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花好悦缘-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维和李清霞则是用开水泡了炒米,加了白糖在里面,又软又香甜。
    陈礼之和陈慧之则是将那还热呼的年糕,直接扯些下来,放进装了芝麻米分的碗里一滚,立即变成黑呼呼一团,别看不好看,但是吃到嘴里才叫一个美味呢。
    马老太太和晓天则不愿意麻烦,直接就着热水吃了酥饼。
    饭后,李清霞和陈慧之把炒米弄完,又开始拾掇鸡鸭鱼肉,还要把肉剁成沫,一半用来到时候掺到咸菜里去,用来做粳米粑粑馅儿。
    还有另外一半则要掺上蔬菜沫,做成丸子,清蒸或是放锅里用油炸,味道都是绝好的。
    金林村是偏属于江南这边,所以过年的时候其实是不吃饺子,而是吃团子和粳米粑粑的。
    不过考虑到金多荣他们的口味可能有些偏北方,陈家人也包了饺子。
    第一天做准备工作,第二天糖稀熬好,男人们去做炒米糖,女人们负责炸肉丸子。
    上官磊看见每一个人都有活干,就他一个人闲着,实在很郁闷,但偏偏他什么都不会,都帮不上忙。
    以前他一直觉得陈明之就是个冲动的家伙,但没想到这个家伙切炒米糖还挺有一套的,那玩意儿看起来好切,其实有糖的粘性,一弄不好就要散,而且还要趁热切。
    当然做炒米糖,最关键一步就是把炒米和糖稀按一定比例放一起,然后用手不停的搅拌,这项工作,除了陈维,其它人都不能胜任。
    糖稀刚从锅里出来,是十分烫的,搅拌的人手法要非常巧妙。既要将糖和炒米紧密的和揉在一起,还要不能烫到手。
    只见平时老实巴交的陈维,瞬间沉静下来,气势都变了,双手袖子撸的老高,膀子上还挂一条白色的毛巾,方便随时擦汗。
    双手快速不停的上下翻抄揉捏。不过眨眼功夫。一片散落的炒米,就变成了一个糖炒米团子。
    在热度未散之前,赶紧将糖炒米团子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四方木框中。然后用木锤拼命按压至平整,这个工作由陈礼之来做,待按压平整后,就将四方木框往门板上面一敲。一块正方形的炒米糖原形就出来了。
    陈明之手上拿着一块尺子,迅速比划起来长短均匀。先拿刀在上面画虚线,然后再一齐平的切下来,只听见哧哧的声音响,就能闻见芳芬的香气。馋的人直流口水。
    待冷却了之后,拿一小块放进嘴里一尝,酥脆香甜。方才知道,原来一小块炒米糖。竟然要经历如此复杂的工序,方能吃到人嘴里。
    陈家今年光景好,不但做了白糖,还做了花生糖、芝麻糖、核桃糖。
    陈明之切炒米糖切出心得来,除了白糖是正方形的外,核桃、花生糖和芝麻糖都被他切成了薄薄的棱形,吃到嘴里嘎嘣脆,特香。
    男女两边像在打擂台赛一样,忙的热火朝天,以马老太太为首这边包粑粑比赛,也毫不示弱。
    李清霞负责烫米分揉面团,陈慧之负责掐剂子,马老太太手脚利落的做粑粑,陈悦之则是在用托子将粑粑定形,并且印出万事如意的花样来。
    金晓天也很懂事的在帮忙托粑粑花,这样可以让陈悦之偶尔抽手出来,帮着马老太太一起做粑粑。
    “喂,悦之,给我找点事干干吧,我觉得我都要闲死了。”上官磊钻进房间,满脸无奈的说道。
    他一进厨房,就见人高马大的马立忠端着木盆过来,请他让让,他才让过去吧,金多荣又说要添柴,还帮着倒炒米,陈维又在和炒米,每个人都有事,忙的不亦乐呼,好像就他多余。
    “是挺闲的,这样吧,你和晓天一起托粑粑,我来帮马奶/奶做,要不然大姐掐剂子的速度太快,马奶/奶一个人根本做不完。”
    上官磊一见自己有事做,立即两眼发亮,乐颠颠的洗了手,就过来了。
    刚开始他有些托不好,不过晓天很耐心的示范给他看,他便也很快学会了。
    这样合作起来倒也快,屋里热闹非凡,温暖如春,屋外雪花纷飞,年节的气氛十分浓郁。
    忙碌到半夜的时候总算闲瑕下来,陈悦之朝着窗外看去,只见地面上,草木上已经被雪裹成了银色,在这夜晚里,也闪着银光。
    上次下雪,她突然晕倒了,没赶得上玩,这次可不能错过了。
    几个小的已经头挨着头,在一块商量,明天要去哪儿堆个雪人,哪儿玩打雪仗了呢。
