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花好悦缘-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奶,你们的品质真好,我决定了,以后我跟我朋友要吃东西。就来您这儿,对了,你们弄不弄中饭的。我们一共预订了两场,有上午茶和下午场。中间肯定要吃中饭,我知道这儿肯定有其它饭店,但是我不想去了,我想跟我朋友们,一起到奶家吃中饭,奶你看看,你们能不能接待?”
    陈太康原以为这样要得罪客人了,倒没想到引来更大的生意,顿时就激动起来,王金花也笑着说道:“如果你们想要吃,那自然是可以有的,不过乡下食材有限,恐怕不能做的跟城里一样丰盛呢?”
    “嗨,奶,你这就想错了,如果我们想吃城里的菜,何必来乡下,到这儿来,就是想要体味原生态的生活。”小姑娘朝着旁边的朋友们一抬下巴,他们的语气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巴结,点头表示她说的对。
    王金花听他们这样一说,那也放心下来,决定下午的生意也不做了,就侍候他们中饭了,便问他们想吃啥。
    小姑娘好奇的问,这种冬天,他们乡下人,中饭都会吃些啥呢?
    “大家也都不一样,家里若有青壮劳动力的,那自然是要做饭弄菜的,但我们老俩口呀,胃口浅,一般就是擀点面条,再蒸点馒头或是包子,弄点饺子,贴点饼子,就成了。”
    小姑娘把目光转向同伴们,询问他们是要吃饭,还是要吃面。
    同伴们唧唧喳喳的说道:“等我们两小时玩下来,估计都饿的前胸贴后背的,下午还要赶路,自然是想要吃的饱饱的了,还是做饭吧。老太太,我说这么一大片山,应该有野味儿吧?如果能弄点野味啥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太康在一旁笑着说道:“你们下午就要走,如果是晚饭,那这顿就丰盛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们那边要起荡鱼,是村里的公塘,每家都能分点鱼,那鱼都是刚从潭里捉起来的,鲜着呢。我家老伴最会做鱼了。炖鱼骨汤,酸菜烧鱼片,红烧鱼尾,鱼头炖豆腐,保准一样鱼,给你做出多种花来。”
    他倒不是起广告,而是王金花真实会做的事儿,所以说起来便很自然,也带着一点炫耀的意思。
    小姑娘一听,下午居然有这样好玩的事情,顿时觉得打雪仗都没有了吸引力,立即就跟同伴们商量了:“打雪仗玩一场也就够了,我们下午去捉鱼怎么样,我还从来没有自己捉过鱼呢。一定很好玩。”
    这些小姑娘小伙子,都是来自大城市的,从来看鱼,只在桌上,当然是立即来了兴趣,纷纷说好。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留在这儿吃晚饭的话,那今晚是没办法赶路回去了。
    可如果要留宿的话,二十多个人,这一老太太家哪里住得下?
    “小姑娘,如果你们真打算住一晚的话,那住的地儿倒不用担心,我们村里的人哪都特好客,也就二十几个人,一家分两个三个的,也都能住得下。”王金花忙给他们解决问题。
    “对呀,这不就相当于民宿嘛,这样有意思,就这么决定了吧,到时候我们也给点钱,就当住旅馆啦。我想这样一晚上,肯定特有意思。”小姑娘兴致来了,谁也挡不住,其它同伴都被说动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大家伙儿付了早餐钱,和王金花说定,中午就随便对付一口,弄点面条或是馒头吃吃,下午去看包荡捉鱼,晚上弄顿丰盛的。
    临进雪场的时候,小姑娘又特意问了王金花名字,还告诉了她,自己叫王若玉,来自青市,离这儿远着呢,他们也是在电视上看到,居然有这样新奇的事物,想着趁放寒假,就出来转转玩玩。
    便结着同学一伙子过来了,一过来发现这里设施还挺齐备的,其中有些家世好的孩子,自然是出过国的,也在国外玩过雪,发现这小小乡村里的雪场,一些安全措施,居然不比国外差,顿时就来了兴趣,呼朋唤友的,已经有另外一批观望的同伴在路上了。
    王若玉和同学们吃完早饭,抹抹嘴,就拿起了票,朝着雪场入口处走了去。
    这一伙二十多个人,饭量还挺大,一下子将王金花准备的早餐去掉一大半,她也不再做生意了,虽然说两小时后还有一批,但是她得回家准备些事情。
    便将东西收拾了,又推着老伴和板车回了村里,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陈悦之家。
    自从陈太康和王金花在一起后,这两家的关系融洽了不少,李清霞自然是亲切的把这个继婆婆迎进了门,又让陈维扶着陈太康坐到温暖的屋里面去。
    王金花屁股还没坐稳,屋外就涌进许多人来,七嘴八舌的问生意好不好,有没有人买之类的话。
