶揉了揉。
这真实的、熟悉的触感,不是幻觉!
她忽然像个孩子似的跳起来,双手挂他脖子上,“沈浪你回来了?”
一眨不眨的大眼睛里,是一层氤氲的雾气。
他一把端住她,像抱小孩儿似的托住屁股,她吓得“啊”一叫,双腿下意识仅仅夹住他的腰,“你回来了,回来了。”脑袋埋在他耳边,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喟叹。
男人疲乏的身体忽然被她唤醒,忙不自在的颠了颠,托着她往上挪了两公分,确保不压到那啥,才悄无声息的松口气。“乖,先吃饭。”
那手,下意识的就在托举之处拍了拍,怎么跟树袋熊成精的五丫一样。下一秒忽然发现,触感居然意外的好,柔软,有弹性,还有微微的……不能想。
林雨桐“轰”的红了脸,“呲溜”一声跳下来,赶紧坐到椅子上,“我看看你熬的什么……”“汤”字还没出口,见门口一溜儿八卦的脑袋,顿时把脸一板:“嘿你们都不午休的吗?闲着没事把第四季度报表做一下。”
一群猴子年兽散,边跑边感慨:原来小林总的男朋友这么这么帅啊!
原来小林总跟她男友这么这么恩爱呐,在办公室就这么搂搂抱抱亲亲我我,那在家里还不得上演速度与激情?
大家嘻嘻哈哈跑下楼,不出半小时,全公司都知道小林总跟男友在办公室险些干柴烈火擦枪走火。
林雨桐只顾着喝汤,绝对想不到她身为女总裁的花边新闻已经传遍全公司。
“什么时候到的?怎么还有时间熬汤。”玉米胡萝卜排骨汤,排骨要熬很久很久才入味,肉质才能入口即化。
“十点。”
“怎么不说一声,电话也打不通。”雨桐皱着鼻子,顺便把胡萝卜挑出来,准备放桌上的纸巾里,待会儿扔垃圾桶。
“我吃。”
雨桐夹着金黄色的萝卜,“你确定?”不是以前也不爱吃嘛。
下一秒,她就信了。只见他凑过来,一口将胡萝卜吞进嘴巴,连带着筷子也在里头游弋一圈。
林雨桐又红了脸,“口是心非,一会儿爱一会儿又不爱。”却专门把汤里的萝卜挑出来,一块一块喂进他嘴里。
反正门一关,谁也不知道里头有多肉麻。
这顿饭吃了快一个小时才结束,其间肉麻真是让人不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