    冬日里,本来事情就少,是农民一年忙到头该休生养息的时光。
    李清霞和陈慧之在赶工,之前他们从县里买了那种硬皮料子回来,就是因为陈悦之想起后世的一种雪地靴。
    现在时人所穿的都是棉鞋,这东西可不耐湿,只在雪地里走几遍,雪立即就渗了进去,到时候脚冰冷的,像踩在冷水里一般。
    陈悦之当时弄了做皮鞋用的那种硬皮子,在里面衬上一层棉絮,再贴一层毛绒,又防水又暖和。
    不过这样一弄,原本穿36码的鞋子就要做成38的,要不然根本塞不进去。
    陈悦之看了会二哥他们商量明天打雪仗的事情,就跑去帮妈妈一起做靴子了,自打马老太太过来后,这事就由她接手,大部分她都做好了,现在主要做的是后来的金多荣和晓天的靴子。
    细心的陈慧之,还在金晓天的靴子口绣了个可爱的小动物,可把晓天欢喜的眼都眯了,恨不得今晚就穿着靴子睡觉才好。
    金多荣看着属于自己的那双半成品靴子,眼晨莫名就湿润了起来,自从晓天他妈去世之后,他有多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家的温暖了?
    就算是他妹妹及家里人,也只会贪婪无休止的问他要钱要东西要好处,从来没有人想着给他们送点温暖和关心。
    他微笑的看着陈悦之,惊奇的发现,在外面办事老练的她,在家里就是这样一副真正小孩子的模样。
    会偷吃糖稀,吃到嘴角留渍,会因为雪花而傻笑想着堆雪人的乐趣,会趴在马老太太的怀里撒娇,就像一个真正十五岁的少女一般可爱。
    可若你真把她当孩子,那你可就吃亏了,殊不知她和上官彩谈判的时候有多精明了,在处理矛盾的时候,有多沉稳了。
    跟了这样一个主子,相信他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
    大概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所有人的皮靴都做好了,众人这才各自回去歇息了。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马立忠就已经先起来了,他手里拿着铲子和扫把,要去扫雪,至少要把从作坊到这边老屋的路扫出来,家里人老的老,小的小,可不能滑跌跤了。
    不过他扫的时候很小心,只是在路那段,其它地方都一点未动,昨晚他也听到了,陈明之几个说要在院里堆雪人呢。
    昨晚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晚都没有停,今天早上起来一看,喝,都没到脚脖子上方了,真的很厚。
    “立忠呀,起的真早,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呢?”陈维面色红润,精神奕奕的走了出来,正不停做着扩胸运动。
    陈维发现,自从修炼了归真诀后,他好像变的不是太怕冷了,以前冬天的时候,两三件毛衣再加一件老棉袄,也依旧透着冷。
    但现在他里面只穿了一件蓝色的薄毛线,外面套了件浅灰色的呢子袿,但依旧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像泡在温泉里一般。
    马立忠以前当兵的时候,一年四季都是用冷水洗澡,冬天在雪地里训练更是常事,所以他也不怕冷的,身上只穿了一件薄毛线,就热气腾腾的在铲雪。
    “陈大哥,我看你最近精神特别好,好像年轻了好几岁呢?”马立忠笑道。
    “哎哟,都老了,哪里来的年轻,比不得你们喽。”陈维笑着打哈哈,也拿了铲子过来,帮着铲雪。
    马立忠并未说谎,从他到陈家来这一阵子,发现陈维真的有惊人的变化,开始的时候,总是感觉愁眉不展,脸上有着苦涩的印记,头发也微微泛了花白。
    可是这才过多久,好像白发变少,倒像是乌发变多,而且整个人的精神气儿也振丰了起来,真的像年轻了许多似的。
    
    第278章 大姐的理想
    
    原本陈维日子过的苦,加上精神负担又重,虽然只有五十来岁的人,但看着像六十岁。
    可是这阵子陈维像是吃了什么美容圣品似的,一下子焕发了青春,现在这一身穿着走出去,人家绝对想不到他有快五十了,可能还会认为他只有三四十岁呢。