    王金花也不多说,只是把挑担子掀开,让他们自己看,只见原本去的时候,满满的缸子坛子都只剩下浅表一层了。
    “哎呀,看来这生意不错呀?我就说要点过去,当家的你非说再等等,看吧,钱都让别人赚走了。”
    “那还等啥,还有下一波呢,走走走,我们赶紧的去占个好位置。”
    众人一哄而散,王金花这才有空说起自己来的目地。
    她把自己遇到王若玉的事儿一说,又说到下午村里起荡公塘鱼的事情,便小心翼翼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第421章 农家饭香
    
    “我看那些城里的孩子,好像挺喜欢乡下的活动似的,你看要不要也对其它的客人试着做广告看看,也许也有别的客人,愿意加入的呢?而且今年我们村的公塘,经营的比较好,前天听村长说,每家最少能分一百多斤鱼,往年都是吃不了拿到街上去卖,今年我们不如内销呀?”
    陈悦之听了眼睛一亮,立即认真看向陈维,陈维也点点头道:“妈说的话很有道理,你的意思是想说,如果有人想要去看捉鱼,那就免费,甚至是想要自己下塘去捉鱼,那就让他们去捉,这样我们还省了事儿,如果有人想要买鱼,那也可以卖给他们是不是?”
    王金花用力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想法模糊,也表达的不太清楚。她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在他们乡下人眼里,很自然的一件生活当中的事,但是城里的人们很少见,自然是当成新鲜事来看,那就让他们来看,这样刚从潭里捉起来的鱼,那味道可鲜美了,自然比市场上已经泡了一天水的鱼,味道要好得多。
    而且如果是客人自己捉的鱼,那意义就更不一样了,关键是大家在里面玩了呀。
    一旁的陈慧之由此及彼,想到很多的东西,突然也提议道:“奶,既然捉鱼,可以,那挖藕,采孛荠也可以呀。”
    其它人纷纷点头,这些活动,别说城里人,其实乡下的孩子,也是当成一件乐事在做的,因为不仅人多好玩,而且刚挖出来的东西新鲜味道好。
    “行,那我就赶紧跟村长等人商量。开个具体章程和价格来。到时候用毛笔写好了,往各个雪场周围一挂,等于广而告知的意思。”
    王金花见继子明白了自己的话,也很高兴,然后便回了家,先是路过村电工那儿的时候,给了他五十块钱。让他帮忙去老宅那边。把院里都拉上电灯。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屋里头地方不大,肯定装不下二十几个人。那不如就摆在院儿里,在院中间,起一个火塘,把火的弄得旺旺的。再在火塘旁边用桌子拼成一个大大的圆桌子,大家伙儿都围绕着一个圆桌子吃饭。肯定特别热闹。
    王金花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所以便喊了陈福跟乔小麦去帮忙,今天的陈家酥饼作坊,也是早早就歇了工。也让大家伙儿松泛一下。
    陈悦之也跟着陈维一起去了村里,李好仁听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哪里有不高兴的。这一早上他嘴就没合拢过,天还没亮呢。村里就开始陆续有人过来消费了。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临时设立出来的几个小卖部,那生意叫好咧,其次就是游走摊贩们的食物了,他们清早赶过来,肯定是又饿又冷,吃到一口热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有些人带了孩子过来,那些小玩意儿也挺受孩子们的欢迎的。
    五个雪场加上孩子的轮胎游乐场,一共六个地方,每个地方放两个主家的人看护,虽然也请了村里的人当售票员,治安维护员,不过倒底是初次,不太放心,肯定需要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前去啦。
    家里也只剩下陈悦之和陈维夫妻俩了。
    所以陈悦之当然要跟着爸去村里,她还有个主意咧。
    李好仁听到陈维的话,便数着手指头说道:“今年的藕塘经营的比较好,就是张家了,一百多亩呢,每年都要雇了人挖,还得给工钱,完了还得自己拖到市里想销路。如果这个办法真能行得通,那张家还不乐死了,坐地收钱哪。”
    “孛荠嘛,大家伙儿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种了点,那些地方太小,成不了气候,只有老李头种得比较多一点,一会我把他们都喊过来,听听他们自己个儿的意见吧。”
