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一九八三-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重生之一九八三
作者:衣襟带花
【文案】
小剧场文案:
大襟:请问你对重生有什么看法?
梁一宁淡然:不过是换一个身体活下去而已。
大襟:据说你生活美满但是婆婆不是很喜欢你?
梁一宁:婆婆?没关系,他儿子喜欢我就可以了。
大襟:。。。。。。
本文就是一本重生种田文加婆媳关系文。
内容标签:婆媳 时代奇缘
搜索关键字:主角:梁一宁,秦观 ┃ 配角:梁一静,梁一然等等 ┃ 其它:衣襟带花
==================
☆、第一章
早上天空刚刚露出一点鱼肚白,夜里的露水也因为气温的回升而开始蒸发。
慢慢地整个梁家村都被阳光笼罩着,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好似要告诉人们新的一天马上就要开始了。
接着乡村的第一缕烟雾从某家的烟囱袅袅升起,每家每户开始为一日的三餐开始努力奔波。
赵春娥很早的就醒了,本打算早点起床给孩子们做早饭,起来的时候看梁一宁睡得正熟,也就没有那么急了。
想到这个倔强的孩子,赵春娥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怪就怪家里太穷,没有钱。
那天她浑身被*抱回来的时候,赵春娥还以为是因为不给她读书想不开,寻了短见,后来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赵春娥愈发觉得心疼,是以前太忽略她了。
她以前就失去了一个女儿,再也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了。
赵春娥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但是只带大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老大梁一静,老二梁一宁,老三梁一然。老三最小又是男孩,在家里的受宠很多,老大相对于来说还好,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老二了。
计划生育在那个时候不是没有实行,而是形同虚设,很多人都想不通没有儿子要工作干什么,都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宁愿没有工作也是要生个男孩。
有很多有工作的人,生了好几个女儿都没有生到儿子的,条件好了都选择搬离村子,以后过得很不错的,最后都没有回来过,因为那个时候言语不是一般的伤人,估计是被伤得很了,连离开自己生活过半辈子的家乡都不留念。
好像没有生男孩就是一种罪过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赵春娥在生梁一然之前的处境其实很不好。
其实赵春娥在生了梁一宁之后,还生了一个女孩的,她甚至还记得赵春娥生那个孩子的时候生差不多去了,要是没有隔壁的秋婶子,估计就没有现在的赵春娥了吧。
那天,赵春娥费尽全力终于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一听说是个女孩,她本来就苍白的脸上更加没有了一点血色,在床上开始唉声叹气哼哼叽叽的,心里压力超级大。
梁老头和老太太才不会照顾到她的情绪会怎么样了呢?总之一句话,生的是孙子他们才开心,生的要是孙女,他们自己心里还不是很舒服呢,凭什么还要安慰她啊。
以前做媒的人来说这门亲事她就是反对的,赵家的成分不是很好,这是最开始梁老太不喜欢赵春娥的原因,后来发生了接二连三的生了女儿就更加喜欢不起来了。
梁平山还又不在家,一个劝导的人都没有。
在梁一宁看来,梁平山在家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让赵春娥呃负罪感更深而已。
赵春娥虽然坚持给她们两姐妹上学,却还是以夫为天的农村妇女,还是觉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她应该尽到的义务,没有儿子也是她的一块心病。
记得生完孩子才三天,她去上茅房,因为气血虚大脑供血不足就倒在里面,甚至还来不及呼救。
碰巧秋婶子刚好路过,就听到砰的一声,吓了她一大跳,以为是老鼠听到动静想到逃跑把木瓢弄到了,在乡下是个很常见的事情,也就没有特别在意。
好就好在秋婶子突然意识到是赵春娥家的茅房,知道她刚刚生产完,她也是女人,知道女儿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里走一早,还是隐隐的还是有些不放心,就叫了两声赵春娥的名字,没听到人回答的声音,就走了。
可是越想越不对劲,大白天的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声响呢,还是留了个心眼,就转头去梁家看看情况。
推门进去就只见梁一静坐在床边看着两个小娃娃,旁边是梁家的老二和刚出生正在熟睡的小婴儿,问了:“你妈妈在家吗?