    马立忠是从部队里出来的,那侦察能力自然不差,他发现不仅仅是陈维,还有李清霞也是,不过因为李清霞是女人,他不好看的太过仔细,但也听马老太太念过好多次,说是李清霞最近看起来像年轻不少,脸色红润,脸上的皱纹都少了许多。
    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他觉得肯定是酥饼养人,不见马老太太的精神头也变好许多,能吃能睡的了嘛。
    陈悦之一夜好眠,等睡到自然醒时发现窗户上透着白光,赶紧披了衣服起来,一推窗户,赫,好大的雪,当真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呢。
    “小妹,快把衣服穿好,别冻着了,你才好没几天呢?”陈慧之担心的将窗户合拢上。
    “知道啦,大姐,你越来越像管家婆了。”陈悦之穿好衣服,扮了个鬼脸就跑了出去。
    陈慧之无奈的笑笑,这丫头,眼中满是宠溺之情。
    陈悦之先跑出去,在院里撒了会欢,又见二哥他们还没有起来,又去闹他们,等把所有人都折腾起来时,李清霞那边也在喊着吃早饭了。
    毕竟临近过年,所以今天的早饭很丰盛,主饭是红薯粥,副食有茶叶蛋、芝麻馅儿的糯米团子,粳米粑粑、糖年糕。
    李清霞让陈悦之去喊了马金两家。让他们也不必再开火了,都一起吃得了。
    两家自然又是感激的不行,不过却不愿意白吃,今天原本是掸尘的日子,往年都是陈悦之他们一家人弄的。
    但今年多了两家人,马老太太年纪最大,干脆直接做主了。给孩子们放假。让他们只管出去玩,掸尘的事儿,交给他们大人来做。
    金晓天第一个就高兴的蹦了起来。他还是头一次在农村里过年,并且这样欢快,早就畅想着打雪仗是什么样的情景了。
    自金晓天到了陈家之后,金多荣就发现儿子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身子一天比一天壮。
    昨天晚上陈悦之又给他把了下脉,确切的告诉金多荣。现在他家晓天呀,已经是完全健康的一个人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什么排异反应了。
    真是把他高兴的老泪纵横的。
    陈悦之等人才刚吃完早饭,姚六妹等村里的孩子就寻了过来。说是相约一起去后山玩雪。
    去年因为陈家的酥饼作坊,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跟着致富了。赚的钱比往年翻好几番,也让他们能过个富足年。
    陈家所有人加上金晓天。上官磊都穿上了皮靴子,又戴上了皮手套,全副武装的出来了,并且款式和花纹看起来都像是整套的,可把其它孩子给羡慕坏了。
    再看看他们,有些直接手就露在外面,都有些生冻疮了,还有些穿着黑棉鞋,才在雪地里踩一小会儿,就湿了大半。
    “悦之,你这皮靴子真好,哇,好暖和,谁给你做的呀,这靴子口还有花样,真漂亮。”姚小妹满眼都是羡慕的摸了又摸,再看看自己原本穿上的新棉鞋,顿时嫌弃的不行了。
    “这是我们从县里买来的皮子,里子就是一般做棉鞋的材料,就是缝制的手法有些特殊,你如果想要的话,让你妈买了材料来,让我姐帮你也缝一双。”
    因为和姚家关系亲近,姚家一向又对陈家帮衬较多,陈悦之这才说这话的,当即就把姚小妹给乐坏了,不等待会,就直接飞奔回家,将这事告诉了她妈妈,央着大人赶紧去买硬皮料子。
    正好姚六国的媳妇马小红,也就是姚小妹的嫂子,要上街去买年货,听小姑子这样一学,立即就答应了。
    马小红为人勤快又善良,想着倒不如多买些,给全家人每人做一双,也好过年温暖的年。
    先不说她如何,只说其它的孩子见陈悦之答应给姚小红做,都纷纷围了过来,他们也想让陈慧之帮着做一双。
    只是他们晓得自己家关系不如姚陈两家亲近,所以也不太好说让人家免费做。
    赵大柱家的大女儿赵来英便朝他们一示眼色,走到一旁嘀咕起来,没过一会,大家都觉得这主意不错,纷纷四散,回了各人的家,没过一会儿,各人家的媳妇或是嫂嫂都跑到陈家来了。
    原来刚才赵来英出的主意是,白让人家慧之姐做鞋子也不好,这大过年的挺让人家受累。
    但是如果他们肯出一点手工费的话,不知道陈慧之愿意不愿意?