    “至于鱼塘嘛,我看不一定是公家塘,私人塘也是可以的嘛,只要塘比较大,鱼比较肥,都是可以开展这个活动的。如果这样的活动真的能做下来的话,那今年我们村里,可算是能过个红火年啦。”李好仁笑的眼都不见缝了,无它,只因他家就一块比较大的鱼塘,每年冬季,各种鱼都能出产一千多斤呢。
    这也是村长家除了稻田外,最大的收入来源了。
    李好仁也不在村广播里说了,直接让自己婆娘,跑一趟,很快把张李两家的人喊了过来,同行过来还有几家鱼塘比较大的户主。
    他们听了村长的话,当然是立即点头呀,这样的好事,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不同意,那是傻呀。
    既然同意了,那就得定个一致的章程,可不能瞎收费。
    村长先让陈维说说他的看法,陈维便让陈悦之讲,村里的人现在可不敢小看陈悦之,金林村有今天,可都是这个女娃儿的功劳呢,一听她讲话,都情不自禁坐直了身形呢。
    “各位叔婶,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切参观看,都是免费的。但如果客人不自己参与,只想买的话,那这价格就比市场上高两块钱就行了。如果客人自己要参与的话,那就出参与的钱,比如像捉鱼吧,客人想要下塘捉鱼,保暖防水的装备我们来提供,但是客人要付衣服使用费,也不贵,一套行头十块钱,然后捉得的鱼呢,如果客人不要的话,那自然不用再另外付钱,不但享受了捉鱼的乐趣,而且回头还能免费享受一顿农家鱼宴。如果客人想要自己捉到的鱼,那就得按市场上的价格来买。你们看这样如何?”
    “阿悦,你不是说错了吧,他们帮我们捉了鱼,我们不但要收费,鱼还要钱哪,这么傻的事儿,人家会愿意吗?”
    “对呀,那些长靴长桶衣的,总共两件儿也不要十块钱,用一次就要十块呀?太黑了吧?”
    大家伙儿都有些忐忑,觉得这价定的太高。会不会没有人来呀。
    “你们不了解人的心理,他们并不在这么点钱,关键是乐趣,从未享受过的乐趣。再说了,他们不来,我们也没有损失呀。”
    众人一想,好像是这个理儿。那既然如此。那就听陈悦之的,反正他们又没损失,若真能成功一二。倒也是好事。
    挖藕和采荠也同样可以如此。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趣味性,可以在此过程中设立奖项。比如捉鱼有最佳捉鱼能手,就是在同样时间内。捉的鱼按重量计算,最重的就可获得此奖励。
    奖励就是从自己所捉的鱼中。可以随意挑一条最大或是最肥的带走,这条是免费不要钱的,而且其它的鱼,也可以获得九折优惠。
    挖藕和采茡荠也可以有同样的奖项。
    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已经比市场上高出两块来,所以就算打了九折,其实就相当于和市场上价格一样。不过是客人自己挖出来的,又新鲜。那自然是不同的。
    大家虽然还有些忐忑,不过想着陈悦之的聪明,都同时选择听她的话,先尝试看看,万一不行,到时候再改好了。
    用陈悦之的话来说,他们又没有损失,若如果真有客人愿意来帮他们挖藕捉鱼,他们还省了劳动力呢。
    商量完私人的地方,又商量公塘的事儿,公塘里所有的收获,先由村里代收,然后根据每户人口的情况,统一分配鱼和钱。
    公塘确定今天下午捉鱼,私塘的话,由他们自行做主去。只要遵守村里定的价格和规矩就行了。
    既然定了下来,就由陈维和李好仁磨了墨,用大大的毛笔字,写了木头牌子,各人自己拿去雪场周围摆着去,上面还留了电话号码,活动是统一安排在今天下午的,如果要参加活动,得提前半小时预订。
    临走时,陈悦之还特意提了句,安全的事儿,不要光顾着赚钱了,这游客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还要防暖防冻,不要把人弄生病了。
    所以不管私塘公塘,有这些活动,要随时烧好热水,准备着,一旦有客人湿了衣服,立即就请去泡热水澡,并且喝下姜汤。
    王若玉他们玩了雪仗出来后,真是酣畅淋漓,关键是他们赢了,爽的要命,走出雪场的门口,看见人越来越多,那对老夫妻已经不见,不由急了起来,正想抓住一个人问,就看见老实巴交的陈福挤了过来。
    “请问是王若玉小姐吗,我妈让我来接客人们去我家,我爸跟我妈面条已经擀好了,正等着你们去,就下锅咧。”
    陈福怕他们不信他,还比划了下,王金花的长相,早上卖得啥。
    其实王若玉根本就没有怀疑,一来是她年轻还没想到那些,二来嘛她到这儿后,发现这里的民风还是挺淳朴的,不像城里人那么奸诈,所以心情很不错,自然就容易信任人。
    朝着身后的同伴们一挥手,王若玉走在前面,便问道:“这位大叔,请问你们村里有澡堂子不,我们刚才玩得出了一身汗,衣服都湿透了,想找个地方洗个热水澡呢?”