她刚回答:“上茅房去了。”
秋婶子心里暗叫不好,这下怕是出事了,急忙大声叫:“快点来人啊,出大事了。”
自己则马上又急急忙忙往茅房跑过去。
年幼的梁一静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从秋婶子的神态看来,肯定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还是关于赵春娥的,也就跟在的后面。
到了茅房边上,梁一静又不敢进去了,她怕证实心中所想的,可是又隐隐的期待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糟糕,鼓起勇气迈进去去以后,就看见赵春娥没有一点生气的躺在地上,梁一静一时间慌了神。
“你还傻站着干什么啊,还不去叫人来。”回过头来看见呆愣在一旁的梁一静,有些心急。
才几岁的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啊,看面妈妈躺在地上,估计都吓蒙了。
“哦。哦。”
梁一静这才回过神来,马上回去通知梁老头和梁老太。
梁老头一听儿媳妇在茅房里倒地了,急忙看家里的鸡放出去了没?
看着还在鸡笼里,顺手就逮住一只鸡,提着往厨房里拿把刀,马上就往茅房的方向跑过去。
这时候赵春娥已经被人扶出来了,还在掐着她的人中,梁老头对着鸡脖子就是一刀,用手捏着赵春娥的脸颊,使她的口微张,把鸡血就往她喉咙里灌。
新鲜的鸡血热热的,红红的,就这样在梁一静的面前给赵春娥生生的喝了下去,那一刻她没有恶心有的只是害怕。
梁一静就在旁边一瞬不瞬的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赵春娥就真的倒下去再也不起来了。
还好老天还是眷顾赵春娥的,没一会儿她就恢复了意识,大家就把她抬回梁家,让她好好休息。
她的命是捡回来了,可是那个孩子却没有顺利的长大。
怀孕的时候根本赵春娥就没吃什么,正确的来说整个孕期都没有吃什么,不是不想吃而是条件不好没得吃,孩子生下来以后心情不是很好,公公婆婆看都没有看一眼,甚至连个电报都没有通知梁平山,让他回来看看女儿。
等梁平山回来的时候孩子,也就是她晕倒之后,他才回来的。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她能感觉到他的情绪其实并不好,在家待了几天就走了。
家里穷,生了孩子没好好做月子,就算赵春娥命都差不多去了,可休息十来天以后再头上系上头巾就下地干活去了,没得什么吃的,加上心情也不好,从孩子生下来就根本没有奶水,孩子饿了就喝米汤水。
刚生下来的时候还好看一些,现在反倒有些面黄肌瘦的,赵春娥就忍不住偷偷的镇上买了一包米糊,兑着米汤水一口一口喂,如今这样的情况她不希望她以后飞黄腾达,只是希望孩子就这样平安长大也就是好的。
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心愿,上天也满足不了。
老太太不乐意帮忙照看孩子,梁老头不会照顾才这么一丁点大的孩子,以至于基本上等赵春娥回来了小孩子才有的吃,能健康成长才怪。,梁老太是根本不会放在心上的,孩子经常没有吃饱,赵春娥只能偷偷的哭泣,没有一点主意。
要是半夜孩子饿了得哭了,梁老太就会大声的数落;“白天就不停的哭,晚上也哭,没见过这么难带的孩子,就会在哭什么哭,哭丧呢,我还没死呢。”
每次赵春娥都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她不能说什么,现在就这个样子了,要是她敢发表一丁点的意见,估计日子更加难过。
最后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走了,活活的饿死的,赵春娥抱着孩子瘦弱的身躯,伤心的不能自已,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哭着说:“愿你来生不要生在这样的家庭,不要有这么没用的父母,一辈子长乐无忧。”
赵春娥伤心的时候,她的婆婆在干什么呢?也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一切,连个安慰的话都没有。
所以她才会让自己的两个女儿读书,就是再怎么吃苦她也乐意供,可是梁平山骨子里本来就喜欢男孩,对她们上学的事情开始不是很热衷,说白了,并不想吃那个苦。
也许从某一方面来说,一宁为了挣自己的学费溺水,刺激到了梁平山的某一根神经,至少现在是全力支持女儿上学了。
想这么多也是空的,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好才是正事。于是就先麻利的把猪草剁了,准备把猪喂了再弄早饭吃,顺便在煮猪食的空档,去鸡笼子里把放出来。