    但这毕竟关乎钱的事儿,他们只是孩子,做不得主,而且大人说话肯定比小孩子说话要有用,所以这才回家,给各家大人说了这事。
    大人们一听居然有这样防水的好棉靴,别说小孩子想要了,就算是大人也都心动了。
    这过年的时候,他们要走亲访友的,有些亲戚住的远,如果只穿防水的靴子又太冷,只穿棉鞋又容易湿,现在竟然有这样一个既能当棉鞋,又能当靴子的好东西,那他们哪里会不心动?
    纷纷结伴前来,大家话也说的敞亮,肯定不让陈慧之白做,但就怕她看不上这几个钱,不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劳动。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时又处的不错,其中几个家里人还在陈家作坊干活,李清霞想着推了也说不过去,便答应下来,至于他们说的手工费也就顺势答应下来。
    如果全部材料他们出的话,每双只收十块钱的手工费。
    在一旁看热闹的上官磊灵机一动,突然冒出个主意来,他便悄悄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悦之。
    陈悦之一听也觉得不错,只是她怕大姐会嫌累。所以便去问了陈慧之的主意。
    谁料陈慧之却是一口就答应下来,并且眼睛里放出神彩,显的很是兴致勃勃。
    原来在陈慧之的心里,酥饼作坊虽然也有她的股份,但却是小妹一手建立起来的,又都是靠她辛苦推广才有今日。
    她也一直想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之前她就曾动过开一家绣花样子作坊的念头。但是终因为家里太忙。各种不顺而搁置。
    今天陈悦之一提这个绣花手工鞋坊的想法,她立即就心动了,并且上了心。开始认真谋划起来,连陈悦之喊她一道去玩雪,她都推辞了。
    陈悦之见大姐如此慎重,那她也不去了。反正只要在冬天,下雪的日子时时常有。什么时候不能玩。
    她把自己的意思和上官磊等人一说,他们也都同意,干脆都集中到屋子里来,帮陈慧之想主意。
    姚小妹等人见陈悦之不去了。他们也索性回了自己家,帮着大人掸尘去了,想着表现好一点。也许过年的压岁钱可以多得一些呢。
    陈慧之又把爸妈请来,郑重了说了她的想法。那就是她也想开一个作坊,不过目前啥都没有,还只是一个想法,所以想听听大家的意思。
    “上官磊,这主意一开始是你提出来的,你先说说,你怎么想的?”陈悦之见大家都不说话,便点名了。
    上官磊大大方方的站起来说道:“我也是看慧之姐绣的东西活灵活现的,特别精美,而且棉皮靴又实用,既然村子里的人都喜欢,那说明别人肯定也喜欢,那就说明有市场,那就可行,我就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念头。”
    陈悦之暗自想道,大姐的绣技手法是自己教的,在现代应该是一种已经失传的绣艺,当然独特精美了。
    这样的好绣艺,如果只是运用在普通客人的鞋子上,似乎有些贬低身价了。
    而且想绣好一个花样,也不是三两个小时的事情,有时候为了精益求精,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呢,只得十块钱手工费,也太便宜了。
    划不来。
    李清霞看看小女儿,又看看大女儿,隐约有些明白,大女儿的想法,肯定是也想自己为家里做点贡献。
    只是绣花这事儿,伤眼睛,绣上一天的功夫都不止十块,但是缝在鞋子上面,若真是卖贵了,恐怕别人也不乐意要。
    但若只是普通的棉皮靴子,没有绣花的话,人家就都能仿制了,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到时候恐怕模仿的人比比皆是,就像他们家酥饼一样。
    若不是因为草木灵气的缘故,其实也就和普通酥饼没啥区别。
    李清霞把自己的思虑说了出来,大家立即沉默下来,道理好像的确如此噢。
    “我有个主意!”
    “我有个主意!”