    陈福有点茫然的摇头道:“村里没有特定的澡堂子,不过我媳妇在家烧了好几大锅热水,都是我妈嘱咐的,说你们年轻娃儿,体力好,一活动就容易出汗,如果不洗热水澡,到时候保准要感冒。不过你们人多,得一个一个来。嗯,村里的小卖部,也有现成的衣服卖,就是这质量有点差,怕客人们会穿不习惯咧。”
    王若玉再次感觉窝心,脸上的笑容也灿烂了好几分:“反正也就是凑和穿穿,等我们自己个儿的衣服干了再换上就是,无所谓的,那先带我们去小卖部吧。”
    陈福立即点头,憨笑着带大家去村长家那边的小卖部买衣服,经过那儿的时候,便看见了许多活动牌子,其中有些同学眼尖,立即拉着王若玉道:“看,下午好像有许多好玩的活动哎,不止一个捉鱼,还有采藕,挖茡荠的,我想去采藕。”
    “我也想去采藕,我只在饭桌上见过,我还没见过藕是怎么采出来的呢?”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有些人想去那儿,有些人想去这儿,王若玉想了下道:“这样,我们先去买衣服,洗了澡后,去王家奶奶那儿吃中饭,下午的活动,就自己安排,想捉鱼的跟我走,想挖藕的就自己联系,但是晚上呢,都得到王奶家来吃饭,可不能让老人家白忙活呀。”
    “好吧,那就听若玉的。”
    大家嘻嘻哈哈,在小卖部买了衣服,发现这衣服真便宜,二十块钱一件,摸起来手感还挺不错的,比城里便宜多了。
    等到了陈福家里,灶屋里烧的热气腾腾。
    乔小麦,特意让工匠打造了两个半人高的木澡桶,有点像是古代闺阁用的那种,上头又用塑料膜把门缝窗缝都堵起来,防止冷风蹿进来,人只要一泡进澡盆里,浑身都舒服的直打哆索。
    自然是女士优先了,这次同行二十多人人,只有两个女生,就是王若玉和她的同学田梅。
    正好两个澡桶,两个人笑嘻嘻的进去了,泡在澡桶里舒服的直哼哼,好享受的感觉,一点也不冷。
    等他们洗好澡换好衣服后,又有一大锅的姜汤等着,男生们是淡的姜汤,女生们姜汤里还放了红糖,那服务叫一个贴心。
    乔小麦用一个大竹篮子捡了他们的脏衣服,拿去院里的水池旁洗,其实只是一点雪泥点子和汗,也没有多脏,洗干净后,就直接用竹杆子拉在灶屋旁边的架子上。
    灶屋里头一直有火,又温暖,不出半小时,水就沥干了,到明天一准是能穿的。
    就算不能穿,反正有小卖部也不怕。
    新开的小卖部是姚六国的堂妹,她原本和她丈夫,从镇上进了五百多件衣服,还怕卖不掉,结果这半天的功夫,衣服就快没了,她赶紧让她男人,再进镇一趟,这次得多批一点才行。
    有钱就是好办事,王金花一回到家,就立即让村里的青年帮忙,把院里拉起了帘子,中间又起了个小火塘,将桌子一摆,此刻煮熟的香气扑鼻的手擀面条一端上桌子,顿时大家的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
    王金花早在决定卖早点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一百多只碗,现在当然是足够的了,给大家分发了碗筷,让众人不要急,那边陈太康还在擀面,另外一边乔小麦洗完衣服又过来帮忙煮面条,陈福负责烧火和端面,王金花负责分发碗筷子和加入葱花。
    
    第422章 起荡鱼
    
    小雪已经不再飘了,太阳公公露出了温暖的笑脸,农家小院里,四面栽种着腊梅,此刻也绽花吐蕊,散发出凛冽沁人的幽香。
    院子里头拉满了塑料帘子,因为隔热的作用,反而让帘里面十分温暖,而且帘子是透明的,依旧能看见蔚蓝色明净的乡村天空。
    二十几个男男女女,个个吃的满面通红,头上冒热气。
    大圆桌中间,还摆放着各种咸散和辣酱,自取自用,很是方便。
    “嗯,这面条够劲道,好吃!”