鸡笼关着一只老母鸡,四只小鸡,这就是梁一宁家全部的资产了。
哦,不对,猪圈里还有两头小猪。
赵春娥低头在鸡笼里瞧了瞧,看见笼子里居然有个鸡蛋,赵春娥开心的拿出来,看来今天手气不错。
这下中饭又可以加菜了。
☆、第二章
赵春娥有时候会埋怨命运的不公平,却也会感谢上天给了她三个可爱的孩子。
梁家祖孙三代同堂,老爷子和老太太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梁一宁的爸爸排行最大,然后是她姑姑梁数,老幺是她的叔叔梁平川。
村里人都喜欢叫他们梁老头和梁老太。
梁老头以前是帮邮局送信的,也算有正式单位退休的,比一直在农村里种田种地的老头子和老太太肯定是好很多的,所以梁老头和老太太在村里讲话都比别人响亮些,毕竟是手里有钱,而且还有两个儿子。
一直是村子受人夸赞的人,怎么也受不了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生不出儿子这种话,所以不管怎么样,所以必须要有孙子。
可是老头和老太太真的是超级偏心,梁平山和梁平川都在邮局上过班,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也是以后等父亲退休,谁去接替工作做准备。
既然梁老头叫两个人都去了,这种机会本来就是一半对一半,谁也不能说这个工作机会一定是谁的。
最后这个工作还是给了梁平川,因为她老婆肚子争气。
小儿子媳妇争气两个都是儿子,可把两老乐坏了。相比之下,老大家的就不那么顺眼了。
赵春娥的父亲家里成分不好,梁家本来对她嫁给梁平山就不是很愿意,结婚以后前面那个男孩没有带好,后面生的都是女孩子老大还好一点毕竟也算是第一个孩子公公婆婆再不喜欢女孩也是她们的长孙女。
本来老人的心就偏了,后来小叔子生了儿子,老爷子和老太太就更加不喜欢自己这一家子,接着生了梁一宁又是女孩,就更加不待见了。
所以梁一宁从小就没怎么被疼爱过,小时候体弱多病,虽然没让她做过什么体力活,却自己又要忙着农活,事情都做不完,对她的关爱确实很少。
公公婆婆照看的自然不怎么好,不然梁一宁的那个妹妹也不会没带大了。
可是赵春娥也没时间好好管,等梁一宁再大一点老三就出生了,说实话他们夫妻两个字在梁一宁身上确实没有花什么心思。
不是她不爱梁一宁,而是真的有难处。
当时赵春娥的哥哥给三个小孩子取名静宁然的时候,还被弟媳笑话了好久,说吃她们都吃不饱还妄想着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啊,所以她打心眼里就认定不管怎么样吃苦都要把她们培育成才。
看着梁一宁学习成绩那么好,自己心里很开心的,不过好像自从那次发烧以后,一宁比以前开朗了,这是个好事。
今天怎么这么容易想多了呢。都日上三竿了,该吃早饭了。
赵春娥煮好的粥都凉了好久了,也没见梁一宁起床,赶紧大声喊了好几声:“一宁,一宁,起床啦。”始终都没有听到回答,赵春娥无奈摇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爱睡懒觉呢,只好把双手在衣服上擦擦,打算去梁一宁的房间叫她起床。
梁一宁早就醒了,不过听见叫她起床的时候她没有动,倒不是什么别的原因,就是纯粹的不想起来。
昨天睡着后被换下来的衣服,看着就知道是姐姐梁一静的衣服穿过的旧衣服,都洗得没有颜色了,料子摸起来一点都不舒服,甚至有些地方还有补过的痕迹,但是很干净。
听到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梁一宁总不可能给赵春娥我就是不想起来的样子给她看,没办法只好继续装睡。
其实她早就醒了,重生这么久了她还是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虽然前世自己以前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和现在比起来那也是天壤之别。
原来身体的主人也是个倔强性子,在得知父母竟然想让她辍学后,觉得本来就在家里没什么地位,性格又很孤僻,虽说不至于寻了短见,确实为梁一宁的重生创造了条件,她就这样重生在这个家庭。
梁一宁也不知道说这个事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她一直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梁一宁,和前世的她叫一样的名字。一宁,前世的父母是希望她一世安宁,可万万没想到,她会如此短命。
赵春娥进了房屋却见梁一宁还在睡,有些微怔,这孩子睡相还真是不好,以后嫁出去了给老公看到了可是会笑掉大牙的,走到床边用微凉的手摸了摸梁一宁的头,“一宁,一宁,起来了,太阳都晒屁股了,你不起床吃饭了啊。”