    上官磊和陈悦之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众人立即看向他们,上官磊笑道:“阿悦,你先说。”
    “嗯,我曾在书里见过一种简单的绣法,叫十字绣,又简单又快,而且绣出来的东西,看着也挺好的,如果是手快的人,一朵花,一只鸟也花费不了多少功夫。当然啦,我们并不是让大姐一个人绣,而是招人来绣,首先招一批女工,签了保密合同,教会他们这个十字绣,然后就是计件的,比如这件绣品的线、地方、食物都由我们提供,他们完成一件给多少钱。”
    “那么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把靴子或是鞋子分成几个部分,鞋帮子、鞋垫子、鞋底,分别交给不同的人去做,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依旧是计件算钱,等他们完成所有的部件,再由我们来进行最后的缝线工序。”
    “而鞋子的样子,可以制作出图册来,由他们自己选择下订。如果只是普通的不要花样子的,那就按市场价来,如果要花样,那又分为十字绣和精绣两种,十字绣的稍为便宜些,精绣的就贵一点,你们看这样如何?”
    大家都点点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然后又一起看向上官磊,他刚才好像也有话想说。
    “我其实想说的是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已经被阿悦说了,第二个意思,就是想问问慧之姐,你是想要做大,还是想要做精,你是想要赚小钱,还是想要赚大钱?因为你选择不同,那我所要讲的话,自然也就不同了。”上官磊卖了个小关子,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陈慧之立即紧张的看向他:“我其实只是有一个想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不你给我分析分析,两方面都说说看哪。”
    “好,其实是这样的……”上官磊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在京城看到的一些事例,结合着,细细说来。
    如果陈慧之想要赚小钱,做大众产品,那么就正如陈悦之所说那样,可以租借场地,建立流水线作业,赚的是普通大众的钱,但这样的产品你能做得,别人也能做得,就没有了独特性,就要承受市场竞争的冲击了。
    而这样就与陈慧之喜欢绣花的原本意愿相违背,并且经营一家作坊,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涉及很多人事管理,陈家现在一个作坊都弄不过来了,肯定没有精力再弄鞋厂。
    但如果请外人过来,又不知根知底,难免忐忑不安,怕会被人骗了。
    但如果陈慧之选择了走精品路线,那就不一样了,受众是上层的富人,也正好可以将她喜欢绣花,能绣出好看的作品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话,那些绣样,不仅可以运用在鞋子上面,也可以运用在衣服裤子,甚至是手帕、帽子等任何事物的上面。
    而且上官磊有此想法,是因为陈悦之和姜老的关系不错,现成的一对模特在那儿,如果陈慧之能够用上等的好料子,做一件精致的男女唐冬装,再让姜老和陈老穿上。
    他们到时候过年拜亲访友,不但赚了面子,还替陈慧之打了广告。
    到时候只要名声一出,还怕没有生意上门吗?
    而且走这样的高档路线,有许多好处,时间自由,钱来的快,陈慧之正好还在上学,如果真开工厂的话,恐怕她是没工夫没精力再花在学习上了。
    陈慧之听完后深思了下道:“小磊,谢谢你,我决定了,我要走高端路线,悦之教我绣这针法时,曾说是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可能现在已经失传了,既然是这样的技艺,那就不应该贱卖。”
    她突然激动起来,因为确定了未来前行的目标和理想,她要将自己的爱好,做成是一款高端的品牌,未来甚至还要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
    陈慧之激动的想,她要成长起来,她也要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不要一直成为父母和小妹的拖累。
    
    第279章 情,不知所起
    
    “好,既然大姐选择了方向,那我们就朝那个方向努力。不过不是请求姜老帮忙,而是送给他们!”陈悦之一说完,众人只要稍为一想,立即明白过来了。
    还是陈悦之想的周到。
    既然这样决定了,那立即就要准备起来,反正自家有车子方便,直接去市里最大的批发中心,把需要的东西都买齐了。
    他们打算给姜琴声做一件唐装,而帮陈老太太做的则是一件复古旗袍。
    姜琴声和陈颜都是国内古乐界有名有声望的人,送给他们穿的衣服,那料子可不能太差,至少要配得上他们的身份。
    再者当初陈悦之能够在沈端的饭店里站稳脚跟,也是很大程度上借了姜琴声的地位和名声。
    衣服裁制交给李清霞,而陈慧之就专门负责上面的绣工。
    材料都买回来后,一家人再度忙碌起来。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