    “以前我奶在世的时候,我也常吃到,后来我奶去世了,我就再也没吃过了。”
    “是呀,今天看见这原生态的擀面方法,亲手吃到刚煮的面,比那店里卖的干面条,味道要好一百倍呀。”
    众人纷纷一边稀里噜噜的吃着一边感叹着。
    吃过中饭,休息的时候,王若玉做为代表,前来询问收费的问题,刚开始嘛,乔小麦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价,就看着婆婆。
    王金花笑道:“也不用太客气,毕竟以后就是要开门做生意的,只是也别忽悠别人,我看这柴火反正都是自己家山上砍来的,也不值几个钱,水嘛也是井里打的,也不费钱,就是出点人工费,这样吧,每个人洗一个澡给一块钱就行了。洗衣服嘛,这衣服小件的五毛,大件的比如像毛衣牛仔裤或是羽绒服之类的,就一块好了。”
    王若玉觉得这样的价格太低了,这大冬天的乔小麦洗衣服的时候,他们可都瞧见了,那手指冻的跟胡萝卜似的。
    再说他们既然能来玩。那都是家里钱很多,不在乎那一点的,觉得一块太少了,城里头的干洗店,一件衣服至少要五六块呢?
    乔小麦可也是负责洗干净,烘干还拿熨斗弄的好好的送过来的,这么五毛一块的太便宜了。
    “同学们。我看这价格我来定。乔婶子和王奶奶都是老实人,我们可不能让人家吃那个亏,你们说是不是?”
    “对对对。小玉你定,我们都听你的。”
    讲真,一毛两块的,他们真的无所谓。平时看个电影出去吃个饭啥的,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眼都不眨一下的。
    最后王小玉给定的价格是:小件衣服如果只是洗的话就一块钱,烘干加熨贴过的话就是二块钱。大件的衣服,只洗就两块,烘干加熨贴就是五块。
    洗一个澡一块钱。一共二十六个人就是二十六元。
    二十六个人的衣服,有二十六小件衣服,五十二元。
    姜汤红糖也是要钱的嘛。那就五毛钱一碗,二十六碗的话就是十三块钱。
    十二个大件衣服。共计六十元。
    总计一百七十一元。
    乔小麦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在王金花的授意下,把那一元零头抹了,只要了一百七十元钱。
    虽然说只少要一块钱,但人心理就是这么奇怪,顿时就觉得乔小麦是个会做事的人了,心情也好了许多。
    至于王金花家的钱,他们打算明天住完了一起给,王金花不着急。
    乔小麦都不敢相信了,和陈福躲在房间里头,把钱数了两遍,虽然说这半年来,他们在陈家酥饼作坊,也小赚了一笔,但是今天才发现,这钱来的太容易。
    乔小麦突然有个大胆的主意:“当家的,干脆我们开个澡堂子怎么样?像这样的大桶,我们多做几个,这样一次就能有很多人同时洗了,如果一天有一百个人洗,那可是一百块钱哪。每个人也就是一锅水的事儿。”
    陈福自然是听媳妇的,只是老实的他也问了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是冬天,人家玩的冷了,要洗澡,那等冬天过去了,到时候这么多澡桶可怎么办呢?”
    “哎哟,说你笨,你还不承认,我娘家兄弟就是木匠,这木头我们自己上山伐去,他只要出个手工钱,每个木澡桶也就是五块钱的事儿,你想想做成后,只要忙活一天,那成本就回来了。就算以后用不上,那就放到阁楼上去,等明年冬天拿出来再用就是了。”
    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