梁一宁不想起来明明就是在装睡的,但看见赵春娥过来叫她,又不好意思继续装下去,只好从装睡的模式中醒来,佯装很不情愿的揉揉眼,把被子掀开,把衣服穿好,迷迷糊糊走往屋外走去。
看到梁一宁这样的动作,赵春娥豁然笑道:“还真是没见过你这么爱睡觉的孩子。”
梁一宁去拿水杯刷完牙,倒水洗脸,瞧着手里都洗得脱线的毛巾,不知道如何下手,每次她洗脸的时候都很担心怕稍微用大力一点,它就会烂掉。
既来之则安之,看来是要改变一些什么了,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啊。
好吧,她又走神了。
忘了说,梁一宁重生了。正确来说在几天前就重生的。
******
让前世的梁一宁萌生挣钱的想法的事情是这样的。
梁一静没考上中专,离去上高中的分数都差一大截,委培费肯定是交不起的,梁一宁老爸和老妈就打算给梁一静又复读一年,可是学费那么贵,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他们家来说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家家户户都不是很宽裕,就算借钱都不知道找谁借,梁家两位老人是有点钱,可是不会给他们啊。
所以梁平山就想让家里的一个孩子放弃上学。
梁一然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肯定是要尽一切办法都要让他有机会上学的,那天梁平山也就是和赵春娥商量商量,没想到被梁一宁听到了,这孩子心思又重,竟然会萌生了自己给自己挣学费的想法。
你说她还那么小,能挣什么钱啊,这不是拿生命在开玩笑嘛?话说回来,这也是无奈之举,想想也是心酸,要是她们家不差那几个钱该多好啊。
平心而论学习成绩她比姐姐的要好,可是姐姐就在那个门槛上了,上不去下不来,她的成绩再好也要明年才开始上初中。在既要得到的成果面前,不管是谁肯定是希望摘快要熟的果子。
再说梁一宁的成绩是比姐姐的要好,却也不是很拔尖的优等生,就算是优等生,可是小学的成绩也不能代表初中的成绩不是。
所以她就是被取缔的对象,记得梁平山和赵春娥是这样说的,等孩子小学毕业了,就算了吧,在家里也能帮你做不少事了。
梁一宁为了给自己挣钱凑学费,出了一点意外溺水了,然后梁一宁就重生过来了,却使溺水去了的人活了过来,使事情的结果变成了因为下水生病发烧感染了风寒。
梁一宁不知道这个身体的主人才那么一点点大的孩子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居然萌生了要自己挣钱的想法。
知道塘里的田螺可以卖钱,居然就下塘了,可是也不看看天气,真不知道说她是聪明还是蠢。不仅让自己白白丢掉了生命不说,还给了自己可乘之机了重生了。
说实话梁一宁也不知道究竟是意外还是前世的梁一宁故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这个说不好,何况在自己醒来的时候,看见赵春娥着急的样子,她就决定这就是自己的爸妈,她要好好生活下去。
梁一宁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她那一刻的心情心情,就是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的那种感觉,除了不敢相信还是不敢相信。
好在她是带着前世的梁一宁的记忆重生的,现在生活起来除了有点不习惯意外,也不是特别困难。
☆、第三章
梁一宁本来心思就很重,对于梁家人这么重男轻女其实是有些不屑一顾的。
但是对于弟弟梁一然却又是疼爱的紧。
梁一宁还记得在没生弟弟梁一然以前,村子里面的小伙伴和她们一吵架就会骂很难听的话,讲土话就是踩痛脚,现在的意思就是往伤口上撒盐,甚至还会在她们家打糍粑的石坑里吐口水,竟然所有的理由都是因为他们家没有男孩,在村里站不住脚。
那个时候梁一宁她们从来没有想那么多,赵春娥怀梁一然的时候她还很小,并不知道说什么都知道有了弟弟,妈妈不会受爷爷奶奶的气,她们也不会因为家里没有弟弟就被别人嘲笑。
只是单纯的认为要是妈妈肚子里的娃娃是弟弟,全家人都会开心了,她当时才三岁多。
别人的嘲笑梁一宁他们还可以忍受,最让她们伤心的还是爷爷奶奶的态度。
梁一宁没有见过这么狠心的人,这人还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很多的时候就怕人把自己想法加在别人身上,而且自以为是把它当成是理所当然的。
梁老太生了几个女孩才生了梁平山的,除了医疗卫生条件不好而没有养大的,还有确是因为是女孩子,照顾得不是那么上心照成的。大人就觉得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你受一点难过委屈算什么?
这也就是为什么婆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症结所在吧。
婆婆以为自己被人欺压了一辈子我现在终于可以是翻身的奴隶把歌唱了,而媳妇却是新一辈人,根本受不了这种老思想,矛盾自然也越来越多,而这个时候她的老公在做什么?
无非就是说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你有什么事情你要到担待点,不要和他们计较。却从来不会劝一下无理取闹的老人,人家的女儿嫁到你家来其实也不容易,要照顾一大家子人,很辛苦。
梁一宁的姑姑就是因为老头和老太太太过于偏心,结婚以后除了过年过节和娘家走动一下,平时都不怎么来往,虽然两家以前都是在一个村子里面。
后来姑姑全家因为姑父工作的原因全家搬去了市里就更加难得走动了,但是该给梁老头和梁老太的钱还是没少给,估计还是看不惯两老人的态度吧。
梁老头和老太太每次说道梁一宁的这个姑姑都说被黄鼠狼扒走了,意思就是生了也没什么用。
他们从来也不想想他们做的有多过分。他们都自己女儿都这个样子,何况是孙女呢,梁老头还好一点,老太太是一点亲情都不顾的主。
所以现在梁一宁又遭遇到这样的事情,在赵春娥头上更是挖了一头肉一样,她害怕上天让她再失去一个女儿。
赵春娥这辈子遭受的苦难挺多的,前面夭折的女儿并不是第一个没有带大的孩子,梁一宁也有个哥哥是夭折了的。
所以有人都以为梁一静是两家最大的孩子,梁老头的工作也应该由早就生了儿子的梁一宁的叔叔去顶替,可还是很多人忘了梁一静前面其实还有一个哥哥的。
在梁一静前面赵春娥其实还生过一个男孩,可是却在他三岁的时候出了意外。
这个事真的是意外,是医疗水平不好。
三岁的时候赵春娥带他去走亲戚,也就是回了赵春娥的娘家,没想到去了以后孩子去拉肚子了,刚开始也没有在意,就单纯的以为是吃错东西了,可是情况却越来越严重,赵春娥就慌了,第二天连忙带着孩子往卫生所去看,可是检查也说不出什么问题,在卫生所打了吊瓶就回家了。
赵家也有岁数差不多的孩子,赵春娥怕传染给侄儿子就不好了,也不敢在娘家多待了,抱着孩子就回了梁家。
可是回家皇后,孩子的病还得看啊,这个有隐瞒不了。
梁老头知道孙子的情况后当场就发了火,说以后赵春娥回娘家就回梁家,住多久都可以,不能带自己的孙子去娘家长住,简而言之就是认为孙子的病实在赵家感染上了的,再也不让自己的孙子去赵家。
大家都觉得医生也看了,吊瓶也打了,孩子的身体马上快好了。
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吃药打针没有起一丝作用,钱花了不少,只看到孩子一天天消瘦,就是不见好转,一个来月之后孩子就这样走了。
到死了以后也不知道病因是什么。
梁家好好的人去的赵家,回来说没了就没了,梁家所有的人都把这个气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